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8
公司法练习题一、选择题1、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下列人员中能够兼任监事的有( d )A、董事长B、总经理C、总会计师D、职工代表2、国有独资公司( b )A、只设董事会B、不设股东会C、不设监事会D、设监事会和股东会3、有限责任公司规模较小,不设董事会的,由( b )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A、董事长B、总经理C、执行董事D、股东会指定的负责人4、股份有限公司以其( b )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A、注册资本B、全部资产C、盈利D、股东财产5、大华商贸公司投资40万元在深圳设立子公司,拨30万元在广州设立分公司。
后来在经营过程中,深圳公司负债40万元,广州公司负债20万元。
对该两笔债务承担的正确理解是( d )A、两笔债务都应由大华公司承担B、两笔债务分别由深圳公司和广州公司独立承担,大华不负责任C、两笔债务分别由深圳和广州公司独立承担,大华公司承担担保责任D、深圳公司的债务自己独立承担,广州公司的债务由大华承担7、自( c )起公司成立。
A、股东全部缴纳出资之日B、股东之间设立公司的合同生效之日C、公司营业执照签发之日D、公司进行税务登记之日8、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交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对其承担( a )A、有限责任B、连带责任C、违约责任D、赔偿责任9、股东的出资在公司登记后,不得( a )A、抽回B、转让C、增加D、减少10、股东会有权决定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分立、合并、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有权决定修改公司章程,但必须经代表( b )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A、1/2B、2/3C、4/5D、3/411、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 c )A、20%B、25%C、35%D、40%12、甲、乙、丙、丁、戊等5家公司作为发起人,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股份的股款交足召开大会时,由于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不再设立。
第四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大承担者是() 。
A .债权人B .企业职工C .国家D .普通股股东2 .每股利润无差异点是指两种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 ) .A .成本总额B .筹资总额C .资金结构D .息税前利润3 .资金成本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
用相对数表示的计算公式为( )。
A。
资金成本= 每年的资金费用/筹资数额B .资金成本= 每年的资金费用/( 筹资数额—筹资费用)C .资金成本= 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D 资金成本= 每年的用资费用/( 筹资数额—筹资费用)4 .在以下各种筹资方式中资金成本最高的是()。
A .债券B .银行借款C .优先股D .普通股5 .某公司发行普通股股票600 万元,筹资费用率为 5 %,上年股利率为14 %,预计股利每年增长 5 %,所得税率33 %。
则该普通股成本率为() .A .14.74 %B .9。
87 %C .19.74 %D .14.87 %6 .某公司利用长期债券、优先股、普通股、留存收益来筹集长期资金1 ,000 万元,分别为300 万元、100 万元、500 万元、100 万元,资金成本率分别为 6 %、11 %、12 %、15 %。
则该筹资组合的综合资金成本率为()。
A. 10。
4%B。
10 % C。
12% D 10。
6 %7 .下列项目中,同普通股成本负相关的是( )。
A .普通股股利B.普通股金额C.所得税税率D.筹资费率8 .某公司本期息税前利润为 6 ,000 万元,本期实际利息费用为1 ,000 万元,则该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为() .A. 6 B.1。
2 C.0。
83 D. 29 .调整企业资金结构并不能()。
A.降低财务风险B.降低经营风险C.降低资金成本D.增强融资弹性10 .财务杠杆系数同企业资金结构密切相关,须支付固定资金成本的债务资金所占比重越大,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 ) .A.越小 B .越大C.不变D.反比例变化11 .企业发行某普通股股票,第一年股利率为15 %,筹资费率为4 %。
第四章 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一、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正在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与分配的制度,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因为( )A. 要注重生产与积累的关系B. 要处理好集体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C. 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D.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2.下列关于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公平是效率的物质保证B .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矛盾,二者不能兼得C .注重效率有利于调动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D .公平是效率提高的保证3.名义收入的计算公式是( ) A.100%CPI =⨯名义收入实际收入 B.%100名义收入实际收入⨯=PPI C.%100实际利率名义收入实际收入⨯= D %100名义利率名义收入实际收入⨯=4.基尼系数可以从劳伦斯曲线中计算,基尼系数的提高表示()A.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增加B 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减少C .劳伦斯曲线向45度线移动D.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没有改变5. 收入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A.大于0B.等于0C.大于0小于1 D等于16.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表示收入比较平均的基尼系数为:()A.0.2以下B.0.2-0.3C.0.3-0.4D.0.4-0.57.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不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A.等于0B.等于1C.等于无穷大D.不能确定8.下列哪种情况所对应的收入分配最为平均()A.基尼系数为0.15 B.基尼系数为0.25 C.基尼系数为0.3 D.基尼系数为0.459.收入分配的平等标准是指()A.按社会成员的贡献分配国民收入B.按社会成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分配国民收入C.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D.按效率优先的原则来分配国民收入10.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A.洛伦兹曲线B.菲利普斯曲线C.契约线D.工资曲线11.如果收入分配不均等,洛伦兹曲线就会()A.越直B.越长 C越小 D.越弯曲12.社会公平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
