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78.50 KB
- 文档页数:20
PLC自动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摘要本文旨在设计一个基于PLC技术的自动门控制系统。
通过采用PLC作为控制核心,结合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自动门的开关控制功能。
本文通过详细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步骤,为自动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引言自动门广泛应用于商场、医院、办公楼等公共场所,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自动门控制系统使用机械开关或红外线传感器,存在安全性能不高、响应速度慢等问题。
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强等特点,因此成为自动门控制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详细介绍PLC自动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首先,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自动门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然后,选择合适的PLC型号,并设计相应的电气控制线路。
接下来,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并与PLC进行连接。
最后,通过编程实现自动门的准确控制。
1. 系统需求分析根据实际需求,PLC自动门控制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和性能要求:1.自动门的开关控制:实现自动门的开关功能,可以通过传感器或遥控器触发。
2.安全性能要求:保证自动门运行时的安全性,能够及时检测到人员和障碍物,并避免夹人或夹物。
3.响应速度要求: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能够快速响应并实现门的开关动作。
4.自动门状态显示:能够显示自动门的当前状态,包括门的开关状态、故障状态等。
2. 系统设计方案基于上述需求分析,本文设计了如下的PLC自动门控制系统方案:1.选用PLC型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PLC型号。
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选择了XX型号PLC。
2.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根据自动门的控制要求,设计合理的电气控制线路。
主要包括电源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
3.传感器选择:选用合适的传感器,用于检测人员和障碍物。
根据需求,选择了红外线传感器作为主要的检测手段。
4.执行器选择:选用合适的执行器,用于实现门的开关动作。
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选择了电机作为执行器。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一、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基于主动频率跟踪控制的发电机多点自动顺序同期方法.《电力系统自动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2期.张辉.胡钋.[2].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民营科技》.2011年1期.李修伟.陈广文.[3].PLC的PID控制器在MPS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液压与气动》.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12期.王京.龚秋兰.[4].渠道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其运行设计.《水科学进展》.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5期.吴保生.尚毅梓.崔兴华.陈植元.[5].探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制造业自动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4期.陶权.[6].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配置及组态分析.《制造业自动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6期.何富其.[7].OPC在啤酒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仪器仪表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4年z3期.林晟.张光新.[8].海上油田注聚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中国海上油气》.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5期.邹万勤.谢祥恩.刘敏.张君.续伟.王瑶.[9].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新元煤矿的应用.《中国煤炭》.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9期.何勇华.[10].电镀废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镀与环保》.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6年2期.黄玉萍.杨怀磊.二、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基于DCS的造纸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次数:8作者:江安伦.控制工程上海交通大学2010(学位年度)[2].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药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作者:张琳.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2014(学位年度)[3].某墙板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被引次数:2作者:黄志海.制造系统信息工程山东大学2013(学位年度)[4].多功能凉皮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试验研究.作者:史稼祥.工程硕士郑州大学2012(学位年度)[5].现代自来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被引次数:18作者:王鼎顺.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湖南大学2007(学位年度)[6].基于PLC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通信技术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赵晶.电子与通信工程东北大学2012(学位年度)[7].无缝钢管连轧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被引次数:1作者:李源.控制工程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学位年度)[8].油页岩综合输煤自动化控制系统.作者:林志超.软件工程天津大学2013(学位年度)[9].北宿煤矿斜井安全设施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次数:1 作者:沈庆彬.软件工程电子科技大学2010(学位年度)[10].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被引次数:10作者:洪云.电子与通信工程南昌大学2008(学位年度)三、相关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ExperimentalCaseStudyofaBACnetBasedLightingControlSystem. 《IEEEtransactionsonauto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apublicationofthe IEEERoboticsandAutomationSociet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92[2]ExperimentalCaseStudyofaBACnetBasedLightingControlSystem. 