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PPT-第3章 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66
实例与练习练习1:某地区地块的拓扑关系建立1. 背景:拓扑关系对于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拓扑经常应用于地块查询、土地利用类型更新等。
2. 目的:通过本例,让读者掌握创建一个要素数据集的拓扑关系的整个流程,并对创建拓扑后的一些工作,如拓扑错误检测、拓扑错误修改、拓扑编辑等基本操作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3. 要求:在Topology 数据集中导入上述两个Shapefile ,建立该要素数据集的拓扑关系,使拓扑生效后检测拓扑错误,修改拓扑错误,最后进行拓扑编辑。
4. 数据:Blocks.shp 、Parcels.shp ,存放在…/ChP3/Ex1中,请将其拷贝到E :/ChP3/Ex1。
结果数据存放于…/ChP3/Ex1/Result 中。
5. 操作步骤:(1)创建地理数据库1) 在ArcCatalog 树中,右键单击Result 文件夹,单击New ,单击Personal Geodatabase ,输入所建的地理数据库名称:NewGeodatabase 。
如图1所示。
在新建的地理数据库中创建要素数据集,如图2所示。
打开New Feature Dataset 对话框,如图3所示。
将数据集命名为:Topology 。
图1创建地理数据库 图2创建要素数据集2)3)单击Edit按钮,打开Spatial Reference属性对话框,如图4所示。
图3 New Feature Dataset对话框图4 Spatial Reference属性对话框4)单击Import按钮,选择要与之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数据集:Blocks.shp或Parcels.shp,如图5所示。
5)单击Add按钮,返回Spatial Reference属性对话框。
这时要素数据集定义了坐标系统。
单击确定按钮。
(2)向数据集中导入数据1)在ArcCatalog树中,右键单击Result文件夹中的Topology数据集,单击Import,单击Feature Class(multiple),如图6所示。
第三章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数据采集是指将现有的地图、外业观测成果、航空相片、遥感图像、文本资料等转成计算机可以处理与接收的数字形式。
数据采集分为属性数据采集和图形数据采集。
属性数据的采集经常是通过键盘直接输入;图形数据的采集实际上就是图形数字化的过程。
数据采集过程中难免会存在错误,所以,对所采集的数据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编辑。
数据组织就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则对数据进行归并、存储、处理的过程。
数据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GIS系统的性能。
ArcGIS 9中主要有Shapefile、Coverage和Geodatabase三种数据组织方式。
Shapefile 由存储空间数据的shape文件、存储属性数据的dBase表和存储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关系的.shx文件组成;Coverage的空间数据存储在一系列二进制文件中,属性数据和拓扑数据存储在INFO表中,目录合并了二进制文件和INFO表,成为Coverage要素类;Geodatabase 是ArcGIS数据模型发展的第三代产物,它是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能够表示要素的自然行为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本章首先介绍Shapefile、Coverage和Geodatabase的创建过程,然后详细说明空间数据编辑,最后,提供给读者两个实例练习,以便更好的掌握GeoDatabase数据库技术。
3.1 shapefile文件创建3.1.1 创建Shapefile和dBASE表ArcCatalog可以创建新的Shapefile和dBASE表,并可进行属性项及索引的操作、定义Shapefile的坐标系统。
当在ArcCatalog中改变shapefile的结构和特性(properties)时,必须使用ArcMap来更新或重新定义属性值。
1.创建新的Shapefile创建一个新的Shapefile时,必须定义它将包含的要素类型。
Shapefile 创建之后,这个类型不能被修改。
创建一个新的Shapefile文件的具体过程如下:(1)在ArcCatalog目录树中,右键单击存放新Shapefile的文件夹,单击New,再单击Shapefile,如图3.1所示;(2) 在弹出的Create New Shapefile 对话框中,设置文件名称和要素类型。
第三章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数据采集是将现有的地图、外业观测成果、航空相片、遥感图像、文本资料等转成计算机可以处理与接收的数字形式。
数据采集分为属性数据采集和图形数据采集。
对于属性数据的采集经常是通过键盘直接输入;图形数据的采集实际上就是图形数字化的过程。
数据采集过程中难免会存在错误,所以,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一定的检查、编辑是很有必要的。
数据采集后如何将其组织在数据库中,以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联系,这是数据模型要解决的问题。
GIS就是根据地理数据模型实现在计算机上存储、组织、处理、表示地理数据的。
数据模型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GIS系统的性能。
ArcGIS9中主要有Shapefile、Coverage和Geodatabase三种文件格式。
Shapefile由存储空间数据的shape文件、存储空间数据的dBase表和存储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关系的.shx 文件组成;Coverage的空间数据存储在二进制文件中,属性数据和拓扑数据存储在INFO 表中,目录合并了二进制文件和INFO表,成为Coverage要素类;Geodatabase是ArcGIS 数据模型发展的第三代产物,它是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能够表示要素的自然行为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本章在介绍创建Shapefile、Coverage的基础上,重点讲解了Geodatabase的创建过程,并介绍了如何对空间数据进行编辑。
在本章最后,提供了两个实例,供读者练习,以便更好的掌握GeoDatabase数据库技术。
3.1 shapefile文件创建3.1.1 创建新Shapefile和dBASE表ArcCatalog可以创建新的shapefile和dBASE表,并通过添加、删除和索引属性来修改它们,也可以定义shapefile的坐标系统和更新其空间索引。
当在ArcCatalog中改变shapefile的结构和特性(properties)时,必须使用ArcMap来修改其要素和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