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级和受精卵原核评级联合选择移植胚胎的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胚胎选择的方法及原则English:Embryo selection is a crucial step in the process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and involves carefully choosing embryos that are most likely to result in a successful pregnancy. There are several methods for embryo selection, with the most common being morphological assessment,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PGT), and time-lapse imaging. Morphological assessment involves evaluating the appearance of the embryo under a microscope to identif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ell number, size, and symmetry. PGT, on the other hand, allows for the screening of genetic abnormalities and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in the embryo before it is transferred to the uterus. Time-lapse imaging is a relatively new technique that involves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embryo development to assess its growth and division patterns. In terms of principles for embryo selection, the primary goal is to identify embryos with the highest potential for implantation and successful pregnancy. This involves assessing factors such as overall embryo quality, the absence of genetic abnormalities, and the potential forsuccessful development in the uterus.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individual circumstances of the intended parents, including their medical history and any known genetic risks. Overall, the method and principles of embryo selection aim to maximize the chances of a successful pregnancy while minimizing the risk of genetic abnormalities or implantation failure.中文翻译:胚胎选择是体外受精(IVF)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涉及精心选择最有可能导致成功妊娠的胚胎。
试管婴儿胚胎移植需要知道的ABC区别胚胎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试管婴儿成功率,而胚胎质量通过胚胎等级的体现,等级越高提示胚胎质量越好,成功率相对也越高。
实验室通常使用数字和字母等级向患者提供其胚胎质量的报告。
从1到6的等级描述了胚胎发育的阶段。
另一方面,字母表示细胞的质量,在试管婴儿治疗中的分级系统有助于我们确定要转移和/或冷冻的胚胎。
在试管婴儿胚胎移植前,你需要知道胚胎ABC的区别。
鲜胚等级对鲜胚(第三天的胚胎)的评分,通常会注重卵裂球细胞数目、卵裂是否均一以及碎片这三个方面。
正常情况下,胚胎生长到第3天应该具有8个细胞。
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胚胎发育快慢不一,一般认为具有7-9个细胞的胚胎才会考虑评为优胚。
I级胚胎:胚胎卵裂球连接良好、均匀、规则、有中等折光性,透明带完整,碎片0%-5%;II级胚胎:卵裂球形态规则或轻度不规则,均匀或稍欠均匀,折光度有轻微变化,碎片≤20%;III级胚胎:胚胎内碎片<50%,碎片外卵裂球形态同II级,具有一定折光性,透明带完整;IV级胚胎:胚胎内碎片≥50%,碎片外卵裂球具有生存活力。
囊胚等级在第5天,胚胎继续分裂,细胞数量继续增加。
在胚泡期,细胞开始分化为两组。
一种细胞类型形成内部细胞团(ICM),这个细胞最终将长成婴儿。
另一类细胞是滋养外层上皮细胞(TE),这些细胞将长成胎盘。
TE细胞位于胚胎的外部,ICM位于胚胎的内部。
要建立健康的怀孕,TE细胞和ICM细胞都是必需的。
对于每种细胞类型,使用字母等级以及表示胚胎膨胀的等级。
囊胚内细胞团(ICM)分级A级:细胞数目多,排列紧密;B级:细胞数目少,排列松散;C级:细胞数目很少。
囊胚滋养层细胞(TE)分级A级:上皮细胞层由较多的细胞组成,结构致密;B级:上皮细胞层由不多的细胞组成,结构松散;C级:上皮细胞层由稀疏的细胞组成。
囊胚孵化程度分级1期:早期囊胚,囊胚腔<胚胎总体积的1/2;2期:囊胚腔体积>胚胎总体积的1/2;3期:完全扩张囊胚,囊胚腔完全占据了整个囊胚;4期:扩张后囊胚,囊胚腔体积较早期囊胚明显扩大,透明带变薄;5期:正在孵出的囊胚,囊胚正在从透明带破裂口孵出;6期:孵出的囊胚,囊胚完全从透明带中脱出。
早期卵裂与胚胎形态学和生长速率联合评分预测胚胎发育潜能谭兵兵;杨智敏;刁英【期刊名称】《中国妇幼保健》【年(卷),期】2007(22)19【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卵裂、胚胎形态学和生长速率联合评分预测胚胎发育潜能的价值。
