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112食品生化试卷库答案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37
食品生物化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前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乳品蛋白质含量,每克测出氮相当于()克蛋白质含量。
A。
0。
638 B。
6.38 C。
63.8 D。
638.0( )2。
GSH分子的作用是().A.生物还原 B。
活性激素 C。
营养贮藏 D。
构成维生素()3。
蛋白变性后()。
A。
溶解度降低 B.不易降解C.一级结构破坏 D。
二级结构丧失()4。
破坏蛋白质水化层的因素可导致蛋白质( )。
A.变性B.变构C.沉淀 D。
水解( )5。
()实验是最早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A.大肠杆菌基因重组B.肺炎链球菌转化C.多物种碱基组成分析D.豌豆杂交( )6.紫外分析的A260/A280比值低,表明溶液中()含量高。
A。
蛋白质 B。
DNA C.RNA D。
核苷酸( )7.DNA生物合成的原料是().A.NTPB.dNTPC.NMPD.dNMP()8.据米氏方程,v达50%Vmax时的底物浓度应为()Km。
A。
0.5 B.1.0 C。
2。
0 D.5。
0( )9.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 )。
A。
Vmax下降, Km下降 B.Vmax下降, Km增加C.Vmax不变, Km增加D.Vmax不变, Km下降()10.维生素( )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A.AB.BC.D D。
E()11。
糖代谢中,常见的底物分子氧化方式是()氧化。
A.加氧 B。
脱羧 C.脱氢 D。
裂解()12.每分子NADH+H+经呼吸链彻底氧化可产生()分子ATP。
A。
1 B.2 C.3 D。
4( )13。
呼吸链电子传递导致了()电化学势的产生。
A。
H+ B.K+ C.HCO3- D.OH-()14.( )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抑制剂.A。
ATP B。
ADP C.AMP D。
Pi()15。
动物体内,( )很难经糖异生作用转变为糖。
食品生物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生物技术中常用的微生物是: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所有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生物技术的应用?A. 发酵食品B. 食品添加剂C. 食品包装D. 酶制剂答案:C3. 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确保食品安全D. 所有选项答案:D4. 食品中常见的有害微生物是:A. 乳酸菌B. 大肠杆菌C. 酵母菌D. 醋酸菌答案:B5. 食品生物技术中,基因工程的应用不包括:A. 改良作物品种B. 生产生物农药C. 食品加工D. 食品的物理加工答案:D6. 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生产效率B. 降低成本C. 提升食品品质D. 所有选项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生物技术的优点?A. 可持续性B. 环境友好C. 高能耗D. 安全性答案:C8.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培养基是: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答案:C9. 食品生物技术在乳制品中的应用包括:A. 酸奶生产B. 奶酪生产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答案:C10. 食品生物技术中的酶工程不涉及:A. 酶的提取B. 酶的纯化C. 酶的固定化D. 酶的烹饪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食品生物技术在下列哪些领域有应用?A. 食品加工B. 食品包装C. 食品检测D. 食品储存答案:A、C、D2. 食品微生物学中,常见的有益微生物包括:A. 乳酸菌B. 酵母菌C. 醋酸菌D. 所有选项答案:D3. 食品生物技术中,基因工程可以用于:A. 改良作物品种B. 生产生物农药C.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D. 食品的物理加工答案:A、B、C4. 食品生物技术的优点包括:A. 提高生产效率B. 降低成本C. 提升食品品质D. 增加环境污染答案:A、B、C5.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A. 培养法B. 显微镜观察C. 分子生物学方法D. 化学分析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食品生物化学模拟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7题,每题1分,共67分)1.与下列α-氨基酸相应的α-酮酸,何者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A、缬氨酸B、赖氨酸C、鸟氨酸D、丙氨酸E、谷氨酸正确答案:E2.以下哪项不是酶的特点()A、酶只能在细胞内催化反应B、只能加速反应,不改变反应平衡点C、活性易受pH、温度影响D、催化效率极高正确答案:A3.关于转氨酶催化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谷氨酸在转氨作用中是氨基的供体B、α-酮戊二酸接受甘氨酸的氨基生成丙氨酸C、丙氨酸可将其氨基经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的转氨酶转给-酮戊二酸 ;D、天冬氨酸可将其氨基经以NAD为辅酶的转氨酶转给丙酮酸E、转氨酶的辅酶含维生素PP正确答案:C4.高等植物中氨同化的主要途径是A、氨甲酰激B、谷氨酸脱氢酶C、氨甲酰磷酸合成酶D、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正确答案:D5.参与尿素循环的氨基酸是A、蛋氨酸B、鸟氨酸C、丝氨酸D、丙氨酸E、脯氨酸正确答案:B6.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六大类的主要根据是()A、酶的结构B、酶促反应性质C、酶的来源D、酶的理化性质正确答案:B7.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A、几种蛋白质混合食用,提高营养价值B、糖与蛋白质混合食用,提高营养价值C、用糖、脂肪代替蛋白质的营养作用D、糖、脂肪、蛋白质混合食用,提高营养价值E、脂肪与蛋白质混合食用,提高营养价值正确答案:A8.以下哪种激素是抗脂解激素A、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C、生长素D、胰岛素E、促甲状腺素正确答案:D9.Km是()A、是最大反应速度时的作用物浓度B、作用物浓度达50%饱和时的反应速度C、反应速度达最大反应速度50%时的作用物浓度D、作用物浓度饱和时的反应速度正确答案:C10.各种酶都具有最适pH,其特点是()A、大多数酶活性的最适pH曲线为抛物线形。
