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贸物流的五大发展方向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漯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漯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2.18•【字号】•【施行日期】2016.0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正文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漯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直属及驻漯各单位:现将《漯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2月18日漯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为推动全市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的若干意见》(豫政〔2014〕42号)精神,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思路。
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定位,以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加快资源优化整合,发展壮大冷链、粮食、汽贸、家电、电商速递五大特色物流;着力实施园区提升、产业联动发展、项目带动、企业转型升级四大工程;牢固夯实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三大基础,促进我市物流业提档升级,构建立足漯河、辐射豫中南、对接郑州航空港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二)发展目标。
物流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物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物流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到2018年,争取全市公路货运量达到6800万吨以上、货运周转量达到130亿吨公里,物流业对地方财税增收贡献率稳步提高,对经济发展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物流载体体系不断健全。
区域性物流中心格局初步形成,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培育形成2—3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区。
——物流龙头企业引领能力增强。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2.15•【字号】穗府[2010]37号•【施行日期】2010.1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穗府[2010]37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充分发挥千年商都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建设符合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的国际商贸中心,特制定本意见。
一、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是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重大战略举措(一)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
市委九届九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建设商贸中心城市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
现代商贸流通业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导性产业,对提升城市国际形象、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是引导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而流通与消费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
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有利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畅通高效的商品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促进即期消费,激发潜在需求。
(三)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现实需要。
当今在工业产品的附加价值构成中,纯粹的生产环节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而分销、物流等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分销批发、产业物流、会展等商贸流通业已经成为价值链中最为重要的增值环节之一。
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有利于提高最终消费率,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明确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四)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以打造国际购物天堂、国际采购中心、现代产业物流中心、国际商务会展中心和国际美食之都为主线,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推行现代流通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培育发展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完善现代商品流通体系,不断提高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水平。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五规划附件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现代物流业是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推进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有利于增强对“⼀带⼀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撑保障作⽤,对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式、增强经济运⾏效率、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建设国家中⼼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四川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和《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6—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成都市现代物流业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动纲领。
⼀、发展现状与形势(⼀)发展现状。
1.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
“⼗⼆五”期间,我市物流产业发展提速增效,产业规模和质量显著提⾼,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率进⼀步下降,服务能⼒和⽔平显著提升。
2015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2010年增长2.13倍,年均增长16.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10年增长2.19倍,年均增长17%,;社会物流总费⽤占GDP ⽐重为16.6%,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
2.物流枢纽功能不断增强。
⽬前,成都已通航城市198个,开通航线257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88条(国际定期直飞航线41条),2015年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4224万⼈次和55.7万吨,继续巩固国内航空第四城地位。
“蓉欧+”战略深⼊实施,全⾯启动国际铁路港规划建设;“蓉欧快铁”双向稳定加密开⾏,班列⼲线逐步向欧洲腹地延伸,库特诺海外办事处挂牌成⽴;中亚班列和成都⾄国内枢纽城市互联互通班列稳定开⾏;成都集装箱中⼼站吞吐量继续保持全国⾸位。
