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244.75 KB
- 文档页数:3
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近年来,射频消融治疗的出现给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肿瘤射频消融简单地说就是用无线电的频率去干扰肿瘤组织,引起它的坏死或者灭活。
其原理就是把无线电的天线,也就是一种特制的带鞘穿刺针,在B超或者CT的引导下插入肿瘤的中心。
当穿刺针到达预定的位置以后,根据肿瘤的大小,体外调节电极针张开的直径,使针尖发出若干根子电极(多弹头);然后通射频发射器,这些电极就能够发出20万到几百万的中高频电磁波;肿瘤组织接受到电磁波后其内部的离子就会振荡发热,从而使肿瘤区温度升高到100℃左右,最终导致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
肿瘤坏死组织随后会逐渐将被人体吸收、消散。
此外,它还可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继续向肿瘤供血,而且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
二适应症肿瘤射频消融治疗适合于肺癌、肝癌、腹腔肿瘤以及肺、肝转移瘤等各种实体肿瘤。
也适用于因体质差、脏器功能不好等因素而无法耐受手术的肿瘤患者。
国内外研究均证实,单独应用或者配合手术、介入治疗,不仅可以使早期肿瘤得到根治,对于中晚期肿瘤也能够减少肿瘤的体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国内学者研究证实,将消融与介入联合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巨块型肝癌的治疗效果。
英国帝国大学医学院表明,肝癌手术前应用消融疗法可以减少出血、增加切除的机会、缩短手术时间。
三优点微创和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今后肿瘤治疗发展的一个趋势。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肿瘤微创治疗手段,它具有以下优点:1.定位准确它可在B超或CT的导向之下“指到哪,打到哪”。
对正常组织几乎毫无损伤。
2.疗效可靠它可有效“烫死”肿瘤细胞,使肿瘤变性毁损,消融后的肿瘤组织完全彻底坏死,故不容易复发。
一次可消融的肿瘤直径达4~7cm,小肿瘤射频消融疗效与手术切除相同。
3.无需开刀,风险小、创伤小、恢复快经皮穿刺局部无需缝合,不留瘢痕,术后1~3天可出院。
4.绿色疗法它既没有污染,也不像射线那样对人体有一定损伤,是一种绿色疗法。
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的区别
目前,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是医学,尤其肿瘤消融治疗里面非常常用的热消融手段。
这两个消融基本的原理是通过加热使肿瘤细胞蛋白凝固、坏死,进而消灭肿瘤。
但是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又各自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
首先从工作原理来说,微波消融实际上有点像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它是用一种磁性的东西使肿瘤内部水分子发生变化。
射频消融就像天线一样,发射射频波。
在治疗这方面,医务人员在操作这两种设备的时候也有一些区别,比如微波消融的功率要比射频消融的功率大,也就是说同样消除一个5公分大小的肿瘤,用微波治疗可能3分钟就可以了,用射频消融可能需要十几分钟。
另外,根据脏器的部位不同,选用的消融方式也不一样。
总的来说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在肿瘤病人的治疗中,尤其是肿瘤的微创治疗中,是非常好的手段。
肿瘤消融术的名词解释
肿瘤消融术是一种治疗肿瘤的介入性治疗方法,它通过利用高温或低温、微波、射频等物理因素,直接破坏或冻结体内的肿瘤组织,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以下是对肿瘤消融术相关术语的解释:
1.肿瘤消融术(Tumor Ablation):一种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直
接破坏肿瘤组织的治疗方法,常用于一些无法手术切除或手术
不适用的肿瘤。
2.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利用高频电
流产生的热能,通过导管送入体内,破坏肿瘤细胞,是一种常
见的肿瘤消融技术。
3.微波消融术(Microwave Ablation):利用微波产生的热能,
通过导管或天线送入体内,对肿瘤进行加热,从而引起肿瘤组
织坏死。
4.激光消融术(Laser Ablation):使用激光光束直接照射肿瘤组
织,使其产生热能,引起组织的蒸发和坏死。
5.冷冻消融术(Cryotherapy):利用极低温的冷冻介质(如液氮)
通过导管送入体内,冷冻肿瘤组织,导致组织的坏死。
6.导管(Catheter):用于将消融介质或消融设备引入体内的柔
软管状器械。
7.治疗导向影像学(Image-guided Therapy):消融术通常需要
在实时影像引导下进行,以确保准确定位和监测治疗过程。
8.肿瘤生物标志物(Tumor Biomarkers):在进行肿瘤消融术前
