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物质命名
- 格式:pdf
- 大小:802.42 KB
- 文档页数:6
有机物的命名1、烷烃的命名烷烃通常用系统命名法,其要点如下:(1)直链烷烃根据碳原子数称“某烷”,碳原子数由1到10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如CH3CH2CH2CH3叫丁烷,自十一起用汉数字表示,如C11H24,叫十一烷。
(2)带有支链烷烃的命名原则:A.选取主链。
从烷烃构造式中,选取含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写出相当于这一碳链的直链烷烃的名称。
B.从最靠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用1、2、3、4……对主链进行编号,使取代基编号“依次最小”。
C.如果有几种取代基时,应依“次序规则”排列。
D.当具有相同长度的碳链可选做主链时,应选定具有支链数目最多的碳链为主。
例如:2、脂环烃的命名脂环烃分为饱和的脂环烃和不饱和的脂环烃。
饱和的脂环烃称为环烷烃,不饱和的脂环烃称环烯烃或环炔烃。
它们的命名是在同数目碳原子的开链烃的名称之前加冠词“环”。
连有取代基的环烷烃,命名时使取代基的编号最小。
取代的不饱和环烃,要从重键开始编号,并使取代基有较小的位次。
环之间有共同碳原子的多环化合物叫多环烃。
根据环中共用碳原子的不同可分为螺环烃和桥环烃。
螺环烃分子中两个碳环共有一个碳原子。
螺环烃的命名是根据成环碳原子的总数称为螺某烷,在螺字后面的方括号内,用阿拉伯数字标出两个碳环除了共有碳原子以外的碳原子数目,将小的数字排在前面,编号从较小环中与螺原子(共有碳原子)相邻的一个碳原子开始,经过共有碳原子而到较大的环进行编号,在此编号规则基础上使取代基及官能团编号较小。
如脂环烃分子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碳环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称为桥环烃。
桥环烃中多个环共用的两个碳原子称为“桥头碳”,命名使先确定“桥”,并由桥头碳原子之一开始编号,其顺序是先经“大桥”再经“小桥”。
环数大写于前,方括号内标出各桥的碳原子数,最后写某烷。
如3、含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含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按下列步骤:(1)选择主链:选择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作为母体,称“某烯”、“某炔”、“某醇”、“某醛”、“某酸”等(而卤素、硝基、烷氧基则只作取代基),并标明官能团的位置。
命名相关概念:与一个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伯碳10C 一级碳与两个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仲碳20C 二级碳与三个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叔碳30C 三级碳与四个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季碳40C 四级碳烷烃一.烷基CH 3—(甲基)CH 3CH 2—(乙基)CH 3CH 2CH 2—(正丙基)CH 3CHCH 3(异丙基)CH 3CH 2CH 2CH 2—(正丁基)CH 3CHCH 2CH 3(仲丁基)(CH 3)2CHCH 2—(异丁基)(CH 3)3—(叔丁基)(CH 3)3CCH 2—(新戊基)CCH 3CH 3CH 3CH 2CH CH 3CH 3(异辛烷——特例)二.系统命名法(1)选择主链,确定母体选取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
对于相等长的碳链,选取含支链最多的碳链。
根据主链的碳原子数,称“某”烷。
(2)为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按“最低系列”原则)从靠近支链一端依次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当编号有几种可能时,要使支链的位次号较小。
(符合“最低系列”规则)。
从碳链任何一端开始,支链的位置都相同时,则从较简单的一端开始编号。
Ps:最低系列原则:碳链以不同方向编号时,若有不止一种可能的系列,则需顺次逐项比较各系列的不同位次,最先遇到的位次最小者,定为“最低系列”。
