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中学、丰城中学、高安二中、樟树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525.00 KB
- 文档页数:22
高安中学高一年级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个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7. 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man’s room number?A. 137.B. 173.C. 371.2. Who asked the woman to type a letter?A. Mr. Black.B. Mr. Brown.C. Mr. Green.3. What day is it today?A. Saturday.B. Sunday.C. Monday.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The brown shirt is fit for the man.B. The brown shirt is always the man’s right choice.C. The brown shirt is the cheapest among the three.5.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can make it easier to find a job?A.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B. Great learning skills.C.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中考班)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y does the man move to New York?A. To work there.B. To look after parents.C. To make a trip.2.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Buying a TV.B. TV channel.C. Sports meet.3. Why will the woman leave before eleven?A. To buy something.B. To make a work plan.C. To go home.4. What was the man doing at the moment?A. He was listening to the radioB. He was writing something.C. He was reading a book.5.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A. It’s rainy.B. It’s sunny.C. It’s cloud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化学开学考试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Al-27 Fe-56 Si-28 N-14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 蒸馏B. 升华C. 蒸发D. 萃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
”,其中“置火上”即为加热,“砒烟上飞”是指固体受热后不经过液体直接转化为气体,即升华,“凝结”即气体不经过液体直接转化为固体,即凝华。
故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B正确,本题选B。
2.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苏打在生活中可用做发酵粉B. 磁性氧化铁可用于制备颜料和油漆C. 石灰石既是制玻璃的原料又是制水泥的原料D. 二氧化硅可用于制作硅芯片和光电池【答案】C【解析】【详解】A. 苏打是碳酸钠,在生活中可用做发酵粉的是小苏打,即碳酸氢钠,A错误;B. 磁性氧化铁是四氧化三铁,可用于制备颜料和油漆的氧化铁,B错误;C. 工业制备玻璃的原料是石灰石、纯碱和石英,制备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石、黏土和辅助原料,因此石灰石既是制玻璃的原料又是制水泥的原料,C正确;D. 二氧化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单质硅可用于制作硅芯片和光电池,D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试剂保存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钠存放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B. 漂白粉置于冷暗处密封保存C. 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D. 烧碱盛放在玻璃瓶塞的磨口玻璃瓶中【答案】D【解析】【详解】A.因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须贮存在煤油中隔离空气,故A正确;B.因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则Ca(ClO)2能和空气中CO2、H2O发生反应生成HClO,且HClO 光照或受热会发生分解,则漂白粉需要密封避光保存于阴凉处,故B正确。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高考,是社会的共同话语。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每逢高考都有许多人回忆自己当年的高考情景。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些“前辈”们的回忆文章,几乎 地对当年的学习考试经历不以为苦,或者是苦而不自知。
比如,“因为没有太强的目标感,备考时倒不太焦灼,本来是多顾多虑的人,考前却有着少见的轻松,安安稳稳睡, 考”,“踏进考场的那一刻内心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我们准备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这一天,可这一天就跟平常的模拟考试没什么区别”。
( ),但细细回顾那些所谓 或者痛苦煎熬的回忆,却大多源自与高考和学习无甚必然关联的其他事情。
这些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的淡定回忆,证明实行了四十一年的高考制度,甚至与之配套的高中学习制度,并未对学生和考生造成想象中的生理和心理的巨压。
高考仍然是人们可以自我把握的梦想,即使梦想破碎也被认可的社会流动方式。
更关键的是高考改革的稳健性和高考传统的连续性,这种稳健和连续,足以让我们断定,若干年后,当千禧宝宝考生回忆起2018年的高考,也依然 。
这并不是说高考不需要改革,高考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效率与公平。
但无论高考考试和招生如何改革,高考长期以来带给国人、带给考生的那种令人稳定、从容、自信的优点,只能增强、不能削弱。
在审慎、稳健的改革精神指引之下,相对封闭环境的考生才能苦不自知,相对开放环境的考生才能佛系应考,共同保持心灵的平静,因之高考改革才能扬长补短、行稳致远。
2018—2019(下)高一年级中考班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y does the man move to New York?A. To work there.B. To look after parents.C. To make a trip.2.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Buying a TV.B. TV channel.C. Sports meet.3. Why will the woman leave before eleven?A. To buy something.B. To make a work plan.C. To go home.4. What was the man doing at the moment?A. He was listening to the radioB. He was writing something.C. He was reading a book.5.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A. It’s rainy.B. It’s sunny.C. It’s cloudy.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is the woman most probably doing?A. Bargaining with the man.B. Telling the man her advice.C. Informing the man of an appointment.7. When will Mr. Emory and the man meet?A. At 1:00 p.m. tomorrow.B. At 3:00 p.m. tomorrow.C. At 3:00 p.m. the day after tomorrow.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中考班)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以往的全球观都是以某一种文化形态为本位框定全球关系,但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人类整体性困境也同时出现,其解决必须有赖于一个整体性的方案,更需要各民族国家求同存异。