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四章抽样与抽样估计⼀、单项选择题1、实际⼯作中,⼩样本是指()A、样本容量⼤于30的样本B、样本容量⼩于30的样本C、样本容量等于30的样本D、样本容量⼩于等于30的样本2、从5个字母中随机抽取2个字母作为样本,采⽤重复抽样,考虑顺序,则可能的样本个数为()A、10个B、20个C、25个D、30个3、当总体⽅差未知,且样本容量⼩于30时,进⾏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应采⽤的临界值为()A、F值B、Z值C、t值D、2x值4、当总体⽅差已知,⽆论样本容量n的⼤⼩如何,进⾏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应采⽤的临界值为()A、F值B、Z值C、t值D、2x值5、在总体内部情况复杂、且各单位之间差异程度⼤、单位数⼜多的情况下,宜采⽤()A、等距抽样B、整群抽样C、简单随机抽样D、类型抽样6、根据重复抽样的资料,甲单位⼯⼈⼯资⽅差为25,⼄单位为100,⼄单位抽的⼈数⽐甲单位多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A、甲单位较⼤B、甲单位较⼤C、⽆法判断D、甲、⼄单位相同7、某学校在全校学⽣中随机重复抽取100⼈调查⾝⾼,计算出抽样平均误差为5cm。
如果改⽤不重复抽样⽅法,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其抽样平均误差将会()A、⼤于5cmB、⼩于5cmC、等于5cmD、不确定8、纯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样本容量扩⼤为原来的9倍,其它条件不变,则()A、抽样允许误差不变B、抽样允许误差缩⼩为原来的九分之⼀C、抽样允许误差缩⼩为原来的三分之⼀D、抽样允许误差增⼤为原来的九倍⼆、多项选择题1、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主要有()A、总体⽅差或标准差B、样本容量C、抽样⽅法D、抽样组织⽅式E、抽样的对象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A、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B、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C、抽样误差可以计算但不能加以控制机D、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产⽣的样本估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代表性误差 E、抽样误差是指登记性误差3、评价估计量的优劣常⽤下列三个标准()A、⼀致性B、有效性C、合理性D、代表性E、⽆偏性4、抽样推断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三项内容()A、随机抽样B、统计估计C、假设检验D、抽样精度E、置信度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总体参数是唯⼀的、确定的,但⼜是未知的B、总体参数是随机变量C、样本统计量是随机变量D、样本统计量是唯⼀的、确定的E、样本所包含的总体单位个数称为样本容量6、概率抽样最基本的组织⽅式有()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E、配额抽样7、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A、⽆法避免B、可以控制C、只能在估计结束才能知道D、可以计算E、不可控制8、抽样平均误差是指()A、所有可能样本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平均离差B、所有可能样本的样本指标对总体指标的标准差C、已抽出样本的标准差D、等价于极限误差E、已抽出样本的平均差三、填空题1、概率抽样也叫随机抽样,是指按照原则抽取样本。
初二物理上册练习题第四章1. 问题一:一辆汽车以2m/s的速度匀速行驶。
如果汽车在10秒内行驶了多少米?解答:已知速度v = 2 m/s,时间t = 10 s,根据速度公式v = s/t,可得:s = v * t = 2 m/s * 10 s = 20 m所以,汽车在10秒内行驶了20米。
2. 问题二:某人坐电梯上楼,电梯从1楼到8楼共耗时25秒。
如果电梯在这段时间内上升了45米,求电梯的平均速度。
解答:已知上升距离s = 45 m,时间t = 25 s,根据速度公式v = s/t,可得:v = s / t = 45 m / 25 s = 1.8 m/s所以,电梯的平均速度为1.8米每秒。
3. 问题三:小明骑自行车以1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他行驶的总距离是多少?解答:已知速度v = 10 km/h,时间t = 2 h,根据速度公式v = s/t,可得:s = v * t = 10 km/h * 2 h = 20 km所以,小明行驶的总距离是20公里。
4. 问题四:某人骑自行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4小时后停下休息。
休息了30分钟后,他继续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行驶。
他行驶的总距离是多少?解答:第一段行驶中,已知速度v1 = 60 km/h,时间t1 = 4 h,根据速度公式v = s/t,可得第一段行驶的距离s1:s1 = v1 * t1 = 60 km/h * 4 h = 240 km休息了30分钟后,继续行驶,已知速度v2 = 50 km/h,时间t2 = 0.5 h,根据速度公式v = s/t,可得第二段行驶的距离s2:s2 = v2 * t2 = 50 km/h * 0.5 h = 25 km所以,他行驶的总距离是第一段行驶距离加上第二段行驶距离:总距离 = s1 + s2 = 240 km + 25 km = 265 km所以,他行驶的总距离是265公里。
(一)1.目的练习逐步结转分步法及成本还原。
2.资料某企业A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生产车间进行。
第一车间生产成品,交半成品库验收,第二车间按所需半成品数量向半成品库领用;第二车间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两个车间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该企业采用按实际成本结转的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A产品成本.第一、第二两个车间月初、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及本月生产费用资料见“产品成本明细账”;自制半成品月初余额、本月第一车间完工半成品交库数量及本月第二车间领用自制半成品数量见“自制半成品明细账”.解:产品成本明细账车间名称:第一车间产品名称:半成品A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半成品名称:半成品A 单位:件产品成本明细账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二)1.目的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综合结转分步法.2.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三个生产步骤进行生产。
该企业设有第一、第二、第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由这三个车间顺序加工而成。
成本计算采用综合结转法。
原材料在第一车间开始加工时一次投入,半成品不通过中间仓库收发,上一步骤完工后全部交由下一步骤继续加工。
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各车间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
该企业本年5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表1、表2所示。
表1产量记录表2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费用表3产品成本计算单135070÷(88+16)=1298。
75 24960÷(88+16×50%)=260 19200÷(88+16×50%)=200表4产品成本计算单173890÷(8050%)=326。
