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专家控制器在温控系统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60.20 KB
- 文档页数:2
dip加热算法
DIP加热算法通常指的是在温度控制系统中使用的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
PID控制算法是一种闭环控制算法,它通过不断地读取传感器的数据来监测系统的当前状态,并根据设定的目标值调整输出,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在温度控制应用中,PID算法可以用来维持或改变系统的温度。
以下是PID算法在温控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步骤:
1. 传感器反馈:首先需要一个能够测量当前温度的传感器,这个
传感器的数据会作为反馈信号输入到控制系统中。
2. PID控制器:PID控制器会根据设定的目标温度和实际温度之间的差异来计算出一个控制信号。
这个控制信号是基于三个参数的:比例系数(P)、积分时间(I)和微分时间(D)。
比例部分负责对当前误
差进行响应,积分部分负责消除长期的稳态误差,而微分部分则预测未来的误差变化。
3. 执行机构:PID控制器计算出的控制信号会被用来驱动执行机构,比如加热器或冷却装置,以此来调整系统的温度。
在实际应用中,PID算法需要根据具体的系统特性进行调整,这包括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调整PID参数以及确保执行机构的响应速度和精度。
通过对这些组件的精确控制,PID算法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从而在各种工业和科研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pid在温控中的作用PID控制是一种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控制算法,它根据被控对象的实际运行情况不断调整控制量,以达到稳定的控制效果。
在温控中,PID控制器被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度波动,保持温度稳定,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深入探讨PID在温控中的作用。
一、PID控制原理PID控制器是由比例(P)、积分(I)和微分(D)三部分组成的控制器。
它根据被控对象的反馈信号,通过计算偏差的大小和变化率来调整输出控制量,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
1. 比例控制(P)比例控制是根据偏差的大小来调整控制量的大小,开环放大比例即为比例控制。
比例系数越大,控制量和偏差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对温度波动的抑制效果也越好。
但是,过大的比例系数可能引起震荡或过冲现象,影响控制效果。
2. 积分控制(I)积分控制是根据偏差随时间的积累来调整控制量的大小,通过累积偏差的方法来修正系统的静态误差。
积分系数越大,系统的稳态精度越高,但同时也容易导致系统的超调和振荡现象。
3. 微分控制(D)微分控制是根据偏差的变化率来调整控制量的大小,通过对偏差的变化速度进行调节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
微分系数越大,系统的响应速度越快,但同时也会增加系统的灵敏度,容易受到噪声的干扰。
综合比例、积分和微分三部分的作用,PID控制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
二、PID在温控中的应用在温控中,PID控制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如化工、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等。
它可以对温度进行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保障产品质量。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温控应用场景。
1. 温度恒温器温度恒温器是一种专门用于保持恒定温度的设备,它通常由PID控制器、加热元件和传感器组成。
PID控制器可以根据被控对象的温度反馈信号,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的调节来控制加热元件的功率,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在实验室、医药制造等领域,温度恒温器被广泛应用于热源的稳定控制。
PID温度控制的实现PID温度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温度调节的场景,如炉温控制、恒温器控制、温室控制等。
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它通过不断调整输出信号的大小来控制温度的变化,以使温度尽可能稳定在设定值。
PID控制器的实现需要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设置控制目标:在开始实施PID控制之前,需要首先设定好控制的目标温度和误差范围。
例如,我们要将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可以设置误差范围为±0.5摄氏度。
2.采集温度信号:温度控制器需要实时监测被控对象的温度变化情况,因此需要使用温度传感器来采集温度信号。
温度传感器可以是热电偶、热敏电阻或红外线传感器等。
3.根据误差计算PID输出信号:PID控制的核心是根据温度误差来计算输出信号。
误差是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对差值取绝对值或者平方等方法来表示。
PID控制器根据误差值来调整控制量的大小,使得误差尽可能地减小。
