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doc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11
金相检测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0总则(1)为了规范金相检测工作,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和安全操作,特制定本工艺。
(2)本工艺适用于DSM-Ⅲ型便携式金相显微镜及与其配套使用的OLYMPUS C-3030ZOOM型数码照相机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产品的现场金相检测工作。
其他金相设备的金相检测工作可参照本工艺,编制相应的专用工艺或检验方案。
2.0依据(1)GB/T13298(2)相关的规程、材料标准等(3)仪器使用说明书3.0方法、程序、内容和要求3.1 要求3.1.1安全要求(1)环境要求:对于易燃易爆环境中的作业,应当具备动火条件。
(2)位置要求:要求工位易于操作,即够得着。
(3)空间要求:打磨的空间,放置现场显微镜的空间,现场观察显微镜的空间。
(4)安全措施不到位,不准进行检测工作。
3.1.2 人员要求负责资料审查的人员必须具有3年以上特种设备设计、制造经验,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负责检测的人员必须具备特种设备检验人员或材料检验资质。
3.1.3 仪器、辅材要求(1)浸蚀液:4%硝酸乙醇溶液。
(2)工具用品:安全防护用具,电动砂轮机,电动砂轮盘机,不锈钢镊子,羊毛轮,320号砂纸片,砂轮片,01#、02#、03#金相砂纸,W3.5研磨膏等。
(3)抛光表面质量:抛光后金属表面为镜面,无划痕。
(4)电源:自备电源为2节1号串联,电压值3.0V电池,现场电源为220V 电源。
(5)相机像素300万以上。
(6)清洗液:丙酮。
3.2 程序、方法、内容3.2.1 资料审查(1)审查试样的设计、材料牌号、规格等资料。
(2)审查试样以往的检测、运行资料等。
3.2.2腐蚀液的配置(1)带好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品。
(2)取50ml洁净量筒,倒入24ml化学纯乙醇(乙醇含量≥99.8%),倒入100ml 烧杯;取5ml洁净液管吸入1ml化学纯硝酸,滴入装有乙醇的100ml烧杯,轻轻摇匀,倒入事先准备好的100ml无色磨口瓶内,装入适量脱脂棉球,盖好瓶盖待用。
金相试验操作规程
《金相试验操作规程》
一、实验目的
金相试验是用金相显微镜对金属、合金、陶瓷等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的一种试验方法。
本规程旨在规范金相试验的操作流程,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设备和试剂
1. 金相显微镜
2. 金相切割机
3. 金相砂纸、研磨液
4. 金相腐蚀液
5. 磨切样品
三、实验操作步骤
1.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切割成适当大小,并用砂纸和研磨液对其进行磨光处理,直到表面平整光滑。
2. 腐蚀处理:将磨削后的样品放入金相腐蚀液中浸泡一定时间,以去除样品表面的氧化物或其他杂质。
3. 显微观察:将处理后的样品放入金相显微镜中进行观察,以分析样品的微观组织结构和相态组成。
4. 图像记录:对观察到的组织结构和相态进行记录,可以使用相机或显微镜自带的拍摄功能进行图像记录。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腐蚀液和其他试剂溅到
皮肤或眼睛。
2. 使用金相切割机时需注意安全,严禁擅自操作。
3. 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实验台面和设备,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五、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得到的图像和观察结果,可以对样品的微观组织结构和相态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材料的性能特征和相变规律。
六、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对样品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变化进行总结和归纳,为进一步的材料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以上即为《金相试验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金相试验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参考。
金相操作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金相操作是金属材料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主要通过显微镜对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
金相操作能够提供材料的晶粒尺寸、相组成、相分布以及缺陷等重要信息,对于研究材料的性能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导书旨在向操作人员介绍金相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帮助他们正确进行金相实验。
二、金相操作的基本原理1. 光学显微镜原理金相操作主要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析。
光学显微镜利用光的折射和散射现象来观察材料的细节。
其基本原理是当光线通过材料时,由于材料的物理性质不同,光的传播速度和方向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图像。
2. 金相制样原理金相制样是为了使金相材料能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而对金属材料进行的样品制备过程。
制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打磨、抛光和腐蚀等工艺,将金属材料的表面平整化,并去除表面氧化物和烧结层,以确保观察时能够清晰地看到样品组织结构。