6表5产品成本计算单244450÷(96+4)=2444.5 34300÷(96+4×50%)=350 23520÷(96+4×50%)=240表6(三)1.目的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平行结转分步法.2.资料某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甲半成品,交第二车间继续加工,第二车间生产乙半成品,交第三车间生产丙产成品。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2、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A、调控功能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激励功能3、()即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4、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5、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A、教育性质B、教育任务C、教育规律D、教育内容6、“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7、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作出规定。
A、社会价值B、个人价值C、素质结构D、人才规格8、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B、卢梭C、赞可夫D、福禄培尔9、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12、18世纪法人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什么是教育目标······这就是自然的目标”,这是“()”决定教育目的的观点。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2.资本的本质是( )A.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B.购买商品的货币C.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D.购买劳动力的货币3.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D.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5.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A.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D.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6.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B.货币资本、商品资本C.借贷资本、银行资本D.固定资本、流动资本7.在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厂房、设备B.原料C.燃料D.劳动力8.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v+m)=II c B.I (v+m)+I I (v+m)=I I (c+v+m)C.I(c+v+m)=I c+I I c D.I (v+m)>II c9.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量上( )A.二者相等B.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D.二者没有关系10.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可以以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有( )A.价值B.效用C.交换价值D.价格11.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D.社会再生产规律12.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了棉花是作为( )A.流动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剩余资本13.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的的特征是()A.劳动力存在于健康的人体内B.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C.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D.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受历史因素的影响14.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C .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15.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B.顾客购买了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年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16.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A.是逐渐消失的B.能发生价值增殖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D.借助于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17.资本主义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形成()A.超额剩余价值B.超额利润C.平均利润D.商业利润18.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是()A.利润率B.利息率C.剩余价值量D.剩余价值率19.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20.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的结果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C 2.C 3.C 4.B 5.B 6.D 7.A 8.A 9.C 10.A 11.A 12.A 13.B 14.B 15.C 16.C 17.A 18.D 19.D 20.C二、不定项选择题1.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具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A.商品价值下降B.劳动力价值上升C.劳动力价值下降D.相对剩余价值增加3.通过对G-W-G′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 )A.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运动的目的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D.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4.生产时间包括()A.劳动时间B.正常停工时间C.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D.生产资料储备时间5.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因素,两者的关系是( )A.有使用价值就有价值B.有价值就有使用价值C.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D.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6.下列选项中,属于货币支付手段的有( )A.地租B.租金C.工资D.债务7.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基本职能有(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8.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A.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C.