(3)确定化合物的名称将取代基的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名称的前面,加上它的位次号,并用半字线“–”将两者连接。
当含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时,按照“次序规则”,将“优先”的基团列在后面,各取代基之间用半字线“–”连接。
当含有几个相同的取代基时,用“一、二、三、四……”表示其个数,逐个标明其位次号,并用逗号分开。
(4)支链的命名烷烃比较复杂,在支链上还有取代基时,可用带撇的数字表明取代基在支链中的位次,或把带有取代基的支链的全名放在括号里。
(3,7–二甲基–4–乙基壬烷)脂环烃(A)单环脂环烃(1)在相应脂环烃烃名称前加“环”字,称为“环某烷”;“环某烯”;“环某炔”。
-acetal 醛缩醇acetal- 乙酰acid 酸-al 醛alcohol 醇-aldehyde 醛alkali- 碱allyl 烯丙基[propenyl(丙烯基)] alkoxy- 烷氧基-amide 酰胺amino- 氨基的-amidine 脒-amine 胺-ane 烷anhydride 酐anilino- 苯胺基aquo- 含水的-ase 酶-ate 含氧酸的盐、酯-atriyne 三炔azo- 偶氮benzene 苯bi- 在盐类前表示酸式盐bis- 双-borane 硼烷bromo- 溴butyl 丁基-carbinol 甲醇carbonyl 羰基-carboxylic acid 羧酸centi- 10-2chloro- 氯代cis- 顺式condensed 缩合的、冷凝的cyclo- 环deca- 十deci 10-1-dine 啶dodeca- 十二-ene 烯epi- 表epoxy- 环氧-ester酯-ether醚ethoxy- 乙氧基ethyl 乙基fluoro- 氟代form 仿-glycol 二醇hemi- 半hendeca- 十一hepta- 七heptadeca- 十七hexa- 六hexadeca- 十六-hydrin 醇hydro- 氢或水hydroxyl羟基hypo- 低级的,次hyper- 高级的,高-ic 酸的,高价金属-ide 无氧酸的盐,酰替胺,酐-il 偶酰-imine 亚胺iodine 碘iodo- 碘代iso- 异,等,同-ite 亚酸盐keto- 酮ketone 酮-lactone 内酯mega- 106 meta- 间,偏methoxy- 甲氧基methyl 甲基micro- 10-6 milli- 10-3mono- ( mon-) 一,单nano- 10-9 nitro- 硝基nitroso- 亚硝基nona- 九nonadeca- 十九octa- 八octadeca- 十八-oic 酸的-ol醇-one 酮ortho- 邻,正,原-ous 亚酸的,低价金属oxa- 氧杂-oxide 氧化合物-oxime 肟oxo- 酮oxy-氧化-oyl 酰para- 对位,仲penta- 五pentadeca- 十五per- 高,过petro- 石油phenol 苯酚phenyl 苯基pico- 10-12poly- 聚,多quadri- 四quinque- 五semi- 半septi- 七sesqui 一个半sulfa- 磺胺sym- 对称syn- 顺式,同,共ter- 三tetra- 四tetradeca- 十四tetrakis- 四个thio- 硫代trans- 反式,超,跨thio- 硫代tri- 三trideca- 十三tris- 三个undeca- 十一uni- 单,一unsym- 不对称的,偏位-yl 基-ylene 撑(二价基,价在不同原子上) -yne 炔。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是化学命名的基本规则,用于对有机化合物进行系统命名。
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外。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主要包括烷烃命名原则、芳香烃命名原则、卤代烃命名原则、醇命名原则、醚命名原则、酮命名原则、羧酸命名原则、酯命名原则等。
二、烷烃命名原则1.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称为母链。
2.从靠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编号,称为号码链。
3.相同取代基的个数用前缀表示,如二、三、四等。
4.不同取代基的名称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如甲基、乙基、丙基等。
