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市区长宁区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4
上海长宁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及评分标准长宁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1-6.略
7.A 8.山重水复(河山阻隔)
曹刿论战
9.D(2分)
10.(1)小信(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忠之属(各1分)
11.准确把握战机(3分)
尧戒海诺
12.B
13.(1)智(2)侵犯
14.他赶忙举起脚去踩那个袋子,袋子没破裂反而鼓胀起来。
(主语1分,转折1分,遽1分)
15.人又宽容之心就会受到大伙儿的尊敬。
若答:我们要有宽容之心。
给1分
论孤寂
16.(1)B (2)反问佛祖孤寂
17.我们要学会享受孤寂
18.(1)因为孤寂是一种味道(2)因为孤寂是一种清福(3)因为孤寂是一种升华
19.B
20.读书
捉鳖王
21.A
22.(1)刘二是陈州捉鳖王。
(2)刘二又绝技刘二什么缘故会成为捉鳖王(3)刘二绝技何在,刘二体悟到的鳖性,或刘二把鳖琢磨透了。
(4)刘二是陈州捉鳖王。
23.(1)外貌心理(2)日寇入侵国难当头、陈州沦落家业败落、自身威严受到侵害等
24.(1)刘二是个捉鳖能手(2)刘二除掉了日本大佐那个王八
25.要点:①刘二被迫给大佐送汤②刘二决心为国除害
③刘二找到江湖秘方④刘二与大佐同归于尽。
长宁2009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8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若写在本试卷上则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一)诗文积累(共18分)1.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2.____,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书愤》)5.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6.____,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二)诗词鉴赏(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7.本作品的写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中的____(2分)A关汉卿B马致远C白朴D郑光祖8.作品中主人公思念远方亲人而凭栏远眺,但她失望了。
从划线句看,她将看不见的原因归为:⑴杨花迷眼。
⑵____(2分)(三)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曹刿论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对第①段划线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翻译,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___(2分)A 有权位的人自会谋划这事,又有何人会参与呢?B 有权位的人自会谋划这事,你又和谁去参与呢?C 有权位的人自会谋划这事,你又为何去参与呢?D 有权位的人自会谋划这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10.第①段中,曹刿与鲁庄公探讨“何以战”:(共3分)⑴曹刿否定了鲁庄公的“小惠”和“____”⑵曹刿肯定了鲁庄公取信于民的举措:“____”⑶曹刿认为“____”是作战之本。
2009年上海中考初三语文模拟考试J卷一、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1、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3、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4、,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5、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6、,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列诗词,完成7—8题(4分)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孤蓬万里征”中“孤蓬”是指。
(2分)8、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一句点明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环境。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一句以“浮云”、“落日”来表现“诗人”与“故人”的惜别之情。
C、“萧萧班马鸣”一句,既委婉地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又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D、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流露出缠绵悱恻、哀怨悲伤的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009年长宁区中考一模试卷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知识积累和运用(共25分)(一)诗文积累(共15分)1.,千载谁堪伯仲间。
