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加丹加省5208铜钴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4
第22卷第6期 Vo l.22,N o.62008年12月M IN ERA L RESO U RCES A ND GEO LO G YDec.,2008刚果(金)东南部加丹加成矿带遥感找矿前景分析童海奎1,杨自安2,张普斌2,石菲菲2,张建国2(1.青海省国土资源勘查项目管理中心,西宁810001; 2.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100012)摘 要:刚果(金)东南部的加丹加成矿带是世界著名的铜钴矿带,其铜钴矿的品位较高,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找矿潜力巨大,是我国海外铜钴矿业开发的一个重要目标区。
本文以科卢韦齐—卢本巴希地区为研究区,通过1/25万区域遥感地质解译分析,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初步圈定出7个有重大勘查前景的靶区,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首选目标。
关键词:铜钴矿床;遥感地质解译;找矿前景;加丹加成矿带;刚果(金)中图分类号:P 618.41;P 618.62;P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663(2008)06-0547-040 概述刚果(金)与赞比亚两国交界处的加丹加弧形成矿带是世界著名的铜钴铀金矿带,矿产资源丰富,矿石品位较高,找矿潜力巨大,吸引了许多国家来此投资开发。
本文以刚果(金)东南部科卢韦齐—卢本巴希地区为研究区(见图1),开展1/25万区域遥感地质解译,调查分析其找矿前景,优选找矿勘查靶区,为进一步部署地质勘查工作提供首选目标区。
图1 研究区交通位置示意图Fig .1 Sketch map sho wing thepo sitio n of study ing area 该区位于赤道以南,地处刚果盆地南部的加丹加高原,整个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约1000m ,最高处的科洛布韦海拔1715m 。
区内河流、湖泊发育。
全境属热带草原气候,气温年变化不明显,但日变化显著,年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1500~2000mm 。
矿产、森林、水力等资源极为丰富,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中非宝石”、“地质奇迹”等美誉,盛产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
刚果(金)上加丹加省坎博韦(Kambvo)地区铜钴矿床含矿地层及其矿化特征坎博韋(Kambvo)地区的铜钴矿床包括坎博韦西(Kambvo West),卡莫亚(kamoya),卡莫亚南(kamoya South),坎丰达(Kamfundwa),香古鲁韦(Shangolowe),姆赛萨(Msesa),卡布雷拉(Kabolela)等矿床。
这些矿床的含矿层位及其矿化特征基本相同。
矿体主要赋存在罗安群矿山亚群地层中,分别为下部矿体-坎莫托组(kamoto);上部矿体-白云质页岩组(S.D.);第三层矿体-坎博韦组(Kambvo)。
该类型矿床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铜矿,斑铜矿,硫铜钴,辉铜矿,孔雀石,钴白云石,菱钴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石英。
标签:铜钴矿床;坎博韦;矿山亚群;地层特征;矿化特征坎博韦地区的矿化作用主要发育于新元古代加丹加超群罗安群矿山亚群。
矿山亚群地层由老到新又被分为坎莫托组(kamoto)、白云质页岩组(S.D.)和坎博韦组(Kambvo),以上三组地层分别赋存着下部矿体,上部矿体和第三层矿体。
1 坎莫托组(kamoto)地层特征坎莫托组(kamoto)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是R.A.T.grises,D.strat,R.S.F.以及R.S.C.。
而下部矿体就赋存于上述4段地层之中。
其中,R.A.T.grises顶部与R.S.C.底部矿化程度最弱,R.S.F矿化程度最强, D.strat矿化程度居中。
在坎博韦西(Kambvo West),R.A.T.grises,D.Strat和R.S.F.,是一套浅色到深灰色富含泥质的白云岩。
R.A.T.grises颜色稍浅,更均匀,而D.Strat,和R.S.F.地层的岩石颜色相对较深并且具有明显的层理。
在这些地层单元里,可以发现一些小型滑动与断裂构造的证据,在D.Strat,和R.S.F.中,可以发现破碎的白云岩和石英夹层,或不同压实程度的白云石和石英结核。
