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动物大转盘》习题2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岛屿中猴兽练习题及答案
练题
1. 岛屿上有5只猴子和一只兔子,它们捉追戏通常在白天进行,而晚上它们都睡觉。
如果一个在上午开始追,追到中午,猴子们会
疲倦而睡觉,但兔子由于害怕而逃走。
如果一个在下午开始追,直
至晚上,猴子们便会去睡觉,而兔子在追越中失去耐性而尝试咬它们。
假如这只兔子的咬一定准确,能够使猴子睡觉的话,那么最糟
糕的情况是会死多少只猴子?
2. 岛屿上生活着一些猴子和一只瞎子巨蜥。
一个人来到这个岛屿,他看到一个猴子,问它这个岛上是否有瞎子巨蜥,猴子回答“是”或“不是”。
如果这个猴子告诉了真话,那么它是个诚实的猴子;反之,如果这个猴子说谎,那么它将成为一个虚伪的瑕疵猴子。
如
果这个人听到两个猴子的回答,那么他就会得出结论。
如果第一个
猴子说:“不是的”,第二个猴子说:“是的”,那么岛上是否有瞎子
巨蜥?
答案
1. 最糟糕的情况是猴子全部死亡。
如果兔子咬第一只猴子,其他猴子会察觉到危险并逃跑;如果兔子咬最后一只猴子,其他猴子将被咬并且死亡。
2. 岛上是存在瞎子巨蜥的。
第一个猴子的回答意味着瞎子巨蜥不在他那里,第二个猴子的回答意味着巨蜥在他那里。
因此,只有一个猴子说真话,另一个猴子说谎话。
《动物大转盘》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动物大转盘》是一款适合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益智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修动物的名称、外貌特征等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进修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进修效果。
二、作业目标1. 认识并记忆动物的名称和外貌特征;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认识和团队精神。
三、作业内容1.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动物,并在作业本上写下该动物的名称和外貌特征;2. 学生们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动物大转盘”游戏板,包括动物的图片、名称和特征描述;3.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设计的游戏板,制作游戏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动物的名称;4. 学生们轮流操作游戏转盘,根据转盘指向的动物名称,拿出对应的卡片,并说出该动物的外貌特征;5. 学生们根据答对的情况给予奖励,并记录得分;6. 最后,小组根据得分情况评选出优胜组,并颁发奖品。
四、作业流程1. 学生们在教室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并完成作业本的填写;2. 学生们组成小组,讨论并设计“动物大转盘”游戏板;3. 每个小组制作游戏卡片,并准备好奖品;4. 学生们轮流进行游戏,记录得分并评选优胜组;5. 最后,小组颁发奖品,并进行总结反思。
五、作业评判1. 学生完成作业本的内容是否准确、完备;2. 小组设计的“动物大转盘”游戏板是否有创意、美观;3. 学生们在游戏中表现的积极性、合作性;4. 学生们对动物名称和外貌特征的认知水平;5. 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表现。
六、作业反思1. 本次作业设计是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进修兴趣;2. 学生们在游戏中的表现是否符合预期目标;3. 学生们对动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4. 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团队精神;5. 对本次作业设计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作业延伸1. 学生们可以利用家庭时间制作更多的动物卡片,扩大动物知识面;2. 学生们可以设计更多不同类型的游戏板,丰富游戏玩法;3. 学生们可以邀请家长或其他同砚一起进行游戏,增加互动性和乐趣。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乐园》真题同步练习1(含解析)一、单选题1.想一想,哪幅图里的水果个数和珠子数一样多。
()A.B.2.()A.我排第一我最多B.我排第二我最多C.我排第三我最少3.(2020一上·聊城期末)猜一猜,选出正确的答案。