2.料却君王天下事,。
3.人生自古谁无死,。
4.先天下之忧而忧,。
5.夫战,勇气也。
,,。
(二)汉语基础(共8分)6.下列词语中,“长”应读作zhǎang的是A.长歌当哭B.身无长物C.少长咸宜D.长袖善舞7.姚明再投,还是不进。
这时火箭、湖人的三、四名队员你争我夺战成一团。
(《体育报》)以上句子中标点使用错误的是A. 第一处标点B.第二处标点C. 第三处标点D. 第四处标点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乘风破浪B.一帆风顺C.残垣断壁D.丰功伟迹9.“不管最后的名次如何,祖国人民都将热烈欢迎你们凯旋归来。
”一句中最显得多余的词语是A.不管B.如何C.热烈D.归来(三)实践运用(2分)10.某中学近视率甚高,学生会准备拟些标语张贴,提醒大家注意用眼卫生。
在此,也请你试试,注意不要超过12个字。
二、文言文阅读(共25分)(一)诗词鉴赏(4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目“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首句中的“枯藤”是秋的景色之一,给人以萧条、悲凉的感觉。
C.曲中的“夕阳”与“昏鸦”是有联系的形象。
D.末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远离家乡的人。
“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12.这首曲通过特定形象的组合,深刻地表现了(二)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庄子钓于濮水①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②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③二大夫曰:“宁其生而曳尾涂中。
”④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13.对第①段画线句的翻译,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A.我想先生会认为国家的事务是劳累的。
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柴门闻犬吠,____。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____,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3.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
(《黄鹤楼》)4.醉里挑灯看剑,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5.吾视其辙乱,____,故逐之。
(《曹刿论战》)6.____,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答案:1.风雪夜归人 2.山光悦鸟性 3.白云千载空悠悠 4.梦回吹角连营 5.望其旗靡 6.野芳发而幽香(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诗中的“王孙”指的是____。
(2分)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答案:7.王维/诗人自己 8.B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____。
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____》(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长宁区2009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知识积累和运用(共25分)(一)诗文积累(共15分)1.,千载谁堪伯仲间。
2.了却君王天下事,。
3.人生自古谁无死,。
4.先天下之忧而忧,。
5.夫战,勇气也。
,,。
(二)汉语基础(共8分)6.下列词语中,“长”应读作zhǎnɡ的是()A.长歌当哭B.身无长物C.少长咸宜D.长袖善舞7.姚明再投,还是不进。
这时火箭、湖人的三、四名队员你争我夺战成一团。
(《体育报》)以上句子中标点使用错误的是()A.第一处标点B.第二处标点C.第三处标点D.第四处标点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乘风破浪B.一帆风顺C.残垣断壁D.丰功伟迹9.“不管最后的名次如何,祖国人民都将热烈欢迎你们凯旋归来。
”一句中最显得多余的词语是()A.不管B.如何C.热烈D.归来(三)实践运用(2分)10.某校近视率甚高,学生会准备拟些标语张贴,提醒大家注意用眼卫生。
在此,请你试试,不要超过12个字。
二、文言文阅读(共25分)(一)诗词鉴赏(4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肠人在天涯。
11.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目“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首句中的“枯藤”是秋的景色之一,给人以萧条、悲凉的感觉。
C.曲中的“夕阳”与“昏鸦”是有时间联系的形象。
D.末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远离家乡的人。
