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1
- 格式:rtf
- 大小:13.45 MB
- 文档页数:32
一、选择题(20%)1、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C )。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纤D.微波解析:光纤传输的突出优点有:频带宽、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重量轻、保真度高、性能可靠等。
2、屏蔽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是( A )。
A.100mB.500mC.1000mD.2000m3、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通信传输线路上,在线路两端连有防止信号反射的装置。
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 A )。
A.总线结构B.环型结构C.星型结构D.网状结构4、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 )。
A. ARPANETB.ChinaNetC.InternetD.CERNET5、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D )。
A.PANNC.MAND.WAN解析:局域网(LAN):一般限定在较小的区域内(小于10km的范围),通常采用有线的方法连接起来。
城域网(MAN):规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
广域网(WAN):网络跨越国界、洲界,甚至遍及全球范围。
个人区域网(PAN):一般指家庭一台或多台电脑所使用的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是指通过无线设备建立的,给支持无线通信的设备使用的,比如无线网卡,或手机上的WIFI。
6、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 )。
A.计算机-计算机网络B.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C.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D.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解析: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网络通信的双方都是计算机。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主机与终端通过通信线路传递数据。
7、用双绞线制作交叉线的时候,如果一端的标准是EIATIA568B,那么另一端的线序是( A )。
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B.白绿绿白橙蓝白蓝白棕棕橙C.棕白棕橙白绿绿白橙蓝白蓝D.白绿绿白橙橙白棕棕蓝白蓝8、如果要将两计算机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正确的线序是( C )。
A.1-1、2-2、3-3、4-4、5-5、6-6、7-7、8-8B.1-2、2-1、3-6、4-4、5-5、6-3、7-7、8-8C.1-3、2-6、3-1、4-4、5-5、6-2、7-7、8-8D.两计算机不能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9、在数据通信中,当发送数据出现差错时,发送端无需进行数据重发的差错控制方法为( B )。
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下列哪一个?A.降低成本B.打印文件C.资源共享D.文件调用2、信息高速公路是指下列什么?A.装备有通讯设备的高速公路B.电子邮政系统C.快速专用通道D.国家信息基础设施3、下面哪一个不是分组交换的优点?A.高效B.灵活C.开销小D.快速4、校园网按照作用范围分属于哪一种网络?A.局域网B.广域网C.城域网D.个人区域网5、局域网的英文缩写为下列哪一个?A.LAN B.WAN C.ISDN D.MAN6、广域网的英文缩写为什么?A.LAN B.WAN C.ISDN D.MAN7、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分类是以什么来划分的?A.信息交换方式B.网络使用者C.网络连接距离D.传输控制方法8、从分类角度上看,下面哪一种网络与其它三个不同?A.局域网B.城域网C.广域网D.校园网9、下列哪一个不是按照作用范围划分的网络?A.局域网B.城域网C.专用网D.广域网10、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组成是由下列哪一组组成?A.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B.计算机、网线和通信设备C.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D.客户机和服务器11、表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指标是下列什么?A.误码率B.频带利用率C.传输速D.信道容量12、关于客户/服务器通信方式的错误说法是下列哪一个?A.描述的是通信进程间的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B.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C.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D.通信进程间的身份对等13、客户/服务器机制的英文名称是下列哪一个?A.Client/Server B.Guest/ServerC.Guest/Administrator D.Slave/Master14、Intranet是什么?A.Internet发展的一个阶段B.企业内部网络C.Internet发展的一种新的技术D.企业外部网络15、关于TCP/IP协议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A.