5.如果有多个相同取代基,则在名称中加上前缀“同”、“异”等,表示取代基的位置关系。
三、芳香烃命名原则1.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称为母链。
2.从靠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编号,称为号码链。
3.苯环上的取代基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如甲基、乙基、丙基等。
4.如果有多个相同取代基,则在名称中加上前缀“同”、“异”等,表示取代基的位置关系。
5.如果有多个苯环,则用数字表示,如二苯、三苯等。
四、卤代烃命名原则1.选择含有卤素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母链。
2.从靠近卤素的一端开始编号,称为号码链。
3.卤素的名称作为后缀,如氯、溴、碘等。
4.如果有多个相同卤素,则在名称中加上前缀“二”、“三”、“四”等,表示卤素的个数。
五、醇命名原则1.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母链。
2.从靠近羟基的一端开始编号,称为号码链。
3.羟基的名称作为后缀,如醇。
4.如果有多个羟基,则在名称中加上前缀“二”、“三”、“四”等,表示羟基的个数。
六、醚命名原则1.选择含有醚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母链。
2.从靠近醚键的一端开始编号,称为号码链。
3.醚键的名称作为后缀,如醚。
七、酮命名原则1.选择含有酮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母链。
2.从靠近酮基的一端开始编号,称为号码链。
3.酮基的名称作为后缀,如酮。
八、羧酸命名原则1.选择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母链。
支链位置(1)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并按主链中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2)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2、3等阿拉伯数字依次给主链上的各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例如:(3)把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
例如:(4)如果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将支链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两个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要用“,”隔开。
例如:2,3—二甲基丁烷(5)如果最长链不只一条,应选择连有支链多的最长链为主链。
(6)如果主链上有几个不同的支链,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例如:2—甲基—3—乙基戊烷3、烯烃和炔烃的系统命名法(1)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2)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3)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只需标明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编号较小的数字)。
用“二”“三”等表示双键或三键的个数。
例如:2甲基2,4己二烯 4甲基1戊炔4、苯的同系物的系统命名法(1)以苯作母体,苯环上的支链作为取代基;(2)对苯环上的六个碳原子编号时,以某个最简单的取代基所在碳原子的位置为1号,选取最小为此给另一个相对简单的取代基编号,依次类推。
例如:C2H51,3-二甲基-4-乙基苯5、醇的系统命名法(1)将含有与醇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根据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2)从距离羟基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3)羟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羟基的个数用“二”“三”等表示。