方法:96个IVF-ET周期分为两组:第1组包括35个IVF-ET周期,该组第3日(移植日)胚胎形态学和生长速率作为选择胚胎移植的标准(下称简单评价法);第2组包括61个IVF-ET周期,该组于受精后25~26 h对胚胎早期卵裂情况进行第1次评价,第3日对胚胎形态学和生长速率再次进行评价,两次评价的综合结果作为选择胚胎移植的标准(下称联合评价法),比较两种方法的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
结果:发生早期卵裂的胚胎在移植日的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未发生早期卵裂的胚胎(P〈0.001);联合评价法所选择胚胎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均明显高于简单评价法(P〈0.05)。
结论:早期卵裂是预测胚胎发育潜能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胚胎发育的联合评价有助于提高助孕成功率。
【总页数】3页(P2670-2672)【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发育;胚胎评分【作者】谭兵兵;杨智敏;刁英【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5【相关文献】1.IVF-ET中观察胚胎早期卵裂预测胚胎发育潜力的研究 [J], 单旭东;梁鑫;漆著;黄明孔2.人合子原核构型及早期卵裂与胚胎发育潜能的关系 [J], 李瑞文;滕文顶;鲜红;周瑞年3.卵裂期结合原核期综合评分对体外受精胚胎发育潜能的预测价值 [J], 钟俊洁;罗宇迪;罗博文;张炬光;王林;杨曾瑜;韦素娥;李翔;杨春4.猪胚胎早期卵裂时间与其发育潜能关系的初步研究 [J], 李田田; 熊鑫; 段林伟; 李志鹏; 伏彭辉; 徐祎雪; 石德顺; 刘庆友; 崔奎青5.TLI筛选猪胚胎初次卵裂时间以预测早期胚胎发育 [J], 孙艳美;潘晓燕;曹诗雯;杨喆清;王立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胚胎评分等级
胚胎评分等级是指人工授精或体外受精过程中所形成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的评估。
常见的胚胎评分等级包括:
1. Ⅰ级:典型胚胎,形态良好,细胞对称性好,囊胚形成正常。
2. Ⅱ级:轻微不规则的胚胎,一般情况下继续培养可以形成完整胚胎。
3. Ⅲ级:不规则的胚胎,细胞对称性较差,不确定胚胎能否在继续培养后发育成熟。
4. Ⅳ级:明显不规则的胚胎,细胞对称性非常差,都不太可能发育成熟。
胚胎评分等级能够作为判断胚胎质量的一个参考标准,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选择。
但是,胚胎评分等级并不能完全预测胚胎能否着床和产生健康的婴儿,因为胚胎的评估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母体的健康状况,子宫内环境等。
囊胚级别与发育速度对冻融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刘锦;许世艳;宋丽杰;刘新琼;涂文娇【期刊名称】《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年(卷),期】2023(31)1【摘要】目的:比较第5天(D5)和第6天(D6)囊胚冻融移植后临床结局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1429个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囊胚形态学评分和发育速度分为D5优质单囊胚组、D6优质单囊胚组、D5可利用单囊胚组和D6可利用单囊胚组,比较不同发育速度的囊胚移植后临床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及活产率。
结果:移植优质单囊胚者,D5组临床妊娠率(67.0%)、活产率(57.3%)高于D6组(52.0%,40.3%),早期自然流产率(13.1%)低于D6组(19.1%)(P<0.05)。
移植可利用单囊胚者,D5组临床妊娠率(44.7%)、活产率(34.3%)高于D6组(31.1%,20.9%)(P<0.05),但两组间早期自然流产率(13.7%,21.7%)无差异(P>0.05)。
D6优质单囊胚组临床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活产率与D5可利用单囊胚组无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囊胚发育速度缓慢是临床妊娠(OR=0.57)和早期自然流产(OR=1.76)的危险因素,优质的囊胚形态学评分则是临床妊娠的保护因素(OR=2.45)。
结论:综合评估囊胚发育速度和形态学评分更利于临床结局评估,单囊胚移植优选顺序依次为D5优质囊胚、D6优质囊胚、D5可利用囊胚、D6可利用囊胚。
【总页数】5页(P125-129)【作者】刘锦;许世艳;宋丽杰;刘新琼;涂文娇【作者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相关文献】1.冻融周期中不同发育天数单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比较2.35周岁以下女性移植不同等级及不同发育速度冻融囊胚的临床结局3.囊胚发育速度及形态学评分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单囊胚移植结局的影响4.胚龄对于CC级别单囊胚冻融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5.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囊胚形成时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管婴儿手段下选择优质胚胎技术研究胚胎选择是试管婴儿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选择优质胚胎的技术被开发和应用。
这些技术旨在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并降低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试管婴儿手段下选择优质胚胎的技术研究。
试管婴儿胚胎选择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最早的胚胎选择技术是基于观察胚胎外观和发育情况进行评估。
然而,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无法提供关于胚胎的遗传信息。