B、最适pH时酶分子的活性通常较低C、最适pH时酶的活性中心的可解离基团都处于最适反应状态D、最适pH一般即为该酶的等电点正确答案:C11.激活胰蛋白酶的物资是A、HClB、胆汁酸C、肠激酶D、羧基肽酶E、胃蛋白酶正确答案:C12.脂肪酸-氧化的限速酶是A、肉碱脂酰转移酶IB、肉碱脂酰转移酶ⅡC、脂酰CoA脱氢酶D、β-羟脂酰CoA脱氢酶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13.脂肪酸生物合成时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液的循环是:A、丙酮酸—柠檬酸循环B、苹果酸穿梭作用C、已醛酸循环D、三羧酸循环E、磷酸甘油穿梭作用正确答案:A14.通常不存在于生物膜中的脂类是A、糖脂B、卵磷脂C、脑磷脂D、甘油三酯正确答案:D15.下列哪一种不属于一碳单位A、CO2B、-CH2-C、-CH=D、-CH=NHE、-CHO正确答案:A16.脂肪酸合成时所需的氢来自A、NADH+H+B、NADPH+H+C、FADH2D、FMNH2E、UQH2正确答案:B17.下列何者是DNA的基本单位?A、dAMPB、ATPC、dUTPD、dTTP正确答案:A18.尿酸是下列哪些化合物分解的终产物A、AMPB、UMPC、IMPD、TMP正确答案:C19.可经脱氨基作用直接生成α-酮戊二酸的氨基酸是A、丝氨酸B、天冬氨酸C、苏氨酸D、谷氨酸E、甘氨酸正确答案:D20.根据米氏方程,不符合[S]与Km与关系的是A、当[S]>>Km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成零级反应B、当[S]<< Km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反应成一级反应C、度量二者的单位是相同的D、当[S]= Km/3时,V=67%VmaxE、当 [S]= Km时,V=Vmax/2正确答案:D21.下列物质不能转变生成乙酰CoA的是A、酮体B、脂肪酸C、胆固醇D、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的α-酮酸E、葡萄糖正确答案:C22.下列有关脂酸从头生物合成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A、它并不利用乙酰CoB、它仅仅能合成少於10个碳原子的脂酸C、它需要丙二酸单酰CoA作为中间物D、它主要发生在线性体内E、它利用NAD+作为氧化剂正确答案:C23.丙二酸能阻断糖的有氧氧化,因为它A、抑制丙酮酸脱氢酶B、抑制柠檬酸合成酶C、抑制琥珀酸脱氢酶D、阻断电子传递正确答案:C24.hnRNA是下列哪种RNA的前体?A、mRNAB、rRNAC、tRNAD、snRNA正确答案:A25.不出现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A、胱氨酸B、精氨酸C、半胱氨酸D、瓜氨酸E、赖氨酸正确答案:D26.胞液的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合成的脂肪酸碳原子长度至:A、12B、16C、20D、14E、18正确答案:B27.乳糜微粒中含量最多的组分是A、甘油三酯B、磷脂酰胆碱C、脂肪酸D、胆固醇正确答案:A28.在动物的脂肪酸从头合成中,合成原料乙酰辅酶A可在线粒体内由丙酮酸氧化脱羧后,经到达胞液。
食品化学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中常见的天然色素包括以下哪些?A. 胡萝卜素B. 叶绿素C. 黄酮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食品的口感B.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D. 改变食品的颜色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 食用色素B. 防腐剂C. 增稠剂D. 维生素答案:D4. 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可以防止哪种物质的氧化?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水分5. 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乳化剂?A. 明胶B. 甘油C. 卡拉胶D. 卵磷脂答案:D6. 食品中的酶制剂通常用于以下哪个过程?A. 杀菌B. 发酵C. 脱水D. 浓缩答案:B7. 食品中的甜味剂通常用于替代哪种物质?A. 盐B. 酸C. 脂肪D. 糖答案:D8. 食品中的酸度调节剂可以改变食品的什么特性?A. 颜色B. 口感C. 营养价值D. 保质期答案:B9. 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增味剂?B. 食盐C. 糖D. 醋答案:A10. 食品中的稳定剂和增稠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B. 改善食品的感官特性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变食品的颜色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食品中的_______和_______是常见的天然色素,它们分别来源于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
答案:胡萝卜素;叶绿素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对人体健康造成_______。
答案:危害3. 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可以防止食品中的_______氧化,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答案:脂肪4. 食品中的乳化剂可以降低油水两相的_______,使它们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答案:表面张力5. 食品中的酶制剂在食品加工中起到催化作用,促进_______的分解,改善食品的质地和风味。
答案:蛋白质6. 食品中的甜味剂可以提供甜味,但通常_______比蔗糖低。
食品生物化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十前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乳品蛋白质含量,每克测出氮相当于(蛋白质含量。
A. 0.638B.6.38C.63.8D.638.0)2.GSH分子的作用是(A.生物还原B.活性激素 D.构成维生素)3.蛋白变性后(A.溶解度降低B. 不易降解C. 一级结构破坏D. 二级结构丧失)4.破坏蛋白质水化层的因素可导致蛋白质(A.变性B. 变构C. 沉淀D.水解)5.()实验是最早证明DNA^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A.大肠杆菌基因重组B. 肺炎链球菌转化C.多物种碱基组成分析D.豌豆杂交)6.紫外分析的A260/A280比值低, 表明溶液中(A.蛋白质B.DNAC.RNAD. 核苜酸)7.DNA生物合成的原料是(A.NTPB.dNTPC.NMPD.dNMP)8.据米氏方程,v达50%Vma时的底物浓度应为()KmA.0.5B.1.0C.2.0D.5.0)9.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A.Vmax下降,Km下降B.Vmax 下降,Km增加C.Vmax 不变,Km增加D.Vmax 不变,Km下降)10.维生素()届于水溶性维生素。
A.AB.BC.DD.E)11.糖代谢中,常见的底物分子氧化方式是()氧化A. 加氧B. 脱毯C. 脱氢D. 裂解( )12.每分子NADH曲呼吸链彻底氧化可产生( )分子ATRA. 1B.2C.3D.4( )13.呼吸链电子传递导致了( )电化学势的产生。
A. H+B.K +C.HCO 3-D.OH( )14.( )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抑制剂。
A. ATPB.ADPC.AMPD.Pi( )15.动物体内,( )彳艮难经糖异生作用转变为糖。
A.氨基酸B. 核苜酸C. 有机酸D.脂肪酸( )16.核糖可来源于( )。
A. EMPB.TCAcC.HMPD. 乙醛酸循环( )17.脂肪酸6幸化主要产物是( )。