累计开通300余条公路货运班线,形成覆盖全国各⼤中城市的快速公路货运班车⽹络。
3.⼝岸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现代物流业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江西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综述)外语外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07 级(2021届)01班石岩学生题目:中国现代物流业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研究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现状: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发达国家均以“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化”、“国际物流网络化”战略构筑新的世界经济结构。
国际贸易量的增速还要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速。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物流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包括对外经贸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经贸和市场多元化的格局也迫切呼唤着现代物流的出现和普及。
外经贸与物流的发展是互动的,没有外经贸的发展也就是没有物流的发展,没有高效和顺畅的物流也就没有高效的外贸效益。
现就我国外经贸和物流的发展关系以及物流的发展方向作肤浅分析。
我国正在加紧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新市场。
适当增加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设备进口和技术改进,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尽可能多地吸引外资,特别是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
同时积极引导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
此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经济贸易进一步活跃,这将给我国的物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运力不断增加,港口码头设施不断改善,相关的运输服务配套行业(货代、船代、仓储、物流中心)不断发展,也给物流业创造了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历时较短,从物流管理水平、技术和设施在地区间的不平衡性发展也制约着其效益的发挥。
因此研究外贸与物流的关系就尤其重要了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目标:研究对外贸易与物流的关系,进而简历一个较完整的物流体系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完善与发展内容:分别对国际贸易及物流的发展概况,特点及问题简单了解;对物流数据及国际贸易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比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并提出简单的发展建议。
全力打造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构想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光镭宜宾地处三江交汇、三省通衢处,具备发展商贸流物流中心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为了深入贯彻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战略部署,顺应把握四川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建设西部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机遇,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在工作思路中作出了“活商”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打造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
一、宜宾打造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的基础和条件宜宾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川南的重要通商口岸,南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长江上游水系的中转枢纽码头,史载“西南半壁古戎州”,素有“填不满的叙府”之美誉。
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宜宾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完全具备打造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的基础和条件。
(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宜宾是国家南北交通干线和长江经济轴线的交汇点之一,是川滇黔结合部和攀西六盘水地区出入长江黄金水道、成渝经济区连接南贵昆经济区走向东南亚的门户,具有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的基础和条件。
宜宾处于川滇黔结合部城市群的中心位置,距离自贡70公里、泸州125公里、内江102公里、乐山190公里、昭通249公里、毕节200公里,从区位上看,如果宜宾成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可直接辐射2000多万人口,间接辐射5000多万人口。
此外,在川滇黔结合部城市群中,只有宜宾与泸州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但泸州离昭通、凉山、攀枝花距离太远。
综合来看,只有宜宾具备打造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
(二)资源禀赋富集配套。
宜宾是国家战略资源富集区攀西-六盘水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探明矿产资源53种,煤炭、硫铁矿、石灰石、石英砂等储量丰富,其中煤炭储量53亿吨,可开发的水能资源716万千瓦,具有发展大型水火核电站和高载能产业的显著优势和巨大潜力。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1.19•【字号】青政字〔2020〕30号•【施行日期】2020.1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现将《青岛市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青岛市人民政府2020年11月19日青岛市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新形势下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形态,日益成为新常态下引领区域经济增长和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
为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结合全市15个攻势,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争取到2022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数量、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基本形成规划布局合理、协同推进有力、产业特色突出、集聚效应明显的发展新格局。
空间更加集中。
争取省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达到15家以上,新认定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0家左右,同时引导各区(市)、经济功能区培育储备一批重点服务业集聚区。
产业更加集聚。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占比75%以上,市级及以上集聚区产业集聚度全部达到70%以上,平均营业收入和税收分别达到10000元/平方米和600元/平方米以上,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比较完善、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特色服务业集群。
资源更加集合。
加快土地、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各类资源要素耦合提升,推动服务业改革创新政策在集聚区先行先试。
新培育省级以上服务业创新中心10个左右,服务业领域产业领军人才、省级以上专业人才20人左右。
服务更加集成。
