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治疗孕期坐骨神经痛24例
- 格式:pdf
- 大小:174.46 KB
- 文档页数:2
耳穴贴压术后止痛107例耳穴贴压术后止痛 107 例赵厚盛(池州地区人民医院, 安徽贵池 247100)疼痛是术后病人常见的症状, 尤其是骨外科、胸外科手术后的病人疼痛较重 ,且持续时间较长。
临床一般采用度冷丁、吗啡等止痛剂, 但仅能维持 6 小时左右。
笔者从事临床护理 30多年 ,对术后疼痛采用耳穴贴压止痛,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术后使用耳穴止痛 107 例。
男 74 例, 女33例 ;年龄最小 16 岁 ,最大 71 岁。
腹部手术15 例,开胸手术 5 例, 肛门(痔疮)手术 3 例, 骨科手术 84 例(其中肱骨 8 例、前臂 10 例、肩关节 3 例、手 4 例、脊柱 10 例、股骨 8 例、髋 5例、膝 15 例、踝 9例、足 12例)。
2 治疗方法均于术后 3~ 5 小时(麻醉作用消失),以磁珠或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贴压。
主穴:神门、皮质下 ,根据手术部位不同寻找耳郭上的相应压痛点。
一般采用与手术同侧的耳郭穴位贴敷 ,均保留 3 天。
当病人感觉手术部位疼痛时 , 就用手轻轻按压或捻动耳穴埋贴处(病人自己按、捻或由他人助之),即可得到止痛效果。
如若个别患者仍有伤口疼痛难忍时, 检查伤口有无感染 ,可在对侧相应耳穴贴压 ,2 天即可。
3 治疗效果本组 107 例, 经上述治疗后全部有效。
其中显效(无明显疼痛, 未配合止痛剂)51 例, 有效(伤口有疼痛, 但可忍受或于对侧相应耳穴压痛点加用贴敷,仍未配合使用止痛剂)56 例。
4 体会经络有运行气血, 濡养身体的作用。
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之间的多种复杂的生理功能活动赖于经络的沟通, 通则不痛。
而耳穴又是与十二经脉、十五络脉气血相通连。
耳与经络的紧密联系 ,可通过刺激耳部敏感点及特定功能的耳穴而产生止痛作用。
耳穴止痛可减少药物止痛的成瘾性。
具有操作简便、经济有效等特点。
操作中应注意:探寻压痛点时用力要轻、要均匀 ;执行无菌操作 ; 夏季避免长时间埋针, 以防感染。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
[耳穴压迫法]主穴:坐骨神经、神门、枕,臀。
配穴:交感、肾上腺、止痛点或膀胱、肝、肾。
治法:每次取一侧耳穴,双耳交替使用。
主穴必取,配穴1~2个。
耳郭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将王不留行子粘于小方块胶布中心,然后贴压在所选穴位上,边贴边按压,直至出现胀痛和耳郭灼热感时为止。
贴后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5次。
隔日换贴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坐骨神经痛。
附记:屡用效佳。
又取臀穴,每取一侧,6 天一换,余同上,用之多效。
程爵棠著《耳穴疗法治百病》。
耳穴压豆治疗妇科疾病验案2则饶赟李佩双(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南昌330006)【摘要】中医特色耳穴疗法历史发展悠久,迄今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耳穴疗法在妇科临床应用甚广,笔者运用耳穴压豆法治疗妊娠恶阻和绝经前后诸证各1例,疗效显著。
【关键字】耳穴疗法妊娠恶阻绝经前后诸证效果DOI:10.19435/j.1672-1721.2018.09.083耳穴疗法作为祖国医学的一种传统及特色治疗方法,其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在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之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有关于耳脉的记载;唐代孙思邈也在其著作《千金翼方》中提到了以耳穴治疗疾病的方法。
张振鋆在《厘正按摩要术》中详细论述了脏腑与耳的联系:“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
朱丹溪云:“耳为诸宗脉客所附”,认为经络与耳关系密切。
明末时期张景岳也曾在《内经图翼》里描述了经脉抵达于耳的具体部位。
耳与经络、脏腑关系密切,刺激耳穴可达疏经通络、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行气和血的功效[1]。
现代医学则认为,耳廓具有丰富的神经、血管,且人体迷走神经的耳支分布区有心、肾、肝、脾等内脏反射点,刺激耳穴可对机体的生理病理、功能状态进行双向调节[2]。
并且当人体某个器官发生疾病时,耳廓相应部位将出现变形、变色、压痛、电特异性等特殊反应,故耳穴还可辅助用于疾病的诊断[3]。
耳穴疗法包括耳穴贴压、耳穴注射、耳穴埋针、毫针、电针、磁疗等[3]。
其具有简、效、廉、便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深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在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方面也颇受关注。
其在妇科疾病治疗中更是尤为盛行,常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妊娠呕吐、痛经、产后缼乳、产后便秘、经行乳房胀痛等,也有研究发现刺激耳穴可辅助用于不孕女性的促排卵,并能有效预防或缓解女性围术期的焦虑、失眠、腹胀、呕吐等症状[4,5]。
本文对耳穴压豆治疗妊娠恶阻和绝经前后诸证的2则验案进行介绍和总结。