后,可能通过检测血液或其他生物标本中的特定标志物,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肿瘤状态。
肿瘤消融术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适用于一些早期肿瘤或对手术不适宜的患者,但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取决于肿瘤的性质、位置和患者的健康状况。
肿瘤的消融治疗作者:姚原来源:《家庭医学》2022年第21期隨着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肿瘤的治疗方法也有了极大的进展,可以更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而把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到最小。
其中消融治疗就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
肿瘤消融治疗是借助影像技术的引导对肿瘤进行靶向定位,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肿瘤组织的一种治疗方法。
随着消融治疗技术日趋成熟,微波、射频、冷冻和纳米刀,均已广泛或逐步应用于治疗各类良恶性肿瘤,如甲状腺、乳腺、子宫的肿瘤性疾病以及肝癌、肺癌、肾癌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性疾病,成为消灭或彻底破坏肿瘤的一把新利剑。
消融治疗在某些方面已达到与手术媲美的效果。
肿瘤消融治疗的原理比较简单,就是通过某些介质把能量传递到肿瘤内部,对肿瘤组织进行烧灼或冷冻来杀灭肿瘤细胞。
热消融(微波、射频)主要是用介入方式,在CT或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把能量直接输送到肿瘤内部,也可在腔镜下应用。
冷消融(氩氦刀)可在上述的介入和腔镜下使用,但是大多数还是在手术中应用。
还有一种方式是无创治疗,应用专业的设备把能量透皮送入肿瘤内部(如超声聚焦刀),放射性消融也是通过类似聚焦技术来实现的。
主要包括冷消融(氩氦刀)、热消融(微波、射频)和超声波或放射线聚焦消融等方式。
下面就根据能量传递能力、传递效率和治疗的安全性来介绍这几种消融治疗方式及其适应证。
1.热消融术(微波、射频)。
是通过电极针直接把能量传输到肿瘤组织,使治疗区温度达到60℃(即刻)或54℃(3分钟),造成组织细胞不可逆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这类方式能量传递效率很高,是有创治疗,有一定出血、气胸的危险性。
射频消融可以通过伞状多爪的电极形式,采用多极射频,目的是为了有效扩大消融范围和治疗不规则形状肿瘤。
微波消融在同样大小肿瘤的情况下,只需要多极射频一半左右的治疗时间。
由于术中多极射频需要多次打开和收回伞状电极,所以这一过程将大大增加手术时间。
因此,微波消融的手术时间大大优于多极射频,可有效降低麻醉的风险和其他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微波消融术的原理
微波消融术是一种利用微波热能来破坏和杀灭体内异常组织或肿瘤的治疗方法。
其原理可以简单描述如下:
1. 微波发生器:微波发生器产生高频微波电能,在微波系统中提供能量。
2. 微波天线:微波天线将微波电能通过导管传输至治疗器械的末端。
3. 治疗器械:治疗器械一般由导管和导管末端的微波天线构成。
导管通过皮肤经过导管辅助下达到病灶部位,微波天线释放微波热能。
4. 热能传递:微波天线产生的高频微波电能转化为高频电磁场,导致生成频率与微波同步的分子运动,分子摩擦产生热量。
5. 热破坏:通过在体内锥度的微波散射体来控制微波在组织内的分布,局部组织达到消融温度(通常在50到100之间),从而诱导组织的坏死和破坏。
消融区域的大小和形状可以通过调节微波能量、治疗时间和微波天线的位置进行控制。
总而言之,微波消融术利用高频微波热能,通过微波天线将热能传递到体内病灶部位,从而破坏和杀灭异常组织或肿瘤。
这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肝癌、肺癌、肾癌等肿瘤。
近日,章丘市人民医院彩超室接诊了一位特殊的病人,该病人身患肝癌,是济南市商河人,从朋友那得知市医院曲海龙主任医师擅长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慕名而来。
经过曲海龙医师与患者的沟通对病情进行了全面的了解,随后安排病患在市医院感染科病房住院,并在做完术前准备后对其进行了微波消融术,手术进行十分顺利,术后病人感觉良好。
住院观察数日后自行返回商河。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是一种新兴的肝癌治疗方法,该该方法安全性高、创伤小而且疗效搞。
治疗方法是在超声的监视引导下,将微波天线针送入穿刺预定的肝肿瘤部位,根据肿瘤的大小设定功率与时间组合,作用时间一般需要3-10分钟。
肿瘤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相互摩擦生热,当温度达到60度左右时,癌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坏死的肿瘤组织被患者机体吸收。
同时,坏死的肿瘤组织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随着我科微波消融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手术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肝癌患者愿意接受这种治疗方案。