新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20个以上,打造集高效政务服务、高端技术服务、高品质生活服务、高标准公共服务于一体的服务体系。
物流行业分析一、分析的背景1 物流的概念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是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包括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物流产业是由多个部门组成的综合性、服务性、基础性产业,其产业构成相当复杂。
一般将物流业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大行业。
包括交通运输业、储运业、通运业和配送业;第二类是小行业。
其中不少小行业既隶属于这一大行业,又属于另一大行业。
如铁道运输业、汽车货运业、远洋货运业、沿海船运业、内河船运业、航空货运业、集装箱联运业、仓库业、中转储运业、托运业、运输代办业、起重装卸业、快递业、拆船业、拆车业、集装箱租赁业、托盘联营业等。
2 物流行业吸引力分析(物流产业地位分析)现代物流产业是在传统物流活动发展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物流实践的不断总结、社会物流资源的全方位整合,以及伴随着其发展过程中物流管理与物流科学技术的日臻完善,并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相吻合的条件下产生的。
作为一个对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发展联动性极强的产业,它不仅成为各产业部门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而且业已成为物流实践活动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标志。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经普综合试点方案五经普指五大经济领域:制造业、服务业、商贸物流业、现代农业和数字经济。
综合试点方案是指在五经普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综合试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方案如下:一、加强制造业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统筹协调各项创新工作。
2.支持各类制造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制造业高技能人才队伍。
4.推广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等创新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
二、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水平。
1.支持服务业企业创新发展,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形式。
2.增设更多服务业贸易员,拓宽服务贸易领域。
3.强化服务业人才培养,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
三、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提高市场统筹运作能力。
1.支持商贸物流企业创新发展,优化物流运营方式,提高效率。
2.加强商贸停车场建设,提高市场停车位数量和品质。
3.推进市场分类管理,提高市场综合运营能力。
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1.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规模化经营水平。
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五、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
1.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创新发展,提高数字经济行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
2.建立数字经济生态系统,打造数字化产业集群。
3.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职业能力。
以上是五经普综合试点方案的主要内容,旨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进贤县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进贤县正处于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进位赶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物流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建设,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改善物流服务环境,推进物流网络、企业、信息三大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将进贤建成与南昌等大中城市物流中心相呼应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并成为全省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总体规划的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县物流业发展现状(一)产业状进贤县系江西省会南昌市的市辖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南昌市的东南部、鄱阳湖的南面、省会南昌的东大门,自古以来被誉为“东南之藩蔽,闽浙之门户”,是长珠闽三个经济三角洲的共同腹地,已融入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七小时经济圈”,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战略地位,“十一五”以来,按照“做强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进贤不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步伐,“七个一”的支柱产业和工业基地成为重要的增长极,消费品市场需求旺盛,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进贤县步入了现代物流业发展时期。
1、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促进了物流的需求“十一五”期间,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已形成“三圈层、五基地”布局,工业总产值2005年1050000万元,2010年增加到了3100000万元,增长21%;农业总产值2005年269975万元,2010年增加到528300万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年159402万元,2010年增加到330000万元,增长1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5年85100万元,2010年为538500万元,增长44.6%,随着各项经济跨跃式发展,使进贤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地,更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发展先机。
2、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促进了物流业发展水陆铁枢纽的综合优势,网络规模的扩大,为发展大物流带来了便利:水运方面,进贤境内东赣渠、抚河经赣江进入鄱阳湖再进入长江;公路方面,福银高速、沪昆高速及316、320两国道穿越进贤,四通八达,已融入东南沿海发达城市“七小时”经济圈;铁路方面:浙赣铁路东西贯穿,全国第二大货运偏组站向塘火车站仅离进贤30公里;航空方面,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距进贤40公里,4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直达世界各地。
紧扣一个中心突出四大定位实施五大战略推进十大工程紧扣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努力建设“生态金凤、宜居金凤、健康金凤、平安金凤、幸福金凤” 。
“五个金凤” 建设突出了科学发展这一主题, 抓住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不仅符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实质, 而且更加切合金凤区发展的实际,是当前和今后金凤区发展的主要抓手和奋斗目标。
突出四大定位:就是建设“两宜”城市核心区。
牢固树立“两宜” 城市核心区的品牌意识, 按照银川市“两宜” 城市发展的战略部署, 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以更新的理念拓展发展空间,靠更实的举措提升发展层次,用更大的干劲谋求发展成就, 真正把金凤区建设成为银川市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 建设现代服务业新兴区。
