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17
二年级数学教案拓展: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虽然有些人可能觉得它很难,但是如果你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就能掌握它并将它应用于生活中。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二年级数学教案拓展: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数学来解决问题。
例如,当你在商店里购物时,有时候你需要计算一些商品的价格,并计算出你要支付多少钱。
这个时候,退位减法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让我们来介绍一下退位减法。
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算法,用于减去两个大数。
退位减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数字中的某一位向前借位,以便进行减法运算。
当我们需要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我们可以使用连续退位减法。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连续退位减法。
假设我们需要计算 764 - 289。
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计算。
我们从右往左,将第一位相减,得到 4 - 9 = -5。
由于 4 小于9,我们需要向前借一位,以便进行减法运算。
我们将借位的数加到原来的数上,得到 14 - 9 = 5。
我们将这个数写在第一位上,并向后进行减法运算。
接着,我们从右往左,将第二位相减,得到 6 - 8 = -2。
由于 6 小于 8,我们需要向前借位,以便进行减法运算。
我们将借位的数加到原来的数上,得到 16 - 8 = 8。
我们将这个数写在第二位上,并向后进行减法运算。
我们从右往左,将第三位相减,得到 7 - 2 = 5。
我们将这个数写在第三位上。
764 - 289 = 475。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些其他的例子,以便进一步理解连续退位减法。
1. 710 - 329 = 3812. 986 - 424 = 5623. 543 - 278 = 265如上所述,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计算较大的数字时,我们可以使用连续退位减法来帮助我们进行减法运算。
这种算法非常有用,因为它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算出较大的数字。
学习三位数的退位减法退位减法是数学中的一种计算方法,用于计算两个数相减的结果。
而学习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在退位减法基础上拓展到三位数的计算。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习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步骤和方法。
一、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简介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即退位或借位运算。
当从较大的三位数减去较小的三位数时,可能会出现个位数不够减的情况,此时就需要退位或借位。
简单来说,就是借十位或百位的数来完成减法运算。
二、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步骤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介绍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步骤。
假设要计算356减去187的结果。
1. 从个位数开始减,6减去7,由于个位数不够减,需要退位或借位。
将十位数中的5减1,结果为4。
然后将个位数加上10,即6+10=16。
2. 进入十位数的减法计算,5减去8,同样不够减,需要再次退位。
将百位数中的3减1,结果为2。
然后将十位数加上10,即5+10=15。
3. 最后,进行百位数的减法计算,3减去1,结果为2。
4. 综上所述,最终结果为200。
三、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实例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进一步理解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1. 834减去476首先,从个位数开始计算,4减去6不够减,需要退位。
将十位数中的3减1,结果为2。
然后将个位数加上10,即4+10=14。
接着,计算十位数,3减去7不够减,需要再次退位。
将百位数中的8减1,结果为7。
然后将十位数加上10,即3+10=13。
最后,百位数的减法计算,8减去4,结果为4。
综上所述,结果为400。
2. 953减去648首先,从个位数开始计算,3减去8不够减,需要退位。
将十位数中的5减1,结果为4。
然后将个位数加上10,即3+10=13。
接着,计算十位数,5减去4,结果为1。
最后,百位数的减法计算,9减去6,结果为3。
综上所述,结果为305。
四、总结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学习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并不复杂,只需要掌握好步骤和方法即可。
首先,从个位数开始计算,不够减则退位或借位;然后进入十位数的计算,同样不够减需要再次退位;最后是百位数的计算。
3.3.2 三位数的减法〔连续退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5页例3、例4及47页练习九5、6、7题,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
教学提示:留意算理的理解,多制造时机让同学讲计算过程,不断稳固计算法那么,并关心同学突破重、难点。
导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让同学经受探究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经受算法的开展过程,能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
2、过程与方法:让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地进行简洁的、有条理的思索,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他人沟通算法的过程中,享受思索后发表自己见解的欢乐,获得胜利的体验,培育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乐观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把握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形成肯定的计算力量。
难点:经受探究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提高同学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预备:老师预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图片或挂图。
同学预备:演算纸、笔。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复习沟通昨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算一算,说说你发觉了什么。
518= 51080= 51785=列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1、复习了学过的旧学问,为新学问的学习做了有效铺垫;2、同学在计算过程中算到51785=时,产生了困难用前面学的方法不能解决了,自然而然激发同学学习新学问、探究新方法的欲望,很自然的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1、出例如3情境图:〔1〕漂亮的春天来了,小伴侣到郊外去爬山,上山行了517 米,下山比上山少行了85米,下山行了多少米?〔2〕猜猜他们下山也许行了多少米?你是怎样想的?生:他们下山也许行了400多米。
由于上山行了517米,下山比上山少行了85米,说明上山要行得多些,下山要行得少些,所以我认为下山也许行了400多米。
〔3〕要求下山行了多少米,可以怎样列式?〔板书51785〕〔4〕刚刚的猜测是否正确,我们来验证一下。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1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22-P23页的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已学过的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算理上是一样的,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从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交为复杂,学生容易出错。
没有直观的算法,而是直接呈现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经验迁移过来,解决新问题。
学情分析:虽然学生之前已学过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也掌握了一定的算理,但是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的情况下应如何进行计算,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因此在教学时,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准备了课件和配套的画面,以增强教学的直观形象性。
另外,结合学生之前已学过的退位减法计算为基础,通过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和掌握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3、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常规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一)简单描述昌江的一大旅游景点---棋子湾(二)出示课件:棋子湾从石碌到棋子湾61千米,路途经过乌烈时是38千米,还剩多少千米?1、指名演板,并说说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