例如:1—丙醇2—丙醇苯甲醇1,2,3—丙三醇(甘油)6、卤代烃的系统命名法(1)含连接-X的C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命名“某烷”。
(2)从离-X原子最近的一端编号,命名出-X原子与其它取代基的位置和名称。
例如:2—溴丙烷2—溴—2,3—二甲基丁烷1,2—二氯丁烷。
有机物标准命名法是根据有机化学中的一些约定规则,对有机分子进行命名的方法。
以下是有机物标准命名法的几个常见准则:
1.碳原子数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基于其碳原子数目。
单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命名为甲烷,两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命名为乙烷,依此类推。
2.功能基团与前缀:有机化合物中的功能基团对命名也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功能基团包括羟基(-OH)、醛基(-CHO)、羰基(-C=O)、羧基(-COOH)等。
根据其所在位置和类型,分别使用缩写或前缀来命名。
3.取代基与编号:在有机分子中,取代基是指取代原子或基团替代有机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的化学基团。
取代基的位置通过编号法来表示。
编号是通过给分子主链中碳原子进行编号,使得取代基所在的碳原子获得最小的编号。
4.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
这些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可通过前缀(如直链、支链等)或后缀(如烯烃、炔烃等)来表示。
5.合成前缀与环状化合物:某些有机化合物可被称为环状化合物,其中碳原子形成一个或多个环。
这些化合物通过添加合成前缀(如环丙基、环戊烯等)来命名。
需要注意的是,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非常多样,不同的化合物类别和结构特点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命名法。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能会根据具体需求采用其他专业命名法。
因此,理解和学习有机物标准命名法是有机化学学习的基础之一,同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要求进行具体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总结烷烃分子式为 CnH2n+2名称: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等,根词根据碳原子数确定取代基命名:取代烷烃中的氢原子时,用取代基名称+烷,如甲基乙烷、乙基丙烷烯烃分子式为 CnH2n名称:乙烯、丙烯、丁烯、戊烯等,根词根据碳原子数确定,后缀为-烯位置命名:双键位置用数字标示,接后缀-烯,如1-丁烯、2-戊烯取代基命名:取代烯烃中的氢原子时,用取代基名称+烯,如甲基乙烯、乙基丙烯炔烃分子式为 CnH2n-2名称:乙炔、丙炔、丁炔、戊炔等,根词根据碳原子数确定,后缀为-炔位置命名:三键位置用数字标示,接后缀-炔,如1-丁炔、2-戊炔取代基命名:取代炔烃中的氢原子时,用取代基名称+炔,如甲基乙炔、乙基丙炔芳烃由苯环组成名称: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等位置命名:用数字或希腊字母标示取代基在苯环上的位置,如1-甲苯、邻二甲苯醇含有-OH羟基名称: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等,根词根据碳原子数确定,后缀为-醇位置命名:羟基位置用数字标示,接后缀-醇,如1-甲醇、2-乙醇醚含有-O-醚键名称:二甲醚、二乙醚、二丙醇醚等取代基命名:用两个取代基名称+醚,如甲基乙醚、乙基丙醚酮含有>C=O羰基名称:甲酮、乙酮、丙酮、丁酮等,根词根据碳原子数确定,后缀为-酮位置命名:羰基位置用数字标示,接后缀-酮,如1-甲酮、2-乙酮醛含有-CHO羰基名称:甲醛、乙醛、丙醛、丁醛等,根词根据碳原子数确定,后缀为-醛位置命名:羰基位置用数字标示,接后缀-醛,如1-甲醛、2-乙醛羧酸含有-COOH羧基名称: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等,根词根据碳原子数确定,后缀为-酸位置命名:羧基位置用数字标示,接后缀-酸,如1-甲酸、2-乙酸酯含有-COO-酯键名称: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酸丙酯等取代基命名:用酰基名称(由羧酸根词而来,后缀为-酰)+ alkyl名称,如乙酸乙酯、丙酸甲酯酰胺含有-CONH2酰胺键名称:甲酰胺、乙酰胺、丙酰胺等取代基命名:用酰基名称+酰胺,如乙酰胺、丙酰甲胺。