《西方道德教育》第七讲 逻辑推理价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67
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是一种基于理性思考和道德判断的道德发展理论。
依据这一模式进行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其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准则的形成。
以下是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的步骤和方法:
1. 培养理性思考能力:道德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促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道德问题,并通过逻辑推理和决策分析来做出道德判断。
2. 引发道德困境: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道德困境的情境,让学生面对不同的道德选择和冲突,从而引发他们思考和讨论道德问题。
3. 开展讨论和辩论: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就道德问题进行辩论和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引导他们思考不同观点的利弊和逻辑推理。
4. 分析道德决策过程:学生需要学会分析道德决策的过程,包括权衡利弊、识别价值观和原则、预测行为后果等方面。
通过分析决策过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道德判断的复杂性。
5. 培养责任感和道德承诺:学生需要学会意识到个人的道德责任,并对自己的道德准则做出承诺。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和个案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验到道德选择和责任担当的重要性。
6. 反思和评估:学生应该在道德决策后进行反思和评估,了解自己的决策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和理性思考的要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决策过程和体验,促进他们在互动交流中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道德能力。
通过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学生可以逐步发展出合理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准则,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责任感,提高道德敏感度和自主决策能力。
第七章逻辑推理价值观教育理论第一节人物背景简介逻辑推理价值观教育理论派别是70年代在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悄然兴起的一种道德教育理论学派。
这一学派声势没有认知发展派和价值观澄清派那样显赫,但这一派别独出心裁地把价值观教育与逻辑学逻辑推理证明过程嫁接在一起,使学校中的价值观教育形式更具有操作性,学生可以像证明逻辑命题一样判断道德价值观方面的各种各样问题。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价值观教育与研究协会的库姆斯(J.Coombs)、丹尼尔斯(R.Daniels)、赖特(1.Wright)等一批专家学者,同时还有美国犹他州大学的穆克斯(M.Meux)教授及其同事们。
在这些代表人物中最有影响的是库姆斯和穆克斯。
有人称这个理论学派倡导的理论原理可用“库姆斯——穆克斯模式”来代表。
穆克斯1965年以前在伊里诺大学工作,后来应聘来到犹他州大学。
他主要专业是教育心理学,尤其关注对价值观冲突的研究。
1970年他与同事们合作出版了《教学中的逻辑研究》,标志着这个学派开始逐渐形成。
这个学派的重要特色就是把注意力转向逻辑问题,企图借助逻辑学的某些原理解决价值观教育中的难题。
穆克斯类似的著作、论文在70年代以来陆续问世,产生较大的影响。
1971年全美社会研究委员会编辑的第41期学术年刊,收入了库姆斯、穆克斯等人的文章,他们许多见解相似,都主张在价值观教育中引入严密的逻辑学程序。
因此人们把他们两人的名字连在一起。
在加拿大,库姆斯任职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价值观教育与研究协会,从1970年开始集中研究两个课题,一个是:道德上受过教育意味着什么?另一个是:怎样才能在道德方面更好地教育人?在库姆斯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大约经过10年时间,他们推出了一批阶段性研究成果。
1980年加拿大出版了库姆斯等人编辑的一套道德价值观教育丛书。
全套书共12本,其中6本教师用书,6本学生用书。
12本书实际共分6个题目,即:战争、老人问题、偏见、监狱、人口问题、生态学。
中外教育简史练习题(打印版)一、单选题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强调“因材施教”的是以下哪一项?A. 有教无类B. 温故而知新C.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主张教育应该:A. 以培养哲学家为最终目标B. 以培养政治家为最终目标C. 以培养艺术家为最终目标D. 以培养军事家为最终目标3. 以下哪位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A. 约翰·杜威B. 赫尔巴特C. 卢梭D. 洛克4. 宋代书院制度中,以下哪一项是其主要特点?A. 重视经典教育B. 重视实践教育C. 重视考试选拔D. 重视个人修养5. 启蒙运动时期,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教育应以培养“理性人”为目A. 伏尔泰B. 卢梭C. 康德D. 孟德斯鸠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A. 重视道德教育B. 重视经典教育C. 重视实践教育D. 重视考试选拔7. 以下哪些是现代教育的特点?A. 重视个体发展B. 重视科学教育C. 重视职业教育D. 重视考试选拔8. 以下哪些是西方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A. 苏格拉底的对话法B.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C. 马丁·路德的教育改革D.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三、判断题9.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味着他反对教育的阶级性。
(对/错)10.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能够统治国家的哲学家。
(对/四、简答题11. 简述宋代书院制度的主要特点。