特色中医疗法——耳穴贴敷:小耳朵大作用说起穴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特别是平时注重养生的朋友,随口就能说上几个,但大家知道吗,在我们小小的耳朵上,竟然也藏着上百个穴位,通过各种方法刺激耳朵上的穴位,能调节脏腑气血、疏通人体经络,使阴阳趋于平衡,从而改善器官和组织功能,起到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在了解耳穴之前,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下耳朵的功能和构造吧。
神奇的耳朵耳朵是人体重要的感受器之一,有收集声音、保持人体平衡的作用,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部分。
耳廓是外耳的一部分,能防御外物侵入从而保护外耳道和鼓膜,是我们肉眼能见的部分,其表面有皮肤覆盖,其上4/5以软骨为支架,下1/5无软骨只含结缔组织和脂肪,即我们常说的耳垂。
祖国医学认为,耳和人体的经络脏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古医籍中就有“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通于耳”、“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足以说明耳和经络联系紧密,与脏腑在生理、病理方面密切相关。
什么是耳穴?常见的耳穴疗法?耳穴一般都分布在耳廓上,也被称为刺激点或反应点,具有反应病理变化及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当前,我国标准耳穴有93个,通过经络与全身的组织和器官相连接。
当人体内部出现疾病时,其气血就会发生变化,耳廓上的对应反射区就会随之出现脱屑、结节、变色等变化,在中医上可以作为疾病早期的诊断参考之一。
目前,中医上的耳穴疗法种类非常多,包括:压豆法、按摩法、放血法、针刺法、艾灸法、埋针法、磁疗法、刮痧法等,具有操作简单、容易取材、便于携带、疗效显著、价格低廉的特点,而且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小,无毒副作用更安全。
耳穴贴敷的方法和作用耳穴贴敷疗法是主要耳穴疗法之一,发源于针刺法,近年来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
耳穴贴敷法是在耳穴上贴压光滑且坚硬的药豆,实现刺激穴位、疏经通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常见的贴压药豆包括王不留行、白芥子、莱菔子、磁珠等。
1.耳穴敷贴的方法①根据患者的疾病,探查阳性反应点,选择相应的耳穴;②使用酒精对耳廓进行消毒,确保敷贴牢固,能长时间保持;③将药豆粘在方形胶布中心,用左手将耳廓拖住,右手将粘有药豆的胶布贴在耳廓上,保证药豆对准所选择的耳穴,固定后轻柔按压1-2分钟。
巧用耳穴保健康系列(二)——缓解疼痛
疼痛属于中医学“痛症”范畴,主要病因是外感六淫之邪、内伤七情或遭受某些伤害等,导致脏腑或者经络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或者血虚不荣而致痛。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疼痛已是第五大生命体征,与人类的身心密切相关,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我们带来许多困扰。
今天介绍一下颈部疼痛、腰痛、痛经、头痛的耳穴压豆疗法,简单易上手,能部分缓解疼痛不适。
耳穴疗法操作要点:使用王不留行子准确贴于穴位上,采用“对压法”,即操作者将食指和拇指指腹放在病人耳郭的正面和背面进行对压,由轻到重,至局部出现酸、麻、胀、热、痛感觉为宜(以能忍受为度),每天自行按压2次或3次,每穴按压30秒-60秒,力度均匀、适中,一次可留豆3-5天,一般贴压5次为一个疗程。
1.颈部疼痛
耳穴部位选择颈椎、神门、皮质下、肾。
2.腰痛
耳穴部位选择神门、三焦、皮质下、腰椎、肾。
3.痛经
耳穴部位选择子宫(内生殖器)、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肝、肾。
4.头痛
耳穴部位选择额、颞、枕、神门、肝、内耳穴。
神奇的耳穴--------耳穴视诊(坐骨神经痛)。
附治疗坐骨神经痛针法坐骨神经痛即臀、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
腰部不能直立,屈膝、屈髋,脚尖沾地,脚部不敢踩实。
坐骨神经痛耳穴图坐骨神经穴鲜红色线状改变坐骨神经穴鲜红色线状改变臀穴、坐骨神经穴暗红色线状凹陷腰、膝、髋:毛细血管呈放射状扩张腰、膝、髋:毛细血管呈放射状扩张腰、膝、髋:毛细血管呈波浪状扩张腰、髋部:毛细血管呈树枝状扩张耳针、鼻针治疗坐骨神经痛近段时间,我一直被坐骨神经痛困扰着(以前腰椎受过伤,近段不小心又伤着腰椎),刚开始左侧下肢酸痛,早上起床穿裤子后侧都扯着疼,后来又影响到右侧臀部,痛时走路一瘸一拐的。
耳穴虽然止痛效果好,但对于治疗坐骨神经痛效果有点慢(曾给一朋友母亲治疗过,用两个多月时间才彻底止痛)。
由于治病心切,试过多种办法都不能很好止痛。
依据全息理论,摸索着在耳朵这个部位扎针(见下图一),几次以后,左腿不知不觉就好了。
后来一位朋友也是因坐骨神经引起的下肢酸困,扎上这两针后她马上就感觉下肢轻松多了。
图一:治疗下肢疼痛左侧下肢不疼了,过了几天,右侧臀部又疼,再扎耳朵这个部位就不起作用了。
看书上说鼻针治疗坐骨神经痛效果好,就想试试,可鼻针不好操作,还不能刺透软骨。
有天在扎针治疗鼻炎,当时想鼻子上竖着不好操作就横着扎(从鼻尖到鼻根部),结果扎上以后就觉得一股热流通向臀部,酸、困、疼什么感觉都有,大概过了几分钟,臀部就不疼了,试着走路、做下蹲动作都没有影响。
就这样扎了几次后基本全好了。
由于没给别人治疗过,不知效果如何,特写出来望朋友们验证!(见下图二)图二:治疗臀部疼痛。