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命名一、命名原则1、合成类有机物的命名应按“表示链结程度的前缀+根部+加成基性质的后缀+N系数”的形式进行命名;2、根部一般按碳原子数量最多的原子来确定,即由碳构成最多的;3、无氢烃类有机物根部前紧接着气态指数,即alk-;4、有氢烃类有机物的根部由C的键的数量从小到大来决定;5、通常后缀两种取值,即-en(表示稳定形式)和-yl(表示变态形式);6、汞化及硫化类有机物分别加以氢溴酸和亚硫酸酯作为加成物;7、环类有机物中有键构成的环称为环状结构,如三芳醚三个烃部分和一个环称为环三烷;8、环状结构以环代号+碳原子数量+部分结构表示,如由二个烃气态结合形成的环状物质命名为环二烃。
二、顺序编号的命名1、甲醇:简称为甲醇,全称为甲醇;2、乙烯:简称为乙烯,全称为乙烯;3、丙醇:简称为丙醇,全称为丙醇;4、丁烯:简称为丁烯,全称为丁烯;5、异丙醇:简称为异丙醇,全称为异丙醇;6、异丁烯:简称为异丁烯,全称为异丁烯;7、低碳烷:简称为烷,全称为n-烷,其中“n”表示烷的碳原子的链的稳定性(就是烷的碳原子链的气态受力指数);8、醚:简称为醚,全称为烷醚,烷和醚的链的稳定性指数都写出,如环滴醚的气态受力指数为2和3,则全称为二三环滴醚;9、烯:简称为烯,全称为烯烃;10、烃:简称为烃,全称为烃;11、醛:简称为醛,全称为醛;12、酮:简称为酮,全称为酮;13、炔:简称为炔,全称为炔;14、烴:简称为烴,全称为烴;15、醇:简称为醇,全称为醇;16、酸:简称为酸,全称为酸;17、醚:简称为醚,全称为醚;18、酯:简称为酯,全称为酯;19、烷:简称为烷,全称为n-烷;20、羧酸:简称为羧酸,全称为羧酸;21、烃醚:简称为烃醚,全称为n-烃醚,也称作烃-烷醚;22、醋酸:简称为醋酸,全称为醋酸;23、醯:简称为醯,全称为醯;24、酰:简称为酰,全称为酰;25、酐:简称为酐,全称为酐;26、三芳醚:简称为三芳醚,全称为环三烷醚。
有机化学命名总结
有机化学中的命名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命名法:
1. 碳链命名法: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命名法之一。
首先确定主链,然后根据主链上碳原子的数量和编号来命名。
例如,乙烷被命名為 CH3-CH2-CH3。
2. 系统命名法:这种方法是用于命名复杂的有机分子。
首先确
定分子中的每个原子,然后按字母顺序列出每个原子,并使用特定的标记来表示每个原子的连接方式。
例如,对于乙醇,系统命名法为
C2H5OH。
3. 分支命名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命名取代基。
首先确定主链,然后确定主链上每个碳原子上的取代基,并按照字母顺序命名这些取代基。
例如,对于苯甲酸,分支命名法为 C6H5CO2H。
4. 单名命名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命名简单的有机分子。
使用
单名命名法时,只需列出分子中的每个原子,而不需要考虑它们的连接方式。
例如,对于丙酮,单名命名法为 C3H5O。
在有机化学中,使用不同的命名法可以方便地命名不同的有机分子。
了解这些命名法对于理解和解释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非常重要。
有机化学命名整理●烷烃●命名●构象●化学性质●卤代反应(自由基)●脂环烃●命名●化学性质●自由基取代●加成开环●抗氧化●环己烷的构象●十氢化萘的构象●烯烃●命名●化学性质●亲电加成反应●加卤素●加卤化氢●加浓硫酸●加卤素的水溶液●硼氢化氧化●催化氢化及烯烃稳定性●自由基加成反应●α卤代反应●氧化●高锰酸钾氧化●臭氧氧化●过氧酸氧化●制法●炔烃、二烯烃●炔烃●命名●化学性质●端基炔氢的酸性●还原成烯烃●亲电加成反应●加卤素●加卤化氢●催化加水●氧化●高锰酸钾氧化●臭氧氧化●二烯烃●命名●化学性质●丁二烯的亲电加成●狄尔斯-阿德尔反应●芳烃●氧化反应●还原反应●birch还原●催化氢化●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