因此,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更先进的胚胎选择技术,以获得更精准的遗传信息。
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胚胎选择技术是基因组学筛查技术,通常称为PGS(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
PGS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方法,对胚胎进行基因、染色体或遗传突变的筛查。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筛选出染色体正常的胚胎,从而提高试管婴儿的着床率和生育率,并减少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妊娠失败和先天性疾病的风险。
在PGS中,可以选择单基因疾病筛查,以检测是否存在遗传病。
例如,对于已知有遗传病风险的家庭,可以利用PGS技术筛查出携带遗传病基因的胚胎,并选择健康的胚胎进行移植。
这种方法可以降低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风险,为家庭带来健康的宝宝。
此外,PGS还可以对染色体数目进行筛查。
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包括三体综合症(唐氏综合症)、透明胶质囊肿综合症等。
通过筛查出染色体数目正常的胚胎,可以减少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出生率。
除PGS外,还有一种新兴的胚胎选择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即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Single Cell Transcriptional Profiling)。
这种技术通过对单个胚胎细胞进行基因表达分析,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遗传信息。
与PGS不同,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不仅可以检测染色体异常,还可以评估胚胎在某些基因表达方面的表现,例如胚胎发育潜力、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的交流等。
这种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性,可以为医生和家庭提供更全面的胚胎选择指导。
爱嘉国际详解试管婴儿囊胚移植的优势及移植囊胚成功率是否更高移植囊胚的优势:1、更符合生理状态:在生理状态下,融合前的胚胎在输卵管中发育,融合后的胚胎在宫腔中发育至着床,而输卵管与子宫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别,虽然人类子宫可以支持配子、原核期及卵裂期胚胎的发育,但自然正常情况下胚胎不可能在第4天以前到达子宫,所以,融合前将人类胚胎移植入子宫将使其面临与正常情况下不同浓度的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胚胎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这必将降低胚胎的活力。
2、有利于胚胎发育潜力的评估与移植胚胎的选择:控制性超促排卵导致在一个IVF周期中能得到数个胚胎,在进行胚胎移植前,无论是原核期、卵裂期还是囊胚期胚胎,都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胚胎进行选择。
8细胞期前的胚胎主要是母源性基因的表达,所以对原核期与卵裂期胚胎的评估更多的被认为是对卵子的评估,因此不可能从中选择出具有最高发育潜能的胚胎。
第3天的“优质胚胎”,有60%左右发育为囊胚,40%左右不能发育为囊胚,卵裂期的优质胚胎,有60%可能为非整倍体,而发育到囊胚的胚胎,非整倍体的率降为30%左右。
所以,培养5-6天后,可更准确地选择植入能力强的质量最好的胚胎。
胚胎融合的意义还在于它表明第一代转移性上皮的产生,在此之后胚胎能够更好地调节其细胞内生理机能,提高了对PH的缓冲能力和对渗透压的适应性,总之,融合后的胚胎能更好地耐受环境。
3、减少胚胎暴露于激素刺激后宫腔环境的时间:经过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后的子宫环境与自然状态不同,其对胚胎发育的支持不如自然情况。
胚胎与这样的环境接触越长,越需要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并继续发育,越需要适应环境,其活力越受影响,而囊胚移植使胚胎与超促排卵后的子宫环境接触时间缩短;4-8细胞期的胚胎移植,是在取卵后的第2天或第3天进行。
但事实上,此时的子宫环境尚未从先前促排卵药的刺激中恢复,且孕激素的作用时间还不够长,不利于胚胎的发育和着床,而在取卵后的第5天或第6天进行胚胎移植,子宫的接受度比较高;子宫腔内温度比输卵管内高,早期胚胎对温度的调节功能较差,而囊胚期的胚胎对温度的调节功能较好,因此在囊胚期时植回子宫,胚胎的存活率较高;而且随黄体期的进展子宫的收缩逐渐减少,减少胚胎被排出的机会,有利于妊娠率的提高,考虑到子宫营养环境和子宫收缩活动减弱,子宫与囊胚有更好的同步性,能提供一个比输卵管更适合的环境。
胚胎的分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胚胎的分级是在生殖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胚胎的分级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胚胎的发育情况,从而更好地为生殖临床工作提供支持。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对胚胎的分级进行详细介绍。
胚胎的分级主要是根据胚胎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外部形态特征来确定的。
在人类胚胎发育的过程中,通常会根据受精后的时间段,将胚胎分为不同的分期,比如双子叶期、三叶期、四叶期等。
在不同的阶段,胚胎的外部形态特征会有所差异,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特征来帮助确定胚胎所处的发育阶段。