3.1比例控制(P控制):比例控制是根据误差的大小,通过乘以一个比例系数Kp来调整控制量的大小。
具体计算公式为:P = Kp * Error。
其中,Kp是比例系数,Error是温度设定值与实际温度的差异。
3.2积分控制(I控制):积分控制是对误差进行累计,以减小稳态误差。
它通过乘以一个积分系数Ki来调整控制量的大小。
具体计算公式为:I = Ki * ∑(Error * dt)。
其中,Ki是积分系数,∑(Error * dt)是误差的积分值,dt为采样时间间隔。
3.3微分控制(D控制):微分控制是根据误差变化的速率来调整控制量的大小,以抑制温度的过冲或超调。
它通过乘以一个微分系数Kd来调整控制量的大小。
具体计算公式为:D = Kd * (dError/dt)。
其中,Kd是微分系数,(dError/dt)为误差的微分值,表示误差的变化速率。
4.计算总的输出信号:总的输出信号可以通过加权求和来计算,即 Output = P + I + D。
pid温度控制总结与展望
PID温度控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用设备中的温度控制方法。
它是通过对温度反馈信号进行反馈控制来维持温度稳定,从而实现对设备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对PID温度控制进行总结和展望。
总结:
1. PID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PID控制器是由比例、积分和微分三部分组成的控制器。
它通过对温度反馈信号进行比较,得出误差值,然后将误差值分别输入到比例、积分和微分部分中进行处理,最终输出一个控制信号来调整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维持设备的温度稳定。
2. PID控制器的优点
PID控制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适应性强等优点。
在工业和家用设备中广泛应用,如烤箱、冰箱、空调等。
3. PID控制器的不足
PID控制器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一些非线性系统和时间变化系统,PID
控制器的效果会受到影响。
展望:
1. PID控制器的改进
PID控制器的改进是一个研究热点。
研究人员通过引入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新技术来改进PID控制器,提高其在非线性系统和时间变化系统中的控制效果。
2. PID控制器在新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领域的出现,PID控制器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智能家居中,PID控制器可以用于智能温控系统;在机器人领域中,PID控制器可以用于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等。
总之,PID温度控制作为一种常用的温度控制方法,其优点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未来,通过对PID控制器的改进和在新领域中的应用,PID控制器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PID 控制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摘要PID 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方式,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PID 控制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分析了PID 控制的优势与不足,并探讨了PID 控制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PID 控制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关键词:PID 控制;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精度;响应速度1.引言在工业生产、科学实验和生活中,温度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控制任务。
温度控制可以使工业产品、科学实验和生活用品保持稳定的温度,达到保质保量的目的。
温度控制系统根据温度的变化,通过控制加热或冷却设备,使温度保持在设定值附近。
PID 控制是温度控制系统中一种常用的控制方式,可以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具有广泛的应用。
2.PID 控制原理PID 控制是传统控制中最常用的一种控制方式,它基于系统的误差、误差变化率和误差积分值进行控制。
PID 控制的基本原理可以表示为下式:u(t) = Kp*e(t) + Ki*∫e(t)dt + Kd*de(t)/dt其中,u(t)表示控制器的输出值,Kp、Ki 和Kd 是分别控制误差、误差积分和误差变化率的控制系数,e(t)是误差信号,de(t)/dt 是误差信号的变化率。
具体来说,Kp 决定控制器对误差的纠正力度,Ki 决定控制器对误差积分的纠正力度,Kd 决定控制器对误差变化率的纠正力度。
PID 控制器使用误差的当前值、时间累积值和变化率的信息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和平稳控制。
3.PID 控制实现方法PID 控制器可以采用硬件和软件两种实现方法。
硬件方式的实现通常使用模拟电路或微控制器等控制芯片。
软件方式的实现通常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控制。
下面简要介绍两种实现方法的特点。
3.1硬件实现方法硬件方式的实现方法通常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对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硬件PID 控制器通常由比较器、积分器和微分器等基本运算电路组成。