三、金相操作的步骤1. 样品制备(1)选择适当的金属材料样品;(2)将样品锯切成适当尺寸,确保样品不会超过显微镜视野;(3)将样品进行打磨,使用不同粒径的砂纸和研磨液,逐渐降低砂纸的粒径直至最终抛光;(4)清洁样品表面,确保没有灰尘和杂质;(5)标记样品信息,如材料名称、取样位置等。
2. 金相试剂配制(1)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选择合适的金相试剂,如酸性试剂、碱性试剂等;(2)按照制定好的配方比例,将试剂稀释至适当浓度。
3. 金相腐蚀(1)将抛光好的样品放入腐蚀槽中,加入合适的金相试剂;(2)控制腐蚀时间和温度,以获得所需的显微组织。
4. 洗净和干燥(1)将腐蚀好的样品取出,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几次,以去除腐蚀液;(2)使用酒精或丙酮进行表面清洁和除湿;(3)将样品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等待样品完全干燥。
5. 金相显微镜观察(1)将样品放在显微镜载物架上;(2)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亮度,找到合适的观察条件;(3)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镜头,观察和记录样品的组织结构。
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力部门对火力发电厂中使用的各类管道体系及管道焊缝部位金相分析的全过程。
2编制依据2.1电力建设金相检验导则2.2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13298-972.3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GB/T 13299-913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和具备的条件3.1必须具备的条件3.1.1技术方面3.1.1.1操作人员应能熟练地磨制试样,能迅速、完满地进行金相摄影,了解冲洗技术;3.1.1.2操作人员应了解抛光、腐蚀剂的配制,且对抛光、腐蚀的时间能正确掌握;3.1.1.3操作人员应具有熟练地洗、印相技术,能印制出合格的金相照片。
3.1.2设备方面3.1.2.1应有现场使用的大型金相检查仪一台。
3.1.2.2应有手磨机、砂纸散打机各若干台。
3.1.3现场环境3.1.3.1弯后管道应堆放整齐,便于检验操作;3.1.3.2应有安全的电源系统。
3.2检验前的准备3.2.1设备方面3.2.1.1操作人员应对金相检查仪进行调试,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2.1.2操作人员应检查砂纸散打机的状态,必要时更换砂纸。
3.2.2现场环境方面操作人员对管道堆放情况进行检查,不安全不能作业。
4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4.1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持有金相检验方面的有效证书;4.2金相检验人员应对相应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负责。
4.3对金相检验技术人员工的要求4.3.1根据情况,指导工程中的金相检验工作;4.3.2对金相检验工作进行必要的理论辅导,实际操作技术的培训和考核;4.3.3对首次遇到的钢种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试验;4.3.4及时编审试验报告,做好整理和归档工作。
4.4对金相检验工的要求4.4.1需经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担任相应的金相工作和编写金相试验报告;4.4.2检验工应了解被检件的材质、焊接工艺和热处理规范;4.4.3根据工作中所确定的被检部位进行检验,做到检验及时,操作无误,结论准确;5所需工器具和仪器、仪表和规格及准确度HSB型手磨机一台XH---500型金相检查仪一台JP66—1型胶片干燥箱一台6作业程序、方法和内容(见附录1的流程图)6.1磨制试样6.1.1选用颗粒度适中的砂轮手磨机,检查是否有松滑现象,然后插入电源。
1项目工程概况与工程量1.1项目工程概况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辽宁盘山新城热力有限公司热电项目安装工程的金相检验工作。
1.2工程量委托单位委托的火电厂高温部件的现场及实验室金相检验分析与评定工作。
1.3编制依据1.3.1《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1.3.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第4号1.3.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1.3.4 DL/T 884-2004《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1.3.5 DL/T 869-20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1.3.6 DL/T 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1.3.7 DL/T 439-2006《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1.3.8DL5009.1-20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2 项目作业进度的安排满足金相检验的需要,保证下道工序的正常进行。
3 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3.1作业人员的质量3.1.1 从事金相检验的人员应按理化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的要求参加培训并经考核取得相应的理化检验资格。
取得不同级别的检验资格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资格级别相适应的检验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1.2从事金相检验的人员应熟悉所用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作业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
3.1.3从事金相检验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工作。