小白兔吃了7根萝卜,小黑兔吃的和小白兔吃的差不多,小黑兔吃了()根萝卜。
A.4B.8C.104.(2020二上·尖草坪期末)每只动物分得20个苹果,谁先吃完?A.小兔B.小猴C.同时5.(2021一上·保德月考)()和是一样多的。
A.B.C.二、判断题6.9比8大。
()7.7后面的一个数比7小。
()8.每人1块,够了。
()9.(2020一上·昭通期中)4比3大,3比2大。
()10.观察下列数,比7小的数有7个。
()三、填空题11.在中可以填几?7=12.在横线上填上“>”“<”或“=”。
3 4 5 2 412 3 1 1 42 13.在里填上“>”、“=”或“<”。
3 5 3014.比一比,填一填。
15.(2020一上·建湖期中)在横线上填>、<或=。
7 5 100 48 63+4 16.(2020一上·昌黎期中)在少的后面画“×”。
比多个。
17.(2019一上·江苏期中)在横线上填上“<”“>”或“=”。
9 6 37 7-5418.在里填上“>”、“=”或“<”。
(1)4+4 7(2)10-3 6四、作图题19.(2020一上·紫金期末)画□,□要比○多。
20.(2020一上·昭通期中)画○,与△同样多。
△△△△△五、解答题21.画“×”,和“△”同样多。
△△△△22.(2018一上·龙岗期中)猜一猜小乐吃了几个?画“√”。
23.(2020一上·南通期末)在多的后面画“√”。
24.(2022一上·龙口期中)跳绳比赛,丽丽跳了5个,明明跳的比她少一些,明明可能跳了多少个,在下面画“△”,亮亮比丽丽跳的多得多,在下面画“○”25.(2020一上·齐齐哈尔期中)数一数,比一比。
《动物大转盘》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并掌握各种动物的名称和特征;2. 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观察力、记忆力和合作能力;3. 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认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名称及特征;2. 动物之间的干系;3. 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动物大转盘、动物卡片;2. 教学素材:动物图片、动物资料。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展示动物图片,让学生猜测动物的名称,并简单介绍动物的特征。
2. 游戏规则介绍(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队长,其他队员围坐在动物大转盘旁。
队长轮流转动大转盘,当大转盘停下时,队员需快速找到对应的动物卡片,并介绍该动物的特征。
3. 游戏进行(30分钟):每组学生依次进行转动大转盘,团队合作找到对应的动物卡片,并进行介绍。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奖励或鼓励。
4. 结束总结(5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进修到的知识,并鼓励学生继续加深对动物的了解。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2. 学生对动物的认知水平和记忆能力。
六、拓展延伸:1. 可以邀请动物园工作人员或动物珍爱组织的工作人员来学校进行讲解,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动物;2. 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制作动物卡片或动物模型,加深对动物的印象。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不仅仅是在玩耍,更是在进修。
通过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动物的名称和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同时,也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认识和沟通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知识。
拓展游戏:快乐大转盘关于《拓展游戏:快乐大转盘》,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与人数:集体参与时间:10分钟场地:教室游戏规则1、每人脸朝天花板,面无表情地随意走动,遇人转开。
2、每人脸朝自己脚尖,面无表情地随意走动,遇人转开。
3、每人脸朝他人的脸,面无表情地随意走动,遇人转开。
4、每人脸朝他人的脸,面带微笑,随意走动,遇人点头。
5、每人脸朝他人的脸,面带微笑,随意走动,遇人握手。