食品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食品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A.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 蛋白质的空间构象C. 蛋白质的亚基组成D. 蛋白质的亚基排列顺序答案:A2. 酶的催化作用是通过()A. 改变反应的自由能B. 改变反应的活化能C. 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D. 改变反应的速率常数答案:B3. 脂肪酶催化水解脂肪时,其催化作用的机制是()A. 底物结合酶的活性中心B. 底物结合酶的底物结合位点C. 底物结合酶的非活性中心D. 底物结合酶的非结合位点答案:A4. 糖类物质的还原性主要取决于()A. 单糖的还原性B. 多糖的还原性C. 糖苷键的还原性D. 糖的衍生物的还原性答案:A5. 维生素C的化学名称是()A. 抗坏血酸B. 核黄素C. 硫胺素D. 视黄醇答案:A6.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 核苷酸B. 核苷C. 核苷酸和核苷D. 核苷酸和核苷酸答案:A7. 蛋白质的等电点是指()A. 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的pH值B. 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的pH值C. 蛋白质的稳定性最低的pH值D. 蛋白质的净电荷最大的pH值答案:A8. 食品中添加亚硝酸盐的主要作用是()A. 增加食品的色泽B. 增加食品的风味C.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答案:C9. 食品中添加柠檬酸的主要作用是()A. 作为抗氧化剂B. 作为防腐剂C. 作为酸味剂D. 作为增稠剂答案:C10. 食品中添加卡拉胶的主要作用是()A. 作为乳化剂B. 作为稳定剂C. 作为增稠剂D. 作为抗氧化剂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蛋白质的功能()A. 结构成分B. 催化作用C. 免疫作用D. 信号传递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酶的分类()A. 氧化还原酶B. 转移酶C. 水解酶D. 异构酶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糖类的分类()A. 单糖B. 低聚糖C. 多糖D. 糖醇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维生素的分类()A. 水溶性维生素B. 脂溶性维生素C. 必需氨基酸D. 非必需氨基酸答案:AB5. 以下哪些是核酸的分类()A. DNAB. RNAC. 蛋白质D. 脂质答案:AB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包括____和____。
812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中的哪种成分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答案:D2. 哪种维生素是脂溶性维生素?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C. 维生素CD. 维生素D答案:A3. 食品中的哪种物质可以作为抗氧化剂使用?A. 糖B. 盐C. 油脂D. 维生素E答案:D4. 食品中的哪种成分与食品的色泽有直接关系?A. 蛋白质C. 碳水化合物D. 色素答案:D5. 食品中的哪种物质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A. 微生物B. 酶C. 氧气D. 水分答案:A6. 哪种物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以作为乳化剂使用?A. 柠檬酸B. 食盐C. 淀粉D. 卵磷脂答案:D7. 食品中的哪种物质可以作为防腐剂使用?A. 糖B. 盐C. 醋D. 亚硝酸盐答案:D8. 食品中的哪种物质可以作为增稠剂使用?B. 盐C. 明胶D. 醋答案:C9. 食品中的哪种物质可以作为甜味剂使用?A. 糖B. 盐C. 醋D. 阿斯巴甜答案:D10. 食品中的哪种物质可以作为稳定剂使用?A. 糖B. 盐C. 明胶D. 羧甲基纤维素钠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食品中的_______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基本物质。
答案:蛋白质2. 食品中的_______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答案:碳水化合物3. 食品中的_______可以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
答案:维生素C4. 食品中的_______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答案:磷脂5. 食品中的_______可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答案:抗氧化剂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2. 请简述食品中添加色素的作用是什么?答案:食品中添加色素的作用是改善食品的色泽,增强食品的感官吸引力,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1112食品生化试卷库答案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化学(原名:食品化学)试卷库试卷答案(请注意保密)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20 ~20 学年第学期食品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1卷)答案出卷人:郝涤非校对人:万国福考试时间: 100 分钟一、填空题(1分×20=20.0分)[1] 答案焦糖化反应羰氨反应 VC氧化褐变酶促褐变[2] 答案锌[3] 答案茄苷不能[4] 答案氢键低[5] 答案红曲色素ß-胡萝卜素[6] 答案消化吸收转化排泄[7] 答案甜龋齿[8] 答案葡萄糖果糖[9] 答案加氧脱氢二、判断题(1分×15=15.0分)[1] 答案√[2] 答案√[3] 答案√[4] 答案√[5] 答案√[6] 答案×[7] 答案×[8] 答案×[9] 答案×[10] 答案√[11] 答案√[12] 答案√[13] 答案×[14] 答案×[15] 答案×三、单项选择题(1分×10=10.0分)[1] 答案C[2] 答案D[3] 答案A[4] 答案B[5] 答案C[6] 答案D[7] 答案A[8] 答案A[9] 答案D[10] 答案B四、不定项选择题(2分×5=10.0分)[1] 答案BCD[2] 答案BCD[3] 答案ABCD[4] 答案ACD[5] 答案C五、名词解释(3分×5=15.0分)[1]答案存在于机体健康组织中,并且含量浓度比较恒定,缺乏时可使机体组织或功能异常,补充后又恢复正常,或可防止这种异常发生的矿物质。
[2]答案经过糊化的淀粉冷却后,淀粉的运动逐渐减弱,分子链趋向平行排列,相互靠拢,彼此之间以氢键结合,形成大于胶体的质点而沉淀分子间氢键的结合特别牢固,以至于不再溶于水,也不易被淀粉酶水解,那么这个过程就称为淀粉的老化。
[3]答案一克油脂完全皂化时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叫皂化值。
第一章绪论1.天然食品中除糖类、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类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须的物质外,还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
2.食品的化学组成分为_________和非天然成分,非天然成分又可分为_________和污染物质。
3.简述食品化学研究的内容。
4.简述食品贮藏加工中各组分间相互作用对其品质和安全性的不良影响。
第二章水1.降低水分活度可以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其机理是什么?2.食品的水分状态与吸湿等温线中的分区的关系如何?3.水分活度4.等温吸湿曲线及“滞后”现象5.下列食品中,Aw值在0.95~1.00范围的是A.新鲜水果B.甜炼乳C.火腿D.牛乳6.下列哪类微生物对低水分活度的敏感性最差?A.细菌B.酵母C.霉菌D.芽孢杆菌7.下列不属于结合水特点的是A.在-40℃以上不结冰B.可以自由流动C.在食品内可以作为溶剂D.不能被微生物利用8.属于自由水的有A.单分子层水B.毛细管水C.多分子层水D.滞化水9.结合水不能作溶剂,但能被微生物所利用。