《IEEEtransactionsonauto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apublicationofthe IEEERoboticsandAutomationSociet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92[3]Acontrolandautomationsystemforwavebasins.P.C.deMelloM.L.CarneiroE.A.TannuriF.Kassab,Jr.R.P.MarquesJ.C.Adamowsk iK.Nishimoto《Mechatronics:TheScienceofIntelligentMachin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4]AdaptiveAutomationinaNavalCombatManagementSystem. Arciszewski,H.F.R.deGreef,T.E.vanDelft,J.H.《IEEEtransactionsonsystems,man,andcybernetics,PartA.Systemsandhumans :ApublicationoftheIEEESystems,Man,andCyberneticsSociet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96[5]AdaptiveAutomationinaNavalCombatManagementSystem. Arciszewski,H.F.R.deGreef,T.E.vanDelft,J.H.《IEEEtransactionsonsystems,man,andcybernetics,PartA.Systemsandhumans :ApublicationoftheIEEESystems,Man,andCyberneticsSociet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96[6]Humanautomationteamsandadaptablecontrolforfutureairtrafficmana gement.JaniceLanganFoxJamesM.CantyMichaelJ.Sankey 《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Ergonom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95[7]AutonomousApplicationRecoveryinDistributedIntelligentAutomatio nandControlSystems.Strasser,T.Froschauer,R.《IEEEtransactionsonsystems,manandcybernetics,PartC.Applicationsandre views:ApublicationoftheIEEESystems,Man,andCyberneticsSociety》,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6[8]DifferentialPetrinetmodelsforindustrialautomationandsupervisor ycontrol.DemongodinI.KoussoulasN.T.《IEEEtransactionsonsystems,manandcybernetics,PartC.Applicationsandre views:ApublicationoftheIEEESystems,Man,andCyberneticsSociety》,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64[9]Anautomationsystemforgasliftedoilwells:Modelidentification,con trol,andoptimization. EduardoCamponogaraAgustinhoPlucenioAlexF.Teixeira 《JournalofPetroleumScience&Engineering》,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03/4[10]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decentralisedsupervisorycontrolforma nufacturingsystemautomation.HyoungIlSon《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1/3四、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轧机上的应用.朱琳,2013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3年会暨全国第十八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2]自动化控制系统在骨料矿山的应用.薛斌,2012中国砂石协会2012年年会暨砂石行业创新与发展论坛[3]铝板带箔的产品质量护航者轧机自动化控制系统.赵林.李超,2013上海铝业行业协会2013年专家委员会会议[4]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污水厂污泥处理系统中的应用.连翔.李毅华.徐丹寅.孔成,2012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会议[5]铝板带箔的产品质量护航者轧机自动化控制系统.赵林.李超,2013第六届中国长三角铝业高峰论坛暨上海铝业行业协会年会[6]首钢京唐550m2烧结机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耿丹.安钢.王全乐,2012第13届全国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7]热轧厂精轧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冯献辉.李新,2012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2年会[8]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工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陈国忠.宋树贵.沈建新,2012中国建材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9]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汽轮鼓风机组上的应用.刘宏,20112011年全国冶金热电专业年会[10]PLC在石灰炉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胡金龙,20112011河南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会议。
摘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自动控制技术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中,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短短一百年中, 自动控制理论得到了令人吃惊的发展, 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瓦特的蒸汽机、阿波罗的登月到海湾战争, 无处不显示着控制技术的威力。
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 自动控制技术在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起来。
控制理论目前还在向更纵深、更广阔的领域发展,无论在数学工具、理论基础、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产生了实质性的飞跃, 在信息与控制学科研究中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 启发并扩展了人的思维方式, 引导人们去探讨自然界更为深刻的运动机理。
自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 必将会给提高社会生产力,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促进人类的发展。
关键字: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现状未来展望1. 自动控制理论简介1.1控制思想起源的意义控制思想与技术的存在至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控制”这一概念本身即反映了人们对征服自然与外在的渴望, 控制理论与技术也自然而然地在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历史中发展起来。
1.2自动控制的定义自动控制是指应用自动化仪器仪表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自动地对仪器设备或工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性能指标。
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一些恶劣环境下的控操作,自动控制显得尤其重要1.3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在已知控制系统结构和参数的基础上,求取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兵找出这些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间的关系就是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而在给定对象特性的基础上, 按照控制系统应具备的性能指标要求, 寻求能够全面满足这些性能指标要求的控制方案并合理确定控制器的参数,则是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1.4自动控制的历史利用反馈来控制系统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的反馈控制出现在公元前 330年的古希腊,运用在一种改进的浮球控制器装置上。