3.1.4金相检验人员应熟悉火电厂常用钢种的金相组织,掌握检验方法,能正确判定金相组织。
3.1.5从事金相检验的人员应做好仪器的保养、维护工作。
3.2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的要求3.2.1现场金相检验采用便携式金相分析仪,实验室金相检验既可以采用台式金相分析仪,也可以采用便携式金相分析仪。
3.2.2金相检验所用的仪器、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要良好,能够满足标准的要求和金相分析的实际需求。
4 作业程序及作业方法4.1金相检验的流程图(见图1)受理委托单检验前准备取样镶嵌磨制试样的制备抛光浸蚀观察、分析、评定图像采集出具报告、通知单签发报告、通知单委托单位资料存档图1 金相检验流程图4.2检验前的准备4.2.1了解被检部件的名称、材料牌号、规格、热处理状态等。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篇一: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使金相检测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范围凡本公司需做金相检验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 3.1检验标准检验项目和标准根据客户要求定。
3.2操作程序3.2.1金相试样的制备取样-粗磨-细磨-抛光 3.2.1.1取样取样要具有代表性,截取过程中应防止组织发生变化。
3.2.1.2粗磨粗磨一般在专用的砂轮和砂布上进行,目的是将取样所形成的粗糙表面、不规则外形的试样修整成形,为以后的磨制和抛光作好准备。
在砂轮上磨制后,为使试样的检验面进一步磨平,在0号或00号砂布上再进行磨制,磨至试样磨面看不到砂轮磨痕为止。
粗磨后,将试样和双手清洗干净,以防粗沙粒带入砂纸。
3.2.1.3 细磨细磨一般在金相砂纸上对粗磨好的试样进一步磨制,为抛光作好准备。
细磨一般要由粗到细依次经过800#1000#1200#金相砂纸。
每更换一道砂纸转动90○角,以观察上道砂纸划痕是否全部磨掉。
细磨后,将试样和双手冲洗干净。
3.2.1.4抛光抛光的目的是除去试样磨面上磨痕,使其呈光亮无痕的镜面。
抛光在涂有金刚石研磨膏的专用抛光机上进行,并在抛光机上沿半径方向往复移动或转动,以防产生抛光道痕或拖尾。
抛光好的试样冲洗干净,并迅速用吹风机吹干。
3.2.2金相组织的浸蚀 3.2.2.1溶液的配制2—5%硝酸酒精溶液:2—5mL硝酸95-98mL无水乙醇 3.2.2.2金相组织的显示一般过程:冲洗抛光试样-酒精擦洗-吹干-浸蚀-冲洗-酒精擦洗-吹干。
方法有揩擦法和浸入法两种。
a)揩擦法揩擦法是用药棉球沾上浸蚀剂揩擦抛光面,直至抛光镜面变成灰暗色,冲洗吹干。
b)浸入法浸入法是将试样浸入浸蚀剂中,再轻微移动试样,促使气泡逸出,镜面变成灰暗色,取出冲洗吹干 3.2.3金相试样的观察判定 3.2.3.1铸铁的金相检验a)灰铸铁(执行标准 GB/T7216-87)用未浸蚀的试样检验石墨形状和石墨长度。
金相显微镜作业指导书三.作业条件:1.准备抛光好的待测工件。
在试样抛光机上对工件进行抛光,砂纸选择由粗砂到细砂,然后检查物件的外观抛光质量,表面有无明显划痕及锈迹,不良重新抛光(注:注意抛光时,防止试样飞出,注意安全)。
2.准备好试样所需求的溶液。
3.去除仪器防尘罩壳。
4.确认电源连接正常。
四.操作流程:1.开机:打开电脑电源开关,启动Meal Image System(金属图像分析系统),打开灯箱的电源开关,打开显微镜的照明系统(调节旋钮,使光照强度由弱至强,调至最佳强度)。
2.对光:取有刻度的玻璃片擦拭干净放在载物台的测试孔上部,转动转换器,选择最小倍数的物镜,在微调手轮到能看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调节双目镜筒的间距至双相合一的视场,固定限位手轮。
取下玻璃片整理后放回原处。
3.清洗:取所需溶液滴1-2滴,滴在准备好的试样上侵蚀4-5秒;再用棉球将溶液擦拭干净或用吹风机吹干(注:注意操作周围环境,不要将溶液泼洒到皮肤上,注意安全)。
4.调像:把浸蚀后试样被测面向下放在载物台的测试孔上部。
微调手轮在低倍显微镜下调节到清晰图像为止。
根据需求不同,转动转换器选择最佳目镜观察。
向外移动摄影拉杆,将图像切换到电脑上。
5.运行金属图像分析软件:选择当前显示状态(当前镜头、定倍显示等),摄像;微调手轮至在电脑上看到清晰的图像,冻像;图像处理最佳状态,对图像进行所需处理(图像标注、图谱对比、存像等)。
6.测试结束:退出软件运行后关闭各部位电源开关。
调节旋钮,使光照强度由强至弱。
关闭显微镜、电脑等电源开关。
7.整理工作现场:取下被测物件,并放回原处。
显微镜使用完毕后,盖上防尘罩。
清理工作现场。
8.保养:保持镜头表面清洁,镜头表面的污垢可用蘸有无水乙醇分析纯的棉花棒小心擦拭。
保证仪器周边无强烈振动,无腐蚀性气体,无明显的灰尘等。
长时间一起不使用,可将仪器收箱放置。
五.维护与保养1. 擦拭机体与载物台面擦拭前应从主电源插座中拔掉电源插头,确保仪器电源断开。
1目的对热处理淬回火后套圈金相试验检测方法进行规定,确保经检测后的轴承套圈符合本公司的技术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有限公司对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硬度试验。
3职责3.1 质量部:负责对热处理后轴承套圈进行淬回火组织及硬度的检验。
3.2其他部门: 负责做好其他协助配合工作。
4作业程序取样——磨制——抛光——腐蚀——显微观察评级4.1工作步骤4.1.1取样每炉料任意抽取一只检测金相组织(也可以利用抽取硬度后的套圈制作金相试样),使用线切割沿着套圈纵向截取厚度12-15mm的试样一块。
4.1.2 磨削4.1.2.1粗磨4.1.2.1.1准备:金相 120#或180#水磨砂纸以备用。
4.1.2.1.2制作:先将120#或180#成形水磨砂纸平展的放入金相研磨抛光机圆盘内卡紧。
放好后,开启金相研磨抛光机,将试样在水磨砂纸上磨削,磨去线切割留下的车刀痕由于此次磨削量大,故称为粗磨。
在磨削时应注意:粗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平整的表面。
试样对砂纸的压力不宜过大,否则会在试样表面形成很深的磨痕,增加细磨和抛光的困难;要随时用水冷却试样,以免受热引起组织变化。
4.1.2.2细磨4.1.2.2.1准备:将600#或800#水磨砂纸备用。
4.1.2.2.2制作:将600#或800#成形砂纸平展的放入金相研磨抛光机圆盘内卡紧,开启金相研磨抛光机,将粗磨后的试样放入水磨砂纸圆盘上磨削。
经粗磨后的试样表面虽较平整,但存在有较深的磨痕,细磨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这些磨痕,以得到平整而光滑的磨面,为下一步的抛光做好准备。