6、每人脸朝他人的脸,面带微笑,随意走动,遇人点头,心中说:“我喜欢你”。
7、每人脸朝他人的脸,面带微笑,随意走动,遇人握手,口中说:“我喜欢你”。
游戏编排目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交往可以通过很多形式来达成,可以通过表情、动作和语言等。
人际交往可以说是上述方式的集合,缺少某一项都可能使交流受阻。
这个游戏就是通过几个训练步骤,让学员体会表情、动作和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1、沟通技巧。
2、活跃气氛。
相关讨论1、当大家都面无表情地走动时,你是否感觉不自在,希望别人能冲你笑一笑呢?2、当别人主动向你打招呼或与你握手时,你是否很感动?3、从这个游戏中你体会到什么道理?对你的工作有帮助吗?游戏主要障碍和解决1、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两个人从陌生到相识,需要运用很多方法来建立彼此的关系,这些方法包括语言、动作和表情等。
如何运用这些方法也是一门学问,那些在平时生活中就不苟言笑的人常常被人认为足难以接近和不好相处的,这种认识无形中增加了他与别人交往的难度。
人都是感情动物,需要通过情感的表露来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思。
特别是在工作场合,如何运用沟通技巧来融洽同事关系和客户关系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2、对于每个人来说,沟通技巧不是天生就能掌握的,即使有些人在这方面有天赋,也离不开后天的训练。
据说,不只人类,各种灵长类动物在幼年时都需要学习如何掌握自己的表情,在这方面欠缺的动物受到攻击的概率要大得多。
可见交流技巧在交往中的重要性。
兔子故事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故事中的兔子叫什么名字?A. 米米B. 多多C. 乐乐D. 豆豆答案:B2. 兔子多多为什么离开了家?A. 寻找食物B. 探索世界C. 逃避危险D. 参加比赛答案:C3. 多多在旅途中遇到了哪些动物?A. 狐狸和狼B. 猫和狗C. 鸟和鱼D. 蛇和鼠答案:A4. 多多最终找到了什么?A. 一个新家B. 一个宝藏C. 一个好朋友D. 一个梦想答案:D二、填空题5. 多多在森林里迷路了,它首先遇到了_________,然后是_________。
答案:狐狸;狼6. 多多用_________成功地逃脱了狐狸的追捕。
答案:智慧7. 多多在河边遇到了_________,它告诉多多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答案:老乌龟8. 多多回到家后,它决定_________,并开始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答案:不放弃三、简答题9. 描述一下多多在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并说明它是如何克服的。
答案:多多在旅途中遇到了迷路和被狐狸追捕的困难。
它通过智慧和勇气,巧妙地逃脱了狐狸的追捕,并在老乌龟的鼓励下,决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10. 多多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答案:多多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保持勇气和智慧,不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时,也要像多多一样,学会倾听他人的建议,从中获得成长和启发。
四、论述题11. 以“多多的冒险之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描述多多的旅程以及它所学到的教训。
答案:[此处为学生撰写的短文,内容应包括多多的冒险经历、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从中学到的教训。
]注:以上测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故事内容进行调整。
摩天轮动物试题
1、摩天轮
摩天轮上的动物按箭头指示旋转,外面的水果静止不动。
问题举例1:当小猫转到香蕉位置时,小兔转到哪里?
问题举例2:当小猫转到香蕉位置时,葡萄位置是哪个小动物?
2、旋转圆盘
圆盘外圈的点心可按箭头指示旋转,内圈的小动物静止不动。
问题举例1:当糖果转到小猫小猫位置时,冰淇淋转到哪里?问题举例2:当糖果转到小猫位置时,小猪面前是哪种水果?
3、色子
筛子各个面有不同的图案,如图所示。
问题举例1:当筛子顺时针转1下,哪种图案朝上?
问题举例2:当筛子逆时针转2下,哪种图案朝上?
问题举例3:当筛子向前转1下,哪种图案朝上?
问题举例4:筛子先顺时针转1下,然后向后转2下,哪种图案朝上?