劳动者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D.劳动者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技能9.产业资本的循环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中,有( )A.两个属流通阶段,一个是属于生产阶段B.一个属流通阶段,两个属于生产阶段C.两个属于销售阶段,一个属于生产阶段D.一个属于购买阶段,一个属于销售阶段,一个属于生产阶段10.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固定资本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再生产)周期经历的阶段有()A.危机B.萧条C.复苏D.停滞1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有()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生产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C.社会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13.产业资本的循环是()A.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B.资本生产和商品生产的统一C.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D.三种资本循环形式的统一1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A.生产时间B.流通时间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D.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15.资本主义农场的役畜、种畜和奶牛等属于()A.固定资本B.流动资本C.不变资本D.可变资本16.资本家用于购买原材料的那部分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17.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靠( )。
习题4.1选择填空1、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 。
A 、克服温漂B 、 提高输入电阻C 、稳定放入倍数2、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e ,将使电路的 B 。
A 、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B 、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C 、差模输入电阻增大 3、差动放大器中的差模输入是指两输入端各加大小___相等_____、相位___相反____的信号。
4、设差放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对地的电压分别为v i1和v i2,差模输入电压为v id ,共模输入电压为v ic ,则当v i1=50mV ,v i2=50mV 时,v id =_0mV __,v ic =_50mV __;当v i1=50mV ,v i2=-50mV 时,v id =_100mA __,v ic =_0mA__;当v i1=50mV ,v i2=0V 时,v id =_50mV __,v ic =_25mA __。
5、电流源常用于放大电路,作为_A ___(A.有源负载,B.电源,C.信号源),使得放大倍数__A __(A.提高,B.稳定)。
6、电压放大电路主要研究的指标是 a 、 b 、 c ;功率放大电路主要研究的指标是 d 、 e 、 f 、 g 、(a 电压放大倍数 b 输入电阻 c 输出电阻 d 输出功率 e 电源提供的功率 f 效率 g 管耗)7、功率放大电路中,___甲类____功率放大电路导通角最大;_____乙类___功率放大电路效率较高。
(甲类、乙类、甲乙类) 8、甲类功放效率低是因为 B 。
A 、只有一个功放管B 、 静态电流过大C 、管压降过大4.1对称差动放大电路如题图 4.1所示。
已知晶体管1T 和2T 的50=β,并设U BE (on )=0.7V,r bb ’=0,r ce =∞。
(1)求V 1和V 2的静态集电极电流I CQ 、U CQ 和晶体管的输入电阻r b’e 。
(2)求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A ud ,差模输入电阻R id 和差模输出电阻R od 。
本章习题一、选择题1.计算机病毒从本质上来说是( B )。
A.蛋白质 B.程序代码 C.应用程序2.特洛伊木马从本质上来说是( B )。
A.黑客入侵计算机的特殊工具 B.程序代码 C.硬件设备3.计算机病毒先后经历了( D )代的发展。
A.一代 B.二代 C. 三代 D. 四代4.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ABCD )。
A.计算机不可移动的硬件设备B. 可移动的储存设备C.计算机网络D. 点对点通信系统和无线网络5.病毒程序一旦被激活,就会马上( A )。
A.复制 B.繁殖 C. 消失6.蠕虫是由以下( A )部分构成的。
A.传播模块 B.隐藏模块 C.目的模块7.蠕虫入侵是利用了主机的( C )。
A.漏洞 B.弱点 C.设备8.木马入侵主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BC )。
A.维护系统 B.窃取机密 C.破坏系统二、填空题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为:程序性(可执行性),传染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针对性,非授权性,隐蔽性,衍生性,病毒的寄生性。
2.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一般有: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通过移动存储介质传播和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
3.文件型病毒将自己依附在.com和.exe等可执行文件上。
4.木马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它通常寄生于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中,盗窃用户信息,并通过网络发送给黑客。
5.蠕虫是一种可以自我复制的完全独立的程序,它的传播不需要借助被感染主机的其他程序。
它可以自动创建与其功能完全相同的副本,并在没人干涉的情况下自动运行。
三、问答题1.试述计算机病毒的发展阶段。
1.第一代病毒第一代病毒的产生年限可以认为在1986-1989年之间,这一期间出现的病毒可以称之为传统的病毒,是计算机病毒的萌芽和滋生时期。
2.第二代病毒第二二代病毒又称为混合型病毒(又有人称之为“超级病毒”),其产生的年限可以认为在1989-1991年之间,它是计算机病毒由简单发展到复杂,由单纯走向成熟的阶段。
会计基础第4章练习1一、单选题2、某企业购买材料一批,买价3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510元,运杂费200元,开出商业汇票支付,但材料尚未收到,应贷记()科目。
A、材料采购B、原材料C、应付票据D、银行存款正确答案:C9、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转入()科目。
A、其他应付款B、资本公积C、其他业务收入D、营业外收入正确答案:D12、计提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记入()的贷方。
A、应付职工薪酬B、生产成本C、管理费用D、制造费用正确答案:A14、某企业生产车间主任出差归来,报销会议费等差旅费1560元,应借记()科目。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制造费用D、销售费用正确答案:C15、下列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项目是()。
A、公允价值变动损益B、营业外支出C、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D、营业外收入正确答案:C 22、下列应列入其他业务收入核算的有()。
A、材料销售收入B、固定资产出售收入C、商品销售收入D、无形资产出售收入正确答案:A30、年终结账后,“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余额()。