刚果(金)加丹加省5208铜钴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万方良;陈爱清;徐质彬【摘要】5208铜钴矿位于世界著名的中非砂页岩型铜矿带之刚果金境内的加丹加铜矿带的北东缘,带内分布有多个大型-特大型铜钴矿床.笔者在以往勘查资料和野外地质找矿工作的基础上,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区块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恩古巴群-昆代隆古群,为北西西向的单斜构造,围岩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褪色化和孔雀石化等.经分析研究认为,在5208区块3个远景成矿区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00)017【总页数】4页(P121-124)【关键词】刚果(金);中非铜矿带;地质特征;找矿潜力;5208【作者】万方良;陈爱清;徐质彬【作者单位】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5;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5;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5208矿区位于刚果(金)加丹加省利卡市北东方向约52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南纬10°36′30″~10°38′30″,东经26°55′30″~27°00′00″,面积36Km2。
矿区位于世界著名的中非砂页岩型铜矿带之刚果金境内的加丹加铜矿带的北东缘,带内分布有多个大型-特大型铜钴矿床。
矿床具层控特征,品位高,规模大,埋藏浅,可露天开采,伴生的金属种类多等特点[1]。
各矿业公司的铜钴矿勘查工作也仅是集中在目前开采的中型以上矿山范围内,勘探深度一般为200-300m,仅限于氧化矿体,很少开展过针对深部原生矿的勘查工作。
2010-2011年,我院派工作人员对该区进行了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并通过探槽工程,对本次和前人发现的异常以及铜矿化体进行了查证,就目前工作进展来看,找矿效果较好,进一步分析成矿地质特征,总结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有助于在矿区范围内取得更大的突破。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 4月下122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刚果(金)加丹加省LUSHA SOUTH 铜钴矿地质特征及下步找矿方向分析翟 鑫(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摘 要:LUSHA SOUTH铜钴矿位于世界著名的加丹加弧形铜钴多金属成矿带上,带内分布有多个大型—超大型铜钴矿床。
通过对以往地质工作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矿区内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床成因和下一步找矿方向做了简要分析。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罗安群,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热液改造的层控型铜钴矿床,矿区内找矿潜力巨大。
关键词:刚果(金);LUSHA SOUTH;铜钴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8-0122-2Geological feature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next step of LUSHA SOUTH copper and cobalt deposit in Katanga province in Congo(DRC)Zhai Xin(Southwest Nonferrous Kunming Exploration Surveying and Desigining (institute) inc, Kunming 650000,China)Abstract: LUSHA SOUTH copper and cobalt mine is located in the world famous copper and cobalt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of the world, and there are several large - super large copper and cobalt deposits in the belt.Through the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geological work data in the past,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ore body characteristics, the genesis of the ore deposit and the next prospecting direction are briefly analyzed.The strata in the mining area are mainly luoan group, and the genetic type of the deposit is the layer controlled copper and cobalt deposit, which is transformed by sediment-hydrothermal transformation. The potential of prospecting in the mine is huge.Keywords: Congo(DRC);LUSHA SOUTH;Copper and cobalt deposit;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direction矿区位于刚果(金)民主共和国加丹加省康波地区绿纱市南部,距离省会卢本巴希318°方向直线距离约72km,地理极值坐标为:东经27°00′00″~27°03′00″,南纬11°10′00″~11°12′00″,面积约16.85km 2。