耳穴腰椎,秒杀顽固坐骨神经痛!
昨天(6月12号),回老家参加外甥的婚礼,因为路途较远,又加上天气较热,回来的路上头开始疼,坐骨神经痛也犯了(年轻的时候就有坐骨神经痛,后来好了,但是不注意还会犯)。
坐在车上怎么也坐不住,反复调整体位也不行。
想起韩老师讲的坐骨神经特效穴,用手自己按,可是坐在车上使不上劲儿,松手后还是疼,从环跳一直疼到小腿外侧,甚至到前脚掌,加上头疼,感觉心里特别难受,好像心脏也不好了……我又不能让我爱人停车,他也想赶紧拉我回去好好休息休息。
这时我想起了耳穴,试试吧!我先在耳垂上找到上下颌的位置掐了一会儿,头慢慢的没那么疼了。
又摸索着在对耳轮上找到腰椎的位置,果然这个地方挺疼,我掐着,试着活动腿脚,只一会儿,整个屁股和腿都慢慢的舒服了,心脏也不那么难受了!真的感谢韩老师把这么好的东西教给我们,感恩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2019年5月第6卷第5期May.2019,Vol.6,No.5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575 基金项目:2016年衢州市科技局项目(2016Y021)耳穴贴压对妊娠晚期妇女睡眠质量的影响鲍冠君(浙江省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衢州,324000)摘要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孕晚期妇女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某三甲医院孕晚期妇女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耳穴贴压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2组干预前后的睡眠情况。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紊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夜间睡眠障碍得分与2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耳穴贴压能改善孕晚期妇女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 耳穴贴压;妊娠晚期;睡眠质量InfluenceofAuricularPointStickingforSleepQualityofWomenatLatePregnancyBaoGuanjun(MedicalSchool,QuzhouCollegeofTechnologyinZhejiangProvince,Quzhou324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observetheinfluenceofauricularpointstickingforsleepqualityofwomenatlatepregnancy Methods:Atotalof100casesofwomenatlatepregnancyinathirdlevel1stclasshospitalfromMay2018toDecember2018wereselectedassubjects,Dividedintotwogroupsofobservationgroupsandcontrolgroupsbyrandomnumbertablemethod,50casesineachgroup Thecontrolgroupweregivenroutinehealthguidance,Theobservationgroupweregivenauricularpointstickinginthisbas ic 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wasusedtoevaluatethesleepstatusofthetwogroupsbeforeandaftertheintervention Results:Afterintervention,thetotalscoresofsleepquality,sleepquality,fallasleeptime,sleeptimeanddaytimedys functionofobservationgroupwerelowerthanthoseof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wereall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Nightsleepdisorderscorescomparedwithtwogroupsbeforeintervention,thedifference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Conclusion:Auricularpointstickingcanimprovethesleepqualityoflatepregnantwomen.KeyWords Auricularpointsticking;Latepregnancy;Sleepquality中图分类号:R246 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19.01.016 孕晚期是孕妇各器官功能负荷达到最高、体形变化最明显的时期,需要经历各种生理心理变化。
神奇的耳穴--------耳穴治疗四肢疼痛无效时的经验分享
在平时的耳穴治疗中,经常会遇到四肢疼痛的病人,其中以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居多。
正常情况下,有些人贴压一次疼痛就会减轻,而有的人治疗多次病情也不见好转,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医有句话叫“不荣则痛”,意思就是因体内气血不足而导致的肢体疼痛。