不同PID控制算法的温控器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工程师在本文介绍各种PID控制算法的温控器的控制特性、功能及主要应用场合,对大家合理选用用于温度控制的温控器具有很强实用性。
常用温控器控制算法包括常规PID、模糊控制、神经网络、Fuzzy-PID、神经网络PID、模糊神经网络、遗传PID及广义预测等PID算法。
常规PID控制易于建立线性温度控制系统被控对象模型;模糊控制基于规则库,并以绝对或增量形式给出控制决策;神经网络控制采用数理模型模拟生物神经细胞结构,并用简单处理单元连接成复杂网络;Puzzy-PID为线性控制,且结合模糊与PID控制优点。
1、引言温度控制系统是变参数、有时滞和随机干扰的动态系统,为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具有许多控制方法。
故对几种常见的控制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2、常见温度控制方法2.1 常规经典PID控制算法的PID控制PID控制即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其结构简单实用,常用于工业生产领域。
原理如图1。
图1 常见PID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明显缺点是现场PID参数整定麻烦,易受外界干扰,对于滞后大的过程控制,调节时间过长。
其控制算法需要预先建立模型,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很难归并到模型中。
在我国大多数PID调节器厂家生产的温控器均为常规经典PID控制算法。
2.2 模糊PID控制算法的PID控制模糊控制(Fuzzy Control)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及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计算机控制。
原理如图2。
昌晖仪表YR-GFD系列傻瓜式PID调节器使用的就是模糊控制PID控制算法。
图2 模糊控制系统原理框图2.3 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的PID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采用数理模型的方法模拟生物神经细胞结构,用简单处理单元连接形成各种复杂网络,并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
原理如图3:图3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2.4 Fuzzy-PID控制算法的PID控制模糊控制不需知道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易于控制不确定对象和非线性对象。
数字PID控制算法在温控系统中的应用魏英智;丁红伟;张琳;徐宝玉;李海燕【摘要】在实现定时温控系统的基础上,为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提出根据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感温原理,利用AT89S52的定时器实现脉宽调制(PWM)功能,采用数字PID控制,讨论了一种恒温控制的数字PID控制算法,并通过C51程序实现了单片机的控制系统.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控制效果好,精度高,超调量小等优点,且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10(033)017【总页数】3页(P157-159)【关键词】PID控制;温度控制;脉宽调制;DS18B20【作者】魏英智;丁红伟;张琳;徐宝玉;李海燕【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数力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7;黑龙江科技学院,数力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7;黑龙江科技学院,数力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7;黑龙江科技学院,数力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7;黑龙江科技学院,数力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9-34;TP274温度控制对于大型工业和日常生活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很多应用领域,需要精度较高的恒温控制,例如,根据外界变化,随时调节相应的LED亮度以达到所需色温值,可以实现更好的照明和装饰效果。
在连续控制系统中,对象为一阶和二阶惯性环节或同时带有滞后时间不大的滞后环节时,PID控制是一种较好的控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数字PID控制,通过单片机PID控制算法的程序实现[1-3]。
1 数字式定时温控系统本文研制的数字式定时温控系统主要完成数据采集,温度、定时的显示,温度控制,温度定时的设定以及报警等功能。
核心控制器由单片机完成,采用数字PID控制算法进行过程控制。
加热器件选用热惯性小,温度控制精度高,速度快的电热膜,由单片机输出通断率控制信号进行控制。
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4]。
pid温度控制原理
PID温度控制是一种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
方法。
该方法通过不断地调整温度控制系统的输出,使得被控对象的温度与期望设定值尽可能地接近,实现温度的稳定控制。
在PID控制中,比例项(P项)通过将温度偏差与比例系数相