A、在借方B、无余额C、既有可能在贷方又有可能在借方D、在贷方正确答案:C32、下列票据中,应通过“应收票据”科目核算的是()。
A、银行本票B、商业汇票C、现金支票D、银行汇票正确答案:B38、下列应确认为营业外支出的是()。
A、离退休工资B、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C、材料销售损失D、借款费用正确答案:B40、通常,长期借款在构建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费用,应作为()列支。
A、固定资产B、财务费用C、在建工程D、营业外支出正确答案:B42、下列期末应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方的是()。
A、所得税费用B、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C、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D、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正确答案:A45、需要按期估计坏账损失的坏账核算方法是()。
A、直接转销法B、净价法C、备抵法D、总价法正确答案:C51、年终结账后,“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余额表示()。
第四章的习题及答案4-1 设有一台锅炉,水流入锅炉是之焓为62.7kJ ·kg -1,蒸汽流出时的焓为2717 kJ ·kg -1,锅炉的效率为70%,每千克煤可发生29260kJ 的热量,锅炉蒸发量为4.5t ·h -1,试计算每小时的煤消耗量。
解:锅炉中的水处于稳态流动过程,可由稳态流动体系能量衡算方程:Q W Z g u H s +=∆+∆+∆221体系与环境间没有功的交换:0=s W ,并忽 动能和位能的变化, 所以: Q H =∆设需要煤mkg ,则有:%7029260)7.622717(105.43⨯=-⨯m解得:kg m 2.583=4-2 一发明者称他设计了一台热机,热机消耗热值为42000kJ ·kg -1的油料0.5kg ·min -1,其产生的输出功率为170kW ,规定这热机的高温与低温分别为670K 与330K ,试判断此设计是否合理?解:可逆热机效率最大,可逆热机效率:507.06703301112max =-=-=T T η 热机吸收的热量:1m in210005.042000-⋅=⨯=kJ Q热机所做功为:1m in 102000m in)/(60)/(170-⋅-=⨯-=kJ s s kJ W该热机效率为:486.02100010200==-=Q W η 该热机效率小于可逆热机效率,所以有一定合理性。
4-3 1 kg 的水在1×105 Pa 的恒压下可逆加热到沸点,并在沸点下完全蒸发。
试问加给水的热量有多少可能转变为功?环境温度为293 K 。
解:查水蒸气表可得始态1对应的焓和熵为:H 1=83.93kJ/kg, S 1=0.2962kJ/kg.K 末态2对应的焓和熵为:H 2=2675.9kJ/kg, S 2=7.3609kJ/kg.K)/(0.259293.839.267512kg kJ H H Q =-=-=)/(0.522)2962.03609.7(15.2930.25920kg kJ S T H W sys id =-⨯-=∆-∆=4-4如果上题中所需热量来自温度为533 K 的炉子,此加热过程的总熵变为多少?由于过程的不可逆性损失了多少功? 解:此时系统的熵变不变)./(0647.7K kg kJ S sys =∆炉子的熵变为)./(86.45330.2592K kg kJ T H T Q S sur -=-=∆-==∆ )./(205.286.40647.7K kg kJ S t =-=∆ )/(0.646205.215.2930kg kJ S T W t l =⨯=∆=4-5 1mol 理想气体,400K 下在气缸内进行恒温不可逆压缩,由0.1013MPa 压缩到1.013MPa 。
第四章分子结构习题1。
是非判断题1-1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与原子(或离子与离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1—2 50Sn2+是18+2电子构型,50Sn4+是18电子构型。
1-3 Al3+,Ba2+,Si(IV)的电子构型都属于8电子构型.1-4具有未成对电子的两个原子相互接近时可以形成稳定的共价键.1—5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等于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1-6σ键的特点是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重叠,重叠部分沿键轴呈圆柱形对称。
1-7一般来说,σ键的键能比π键键能小。
1—8 s电子与s电子配对形成的键一定是σ键,p电子与p电子配对形成的键一定为π键.1—9两个σ键组成一个双键.1-10键的强度与键长无关。
1-11所有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1—12μ=0的分子,其化学键一定是非极性键.1—13共价键具有饱和性的原因在于每个原子提供一定数目的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
1—14原子核外有几个未成对电子,就能形成几个共价键。
1-15共价键类型可以分为σ键和π键,π键的键能小于σ键的键能,因此π键的稳定性弱于σ键. 1—16烷烃分子中C-H键的键能为413 KJ·mol -1,因此提供413KJ·mol -1的能量能使甲烷和乙烷分子中C-H键断裂。
1-17沿键轴方向的s轨道和p轨道进行重叠可形成π键。
1-18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应满足最大重叠原理,所以沿键轴以“头碰头”方式才能成键。
1—19原子轨道之所以要发生杂化是因为能增大成键能力。
1—20 sp3杂化是,s轨道的主量子数和p轨道的主量子数可以是不同的,也可以是相同的。
1-21 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形成1个sp3杂化轨道.1-22在sp,sp2,sp3杂化中,杂化轨道的成键能力随s轨道成分增多而增强。
1-23发生轨道杂化的原子轨道可以具有成对电子。
1-24原子轨道发生杂化,若轨道上有孤对电子存在,这类杂化是不等性的。
1-25 NH3和H2O分子中的中心原子都是发生sp3杂化,但氧原子的2对孤对电子占据2 个杂化轨道而产生更大的斥力,使O—H键键角大于氨分之中N—H键键角。
第四章财务决策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成本概念中,不属于相关成本的是()。
A.边际成本 B.差别成本 C.沉没成本 D.可延缓成本2.在不确定决策中,选择最大后悔值中的最小值的方法称为()。
A.大中取大法 B.小中取小法 C.大中取小法 D.平衡选择法3.如果亏损产品的生产能力不能转移,在何种条件下,应停止生产。
()A.单价大于变动成本 B.单位边际贡献大于1C.变动成本率大于1D.边际贡献总额大于零4.下列属于筹资决策的是()。
A.筹资方式选择 B.设备购置 C.应收帐款的催收 D.利润的分配5.有关产品深加工决策中,产品的()是沉没成本。
A.加工前的变动成本 B.加工前的固定成本C.加工前的所有成本D.加工时的变动成本6.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受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就是所谓()。
A.增量成本B.机会成本C. 专属成本D.沉没成本7.下列属于投资范畴的是()。
A.股票买卖 B.银行借款 C.商品赊销 D.现金股利8.下列属于筹资决策的有()。
A.信用标准选择决策B.资本结构决策C.设备更新决策D.股利分配决策9.按重要程度分类的决策()。
A.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B.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C.确定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D.独立决策和互斥决策10.下列不属于财务决策的原则是()。
A.择优原则B.双方交易原则C.信息原则D.系统原则二、多项选择题1.属于短期财务决策内容的是()。
A.产品的转停产 B.新建厂房 C.购买股票 D.新产品的品种决策2.下列属于财务决策系统的构成内容的是()。
A.决策者 B.决策对象 C.信息 D.决策理论和方法3.短期财务决策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A.相关收入 B.相关成本 C.相关业务量D。