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于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时代新诠释。
从本质上看,它是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的全球观。
其实,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亘古有之,这种观念以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为标准来评判其它文化的优劣,并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
历史上它曾间接或直接导致了近代之后世界纷争和冲突。
之后,种族中心主义不断被反省,和平共处和有序竞争成为国际秩序的主流,维护人类共同价值已成为文明发展的诉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超越、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超越,是应时顺势而生的全球观。
从特征上看,它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哲学表达。
形成人类命运的理论需要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长久的历史经验做支撑。
中国数千年文明虽经百折而犹向前,始终保持着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
维持这种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凝聚力,来自于中国哲学中“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人类观、“和而不同”的中道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在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的基础上,面向世界文明提出的。
从实践上看,它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
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决定了它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监督等软性方法来维系,而不是靠硬性手段贯彻执行。
全球交往的历史证明,一旦用强制性手段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向一些强势文化提供了执行者和法官的角色,使得霸权主义有可乘之机。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促进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交流……这些都要靠各民族国家的协商、交流和自律来完成。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中考班)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l-27Cl-35.5S-32Pb-207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能证明氮元素比磷元素非金属性强的事实是()A.常温下,N 2是气体,而磷单质是固体B.N 2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磷在空气中能燃烧C.NH 3极易溶于水,而PH 3难溶于水D.NH 3在空气中不可燃,而PH 3可燃2.三硫化四磷用于制造火柴即火柴盒摩擦面,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三硫化四磷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B.22g P 4S 3含硫原子数目约为1.806×1023C.该物质分子结构中S、P 最外层电子数均不为8D.该物质分子中全是极性共价键3.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4.R、W、X、Y、Z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 、n 均为正整数)()A.若R(OH)n 为强碱,则W(OH)n +1也为强碱B.若H n XO m 为强酸,则Y 是活泼非金属元素C.若Y 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 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D.若X 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B.将农业废弃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热值较高的可燃气体,是对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C.若化学过程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则反应放热D.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的同时放出热量是科学家研究的方向6.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B.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必须是两种不同金属C.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D.理论上,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设计成原电池7.下列关于卤素(F、Cl、Br、I)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依次减弱B.氯水、溴水和碘水均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D.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多8.下列关于化学键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和非金属单质中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也可能存在共价键C.化学键的断裂或形成一定伴随着化学反应的发生D.熔融状态或水溶液可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9.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O 2B.Na 2OC.HClD.CaCl 210.如图所示能够组成原电池,并且产生恒定电流的是()11.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12.最新科技报道,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微粒,这种新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对于这种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微粒为电中性B.它是氢元素的一种新的同位素C.它的化学式为H 3D.它比一个普通H 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13.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推断错误的是()A.氢氧化铍[Be(OH)2]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弱B.砹(At)为有色固体,HAt 不稳定C.硫酸锶(SrSO 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锶位于第五周期第IIA 族)D.硒化氢(H 2Se)是无色、有毒,比H 2S 稳定的气体(硒位于第四周期第VIA 族)14.若能发现第117号元素X,它的原子结构与卤族元素相似,电子排布有7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7个电子。