4.1.3抛光4.1.3.1准备:将抛光毛绒尼用贴于抛光机圆盘上。
4.1.3.2制作:开启抛光机,将实验磨削面放于抛光盘上进行抛光,抛光时需喷入适量金刚石抛光粉。
将试样磨面均匀地压在旋转的抛光盘上,并沿盘的边缘到中心不断做径向往复运动。
抛光时间一般为3~5分钟。
抛光结束后抛光表面看不出细磨时留下的任何磨痕而呈光亮的镜面,抛光结束拿起试样观察磨面上残留水气在2~3秒内完全挥发。
金相操作作业指导书第一部分:引言金相操作是材料学中的重要实验技术,用于研究金属和合金材料的组织、成分和性能。
本指导书旨在向操作人员提供关于金相操作的详细指导,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第二部分: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实验目的和要求:在进行金相操作之前,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试样和实验方法。
2. 安全措施:在进行实验前,要确保操作人员了解实验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实验服。
3. 实验设备和试剂:准备好所需的实验设备和试剂,确保实验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第三部分:实验操作步骤1. 试样的制备: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样,并进行切割、打磨和抛光等预处理工作,以提高试样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2. 试样的腐蚀:根据实验要求,在试样表面涂覆适当的腐蚀剂,使试样表面形成一层腐蚀层,以便于观察试样的显微组织。
3. 试样的清洗:将腐蚀后的试样用洗涤剂和去离子水进行清洗,确保试样表面没有杂质残留。
4. 试样的脱脂:将清洗后的试样放入热脱脂剂中,去除试样表面的油脂和有机物。
5. 试样的热处理:根据实验要求,将试样进行适当的热处理,以改变试样的组织和性能。
6. 试样的封装:将热处理后的试样封装在热塑性树脂中,使试样表面平整,并保护试样不受氧化和污染。
7. 试样的打磨和抛光:将封装后的试样进行打磨和抛光,以提高试样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整度。
8. 试样的腐蚀显微镜观察:将抛光后的试样放在腐蚀显微镜下观察,并根据试样的显微组织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
金相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金相检测的操作,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特制定金相试验操作标准文件。
2范围适用于本司内部金相试样制作和观察分析。
3试验步骤3.1试验流程取样→镶嵌→粗细磨→抛光→腐蚀→观察判定3.1.1取样取样要具有代表性,截取过程中应防止组织发生变化,可采取水冷措施避免。
3. 1.2镶嵌由于产品尺寸偏小,直接用手来磨制困难,需使用镶嵌机对试样进行镶嵌。
操作如下:3.1.2.1首先检查上、下模块的边沿是否有镶嵌粉的粘黏,及时清理掉,不要过于用力避免划伤上、下模块。
3.1.2.2开启电源开关,设定加热温度(一般是140℃)当镶嵌机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后,可开始后序操作。
3.1.2.3调整手轮使下模与下平台平行然后把试样观察面向下放在下模中心处,逆时针转动手轮14~16圈,使下模及样品下沉样品的高度一般不应高于1cm。
加入镶嵌粉使其与下平台平行,然后把上模压在填料上,左手指在上模上施以向下的力,同时右手再逆时针转动手轮使上模下沉至其上表面低于上平台即可。
迅速合上盖板,然后立即、快速顺时针转动手轮到压力灯亮,此时再多加1~2圈即可,不可多加过大的压力容易出现取样困难出现崩弹的现象。
3.1.2.4在选择正确保温温度以及恰当压力的条件下,若过程压力灯灭、需继续施加压力使灯亮,保温15分钟后可以取样。
3.1.2.5去除压力逆时针转动手轮卸压至压力灯熄灭。
腾出脱模空间,再逆时针转动5圈。
顺时针转动八角旋钮、向下顶动上模块,将样品脱模,这是保证不出现崩动、弹跳现象的关键步骤,然后再逆时针转动八角旋钮打开盖板。
顺时针转动手轮把上模顶出,顶至上模下边缘与下平台平行时,用绒布垫着拿木榔头敲下上模。
注意:上模此时较热,不能用手直接拿。
将上模放在镶嵌机腔体右边的上平台角落处。
3.1.2.6继续升起下模,样品完全暴露即可取出,方法与取出上模的方法相同,也不能用手直接拿。
注意事项:A.每个样品镶嵌前都要注意清理上、下模块的边缘,上模放入时务必对正保证镶嵌的顺利。
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1目的为使金相检测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范围凡本公司需做金相检验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检验标准检验项目和标准根据客户要求定。
操作程序3.2.1金相试样的制备取样-粗磨-细磨-抛光3.2.1.1取样取样要具有代表性,截取过程中应防止组织发生变化。
3.2.1.2粗磨粗磨一般在专用的砂轮和砂布上进行,目的是将取样所形成的粗糙表面、不规则外形的试样修整成形,为以后的磨制和抛光作好准备。
在砂轮上磨制后,为使试样的检验面进一步磨平,在0号或00号砂布上再进行磨制,磨至试样磨面看不到砂轮磨痕为止。
粗磨后,将试样和双手清洗干净,以防粗沙粒带入砂纸。
3.2.1.3 细磨细磨一般在金相砂纸上对粗磨好的试样进一步磨制,为抛光作好准备。
细磨一般要由粗到细依次经过800#1000#1200#金相砂纸。
每更换一道砂纸转动90○角,以观察上道砂纸划痕是否全部磨掉。
细磨后,将试样和双手冲洗干净。
3.2.1.4抛光抛光的目的是除去试样磨面上磨痕,使其呈光亮无痕的镜面。
抛光在涂有金刚石研磨膏的专用抛光机上进行,并在抛光机上沿半径方向往复移动或转动,以防产生抛光道痕或拖尾。
抛光好的试样冲洗干净,并迅速用吹风机吹干。
3.2.2金相组织的浸蚀3.2.2.1溶液的配制2—5%硝酸酒精溶液:2—5mL硝酸 95-98mL无水乙醇3.2.2.2金相组织的显示一般过程:冲洗抛光试样-酒精擦洗-吹干-浸蚀-冲洗-酒精擦洗-吹干。
方法有揩擦法和浸入法两种。
a)揩擦法揩擦法是用药棉球沾上浸蚀剂揩擦抛光面,直至抛光镜面变成灰暗色,冲洗吹干。
b)浸入法浸入法是将试样浸入浸蚀剂中,再轻微移动试样,促使气泡逸出,镜面变成灰暗色,取出冲洗吹干3.2.3金相试样的观察判定3.2.3.1铸铁的金相检验a)灰铸铁(执行标准 GB/T7216-87)用未浸蚀的试样检验石墨形状和石墨长度。