12. 描述启蒙运动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五、论述题13. 比较中西方古代教育的异同,并分析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A2. A3. A4. A5. C二、多选题6. A, B, D7. A, B, C8. A, B, C三、判断题9. 对10. 对四、简答题11. 宋代书院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重视经典教育、重视个人修养、重视师生互动和重视学术研究。
12. 启蒙运动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重视个体发展、提倡科学教育、强调理性思维和倡导教育的普及化。
《西方哲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提出的哲学观点,认为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都是不完美的现象,而真正的完美形式或理念存在于一个超越物质世界的抽象领域。
2.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哲学命题,他认为通过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事物,最后只剩下“我在怀疑”这个事实无法被怀疑,因此“我思故我在”。
3. 康德的先验知识:康德提出的哲学概念,指的是一种不依赖于经验,而是人类理性的先天结构所决定的知识。
4. 尼采的超人理论:尼采提出的哲学观点,主张超越传统道德和价值观,追求个人力量和自我实现的最大化,以创造新的价值和意义。
5.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强调人的存在是先于本质的,个体的存在状态和对存在的理解构成了人的本质。
二、填空题:1. 古希腊哲学家______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命题。
答案:苏格拉底2. _______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作品《神学大全》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托马斯·阿奎那3. _______的“Cogito, ergo sum”是我思故我在的拉丁文表述。
答案:笛卡尔4. 德国哲学家______提出了“存在即合理”的哲学观点。
答案:黑格尔5. _______的《存在与时间》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
答案:海德格尔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位哲学家不属于古希腊三哲?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笛卡尔答案:D. 笛卡尔2. 下列哪个概念不是康德哲学中的重要概念?A. 先验知识B. 绝对命令C. 理性主义D. 实践理性答案:C. 理性主义3.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快乐”这一观点?A. 亚里士多德B. 伊壁鸠鲁C. 斯多葛派D. 康德答案:B. 伊壁鸠鲁4. 下列哪位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开创者?A. 笛卡尔B. 莱布尼茨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A. 笛卡尔5. 下列哪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作?A. 《梦的解析》B. 《存在与时间》C. 《纯粹理性批判》D. 《资本论》答案:A. 《梦的解析》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哲学家属于古希腊三哲?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笛卡尔E. 康德答案:A、B、C2. 下列哪些哲学家属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A. 黑格尔B. 康德C. 费希特D. 谢林E. 尼采答案:A、B、C、D3. 下列哪些哲学家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A. 海德格尔B. 萨特C. 加缪D. 尼采E. 康德答案:A、B、C4. 下列哪些哲学家提出了关于伦理道德的重要理论?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尼采D. 黑格尔E. 笛卡尔答案:A、B、C、D5. 下列哪些哲学家对现代科学方法论产生了重要影响?A. 笛卡尔B. 康德C. 黑格尔D. 休谟E. 培根答案:A、B、D、E五、判断题:1.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旨在说明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区别。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南京廖华低一级的感知方式是最有效的感知方式,因为如果运用高端理性,一定带来悖论。
康德给这种悖论起了一个专门的名字,叫二律背反。
也就是说,把逻辑运用到极致一定会带来矛盾。
比方说,说时间有起点是对的,因为我们无法想象能无限前溯的时间;然而,说时间没起点也是对的,因为我们无法想象时间的起点。
这两点说法,在逻辑上追究到终极都是对的,都是成立的,而且都是有破绽的,两者构成矛盾谁也不能化解谁。
再比如这个世界是有边界的和这个世界是没有边界的,在逻辑上用到尽头,两种说法都成立,但是都有破绽。
我们今天知道爱因斯坦的学说,宇宙是有限的,叫有限无界。
大家可以读一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见你要了解哲学必须要了解自然科学。
爱因斯坦所说的有限宇宙是一个物理学模型,它没有回答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有限宇宙外面是什么。
爱因斯坦认为这个问题,在物理学上不能回答。
因为空间本身是物质本身缔造的,而在137亿年以前,宇宙没有出现以前,没有物质也就没有时空。
时间和空间是随着能量转化为质量的过程才发生的。
从物理逻辑上将,这个说法在现代宇宙论上成立。
可是它没有解决在哲学上把理性运用到极致的问题。
所以康德提出把理性用到极致这一点一定发生悖论是颠扑不破的。
结果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化解这个悖论。
黑格尔就是为了这个问题,建立了他的哲学体系。
黑格尔只是用了一个狡猾的辨证逻辑,他的目的不在于讨论辨证法,而在于要讨论终极理性——绝对理念。
这才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目标,辨证法只是他用的一个工具,而且用得很拙劣。
当代最著名的现代逻辑创始人之一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这本书中,给黑格尔了这样一个评价:“黑格尔的哲学几乎全部是错误的”。
还有更苛毒的评价,应该说,这表明评论者尚未理解黑格尔到底干了一件什么事情。
凯尔德的《黑格尔》中说他“大胆妄为地提出完全是一派胡言乱语的东西,把毫无是处、夸夸其谈的词语的种种迷魂汤混合在一起,原先只是在精神病院才出现的,最终在黑格尔身上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境界,还竟然成了迄今出现的最无耻的、完全神秘化的工具,结果呢,这些好像就被后人当成了德国人笨拙愚蠢的、荒诞滑稽的标记。