由于病人此时气血两虚,就像河里面已经没有水了,您还挖河道疏通,那肯定没有用,应该把气血养足了才能再疏通。
脏腑精血亏虚,身体就会自保,优先供应重要脏器,其它部位的供血就会相应地减少了。
如果气血津液充足,自然会溢出来供给皮肉筋骨脉和其它部位,等气血补足了,治疗起来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举个例子。
我的姐姐五十岁出头,患糖尿病多年,从事养殖业。
长期的劳作导致她四肢多处疼痛,尤其是双膝关节,痛的时候蹲下不能站起来,右手不能紧握,肩胛骨痛的睡觉不能翻身,为此也没少吃药,但效果不明显。
后来就给她用耳穴治疗,贴压了近一个月,一点效果都没有。
后来我就分析,她本身有糖尿病,饮食方面需要忌口,再加上的常年劳累,肯定是气血不足的原因(结合舌像)。
接下来就吃补气血的药,等补足了气血之后,只贴压了一次,疼痛就明显减轻了(贴压无效的时候要辨清原因)。
后来遇到过几例类似这样的病人,就采取先补气血,后贴压的方法,没有不效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病人越信任你,相信耳穴疗法,效果就会越好!这是一点个人经验,如有不当之处,望请批评、指正!。
耳穴贴压治疗神经衰弱耳穴疗法历史悠久,《黄帝内经》即有记载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耳聋无闻,取耳中”。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亦记载了利用耳中治疗寒暑疫毒、黄疸等病的疗法。
耳穴疗法常被作为一种辅助的外治疗法来应用,以对便秘、失眠、头痛、高血压、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进行治疗。
临床常通过耳穴捻豆,或结合压豆的方法调治人体的亚健康状态,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如笔者曾用耳穴捻豆结合压豆的方法治疗神经衰弱症患者,取得令其满意的疗效。
理论及实践依据耳穴疗法是指通过按摩、埋针、压豆等方法刺激耳部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耳穴疗法之所以能够发挥疗效主要在于耳部与经络脏腑有非常广泛的密切关系。
如手阳明、太阳及手足少阳等经脉、经别均入耳中,足阳明、太阳的经脉则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六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都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而与耳部相联系。
因此,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部。
奇经八脉中阳维脉循头入耳,阴跷、阳跷脉并于耳后。
故《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耳与脏腑的关系亦十分密切,如《灵枢·脉度》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声矣”。
《难经》曰:“肺主声,令耳闻声”。
后世医家在论述耳与脏腑的关系时更为详细,如《厘正按摩要术》记载:“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进一步将耳郭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说明了耳与脏腑在生理上的息息相关性。
而当人体的脏腑或躯体发病时,往往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出现敏感压痛及皮肤变色、电特异性改变等反应。
可见,耳与脏腑的病理变化也是不可分割的。
根据我国制定的《耳穴名称与部位的国家标准方案》,人体各脏腑和部位在耳部都有其一定的代表区,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肾主藏精通于脑,故按压耳部相应的心、肝、肾等穴位,对神经衰弱患者有一定程度的治疗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通过对耳穴的不断刺激,能产生疏通经络、补虚泻实、调和气血阴阳、进而达到强身健体,及调节神经、内分泌平衡的作用。
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
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
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耳穴疗法课程招生】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国标91个耳穴的取穴定位标准,针对不同耳形学会准确取穴定位的方法。
2. 熟练掌握中西医要穴的临床规范化使用。
3. 掌握耳穴配伍处方规律,对家庭常见病能够独立治疗,举一反三。
4. 培养病例整理、归纳、总结的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
2天课程+课后辅导(可以循环参加)
(开课时会建立微信群,便于学员之间,学员与老师之间的交流。
)
耳穴疗法概论
1. 发展简史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3. 耳穴疗法的特点
4. 适应症与禁忌症
治疗总论
1. 常用耳穴疗法
2. 耳穴定位与取穴原则
3. 耳穴处方的配伍规律与禁忌
耳治疗各论
家庭常见病的耳穴治疗方案(失眠、便秘、头痛、颈椎病、减肥、痛经、青少年假性近视等)
耳穴诊断入门
1. 耳穴诊断溯源
2. 耳穴诊断依据
3. 耳穴诊断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