建议先让小朋友观察,并提供实物进行辅助练习。
识字1 轻松起跑一、读拼音写词语。
jīn qiū yān bō十月浩渺lú wěi xī yánɡ成片西下ɡuī zhōu yúɡē几叶悦耳二、根据拼音,写字组词。
hé yúɡē水金哥叶火声三、按要求填空。
1. 烟共画,其中第2画是 ,第4画是。
用“烟”组两个词:、。
2. 歌共画,部首是 ,其中第2画是。
四、看图,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快乐提升五、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1.到了树叶秋天落下来了2.水鸟芦苇丛有中几只飞进了3.归舟河面飘着上一叶叶六、选词填空。
烟波水乡金秋枫叶月光灯火十月,江南呈现出一片迷人的景色。
湖边的红得像二月的花朵。
夜晚,点的像天上的星星,皎洁的洒满湖面,多么宁静!开心拓展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快乐的秋游今天,老师带我们去秋游。
田野里,青菜绿油油的,棉花雪白雪白的。
一个个又大又红的萝卜从地里探出脑袋,好像在向我问好。
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欢迎我们。
果园里,苹果红了,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梨树上果实累累,像是一个个小葫芦。
秋天真美呀!1.数一数,短文有几个自然段,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你能照样子,仿写几个词语吗?绿油油、、雪白雪白、、又大又红、、3.选择正确答案。
(只填序号)(1)文中描写柿子像()①灯笼②太阳③小葫芦(2)文中的“小葫芦”指的是()①苹果②柿子③梨4.你觉得苹果红了像什么吗?想好了,写下来。
八、语文与生活。
1.搜集描写秋天的成语。
2.读写结合。
你能写几句话赞美秋天的话吗?试试吧,你一定行的。
识字2 轻松起跑一、将带有正确读音的苹果涂成红色。
城.楼(chéng chén)大典.(dǎn diǎn)神.州(shéng shén)阅.读(yuè yüè)狂.欢(kánɡ kánɡ)腾.飞(tén ténɡ)二、读拼音写词语。
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第1课给动物分类一、填空题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有无(),将它们分为了()和()。
2、脊椎的作用是能使身体在()内活动。
3、蜗牛、水母、贝壳是()动物。
4、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等。
5、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可以把动物分为()和()。
6、根据动物的某些特征,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动物归为一类的科学研究方法叫做()。
7、请对下图中的动物进行分类(填序号),脊椎动物是();无脊椎动物是()。
8、我们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脊椎,脊椎的结构是(),脊椎的形状是()。
二、判断题(1)生物学家是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珍稀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3)蚊子、蚯蚓、鱼都是无脊椎动物。
()(4)我国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最多的国家之一。
()(5)脊椎动物的尾巴不属于动物的脊椎。
()(6)动物只有一种分类方法。
()(7)扬子鳄属于脊椎动物。
()(8)脊椎是一根长长直直的骨头。
()(9)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非洲豹都是我国珍稀动物。
()(10)为了保护珍稀动物,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不能猎杀它们。
()三、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A.鳄鱼B.蛇C.蚯蚓2、下列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A.朱鹮、喜鹊、蝴蝶;B.河马、斑马、海马C.蚂蚁、蜘蛛、蟑螂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脊椎动物的身体柔软、更灵活。
B.脊椎可以支撑身体,支持身体在一定范围内活动。
C.为了保护珍稀动物,我们要杀掉它们的天敌。
四、简单题脊椎是由一节一节的骨头拼接而成的,什么样的脊椎结构避免了动物运动过程中,骨头之间相互碰撞摩擦,同时减小震动对内脏器官带来的损伤?五、实验探究将一端的线轴固定在桌上,让最上面的线轴向一侧倾斜,观察现象。
让线轴向不同的方向倾斜,观察现象。
(1)将一端的线轴固定在桌上,让最上面的线轴向一侧倾斜,观察到()。
(2)让线轴向不同的方向倾斜,观察到()。
四年级上册数学补习四年级上册教学转盘制作四年级上册教学转盘制作四年级自然与科学上册动物大转盘教案大象版【要点】小组合作,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目标】(1)活动引入,提出问题。
(2)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怎样进行】(1)猜谜语活动。
这是一个统领本单元的活动。
组织好这个活动有多种方法:一是用“大转盘”的形式。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大象出版社第五单元动物家族1 动物大转盘教学目标:(1)活动引入,提出问题。
(2)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活动。
(一)是用“大转盘”的形式。
教师上课前准备一个大转盘,可以是纸板,也可以是木板,能转动,最好设计上一个指针。
按照教材上的排列,将写好动物谜语的纸张贴在上面。
每一个位置可贴上3种以上动物的谜语。
谜底动物仅限于常见的鸟类和哺乳动物。
活动开始,每个小组一位同学上前转动转盘,指针最靠近哪一个谜语,就猜哪一个。
已经猜出的谜语及时取下来。
直到把所有谜语全部猜出。