牢固树立“突破传统、错位竞争、高端服务、引领发展”的理念,依托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中阿经贸论坛永久性会址、金凤万达广场、亲水广场、颐和沙漠运动休闲公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会展服务、精品商贸、文化创意、生态休闲等新兴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彰显城市特色;建设高新技术研发区。
借助工业集中区平台, 加快推进银川科技园建设,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院校及区内外大型企业集团联系合作,通过设立科技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科研基地,吸引和聚集人才、技术、资本、项目,引进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孵化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快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促创新,创新促发展;建设现代化城市展示区。
按照“现代、民本、生态、人文”的现代化城市目标,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城市管理,优化城市生态,打造先进文化, 提高市民素质,展示现代化城市品位。
强力推进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建设与发展,力争用 5-10年时间,打造一个银川现代化城市新地标,再造一个城市发展新区。
胡杰同志在全市服务业重点工作暨商贸物流业推进会上讲话(【摘要】:^p )领导讲话稿胡杰同志在全市服务业重点工作暨商贸物流业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p )领导讲话稿胡杰同志在全市服务业重点工作暨商贸物流业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p )一坚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并重,全市服务业和商贸物流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主要指标增速可喜…初心优秀优秀WTT为您整理了《胡杰同志在全市服务业重点工作暨商贸物流业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p )》,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胡杰同志在全市服务业重点工作暨商贸物流业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p )一坚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并重,全市服务业和商贸物流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主要指标增速可喜。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53.2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1,分别高于全国8.1 全省8.8的平均增速2.9 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全市物流总量达13224万吨,周转总量147亿吨公里,仅次于成都,物流业增加值完成34.5亿元,增长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1.5亿元,增长13.6,高于全国12 全省12.7的平均增速1.6 0.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进出口总额完成3.25亿美元,其中:出口完成2.74亿美元,在2021年基础上翻了一番,增速居全省第1位。
二是扶持培育力度加大。
2021年我市把扶持培育商贸物流等重点产业发展作为提升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抓手,认真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商贸和物流业实现次级突破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__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__—2030年)》等政策文件,修编印发了《__市主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并结合省五大先导型服务业发展要求,加强市场调研和企业走访,制定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重点行业培育推进方案,完善重点项目库,在优化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布局,加强政策引领,明确发展方向,突出重点工作方面主动作为,为实现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商贸物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商贸物流中心一、商贸物流:是指的在商业贸易活动中进行的物流过程,统称为商贸物流。
二、现代商贸物流的五大方向:要加快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现有优势和基础,着力从做大、做强、做优、做全、做活上下功夫。
1、要在做“大商”上下功夫。
“做大”不是做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格局,而是要针对当前经开区商贸物流业发展散、小、乱的现状,提升优势和档次,推进产业集约、集群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做大商”:(1)是要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支撑。
立足经开区现有优势企业和专业市场,强化政府引导,建立健全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机制,引导企业既兴建现代专业市场,又积极投身商贸物流业发展,促进企业由开发建设向开发建设与发展产业并重转变,使企业成为建设市场、开拓市场、经营市场、繁荣市场的主体,通过企业+市场+产业的发展模式,改变经开区当前市场经营主体缺失、商贸物流业发展分散的落后面貌。
(2)是要引进战略投资者,打造企业集团。
坚持项目带动,按照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和现代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建立健全项目带动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开发好高质量的项目、核心项目、前瞻性项目和大项目,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到经开区发展商贸物流业。
要支持和鼓励骨干流通企业通过自由连锁、挂大靠优等形式扩大投资,加快改造升级步伐,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并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整合,促进传统大型物流企业实现强强联合,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集团。
(3)是发展现代物流园区,推进集群发展。
根据商贸物流业发展需要,按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和“建设一个园区、繁荣一个市场、发展一个产业”的思路,规划设立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建立园区发展机制和政策,通过市场运作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充分园区集聚和带动作用,吸纳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和商贸经营者入驻,推进商贸物流集群发展,着力改变现阶段卷闸门式的发展模式。
2、要在做“强商”上下功夫。
要把经开区打造成为商贸物流的样板区,不仅需要从规模上做大,而且需要从实力上做强。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9.16•【字号】宿政发〔2022〕82号•【施行日期】2022.09.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国办发〔2022〕9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促进流通扩大商业消费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20〕59号)、《江苏省“十四五”商务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商贸流通格局,促进全市现代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宿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坚持以现代商贸流通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引导资源要素向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流动。