10.食品中的单分子层结合水比多分子层结合水更容易失去。
11.与自由水相比,结合水的沸点较低,冰点较高。
12.水分的含量与食品的腐败变质存在着必然、规律的关系。
13.高脂食品脱水,使其Aw降低至0.2以下,对其保藏是有利的。
14.食品中的结合水能作为溶剂,但不能为微生物所利用。
15.一般说来,大多数食品的等温吸湿线都成S形。
16.马铃薯在不同温度下的水分解析等温线是相同的。
17.结合水是指食品的非水成分与水通过_________结合的水。
又可分为单分子层结合水和_________。
18.吸湿等温线是恒定温度下,以水分含量为纵坐标,以_________为横坐标所作的图,同一食品的吸附等温线和解吸等温线不完全一致,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
19.大多数食品的吸湿等温线呈___________形,而且与解吸曲线不重合,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
食品生物化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前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乳品蛋白质含量,每克测出氮相当于()克蛋白质含量。
A.0.638B.6.38C.63.8D.638.0()2.GSH分子的作用是()。
A.生物还原B.活性激素C.营养贮藏D.构成维生素()3.蛋白变性后()。
A.溶解度降低B.不易降解C.一级结构破坏D.二级结构丧失()4.破坏蛋白质水化层的因素可导致蛋白质()。
A.变性B.变构C.沉淀D.水解()5.()实验是最早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A.大肠杆菌基因重组B.肺炎链球菌转化C.多物种碱基组成分析D.豌豆杂交()6.紫外分析的A260/A280比值低,表明溶液中()含量高。
A.蛋白质B.DNAC.RNAD.核苷酸()7.DNA生物合成的原料是()。
A.NTPB.dNTPC.NMPD.dNMP()8.据米氏方程,v达50%Vmax时的底物浓度应为()Km。
A.0.5B.1.0C.2.0D.5.0()9.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
A.Vmax下降, Km下降B.Vmax下降, Km增加C.Vmax不变, Km增加D.Vmax不变, Km下降()10.维生素()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A.AB.BC.DD.E()11.糖代谢中,常见的底物分子氧化方式是()氧化。
A.加氧B.脱羧C.脱氢D.裂解()12.每分子NADH+H+经呼吸链彻底氧化可产生()分子ATP。
A.1B.2C.3D.4()13.呼吸链电子传递导致了()电化学势的产生。
A.H+B.K+C.HCO3-D.OH-()14.()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抑制剂。
A.ATPB.ADPC.AMPD.Pi()15.动物体内,()很难经糖异生作用转变为糖。
A.氨基酸B.核苷酸C.有机酸D.脂肪酸()16.核糖可来源于()。
A.EMPB.TCAcC.HMPD.乙醛酸循环()17.脂肪酸β–氧化主要产物是()。
(完整版)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美拉德反应不利的一面是导致氨基酸的损失,其中影响最大的人体必需氨基酸:( )A LysB PheC ValD Leu2、下列不属于还原性二糖的是……………………………………………………………()A麦芽糖B蔗糖C乳糖D纤维二糖3、下列哪一项不是食品中单糖与低聚糖的功能特性……………………………………( )A产生甜味B结合有风味的物质C亲水性D有助于食品成型4、对面团影响的两种主要蛋白质是……………………………………………………( )A麦清蛋白和麦谷蛋白B麦清蛋白和麦球蛋白C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D麦球蛋白和麦醇溶蛋白5、在人体必需氨基酸中,存在ε-氨基酸的是…………………………………………()A亮氨酸B异亮氨酸C苏氨酸D赖氨酸6、某油有A、B、C三种脂肪酸,则可能存在几种三酰基甘油酯……………………( )A、3B、8C、9D、277、下列哪一项不是油脂的作用。
…………………………………………………………( )A、带有脂溶性维生素B、易于消化吸收风味好C、可溶解风味物质D、吃后可增加食后饱足感8、下列哪些脂类能形成β晶体结构………………………………………………………( )A、豆油B、奶油C、花生油D、猪油E菜籽油F、棉籽油9、水的生性作用包括……………………………………………………………………()A、水是体内化学作用的介质B、水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C、水是维持体温的载温体,D、水是体内摩擦的滑润剂10、利用美拉德反应会……………………………………………………………………()A、产生不同氨基酸B、产生不同的风味C、产生金黄色光泽D、破坏必需氨基酸11、影响油脂自氧化的因素………………………………………………………………()A、油脂自身的脂肪酸组成B、H2O对自氧化的影响C、金属离子不促俱自氧化D、光散化剂对自氧化的影响12、油脂的热解不会使……………………………………………………………………()A、平均分子量升高B、粘度增大C、I2值降低D、POV值降低13、防止酸褐变的方法……………………………………………………………………()A、加热到70℃~90℃B、调节PH值C、加抑制剂D、隔绝空气14、下列脂肪酸不属于必须脂肪酸的是…………………………………………………( )A、亚油酸B、亚麻酸C、肉豆蔻酸D、花生四烯酸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n-Sto与MSn-MoSt是同一物质B、Sn-Stom与Sn-MoSt不是同一物质C、Sn-StoM与Sn-Most化学性质相同D、Sn-StoMS与n-MoSt分子量不相等16、油脂劣变前后,油脂的总质量有何变化…………………………………………( )A、减少B、增大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17、油脂劣变反应的链传播过程中,不属于氢过氧化物(ROOH)的分解产物。
食品化学判断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越高,食品的保质期就越长。
()
2. 食品中的酶在低温下活性会完全丧失。
()
3. 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在加热过程中会转化为硝酸盐。
()
4.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
()
5. 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可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
6. 食品中的防腐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对人体无害。
()
7. 食品中的色素添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
8. 食品中的乳化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稳定性。
()
9. 食品中的甜味剂可以替代糖,减少能量摄入。
()
10. 食品中的酸度调节剂可以改变食品的pH值,但不影响食品的风味。