乘得到控制量。
比例项能够快速地响应温度偏差的变化,但可能会引起过冲。
积分项(I项)通过累积温度偏差和积分系数的乘积来产生控
制量。
积分项能够消除温度稳态误差,但可能会导致系统的响应较慢。
微分项(D项)通过温度偏差的变化率与微分系数的乘积来产生控制量。
微分项能够抑制温度偏差的快速变化,但可能会增加系统的噪声干扰敏感性。
PID控制器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通过调整比例、积分和微分
系数,能够实现不同性能要求的温度控制。
通常情况下,为了保持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和减小过冲,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调试和优化。
实际应用中,PID温度控制方法可以通过采集被控对象温度的
反馈信号,并与期望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经过一系列的算法运算得到最终的控制量,从而不断调整被控系统的输出,使得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
pid温度控制方案PID温度控制方案简介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算法,适用于温度控制等各种自动调节系统。
本方案旨在使用PID算法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
方案主要步骤1.采集温度数据–安装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如热电阻或热电偶。
–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温度转化为数字信号。
–定期采集温度数据,并将其作为PID算法的输入。
2.PID算法实现–设置三个控制参数:比例系数(P)、积分时间(I)和微分时间(D)。
–根据当前的温度和设定的目标温度,计算出偏差(误差)。
–计算PID控制输出值:•比例部分:根据偏差与比例系数的乘积计算。
•积分部分:通过累加偏差乘以时间来消除持续偏差。
•微分部分:利用偏差变化率来预测未来的偏差。
–PID控制输出值即为对温度调节的控制信号。
3.执行控制动作–将PID控制输出值转化为合适的控制信号。
–控制信号可以是电压、电流、开关信号等。
–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温度控制设备,如加热器或冷却装置。
–根据反馈机制,不断调整控制信号,直到达到目标温度。
方案优势•精确度高:PID算法可以根据当前的温度偏差及其变化率实时调整控制信号,从而达到精确的温度控制。
•自适应性强:PID算法可以根据温度变化的情况自动调整控制参数,适应不同的工况和环境。
•响应速度快:PID算法能够快速反应温度变化,及时调整控制信号,保证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方案应用领域•工业生产:适用于需要精确温度控制的工业生产过程,如热处理、电子制造等。
•实验室研究:可用于实验室中对温度敏感的实验或仪器,提高实验准确性。
•家居生活:可用于家庭中的暖通空调系统、温室等,提供舒适的温度环境。
方案总结PID温度控制方案基于PID算法,可实现精确、稳定的温度控制。
该方案具有精确度高、自适应性强和响应速度快的优势,适用于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和家居生活等领域。
使用该方案可以提高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和效率,满足各种温度控制需求。
基于PID算法的水温控制系统作者:王博曾方程一哲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年第27期摘要:为得到稳定的水温控制功能,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PID自动水温控制系统。
该系统具有实时显示温度、修改设定温度,PID自动控制温度和温度上下限报警等功能。
该系统通过单片机进行温度实时测量,并基于PID算法达到温度恒定控制的功能。
系统由单片机STC89C52将温度传感器DS18B20 所采集的温度在LED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并通过PID控制算法令水温保持为指定的温度值。
关键词:单片机;STC89C52;DS18B20;PID算法;LED显示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7-0242-021 系统概述本文采用PID 控制算法实现保持水温恒定的系统功能。
该温控系统采用螺旋加热管加热——将螺旋加热管固定到容器的内部,给加热管通电时,会使容器中的水产生对流,令水温快速上升,加热效率高。
温控系统的制冷元件使用半导体制冷片,能够达到快速制冷的目的。
测量水温的温度传感器选择DS18B20,该温度传感器使用單总线与主机进行通信,信号传输速度快,灵敏度高,能大大减少系统的响应时间。
系统的显示部分放置在容器外壁上,采用4位七段LED数码管实时显示温度和预设温度。
电源采用PWM方式调节加热或制冷的输出功率,从而改变加热与制冷的功效,达到可变输出功效的效果。
该系统主要特点为:1)通过DS18B20温度传感器减少了A/D转换电路,简化了电路结构。
2)采用SSR固态继电器,简化了功率控制电路,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3)基于PID算法和PWM调制的系统设计,能够充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使系统的动态性能也达到较好的效果。
2 硬件电路系统采用方形玻璃鱼缸作为装水容器。
系统硬件电路主要包含四个部分:温度采集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制冷电路以及显示电路。
硬件电路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2.1 温度采集电路本系统使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来测量水温。