Ktesibios 的水钟就运用了浮球控制器的远离。
全自动洗衣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终稿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全自动洗衣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通过对洗衣机洗涤、漂洗和脱水等各个阶段的自动控制进行研究,设计了一个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系统。
该系统采用了微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连接多个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实现对洗衣机各个部分的控制和监测。
通过对系统的仿真和实验验证,证明了该自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该设计能够提高洗衣机的洗涤效果,简化用户操作过程,提高洗衣机的智能化程度。
关键词:全自动洗衣机;自动控制系统;微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1.绪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自动洗衣机在家庭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全自动洗衣机具有高效、便捷、省力等优点,但目前市场上的洗衣机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洗涤效果不佳、用户操作繁琐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个全自动洗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2.系统设计2.1系统整体架构2.2系统硬件设计该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微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
微控制器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通过执行器对洗衣机进行控制。
传感器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洗衣机所处的环境和状态。
执行器主要包括电磁阀和电机,用于控制洗衣机的水流和转动。
2.3系统软件设计该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控制算法和用户界面设计。
控制算法采用PID控制算法,对洗衣机的洗涤、漂洗和脱水过程进行控制。
用户界面采用LCD显示屏和按键,用户可以通过按键选择洗涤模式和操作洗衣机。
3.系统实现通过对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证明了该自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根据洗涤剂和衣物的种类自动调节洗涤时间和温度,有效地提高了洗涤效果。
同时,该系统的用户界面简单明了,用户可以通过按键轻松选择洗涤模式和操作洗衣机。
4.结论通过本次设计,成功设计了一个全自动洗衣机自动控制系统。
该系统能够提高洗衣机的洗涤效果,简化用户操作过程,提高洗衣机的智能化程度。
自动控制技术及应用论文自动控制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来控制系统的技术,可以实现对系统的自动监测、调节和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和改善人类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非常丰富多样,从传统的工业控制到现代的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无人驾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传统的工业控制中,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工艺流程的监测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智能家居中,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家电、照明、安防等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在智能交通领域,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交通信号灯、车辆行驶轨迹等的控制和调度,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无人驾驶领域,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车辆的自动驾驶和避障,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流畅性。
自动控制技术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和设计控制策略。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建模和参数识别,以便于对系统进行分析和控制。
在设计控制策略时,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和性能指标选择恰当的控制算法和方法,例如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控制器的稳定性、鲁棒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不同领域的控制系统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定制和优化。
其次,在复杂的大规模系统中,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节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需要采用分布式控制、优化控制等高级控制策略来解决。
此外,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普及,自动控制技术还需要考虑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等问题,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自动控制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自适应和可靠,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自动控制发展前沿姜海龙(1.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郑州450002)摘要:研究自动控制技术有利于将人类从复杂、危险、繁琐的劳动环境中解放出来从而大大提高控制效率。
自动控制是工程科学的一个分支。
它涉及利用反馈原理的对动态系统的自动影响,以使得输出值接近我们想要的值。
从方法的角度看,它以数学的系统理论为基础。
150多前过程控制理论体系体制至今,自动控制经历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与数字技术的结合更是使自动控制产生了质的飞跃,正在向着低成本、高效率、柔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研究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沿,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现代自动控制的方向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把握。