而且吸引到了外地病患来我院就诊,并成功对其进行肝癌微波消融术,手术效果好,病患十分满意。
许多人听说过微波消融术,这是治疗癌症的一种先进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多种癌症的治疗,肝癌也是其中之一。
而且通过微波消融术来进行肝癌的治疗有一些比较明显的优点,对患者的身体也是比较好的保护。
1、原理。
微波消融术是通过微波来进行肝癌的治疗,它从原理上说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可使靶组织分子耦极被震荡和旋转而产热,结果导致热凝固。
肝组织热变性的主要机制是水分子旋转,这种旋转随着超高速微波(2450MHz)电场交替进行。
微波从电极的远端发射出, 产生2.0-3.0cm范围的高温区,在肝癌组织内可形成梭形固化灶。
2、适应症。
微波消融术有一定的适应症,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采用这种方法。
适应证包括不能手术的肝癌和因严重的肝功能异常或少血供而不适宜化疗栓塞或化疗栓塞和乙醇治疗失败者。
一般来说,理想的微波消融肝癌大小直径应小于3cm,肿瘤数目少于4个。
微波消融术的工作原理
微波消融术的工作原理
微波消融术是一种外科技术,它利用微波能量来消融组织。
它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其原理是利用高功率微波单元将微波能量聚焦到恶性肿瘤组织以便渐进地消灭病灶。
微波消融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1. 首先,病体上安装的微波单元将特定的频率的微波传入体内,功率可达到1-4千瓦。
2. 其次,微波会沿着病体内的血管到达肿瘤深处,然后将聚焦到肿瘤组织,对恶性细胞产生热效应,使肿瘤细胞坏死,然后被自然分解。
3.最后,为避免对健康组织产生损伤,医生会在微波的影响范围外安装另一个微波单元,控制微波传播范围和温度,以确保健康组织受到最低程度的伤害。
微波消融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治疗效果较好,且不会损害周围健康组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技术。
- 1 -。
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原理微波消融治疗肿瘤是一种通过高频电磁场产生热能,将肿瘤组织加热到高温,从而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疗效的治疗方法。
它是一种相对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可以避免开刀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
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热损伤效应: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主要机制是通过高温损伤肿瘤组织。
当微波能量作用于肿瘤组织时,肿瘤内部的水分分子因为电磁波的作用而快速振动,产生摩擦热,使肿瘤组织的温度升高。
当温度升高到60℃以上时,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细胞膜破坏,细胞死亡。
此外,高温还可以引起血管的热性损伤,导致肿瘤血供供应中断,从而加强了治疗效果。
2.热扩散效应: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热扩散效应是指微波能量进入组织后在组织内的传导和扩散效应。
由于生物组织的热传导系数较低,微波能量在组织中的传导速度较慢,热损伤范围相对较小。
针对大型肿瘤或深部肿瘤,常常需要多次穿刺施行消融,以确保治疗覆盖全部病变组织。
3.热灭活效应:微波消融治疗肿瘤可以有效杀死肿瘤细胞并破坏肿瘤组织结构。
根据热力学原理,当组织温度达到42-45℃时,细胞开始发生变性,并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和死亡。
此外,高温还可以引起DNA链损伤,从而破坏肿瘤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和复制能力,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总之,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原理是通过高频电磁场产生热能,将肿瘤组织加热到高温,从而实现破坏肿瘤细胞和组织结构的目的。
它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中。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微波消融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因此,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充分了解微波消融治疗的原理和适应症,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
微波消融术的工作原理
《微波消融术的工作原理》
一、什么是微波消融术?