傅克烷基化,酰基化●苯环上取代的定位效应●烷基苯侧链的反应●氧化●卤代●立体化学●同分异构●构造异构●碳架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互变异构●立体异构●顺反异构●构象异构●对映异构●卤代烃●化学反应●亲核取代●水解●醇解●氰解●氨解●酸解●与炔钠反应●卤素交换反应●与AgNO3乙醇溶液作用●消除●脱卤化氢●β-消除●α-消除●脱卤素●与活泼金属反应●与金属镁作用●与金属钠作用●与金属锂作用●还原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机理●SN1●SN2●竞争影响因素●烃基结构的影响●离去基团的影响●亲核试剂的影响●溶剂效应●醇、酚●醇●命名●化学性质●酸碱性●酸性●碱性●羟基被卤原子取代●与氢卤酸作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与卤化磷作用●与二氯亚砜作用●脱水反应●分子内脱水●分子间脱水●取代和消去反应中的重排●生成酯的反应●硫酸酯●醇的氧化和脱氢●伯醇氧化成醛和羧酸●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氧化●邻二醇被高碘酸氧化●频哪醇重排●醇的制法●卤代烃水解●由烯烃制备●酸性水合●硼氢化氧化法●由格氏试剂和醛酮反应●由醛酮还原●酚●命名●化学性质●酚羟基的反应●酚的酸性●与三氯化铁的颜色反应●醚的生成●酚酯的生成●芳环上的反应●卤代●硝化●磺化●傅克反应●傅瑞斯重排●瑞默梯曼反应●氧化反应●酚的制法●磺酸盐碱融法●重氮盐水解法●醚、环氧化物●醚●命名●单醚●混醚●环醚●多元醚●制法●由醇脱水●威廉姆逊醚合成法●烷氧汞化-脱汞反应●乙烯基醚的制法●化学性质●烊盐的形成●醚键的断裂●和卤化氢亲核取代●伯烃基醚●含仲烃基的醚●含叔烃基的醚●过氧化物的生成●克莱森重排●冠醚●命名●环氧化物●命名●化学反应●开环反应●与水●与醇●与酚●与胺●与氢卤酸●与格氏试剂●开环反应的机理●环氧化物的开环方向●开环反应的立体化学●环氧化物的制备●烯烃过氧酸氧化●α卤代醇碱性亲核取代(威廉姆森合成法)●醛、酮●命名●化学性质●羰基上的反应●羰基上的亲核加成●加氢氰酸●加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加醇●加水●加金属有机化合物●加氨衍生物●氧化反应●强氧化剂氧化●弱氧化剂氧化●拜耶尔-维立格氧化●还原反应●还原成醇●催化氢化●用氢化铝锂、硼氢化钠还原●麦尔外因-彭多夫还原●金属还原●单分子还原●双分子还原(偶联)●还原成亚甲基●克莱门森还原●黄鸣龙反应●歧化反应(康尼查罗反应)●其他反应●维狄希反应●与硫叶立德的加成●安息香缩合●与五氯化磷作用●贝克曼重排●羰基加成的立体化学●羰基α-H的反应●α卤代及卤仿反应●酸催化●碱催化●羟醛缩合●α,β不饱和醛酮的反应●亲核加成●1,4加成●与氢氰酸加成●与格氏试剂加成●与二烷基铜锂加成●1,2加成●与格氏试剂加成●与烃基锂加成●亲电加成●1,4加成●还原反应●使羰基还原●使双键还原●金属锂—液氨●都还原●氧化反应●发生狄尔斯阿德尔反应(亲双烯体)●醛酮的制法●炔烃水合●烯烃氧化●由芳脂烃氧化●由醇氧化●傅克酰基化●盖德曼柯赫反应●瑞默梯曼反应●罗森孟德还原●羧酸●命名●酸性●取代基对酸性的影响●诱导效应●取代基对芳香酸酸性的影响●化学反应●与碱反应和羧酸盐●羰基的反应●成酯●成酰卤●成酰胺●成酸酐●还原反应●脱羧反应●羧酸的脱羧反应●羧酸盐的脱羧反应●汉斯狄克反应(溴)●科西反应(氯)●柯尔伯电解(偶联)●α卤代反应(溴代)●二元羧酸热分解反应●羧酸的制备●氧化法●烃的氧化●醇和醛的氧化●睛的水解●由格氏试剂合成●羟基酸●制备●α卤代酸水解●羟基腈水解●内酯水解●瑞佛马斯基反应●化学反应●α羟基酸成六元交酯●β羟基酸脱水●γ、δ羟基酸成内酯●羧酸衍生物●命名●酰卤●酯●酰胺●酸酐●羧酸衍生物的取代反应及相互转化●酰卤的取代反应●水解●醇解●氨解●酸酐的取代反应●水解●醇解●氨解●酯的取代反应●水解●醇解(酯交换)●氨解●酰胺和腈的类似反应●酰胺●水解●腈●水解●醇解●氨解●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和反应活性●机理●加成—消去●活性●酰卤>酸酐>酯>酰胺●与金属试剂反应●酰卤(反应两步生成叔醇)●酯(反应两步生成叔醇)●腈(反应一步生成仲酮)●还原反应●酰卤●还原成醛(罗森孟德还原)●酯●还原成伯醇●还原缩合(偶联)●酰胺●羰基还原成亚甲基●腈●还原成伯胺●酯的热消去●碳负离子●碳负离子的生成●酯缩合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克莱森酯缩合●狄克曼缩合●酮酯缩合●交叉酯缩合●β-二羰基化合物●丙二酸二乙酯●制备一元羧酸●