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刚果(金)某铜钴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李 刚,郭忠正,李江博,杨文金(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摘 要:本文以非洲大陆扎伊尔克拉通铜钴矿床最新勘探资料为依据,对矿床的地层、构造、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等进行阐述,对矿床成因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多年勘探经验,确定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沉积—热液型。
关键词:刚果;铜钴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4-0101-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a copper cobalt deposit in DRCLI Gang, GUO Zhong-zheng, LI Jiang-bo, YANG Wen-jin(Southwest non ferrous Kunm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Kunming 650000,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latest exploration data of the Zaire craton copper cobalt deposit in the African contin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trata, structure, ore body characteristics, wall rock alteration, etc. of the deposit,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and based on years of exploration experience, determines that the genetic type of the deposit is sedimentary hydrothermal type.Keywords: congo; copper cobalt or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genesis1 区域地质背景矿区位于世界著名的加丹加弧形铜钴成矿带上,该成矿带是中非卢菲利安(Lufilian)弧形构造带东段的一部分。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刚果(金)上加丹加省卡莫亚铜—钴矿主矿体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模式蔡 肖,陈浦浦*,杨懿全,郭其林摘要:卡莫亚铜-钴矿床主矿体为加单加铜钴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
矿体硫化型矿化类型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层纹状、条带状矿化,层位控制十分明显;第二种矿化是热液叠加改造型的脉状矿化。
氧化型矿化类型受地层、构造和后期风化淋滤联合控制。
其成矿模式为:在中新元古时期发生的同沉积作用,形成初始矿化;在还原环境下,由于裂谷盆地相关构造活动的导矿作用,形成层状铜钴硫化物富集;加之后期卢菲利安造山运动及推覆过程中动能转化的热能而引起的热液叠加改造,促使硫化物的活化迁移,并沿构造裂隙充填成矿;最后在漫长地质演化过程中,风化淋滤作用使得硫化矿变为氧化矿,并次生富集。
关键词:层控型铜-钴矿床;矿物生成顺序;富集规律;成矿模式卡莫亚铜钴矿位于刚果(金)东南部上加丹加省Likasi市北西约20km的Kambove县附近,紧邻著名的坎博韦矿山。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中非多金属成矿带内的加单加铜钴多金属成矿带的北西段,是Lufilian弧形构造带外部褶皱推覆体的一部分。
该构造带内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由于受区域地层和构造的影响,大部分为层控型金属矿床。
其中,矿床中铜主要以辉铜矿、黄铜矿、孔雀石等形式存在,并伴生有一定量的钴金属资源,目前已被大量开发和利用。
1 区域地质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基底杂岩、中新元古界加丹加超群以及第四系沉积地层。
太古界基底杂岩,是由太古界卢富布群片岩—片麻岩类及其上覆不整合的穆瓦群石英岩—片岩类副变质岩组成,其主要分布于赞比亚,在坎博韦及附近地区未见出露。
中新元古界加丹加超群地层为区域内主要的赋矿地层,厚度约5km~10km,在坎博韦地区大面积出露,自下而上划分为2个单元:罗安群和上、下孔德龙古群。
罗安群地层由滨海-浅海-深海相的碎屑沉积岩和碳酸盐岩组成。
上、下孔德龙古群主要由碎屑沉积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组成。
刚果(金)加丹加(Katanga)省利卡西(Likasi)市西南部同生沉积型铜钴矿快速定位和评价方法卜建财;涂生法;李晨光;李先灿;洪文帅【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22(36)4【摘要】中非铜钴成矿带,横贯刚果(金)与赞比亚两国的交界地带,是目前为止世界上的第三大铜钴资源富集区。