伦理学绪论一、名词解释1.道德:“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特有的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为标准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二、思考题1.从词源学的角度谈谈“道德”和“伦理”的含义,说明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1)“伦理”和“道德”的联系: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含义上,可以视为同义异词,指的都是社会道德现象。
在西方,道德与伦理是一个东西。
“伦理”源于希腊语“ethos”,义为品性与气禀以及风俗与习惯。
“道德”源于拉丁文“mores”,义亦为品性与风习。
所以,道德与伦理在西方的词源涵义相同,都是指外在的风俗、习惯以及内在的品性、品德,说到底,就是都指人们应当如何的行为规范。
(2)“伦理”和“道德”的区分:“伦理”则多指一种社会公共生活中外在的客观的理性规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习俗性等特征。
伦理多倾向于从社会的角度提出的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道德”指向个人生活中内在的主观的情性品格,具有主观性、情境性、个体性的特征。
道德多倾向于从个体的角度身体力行伦理规范而后有所得。
第一讲传统理论(一)、理论思想传统(二)一、中西方伦理思想的特征(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特征1.从外在联系上看,伦理学与哲学和政治融为一体;(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就是伦理道德学说,中国古代哲学家同时也是伦理学家)2.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3.道德核心内容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4.在道德价值导向上,强调个体服从整体,有浓厚的宗法色彩;5.在处世态度上,强调中庸、推己及人的处世态度。
(二)西方伦理思想的特征1.在外在联系上,与宗教密不可分。
2.在形式上,注重单一的至善原则。
3.在内容上:(1)在群己关系上,主张个人主义。
(2)在行为原则上,倾向功利主义。
中西方学校德育的比较及启示【摘要】德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比中西方学校德育的历史背景、目标、实施方式、特点等方面,发现两者在德育理念和方法上存在差异。
中西方学校德育均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但中西方在具体的实施方式和特点上有所不同。
中西方学校德育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全球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强中西方学校德育交流与合作非常重要,有助于培养全球化时代的优秀人才。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进一步推动中西方学校德育的发展,实现教育事业的共赢局面。
【关键词】德育重要性、中西方学校、比较、启示、历史背景、目标、实施方式、特点、取长补短、加强交流、合作、全球教育、发展。
1. 引言1.1 德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是塑造学生成为有用之才、合格之人、道德之人的重要手段。
道德品质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和境遇,一个人无论才华再高,知识再渊博,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道德败坏,最终也难以获得他人尊重和社会认可。
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责任意识培养、道德情感培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塑造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
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不仅对自己负责,更能够关爱他人,积极投身社会事业,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中西方学校也正是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品德高尚、道德卓越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2 中西方学校德育的意义中西方学校德育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西方道德教育历程的现代与后现代汇报人:日期:•现代西方道德教育•后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现代与后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的比较•现代与后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启示•后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的未来发展目录01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理性主义道德教育强调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在道德决策中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推理可以发现普遍的道德原则。
代表人物有康德和笛卡尔,他们主张通过理性和思辨来探究道德的本质,并认为道德原则是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
这种道德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现代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这种道德教育思想强调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情感表达,为现代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情感主义道德教育01强调情感和感性认识在道德决策中的重要性,认为情感体验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02代表人物有卢梭和赫尔巴特,他们认为情感是人类行为的驱动力,道德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1实用主义道德教育23强调实际效果和实践经验在道德决策中的重要性,认为道德原则应该根据实际效果进行调整。