()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食品化学试题库答案食品化学试题库答案【篇一:食品化学试题库】品科学各专业试用)一、名词解释1、淀粉的老化2、蛋白质效率比值(per)3、生理价值(bv)4、氨基酸分数(aas)5蛋白质净利用率(npu) 6、蛋白质的一级结构7、写出下列字母代号的含义pov(过氧化值)hlb(亲水亲油平衡值)tg(三酰基甘油脂)efa(必需脂肪酸) 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dha(脱氢丙氨酸/脑黄金) sfa(饱和脂肪酸) ufa(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碳五烯酸(epa) 月桂酸(la) 硬脂酸(st)亚油酸(l)sfi(固体脂肪指数)二十二碳六稀酸(dha) 油酸(o)8、淀粉糊化 9、sfi10、hlb11、油脂氢化12、酶 13、av14、sv15、iv 16、pov17、阈值18、辣味 19、涩味名词解释答案1、淀粉的老化:老化:淀粉溶液经缓冲慢冷却成淀粉凝胶经长期放置,会变成不透明甚至产生沉淀的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8、淀粉糊化: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均糊状溶液的作用9、sfi:在一定温度下一固体状态脂的百分数,即固体指数参量。
10、hlb:亲水亲油平衡值,一般在0-20之间,hlb越小其亲油性越强,反之亲水性越强。
11、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在不饱和键上进行加氢,使碳原子达到饱和或比较饱和,从而把室温下当呈液态的植物油变成固态的脂,这个过程称为油脂氢化。
13、av——酸价:中和1g油脂里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毫克数;14、sv——皂化值:1g油脂完全皂化所需koh毫克数;15、iv——碘值:100g油脂吸收碘的克数,衡量油脂里双键的多少。
16、pov——过氧化值:利用过氧化物的氧化能力测定1kg油脂里相当于氧的mmol数。
1718、辣味:刺激口腔黏膜、鼻腔粘膜、皮肤、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痛觉。
19、涩味:口腔蛋白质受到刺激后而产生的收敛作用。
20、指出下列代号的中文名称及颜色。
食品生物化学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7题,每题1分,共67分)1.转氨酶的辅酶是:A、NAD+B、NADP+C、FADD、FMNE、磷酸吡哆醛正确答案:E2.关于变构酶的结构特点的错误叙述是()A、有与作用物结合的部位B、有与变构剂结合的部位C、催化部位与别构部位都处于同一亚基上D、常有多个亚基组成正确答案:C3.下列哪种辅酶中不含维生素()A、CoA-SHB、FADC、NAD+D、CoQ正确答案:D4.在动物的脂肪酸从头合成中,合成原料乙酰辅酶A可在线粒体内由丙酮酸氧化脱羧后,经到达胞液。
A、柠檬酸穿梭B、磷酸甘油穿梭C、苹果酸穿梭正确答案:A5.人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指:A、油酸,亚油酸B、软脂肪酸,亚油酸C、亚油酸,亚麻酸D、油酸,软脂肪酸正确答案:C6.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参与下哪种反应A、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B、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C、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D、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E、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正确答案:B7.存在下列那种物质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度不变、Km值减少()A、有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B、无抑制剂存在C、有反竞争性抑制剂存在D、有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正确答案:A8.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过程可生成的乙酰CoA:A、1摩尔B、2摩尔C、3摩尔D、4摩尔E、5摩尔正确答案:B9.体内一碳单位代谢的载体是A、叶酸B、二氢叶酸C、四氢叶酸D、维生素B12E、维生素B6正确答案:C10.下列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B、酶是生物催化剂C、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D、酶具有专一性E、酶在强碱、强酸条件下会失活正确答案:A11.奇数碳原子脂肪酰CoA经β—氧化后除生成乙酰CoA外还有:A、丙二酰CoAB、丙酰CoAC、琥珀酰CoAD、乙酰乙酰CoAE、乙酰CoA正确答案:B12.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反馈抑制是由于控制了下列哪种酶的活性A、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B、胸苷酸合成酶C、二氢乳清酸酶D、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E、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正确答案:A13.下列对LDL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LDL亦称-脂蛋白B、LDL在血中由VLDL转变而来C、它是胆固醇含量百分比最高的脂蛋白D、是血中胆固醇的主要运输形式E、富含甘油三脂正确答案:E14.关于蛋白质腐败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在大肠进行B、是细菌对蛋白质或蛋白质消化产物的作用C、主要是氨基酸脱羧基、脱氨基的分解作用D、腐败作用产生的多是有害物质E、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E15.糖酵解途径有下列哪组变构调节酶?A、磷酸果糖激酶、烯醇化酶和丙酮酸激酶B、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C、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D、己糖激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和烯醇化正确答案:B16.纯化酶制剂时,酶纯度的主要指标是()A、蛋白质浓度B、酶量C、酶的总活性D、酶的比活性正确答案:D17.丙二酸能阻断糖的有氧氧化,因为它A、抑制丙酮酸脱氢酶B、抑制琥珀酸脱氢酶C、抑制柠檬酸合成酶D、阻断电子传递正确答案:B18.体内脱氧核苷酸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直接还原而成的A、二磷酸核苷B、一磷酸核苷C、核糖核苷D、三磷酸核苷E、核糖正确答案:A19.含蛋白质最少的脂蛋白是A、CMB、VLDLC、LDLD、HDLE、DL正确答案:A20.S-腺苷甲硫氨酸(SAM)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A、补充甲硫氨酸B、合成四氢叶酸C、生成嘌呤核苷酸D、生成嘧啶核苷酸E、提供甲基正确答案:E21.血浆脂蛋白中主要负责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是A、CMB、前β-脂蛋白C、β-脂蛋白D、α-脂蛋白E、中间密度脂蛋白正确答案:B22.下列关于脂酸β-氧化作用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A、起始于脂酰CoAB、对细胞来说,没有产生有用的能量C、被肉碱抑制D、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正确答案:A23.哺乳类动物体内直接催化尿酸生成的酶是A、黄嘌呤氧化酶B、核苷酸酶C、鸟嘌呤脱氨酶D、腺苷脱氨基酶E、尿酸氧化酶正确答案:A24.体内合成前列腺素,血栓素,白三烯的原料是A、花生四烯酸B、油酸C、软脂酸D、硬脂酸E、亚麻酸正确答案:A25.在动物的脂肪酸从头合成中,合成原料乙酰辅酶A可在线粒体内由丙酮酸氧化脱羧后,经到达胞液。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化学(原名:食品化学)试卷库试卷(请注意保密)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4] AW表征了食品的稳定性。