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每猜中一个谜语给予一定的奖励。
如,可以赠送猜中谜语的活动页,也可以用加分的方法。
(二)是采用抢答的形式。
教师准备好谜语,以主持人的角色组织猜谜活动,教师每读完成一条谜语,各组抢答,每答对一个,小组加分。
二、讨论我们是怎样猜测中的?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提问的空间。
实际上,这也是猜谜活动的延伸。
要注意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向着教师设计的思路发展。
三、制定研究计划因为是一个“扶”的过程,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做好四个步骤:即,明确研究内容;选择研究方法;确定研究思路,编写书面计划;开展示会,根据大家的建议,交流、修改研究计划。
制订书面研究计划的“四部曲”,重在引导学生走进一个能力培养的新阶段,是一个“扶”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教学过程要环环紧扣。
这个教学活动对材料的要求不高,让学生准备好纸和笔就行了。
2 与小白兔交朋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记录不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宝宝的特征,概括出同类动物的一些特征。
小猪变形记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猪变形记》中,小猪想要变成什么动物?A. 小狗B. 小猫C. 小鸡D. 小羊答案:B2. 小猪在尝试变成小猫的过程中,首先模仿了哪个动物?A. 长颈鹿B. 斑马C. 鹦鹉D. 袋鼠答案:C3. 小猪在模仿袋鼠时,遇到了什么困难?A. 跳得太高B. 跳不起来C. 找不到袋子D. 跳得太低答案:B4. 小猪在变成鹦鹉后,为什么感到不满意?A. 不能飞B. 不能说话C. 不能游泳D. 不能走路答案:A5. 小猪在模仿斑马时,使用了什么材料?A. 油漆B. 彩带C. 墨水D. 贴纸答案:D6. 小猪在变成长颈鹿后,为什么感到不开心?A. 太高了B. 太矮了C. 太重了D. 太轻了答案:A7. 小猪在变成小狗后,发生了什么事情?A. 被猫追B. 被狗追C. 被鸟追D. 被羊追答案:B8. 小猪在变成小羊后,为什么感到困惑?A. 不会咩咩叫B. 不会吃草C. 不会跑D. 不会跳答案:A9. 小猪在变成小猫后,为什么感到沮丧?A. 不能爬树B. 不能捉老鼠C. 不能游泳D. 不能飞答案:B10. 最后,小猪意识到什么?A. 做自己最好B. 变成别人更好C. 变成动物很困难D. 变成人类更好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在《小猪变形记》中,小猪首先尝试变成的动物是________。
答案:小猫12. 小猪在模仿鹦鹉时,用________来装饰自己。
答案:羽毛13. 小猪在变成袋鼠时,用________来模仿袋鼠的袋子。
答案:枕头14. 小猪在模仿斑马时,用________来模仿斑马的条纹。
答案:油漆15. 小猪在变成长颈鹿后,因为________而感到不开心。
答案:太高了16. 小猪在变成小狗后,因为________而感到沮丧。
答案:被狗追17. 小猪在变成小羊后,因为________而感到困惑。
答案:不会咩咩叫18. 小猪在变成小猫后,因为________而感到沮丧。
动物大转盘-大象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背景本课是2001年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4单元第4课,内容为动物大转盘——大象。
通过大象形态与生活习性的介绍,探究大象体内结构与生理现象及其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教学目标1.了解大象的形态、生活习性及习性的原因。
2.了解大象的体内结构及生理现象。
3.探究大象的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
4.学会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口头表述。
教学重难点1.探究大象的体内结构及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
2.紧密结合图解分析,明确概念。
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新知识,激发兴趣通过操练启蒙和着墨习惯,诱发学生的探究本能,并问出如下问题:“你见过大象吗?大象是怎样的动物?”。
2. 观察大象形态及行为特点展示大象形态图片并带领学生探究大象的形态,喜好、能力、习性,借助形态介绍大象为什么叫“硕果仅存”。
3. 探究大象的生活习性结合大象图片介绍以及图示表达方案分析,探究大象的生活环境、食物采集方式及存储习性,为学生介绍大象体内消化道道。
4. 探究大象的体内结构通过结合图示表达,介绍大象体内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等关键组织结构和变化特点。
5. 探究大象的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结合特殊性状和内部组织结构,帮助学生探究大象在其生活环境中的避风、寻找食物、枯水期存粮等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并体会生物的优胜劣汰。
6.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以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口头表述为主,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全面复习与总结。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大象的形态、生活习性及生存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口头表述。
课后作业学生们需要明确大象的特征及其生存原因,把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写在本子上。