“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12.这首曲通过特定形象的组合,深刻地表现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庄子钓于濮水①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②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③二大夫曰:“宁其生而曳尾涂中。
”④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13.对第①段画线句的翻译,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A.我愿意先生认为国家的事务是劳累的。
2009年上海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一)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一默写)(18分)1.当年万里觅封候,(《诉衷情》)2、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3、向来枉费推移力,(《观书有感》)4、,更吹落,星如雨。
(《青玉案·元夕》)5、予独爱,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6、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7—8题(4分)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是指。
8、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⑴首联写远望之色。
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表现了诗人初见泰山时激动喜悦、惊叹不已的心情。
⑵颔联写近望之势。
“钟”字,写大自然格外倾情,把奇景凝聚在泰山;“割”字,写挺拔的山峰使得山南山北一明一暗。
⑶颈联写细望之景。
山中层云缭绕,使心灵受到涤荡。
极目远眺,飞鸟还巢,可知诗人瞩望之专注。
⑷尾联写诗人登上了泰山极顶,以脚下群山的渺小反衬泰山的雄伟,蕴含深刻的哲理。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橘逾淮为枳(节选)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9、解释加点的字.(4分)⑴吏二缚一人诣.王诣:()⑵寡人反取.病焉取:()10、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1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2分)(四)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于令仪赠盗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②,晚年家颇裕。
2009年上海各区一模试卷2009年嘉定区中考一模试卷 22009年普陀区中考一模试卷72009年浦东区中考一模试卷122009年静安区中考一模试卷172009年徐汇区中考一模试卷222009年闸北区中考一模试卷262009年黄浦区中考一模试卷312009年长宁区中考一模试卷362009年杨浦区中考一模试卷402009年南汇区中考一模试卷462009年卢湾区中考一模试卷512009年青浦区中考一模考试562009年金山区中考一模考试612009年闵行区中考一模试卷652009年虹口区中考一模考试702009年嘉定区中考一模试卷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一)积累(18分)1.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 。
(《书愤》)2. _________________ ,梦回吹角连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 。
(《天净沙·秋思》)4. 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二)运用(10分)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淑、天高水清。
B、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
C、大街上,公园里,车厢内外,是我们的目光驻留之地。
D、所谓“以史为鉴”,“学史使人明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7.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在他善于像人一样去爱的时候,他__________是一个真正的人。
_________他不懂得爱,不能提到人性美的高度,那就是说他只是一个能够成为人的人,_________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人。
A、只有……才……。
如果……而且……B、如果……就……。
因为……所以……C、也许……那么……。
不是……就是D、只有……才……。
如果……但是……8.根据下列语境,用词最得体的一项是()自修课上,小明做数学作业时,发现尺断了,就向旁边的张强同学借……A、小明大声说:“我尺断了,借我一把尺,好吗?”B、小明走上前说:“喂,快借我一把尺。
2008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考试答案
1-5 略
6 C
7 D
8 D
9 D 10 略 11 A
12 天涯游子的悲秋情怀
庄子钓于濮水
13 C
14 藏之庙堂之上曳尾于涂中
15 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戴高帽