胚胎的分级还可以通过胚胎细胞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
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细胞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胚胎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观察胚胎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科研人员可以帮助确定胚胎的健康程度,从而为后续的生殖临床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胚胎的分级还可以通过遗传学的方法来确定。
在现代生殖医学领域,遗传学的技术已经非常发达,科研人员可以通过遗传学的方法来确定胚胎的遗传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胚胎的健康状况。
通过遗传学的方法,科研人员可以检测胚胎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等问题,为生殖临床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胚胎的分级是生殖医学领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胚胎在不同阶段的外部形态特征、细胞数量和质量以及遗传信息等方面的观察,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胚胎的发育情况,为生殖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人员加入到胚胎分级的研究工作中,为生殖医学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0字】第二篇示例:胚胎的分级是在生殖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它是用来判断胚胎发育程度和质量的一种方法,能够辅助医生和患者在试管婴儿治疗等过程中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在胚胎的分级中,一般会根据胚胎的外观、形态和细胞数量等因素进行评估,然后将胚胎分为不同等级,以便于选择最佳的胚胎进行移植和孕育。
胚胎的分级是基于胚胎的外观和形态的。
在试管受精的过程中,科学家会观察胚胎的外观特征,包括胚胎的大小、形状、细胞排列等,来判断胚胎的发育情况。
胚胎评分标准
胚胎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卵裂球数量和大小:胚胎在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卵裂球数量和大小可以反映其发育情况。
通常,具有较多且大小均匀的卵裂球的胚胎评分较高。
2. 卵裂球对称性:卵裂球的对称性也是评估胚胎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称的卵裂球通常意味着胚胎发育良好。
3. 胞浆质量:胞浆是指卵裂球内部的液体部分。
高质量的胞浆通常是透明、均匀的,而低质量的胞浆可能含有颗粒或呈现不均匀的颜色。
4. 胚胎孵化情况:在某些情况下,胚胎会孵化出透明带,这是一个良好的迹象。
孵化的胚胎通常评分较高。
5. 胚胎评级:根据上述标准,胚胎通常被评级为 A、B、C 或 D 级。
A 级胚胎通常被认为是最高质量的,而 D 级胚胎则质量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胚胎评分是一个相对主观的过程,不同的实验室和技术人员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估标准。
此外,胚胎评分只是评估胚胎质量的一个方面,其他因素如子宫内膜状态和患者的年龄等也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妊娠成功率。
因此,胚胎评分应作为评估胚胎质量的一个参考,而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人M Ⅱ期卵母细胞极体及原核期形态分级对预测胚胎发育潜能的研究叶雅萍;袁华;翟丹梅;江莉【摘要】目的对人MⅡ期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和D1双原核期的原核、核仁及胞浆进行形态分级,以预测胚胎发育潜能.方法以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接受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269对不育夫妇(共269个移植周期)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获得的MⅡ期卵母细胞第一极体进行形态观察和分级,同时将D1双原核期的受精卵进行形态分级,分别比较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根据所移植的胚胎来自不同级别第一极体的MⅡ期卵和不同原核等级分为B组和C组,分别为102例和98例,其余为A组(69例).移植来源于1~2级第一极体的MⅡ期卵母细胞且D1双原核期为Z1 ~ Z2级的胚胎其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优胚率及临床妊娠率均较高.结论人MⅡ期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和D1双原核期受精卵的等级越高,胚胎发育的潜能就越好.从而提高ICSI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34)003【总页数】6页(P302-307)【关键词】MⅡ期卵;第一极体形态;原核形态;种植率;临床妊娠率;胚胎发育潜能【作者】叶雅萍;袁华;翟丹梅;江莉【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1-33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领域中,高质量的胚胎不但能提高妊娠率,还可以减少移植胚胎的数量以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
如何更好判断和选择具有良好发育潜能、高种植率的胚胎用于移植是生殖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