制备二元羧酸●制备环烷酸●1,4官能团制备●乙酰乙酸乙酯●采用单卤代烃●采用双卤代烃●采用卤代化合物●酮式分解●酸式分解●其他反应●克脑文盖尔反应●麦克尔加成●瑞佛马斯基反应●达尔森反应●普尔金反应●胺●命名●制备●卤代烃氨解●盖布瑞尔合成●硝基化合物还原●催化还原●酸性还原●选择还原●腈及其含氮化合物的还原●腈的还原●酰胺还原●肟的还原●羰基化合物氨化还原●霍夫曼降解(重排)●布歇尔反应●曼尼希反应●化学性质●碱性●不同的胺碱性的比较●脂肪胺●苯胺●氨●胺的烷基化●彻底甲基化与霍夫曼消去●叔胺氧化和科浦消去●酰化和磺酰化●生成烯胺●共振●与亚硝酸钠反应●伯胺●仲胺●叔胺●芳香胺苯环上的反应●卤代●硝化●●重氮化反应●重氮化反应被取代的反应及在合成中的应用●被卤素和氰基取代●被羟基和氢取代●被芳基取代●偶合反应●重氮甲烷●作为甲基化试剂●与酰胺氯作用●与醛,酮反应●杂环化合物●分类●五元杂环●六元杂环●命名●五元单杂环化合物●呋喃、噻吩、吡咯的结构●呋喃、噻吩、吡咯的化学性质●亲电取代反应●磺化●硝化●卤代●傅克酰基化反应●加成反应●吡咯的弱碱性和弱酸性●吲哚●亲电取代●六元单杂环化合物●吡啶●结构●化学性质●亲电取代●亲核取代●吡啶环上氮的碱性及亲核性●侧链α-H的反应●吡啶的氧化和还原●氧化●还原●碳水化全物●单糖●结构●化学反应●糖苷的生成●成醚和成酯●环缩醛、环缩酮的生成●糖的差向异构化●成脎●糖的氧化和还原●氧化●碱性条件下氧化●酸性条件下氧化●溴水氧化●硝酸氧化●高碘酸氧化●还原●糖链的增长和缩短●链的曾长●链的缩短●协同反应●电环化反应●4n电子体系●4n+2电子体系●环加成反应●【2+2】环加成●【4+2】环加成●σ迁移●科浦重排●克莱森重排●氨基酸●结构●等电点●合成●α卤代酸的氨解●盖布瑞尔法●斯垂克和成(氰胺水解)。
有机化学的命名规则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碳和碳-氢键之间的化学反应和化合物的构造的一个分支。
为了标识和命名有机化合物,使用以下命名规则:
1. 代字母母命名法:通过使用字母母,如A、B、C等,来标识碳原子的位置。
例如,甲烷可表示为C1,乙烷可表示为C2。
2. 功能基命名法: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功能基(即含有特定功能的基团)有羟基(OH)、羰基(C=O)、氨基(NH2)等。
可以将这些功能基作为前缀添加到主链的名称上。
例如,乙醇是乙烷的一个衍生物,其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
3. 醇类的命名法:根据主链上醇的碳原子数目,使用希腊字母前缀来命名。
例如,甲醇是一个碳原子数为1的醇。
4. 烷烃的命名法:烷烃是只含有单键碳-碳键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使用希腊字母前缀来命名。
例如,甲烷是一个碳原子数为1的烷烃。
5. 烯烃的命名法:烯烃是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
在命名时,使用数字来表示双键的位置,并在其前面添加前缀。
例如,乙烯是一个含有一个双键的烯烃。
以上是有机化学的一些基本命名规则,通过遵守这些规则,可以描述和标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即使同一分子式,也有不同的异构体,若没有一个完整的命名(nomenclature)方法来区分各个化合物,在文献中会造成极大的混乱,因此认真学习每一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在书籍、期刊中经常使用普通命名法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命名法, 后者简称IUPAC命名法。
一、链烷烃的命名1. 系统命名法(1)直链烷烃的命名直链烷烃(n−alkanes)的名称用“碳原子数+烷”来表示。
当碳原子数为1−10时,依次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
碳原子数超过10时,用数字表示。
例如:六个碳的直链烷称为已烷。
十四个碳的直链烷烃称为十四烷。
烷烃的英文名称是alkane,词尾用ane。
表1列出了一些正烷烃的中英文名称:表1 正烷烃的名称以上20个碳以内的烷烃要比较熟悉,以后经常要用。
烷烃的英文名称变化是有规律的,认真阅读上表即可看出。
表中的正(n −)表示直链烷烃,正(n −)可以省略。
(2)支链烷烃的命名有分支的烷烃称为支链烷烃(branched −chain alkanes )。