16 ⑴到⑵返回
17 A
18 这话说得对极了!
19 ①爱听好话是人性的弱点,我们要严加防范。
②奉承拍马是小人的伎俩,我们要时刻提防。
(有其一即可)
青铜器
20 A
21 青铜象尊增强了被说明事物的形象性(使被说明的象尊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22 ⑴历史研究的资料⑵文学欣赏的作品⑷区分文明的标志(顺序不计)
旗手
23 A
24 D
25 ⑵战斗终于打响了他成为旗手
⑶战斗接近尾声了他不愧是旗手
26 苦大仇深知耻后勇深受鼓舞(三取二)
27 感叹为保卫大好河山而进行的前仆后继的斗争
28 大意是:连长理解他的稚嫩,相信他一定会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战士;我要知耻而后勇,成为真正的旗手。
2009年上海各区一模答案2009年嘉定区中考一模答案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15分,每句3分)1.千载谁堪伯仲间2.醉里挑灯看剑3.断肠人在天涯4.一鼓作气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二)运用(10分;6—7题2分;8—9题3分)6.C7D8.C9.本体、喻体有相似性,表达通顺。
二、文言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文,回答10—11题(5分)10.C(3分)11.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2分)(二)阅读下文,回答12—15题(8分)12.袁枚;以议论为主,可以叙事、说明(2分)13.(1)喜欢(2)他;黄生(2分)14.我写了这一篇说,把它与书一直交给黄生(2分)15.BA(2分)(三)阅读下文,回答12—15题。
16.拜见回答17.D(2分)18.马力竭矣,而犹求焉(3分)19.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自然规律。
过犹不及(3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20—24题(17分)20.要永远保持动态中的平衡(3分)21.论证只有在动态中,才能保持最好的平衡(真正稳当的东西都处在动态之中)(3分)22.世界在动,而你不动;(或,世界是变化的,而你是静止的)(意对即可)(3分)23.答C(3分)答B(0分)答A(1分)答D(2分)24.中心明确,表达清楚(5分)(二)阅读下文,回答25—30题(23分)25.答C(3分)答B(0分)答A(1分)答D(2分)26.B(3分)27.(1)母亲笑自己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得;(2)杨帆要弥补自己多年来不能经常陪伴在母亲身边的遗憾;(杨帆要想方设法转移母亲的注意力,减轻母亲的痛苦)(6分)28.“歪歪斜斜”是因为母亲刚学会写字县染重病;但母亲享受到了孩子陪在母亲身边的快乐以至于忘了病痛;“满脸灿烂的笑容”里透露出家庭“祥和”“温馨”的气氛(3分,意近即可)29.从思想内容与写作方法角度分析皆可。
(8分)要点:思想内容——围绕在母亲的心目中,一直是忘“我”的付出展开说理。
2009年上海各区一模记叙文阅读2009年嘉定区中考一模试卷(二)阅读下文,回答25—29题(23分)驱车从千里之外的省城赶回老家,杨帆直奔省城人民医院。
“我母亲得了什么病?严重吗?”他拉住主治大夫的手,急切地问。
“你是……他儿子?”大夫问。
杨帆点头。
大夫看看他说:“胃癌晚期。
老人的时间不多了……”杨帆顿时泪如泉涌。
出了诊室,杨帆立即用手机通知副手,从今天起由他全权负责公司事务,然后把手机关了。
杨帆要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陪伴在母亲身边,来弥补自己多年来不能经常陪伴在母亲身边的遗憾。
父亲早逝,为拉扯他们兄妹四个长大,母亲受尽了千辛万苦,也落下了一身的病痛。
母亲的腹痛是从两年前开始的,开始时只是忍着,实在疼得厉害时就自己吃点止痛片。
杨帆兄妹曾多次要带母亲到省城医院检查,每次母亲都说:“不就是肚子痛吗,检查个啥,吃点药就好了,妈可没那么娇气!”母亲总是这样,生怕拖累儿女,生怕影响儿女们的工作。
现在兄妹一个个都有出息,母亲也该享享福了,可是没料到……想起这些,愧疚、自责涌上心头,杨帆直捶自己的脑袋。
杨帆开始守在母亲的病床边。
母亲每天都要忍受病痛的折磨。
杨帆想方设法转移母亲的注意力,减轻母亲的痛苦。
他跟母亲聊天儿,给母亲讲一些有趣的事情,用单放机让母亲听听戏,揉揉母亲因挂针而麻木酸疼的手臂……有一天,陪母亲闲聊时,母亲忽然笑道:“你兄妹四个都读了大学,你妹妹还到美国读了博士。
可妈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竟然也过了一辈子。
想想真是好笑……”杨帆脑海里立刻跳出一个念头,就对母亲说:“妈,我现在教你认字写字吧!”妈笑了:“教我认字?我都快进棺材的人了,还能学会?”“你能,妈。
认字写字很简单的。
”杨帆就找出一张报纸,教母亲认字。
他手指着一则新闻标题上的一个字,读:“大。
”母亲微笑着念:“大。
”他手指着另一个字:“小。
”母亲微笑着念:“小。
”病房里所有的人都向这一对母子投来了、和的目光。
隔了几天,杨帆还专门买了一个生字本,一枝铅笔,手把手地教母亲写字。
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语文考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共42分)(一)默写(18分)1.明月松间照,。
(《山居秋暝》)2.,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3.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4.,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5.一水护田将绿绕,。