研究区地处加丹加—谦比西构造带中外部褶皱推覆带南缘,同生沉积型铜钴成矿条件优越,但地质工作程度低,找矿勘查潜力大。
在系统总结区域同生沉积型铜钴矿的成矿规律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及样品快速分析等技术入手,介绍快速定位和评价区内铜钴矿的有效方法。
区内迪佩特亚群R.G.S组含铁白云质粉砂岩层可作为航磁测量及ETM铁染异常信息提取的标志层,有助于快速定位识别矿山亚群(R_(2))含矿地层,厘定矿区构造格架;利用迪佩特亚群R.G.S组(R_(3.1))、矿山亚群Kambove组(R_(2.3))标志层特性,结合区域地层层序及地层厚度数据,可定量分析同生沉积型铜钴矿化层的空间位置,从而实现对矿(层)体的快速评价。
文章论述的区域同生沉积型铜钴矿快速定位、评价法经实践验证可靠有效,可在中非铜钴成矿带中推广应用。
【总页数】8页(P732-739)【作者】卜建财;涂生法;李晨光;李先灿;洪文帅【作者单位】湖南省遥感地质调查监测所;湖南江山地质矿产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P618.62【相关文献】1.刚果(金)加丹加省堪苏祁铜钴矿床铜钴矿特赋存状态研究2.刚果(金)加丹加省利卡西MABEL铜钴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3.刚果(金)加丹加省利卡西MABEL铜钴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4.刚果(金)利卡西市(Likasi)西南部铜钴多金属矿遥感找矿预测5.刚果(金)利卡西市(Likasi)西南部铜钴多金属矿遥感找矿预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年 6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101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刚果(金)某铜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张法武1,黄艳丽2(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2.云南铜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摘 要:该铜钴矿床位于赞比亚 ̄刚果(金)加丹加铜矿带,是世界上最大的成矿带之一。
在刚果(金)境内,从北西的科卢韦齐到南东的卢本巴希,延展长度325km、宽约50km,是由新元古代加丹加超群变质沉积岩组成的向北凸的泛非造山带;据矿床控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及矿化富集规律等分析,该矿床受一定的层位控制的,经后期多次构造作用、热液叠加改造作用影响而形成的层控型铜钴矿床,又受长期风化淋滤的影响,进行了次生富集。
依据地质勘探和综合研究分析,提出了该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关键词:加丹加铜矿带;控矿地质条件;矿化富集规律;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62;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2-0101-2Analysis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a copper - cobalt deposit in CongoZHANG Fa-wu 1, HUANG Yan-li 2(1.Kunming Metallury Research Institute, Kunming 650051,China;2.Yunnan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Ming Co.Ltd. Yunnan Copper, Kunming 650051,China)Abstract: The copper-cobalt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katanga copper belt of zambia-congo. It is one of the largest metallogenic belts in the world. It is famous for its rich copper resources and high grade copper ore. Copper reserves are the third largest in the world and the associated cobalt resources are the first in the world.