江西省宜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已知,,则=A. B. C. D.2.已知点,,则直线的斜率是()A.1 B.-1 C.5 D.-53.函数的定义域为()A. B. C. D.4.函数f(x)=(m2-m-1)x m是幂函数,且函数f(x)图象不经过原点,则实数m=()A. B.1 C.2 D.或25.已知函数,则()A. B.8 C. D.6.已知函数f(x)=3ax-1-2a在区间(-1,1)上存在零点,则()A.或 B. C.或 D.7.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平面的对称点为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点,则间的距离为( )A. B. C. D.8.圆:和圆:=0交于A,B两点,则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A.x+y+3=0 B.2x-y-5=0 C.3x-y-9=0 D.4x-3y+7=09.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是正方形,侧视图是等腰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168B .98C .108D .8810.直线与、为端点的线段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 D .11.已知函数且在上为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12.已知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的时,当时,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二、填空题13.若函数,则________. 14.已知一圆经过两点,且它的圆心在直线上,则此圆的方程为______。
15.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6.设点P 是函数()211y x =---()(),3Q a a a R -∈,则PQ 的最小值__________.三、解答题17.已知集合,. (Ⅰ)当时,求; (Ⅱ)若,求的取值范围.18.已知直线1:220l x y ++=; 2:40l mx y n ++=.(1)若12l l ⊥,求m 的值. (2)若12//l l ,且他们的距离为5,求,m n 的值.19.已知函数. (1)若函数在上是单调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范围.20.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棱长为2的正方形,侧面PAD 为正三角形,且面PAD⊥面ABCD ,E 、F 分别为棱AB 、PC 的中点.(1)求证:EF∥平面PAD .(2)求三棱锥B-EFC 的体积.21.已知点,圆:.(1)若点为圆上的动点,求线段中点所形成的曲线的方程; (2)若直线过点,且被(1)中曲线截得的弦长为2,求直线的方程. 22.已知函数.(1)若函数是上的偶函数,求实数的值;(2)若,求函数的零点。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中考班)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将1 mol甲烷和适量的Cl2混合后光照充分反应,先后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依次增多0.1mol,则参加反应Cl2的物质的量为()A.1.5 mol B.3 mol C. 4.5mol D.6 mol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C.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将1 mol甲烷和适量的氧气在密闭的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甲烷和氧气均无剩余,且产物均为气体(101kpa,120℃),其总质量为72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产物平均摩尔质量为24g/molB.将产物通过浓硫酸充分吸收后恢复至(101kpa,120℃),则压强变为原来的1/3 C.反应消耗氧气56gD.若将产物通过碱石灰,则可被完全吸收.若通过浓硫酸则不被完全吸收4. 制备下列有机化合物时,常会混有括号内的杂质,以下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溴苯(溴),加入苯,过滤B.乙烷(乙烯),催化条件下通入H2C.乙酸(乙醇),加入金属钠,蒸馏D.甲酸乙酯(甲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都会发生水解反应B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C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 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英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B .Na 2O 是离子晶体,其溶于水生成NaOH 的过程中既有离子键的断裂又有共价键的形成C .现代科技已经能够拍到氢键的“照片”,直观地证实了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D .NH 5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是既具有离子键又具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7.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A .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 溶液B .制铝: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得到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C .制镁: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H 2还原得镁D .制铁:以铁矿石为原料,CO 还原得铁8.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B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C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D .钠与水反应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次氯酸的电子式:B. Na +的结构示意图:C. 用电子式表示MgCl 2的形成过程为:D. M 2+离子核外有a 个电子,b 个中子,M 原子符号为(2)(2)a b a M +++10.海水淡化可解决淡水资源缺乏问题。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中考班)物理卷一、选择题 (每空4分,共48分。
其中1-8题单选,9-12题多选)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B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其加速度可能是恒定不变的 C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匀速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D .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其周期、角速度、向心力均恒定不变 2.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 .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3.如图,静止在地球上的A 、B 两物体都要随地球一起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它们的运动周期都是相同的 B .它们的线速度都是相同的 C .它们的线速度大小都是相同的 D .它们的角速度是不同的 4.如图所示,在高度分别为h A 、h B (h A > h B )的两处以v A 、v B 相向水平抛出A 、B 两个小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们的轨迹交于C 点,若使A 、B 两物体能在C 处相遇,应该是( ) A. v A 必须大于v B B. A 物体必须先抛 C. v B 必须大于v A D. A 、B 必须同时抛5.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有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a 、b 、c ,某时刻它们处在同一直线上,则( ) A.经过一段时间,它们将同时第一次回到原位置 B.卫星c 受到的向心力最小 C.卫星b 的周期比c 大 D.卫星a 的角速度最大6.如图所示,由两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轨道上有两个物体A 和B ,它们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O 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物体A 以匀速率v A =10m/s 运动,在绳子与轨道成30°角瞬时,物体B 的速度v B 为( )A .5 m/s ;B .53 m/s ;C .20 m/s ;D .2037.如图所示,长为L 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O上,杆随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某时刻杆对球的作用力恰好与杆垂直,则此时杆与水平面的夹角是()A. B.C. D.8.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的错觉。
江西省宜春中学、丰城中学、高安二中、樟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把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