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发的B.该协议的体系结构分为5个层次C.TCP 和UDP位于传输层D.IP 协议是一个面向无连接的协议16、关于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的正确说法是下列哪一个?A.实体指的是硬件设备B.协议是控制上下层之间通信的规则C.服务的方向是由下而上的D.服务访问点是对等实体间的接口17、在系统中,上下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用下列什么来定义接口?A.服务原语B.服务访问点C.服务数据单元D.协议数据单元18、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为?A.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实现B.执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软件模块C.建立和使用通信硬件和软件的一套规则和规范D.由ISO 制定的一个标准19、下面不属于网络拓扑结构的是下列哪一个结构?A.环形结构B.总线结构C.层次结构D.网状结构20、下面不属于局域网拓扑结构的是什么结构?A.环形结构B.总线结构C.树形结构D.网状结构21、关于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的正确说法是下列哪一个?A.实体指的是硬件设备B.协议是控制上下层之间通信的规则C.服务的方向是由下而上的D.服务访问点是对等实体间的接口22、在系统中,上下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用下列什么来定义接口?A.服务原语B.服务访问点C.服务数据单元D.协议数据单元2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为?A.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实现B.执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软件模块C.建立和使用通信硬件和软件的一套规则和规范D.由ISO 制定的一个标准24、关于TCP/IP协议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A.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发的B.该协议的体系结构分为5个层次C.TCP 和UDP位于传输层D.IP 协议是一个面向无连接的协议25、协议的关键要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语言B.语法C.语义D.同步26、下列设备不属于资源子网的是哪一个?A.打印机B.集线器C.路由器D.局域网交换机27、在ISO/OSI参考模型中,数据的压缩、加密等功能由哪层完成()。
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及发展1969年由美国国防部主持研制的第一个远程分组交换网ARPANET(阿帕网)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开始。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计算机局部网络(简称局域网),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飞速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指定了计算机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连的模式(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简称OSI)。
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和使用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在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按不同的拓扑结构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以实现硬软件资源共享和相互通信为目标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概括起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面向远程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图6-1 面向远程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在60年代末真正的计算机网络诞生以前,当时的计算机为大型主机带多个终端机的工作方式,所有数据处理都由主机完成,终端没有任何处理能力,仅起字符输入、结果显示等作用。
主机通过分时或批处理方式将主机资源分配并处理各个终端提出的处理请求,这种系统称为主机—终端系统。
为了能远距离通信,通过公用电话网和调制解调器将终端远距离与主机相连,以实现远距离通信。
这是最早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但这种面向终端的远程通信网络能解决当时数据流量不大和任务较单一的远程通信需求。
2.基于分组交换的计算机网络图6-2 基于分组交换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末ARPANET网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真正到来。
计算机网络分为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通信子网和以计算机、终端、外部设备等集合的资源子网这两个独立的部分,这种以分组交换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通信网称为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将其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前者由通信线路和交换结点(通信设备)组成,后者是独立的计算机以及外部设备的集合,由通信子网将许许多多的独立的计算机设备(简称为主机)连接起来。