代表人物有杜威和皮亚杰,他们主张通过实践和经验来探究道德的本质,并认为道德原则应该根据实际效果进行调整。
这种道德教育思想强调了实践和应用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为现代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02后现代西方道德教育批判理论道德教育代表人物法兰克福学派等。
核心观点认为现代西方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工具化的,缺乏真正的自由和独立思考。
教育方法提倡通过批判理论和批判性思维教育,培养个体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福柯主义道德教育核心观点认为现代西方社会的道德教育是权力机制的一部分,个体需要摆脱这种权力机制,寻求真正的自由和自我实现。
教育方法提倡通过解构主义的方法,揭示现代社会中的权力机制和意识形态,帮助个体获得自由和自我实现。
代表人物米歇尔·福柯。
解构主义道德教育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等。
核心观点认为现代西方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建立在某种中心主义之上的,这种中心主义限制了人们的思维和行动。
高中语文《怜悯是人的天性》检测试卷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我们不应当在高深的理论中而应当在这种自然的感情中去寻找人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也不愿意做恶事的原因。
(2)因而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他的自爱心。
(3)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了。
(4)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
A.熏陶克制混为一谈顺风转舵B.熏染抑制相提并论顺风吹火C.熏陶抑制混为一谈顺风吹火D.熏染克制相提并论顺风转舵2.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因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B.的确,在旁边观看的动物愈是对受难的动物的痛苦感同身受,它的同情心便愈是强烈。
C.我们很欣慰地看到《蜜蜂的寓言》的作者已不得不承认人不是一个有感情和同情心的生物。
D.这个人如果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文学创作中,①,创作者的情怀也同样重要。
比如说时代与时代之间,文学风格的巨大差异②,这一点前人早有注意。
宋人戴复古诗云:“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
”在这里,戴复古把自己所处的南宋时代与唐代对比,认为情怀决定着两个时代的文学风格。
杜甫、陈子昂之所以成为“秋鹤”,不仅在于他们的才华,更在于他们忧国伤时的情怀。
而戴复古所处的南宋时期,有才华的人虽然很多,③,于是便只能成为斜阳中的“乱蝉”了。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答:二、能力提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曼德维尔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大自然不赋予人类以怜悯心来支持他的理性,那么,人类尽管有种种美德,也终归会成为怪物。
哲学伦理道德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哲学的思辨和伦理的规范,人们在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上得到引导与塑造。
本文将探讨哲学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如何有效进行这一教育。
引言哲学伦理道德教育是一种通过启发思考和传授道德价值观的教育方式。
它的目标是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在面对各种伦理道德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种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品格和道德素养。
重塑价值观哲学伦理道德教育的第一个作用是重塑人们的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潮盛行,使得很多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和他人的利益。
通过哲学伦理道德教育,人们能够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培养思辨能力哲学伦理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培养人们的思辨能力。
哲学作为一门关注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学科,能够激发人们对于道德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学习哲学,人们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伦理道德问题。
塑造正确行为规范伦理是道德行为的规范,而道德行为是伦理原则的体现。
哲学伦理道德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塑造人们的道德行为规范。
通过学习伦理学的理论和原则,人们能够明确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
这种教育能够激发人们对于正义和善的追求,进而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提升社会公民素养哲学伦理道德教育对于培养公民素养也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人们需要遵守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通过哲学伦理道德教育,人们能够明确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教育能够促使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结论哲学伦理道德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重塑人们的价值观、培养思辨能力、塑造正确行为规范以及提升社会公民素养,它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面对日益复杂的伦理道德问题,这种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还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