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1 作业任务概述—金相检验是获得金属材料内部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火电厂有关金相检验技术工作和操作方法的现场指导。
规范取样、镶嵌、磨光、抛光、浸蚀、观察、照相、评定等基本过程,以保证金相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编制依据《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DL/T884-2004);《火力发电厂金属金属监督规程》(DL 438-2000)《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3 .作业准备及条件3.1人员要求从事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中国电机协会颁发的电力行业金相检验技术人员资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3.2技术准备火电厂金相检验一般是通过取样或者非破坏性现场复型方式实施,选择金相检验方法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要进行金相检验的工件是否能取样,进而确定使用的材料及设备。
3.3材料准备检验工具:肉眼或放大镜(〈20倍〉,金相砂纸或水砂纸(粒度号120~800)、抛光磨料(一般使用金刚石粉)、抛光织物、化学浸蚀试剂(根据工件材质配制)、无水酒精、暗盒、胶片、相纸、暗室处理药液。
使用复型金相时还必须准备复型材料、甲醇、丙酮等。
3.4其他常用工具自备。
4.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4.1接受委托由检验单位出具检验委托单一式二份,按检测要求取样并将工件粗加工到合适制样的大小,标识清楚后交检验方。
检测人员将委托单与工件一一核对无误后签字,回执一份。
4.2主要检验工艺流程(见附录1)检验前的准备、了解被检材料的钢号、规格、热处理状态、焊接部位及工艺,明确检验目的,对试样进行编号,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4.2.1.金相分析:断口分类及各种缺陷形态的识别1).纤维断口2).结晶断口3).层状断口结晶断口4).白点断口5).缩孔残余断口6).气泡断口、非金属缩孔残余断口7). 夹杂物及夹渣断口8).黑胶断口9).石状断口10.萘状断口11).钢中疏松、裂纹以及各种非正常断口。
金相分析作业指导书要点l.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主要介绍工程名称、规模、特点及施工环境。
1.2.工程量:分类统计需进行金相检验的部件名称、规格、材质、数量和估计工期。
*工期为理想情况下作业用时的总和。
2.编制依据:列出与金相检验相关的所有设计图纸,技术、质量、安环相关的规程、规范。
3.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作的准备:3.1技术准备3.1.1接受委托并察看现场(审核委托项目是否齐全、条件是否具备)3.1.2根据委托和通用工艺文件编制工艺卡(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1)采用设备名称、型号。
2)采用检验方法、浸蚀剂、放大倍数。
3)试件名称、规范材质、编号、焊接材料、热处理方法等。
4) 安全注意事项。
3.1.3安全和技术交底3.2作业人员(配置、资格)3.2.1金相检验人员须经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理论和实际技能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3.2.2金相检验人员应熟悉火电厂常用钢种的金相组织,掌握检验方法,能正确判定金相组织。
3.2.3. 检验辅助工必须经过安全和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2.4作业活动中的组织分工和人员职责3.2.4.1作业的组织分工(与相关作业和其他专业的分工)明确检验委托、检验作业、结果反馈的责任部门和传递渠道。
3.2.4.2作业人员的职责列出所有参加金相检验工作人员的岗位名称和职责。
3.3作业机具(包括配置、等级、精度等)3.3.1所配备的工器具(包括附件、操作工具、储存器具等)。
3.3.2所需仪器、仪表的规格和精度(包括金相预磨、抛光、摄影、洗像等仪器设备)3.4材料砂纸、镶嵌粉、化学药品、显定影剂、相纸、覆膜等相关材料。
3.5安全器具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带等劳保用品齐全;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照明充足。
3.6场地道路3.6.1被检工件处应有必要的检验空间和良好的安全设施。
3.6.2被检工件附近要有良好的可接电源,夜间或暗处工作,要有充足的安全照明。
3.6.3 仪器操作间温度、湿度、通风等要符合要求。
金相制样作业指导书
一、取样
根据产品标准,选择合适部位进行切割制备;对于测定涂层厚度样品,需选择整齐断面用于制备。
二、镶嵌
对于微小、不易手拿或不规则的金相试样需进行镶嵌,经镶嵌后便于对试样进行磨抛操作,同时也利于在金相显微镜下正确观看理想材料组织和测定涂层厚度。
2.1:先将定时器向ON位置,打开电源开关,将镶嵌温度设定为140度。
2.2:顺时针转动手轮,将下模升起,将试样水平放在下模上,再逆时针转动手轮,将下模下降到极限位置,在钢模套腔内加入热固胶木粉,放上上摸;
2.3:合上盖板,然后顺时针转动手轮,使下模上升到压力指示灯亮;
2.4:加热、恒温八分钟,使试样成型,然后逆时针转动手轮使下模下降。
2.5:松开八角旋钮和盖板,再顺时针转动手轮,顶出试样。
三、抛光
3.1:接通电源,打开电源旋钮,显示屏显示的闪烁数据位启动后的最低转速频率“19.18”,运行后,显示屏显示当前转速;
3.2:按运行键,电动机开始运转;
3.3:当机器在运转过程中,按停/复键,电动机停止运转;
3.4:在机器运行后,通过按动↑↓键,来获得所需要的转速。
3.5: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粒度砂纸及转速,原则上是先粗后细,先快后慢;
3.6:抛光后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添加抛光剂,增强抛光效果。
3.7:在整个抛光过程中,需要保持水平,保证抛出一个光洁平整的观测面。
四、浸蚀
根据所制备样品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浸蚀溶液及浸蚀时间,保证组织显现及观测端面清晰。
五、制备样品保存