一、选择题(20%1、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C )。
A. 双绞线B. 同轴电缆C. 光纤D. 微波解析:光纤传输的突出优点有:频带宽、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重量轻、保真度高、性能可靠等。
2、屏蔽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是(A )。
A. IOOmB. 500mC. IOOOmD. 2000m3、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通信传输线路上,在线路两端连有防止信号反射的装置。
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A)0A. 总线结构B. 环型结构C. 星型结构D. 网状结构4、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 )。
A. ARPANETB. Chi naNetC. I nternetD. CERNET5、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D )oA. PANB. LANC. MAND. WAN解析:局域网(LAN :—般限定在较小的区域内(小于10km的范围),通常采用有线的方法连接起来。
城域网(MAN :规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
广域网(WAN :网络跨越国界、洲界,甚至遍及全球范围。
个人区域网(PAN : 一般指家庭一台或多台电脑所使用的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 :是指通过无线设备建立的,给支持无线通信的设备使用的,比如无线网卡,或手机上的WIFI。
6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A )。
A.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B. 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C. 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D.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解析: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网络通信的双方都是计算机。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主机与终端通过通信线路传递数据。
7、用双绞线制作交叉线的时候,如果一端的标准是EIATIA568B,那么另一端的线序是(A)0A.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B.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白棕棕橙C. 棕白棕橙白绿绿白橙蓝白蓝D. 白绿绿白橙橙白棕棕蓝白蓝8、如果要将两计算机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正确的线序是(C )。
计算机网络基础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从组织结构来讲:计算机网络是通过外围的设备和连线,将分布在相同或不同地地域的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集合。
从应用的角度讲:只要将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能够实现各计算机间信息的互相交换,并可共享计算机资源的系统便可称为网络。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四部分)服务器(server)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它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并管理整个网络。
根据服务器担负的网络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文件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备份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类型,一般在局域网中最常用到的是文件服务器。
工作站(workstation)是指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
它不同于服务器,服务器可以为整个网络提供服务管理整个网络,而工作站只是一个接入网络的设备,它的接入和离开对网络系统不会产生影响。
在不同的网络中,工作站又被称为“结点”或“客户机”。
通信协议是指网络中通信各方事先约定的通信规则,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各计算机之间进行相互对话所使用的共同语言。
两台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必须使用相同的通信协议。
外围设备是连接服务器与工作站的一些连线或连接设备。
常用的连线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缆等;连接设备有网卡、集线器、交换机等。
三、网络的结构分类总线型、星型、环型。
四、作用范围的大小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man)五、局域网中的双工和半双工单工:是指在一条线路上只能存在一个单个方向的通信,反向无法进行。
单工通信多用于无线广播,有线广播和电视广播,在局域网中并不采用。