胚胎源性PAF水平联合胚胎质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预测价值张娜;赵静云;张轶;白小双;吕翠婷;赵素英【期刊名称】《现代妇产科进展》【年(卷),期】2018(27)6【摘要】目的:探讨接受IVF/ICSI-ET治疗的不孕妇女Day3胚胎培养液中PAF水平对IVF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取接受IVF/ICSI-ET助孕且当月移植新鲜胚胎的85例患者,按移植胚胎质量分为优质胚胎组(64例)和非优质胚胎组(21例)。
于Day3收集移植胚胎的培养液并测定PAF含量。
结果:移植优质胚胎组患者的植入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明显高于移植非优质胚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优胚培养液中PAF水平明显高于非优胚培养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优质胚胎及种植的胚胎可分泌更高水平的PAF,可通过联合胚胎质量和培养液中PAF 水平挑选具有种植潜能的胚胎进行移植,从而改善IVF最终结局。
【总页数】3页(P443-445)【关键词】血小板活化因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优质胚胎【作者】张娜;赵静云;张轶;白小双;吕翠婷;赵素英【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殖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6【相关文献】1.女性低体质量指数和移植胚胎数与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J], 许定飞;伍琼芳;夏雷震2.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培养液中HLA-G检测在预测胚胎发育潜能和临床结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罗平;沈开元;卢娜;罗江霞;黄芬;刘刚毅3.观察胚胎早期卵裂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价值 [J], 江莉;李慕军;翟丹梅;袁华;靳玉甫;黄世扬4.以胚胎质量评分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 [J], 陆小激;冯云;张爱军;孙贻娟5.胚胎移植日经阴道三维超声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对体外受精/卵泡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患者妊娠结局预测价值研究 [J], 王英华;鲁海鸥;李芷舒;张宇明;于月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级和受精卵原核评级联合选择移植胚
胎的研究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通过对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级,进而再参考
受精卵原核评级的方法来确定体外受精之后通过选择移植胚胎的研究意义。
方法:采取回顾式的研究方式,对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取联合评级
进行移植胚胎的2700个受精卵进行深入分析,移植周期为429个,2700个受精
卵均为正常的受精卵。
而后根据受精卵原核发育的状态将2700个受精卵分为两组,一组是受精卵原核同步发育组,另一组则是受精卵原核不同步发育组,并观
察两组受精卵原核的发育状况和发育的潜力,之后通过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级
和受精卵原核评级联合选择移植胚胎,胚胎进行移植之后进行观察,分析受精卵
原核同步发育组和受精卵原核不同步发育组在移植胚胎后的着床率以及在临床中
所表现的妊娠率。
结果:通过对2700个处于正常状态的受精卵进行观察分析后
发现,受精卵原核同步发育组有1760个正常受精卵,其中处于优质状态的胚胎
共有738个,比例约为41.93%;受精卵原核不同步发育组有940个正常受精卵,其中处于优质状态的胚胎共有317个,比例约为33.73%,通过比较上述两组优质胚胎率的数据可以得知两组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受精卵原核同
步发育组中的胚胎的移植周期为389个,其中临床妊娠周期185个,临床妊娠率
约为47.56%,着床胚胎269个,移植胚胎989个,着床率约为27.20%;受精卵
原核不同步发育组中的胚胎的移植周期为40个,其中临床妊娠周期19个,临床
妊娠率约为47.50%,着床胚胎22个,移植胚胎86个,着床率约为25.58%,通
过比较上述两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的数据可以得知两组的差异P>0.05,不具有
统计学上的意义。
结论:通过联合评级观察发现受精卵原核同步发育组和受精卵
原核不同步发育组在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上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受精卵原核评级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胚胎的发育潜力,但却不会产生更高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
关键词:胚胎发育;形态评级;受精卵原核评级;胚胎移植
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现代医学技术突飞猛进,在临床的辅助生殖过程之中,胚胎移
植的现象也越加普遍。
但是,随着移植胚胎数量的增加,多胎妊娠的现象也在随之增加,然而,多胎妊娠中,新生婴儿的疾病发生率与多胎胎儿的个数直接成正比,例如双胎的疾病发
生率约为32%,三胎约为53%,四胎及四胎以上则高达68%,而且心血管畸形和泌尿系统畸
形等并发症,三胎明显多于双胎,而且在双胎中,畸形同时累及两个胎儿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由此可见,新生儿并发症随每胎胎儿数的增加,并发症数亦增高,其中最主要的是新生儿高
胆红素血症及呼吸窘迫综合征,而脑室内出血、坏死性结肠炎脓毒症亦不在少数,所以多胎