()[5] 脂肪酸活化为脂肪酰辅酶A时,需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
()[6] 抗坏血酸作为抗氧化剂,不能大剂量添加。
()[7] 高水分活度下美拉德反应的速度随着水分活度升高而加快。
()[8] 制取动物油最好的方法是压榨法。
()[9] 从黄变米中分离出各种黄曲霉毒素,这主要是由于岛青霉污染所致。
()[10] 米氏方程反映E和S亲和力的大小。
Km越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小。
()[11] 酶活力的测定实际上就是酶的定量测定。
()[12] B族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的组分参与代谢。
()[13] 酶的最适pH是一个常数,每一种酶只有一个确定的最适pH。
()[14] 变性后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也发生改变。
()[15] 食品原料中天然成分都是好的。
()三、单项选择题(1分×10=10.0分)[1] 鱼冻的形成属于蛋白质的A、变性B、膨润C、凝胶D、沉淀[2] 以下不属于低聚糖共性的是A、可溶于水B、有甜味C、发生水解D、还原性[3] 植物油中常见的天然抗氧化剂有A、生育酚B、芝麻酚C、棉酚D、谷维素[4] 软脂酸经活化、β氧化至彻底分解成CO2和H2O,可净生成129molATP或106molATP,原因是A、所按O/P比不同B、所按P/O比不同C、ADP不同D、都不对[5] 人体一般不会缺乏以下哪种物质A、CaB、FeC、KD、Zn[6] 以下不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A 、V CB 、VB 1C 、VB 5D 、V D[7] 以下属于水果催熟剂的是A 、乙烯利B 、二氧化硫C 、丙三醇D 、乙醇 [8] 发芽、变绿的马铃薯不宜食用是因为存在A 、毒茄苷B 、蛋白酶抑制剂C 、淀粉酶抑制剂D 、硫苷 [9] 以下属于调节物质的是A 、蛋白质B 、糖类C 、脂类D 、维生素 [10]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枢纽是A 、EMPB 、TCAC 、HMPD 、HMS四、不定项选择题(2分×5=10.0分)[1] 常见的单糖有:A 、蔗糖B 、半乳糖C 、果糖D 、葡萄糖 [2] 可引起蛋白质不可逆沉淀的有A、硫酸铵 B、硝酸 C、三氯醋酸 D、汞 [3] 能对矿物质产生影响的工序是A 、罐藏B 、烫漂C 、水煮D 、沥滤[4] 下列可使黄曲霉毒素脱毒的方法有A 、控制仓储粮食的含水量B 、加热C 、使用氨水D 、通过臭氧降解 [5] 用于判断油脂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特征常数有A 、皂化值B 、酯值C 、碘值D 、酸价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五、名词解释(3分×5=15.0分)1、必需元素2、淀粉的老化3、皂化值4、转氨基作用5、氧化磷酸化六、简答题(4分×5=20.0分)[1] 请列出四种淀粉酶的作用特点。
食品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A. 蛋白质的空间构象B. 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C. 蛋白质的亚基组成D. 蛋白质的分子量答案:B2. 下列哪种维生素是脂溶性的?A. 维生素B1B. 维生素CC. 维生素DD. 维生素E答案:C3. 酶的催化作用主要是通过:A. 提供反应物B.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 提供能量D. 改变反应物的化学性质答案:B4. 糖类的单糖中,下列哪种是五碳糖?A. 葡萄糖B. 果糖C. 核糖D. 半乳糖答案:C5.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核酸?A. DNAB. RNAC. 蛋白质D. 脂多糖答案:C6. 脂肪的消化主要发生在人体的哪个部位?A. 胃B. 小肠C. 大肠D. 口腔答案:B7. 哪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A. 丙氨酸B. 亮氨酸C. 谷氨酸D. 丝氨酸答案:B8. 维生素B12的主要功能是参与:A. 细胞呼吸B. 蛋白质合成C. 红细胞生成D. 脂肪代谢答案:C9.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A. α-螺旋B. β-折叠C. 无规卷曲D. 三级结构答案:D10. 淀粉在人体内的消化最终产物是:A. 葡萄糖B. 麦芽糖C. 果糖D. 蔗糖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蛋白质的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其_______和生物活性丧失。
答案:空间构象;理化性质2. 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_______化学反应。
答案:一种或一类3. 核酸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分为_______和_______。
答案:DNA;RNA4. 脂肪在小肠中被分解成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甘油;脂肪酸5. 维生素B1缺乏会导致_______。
答案:脚气病6. 糖类的消化主要发生在人体的_______。
答案:小肠7. 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_______需要的氨基酸。
8全酶由和组成。
9酶活性中心上的基因可分为两类、。
10核酸的最终水解产物有:、、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液态碳酸钙可补人体吸收利用3人体可利用L-型单糖4果糖分子内脱水可产生羟甲基糖醛5酵母菌利用麦芽糖的能力最强。
6膳食纤维在食品营养上是无用的物质7枝链淀粉的结构中含α-1.6糖苷键。
8反式脂肪酸可被人吸收。
9油脂高温,长时间加热会产生安全性问题。
10维生素E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四、简答题(共48分)1糖酵解途径的意义是什么(12分)。
2酶促反应的特点有那些?(10分)3三羧酸循环有什么作用?(10分)4等电点的调节(8)5 油脂酸价滴定(8)《食品生物化学》(B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2)1.水分活度:溶液中水的逸度之比,可以近似的表示为溶液中水的蒸汽分压(P)与纯水饱和蒸汽压(P。
)之比。
2.甜度:一般以10%或15%的蔗糖水溶液在20℃是的甜度为1.0,则果糖的甜度为1.5,葡萄糖的甜度为0.7。
3.焦糖化反应:糖类尤其是单糖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加热到熔点以上的的高温(一般是140~170℃以上)是,糖会脱水而发生褐变,这种反应成为焦糖化反应。
4.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调节溶液的PH,使蛋白质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成为两性离子,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移动,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称为溶液的等电点。