半双工:既双向交替通信。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通信双方只能有一个发送或接收信息。
当一方不管是发送还是接收信息时,另一方只能处在等待状态。
全双工:即双向同时通信。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通信双方即可以发送信息,也可以接收信息。
全双工工作模式在局域网中的应用,提高了网络的通信能力。
目前大量的局域网交换机和网卡都采用了全双工这一技术,使网络速度在交换式的基础上又提升了一倍。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1)什么是网络:由多个独立单点连接组合成的形状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由多个自主计算机或网络设备连接组成的通信环境。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信息传输2.资源共享4)根据网络规模大小划分:1.局域网2.城域网3.广域网5)网络的研究对象:数据由源端传递到目标端整个收发过程6)网络四要数终端:数据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一般指末端设备)传输介质:有线介质、无线介质协议:确定数据格式和编码方式信息:通信的内容7)网络协议:合同:双方统一协商,达成共识(双方都要遵守,一方违约,将走法律流程)协议:双方统一协商,达成共识(双方都要遵守,一方违约,协议失效)网络协议的概念:定义数据格式和编码方式的一种规则,类似于“语言”。
通信双方都要讲相同的语言。
8)网络协议的分层:原因:网络通信的过程是很复杂的,为了降低复杂性将网络进行层次划分。
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颁布OSI分为7层:低->高:物数网传会表应物理层:定义设备和传输介质的接口标准、物理特性和电气特性,在设备间传输比特流(电流)无任何智能性,基本没有什么协议。
数据链路层:建立连接、断开连接、无错传输。
网络层:进行IP编址和路由寻址传输层:建立端口到端口的连接(应用程序之间互通)会话层:建立会话表示层:进行人类语言和网络语言的转换,数据压缩、加密等应用层:之间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OSI参考模型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模型,至今未投入使用,它的存在只是为了了解网络通信原理TCP/IP现行使用的参考模型四层:1. 网络接口层2.网络层3.传输层4.应用层9)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10)带宽与宽带带宽: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一网络连接的信息量宽带:接入方式速度单位:(bit/s bps)1kbit/s=1000bit/s1Mbit/s=1000kbit/s=1000000bit/s1Gbit/s=1000Mbit/s=1000000kbit/s=1000000000bit/s 请问下载速度是一个容量单位,还是速度单位?下载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下载的容量8M带宽的宽带理论下载速度应该是多少?8Mbit/s=8000kbit/s=8000000bit/s8000000bit/s ÷ 8≈1000000B/s÷ 1024≈976KB/s10)网络拓扑:物理拓扑:描述设备的物理布局,和传输介质逻辑拓扑:描述设备的物理布局、传输方式、传输介质点对点、总线型、环形、星型、网状(优点和缺点)绘制拓扑图:最关键office visio 亿图 AutoCAD二、物理层功能:定义设备和传输介质的接口标准、物理特性和电气特性,在设备间传输比特流(电流)无任何智能性,基本没有什么协议。
信号:一种变化的电流,是信息的载体调制解调器(modem):俗称“猫”,功能:进行数模转换。
衰减:信号在物理介质中传输,传输距离越长、能量越少、衰减越大噪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强电场、强磁场),这种干扰会让接收端检测信号时变得困难物理层信号传输的介质:1,有线介质: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双绞线:理论传输距离100米。
(注意)。
标准的双绞线一箱300米。
同轴线缆:粗缆(10BASE5)和细缆(10BASE2)。
10BASE5:10M基带带宽可以传输距离500米。
10BASE2:10M基带带宽可以传输距离200米。
光纤:分类分为单模和多模光纤。
单模特点:传输距离远。
速度快。
只有一束交源。
外观判断:颜色为黄色。
多模特点:传输距离短,一般为2KM。
多束光源传输。
外观判断:颜色为桔红色。
无线介质:红外、蓝牙、激光、无线电接口:RJ-45 (水晶头) RJ-11 (电话线)双绞线:俗称“网线”,8根,4对,两两环绕。
橙色、绿色、棕色、蓝色、白橙色、白绿色、白蓝色、白棕色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EIA/TIA-568颁布网线线序标准:T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T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1和3互换、2和6互换。
其中1和2发送。
3和6负责接收、4.5.7.8备用双绞线的类别:直通线:两端线序一致(两端都是T568A或者T568B,大部分会选择T568B)交叉线:一端采用T568A、另外一端采用T568B相同设备用交叉、不同设备用直通、PC路由用交叉(电脑也是路由器的一种,可以做软路由)水晶头金属朝向面部,从左往右。
接口工作方式:单工方式:单方向输入或输出数据。
半双工方式:某一时刻只有一个动作在执行(传输或接收)。
10M双工方式:某一时刻传输数据可以同时接收并传输。
我国现在使用的局域网标准称为以太网(Ethernet)10M接口类型:Ethernet100M接口类型:FastEthernet1000M接口类型:GigbitFastEthernet最大的缺点:不管你的网络有多快,几乎会发生的一个问题,总会有时间网络特别慢。
冲突量大的时候。