妊娠的危害不可小觑,甚至在国外的许多国家,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限制移植胚胎的具体数量,进而保护母婴的安全。
因此,如何能够有效提升临床妊娠率成为医疗工作者普遍关注的
重点之一,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探究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级和受精卵原核评级相
联合能否有效提升临床妊娠率以及联合评级对于胚胎移植究竟会产生多大的临床研究价值。
以下为详细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此次研究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取联合评级进行移植胚胎的2700个受精卵,移植周期为429个。
1.2资料内容与方法
就目前而言,国内外普遍采用形态学评分方法对胚胎进行形态评级,我院采用的胚胎评
级方法,首先是记录胚胎的细胞(卵裂球)个数,然后再根据卵裂球大小均一程度、形态是
否规则、碎片多少等指标对胚胎进行分级,依次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级别高低与
细胞数多少没有关系,下面的图片依次是Ⅰ~Ⅳ级胚胎的示例。
级别的好坏,依次是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此外,胚胎的发育速度(即细胞数)也至关重要,理想的胚胎发育速度,取卵后第三天应为6~8细胞。
随着胚胎细胞数和级别的下降,胚胎发育潜能下降,移植后
怀孕的几率降低[1]。
正如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级可依次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一样,受精卵原核评
级亦可分为四级,即Z1级、Z2级、Z3级、Z4级,在上述的四个等级之中,Z1级、Z2级所
反映的是原核同步发育,而Z3级、Z4级则反映原核不同步发育。
此次研究对象均采用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级和受精卵原核评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胚胎移植,2700个受精卵均为正常的受精卵。
根据受精卵原核发育的状态将2700个受精卵分为两组,
一组是受精卵原核同步发育组,另一组则是受精卵原核不同步发育组,并观察两组受精卵原
核的发育状况和发育的潜力,之后一般会在受精之后的第三天进行胚胎移植,胚胎进行移植
之后进行观察,分析受精卵原核同步发育组和受精卵原核不同步发育组在移植胚胎后的着床
率以及在临床中所表现的妊娠率[2]。
其中着床胚胎数除以移植胚胎的数量则为着床率,临床
妊娠周期的个数除以移植周期的总个数则为临床妊娠率。
1.3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的所有资料和数据均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6.0处理分析,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2.结果
2.1优质胚胎及原核评级情况
通过对2700个处于正常状态的受精卵进行观察分析后发现,受精卵原核同步发育组有1760
个正常受精卵,其中处于优质状态的胚胎共有738个,比例约为41.93%;受精卵原核不同步
发育组有940个正常受精卵,其中处于优质状态的胚胎共有317个,比例约为33.73%,通过
比较上述两组优质胚胎率的数据可以得知两组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原核评
级的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受精卵原核评级情况
2.2联合评级中临床妊娠率及着床率情况
在429个移植周期,2700个受精卵中,移植胚胎共计1075个。
其中受精卵原核同步发育组
中的胚胎的移植周期为389个,其中临床妊娠周期185个,临床妊娠率约为47.56%,着床胚
胎269个,移植胚胎989个,着床率约为27.20%;受精卵原核不同步发育组中的胚胎的移植
周期为40个,其中临床妊娠周期19个,临床妊娠率约为47.50%,着床胚胎22个,移植胚
胎86个,着床率约为25.58%,通过比较上述两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的数据可以得知两组
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3]。
3.讨论
在临床试验之中能够影响移植胚胎发育情况以及胚胎发育潜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原核
的分布位置以及原核的产生时间和大小状态,此外核仁的生长变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
胚胎的发育潜力。
同时核仁随着细胞周期性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于那些和人数量均等且分
布对称的受精卵一般发育潜力较大。
综上所述,通过联合评级观察发现受精卵原核同步发育组和受精卵原核不同步发育组在临床
妊娠率和着床率上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受精卵原核评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胚胎的发育潜力,但却不会产生更高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
参考文献:
[1]廖宏庆,林戈,陆长富,等.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级和受精卵原核评级联合选择移植胚胎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5):319-321.
[2]徐艳文,庄广伦,方丛,等.改良原核期胚胎评分系统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J].中国妇产科杂志,2003,(6):343-345.
[3]邓志华,丘映,李柳铭,等.不同原核类型来源胚胎移植临床结局分析[J].医学综述,2012,18(7):110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