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00万指标是指环境人口容量B. 1500万指标是指环境承载力C. 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D. 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2. 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A. 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B. 本国自然资源丰富C. 气候适宜D. 自然灾害少【答案】1. C 2. A【解析】【分析】本题以广州人口控制计划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人口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题详解】1500万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环境人口容量,指的不是环境人口容量,指的也不是广州市的环境承载力,故AB错误;1500万指标的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未必一定是1500万或者略微多一些或者略微少一些,故C正确;该指标与当地的环境承载力有关,比较复杂,不能简单的断定该指标和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故D 错误。
【2题详解】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自然资源,日本与荷兰生产生活中大量自然资源需要从国外进口来维持本国的正常运转,这两个国家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来支撑其较高的人口合理容量,故A正确;日本与荷兰都是自然资源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故B 错误;适宜的气候,几乎与日本和荷兰的较高的人口合理容量没有关系,故C 错误;日本是一个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比较多的国家,故D 错误。
【点睛】第1题1500万这个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大约数即“虚数”;第2题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自然资源。
绝密★启用前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开学物理试题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A .秒 B .牛顿 C .瓦特 D .焦耳 2.A 、B 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 的加速度a 1=1.0 m/s 2,B 的加速度a 2=-2.0m/s 2,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 B .A 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 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C .任意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 D .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3.互成角度的两个大小一定的共点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关它们的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合力一定大于较小的分力而小于较大的分力 B .合力随分力间的夹角增大而增大 C .合力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 D .合力可能小于较小的分力,也可能大于较大的分力 4.如图所示,用水平方向的力F 将重为G 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木块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请※※不※装※※订※※线※※※※ ……○……………○……………○…………○…… A .由木块已静止,可知F <G B .由木块已静止,可知F =G C .如果压力F 增大,木块与墙壁之间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D .如果压力F 增大,木块与墙壁之间的静摩擦力仍不变 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B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C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6.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在24s 内运动的v —t 图象,它在这24s 内的平均速度( )A .等于4m/sB .等于2m/sC .小于2m/sD .大于2m/s 而小于4m/s7.如图1所示,小球自由下落,从它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A .加速度变小,速度变小B .加速度变大,速度变小C .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D .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大后变小8.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0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放置,表面光滑.A0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用一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订………………线…………学校: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订………………线…………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F N 和细绳上的拉力F T 的变化情况是( ) A .F N 不变,F T 变大 B .F N 不变,F T 变小 C .F N 变大,F T 变大 D .F N 变大,F T 变小 9.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由A 点出发分别沿三条光滑轨道到达C 1,C 2,C 3,则( ) A .物体到达C 1点时的速度最大 B .物体分别在三条轨道上的运动时间相同 C .物体到达C 3的时间最短 D .在C 3上运动的加速度最大 10.如图所示,OA 为一遵循胡克定律的弹性轻绳,其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O 点,另一端与静止在动摩擦因数恒定的水平地面上的滑块A 相连。
江西省宜春中学、丰城中学、高安二中、樟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9-12小题为多选题)1.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G221 r m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式中G为常量,没有单位,是人为规定的B. r趋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C. 两物块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m1、m2是否相等无关D. 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解析】【详解】A.公式中G为常量,有单位,是根据实验测量的,A错误。
B.公式适用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当r趋向于零时,物体无法看成质点,公式不再适用,B错误。
CD.两物块间的万有引力是相互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正确D错误。
2.中国将于2020年左右建成的空间站,将成为中国空间科学和新技术研究实验的重要基地,可以预见,随着航天员在轨道舱内停留时间的增加,体育锻炼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器材适宜航天员在轨道舱中进行锻炼的是()A. 哑铃B. 跑步机C. 单杠D. 弹簧拉力器【答案】D【解析】【详解】在太空中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将消失,哑铃靠重力进行锻炼;跑步机靠摩擦力进行运动,摩擦力必须有压力,需要重力;单杠靠自身重力进行锻炼,弹簧拉力器不需要重力,ABC错误D正确。