现金净流量4.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分析可采用的方法有()A.概率分析法 B.大中取小法 C.小中取大法 D.折衷决策法5.确定性的财务决策方法有()。
第四章存货习题第四章存货习题第四章存货一、单项挑选1.某企业月初库存a商品180件,每件2520元;月中又购进两批a商品,其中一次是54件,每件2880元,另一次是180件,每件2700元。
则月末a商品的加权平均单价为()元。
a.2772b.2952c.2775d.2645.22答案d2.通过实物盘点先确定期末结存存货的数量,然后推算出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这种方法称为()a.现金制b.权责出现制c.实地资质审查制d.永续资质审查制答案c3.某企业因火灾原因盘亏一批材料200000元,该批材料的进项税为34000元。
收到各种赔款20000元,材料入库5000元。
报经批准后,应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金额为()元。
a.209000b.214000c.234000d.175000答案a4.下列原材料相关损失项目中,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a.计量差错引发的原材料科穴b.自然灾害导致的原材料损失c.原材料运输途中出现的合理损耗d.人为责任导致的原材料损失答案b5.原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月末结算凭证未到,可按材料合同价款入账,应作的会计分录为()。
a.筹钱:物资订货b.筹钱:原材料贷:应付账款贷:应付账款c.借:物资采购d.借:原材料贷款:其他应付款贷款:在途物资答案b6.某企业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00元,本月收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00000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0000元,原材料成本差异的月初数为6000元(超支),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为1000元,(节约)。
则该企业月末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a.243000b.240000c.245000d.250000答案a7.存货使用先进先出法展开核算的企业,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将可以并使企业().a.期末库存升高,当期利润增加b.期末库存降价,当期损益减少c.期末库存增高,当期利润增加d.期末库存降价,当期损益减少答案a8.下列各项支出中,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第四章收入分配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收入形成账户中的平衡项是()。
A. 增加值B. 营业盈余C. 劳动报酬D. 生产税净额2、()处于分配核算和投资核算和金融核算的中间环节。
A、投资B、收入使用C、消费D、储蓄3、生产活动形成的收入在参与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及政府之间的分配称作()。
A、收入初次分配B、收入再分配 C、收入形成D、实物收入分配4、国民净收入等于国民总收入减去()以后的余额。
A、劳动者报酬B、固定资产折旧C、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D. 生产税净额5、某地区2006年总储蓄是200亿元,最终消费12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250亿元,则该地区2006年可支配总收入为()。
A、80亿元B、130亿元C、200亿元D、320亿元6、财产收入是一种()。
A、分配性收入B、投资性收入C、生产性收入D、转移收入7、可支配收入是各部门()的基础上加上经常转移(再分配)收入减去经常转移(再分配)支出等转移收支后的余额。
A、生产总值B、初次分配净收入C、原始收入D、增加值8、以下不属于机构部门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来源的是()。
A、营业盈余B、财产收入的收入C、原始总收入D、劳动报酬9、由于海啸发生,2005年印尼的国民可支配收入大于国民总收入,主要原因是()。
A、对国外净劳务输出增多B、对外净金融投资规模扩大C、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D、接受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10、收入再分配账户中的平衡项是()。
A、原始净收入B、经常转移收入C、可支配总收入D、固定资本消耗11、按照希克斯给出的定义:“收入是一个人在一星期当中所能消费的最高价值,并且预期他在周末的处境会和周初一样好。
”国民经济核算中与此对应的指标应是()。
A、原始收入B、劳动者报酬C、储蓄D、可支配收入12、在国民经济核算的收人再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总量特征的指标是( )。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原始收人C.国民可支配收人D.社会总产出13、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50万元的房产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
第四章身体评估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某女性患者,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该患者为何种面容?()A.病危面容B.肝病面容C.肾病面容D.二尖瓣面容2.某患者气促,诊断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
该患者多采用何种体位?()A.左侧卧位B.被动体位C.强迫坐位D.右侧卧位3. 蜘蛛痣一般不会分布在下列哪个区域在:()A.面颈部B.上肢C.前胸D.腹部4.瞳孔正常直径为:()A.1~5mmB.1~2mmC.3~4mmD.5~6mm5.甲状腺肿大分为Ⅲ度,Ⅲ度指;()A.不能看到仅能触及B.能看到又能触及为Ⅱ度C.超过胸锁乳突肌D.甲状腺上有结节6.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引起气管移位()A.肺不张B.肺纤维化C.胸腔积液D.肺气肿7.左侧肺不张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气管移向左侧B.气管移向右侧C.气管不移位D.先向左侧移位再向右侧移位8. 左侧胸腔积液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气管移向左侧B.气管移向右侧C.气管不移位D.先向右侧移位再向左侧移位9.体重低于正常的多少称消瘦()A.5%B.10%C.20%D.30%10.方颅见于()A.佝偻病B.脑积水C.肢端肥大症D.变形性骨炎11.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采取的体位是A.强迫仰卧位B.强迫俯卧位C.强迫侧卧位D.强迫蹲位12.心、肺功能不全者常采取的体位是A.强迫蹲位B.强迫侧卧位C.强迫坐位D.强迫停立位13.震颤麻痹的步态是A.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B.运动性共济失调步态C.慌张步态D.剪刀步态14.急性面容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 大叶性肺炎B 肺结核C 震颤麻痹D 慢性肾炎15.恶病质是指A.病危者B.极度消瘦者C.高度昏迷者D.典型无力型者16.伤寒、副伤寒的特征性皮疹是A 斑疹 B.丘疹 C.斑丘疹 D.玫瑰疹17.药疹的主要表现是A.斑疹B.风团C.斑丘疹D.玫瑰疹18.紫癜一般是指出血点直径A.1~2mmB.2~3mmC.3~4mmD.3~5mm19.蜘蛛痣的分布区域下列哪一部位比较少见A.颈部B.前胸部C.腹部D.上臂20.胃癌、食管癌患者多向何处淋巴结转移A.右锁骨上B.左锁骨上C.右腋窝D.左腋窝21.瞳孔大小不等常见于A.有机磷中毒B.青光眼C.濒死状态D.脑疝形成22.单侧上睑下垂见于A.动眼神经麻痹B.先天性上睑下垂C.面神经麻痹D.重症肌无力23.黄疸时首先发黄的部位是A.面部皮肤B.甲床C.黏膜D.巩膜24.因解剖位置较深,不能在体表进行检查的是A.蝶窦B.筛窦C.额窦D.上颌窦25.地图舌见于A.烟酸缺乏B.核黄素缺乏C.猩红热病人D.