(《书湖阴先生壁》)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2分)A.常年客居他乡B.浊酒难以解忧C.国家动荡不安D.自身困苦多病8.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的画面,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的心境。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黄生借书说(节选)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
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9.“随园主人”是朝的(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11.上文运用典型事例阐明了“”的观点。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扁鹊投石[注]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09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摘要:初中是同学们学习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家必修掌握的部分,小学频道为大家整理了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帮助同学们完善学习初中知识,让我们一起复习,一起进步吧!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一)默写(18分)1、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2、柴门闻犬吠,________(《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4、敏而好学,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5、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6、________,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二)阅读古诗词,完成7 8题(4分)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诗中以声响衬托幽静的名句是(2分)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8、秋雨后山间舒朗、清新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
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对_______的追求。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9 11题(8分)庄子钓于濮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塗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
9、短文作者庄子,名周,_____时期哲学家。
(2分)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
(3分)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11、短文中,庄子对两位大臣诉说神龟的故事,其目的是(3分)。
09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三)2009年上海市中考模拟卷三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一)默写(18分)1.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
(《黄鹤楼》)2、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3、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
(《核舟记》)5、虎因喜,计之曰:“__________!”(《黔之驴》)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菏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7、下列四项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2分)A、“水仙子·咏江南”是曲牌名B、“水仙子·咏江南”是小令名C、“水仙子”是曲牌名,“咏江南”是这首小令的题目D、“咏江南”是曲牌名,“水仙子”是这首小令的题目8、这首小令描绘了________的景观,充分表达了________的情感。
(2分)(三)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答司马谏议书(节选)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2009年市区长宁区语文中考一模试卷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知识积累和运用(共25分)(一)诗文积累(共15分)1.,千载谁堪伯仲间。
2.料却君王天下事,。
3.人生自古谁无死,。
4.先天下之忧而忧,。
5.夫战,勇气也。
,,。