微波消融术是一种诊断性和治疗性介入技术,可用于消融多种病变,如溃疡,结石,结节,血栓,肿瘤等病灶。
它通过把微波能量输入体内的部位以达到对病变的精确消融的目的。
二、微波消融术的原理
1、微波消融术的过程
微波消融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微波能量输入体内的目标部位,当微波能量对病变组织施加足够的加热效果后,会形成消融效果,从而使其发生组织变性,从而实现对病变的精确消融。
2、微波消融术的机制
微波消融术的机制是通过把微波能量输入人体内的目标部位,并产生适量的热量,使组织发生消融,从而达到消融病变的目的。
在微波消融术过程中,微波会发生强烈的振动,使病变组织的温度升高,使组织发生消融,同时由于微波的振动作用,组织会发生高频而强烈的振动,使其组织变性。
三、微波消融术的应用
微波消融术可以用于治疗肝细胞癌及肝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可用于血管病,它可以消融血管的狭窄,减少或消除血栓,以及治疗膀胱结石,消除良性肿瘤、结节等疾病。
- 1 -。
微波消融怎样治疗骨肿瘤提到“微波消融”医学治疗手段,很多人可能会感到陌生,它其实是指通过应用液氮、微波、射线或不可逆电穿孔等物理、化学方法,实现患者部分生物组织去除以及杀死体内肿瘤细胞等治疗效果。
现如今,微波消融术在医学上得到越来越多关注,并且频繁被应用于肺癌、肝癌、骨癌等肿瘤的临床诊治中。
本文将就微波消融怎样治疗骨肿瘤该话题进行相关探讨,旨在为骨肿瘤患者及其治疗提供一些有效建议。
一、微波消融的医学原理当患者患有骨癌、肝癌等一些肿瘤疾病时,实体肿瘤区域内的血管构型呈现杂乱无章的状态。
这种情况会导致患者体内局部微环境的变化,例如像ph值增高、缺氧等,因此较人体正常细胞而言肿瘤细胞对于高温的敏感度较强。
据临床实验证明,肿瘤细胞可耐受的温度上限为43摄氏度。
若周围环境温度高于此水平,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就能够在其正常组织不受损害的基础上遭受到一定的损伤和杀灭。
微波技术能够使得肿瘤内的极性水分子受到刺激并进行超高速振动,此时水分子的振动、发热促使肿瘤内段骨升温。
当肿瘤表面和中心温度呈现快速升温趋势时,一部分的肿瘤细胞便会凝固性坏死。
并且,在患者体内肿瘤细胞进行高温损害和杀灭时,注意对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尤其是神经、血管等采取局部隔热或是局部降温等保护性措施,便可避免受高温影响而造成的正常组织损伤。
应用于骨肿瘤治疗中的微波消融技术,通过局部高温在肿瘤区产生热效应以及热传导,既有效控制了骨肿瘤的发展,又在最大程度上完整保留了患者骨与关节结构的稳定性,为保护治疗后患者的肢体及关节正常功能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骨肿瘤的相关知识科普骨肿瘤指发生于人们骨骼或骨骼附属组织的肿瘤,是一种异常骨细胞的过度生长状态。
骨肿瘤具有恶性和良性之分,良性骨肿瘤患者大多为20岁以下的人群,且良性骨肿瘤经常生长在患者的骨表面,并形成一个或数个向外突起的包块。
通常来说,单个包块的良性骨肿瘤不会发展为恶性。
然而,多个包块的良性肿瘤却有10%的可能性发生恶性变。
微波消融与xx射频消融之间的比较肿瘤的局部热消融治疗是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该方法主要是在影像引导下,将某种能量导入体内,作用于肿瘤组织,使治疗区温度达到60℃(即刻)或54℃(3分钟),造成组织细胞不可逆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射频、微波、激光及海扶均属局部热消融治疗,在各种热消融方法中,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是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
微波消融除具有其他热消融技术的优点外,还具有不受电流传导影响、受碳化及血流灌注影响小、温度上升快、消融范围大等特点。
1、消融肿瘤大小:多极射频采用伞状多爪的电极形式,目的是为了有效扩大消融范围,一改单极射频消融范围小的缺点。
目前进口多极射频理论上最大消融范围在5cm左右。
而微波消融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进,目前2450MHz仪器的单针实际消融范围已稳定在5cm以上,915MHz仪器的单针实际消融范围可达8cm。
2、消融时间:微波在消融同样大小肿瘤的情况下,基本只需要多极射频一半左右时间。
而术中多极射频因为要多次打开和收回伞状电极所以这过程将大大增加手术时间。
所以微波的手术时间大大优于多极射频可有效降低麻醉的风险和其他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上述两点在国际上以已得到广泛认同。
3、电极穿刺操作中的复杂程度:首先微波电极是不需要Pad(负极板)的,而多极射频一定要在病人的大腿或臀部贴一个Pad。
Pad贴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多极射频的消融范围。
并且要求病人体内不能有供心脏使用的仪器。
其次相对于微波电极的一针穿刺到位,多极射频在术中要多次反复的打开和回收电极,大大增加了手术的复杂度。
又因为在肿瘤组织内伸缩电极,因肿瘤组织质的的不同,电极的形态不可能像在空气中打开一样完美,所以必然影响消融形态。
4、两种消融方法在现有影响引导方式下的风险不同:现在引导方式,无论CT、超声或其他方式都是在2D的图像下进行引导。