慢性萎缩性胃炎26.判断扁桃体Ⅱ度肿大的标准是A.不超过咽腭弓B.超过咽腭弓C.达咽后壁中线D.超过咽后壁中线27.口唇单纯疱疹可见于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肺结核C.肝炎D.支气管肺炎28.妇女如发现周期性鼻出血,应考虑A.子宫内膜异位症B.再生障碍性贫血C.维生素K缺乏D.维生素C缺乏29.不出现颈静脉怒张的疾病是A.门静脉高压B.右心衰竭C.心包积液D.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30.一患者甲状腺Ⅱ度肿大,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可听到血管杂音和触到震颤,最可能的诊断是A.单纯甲状腺肿B.甲状腺癌C.甲状腺腺瘤D.甲状腺功能亢进31.气管移向右侧见于A.右侧气胸B.右侧胸腔积液C.左侧肺不张D.右侧肺不张32.肿大的甲状腺与颈部其他肿块最主要的鉴别是A.质地B.对称性C.压痛D.吞咽动作33.在评估淋巴结肿大时,首先应注意弄清楚A 有无红肿、粘连B 数量、大小C 原发病灶D 有无压痛34.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气管移位的原因()A.肺不张B.大量胸腔积液C.肺广泛纤维化D.大叶肺炎35.判断营养状态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观察A.皮肤弹性B.指甲有无光泽C.皮下脂肪充实程度D.肌肉的发育36.临床上用于计算前肋和肋间隙的标志是()A.胸骨角B.肩胛下角C.第七颈椎D.锁骨上窝37.关于胸部体表标志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胸骨线为沿胸骨边缘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B. 肋脊角为第11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C.肩胛下区为两肩胛下角连线与第12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D. 前正中线即胸骨中线3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胸廓形态是()A.鸡胸B.扁平胸C.桶状胸D.串珠胸39.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扁平胸()A.瘦长体形B.肺结核C.严重消耗性疾病D.严重肺气肿40.成年人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称为()A.潮式呼吸B.呼吸过缓C.叹息样呼吸D.深长呼吸41.下列哪种病变不会出现浊音()A.肺气肿B.肺炎C.肺脓肿D.肺结核42. 患者表现为明显的吸气性呼吸困难,伴有三凹征,常见于()A.支气管肺炎B.支气管哮喘C.气管异物D.阻塞性肺气肿43. 气胸时不会出现的体征是()A.患侧呼吸运动减弱B.气管移向对侧C.患侧语颤增强D.病变侧变为鼓音44.引起气管向患侧移位的病变是()A.大叶性肺炎B.气胸C.胸腔积液D.肺不张E.肺气肿45.左侧大量气胸下列体征中不正确的是()A.气管向右移位B.左侧胸廓饱满C.左侧呼吸音消失D.左侧叩诊呈浊音46.以下不符合干性啰音听诊特点的是()A.吸气、呼气均可听到B.部位易变性大C.吸气时音强而高D.不同性质的干性啰音可同时存在47.下列哪项会出现持续存在的局限性干性啰音()A.支气管哮喘B.支气管结核或肿瘤C.支气管扩张D.心源性哮喘4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表现为()A.潮式呼吸B.Kussmaul呼吸C.间停呼吸D.叹息样呼吸49. 异常支气管呼吸管最常见于:()A.支气管肺炎B.大叶性肺炎充血期C.大叶性肺炎实变期D.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胸腔积液患者常采用下列何种卧位:()A.左侧卧位B.右侧卧位C.患侧卧D.健侧卧位5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可出现下列何种异常体征?()A.叩诊胸部呈浊音B.桶状胸C.气管移向健侧D.吸气期明显延长52.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气胸时患侧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B.胸腔积液时患侧胸廓饱满,叩诊呈浊、实音C.大叶性肺炎胸廓形态正常,患侧叩呈浊音D.肺气肿时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为1:1 ,叩诊呈浊音53.阻塞性肺气肿,肺部叩诊不会出现哪种体征?()A.双肺叩诊呈过清音B.肺下界上移,并移动度变小C.心浊音界消失D.肺浊音界下移54.肺气肿患者的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的比例约为A.1∶2B.1∶1C.1∶2.5D.1∶1.555.触诊乳房应从哪一部位开始A.内下象限B.外上象限C.内上象限D.外下象限56.评估乳房时发现乳头有血性分泌物应考虑A.乳房脓肿B.乳腺癌C.乳房结核D.乳腺炎57.下列哪种呼吸方式提示病情较重A.间停呼吸B.潮式呼吸C.叹气样呼吸D.酸中毒大呼吸58.下列哪一项不是右侧胸廓扩张度受限的病因A.右侧肺不张B.结核性腹膜炎并腹痛C.右侧胸腔积液D.右侧气胸59.胸部语音震颤增强最常见于A.大叶性肺炎B.慢性支气管炎C.皮下气肿D.肺气肿60.胸膜摩擦音与心包摩擦音的鉴别要点为A.有无心脏病史B.咳嗽后摩擦音是否消失C.屏气时摩擦音是否消失D.体质状况61.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A.肺结核B.剧烈运动C.阻塞性肺气肿D.胸膜粘连62.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最常见于A.大叶性肺炎B.肺结核C.支气管肺炎D.肺脓肿63.两肺底听到小水泡音最常见于A.肺淤血B.肺结核C.支气管肺炎D.支气管扩张64.下列哪种疾病不可能听到干性罗音A.支气管肺癌B.慢型支气管炎C.支气管哮喘D.支气管扩张65.胸膜摩擦音最易听到的部位是A 肺尖B 肩胛间区C 前胸壁D 前下侧胸壁66.局限性固定的干性罗音应考虑A.肺结核B.支气管肺癌C.支气管哮喘D.支气管异物67.女性患者,34岁,发热,咳嗽,胸痛10天。
查体:右胸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语颤减弱。
最可能的诊断是A.大叶性肺炎B.胸腔积液C.支气管哮喘D.气胸68.男性,20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
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两肺哮鸣音。
最可能的诊断A.自发性气胸B.心原性哮喘C.支气管哮喘D.急性支气管炎69.肺部叩诊应首先叩诊哪一部位A.双侧肺野B.肺尖C.肺下界D.肺移动度70.心前区隆起常见于:()A.左心房增大B.左心室增大C.右心房增大D.右心室增大71.正常心尖搏动环围以直径计算:()A. 1.0~1.5cmB. 1.5~2.0cmC.2.0~2.5cmD.2.5~3.0cm72.剑突下异常搏动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右心室肥大B.左心室肥大C.大量腹水D.右位心73.抬举性心尖搏动提示:()A.左心房肥大B.左心室肥大C.右心房肥大D.右心室肥大74.心尖区触及舒张期震颤,最常见于:()A.肺动脉瓣狭窄B.动脉导管未闭C.二尖瓣狭窄D.主动脉瓣狭窄75.心浊音界呈三角烧瓶形提示:()A.心包积液B.左、右心室增大C.左、右心房增大D.大量腹腔积液76.胸腔积液患者,心尖搏动位置有何改变?()A.不能确定B.向下移位C.向患侧移位D.向健侧移位77.评估心脏震颤常用:()A.手掌尺侧B.全手掌C.手掌桡侧D.2-3指指腹78.下列哪种情况胸骨左缘第2肋间见异常搏动A.右心室肥大B.肺动脉高压C.升主动脉瘤D.主动脉弓瘤79.下列哪种情况胸骨右缘第2肋间见异常搏动()A.右心室肥大B.肺动脉高压C.升主动脉瘤D.肺动脉扩张80.负性心尖搏动见于()A.右心室肥大B.左心室肥大C.粘连性心包炎D.心肌炎81.关于心脏瓣膜听诊区的部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2 肋间B.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C.二尖瓣区位于心尖部D.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 肋间82.心脏听诊的规范顺序是:()A.二尖瓣区开始→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B.