(二)汉语基础(共8分)6.下列词语中,“长”应读作zhǎang的是A.长歌当哭B.身无长物C.少长咸宜D.长袖善舞7.姚明再投,还是不进。
这时火箭、湖人的三、四名队员你争我夺战成一团。
(《体育报》)以上句子中标点使用错误的是A. 第一处标点B.第二处标点C. 第三处标点D. 第四处标点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乘风破浪B.一帆风顺C.残垣断壁D.丰功伟迹9.“不管最后的名次如何,祖国人民都将热烈欢迎你们凯旋归来。
”一句中最显得多余的词语是A.不管B.如何C.热烈D.归来(三)实践运用(2分)10.某中学近视率甚高,学生会准备拟些标语张贴,提醒大家注意用眼卫生。
在此,也请你试试,注意不要超过12个字。
二、文言文阅读(共25分)(一)诗词鉴赏(4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目“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首句中的“枯藤”是秋的景色之一,给人以萧条、悲凉的感觉。
C.曲中的“夕阳”与“昏鸦”是有联系的形象。
D.末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远离家乡的人。
“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12.这首曲通过特定形象的组合,深刻地表现了(二)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庄子钓于濮水①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②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③二大夫曰:“宁其生而曳尾涂中。
”④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13.对第①段画线句的翻译,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A.我想先生会认为国家的事务是劳累的。
B.我希望将国家的事务积累给先生啊!C.我想将国家的事务劳累你啊。
D.希望将国家的事劳累先生啊!14.庄子将神龟的两种存在方式作了比较,从而拒绝了楚王。
这两种存在方式是“(4分)”和“”15.第②段庄子的话应该这样理解:在浅层次上,他委婉地拒绝了楚王对他的邀请;在深层次上,他表明了自己(2分)(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①喜人面谀俗称“好戴高帽”。
②有京官将赴任之巴陵者,往辞其师。
师诫之曰:“地方官为之不易也,慎之。
”其人曰:“学生已备高帽一百,诣尊长,遇同仁辄遍送之,不吝也。
当不使有所龃龉.。
”师怒曰:“吾辈素以正直立身,岂可谀人如此!”其人曰:“天下恶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耶?”师颔其首日:“诚哉,斯言!”③其人还,自语曰:“吾备高帽一百,未赠已损一顶。
”【注释】①面谀:当面奉承。
②龃龉(jǔ yǔ):上下牙齿不齐。
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
③颔首:点头。
16.解释加点词语。
(共4分)⑴诣.尊长,与同仁辄遍送之⑵其人还.17.下列各句中的“之”与“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 有京官将赴任之.巴陵者B.师诫之.曰C. 诣尊长,遇同仁辄遍送之.D. 地方官为之.不易也18.翻译句子:诚哉,斯言!(3分)19.本文就人性的弱点进行了披露,读过之后,你悟出了什么?(3分)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一)青铜器①我国古代青铜器中有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②从考古发掘的实物看,商、周两代是青铜器生产的鼎盛时期,此时的作品主要有礼器、兵器、乐器等,都标志着当时青铜器制作的高超水平。
如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器物极为庞大:方形,四足,高至1.33米,重达875公斤。
又如湖南醴陵出土的商代铜像尊则表现出构思的精巧。
铜像尊用高举的象尊作为注酒的口,象鼻尖端呈凤头状,凤头上再伏一虎,象的四足敦实厚重,着地有力,栩栩如生。
象尊全身满布花纹,有兽面、夔龙、凤鸟和虎等图案,以繁缛细密的云雷衬托。
至于1978年出土的随州编钟更是规模惊人。
六十五件青铜分三层八组大大小小编排有序地悬于架上,至今仍能演奏出精妙的乐曲。
③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作品从宗庙重器向日常用品转化,甚至出现了供赏玩的“弄器”(玩具),造型和花纹也由深沉凝重转向轻盈精巧。
而到汉代,青铜器逐渐被铁器、漆器和陶瓷器替代,生产数量日减,青铜器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④历史流传下来以及商周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数量达几万件,其中带有铭文的就有四千种以上。
这些铭文为我们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如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西周初期的大孟鼎,记载了周康王一次就赏给大奴隶主孟一千多个奴隶的史实。
西周晚期的散氏盘,记载了奴隶主之间交换田邑关系的事件。
另外。
商周青铜器铭文,其内容可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其书体(被称为钟鼎文或金文)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⑤青铜器研究的意义还在于它和文字、城邦一起,是作为人类文明产生的一个标志的,我们用这三个标志作为文化和文明的分界。