二、数据链路层功能:建立连接、维护连接、断开连接、数据帧定界、差错检测,流量控制。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局域网标准。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CSMA/CD (带有冲突检查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以太网自身有特点。
在发送数据前,先检测信道的空闲状态,如果繁忙则停止发送,如果空闲则立即发送,在传输过程中依旧会检测信道的状态,如果检测到冲突则停止发送(退避)否则,继续传输数据。
(原理简单总结: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机后延迟后重发)。
交换机属于二层设备。
1,二层设备是利用MAC地址进行数据转发。
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 ,IEEE 802.3)MAC地址,我们也称为物理地址。
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处理硬件设备的物理寻址、定义网络拓扑及数据帧的传递顺序.其实MAC地址就是网卡的地址。
每一个网卡都有一个MAC地址,并且是唯一的。
PC机查看MAC地址ipconfig /allPhysical Address(物理地址) . . . . : 00-1E-90-79-80-CF 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 ,IEEE 802.2)负责识别网络层的协议类型,接收上层的数据包封装成帧后,向下层传递。
数据链路层识别的地址为MAC地址。
MAC地址:网卡的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是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
具有全球唯一性。
出厂时由厂商将其烧制在网卡的ROM芯片中,MAC地址不能修改。
MAC地址的构成:由48位二进制构成,由12位16进制表示,前六位是IEEE分配给厂商,后六位由厂商自己定义。
如何查询MAC地址:ipconfig /allPhysical Address. . . . . . . . . :00-1E-90-7B-67-75Configuration 配置HostName 主机名称Adapter 适配器Media State 介质状态Disconnectioned 断开Connectioned 连接Description 描述Physical 物理Address 地址IP address IP地址Subnet Mask 子网掩码Default GateWay 默认网关MAC地址伪装:实质上是修改配置文件,重装系统无效以太网数据帧的格式:前导码:用来同步信息帧启始定界符:标志帧的开始目的地址:目标主机的MAC地址源地址:源主机MAC地址类型/长度:协议类型数据:信息帧校验序列:检测帧的完整性和错误扩展知识:IPV4 通信方式:单播:点对点传输数据。
组播:一对多传输数据(具有针对性)。
可以理解为给一主机传输数据。
并非所有主机。
广播:一对多传输数据。
对所有主机传输数据。
冲突:能量之间的碰撞。
会引起能量抵消,产生数据碎片,导致数据不完整。
冲突域:可能发生冲突的区域广播:一对多通信单播:一对一的通信组播:一对多(针对性)广播域:所有能接收到同一个数据包的区域冲突域是物理特性,不可以避免,而广播域是逻辑特性。
一层设备:(集线器,中继器)既不能隔离冲突域又不能隔离广播域。
属于一个冲突域,一个广播域。
二层设备:(交换机)能隔离冲突域但是不能隔离广播(交换机的每一个接口到另外一个口都有专有线路)例如:一个24口的交换机有多少个冲突域? 24个冲突域三层设备:(路由器)既能隔离广播又能隔离冲突。
总结一期课内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虚拟机、安装操作系统SERVER 2003、系统管理、用户与组管理,策略管理、NTFS权限管理、磁盘管理、NTFS分区,磁盘配额、动态磁盘(简单卷,跨区卷,带区卷,镜像卷,RAID0,RAID1,RAID5)、服务器管理(DHCP、FTP、WEB、DNS、MAIL(SMTP,POP3))。
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是现在广泛使用的LAN技术。
IEEE通信协议标准802.3逻辑链路控制(LLC)是IEEE通信协议标准的802.2。
无线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是IEEE通信协议标准的802.11a,b,g,n。
以太网数据帧最大可以传输1500字节。
1)交换机(SWITCH)工作原理:根据MAC地址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功能:交换机是一个组网设备,可以是多个设备互联,实现数据通信。
物理构造:可以比作一台微型电脑CPU、内存、硬盘(NVRAM非易失性数据内存,存放操作系统的配置命令参数)、FLASH(闪盘,存放操作系统)、接口(管理端口、网络接口)交换机的端口类型(Ethernet接口):Ethernet:普通以太网口 10MbpsFastethernet:快速以太网口 100MbpsGigabitEthernet:千兆以太网口 1000Mbps例:Switch(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IEEE 802.3FastEthernet FastEthernet IEEE 802.3 GigabitEthernet GigabitEthernet IEEE 802.3z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常见品牌:国内(华为、中兴、锐捷)国外(思科、H3C、爱立信、juniper、博达、水星、TP-LINK、D-LINK、腾达、3COM等。
路由交换认证体系:华为认证:HCNA、HCDP、HCIE。
思科认证:CCNA、CCNP、CCIE。
H3C认证:H3CNE、H3CSE、H3CIE。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依据MAC地址表工作。
MAC地址表中的内容:VLANID 交换机的端口号类型连接设备的MAC地址原理介绍:MAC地址表最初的空白的,每隔300秒会老化一次。
交换机:先学习后转发当数据流经交换机时,交换机首先会学习(记录)其流入接口号和MAC地址,查询MAC地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