(i )碳原子的级下面化合物中含有四种不同碳原子:CH 3CCH 3CH 3CCH 3H CH HCH 3(i)(i)(i)(i)(i)(ii)(iii)(iv)① 与一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一级碳原子,用1˚C 表示(或称伯碳,primary carbon ),1˚C 上的氢称为一级氢,用1˚H 表示。
② 与两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二级碳原子,用2˚C 表示(或称仲碳,secondary carbon ),2˚C 上的氢称为二级氢,用2˚H 表示。
③ 与三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三级碳原子,用3˚C 表示(或称叔碳,tertiary carbon ),3˚C 上的氢称为三级氢,用3˚H 表示。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表示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烷烃命名:选取最长碳链为主链,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支链最多为主链,编号时支链的位次和最小。
2.烯烃命名:选取含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离双键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支链最多为主链,编号时支链的位次和最小。
3.炔烃命名:选取含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离三键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支链最多为主链,编号时支链的位次和最小。
4.卤代烃命名:选取含卤素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离卤素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支链最多为主链,编号时支链的位次和最小。
5.醇命名:选取含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离羟基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支链最多为主链,编号时支链的位次和最小。
6.醚命名:根据醚键的位置和两侧链的名称来命名,如乙醚、甲乙醚等。
7.酸命名:根据羧基的位置和主链的名称来命名,如丙酸、丁酸等。
8.酯命名:根据酯键的位置和两侧链的名称来命名,如甲酸乙酯、乙酸丙酯等。
9.糖命名:根据糖的结构和功能团的位置来命名,如葡萄糖、果糖等。
10.蛋白质命名: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结构来命名,如胰岛素、酶等。
二、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1.结构式:用线条表示化学键,用原子符号表示原子,用括号表示括号内的原子或基团作为一个整体。
2.分子式:用元素符号和相应的下标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目。
3.简化式:用元素符号和相应的下标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目,但简化后的式子中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比实际数目约分。
4.实验式:用元素符号和相应的下标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目,实验式是化合物实际构成的最简整数比。
5.立体化学表示:用符号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如顺式、反式等。
6.红外光谱表示:用峰的位置和形状表示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和结构。
7.核磁共振谱表示:用峰的位置和强度表示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量。
8.质谱表示:用峰的位置和强度表示分子质量和结构。
以上是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表示的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