微波的单针电极在2D图像下完全没有风险。
而多极射频的伞状电极是立体打开的,所以在2D图像下医生不能完全撑握所有电极的伸展方向。
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原
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我院引入亿高医疗公司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我院肿瘤科派出人员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学习半年,引入了南京亿高医疗公司的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现将正式投入使用。
亿高医疗的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是国内知名的消融系统,也是少数在消融领域能够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少数厂家之一,为全国各大医院使用的微波消融治疗品牌。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二、三医院、广东省省人民医院等的微波消融系统均为该公司的产品。
治疗原理:
在B超或CT引导下,把微波刀直接穿刺到肿瘤部位,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互相摩擦产生热量,在肿瘤内迅速升温,当温度升到60 度左右时,癌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导致不可逆的坏死。
同时对其他组织的影响非常小,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
冷循环微波刀特点:
1、最大的消融范围,一般直径小于3CM的肿瘤能够一次性灭活;小于5cm的肿瘤能通过双针或者多次消融灭活;
2、术中病人痛苦小,经需要静脉麻醉,无需气管插管麻醉、硬膜外麻醉等;
3、安全性高,恢复快,一般术后1-2天即可出院;
4、使用范围广,对于肝、肺肿瘤效果尤其佳。
冷循环微波刀特点:
1、独创的新一代温控/测温系统;
传统的测温系统,一般测量的是杆中(冷却水)温度或者是毁损区域的中心温度,而冷循环温控微波刀通过测量肿瘤凝固组织的边缘温度,从而达到精确控制肿瘤实际毁损范围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冷循环专利技术;
拥有专利的冷循环技术,水冷和气冷两种冷却方式可选,微波天线杆稳降至37℃以下,防止烫伤皮肤,降低病人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
3、双刀并用及多刀并用技术;
微波双针叠加并不是两根针1+1的简单相加,而是利用双针的两电磁热场叠加、两热场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形成明显大于等功率、等时间条件下单针两次凝固范围的球形凝固区域。
对于直径5cm以上的较大体积肿瘤,建议使用双刀并用技术,双刀并用能一次形成较大的类球形毁损区域,与单刀多点凝固相比,提高了一次原位灭活率,消灭了单刀多点凝固区域之间可能存在的盲区,简单快捷、更好的体现了治疗安全性。
4、连续、脉冲双模式输出;
连续、脉冲双模式可根据临床要求选择。
连续工作模式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凝固要求,缩短凝固治疗时间。
脉冲工作模式能增强微波的穿透深度,有助于增大毁损范围,减少组织炭化。
使用范围:
目前,冷循环微波刀已广泛用于肝癌、肺癌、子宫肌瘤、胰腺癌、前列腺癌、骨肿瘤、肾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
适应症:
1、因心、肺、肝功能等原因不能实施手术的原发性肿瘤,尤其是肝、肺等实质性肿瘤;
2、转移性癌灶、术后复发性灶和多发性癌灶;
3、晚期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姑息性治疗;
4、因位置原因不能手术切除或术中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
5、病人拒绝手术。
并发症及副作用:
微波刀治疗肿瘤并发症及副作用发生率不高,常见的有术后低热,术中轻微灼痛感等,在给予对症处理后,通常在2-3天后症状会消失。
因此是目前最安全高效的肿瘤微创治疗手段。
医院选择微波微创消融优势在哪: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肿瘤靶向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已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
它集现代医学影像技术、药物治疗、生物、基因技术等一体,代表着21世纪肿瘤治疗的最新发展方向。
1. 微创,病人损伤小,恢复快;
2. 安全、无放化疗毒副作用、不损伤免疫系统;
3. 效果确切、对肿瘤细胞直接消融摧毁;
4. 冷循环微波刀既可单独施行,也可与化疗、放疗、介入或手术疗法结合;
5. 尤其适合中晚期、不能开刀、术后复发或转移性肿瘤;
6. 对原发性小肝癌的治疗效果不亚于开刀;
7. 因损伤轻微,病人可多次接受该手段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