《快乐的动物》同步练习一、填空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计算。
3、有24朵花,有8只蝴蝶,花的朵数是蝴蝶的()倍。
4、小明今天读了9页书,小红读的是小明的4倍,小红读了()页。
二、选择题1、小强画了5,小明画了25个。
小明画的个数是小强的()倍。
A、4B、5C、7D、62、学校舞蹈队有24人,书法队有8人,舞蹈队的人数是书法队的()倍。
A、3B、4C、5D、63、儿子今年5岁,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妈妈今年()岁。
A、12B、30C、35D、404、妈妈买了4个苹果,8个梨,梨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列式正确的是()。
A、8÷4=2B、8×4=32C、8+4=12D、8-4=4三、判断题。
1、小明家养了4只小鸡,养的鸭是鸡的3倍,小明家养了7只鸭。
()2、丽丽写了3个大字,王王老师写了18个大字。
王老师写的大字是丽丽的6倍。
()3、一辆小汽车可以坐4个人,一辆大客车坐的人数是小汽车的9倍,这辆大客车可以坐36人。
()4、李老师买了4支红笔,32支蓝笔,李老师买的蓝笔是红笔的7倍。
()四、解决问题。
1、体育室有6个足球,乒乓球的个数是足球的5倍,体育室有乒乓球多少个?2、蓝花有8朵,红花有40朵,红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3、饲养小组养了5只灰兔,45只白兔,养的白兔是灰兔的几倍?4、小明有9张邮票,小丽的邮票是小明的4倍,小丽有多少张邮票?答案一、填空题。
1、答案:除法2、答案:乘法3、答案:3解析:有24朵花,有8只蝴蝶,求花的朵数是蝴蝶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4÷8=34、答案:5解析:小明今天读了9页书,小红读的是小明的4倍,求小红读了多少页,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9×4=36页。
二、选择题。
1、答案:B解析:1、小强画了5,小明画了25。
求小明画的个数是小强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5÷5=5。
动物大转盘-大象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象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2.理解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作用;3.掌握观察动物、记录数据的方法;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为大象生态角色和作用;2.教学难点为数据记录方法的理解和落实。
三、教学准备1.动物大转盘工具;2.大象形象资料;3.实验数据记录表;4.导入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利用动物大转盘游戏,调动学生的兴趣,由浅入深地引入大象主题;2.利用形象资料,向学生展示大象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 理论学习1.教师介绍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作用,向学生传达保护动物和生态平衡的意识;2.配合动物大转盘游戏,介绍大象的基本生理特征,如鼻子、象牙等;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答案。
3. 实验环节1.分组观察不同的“大象”样本,并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表需要记录下每一组的观察结果;2.引导学生使用各种工具,如放大镜、卷尺、计时器等,对观察结果进行详细描述;3.教师针对不同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反思总结,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4. 总结环节1.学生展示他们所在小组整个实验的成果,让同学们相互交流和分享;2.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和过程,引导学生对实验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归纳;3.激励学生对动物和生态环境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评估1.包括实验数据记录表和实验报告书;2.实验评估的内容和标准,应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实验前向学生进行介绍和解释;3.为保证评估公正和不断探究,应定期实施反馈机制。
六、课后延伸1.在实验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理解生态环境和自然界的规律;2.鼓励学生开展调查和研究,开发项目或实地调查;3.借助科普类杂志、宣传册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七、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2.采用实验教学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3.学生自主探究和发表意见的机会,更加符合学生的审美和兴趣。
《动物大转盘》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动物大转盘》是一款受欢迎的孩子游戏,通过转盘上的动物图案和色彩,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修动物的种类和特征。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模拟《动物大转盘》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进修动物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二、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动物的名称和特征;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设计内容1. 游戏规则:将教室分为若干组,每组设立一个转盘,转盘上有不同的动物图案。