关键词:自动控制智能化发展前沿Development frontier of automatic controlJIANG Hai Long(1.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Zhengzhou 450002)Abstract: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is conducive to human freed from the complex, dangerous, tedious labor environment and greatly improve control efficiency. The automatic control is a branch of engineering science. It involves the use of feedback principles of dynamic systems automatically, so that the output value is close to the value we want. From a methodological point of view, it is based on a mathematical system theory. Before more than 150 process control theoretical system system since the automatic control has experienced great development, especially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automatic control produced a qualitative leap, is toward low-cost, high-efficiency, flexible, intelligent direction. The forefro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and help to promote a more accurate grasp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modern automatic control.Key words:automatic control intelligent the development frontier0 前言自动化控制(automation control)属于自动化技术的一门,广义来说,通常是指不需借着人力亲自操作机器或机构,能利用动物以外的其他装置元件或能源,来达成人类所期盼执行的工作。
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应用范围涵盖了诸多领域,包括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
本论文将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提高洗衣机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提升用户体验。
一、系统框架设计在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中,我们首先需要设计系统的框架。
基于PLC的控制系统一般包括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中央处理器和人机界面。
通过这些组件的配合工作,实现洗衣机的各种功能。
输入模块主要用于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包括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等。
输出模块则用于控制洗衣机的各种执行器,比如电机、阀门等。
中央处理器负责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预设的程序控制输出。
人机界面则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让用户可以方便地操作洗衣机。
二、功能设计在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中,我们需要设计各种功能模块,包括洗涤功能、漂洗功能、脱水功能等。
这些功能模块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洗衣机工作原理来设计。
1. 洗涤功能:用户通过人机界面选择洗涤程序,并设置洗涤时间、水温等参数。
中央处理器根据用户的选择控制水位、电机转速等,实现洗衣功能。
2. 漂洗功能:洗涤结束后,洗衣机需要进行漂洗操作。
同样,用户可以通过人机界面选择漂洗程序,并设置相关参数。
中央处理器控制水位和漂洗时间,确保洗涤剂充分清洗干净。
3. 脱水功能:漂洗完成后,洗衣机需要进行脱水操作。
用户可以选择脱水程序,并设置转速。
中央处理器控制电机按照设定的转速进行脱水,确保衣物快速排水。
三、性能设计在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中,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响应速度等方面。
1. 系统稳定性: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需要保持稳定性,不能因为外界干扰或系统内部问题导致异常操作。
2. 可靠性: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容错能力,能够正常工作并在异常情况下自动切换至安全状态。
3. 响应速度:系统的响应速度需要足够快,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快速响应并执行相应动作。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自动控制原理是现代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根据给定的规律,自动地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系统。
它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军事防卫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设计和实现。
其中,控制系统的建模是自动控制原理的基础,它是指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和控制要求,将被控对象和控制器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模型来描述。
常见的被控对象包括机械系统、电气系统、热力系统等,而控制器则可以是PID控制器、状态空间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等。
通过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可以为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
控制系统的分析是指对已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稳定性、灵敏度、性能等方面的分析。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基本特性之一,它决定了系统在受到干扰或参数变化时的稳定性能。
灵敏度则是指控制系统对于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而性能则是指控制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控制质量。
通过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为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控制系统的设计是自动控制原理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控制器的设计和参数的选择。
在控制器的设计中,需要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和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和控制器结构。
同时,还需要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以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抗干扰能力。
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动态特性、稳定性要求、性能指标等因素,以实现系统的最优控制。
控制系统的实现是自动控制原理的最终目标,它是指将设计好的控制系统实现到实际工程中,并进行调试和优化。
在控制系统的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成本等因素,以实现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同时,还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以保证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总的来说,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不仅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涉及到工程技术和应用领域。
自动化控制毕业论文(5篇)自动化掌握毕业论文(5篇)自动化掌握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过程装备掌握工程毕业设计一、前言过控专业讨论的主要是过程工业,涉及到许多物理手段和化学反应,主要是为产品生产供应设备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因此各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过控专业,因此该专业的学问掩盖面特别广,口径比较宽。
现阶段过控专业的同学数量越来越多,而毕业设计要考验的就是毕业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力量,这对同学将来进展也是特别有影响力的。
要想培育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就要保证毕业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找消失阶段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二、目前过程装备与掌握工程专业设计现状1.管理监控不严格合格的毕业设计需要在每个环节上确保质量[1]。