对于制备过的大样,按照相关标准规定对样品进行留存,保证储存室温度及湿度;对于制备过小样,要求放存于干燥器中存放三月。
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金相检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组织分析方法,通过显微结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金属材料的晶粒结构、相组成、淬火组织等重要信息。
准确的金相检验结果对于材料的质量控制、工艺优化和故障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介绍金相检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常见的分析方法,帮助学习者正确进行金相检验实验。
二、金相检验的基本原理金相检验主要基于光学显微镜原理进行观察和分析。
金相显微镜是一种特殊的显微镜,能够以高放大倍数(通常最高可达1000倍)观察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
金相检验主要利用以下原理进行分析:1. 材料组织着色原理:通过使用不同的酸蚀剂和染色剂,能够使材料的不同组织区域呈现不同的颜色,便于观察和分析。
2. 组织显微特征原理:不同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晶粒结构和相组成,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显微特征,可以了解材料的性质和加工工艺。
3. 组织成分分析原理:金相显微镜通常可以配备能够进行能谱分析的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S),利用X射线的能量特性,可以分析材料的组成成分。
三、金相检验实验步骤金相检验的实验步骤通常包括样品制备、显微观察和分析,以下是一般的实验步骤说明:1. 样品制备:a. 切割:将金属材料切割成适当的尺寸,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切割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b. 研磨和抛光:通过磨料和研磨液进行粗磨和细磨,最终得到平整的样品表面。
抛光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磨削造成畸变。
2. 显微观察:a. 装样: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在金相显微镜载玻片上,并使用透明胶固定。
b. 调焦和选择放大倍率:使用金相显微镜调节焦距和选择适当的放大倍率,以获取清晰的显微图像。
c. 观察和记录:观察样品的显微结构,注意不同区域的颜色和形态特征,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3. 分析和结果说明:a. 根据观察到的结构特征,分析材料的晶粒结构、相组成和其他重要信息。
b. 结果说明:根据分析结果,对样品的性质、质量和加工工艺进行说明。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1. 样品制备1.1 金属材料样品选择:根据实验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合的金属材料样品,例如钢材、铝合金等。
1.2 样品切割与磨削:将金属材料样品切割成适当尺寸的薄片,并进行必要的磨削和抛光,以便于显微观察。
1.3 腐蚀与腐蚀后处理: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腐蚀剂对样品进行腐蚀处理,以凸显样品的不同组织结构。
同时,进行腐蚀后处理,如清洗、去除残留腐蚀剂等。
2. 设备操作2.1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检查金相显微镜的电源供应、冷光源、目镜、物镜、调焦等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护。
2.2 光源和增倍选择: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光源和增倍倍数,以获得清晰的图像和适当的放大倍数。
2.3 样品装载:正确地将样品装载到金相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并调节样品的位置,使其位于光路的焦平面上。
2.4 调焦与观察:通过转动合适的调焦手轮,调节进料速度,观察样品的显微结构,并根据需要进行调焦和图像对焦。
2.5 影像采集与处理:通过适当的摄像设备,将观察到的显微结构进行影像采集,并进行必要的图像处理和分析。
3. 显微观察3.1 高倍观察:可以通过透射光学系统观察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观察晶粒形状、晶粒尺寸、尺寸分布等信息,以及晶界、析出物等细节。
3.2 相区分析:通过特定的化学腐蚀试剂,可以凸显金属材料中的不同相组成,进而分析材料的相互关系、相含量等信息。
3.3 晶体学分析:利用偏光技术和旋转偏光器,对样品进行晶体学分析,确定晶体的晶轴方向、晶体轴比等参数。
4. 结果分析4.1 显微组织分析:根据观察到的显微组织结构,分析金属材料的晶粒特征、晶界类型等信息,评估材料的晶粒尺寸、晶格取向等性能指标。
4.2 相组成分析:通过相区分析,确定金属材料中的相组成、相含量等信息,分析材料的相互关系和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4.3 变形和裂纹分析:观察金属材料中的变形和裂纹情况,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断裂韧性。
5. 结论与展望根据上述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对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总结,给出相关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做出展望。