以建设区域消费中心为目标,培育品质消费、时尚消费,推动我市现代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内需市场,为“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多作商务贡献。
(二)总体目标至202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7%以上,在全省占比逐年提升。
“美丽宜居城市”区域消费中心、活力商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逐步建成。
市场主体规模持续壮大,城乡商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多业态融合等服务不断创新,增创商务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全面形成。
基本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配套完善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二、重点任务(一)优化空间布局,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步伐1.优化区域商业布局。
按照“1129+N”城市空间发展规划,优化城乡商业布局,建设一批商业中心、专业市场、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统筹协调推进中心城市、县城、乡镇等商业网点同步发展。
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实现上海发展战略目标、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服务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
依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回顾与展望(一)“十二五”期间发展成效“十二五”期间,上海物流业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体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高端资源集聚和功能塑造,为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1.产业规模平稳增长。
“十二五”期间,上海物流业保持平稳增长,年平均增长率7.96%。
2015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3044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为12.2%,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8%;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7174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3653.7万标准箱,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上海航空货邮吞吐量完成370.9万吨,其中,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327.5万吨,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三。
快递业保持高速增长,近3年业务量、业务收入连续保持年均50%、35%以上增速,年人均快递使用量53件,是全国平均量的5倍。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15年,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完成航运物流服务收入1200亿元,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有力支撑。
表12011-2015年上海现代物流业规模统计表2.质量效率持续提升。
到“十二五”期末,本市物流总费用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降至15%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
上海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举措提升国际物流效率,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约40%,企业物流成本减少10%以上。
物流资源整合与组织效率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以互联网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依托的物流企业,带动传统小微物流企业转型发展,公路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得到提升。
临沂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研究——促进建设鲁南商贸物流强市姓名:殷俊峰院部名称:数学学院专业:应用数学研究方向:经济数学摘要:临沂市以商贸物流闻名于世,根据省政府下发《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1年)》(以下简称《规划》)。
临沂市被确定为省级物流节点城市,将利用商贸市场集聚的优势,以建设大物流促进商贸流通发展为目标,建立连接江苏、辐射长江三角洲,连通日照、连云港的商贸物流基地,服务于省内外商贸流通和经济建设。
就是在此背景下,为了对临沂市的现代物流业进行重新的规划和定位,提出了临沂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这一重要课题。
本文从临沂市商贸物流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了临沂市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此确定了临沂市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经济的目标。
针对此目标以及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发展规划研究,重点给出了物流园区选址的方法——改进的遗传算法,希望能给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最后对临沂市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从临沂的实际出发,依托临沂区位交通和物流需求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三大物流园区。
市区西部物流园区,市区东部物流园区,莒南临港物流园区,提出实现临沂市现代物流大发展的策略建议,以期对临沂市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现代物流园区选址、遗传算法、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现代物流Abstract:Linyi City is famous for trade and logistics, according to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issued the "revitalization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Development Plan (2009-2011)"(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planning"). Linyi City, the provincial logistics node is identified as the city, will use the trade market, the advantages of agglomeration, in order to build a large logistics to promote trade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as the goal, to establish a connection Jiangsu, radiation Yangtze River Delta, connectivity Rizhao, Lianyungang, trade logistics base, to serve And outside of the flow of commer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n this context, the order of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Linyi City, re-planning and positioning, Linyi City, proposed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planning study of this important topic. In this paper, Linyi City Commercial and Trad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Linyi