现阶段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关的指导文件,这说明毕业设计都是有肯定要求的,其中包括毕业设计的组织、目的以及相关老师的职责,并制定了论文的详细规范,只是这些是文件上的规定,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高校还是缺乏管理的,高校没有对同学实施合理的监控,也就是说各个环节都是处于无监控状态,难免会有一些环节消失问题,这是目前高校各专业毕业设计共有的一点问题,缺乏监控机制。
2.教学资源不足由于社会经济在不断进展,过控专业实际上已经是现阶段本科中特别热门的专业,同学的数量逐年增加,这对该专业的进展是特别有利的,但对于相关高校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同学数量过多,就意味着师资力气需要跟上,目前就是专业课老师的数量并不能满意毕业设计的实际需求。
多数高校是一名指导老师要负责十几名甚至更多同学,在这种状况下,老师还要负责正常的教学任务以及科研工作,能拿出的精力有限,对同学的关心也有限,因此仅靠现阶段的教学资源要想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还是特别有难度的,而且各高校同学若是想自主查找资料,是缺少资源的,纸质的资料特别少,但电子资料方面由于同学数量大,没有固定场所,使用起来也不是很便利。
3.选题不合理实际上毕业设计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选题[2]。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研究背景和目的自动控制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控制理论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机械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自动控制原理,总结其基本原理和应用,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作用和优势。
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原理自动控制原理基于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建模和分析,以实现对系统状态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其中,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系统状态反馈信息,通过计算和比较,生成合适的控制信号,然后通过执行器对系统进行控制。
自动控制原理的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自动控制原理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交通运输领域,自动控制原理可以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智能交通系统等,提高交通流量和交通效率。
在机械设备领域,自动控制原理可以实现对机器人的自主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精度。
在航空航天领域,自动控制原理可以应用于飞行控制系统,提高飞行安全和飞行效率。
自动控制原理的优势和挑战自动控制原理具有以下优势:准确性高、响应速度快、适应性强、稳定性好等。
然而,自动控制原理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系统建模的精确性、参数调节的复杂性、控制器设计的难度等。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进行优化和改进。
结论自动控制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控制理论和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指导和支持。
未来,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自动控制原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工程需求。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自动门控制系统系部:电气工程系专业:机电一体化**:***学号:****************:***2016年 01月 25日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方便生活的自动控制系统逐步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自动门是随着人们对生活条件的不断追求、科技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的高科技产品,因此,它具备了普通门所没有的优势:雅观漂亮,而且使用管理起来更加的安全、方便、舒适,通电后可以实现无人看管,同时又可节约空调能源、防风、防尘、降低噪音,既方便又提高了建筑的档次。
由于早期自动门控制系统采用继电器逻辑控制,即通过按钮和复杂的接线安装来控制。
造成安装繁琐、体积大、不稳定、不易维修等缺点。
而基于PLC的自动控制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体积小,设计、使用和维护方便等优点。
所以在商场、公共建筑、银行、医院等入口,使用PLC技术控制自动门已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PLC、直流电机、自动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目录摘要 (2)目录 (3)第一章绪论 (4)1.1 国内外自动门发展现状 (4)1.2问题的提出 (4)1.3本课题设计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4)1.4本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 (5)1.自动门类型的选择 (5)2.自动门控制系统的PLC设计 (5)第二章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知识 (6)2.1 PLC的产生 (6)2.2 PLC的定义 (6)2.3 PLC的特点 (7)第三章自动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8)3.1 自动门控制过程和要求 (8)3.2总体设计方案 (8)3.3系统工作原理 (9)第四章自动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11)4.1 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11)4.2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型 (11)4.3直流电动机的选型 (13)4.4感应器件的选型 (14)4.5 限位开关 (15)4.6 主要硬件选型清单 (15)4.7 基于PLC的硬件电路设计 (16)4.7.1 I/O分配表 (16)4.7.2硬件接线图 (17)4.7.3 主电路原理图 (18)第五章系统软件设计 (19)5.1梯形图的概述 (19)5.2 梯形图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20)5.3 自动门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21)第六章系统调试 (23)6.1 调试的主要内容 (23)6.2 调试结果分析 (23)结束语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附录 (27)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 国内外自动门发展现状在国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动化技术发展迅猛,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自动化技术是自动门的重要部分。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自适应算法研究论文素材1. 引言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以及适应性,自适应算法逐渐成为研究重点。
本文将探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自适应算法,并提供一些论文素材以供参考。
2. 自适应算法概述2.1 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是指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策略以保持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和优良性能。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自适应控制算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2 自适应算法的分类自适应算法按照控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和模型无关自适应控制算法。
前者通过建立控制对象的模型来实现参数调整,后者则不需要准确的控制对象模型。