1、编制依据及引用标准1.1、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1.2、DL438—2000《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1.3、DL/T439-2006《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1.4、DL/T 5011-19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机篇)1.5、DL 5031-19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1.6、DL/T652-1998金相复型技术工艺导则1.7、DL/T884-2004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1.8、基建司电基(1984)146号《电力建设金相检验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力电力部1985-10-01)1.9 GB5310-1995《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2.0GB/T3077-1999《合金结构钢》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神华新疆米东煤矸石热电厂中的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导汽管的金相检验。
3、检验人员要求3.1需经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 并经金相分析人员资格监定考核委员会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书方能从事金相分析工作。
3.2对电厂常用材料的金相组织应能准确识别。
3.3根据工作项目中所确定的被检部位进行检验(弯管应在外弯处进行检验)。
3.4作好分析记录和分析标记,对被检出的不符合技术资料的项目必须进行复核,并及时签发检验报告,通知有关部门(使用及检验部门)3.5了解安全防护知识,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3.6熟练操作仪器,具有一定的仪器维护和一般的故障排除技能.4、检测主要设备4.1便携式现场金相检查仪本工程金相检验所使用的是由北京万泰公司生产的XJB-200型便携式现场金相检查仪。
4.2化学试剂本工程金相检验过程中所采用的化学试剂可以采用化学纯试剂进行配制。
4.3角向磨光机本工程在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角向磨光机,应符合相应的国家安全标准。
5、金相检验前准备工作5.1了解被检试样的原始状态(包括规格,钢号,热处理状态),以便作出准确判断。
5.2对工程中首次遇到的钢种,必要时可进行热处理工艺性能试验和金相组织评定分析。
5.3对需进行金相检验的焊接接头,应在热处理后进行检验,应根据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6、现场金相试样的制备6.1使用角向磨光机将所选检验部件表面上的氧化皮和腐蚀产物清除干净,并将其打磨平整。
(用角向磨光机打磨时需注意,不得使检验部位受热产生塑性变形使被检材料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6.2用200#、400#、600#抛光砂轮对金相试样进行细磨。
7、金相试样的检验过程及分析7.1化学抛光:采用蒸馏水和纯度高的化学试剂进行配制,配好的药液用干净的塑料瓶盛放、密封以防失效。
化学抛光的配方及使用注意事项见表1表1化学抛光液的配方及使用方法在使用化学抛光对试样抛光时用竹夹子夹住干净的药棉醮取药液,这样即可以降低药液的消耗量又可以减少对药液的污染。
由于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在配制及使用化学抛光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防护。
7.2浸蚀。
试验部位经化学抛光满足要求后,还需通过浸蚀才能将显微组织显现出来。
表2浸蚀液的配方7.3分析。
经过浸蚀的金相试样,可以通过便携式金相检查仪对金相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及摄影。
8、金相组织的评定8.1应根据GB5310-1995《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中4.9条规定的成品管显微组织进行评定:20G、20MnG和25MnG、钢管应为铁素体加珠光体。
15 MoG、20 MoG、12Cr MoG、15Cr MoG、12Cr2MoG和12 Cr 1MoVG钢管应为铁素体加珠光体(包括料状贝氏体),不得存在AC1~AC3之间不完全相变产物(如黄块马氏体等)。
12Cr2MoWVTiB、12Cr3MoSiTiB 钢管应为贝氏体组织。
10Cr9Mo1VNb钢管应为马氏体组织。
8.2焊缝组织的评定应根据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中7.4条规定的焊缝金相组织合格标准来评定:a、没有裂纹。
B、没有过烧组织。
C、没有淬硬的马氏体组织。
8.3高温紧固件的金相组织评定应根据DL/T439-2006《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中4.1.9条规定的标准来评定:铁素体类钢的螺栓材料正常组织为均匀回火索氏体,镍基合金螺栓材料的正常组织为均匀的奥氏体,带状组织、夹杂物严重超标、方向性排列的粗大贝氏体组织、粗大原奥氏体黑色网状晶界均属于异常组织。
9、不合格项的处理。
9.1当金相检验结果与正常组织不符时,属不合格项。
9.2发现不合格项后,应进行以下工作:9.2.1 应在不合格项目上进行标识,并及时通知委托单位。
9.2.2填写《金相不合格通知单》一式二份,一份送委托单位,另一份项目室留底。
9.2.3对填写的《金相不合格通知单》应进行封闭。
10、检测记录、报告和资料存档10.1检测记录包括:委托单(协议或者合同)、检测部位示意图(适用时)、金相不合格通知单等。
检测报告指正式的验检测报告(证书)。
10.2金相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0.2.1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总件名称、仪器型号、检验标准、验收标准、测试部件名称;10.2.2报告编号;10.2.3设计钢号、规格、数量;10.2.4分析结果评定;10.2.5检验者及审核者签名、日期,单位盖章;10.3正式的检测报告(证书),不得有修改的痕迹;10.4检测记录和报告等保存期不得少于7年。
7年后,若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保管。
11. 检验质量管理11.1检验质量目标11.1.1标准、规范、法规执行准确率100%;11.1.2合同履约率100%;11.1.3检测数据准确率大于96%;11.1.4客户满意度大于98%。