City, and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identified in Linyi City, to develop the goal of economic trade and logistics. Development for this target and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a systematic plan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he focus gives way to Logistics Park -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 that will give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inally, Linyi City, a modern logistic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outlook, from the reality of Linyi, Linyi, relying on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needs of the rich advantages,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logistics parks. City West Logistics Park, the urban east Logistics Park, Junan port logistics zone, Linyi City, proposed to realize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strategy proposals to the city of LinyiKey word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Modern Logistics Park;genetic algorithms;development strategies;planning studies;modern logistics目录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与意义1.1.1选题的背景1.1.2选题的意义1.2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及研究现状1.2.1发展现状1.2.2研究现状1.3相关概念及其理论1.3.1现代物流1.3.2第三方物流1.3.3现代物流理论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二章临沂商贸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 临沂市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2.2 临沂市现代物流发展现状2.2.1 临沂市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特点2.2.2 发展现代物流业存在的问题2.3对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思考第三章临沂市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3.1 临沂市物流与经济发展3.2 临沂市高速公路物流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分析3.3 结论第四章临沂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4.1 物流体系布局规划4.2 物流园的布局规划研究4.2.1 物流园区布局的原则4.2.2 物流系统空间布局的基本框架4.3 物流园区选址的影响因素和决策步骤4.3.1影响物流园区选址的因素4.3.2物流园区选址的程序和步骤第五章遗传算法在实际中的应用5.1 项目概况5.2 规划指导思想5.3 规划设计5.4 物流园选址数学模型5.5 小结第六章临沂市现代物流发展战略6.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6.2 发展重点6.3拓宽物流人才的培养引进渠道6.4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物流行业和谐快速可持续发展第七章结束语第一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1.1选题的背景近日,省政府下发《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1年)》(以下简称《规划》)。
现代商贸物流的五大发展方向
商贸物流是指的在商业贸易活动中进行的物流过程,统称为商贸物流要加快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现有优势和基础,着力从做大、做强、做优、做全、做活上下功夫。
一、要在做“大商”上下功夫。
“做大”不是做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格局,而是要针对当前经开区商贸物流业发展散、小、乱的现状,提升优势和档次,推进产业集约、集群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做大商”:
一是要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支撑。
立足经开区现有优势企业和专业市场,强化政府引导,建立健全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机制,引导企业既兴建现代专业市场,又积极投身商贸物流业发展,促进企业由开发建设向开发建设与发展产业并重转变,使企业成为建设市场、开拓市场、经营市场、繁荣市场的主体,通过企业+市场+产业的发展模式,改变经开区当前市场经营主体缺失、商贸物流业发展分散的落后面貌。
二是要引进战略投资者,打造企业集团。
坚持项目带动,按照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和现代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建立健全项目带动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开发好高质量的项目、核心项目、前瞻性项目和大项目,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到经开区发展商贸物流业。
要支持和鼓励骨干流通企业通过自由连锁、挂大靠优等形式扩大投资,加快改造升级步伐,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并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整合,促进传统大型物流企业实现强强联合,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集团。
三是发展现代物流园区,推进集群发展。
根据商贸物流业发展需要,按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和“建设一个园区、繁荣一个市场、发展一个产业”的思路,规划设立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建立园区发展机制和政策,通过市场运作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充分园区集聚和带动作用,吸纳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和商贸经营者入驻,推进商贸物流集群发展,着力改变现阶段卷闸门式的发展模式。
二、要在做“强商”上下功夫。
怀化既有地位五省接边地区的区位优势,也有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的不断挤压和冲击。
要把经开区打造成为商贸物流的样板区,不仅需要从规模上做大,而且需要从实力上做强。
一是要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整合和改造提升现有商贸物流专业批发市场、仓储设施,加快发展专业市场体系,以入列中国物流实验基地为契机,全力实施“1+9”发展工程,招商建设10大专业物流市场,全力抓好中国西南现代物流中心、服装布艺大市场、五金水暖机电大市场、天凯副食干货调味品大市场二期工程等重点商贸项目,招商引进战略投资者到经开区
设立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商品采购中心,扩大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模。
二是要推进商贸物流一体化建设。
在发展一批物流企业的基础上,引导企业物流实体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建立专业物流公司,大力发展代理制、配送中心、直达供货、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企业,培育多式联运、货运中转站、散货集中配送、快递等新型物流业态,走批发交易与生产加工、物流配送相结合的路子,使企业扩大与上下游企业及其他物流企业合作,促进现代物流产业链的完整发展,实现生产、交易、仓储配送一体化。
三是要着力改变商贸物流流通方式。
探索电子贸易,发展电子商务,实现无店铺销售。
大力发展农工商结合、商贸融合、商商联合的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型企业集团和综合商社,发展商品总代理、总经销和联营、联销等国际通用的营销方式。
开拓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积极探索自主交易与综合服务相结合的符合经开区实际的新路子。