3. 自适应算法的研究方法3.1 理论分析自适应算法的研究方法之一是通过理论分析探索算法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数学建模和分析,可以得出算法的优缺点,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3.2 模拟仿真模拟仿真是自适应算法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仿真环境,可以模拟不同条件下的控制过程,并对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3.3 实验验证实验验证是自适应算法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搭建实际的实验平台,可以验证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际效果,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意见。
4. 自适应算法的应用领域4.1 工业自动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自适应算法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优化控制算法,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4.2 交通运输自适应算法在交通运输系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智能调整信号控制、路线规划等,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4.3 智能电网自适应算法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优化电网的调度和电力负载的分配,可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供电效率。
5. 自适应算法的挑战与展望5.1 算法复杂性自适应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面临算法复杂性的挑战。
电镀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摘要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镀生产线已经实现了很大程度的自动化。
本论文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的电镀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
首先,对电镀生产线的基本原理和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现有的电镀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接着,提出了一种基于PLC和人机界面的新的电镀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并详细阐述了其硬件和软件的实现过程。
最后,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实际应用和测试,验证了新的电镀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效果。
1. 引言电镀是一种将金属材料的表面涂上一层金属膜的工艺,用于增强材料的耐腐蚀性、导电性和美观性。
传统的电镀生产线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效率低下、质量控制困难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电镀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2. 电镀生产线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电镀生产线主要包括前处理、电镀和后处理三个主要阶段。
前处理阶段包括清洗、脱脂和酸洗等步骤,用于去除材料表面的污垢和氧化层。
电镀阶段将金属材料浸入电解液中,通过施加电流将金属离子在材料表面还原为金属膜。
后处理阶段包括清洗、干燥和包装等步骤,用于去除电镀后的残留物并提高产品的质量。
3. 现有电镀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目前,电镀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主要采用传统的硬连线控制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生产效率低下:传统控制方式需要人工操作繁琐,生产效率较低。
2.质量控制困难:传统控制方式对于电镀过程中的温度、浓度等参数控制不够精确,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3.维护困难:传统控制系统的结构复杂,一旦发生故障,维修和更换零部件都很麻烦。
4. 新的电镀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LC和人机界面的新的电镀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该方案的主要优点如下:1.高效自动化:新的控制系统采用PLC作为控制核心,可以实现动态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精确定量控制:新的控制系统可根据实时监测的温度、浓度等参数,自动调节电镀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保证产品的质量。
自动控制原理结课论文论文题目:时域分析的Matlab实现时域分析的Matlab实现摘要分析和设计系统的首要工作是确定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旦建立了合理的、便于分析的数学模型,就可以对已组成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系统性能的改进方法。
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用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或频率分析法来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
本文采用MA TLAB 语言编程实现了高阶系统时域分析,分析了其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并应用实例验证了其有效性。
[关键词] 时域分析高阶系统MATLAB 实现目录一、引言 (3)二、时域分析基础理论 (3)(一)典型输入信号和时域性能指标 (3)1、典型输入信号 (3)2、时域性能指标 (4)(二)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5)1、单位阶跃响应 (5)2、单位斜坡响应 (6)3、单位脉冲响应 (7)(三)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7)三、基于MATLAB实现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8)四、高阶系统时域分析的MATLAB 实现 (9)(一)应用经典法求解 (10)(二)MATLAB实现 (10)1、系统稳定性分析 (10)2、系统的快速性分析 (12)3、系统的准确性分析 (13)(三)应用MATLAB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13)五、结论 (14)参考文献 (15)时域分析的Matlab 实现一、引言信号与系统的分析在自动控制领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进行分析时,一般先抽象为数学模型,然后讨论系统本身的初始状态以及不同激励时的响应。
对于高阶的微分方程,由于计算量庞大,人工计算难于实现。
经典控制理论对高阶系统进行时域分析通常采用拉氏反变换的方法求系统响应,系统阶次越高,进行拉氏反变换的困难就越大,因此,用经典法对高阶系统进行时域分析是一件较困难的事。
本文采用MA TLAB 语言编程,设计了对高阶系统进行时域性能辅助分析程序,充分发挥了MATLAB 人机交互性好、函数调用方便、数学运算与绘图功能强大的优势,使分析效率和准确性大为提高。
水温自动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水温自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水温自动调节和保持。
该系统基于单片机控制技术,具有灵活、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并且适用于各种大中小型水族箱的水温控制。
首先,本文分析了水温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工作原理,讨论了其执行机理和功能。
其次,通过阐述硬件设计,包括测温原理、传感器选择、控制器密度和其他电路部分等。
在软件设计方面,本文采用C语言编程,实现了自动监测水温变化、自动开关附加加热器和调整温度等功能,并且采取多重保护措施,保证了该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最后,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在保证了水族箱内水体温度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了节能和自动化控制的优势,为水族箱饲养提供了一定的实用性支持。