11.2检验质量控制11.2.1金相检验工作流程由委托方出具委托单→现场检验条件符合性的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及附件→了解被检试件的规格、钢号、热处理状态或焊接工艺→制备试样→电解、化学抛光→浸蚀→微观组织分析评定→质量信息反馈单→审核→出具检验报告11.2.2金相检验质量控制内容:11.2.2.1人员的控制:1)持证人员资质等级是否满足要求;2)检测人员是否熟知检测工艺;3)持证人员是否按标准、规范要求对金相组织进行评定;11.2.2.2金相检测仪器设备、消耗材料的控制1)仪器设备完好状态;2)仪器设备唯一性标识的完整性;3)耗材是否具备质量证明书;4)耗材是否在有效期限内;5)对样品产生破坏性的耗材是否得到控制。
11.2.2.3金相检测方法工艺控制1)选用的标准、法规是否正确有效;2)检测环境温度的控制;3)检测环境光照度的控制;4)检测环境电磁场的控制;5)检测环境安全的控制;6)样品表面粗糙度的控制;7)样品温度的控制;8)样品附属物质的控制。
11.2.3所采用的控制方法:11.2.3.1审核与抽查记录;11.2.3.3抽查检测记录、检测报告;11.2.3.4对样品重复检测;11.2.3.5组织作业人员对检测环境、条件进行评审;11.2.3.6就检测环境和样品的要求与相关部门有效沟通;11.2.3.7与委托方的沟通;11.2.3.8与业主的沟通;11.2.3.9与监理、监检人员的沟通。
11.2.4金相检验工作程序图(见下图1)新疆电建金属试验研究所金相检验工作程序图1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12.1 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见附件表1)12.2职业健康、安全的控制目标、指标12.2.1不发生人生死亡事故;12.2.2控制人身重伤事故;12.2.3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12.2.4不发生重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及重大交通人身伤亡责任事故;12.2.5不发生重大坍塌事故、区域性中毒事故;12.2.6人身轻伤负频率控制在2‰以内;12.3一般安全施工措施12.3.1金相检验人员需持证上岗。
同时检验工作人员必须认真遵守执行上级颁发的安全规程、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安全施工措施,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规定。
正式开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记录,学习并熟悉本作业指导书。
12.3.2所有检验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熟悉和了解安规与本工地的实际情况,并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严禁酒后上岗。
12.3.3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等必须有厂家合格标志。
12.3.4脚手架由专门架子工搭设,由使用部门检验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
12.3.5高空作业人员要衣着灵便,穿软底、平底鞋。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及保险绳,危险区域应选用速差保护器。
12.3.6雨后工作要注意防滑。
12.3.7夜间工作要有充足的照明,现场选择合适地点布置照明。
12.3.8在配制试剂时,应注意强酸对人体的危害.12.3.9应在空旷有水源或通风橱内对试剂进行配制,在配制时应戴胶皮手套,用吸量管、吸耳球对试样进行配制。
在试验过程中应避免试剂对人体的伤害。
13.4 紧急情况应急措施13.4.1发生人身设备及机械事故时,报警系统应急照明应及时投入使用。
13.4.2现场发生各类事故后,就近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伤者,急救的目的在于采取有效、快速的方法挽救生命,保护患者,使伤者能安全且迅速的送至医院,保护好事故现场。
13.4.3施工现场如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将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应立即拉闸,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13.4.4对高空坠落及发生物体打击伤害受伤人员,应将受伤人员抬到担架上并立即送医院进行治疗。
13.4.5现场发生土方坍塌事故,如有人员被土方埋住,首选确认被埋人员的位置,然后进行营救,如人员被泥土覆盖过厚,先用铁锨将土挖开,使用铁锨时不易用力过猛,以防伤人,直到泥土轻微覆盖可用手刨将泥土刨开,被营救人员如呼吸困难,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法,严重时立即送往医院。
13.4.6施工现场如发生火灾事故,应急时采用消防水带、灭火器、消防砂箱、消防桶、制止火灾事故蔓延扩大,及时清除火源周围的易燃品。
如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应立即与消防队联系,联系电话:119。
13.工现场如突发停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现场的紧急照明应立即投入使用。
并由专业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进行抢修。
13.4.8现场突然发生6级以上大风时,高空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对不牢固的设备立即进行加固,立即切断现场的电源,下方的施工人员立即撤离现场,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13.4.9当发生金相试样发生喷溅到身体上或进入眼睛里时,应及时用大量的清水进行冲冼,冲冼后及时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医治。
13.4.10当发生金相试样喷溅到操作台或地面时,应用大量的清水进行清冼或沙土对其进行处理。
14环境管理14.1环境因素评价:(见附件表2)14.2 环境保护指标14.2.1 杜绝金相试剂对人身体及环境的污染。
14.2.2 将使用完的药棉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
14.2.3 将废弃的金相试剂通过中和后倒入指定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