三、要在做“优商”上下功夫。
当前,该区商贸物流业虽然兴建一些市场、形成一定规模,但这种发展还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阶段,规划布局滞后,小而全、大而全的重复建设较多,产业关联度不高等,把商贸物流做优既改变当前落后状况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一是要坚持规划先行引领商贸物流。
按照建设区域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这一总体目标,积极推进经开区商网规划编制工作,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城市人口及产业分布、消费需求、道路交通相协调、与城市“北提南扩”建设相适应,充分考虑当地和区外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可能,合理确定城市商业网点的数量、规模、档次和业态,制定出结构合理、特色突出、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城市商业网点体系。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与无序竞争,促进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二是要发展第三方物流壮大商贸物流。
立足市场需求和市场运作,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改变传统运输、仓储、装卸、配送各个环节分割运作的观念,促进现有运输、仓储、外贸、邮政、批发企业的服务延伸和功能整合,推动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代理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
逐步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专业物流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
改变经营管理理念,打破以往物流企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运作模式,将一部分物流活动从生产和营销过程中分离出来,交给特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进行,从而提高流通效率,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三是要运用现代科技提升商贸物流。
大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业,加快启动湖南西部商贸物流信息中心建设,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和运输系统建设,增强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多项功能,提高商贸物流业信息化水平。
鼓励企业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帮助企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连通,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
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和工业企业积极发展网上商店、网上交易,
利用物流商品信息网络实现电子商务和网络交易,走以信息化带动物流基
地发展的道路,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多功能的服务业中心,形成点面结合、纵横交错、各种行业相互交融的网络型经济发展格局。
四、要在做“全商”上下功夫。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发展商贸物流业,既要推进向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转变,也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跳出就商贸而发展商贸的格局,注重谋求全面的发展。
所谓“做全”,就是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思路,在兴建各类专业化市场的同时,突破常规模式,扩展发展领域,加快产业配套,从而提升发展的整体优势、竞争优势。
一是要从内涵上进行提升。
要发挥怀化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加大在政策、资金、环境、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大力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专业化程度强,辐射面广的市场品牌,逐步扩大我区作为商贸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要按照“内外统一、档次升级、多元发展”的推进思路,支持各类商贸流通企业大力开拓埠外市场,以资产为纽带,组建跨地区、跨县(市)的连锁经营企业,提高市场开拓水平和竞争能力。
同时加快推进流通企业信息化、商务标准化、管理现代化,充分发挥企业龙头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利用经开区现有的商贸、交通、邮政等企业的仓储、运输、营销网络,建立现代商贸物流体系,推进经开区物流产业化。
二是要从外延上进行延伸。
在市场兴建上,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按照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的方式,抓好专业市场布局和市场功能分区,逐步形成门类众多、专业化程度高的现代专业市场体系;在发展领域上,要引导商贸物流企业向电信、旅游、租赁等多种行业拓展,加速连锁经营由传统零售商业向餐饮、医药、美容美发、洗浴、修理、健身、书刊等服务业发展;在商贸服务内容上,引导由商品消费向商品服务并重转移,推进商贸服务方式转变。
三是要从产业配套上进行完善。
鼓励和引导住房、汽车、通信产品消费以及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积极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中介、广告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住宿、保健、家政等新兴服务业,推进商贸物流繁荣发展。
五、要在做“活商”上下功夫。
无数实践证明,环境活则商贸活。
怀化经济开发区,作为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商贸物流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大开放的发展格局中,只有把机制搞活、环境做优、管理做好,才能增强对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大进大出和商贸物流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局面。
一是要放活政策,优化环境。
围绕构筑商贸中心,研究制定一些有助于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优惠政策,在财政、工商登记、税收征管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
尤其是在财政支持上,要设立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和贷款贴息,采取有偿使用、滚动积累的方式,扶持符合发展规划要求并对全区商贸流通业具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商贸项目,支持商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激励商贸流通企业管理创新和规模扩张。
二
是要扩大开放、增强活力。
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国际经济大循环,着力招商引资、资本对接,坚持引资与引智并重、扩大外资与激活内资并举,引进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投资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商贸流通业项目,通过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商贸流通业扩大投资和管理体制、企业机制及服务品种的创新,实现商贸流通业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是要创新管理,提升水平。
坚持政府管理服务化。
政府管理商贸流通业的主要方式从行政式管理转为服务型管理,主要从事规划指导、政策引导、依法管理,减少直接行政干预。
坚持行业协会自律化。
建立行业协会,赋予行业协会制订行业规范、开展信息交流、协调市场价格和市场推介促销等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商贸流通业完善的监督和服务体系。
加快培育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劳动力、资金、技术、人才合理流动,为繁荣市域经济吸纳更多的有效资源。
(更多内容:/view.asp?id=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