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DRC), the ore belt extends from kaluwaizi in the northwest to lubumbashi in the southeast, with a length of 325km and a width of about 50km. It is a northward convex pan-african orogenic belt composed of neoproterozoic katanga supergroup metamorphic sedimentary rocks. According to deposit the main ore-controll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ineralization and the mineralization enrichment regularity of such analysis, the deposit is controlled by certain strata, late by multiple tectonism, the influence of the hydrothermal superimposed reformation and form type stratabound copper and cobalt ore deposit, and other affected by long-term weathering leaching, the secondary enrichment. Based on field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analysis, the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this type of deposit are put forward.Keywords: Katanga copper ore belt; ore-controll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mineralization enrichment law; ore genesis1区域地质背景后古生界;2.加丹加超群;3.变质沉积岩和剪切基底;4.受基巴拉造山运动影响的区域;5.班韦乌卢地块基底;6.加丹加带内的基底;7.太古宙及古元古宙基底;8.加丹加镁铁质火成岩;9.加丹加超群内花岗质岩石;10.走滑断层;11.推覆构造;12.湖泊;13.加丹加铜钴矿带分布区域;Ⅰ外部褶皱推覆带;Ⅱ穹窿地区;Ⅲ复向斜带;Ⅳ加丹加高原;Ⅴ加丹加坳拉槽;MSZ-Mwembeshi剪切带。
刚果(金)加丹加省东杜矿区铜钴矿地质特征及矿体成因探讨摘要:刚果(金)东杜矿区的铜钴矿带以赋存于罗安群沉积岩中的铜-钴多金属矿体为特征,主要发育东、西两矿体,西矿体长约400 m,厚度大于10m,为残留氧化钴矿为主。
东矿体长约1200m,宽200~300m,平均厚度7m,多出露于逆冲岩席内部的山脊与线性构造的交切部位。
矿体成因为沉积热液改造型铜钴矿体。
关键词:刚果(金)、加丹加省、东杜、铜钴矿、地质特征、矿体成因概述东杜矿区位于刚果(金)加丹加省科卢韦齐市北东向直距约32km,2013~2014年间笔者受邀作为矿区勘查负责人,对矿区作了全面地质工作,发现两条主要矿体发育于罗安群沉积岩中,本文总结了矿区地质特征,对矿体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实际工作总结了一些铜钴矿找矿标志和找矿经验。
1矿区地质1.1 地层矿区地层主要为罗安群的滨海相泥砂岩、碳酸盐岩,详见图1。
(1)罗安群下组:分上下两段,上段为灰色滑石化泥砂岩;下段为红褐色滑石化泥砂岩,夹砾岩层。
分布于矿体西侧,近南北走向,为矿体底板。
厚度大于100~200m。
(2)罗安群上组(矿山组):分5个岩性段。
自上向下:1、灰黑色灰质砂岩(CMN),夹石英岩砂岩。
分布于矿体东侧,南北走向,剥蚀程度很高,地表少有出露。
厚度50~100m。
2、灰白色白云质泥砂岩(SD),白云质砂岩。
分布于矿体东侧,南北走向,剥蚀程度很高,地表少有出露。
赋存上层矿。
厚度50~100m。
3、灰白色多孔硅化白云岩(RSC),分布于矿体上部正地形,出露很好,南北走向。
该层耐风化,易出露,分布广泛,岩性稳定,是区域上重要的找矿标志层,局部见经济矿体。
厚度小于50m。
4、灰白-白褐色硅质岩、硅化砂页岩(RSF)。
出露于正地形,南北走向。
见铜钴矿化,是下层矿体的组成部分。
厚度小于10m。
5、灰白色-白褐色层状白云岩(D.Strat)。
南北走向,赋存下层矿体。
厚度50~100m。
(3)第四系盖层。
73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刚果(金)上加丹加省宾基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胡远档1,2,曾高福2,高嵛飞2(1.中国有色刚果矿业有限公司,刚果(金)利卡西 999059;2.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 桂林 541000)摘 要:宾基铜矿床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上加丹加省利卡西市北西约30公里,是中非铜钴成矿带刚果(金)段中部的一部分。
2020年矿区通过开展地质勘查,初步发现一个氧化矿体和一个硫化矿体。
笔者通过分析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矿物的形成序列,总结矿床成因,为该矿区下一步勘查工作指明方向。
关键词:铜矿;地质特征;宾基;刚果(金)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22-0073-2收稿日期:2021-11作者简介:胡远档,男,生于1988年,汉族,安徽宿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资源勘查。
1 区域地质背景宾基矿区位于中非铜钴成矿带的北西段,主要由前寒武基底和加丹加超群组成。
基底包括早前寒武的卢富布超群(主要岩性为片岩、片麻岩等)和中前寒武的莫瓦超群(主要岩性为石英云母片岩、石英岩等)[1]。
加丹加超群形成于新元古代,不整合覆盖在基底杂岩之上,厚度约5km ~10km,自下而上分为罗恩群、恩古巴群和孔德龙古群。
矿区所在的加丹加弧形铜钴成矿构造带,是非洲中部卢菲利弧形构造带的一部分。