老师会念出一个动物的名称,学生需要在转盘上找到对应的动物图案。
找对了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找错了则要扣分。
2. 进修内容:动物的名称、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
3. 游戏流程:第一步:老师介绍游戏规则和进修内容;第二步:学生分组,每组一台转盘;第三步:老师念出动物的名称,学生在转盘上找到对应的动物图案;第四步:找对的组别得到奖励,找错的组别扣分;第五步:游戏结束,总结进修内容。
四、设计方法1. 利用视觉教具:设计精美的动物图案转盘,让学生通过视觉记忆动物的外貌特征。
2. 利用口头教学:老师通过口头念出动物的名称,让学生通过听觉记忆动物的名称。
3. 利用奖励机制: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增加进修动力。
五、评判方法1. 观察学生的参与水平和表现;2. 测验学生对动物名称和特征的掌握水平;3. 学生自评和互评。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动物大转盘》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能够进修到动物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未来可以结合更多的游戏元素,设计更丰富多彩的进修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一起长大的玩具》阅读题(二)班别: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尖尖的草帽》中,蜻蜓的翅膀亮得像镀上了一层(A)A 金子B 银子C 钻石2.《会飞的枯叶》中,会飞的枯叶指的是(C)A 蜻蜓B 树叶C 蛱蝶3.“我”给家里的枣红马铺上了一层松软的(C)A 泥土B 棉花C 稻草4.蛱蝶像(A)一样伏在叶子上。
A 枯叶B 虫子C 蝴蝶5.枣红马站着睡觉是因为遇到野兽袭击可以(A)A 随时逃跑B 随时反击C 随时起飞6.“会走动的红玛瑙”指的是(B)A 红宝石B 七星瓢虫C 蚜虫7.七星瓢虫的食物是(A)A 蚜虫B 树叶C 七星瓢虫8.奶奶用(A)做成了河灯。
A 西瓜皮B 茄子C 菠萝9.爷爷送了我一条(C)做的项链。
A 萱草花B 绣球花C 茉莉花10.夏天的三种快乐是:发现、战胜自己和(B)A 快乐B 带给别人快乐C 去游乐园11.奶奶的蝌蚪是要送给(B)。
A 我B 她的孙子C 老爷爷12.水上的花其实是(B)。
A 睡莲B 水浮莲C 荷花13.奶奶在河灯上放了(B)。
A 红蜡烛B 小西瓜C 白蜡烛14.是(A)告诉“我”那些花是水浮萍的。
A 老爷爷B 老奶奶C 老师15.“我”把外祖父送的项链送给了(A)。
A 妈妈B 奶奶C 爸爸二、判断题1.《尖尖的草帽》中,倾听最后看见了“我”的微笑,停在了草帽上。
(×)2.我家的枣红马是站着睡觉的。
(√)3.放河灯的日子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那天。
(×)4.曼陀罗、夹竹桃这些花是没有毒的。
(×)5.最后“我”学会了游泳,再也不害怕水了。
(√)6.最后奶奶自己捞上来了蝌蚪。
(×)7.“我”学会了游泳是因为爸爸妈妈教训了“我”。
(×)8.蚜虫比“米粒儿”还大。
(×)9.所有花都可以做成美味的食物。
(×)10.水浮莲的叶子比浮萍要大。
(√)。
《动物大转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常见动物。
2.培养学生观察动物特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索。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准备1.教具:动物模型、动物图片、大转盘、记号笔、剪刀、胶水等。
2.学具:学生作业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大转盘,引发学生兴趣。
2.邀请学生上台转动大转盘,猜猜转到哪种动物。
(二)观察动物1.教师出示动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颜色、生活习性等。
2.学生分组讨论,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三)制作动物转盘1.教师示范制作动物转盘的方法,讲解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制作动物转盘,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制作的动物转盘,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四)动物知识问答1.教师提出关于动物的问题,学生抢答。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和讲解。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探索。
六、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在制作动物转盘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对动物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问答环节,学生对动物知识有了更全面的掌握。
2.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问答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较为全面,既有对学生的表扬,也有对学生的指导。
但在评价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4.教学改进(1)增加学生对动物知识的探索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2)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