3.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不断变化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不断变化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一定不断变化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动能一定不断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曲线运动的合力与加速度不一定变化,比如平抛运动;但是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变化,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直在变;动能不一定变化,如匀速圆周运动,ABD错误C正确。
4.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拉力拉着木箱沿圆弧匀速转弯,O点为圆心. 能正确的表示拉力F及木箱所受摩擦力f的图是()A. B. C. D.【答案】B【解析】【详解】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沿切线方向,因为匀速转弯,所以拉力的一个分力平衡摩擦力,另一个分力提供向心力,ACD错误B正确。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中考班)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1.下列角终边位于第二象限的是( )A .420B .860C .1060D .1260 2.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若输入x 的值为1,则输出的值为( )A .1B .2C .3D .5 3.与()终边相同的角是( )A .B .C .D .4.已知函数f(x)=x 2-x -2,x∈[-5,5],那么任意x 0∈[-5,5]使f(x 0)≤0的概率为( ) A .B .C .D .5.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若02πα<<,则sin tan αα<B .若α是第二象限角,则2α为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角 C .若角α的终边过点()3,4P k k (0k ≠),则4sin 5α=D .若扇形的周长为6,半径为2,则其圆心角的大小为1弧度6.设集合M ={x|x =×180°+45°,k∈Z},N ={x|x =×180°+45°,k∈Z},那么( )A.M=N B.N⊆M C.M⊆N D.M∩N=∅7.函数的增区间是( )A .B .C .D .8.已知,则的值为()A .B .C .D .9.已知函数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且满足,当时,,则()A.4 B.2 C.-2 D.-410.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为其减区间B .C .为其所有对称D .向左移可变为偶函数11.已知函数,若,且当时,则的取值范围是()A . B . C . D .12.如图,点在圆上,且点位于第一象限,圆与正半轴的交点是,点的坐标为,,若则的值为()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写在正确的位置)13.已知角的终边过点,则______.14.计算:_____.15.如图,在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中,分别以为直径作两个半圆,在扇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__________.16.已知函数,,若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四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1)将写成的形式,其中;(2)写出与(1)中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写出在的角.18.(12分)甲、乙两家商场对同一种商品开展促销活动,对购买该商品的顾客两家商场的奖励方案如下:甲商场:顾客转动如图所示圆盘,当指针指向阴影部分(图中四个阴影部分均为扇形,且每个扇形圆心角均为15 ,边界忽略不计)即为中奖.乙商场:从装有3个白球3个红球的盒子中一次性摸出2个球(球除颜色外不加区分),如果摸到的是2个红球,即为中奖.问:购买该商品的顾客在哪家商场中奖的可能性大?19.(12分)已知函数求的最小正周期及其单调递增区间;若,求的值域.20.(12分)(1)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4 3P -,,求()cos sin 2119cos sin 22παπαππαα⎛⎫+-- ⎪⎝⎭⎛⎫⎛⎫-+ ⎪ ⎪⎝⎭⎝⎭的值. (2)若3sin 5m x m -=+,42cos 5m x m -=+, 2x ππ⎛⎫∈ ⎪⎝⎭,,求tan x .21.(12分)设函数=Asin (A>0,>0,<≤)在处取得最大值2,其图象与x 轴的相邻两个交点的距离为。
绝密★启用前
江西省宜春中学、丰城中学、高安二中、樟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联考
地理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
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把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
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500万指标是指环境人口容量
B. 1500万指标是指环境承载力
C. 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D. 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
2. 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
A. 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B. 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 气候适宜
D. 自然灾害少
【答案】1. C 2. 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广州人口控制计划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人口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题详解】
1500万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环境人口容量,指的不是环境人口容量,指的也不是广州市的环境承载力,故AB错误;1500万指标的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未必一定是1500万或者略微多一些或者略微少一些,故C正确;该指标与当地的环境承载力有关,比较复杂,不能简单的断定该指标和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故D错误。
【2题详解】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自然资源,日本与荷兰生
产生活中大量自然资源需要从国外进口来维持本国的正常运转,这两个国家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来支撑其较高的人口合理容量,故A 正确;日本与荷兰都是自然资源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故B 错误;适宜的气候,几乎与日本和荷兰的较高的人口合理容量没有关系,故C 错误;日本是一个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比较多的国家,故D 错误。
【点睛】第1题1500万这个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大约数即“虚数”;第2题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自然资源。
读我国某省人口增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该地区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增长率低是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造成的
B. 自然增长率低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的
C. 机械增长率后期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就业机会
D. 机械增长率的变化是由国际人口迁移造成的 4. 该省2012--2016年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 A. 整体趋增 B. 整体趋减 C. 基本稳定 D. 先增后减
再增 5. 2014年以来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B. 自然资源开发不足
C.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D. 基础设施压力增大 【答案】3. C 4. A 5. 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某省人口增长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人口相关的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