三尖瓣区开始→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二尖瓣区C.主动脉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二尖瓣区→三尖瓣区D.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83.下列哪种情况可出现A2增强?()A.低血压B.主动脉粥样硬化C.主动脉瓣粘连或钙化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4.S2 固定分裂的常见原因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 C.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D.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85. 关于杂音的形成机制,下列哪种是正确的?A.血粘稠度显著增加,发生杂音的倾向亦增加B.乳头肌或腱索断裂,断端在心腔内摆动,使血流加速而产生杂音C.心脏内发生异常通道,产生分流,使血流加速而产生杂音D.血流通过狭窄或关闭不全部位产生旋涡可出现杂音86.可使二尖瓣狭窄杂音增强的因素有:A.左侧卧位B.右侧卧位C.卧位到迅速站立D.深吸气87.关于心脏杂音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杂音在某瓣膜听诊区最响,提示病变在该区相应的瓣膜B. 根据杂音最响部位及其传导方向,可判断杂音来源及其病理性质C. 目前普遍采用的心脏各种杂音分级法为Levine 6级分级法D. 不同时期出现的杂音,常反映不同的病变88. 心包摩擦音的特点错误的是:()A.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响,坐位前倾时更明显 B.听诊器胸件向胸壁加压时,摩擦音可加强C.性质粗糙呈搔抓样 D.屏住呼吸时摩擦音消失89. 影响第二心音强度的主要因素,下列哪项正确:()A.血流的速度 B.心肌收缩力 C.心率的快慢 D.主动脉、肺动脉内压力90.关于心音听诊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通常只能听到S1和S2 B.S2在心尖部听诊最清楚C.心音有4个 D.某些健康儿童和青少年可听到S391. 下列哪项不属于周围血管征:A.水冲脉B.枪击音 C.Duroziez双重导音D.颈动脉收缩期杂音92. 以下有关脉搏短绌的描述哪些不正确?()A.脉率小于心率B.见于早搏 C.脉率不规则 D.见于心房纤颤93.以下不能发现周围血管征的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 B.严重贫血C.心包积液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94.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出现水冲脉:()A.心包积液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甲状腺功能亢进 D.严重贫血95. 下列关于奇脉的描述哪项正确?()A.吸气时脉搏增加B.吸气时脉搏减弱甚至消失 C.有脉律不规则 D.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96. 器质性二尖瓣狭窄听诊主要特点是: ( )A.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B.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C. 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D.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97. 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听诊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心尖部第一音增强B.主动脉区可听到舒张期叹气样杂音C.主动脉瓣第二音减弱D.可见枪击音和Duroziez二重杂音98.二尖瓣狭窄患者心脏身体评估的特点正确的是: ( )A.二尖瓣面容B.收缩期震颤C.靴型心D.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隆隆样杂音99. 左心室肥大时,心尖搏动向何处移位A向剑突下 B 向左下 C 向左 D 向右100.可作为二尖瓣分离术适应症的重要参考条件A 心尖区舒张期震颤B 二尖瓣拍击音C 第一心音减弱 D心尖区舒张期杂音101.抬举性心尖搏动常提示A 左心室肥大 B右心室肥大 C左心室和右心室肥大 D左心房肥大102.坐位时心包积液的病人心浊音界呈A 梨形B 三角烧瓶形C 靴形D 圆形103.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A 心尖区B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C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D 胸骨左缘第三肋间104.确定第一心音最有价值的是A 持续时间长B 心尖部声音最强C 音调比第二心音低D 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105.第二心音反常分裂常见于A 房间隔缺损B 二尖瓣关闭不全C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D 主动脉瓣狭窄106.通常能听到的心音有几个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7.听不到收缩期杂音的病变是A 主动脉瓣狭窄B 二尖瓣狭窄 C房间隔缺损 D 室间隔缺损108.贫血病人心尖听到收缩期杂音的产生机理是A 血液返流B 异常通道C 心脏内有漂流物D 血流加速109.心尖部听到很响亮的收缩期杂音,但听诊器离开胸壁听不到,其强度为A 3/6级B 4/6级C 5/6级D 6/6级110.主动脉狭窄时触及收缩期震颤的部位是A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B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C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 D 心尖部111.二尖瓣狭窄听诊杂音的特点是A心尖部收缩期隆隆样杂音 B 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C心尖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D 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粗糙的吹风样杂音112.毛细血管搏动征检查的部位是A 甲床末端B 耳垂C 舌尖D 眼结膜113.水冲脉最常见于A 主动脉瓣狭窄B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 二尖瓣狭窄D 心包积液114.下列哪种疾病脉压减小A主动脉瓣狭窄 B 老年动脉硬化 C 甲状腺功能亢进 D 大动脉炎115.一侧脉搏消失见于A 严重休克B 心包积液C 心房颤动D 多发性大动脉炎116.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最常见于A 左心衰竭B 肺气肿C 三尖瓣关闭不全D 右心衰竭117.测量下肢血压时应采取的体位是A 仰卧位B 端坐位C 侧卧位D 俯卧位118. 区别腹部肿块来自腹腔或腹壁最简易的检查方法:()A 超声检查 B胃肠镜检查 C腹部评估 D 腹部X线检查119. 腹部评估下列那项错误:()A 振水音见于幽门梗阻B 肋下扪及肝脏提示肝肿大C 正常人不能扪及脾脏D 肠鸣音消失可见于急性腹膜炎120. 腹部触诊内容不包括:()A 压痛及反跳痛 B胆囊触痛 C 肌紧张度 D 移动性浊音121. 下列那种情况不会出现振水音:()A 正常人餐后6小时B 幽门梗阻 C正常人大量饮水后 D 胃扩张122. 腹部评估方法以哪种最为重要?()A. 视诊B. 触诊C. 听诊D. 叩诊123. 关于腹部膨隆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坐起时脐以下部分稍前凸B.小儿腹部高于肋缘及耻骨水平C.肥胖者腹部高于肋缘及耻骨水平D.平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及耻骨水平124.评估一腹壁静脉曲张患者,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由上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