构造带总体呈NW-SE走向,从赞比亚和刚果(金)边境的东部呈弧形延伸到安哥拉边境,为一条铜、钴、镍、铅、铀多金属成矿带[2]。
在刚果(金)境内的加丹加铜钴成矿带,西起卢阿拉巴省科卢韦齐市,经丰古鲁梅、上加丹加省利卡西地区,至卢本巴西市,并由此延入赞比亚境内 ,带内分布多个大型铜钴矿床(见图1)。
图1 矿区区域地质简图2 矿区地质特征2.1 矿区地层矿区地层主要是中新元古界加丹加超群的罗恩群(R1+2+3)、罗恩群木瓦夏亚群(R4)、下孔德隆古群(Ki1),具体如下:(1)罗恩群(R1+2+3)。
刚果(金)SABINGA铜钴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党伟民;王纪昆;杨远东;刘文杰【摘要】SABINGA铜钴矿区位于世界著名的加丹加铜弧带上,通过收集总结区域成矿背景,分析矿床的赋矿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该矿床的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经分析研究,认为矿区应属于“早期沉积富集”“晚期热液改造富集”“表生富集”,受“区域性逆冲推覆构造”和“层间断裂”等控制的多成因控制的铜钻矿床,即属于热液改造沉积型砂页岩铜(钴)矿床.【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8(009)003【总页数】6页(P503-508)【关键词】铜钴矿;构造;加丹加铜弧带;矿床类型;刚果(金)【作者】党伟民;王纪昆;杨远东;刘文杰【作者单位】天津华北地质勘总院,天津300170;天津华北地质勘总院,天津300170;天津华北地质勘总院,天津300170;天津华勘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天津3001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P618.620 引言SABINGA铜钴矿区位于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南部加丹加省(Katanga)卢本巴希市(Lubumbashi)境内,矿区位于利卡西市北东约11 km。
科卢韦齐—卢本巴希铜钴多金属矿体的东端,工作程度较高,早期完成的1∶25万矿产地质图查明了该区的主要含矿层位,不仅获得了大量铜钴多金属矿产,而且还发现了铜铅锌金锡等有色(贵)金属、铁黑色金属及镭等矿产,周边的矿床点评价程度较高。
1 成矿地质背景刚果(金)的地理位置处于中非刚果盆地,地质上位于刚果克拉通西南部。
该区地层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即古老基底之上覆盖着年轻的沉积盖层,前者由前寒武系基底杂岩和加丹加岩系组成;后者由显生宙卢阿拉巴—卢比拉什岩系、卡拉哈里系、新近系和第四系组成。
其中加丹加岩系是主要的成矿岩系,在刚果(金)—赞比亚一带广泛分布,是构成古老基底的较新的一组地层,属晚元古界(Pt3),加丹加岩系分布较为广泛,主要位于加丹加地向斜及其附近的孔德龙古高原上,厚度在5500 m 左右,是刚果(金)—赞比亚铜钴矿体主要赋矿层位,其较大经济价值使得该区域的研究较为详细, 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罗安群(R)、恩古巴群(Ng)和孔德龙古群(Ku)。
刚果(金)上加丹加省SOKOROSHE铜钴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
志
李继业
【期刊名称】《现代矿业》
【年(卷),期】2023(39)1
【摘要】SOKOROSHE铜钴矿位于中非铜矿带刚果(金)亚带,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从成矿地质背景入手,通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对相关文
献和控矿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类比带内典型矿床,指出矿床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殊性。
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赋矿层位主要为恩古巴群,围岩种类多,赋矿岩性以构造角砾岩为主;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具有分支复合现象,受断裂构造控制作用明显;矿石矿物组合较简单,主要为孔雀石、黄铜矿、辉铜矿、水钴矿。
恩古巴群地层
提供了良好的物源基础和条件,次一级的北西向断裂为矿床形成提供了空间、动力。
该矿床地表孔雀石化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铜草”、“钴笋”可作为植物找矿标志,对于区域内矿床勘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5页(P33-37)
【作者】李继业
【作者单位】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刚果(金)加丹加省LUSHA SOUTH铜钴矿地质特征及下步找矿方向分析