5.酶的活性中心:我们把酶分子中,由必须基团相互靠近所构成的能直接结合底物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空间部位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6.三羧酸循环:乙酰CoA经过一个循环反映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循环以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生成柠檬酸为起点,到重新生成草酰乙酸结束。
因为柠檬酸含有3个羧基,所以称为三羧酸循环。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1.细胞中、线粒体2.乙酸、乳酸、柠檬酸苹果酸3.甜、酸、咸、苦4.胡萝卜素类、叶黄素类5.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6.酶蛋白和辅助因子7.催化基团、结合基团8.磷酸、戊糖、碱基9.磷酸、戊糖、碱基10.盐析、加入水溶性有机溶剂、加入重金属盐、加入某些酸类三、选择题(共20分)四、简答题(48分)1糖酵解途径的意义。
《食品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适用专业: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1自由水: 2美拉德反应 3酸价: 4必须氨基酸: 5维生素: 6糖酵解: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mol 葡萄糖经彻底氧化可产生 molATP 。
2、鱼的腥臭味主要是3 苦味物质有: 、 、 、4、天然甜味剂有: 、 、 。
5、味感有:(10种)6、吡咯色素有:、。
7 酚类色素指:、、。
8 水溶性维生素有:。
9 植物蛋白酶有:、、。
10 .膳食纤维包括、、三大部分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含水量越高,水分活度越大2每日微量元素的补充越大越好3人体对植物性铁元素吸收率较低4葡萄糖晶体刚溶于水时,比旋光度是变化的5蔗糖分子间脱水可生成焦糖6棉籽糖、水苏糖可为膳食纤维组分。
7直链淀粉的结构是α-1.6糖苷键8糊化的淀粉不经处理会老化9软脂酸是一种必需脂肪酸10地沟油可作为工业原料制造肥皂。
四、简答题(共48分)1 影响酶促反映的因素有哪些?(12 )2托盘天平的使用?(10分)3作用于淀粉的酶有哪几种?(10 )4离心机的使用?(8)5 蛋白质变性的机制是什么?(8)《食品生物化学》(A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自由水:组织、细胞中易结冰、且能溶解溶质的这部分水美拉德反映:是指碳基和氨基经缩合、集合反映生成类黑色素的反应。
酸价:天然脂肪中常含有一些游离脂肪酸,所为酸值就是用以中和一克油脂中的游戏脂肪酸所需要的KOH的毫克数。
必需氨基酸:通常把人体内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的氨基酸称为必须氨基酸。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糖酵解:在无氧或相对缺氧状态下,葡萄糖经一系列化学反应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ATP生成的过程,称为糖的糖酵解。
二、填空(每小空1分,共20分)1.38或362.三甲胺3.苦瓜、莲子、白果、茶叶4.甘草、甜味菊、氨基酸5.甜、酸、咸、苦、鲜、涩、碱、凉、辣、金属味6.血红素、叶绿素7.花青素类、花黄素类、鞣质8.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9.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10维生素、基料碳水化合物、填充类化合物三、选择题四、简答题1❶底物浓度❷酶浓度❸PH值❹温度❺激活剂❻抑制剂2平衡调零注意事项完毕3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脱支酶4平衡离心平衡放进离心机调速控制时间5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二、三、四级结构)受到破坏,但并不破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1112食品生化试卷库答案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化学(原名:食品化学)试卷库试卷答案(请注意保密)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20 ~20 学年第学期食品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1卷)答案出卷人:郝涤非校对人:万国福考试时间: 100 分钟一、填空题(1分×20=20.0分)[1] 答案焦糖化反应羰氨反应 VC氧化褐变酶促褐变[2] 答案锌[3] 答案茄苷不能[4] 答案氢键低[5] 答案红曲色素ß-胡萝卜素[6] 答案消化吸收转化排泄[7] 答案甜龋齿[8] 答案葡萄糖果糖[9] 答案加氧脱氢二、判断题(1分×15=15.0分)[1] 答案√[2] 答案√[3] 答案√[4] 答案√[5] 答案√[6] 答案×[7] 答案×[8] 答案×[9] 答案×[10] 答案√[11] 答案√[12] 答案√[13] 答案×[14] 答案×[15] 答案×三、单项选择题(1分×10=10.0分)[1] 答案C[2] 答案D[3] 答案A[4] 答案B[5] 答案C[6] 答案D[7] 答案A[8] 答案A[9] 答案D[10] 答案B四、不定项选择题(2分×5=10.0分)[1] 答案BCD[2] 答案BCD[3] 答案ABCD[4] 答案ACD[5] 答案C五、名词解释(3分×5=15.0分)[1]答案存在于机体健康组织中,并且含量浓度比较恒定,缺乏时可使机体组织或功能异常,补充后又恢复正常,或可防止这种异常发生的矿物质。
[2]答案经过糊化的淀粉冷却后,淀粉的运动逐渐减弱,分子链趋向平行排列,相互靠拢,彼此之间以氢键结合,形成大于胶体的质点而沉淀分子间氢键的结合特别牢固,以至于不再溶于水,也不易被淀粉酶水解,那么这个过程就称为淀粉的老化。
[3]答案一克油脂完全皂化时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叫皂化值。
[4]答案转氨酶作用下,一种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另一种酮酸上生成新的氨基酸,原来的氨基酸则转变为α-酮酸,此过程称为转氨基作用。
[5]答案氧化磷酸化是指伴随着电子从底物到氧的传递,ADP被磷酸化形成ATP 的酶促过程,它能将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自由能贮存于ATP中。
六、简答题(4分×5=20.0分)[1] 答案α-淀粉酶的作用特点:内切酶,能水解α-1,4糖苷键,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
β-淀粉酶的作用特点:外切酶,能水解α-1,4糖苷键,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
葡萄糖淀粉酶的作用特点:外切酶,可以水解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
异淀粉酶的作用特点:内切酶,水解支链淀粉或者糖原的α-1,6糖苷键。
[2] 答案食品加工贮藏中各组分间相互作用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不良影响有质构变化、风味变化、颜色变化、营养价值变化。
[3] 答案1)乳化的定义:使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中的一种呈液滴状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
2)乳化剂分子中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
[4] 答案摄入量不足,如食物储存不当,膳食烹调不合理,偏食等;吸收障碍,如慢性腹泻或肝胆疾病患者;需要量增加,如孕妇、乳母、儿童、重体力劳动者、慢性病人;长期服用抗生素,使一些肠道细菌合成的维生素缺乏。