关键词:水温自动控制;水温计;单片机;附加加热器;C语言编程;节能。
AbstractThis paper designs a water temperatur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for automatic regu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water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single-chip control technology, 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flexibility, high accuracy and good stability, and is suitable for controlling the water temperature of various large,medium and small aquariums.Firstly, the principl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w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re analyzed, and its executing mechanism and function are discussed. Secondly, by elaborating on hardware design, including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principle, sensor selection, controller density and other circuit parts, and in software design, the paper adopts C language programming to achieve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water temperature changes, automatic switching of additional heaters and adjusting temperatures, and takes multiple protection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system.Finally, the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system are verified through experiments,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energy saving and automatic control, and provides practical support for the breeding of aquariums by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water temperature.Keywords:water temperature automatic control;thermometer;single-chip;additional heater;C language programming;energy saving.。
自动控制论文15篇浅谈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教学研究自动控制论文摘要: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有利于将人类从复杂、危险、繁琐的劳动环境中解放出来并大大提高控制效率。
自动控制是工程科学的一个分支。
它涉及利用反馈原理的对动态系统的自动影响,以使得输出值接近我们想要的值。
从方法的角度看,它以数学的系统理论为基础。
我们今天称作自动控制的是二十世纪中叶产生的控制论的一个分支。
基础的结论是由诺伯特·维纳,鲁道夫·卡尔曼提出的。
关键词自动控制论文自动控制自动化自动控制论文:浅谈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教学;创新能力论文摘要:对当前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教学方法与实验仪器进行分析,提出教学方法和教学仪器的改革措施。
通过开设新的实验内容和研制新的教学仪器,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自动控制理论实验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共同规律,为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提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1]。
该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测控类专业的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前续课程联系紧密,知识面广,学生不易理解掌握[2-3]。
学好这门课程不仅可以为后续专业课的掌握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能在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时,直接运用它去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
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实验教学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巩固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当前实验教学的不足长期以来,传统的实验教学被一种固定的模式所束缚,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激发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激情,没有体验过从失败中自己寻找成功之路的经历,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样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
1.1 实验内容固定传统的实验主要是按章节进行验证性实验,实验仪器功能固定,实验只能按照实验指导书设计好的步骤进行, 学生被束缚在验证性实验中,对出现的相关问题缺少系统、多角度的分析,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论文教室灯光自动控制系统姓名:张强学号:1专业:机电系电气自动化指导教师:张琦焦作大学2014-06绪论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然而与日俱增的能源需求和有限的资源数量形成了巨大的矛盾,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
在寻找替代品、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约能源等几种缓解能源危机的途径中,节能无疑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英国城市大型彻夜灯光照明现象很少见,无论公司和政府部门,都没有虚浮华丽的所谓“照明工程”[14]。
夜晚漫步在伦敦街头,看不到大面积光华淌泻与楼体通明的景观,所有照明都基本以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为准。
许多店铺橱窗的灯光在打烊后会全部关闭,有些店铺还采用定时关灯装置。
在政府住宅楼和公寓楼内,楼道里的公用灯也大多采用自动断电装置。
作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德国政府努力推动能源公司实施“供热供电结合”,鼓励能源公司将发电的余热尽可能用于供暖。
2002年,德国颁布了促进“供热供电结合”的法规,根据这一法规,政府向实施该措施的能源公司,尤其是小型能源公司提供补助,帮助他们置办相应设备。
中国城市每年用于公共照明的能源支出高达280多亿,节能空间巨大。
其中路灯照明能耗占30%以上。
发展城市道路照明的同时,路灯以供街道照明以外,还大力兴建了不少景观照明工程,美化城市的夜景,但同时也带来了能耗的极大浪费。
据统计2005年,我国全社会的总用电量约为24000亿kW·h,照明用电量约为3000亿kW·h,且每年以13%~14%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照明用电量将超过5000亿kW·h,新增照明用电2000亿kW·h[1]。
对高等院校,据测算,其照明耗电占本单位所有耗电的40%左右,可见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对教室灯光进行自动控制,其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相当可观的[10]。
目前对灯光的智能控制,国内外已经开始采用,但针对教室灯光的控制智能系统还不是很完善,依然是人工管理占主导地位。
现在伴随各类大、中专院校的扩招,教学楼不断扩建,教室用电负荷不断加大,教室用电系统管理不善,造成学校资源的浪费与经济损失,这种做法显然与当今节约能源的理念相违背。
当今许多教室采用比较传统的照明系统:在主电源经过一个配电箱分出多个支路,这些支路再分别向灯具供电,然后再通过串接在照明中的单双极开关来通断供电线路[9],所以该控制系统只能通过开关来控制灯具,无法实现比较人性化、多功能化的系统管理。