2.刚果(金)加丹加省堪苏祁铜钴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3.刚果(金)加丹加省利卡西MABEL铜钴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4.刚果(金)加丹加省利卡西MABEL铜钴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5.刚果(金)加丹加省绿纱铜钴矿三维地质模型及找矿方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刚果(金)地质特征与主要矿产资源概况刚果(金)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国家,拥有广阔的地理面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这片土地上,大自然的力量形成了丰富的地质特征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该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地质特征刚果(金)的地质是非常复杂的,其资料库被认为是全世界最丰富的地质资料之一。
该国的地质环境得益于其历史演变,包括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和岩石变质等过程。
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该国是非常富饶的矿产资源和矿化带的所在地。
该国地质成分主要分为两种:砂岩和石灰岩。
由于这些岩石的不同特征,刚果(金)的地质资源非常丰富,包括铜、钴、金、锡、锆石、钽、铁、锰等。
二、矿产资源1.金刚果(金)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金矿资源之一。
在刚果(金)的境内,有着庞大的金矿脉,例如基索米和鲁沙矿区等。
这些地区的黄金含量很高,有些黄金矿的含金量高达5克/吨以上。
这些矿区还储存有其他金属,如铜、银和钴。
2.铜和钴由于刚果(金)的大量铜矿和其重要的矿化区,使得该国成为铜的主要产区之一。
在其南部地区,例如基沙萨罗半岛,有着丰富的铜资源。
该地区根据地质状况,可分为碳酸盐岩型、银铜型、萤石型、金银型、铁矿型等多种类型。
同时,该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其地下的钴含量占全球矿藏的60%以上,其次是地上资源。
3.钻石刚果(金)是世界上钻石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在矿藏中,可以找到几乎所有类型的钻石,包括低端工业用钻石和高端宝石级钻石。
国内的金刚石矿床都分布在西北和东南部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些矿产资源在政治上的混乱,很多矿区存在非法采矿现象,带来很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4.锡刚果(金)储量量较小但公认的优良锡矿床主要分布在该国东北部,约布阿省的钨锡矿区规模相对较小。
据估计,约布阿省的钨锡矿区具有2万吨锡的储量,占非洲总储量的6%。
而它的衍生产品的开采也非常迅速扩展,这些衍生产品包括锡精矿、钨原矿和钨精矿等。
5.锰和铁锰和铁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属之一,它们常常一起出现在矿石中。
刚果(金)加丹加省某铜矿区物探方法试验及找矿效果刚果(金)加丹加省是世界著名的铜矿区,这里地下蕴藏丰富的铜矿资源,吸引了众多矿业公司的争相开发。
然而,探矿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任务,如何提高找矿效果,成为了诸多矿业公司,尤其是新入行的公司所关注的焦点。
物探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找矿技术,在中小型矿山和新矿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所在的公司便是凭借物探方法发现了不少有潜力的矿区,尤其是在刚果(金)加丹加省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所在公司在该省某铜矿区所采用的物探方法试验及找矿效果。
一、物探方法试验的主要探测手段在该矿区中,我们采用了多种物探手段,主要包括3D电阻率法、航空磁法、地面磁法等。
其中,3D电阻率法可用于探测地下区块的电阻率、地下构造和矿化体;航空磁法则适用于展示地下的磁性变化,揭示隐蔽的矿化带;地面磁法则适用于对比分析连续段的磁异常,发现隐伏的矿体。
综上来看,3D电阻率法起到了主要的作用,不过同时,航空磁法和地面磁法对于协调综合探测结果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重点区域的探测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发现,3D电阻率法在探测区域中发现了众多具有前景的铜矿床。
根据测算结果,我们从中挑选了三个理想位置,这三个地点分别位于深部地下、中上部和浅表部,距离地面面积约500-700米。
在3D电阻率法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此铜矿区很有可能是一处床型矿床。
由此,我们便针对3个位置开展了实地联合勘探,并在其中发现了为数不少具有矿化迹象的矿体。
经过进一步的地质勘察和钻探测试,这三个矿床区域确实具有丰富的铜矿资源,优质的成分及开采潜力,可以配合大规模商业开发。
三、结论本次在刚果(金)加丹加省的物探方法试验,着重借助3D电阻率法、航空磁法和地面磁法三个手段,成功找到了1处床型铜矿资源。
此外,我们还在实验中发现了该铜矿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和矿化特征,为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本试验表明物探方法是一种高效、先进的找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