中国有五千年文化,更有三千年文明,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20.我国商周青铜器的制作水平高超,这高超的水平与下列不甚相关的一项是(2分)A.栩栩如生B.器物庞大C.构思精巧D.规模惊人21.说明性的文章一般不用描写手法,但本文寓说明于描写之中,例如所描写的,这样描写的作用是(4分)22.青铜器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了:(6分)(1)(2)(3)书法临摹的对象(4)(二)旗手题记:腾冲国殇墓园埋葬着中国远征军将士,其中有一个被称作“旗手”的小兵。
①腾冲反击战开始之前,他不是旗手,只是一个当兵才几个月的新兵蛋子。
因全家毁于日军炮火,他苦大丑深,才满十八岁,就扛枪上了抗日战场。
②连里本来不配旗手,可这次他们一连是师里的突击队,必须在黄昏前夺下被日军占领的那处炮楼,得把军旗插上顶端。
当时也不知道连长是怎么想的,从师长手里接过军旗以后,随手就交给了身后的新兵。
③新兵到队伍里刚三个月,经历过两次战斗。
第一次,他竟吓得趴在一个土堆后面,双手捂住耳朵,一枪也没放,气得连长兜着他的屁股就是一脚,“熊货!”——全连将士都在看着连长,不知道连长为什么会把军旗交给这么一个胆小鬼。
④新兵感觉到周围射过来刀子样的目光,自觉不配。
他捧着那面军旗,像捧着一团红红的火炭,放下也不是,捧着也不是,轻声问了句:“连长……该我啦?”⑤连里有个一脸凶相的麻脸士兵,作战十分英勇。
他当年是29军大刀队的一员,在喜峰口战役中,曾抡大刀砍下七个鬼子的脑袋。
只见他一步跨出队伍:“报告连长,他不配当旗手,把军旗交给我吧,我保证完成任务!”⑥连长看着新兵。
他的目光是复杂的——那是从铁血军人眼睛里轻易看不到的一种目光。
这新兵实在太年轻了,要不是日寇问鼎,大敌当前,他应该在庄稼地里忙农活呢!他前两仗表现是嫩了点,可他还是个孩子啊!他知耻,知耻而后勇,他一定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的。
他默默地盯了一会儿,从新兵手里取回军旗,郑重地交给了那位麻脸士兵。
⑦新兵不觉脸红了,眼睛湿润了……他读懂了连长眼睛里的意思。
⑧战斗终于打响了,日军的子弹像蝗虫一样贴着士兵的头顶飞,压得弟兄们抬不起头来。
连长急了,抓起帽子扔了,撕开了衣扣,露出紫红色的胸膛。
他挥动着驳壳枪爬了起来:“弟兄们,冲啊!”⑨全连的士兵看连长站起来,也跟着从地上爬起来。
一排手榴弹投掷出去,顿时腾起一片硝烟。
借着弥漫的硝烟,九连终于打破了一直在地上匍匐前行的被动局面,开始冲锋了。
只见麻脸旗手一马当先,擎着军旗,呼啦啦地跑在队伍的最前面。
身影那么矫健,步伐那么敏捷。
军旗所向,万马奔腾……新兵在后面情不自禁地跟着。
他备受鼓舞,他热血沸腾,他奋起直追。
⑩远远地,他看到麻脸旗手一个趔趄,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后面的连长朝他大喊着:“起来,站起来,冲啊!”麻脸旗手硬撑着站起来……他只迈出去几步,又有几颗子弹射中了他……麻脸旗手再也没有站起来。
紧跟着他的士兵抓起麻脸旗手身边的军旗,举起手接着朝前冲。
不过,他也很快倒在了枪弹下。
11战斗打得十分惨烈,九连已经有近一半的人倒在了血泊中,只有那面军旗一直没倒。
第三个擎起军旗的是连长。
只要军旗不倒,前进的脚步就不会停!这面军旗已经被子弹射穿了无数的洞眼儿,浸染了鲜血,却一直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猎猎飘动。
12短短的功夫,麻脸旗手死了,解题麻脸旗手的士兵也死了,周围不断有新兵熟悉的人倒下去。
若不是连长也倒在了血泊中,新兵还不会成为旗手。
一颗迫击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从半空中跌落下来,在爆炸声中,连长也倒下了,战旗的一角被炮弹皮子撕掉了。
紧跟在连长后面的新兵想也没想,高喊着:“连长——该我啦”抓起军旗,前仆后继,朝枪林弹雨中冲去。
他决心无愧地当个旗手。
13在军旗的引导下,队伍很快接近了他们的目标。
14跃过沙包袋,翻越水泥墙,登上岗楼顶,军旗在跃进,在战地上高高飘扬……战斗接近尾声了,但雾里的子弹还在胡乱地飞舞着,带着凄厉的尖叫声从人们的头顶或身边掠过……新兵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似的,向前踉跄了两步,双手抓住旗杆,慢慢挪到墙角那里,半斜着身子靠上去,终于又站稳了——他不愧是旗手!15在战旗的引导下,一连胜利了。
士兵们高兴地在楼顶上举起枪欢呼雀跃,只有那位新兵还一直撑着旗杆,斜着身子靠在墙角,纹丝不动,旗手一直都没有倒下……16啊!松山巍巍,残阳似血,军旗猎猎,雄关如铁!23.针对第15段划线句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这句话说他不小心伤了脚,行走不稳。
B.这句实际上是说他中弹了。
C.在文章中能找到的与“踉跄”意思相近的词是“趔趄”D.不能将“向前踉跄了两步”写作“向前踉跄了二步”2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是(2分)A.只见麻脸旗手一马当先。
B.他备受鼓舞,他热血沸腾,他奋起直追。
C.身影那么矫健,步伐那么敏捷。
D.商周时期是青铜器生产的鼎盛时期。
25.本文故事情节的划分和概括如下:(2分)(1)第一个情节发生在“松山反击战打响之前”。
这个情节可概括为:他不是旗手。
(2)第二个情节发生在“”以后,这个情节可概括为:(3) 第三个情节发生在“”时,这个情节可概括为:26.新兵最后能胜利地完成任务,其原因可概括为和(6分)27.第17段诗歌抒情段落,它以的修辞方法,赞叹了战士们(4分)28.第⑦段末尾,用60个字左右的篇幅,续写新兵此时的心理活动,希望写得形象生动些(6分)第二部分写作(60分)作文题目:成长纪实要求:600字左右,字迹工整,卷面清洁,不写错别字,能用规范的修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