[5] 答案1)氧化酸败的定义:油脂暴露于空气中会自动进行氧化作用,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2)影响因素:光照、热、水分活度、重金属离子、血红素、氧化酶、氧气浓度七、论述题(5分×2=10.0分)[1] 答案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
随着温度的升高,活化分子数增多,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另一方面。
随着温度升高,酶蛋白逐渐变性失火,反应速率随之降低。
因此,在低温范围,随着温度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当温度升到一定限度时,温度继续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反而下降。
在一定条件下,能使酶发挥最大活性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
偏离最适pH越远,酶的活性就越低。
[2] 答案酶促褐变机理:植物中的酚类物质在酚酶及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氧化成醌,醌再进行非酶促反应生成褐色的色素。
酶促褐变的控制:1、热处理法 70~95℃ 7S 如果热处理不彻底,虽然破坏了细胞的结构,但酶尚未被破坏,反而有利于酶和底物的接触而促进褐变。
2、酸处理法 PH<3.0 可抑制反应的发生,0.5%柠檬酸+0.3%VC 效果较好。
3、SO2及亚硫酸盐的处理SO210PPM可完全抑制酚酶,但因挥发和副反应损失,实际用量 300~600PPM,要求成品残留量小于20MG/KG ,优点:使用方便、效果可靠、成本低;缺点:使食品漂白、有腐蚀性和不愉快的味道、破坏Vb不等。
4、驱氧法 Vc NaCl 柠檬酸糖溶液浸泡。
5、底物改变利用甲基转移酶将底物甲基化,防止褐变。
添加底物类似物,竞争性抑制酶的活性。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20 ~20 学年第学期食品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2卷)答案出卷人:郝涤非校对人:万国福考试时间: 100 分钟一、填空题(1分×20=20.0分)[1] 答案水分矿物质[2] 答案葡萄糖α-1,4-糖β-1,4-糖[3] 答案费林班乃德(本尼地)[4] 答案蓝紫红褐[5] 答案磷脂脂肪酸[6] 答案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黄素单核苷酸腺苷三磷酸辅酶Ⅰ辅酶Ⅱ[7] 答案蛋白质 RNA[8] 答案食品添加剂污染物质二、判断题(1分×15=15.0分)[1] 答案×[2] 答案×[3] 答案√[4] 答案×[5] 答案√[6] 答案×[7] 答案×[8] 答案×[9] 答案×[10] 答案√[11] 答案√[12] 答案× [13] 答案× [14] 答案√ [15] 答案× 三、单项选择题(1分×10=10.0分)[1] 答案D [2] 答案D [3] 答案D [4] 答案A [5] 答案B [6] 答案A [7] 答案A [8] 答案D [9] 答案C [10] 答案A 四、多项选择题(2分×5=10.0分) [1] 答案AB [2] 答案BD [3] 答案BC [4] 答案AC [5] 答案AD 五、名词解释(3分×5=15.0分)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内……不……要……答……题…………………………………………………………[1] 答案仅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称为单纯蛋白质,如核糖核酸酶、肌动蛋白。
[2] 答案可溶于水而不溶液于脂肪及有机溶剂,包括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
不能在体内贮存,必须及时从食物中补充。
[3] 答案通过物质分解,将自身物质转化为外部物质的过程。
[4]答案即鸟氨酸循环,是将有毒的氨转变为无毒的尿素的循环。
肝脏是尿素循环的重要器官。
[5]答案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称为肽键,它具有平面性质。
六、简答题(4分×5=20.0分)[1] 答案1)基本反应物:还原糖、游离氨基酸或者蛋白质上的游离氨基及一定量的水。
2)影响因素:(1)pH,7.8~9.2时速度最快。
(2)糖结构的影响:褐变程度为D-木糖>L-阿拉伯糖>己糖>二糖。
(3)金属离子:Cu与Fe起催化作用, 程度为Fe(III)>Fe(II)[2] 答案矿物质又称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
根据其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可以分为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从食品和营养的角度又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毒元素。
[3] 答案底物浓度、酶浓度、pH、温度、抑制剂和激活剂等[4] 答案生物氧化,及生物氧化的方式。
物质在细胞内的氧化称为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的方式有加氧反应,脱氢反应。
[5] 答案贝类自身并不产生毒物,但是当它们通过食物链摄取海藻或与藻类共生时就变得是有毒的了,足以引起人类食物中毒。
“红潮”实际上是大量的藻类聚集而成,当贝类和鱼类摄取了这些藻类后,会变得有毒,因此不能食用。
七、论述题(5分×2=10.0分)[1] 答案1)糖类物质的变化:淀粉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升高。
2)蛋白质的变化:分解为氨基酸。
3)色素物质的变化:叶绿素减少,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加。
4)单宁类物质的变化:北氧化,含量在降低,水果的涩味降低。
5)果胶物质的变化:果胶质降解,水果变软,风味变佳。
6)芳香物质形成:赋予果蔬类物质特别的香气。
7)VC变化:成熟期间大量积累,但是在储存中会降解,因此从营养学角度说,果蔬不宜久贮,尤其是蔬菜。
8)有机酸的变化:成熟过程中在降低。
[2] 答案 Vmax[S]• V=——————• [S]+KmKm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与酶的种类有关,而与酶的浓度无关。
Km值是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它的单位是mol/L。
反应了酶和底物的亲和力,Km越小,底物和酶的亲和力越大。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20 ~20 学年第学期食品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3卷)答案出卷人:郝涤非校对人:万国福考试时间: 100 分钟一、填空题(1分×20=20.0分)[1] 答案多羟基醛多羟基酮[2] 答案果糖[3] 答案阴极[4] 答案酸碱[5] 答案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合成酶[6] 答案糖酵解丙酮酸氧化脱羧三羧酸循环 38[7] 答案三甲基胺甲硫醚[8] 答案膳食纤维[9] 答案葡萄糖二、判断题(1分×15=15.0分)[1] 答案√[2] 答案×[3] 答案×[4] 答案×[5] 答案√[6] 答案√[7] 答案×[8] 答案√[9] 答案×[10] 答案×[11] 答案×[12] 答案√[13] 答案×[14] 答案×[15] 答案×三、单项选择题(1分×10=10.0分)[1] 答案C[2] 答案C[3] 答案A[4] 答案A[5] 答案C[6] 答案A[7] 答案B[8] 答案A[9] 答案A[10] 答案A四、多项选择题(2分×5=10.0分)(2分)[1] 答案ABC(2分)[2] 答案AB(2分)[3] 答案AB(2分)[4] 答案CD(2分)[5] 答案ABDF五、名词解释(3分×5=15.0分)[1] 答案在一定的温度下,将1mol底物全部转化成活化态所需的自由能,单位是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