如在国内外有些灯光控制系统采用声控形式但是其没有经过单片机等芯片的处理使用仍是将采集信号处理后传递给逻辑电路来进行灯光控制,假使外界条件恶劣如有噪声等仍会造成电能的浪费,而且逻辑电路只能实现较少功能,综合而言,整个系统虽然简单但是功能不全,而且无法人性化控制。
现代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不断普及应用,教室灯光系统也应朝着更人性化智能化得方向发展。
本系统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光敏三极管来感知人体信息和外部光照环境改变,并通过单片机及软件编程的技术实现灯光系统的控制,达到了部分智能化的控制。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主要研究目的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教室灯光智能设计加强灯光控制智能化理念主要研究内容(1)灯光控制方案的研究;(2)灯光检测方案的研究;(3)教室内人数检测方案的研究;(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信息处理;(5)人体与光照环境信号采集与处理;(6)开发单片机系统;(7)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
1教室灯光自动控制整体描述灯光控制总体思想该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8]作为控制装置的智能部件,采用热释红外人体传感器检测人体的存在,采用光敏三极管构成的电路检测环境光的强度;根据教室合理开灯的条件,系统通过对人体的存在信号和环境光信号的识别和智能判断,完成对教室照明回路的智能控制。
整体系统由人体传感器感应信号,再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再由单片机控制控制教室灯光。
同时将环境亮度检测、人工控制、报警控制等功能加入到系统中。
系统设计流程图如下:灯光控制方案分析本电路具有对教室内的人数进行统计和对光照情况进行鉴定的功能,并对灯光进行实时控制,达到方便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电路有两种控制方式:自动控制状态和强制执行状态。
自动控制状态:电路上点复位后自动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环境光照充足时且教室光照强度大于设定值时,不管有没有人,灯都不亮。
若教室光照强度小于设定值,控制会根据人数多少来确定灯的开关,如果有人进入教室,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后把信号经过隔离缓冲送到CPU且数码显示电路显示人数为1,同样再有人进出则显示器上数字自动加减1。
强制执行状态:在电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按下强制开关可以通过人对教室灯进行强行控制,再通过按下此按钮也可以恢复到自动控制状态[6]。
系统框图如下:2硬件电路设计控制核心模块本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处理芯片[5],其特点是外围电路简单,价格低廉,虽然此款单片机的工作频率相对较低,但本设计对频率要求不高,能够满足本设计的要求。
另外此款单片机有32个I/O端口,方便了设计的需要。
图10为单片机最小系统。
因为51单片机的P0口驱动电流小,因此需要外加上拉电阻。
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还有晶振电路以、复位电路、及报警电路。
由于蜂鸣器需要的驱动电流较大,单片机I/O端口不能直接驱动,所以通过一个三极管进行电流放大。
当教室里面没有人时系统会通过热释电红外感应无人信息,传递给单片机进行处理后使教室里面(即控制区)的灯全部关闭。
知道下次有人进来时才点亮。
同时当人出去后蜂鸣器报警然后灯关闭。
本报警电路由蜂鸣器、三极管、非门组成。
如图所示:教室人数检测模块教室人数检测模块的功能实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首先由BISS0001芯片[1]在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下经一、二级运算放大器、双向鉴幅器、延时器等处理后变成比较标准的高低电平后,将此标准信号接到单片机上的P2口上,并对相应引脚通过软件方法对引脚信号进行检测来统计进入教室的学生人数。
另外也可以将它接到中断引脚采用外部中断的方法将采集到得信号转化成统计的进入到教室里的人数。
对于本系统,采用普通引脚信号检测的方法用两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一个放在前门用来感应进来教室的人体信号;另一个放在后门用来感应从教室出去的人体信号,来实现对进出教室的人数的检测。
若此部分通过两个开关来模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感应信号的情况如下图所示:灯控模拟模块本控制系统用四个按钮分别来表示进出门情况、强制开关、模式开关。
强制控制与自动控制模式的转换按钮功能如下:先按下MODE再对FORCE键进行控制,当按下MODE后第一次按下FORCE时灯控区有一半的灯亮,第二次按下FORCE时灯控区灯全亮,第三次按下FORCE时灯控区的灯全部熄灭;当你再次按下MODE键时FORCCE键就失效了,只有再次按下MODE它才可以控制。
如图所示:液晶显示和报警模块本设计使用的LM016L液晶模块采用HD44780控制器[8]。
HD44780具有简单而功能较强的指令集,可以实现字符移动、闪烁等功能。
LM016L与单片机MUC通信可采用8位或者4位并行传输两种方式。
HD44780控制器由两个8位寄存器、指令寄存器(IR)和数据寄存器(DR)、忙标志显示数据(BF)、字符发生器(ROM)、显示数据(RAM)、地址计数器等组成。
IR用于寄存器指令码,只能写入不能读出;DR用于寄存数据,数据由内部操作自动写入DDRAM和CGRAM,或者暂存从DDRAM和CGRAM读出数据。
BF为1时,液晶模块处于内部处理模式,不响应外部操作指令和接受数据。
DDRAM用来存储显示字符,能存储80个字符码。
CGRAM由8位字符码生成5*7点阵字符160种和5*10点阵字符32种。
AC可以存储DDRAM和CGRAM的地址,如果地址码随指令写入IR,则IR自动把地址码装入AC,同时选择DDRAM或者CGRAM单元。
LM016液晶模块的引脚功能如下:VDD——工作电源正端。
范围为3~5V。
VSS——工作电源负端。
一般接0V。
RS——高电平时数据线上为数据信号;低电平是为指令信号。
RW-——高电平时为读数据模式;低电平时为写数据模式。
E——使能信号端。
DB0~DB7——数据线。
如图所示3系统程序设计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完成采集红外传感器的信号和根据当前设置状态自动对教室内灯光系统进行控制。
主要包括处理、键盘扫描、数据处理、结果显示。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该流程图描述的是整个流程的控制情况。
首先上电复位后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
此时当有人进出教室时液晶显示屏会自动显示人数的加减情况,并且根据人数的多少与光强的大小来控制教室里灯的亮灭。
按下强制转换按钮后系统转化为强制控制状态,此时通过人工来控制教室灯的点亮情况。
系统子程序流程图3.2.1按键控制流程图此流程图是描述用按键模拟红外检测人数变化和用滑动变阻器模拟光敏三极管检测光强变化的情况。
在自动控制状态时,按下jin按键则液晶屏显示人数加1,按下chu按键则液晶屏显示人数减1。
当人数大于10且光强没有超过上限值是灯全亮,当人数小于10时则灯亮一半。
处于强制状态时则有人工控制灯亮情况。
3.2.2液晶显示控制流程图此流程图为液晶显示的情况。
首先是对液晶进行初始化,在对信息进行检测,最后对相应信息进行显示。
4系统仿真初始状态时人数为6,光强为112lx并且此时为自动控制状态,由于人数小于10且光照大于110lx故只有D1灯亮,按下chu按键使人数达到10人以上D2也会点亮;按下MODE键后JIN、CHU键皆无效此时按下FORCE键则灯会在全亮、半数亮与不亮三个状态间变换;当再次按下MODE后其他键恢复控制。
结论本系统通过对目前教室灯光控制的发展趋势和控制管理需求的分析,介绍了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灯光智能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对传统的灯光控制系统进行了智能优化改进。
其主要特点是电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且成本相对比低。
并且在功能上也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实现了进出显示,基本实现了教室灯光系统的智能控制。
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此装置只是通过了仿真部分,离实际的系统实现还有一段距离。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还会加强学习和研究,针对具体的灯光系统系统进行系统的分析以及调整。
本设计只是基于简单的教室灯光系统进行控制,还有一些没有考虑到得状况如:(1)本设计没有考虑两个人并排进入或走出教室的情况和从前后门都进行出入的情况,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红外传感器的位置来解决该问题;(2)一般来说,大部分教室容纳的人数都小于100,为增加系统智能性当人数大于100时或该系统用于较大的场合时可以通过增加红外传感器的个数来达到目的;(3)该系统还可以增加数字时钟使其具有整点报时功能,从而达到更方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