基于PID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本次设计采用proteus仿真软件,以AT89C51单片机做为主控单元,运用PID控制算法,仿真实现了一个恒温控制系统。
设计中使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实时温度,不需要复杂的信号调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能直接与单片机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使用PID算法控制加热炉仿真模型进行温度控制,总体实现了一个恒温控制仿真系统。
系统设计中包含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硬件设计包含显示模块、按键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温度加热模块。
软件设计的部分,采用分层模块化设计,主要有:键盘扫描、按键处理程序、液晶显示程序、继电器控制程序、温度信号处理程序。
另外以AT89C51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PID 控制算法提高了水温的控制精度,使用PID 控制算法实施自动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参数精度高、反映速度快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关键词:proteus仿真,PID,AT89C51,DS18B20温度控制目录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论证 (1)1.1 设计要求 (1)1.2 总体设计方案 (2)2 系统的硬件设计 (3)2.1 系统硬件构成概述 (3)2.2 各单元总体说明 (4)2.3 按键单元 (5)2.4 LCD液晶显示单元 (6)2.5 温度测试单元 (7)2.6 温度控制器件单元 (8)3 恒温控制算法研究(PID).............................................................................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PID控制器的设计 (10)3.2 PID算法的流程实现方法与具体程序 (12)4 系统的软件设计 (17)4.1 统软件设计概述 (17)4.2 系统软件程序流程及程序流程图 (18)4.3 温度数据显示模块分析 (19)4.4 测试分析 (22)5 模拟仿真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pid温控原理
PID温控原理是一种通过调节控制器的输出来实现温度控制的
方法。
PID控制器由三个部分组成:比例(P)、积分(I)和
微分(D)。
比例(P)控制器根据当前的温度偏差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异,产生一个与该差异成比例的输出信号。
当温度偏差增大时,P
控制器输出信号也会增加。
积分(I)控制器根据温度偏差的时间累积,产生一个与累积
偏差成比例的输出信号。
它的作用是消除持续的温度偏差,使得系统能更快地达到设定温度。
微分(D)控制器根据温度偏差的变化速率,产生一个与变化
速率成比例的输出信号。
它的作用是预测温度的变化趋势,提前调整控制器输出,以防止温度过冲或不稳定。
PID控制器会综合考虑到这三个部分的输出信号,通过加权求
和得到最终的控制器输出信号。
这个输出信号会被发送给执行器,如加热器或冷却器,控制温度的变化。
通过不断地根据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异调整PID控
制器的输出,可以使得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提高温控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PID控制方法在温控系统中的应用PID控制是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算法,其优点是原理简单,通用性强并且使用方便,应用PID控制的关键技术是PID参数的设置和整定市控制系统得到满意的品质,常用的参数整定方法有:衰减曲线法、临界振荡法等。
然而PID控制在纯滞后系统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对于时滞较大的系统,常规PID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但它的一些优点还吸引着许多研究者,探讨将它与其他方法结合来改善时滞过程的控制效果。
一、PID动作规律选取所谓动作规律,是指PI,PD,PID等调节动作。
选择什么样的动作规律与具体对象相匹配,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方能获得合理的解决。
通常,选择调节器动作规律是应根据对象特性,负荷变化,主要扰动和系统控制要求等具体情况,同时还应该考虑系统的经济性以及系统投入方便等。
(1)广义对象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较大或容积迟延较大时,应引入微分动作。
如工艺容许有残差,可选用比例微分动作;如果工艺要求无残差时,则选用比例积分微分动作。
如温度,成份,PH值控制等。
(2)当广义对象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较小,负荷变化也不大时,而工艺要求无残差时,可选择比例积分动作。
如管道压力和流量的控制。
(3)广义对象控制通道常数较小,负荷变化较小,工艺要求不高时,可选择比例动作,如贮罐压力,液位的控制。
(4)当广义控制对象控制通道时间常数或容积延迟很大,负荷变化亦很大时,简单控制系统已不能满足要求,应设计复杂控制系统。
如果被控对象传递函数可用近似,则可根据对象的可控比τ/T选择调节器的动作规律。
当τ/T1时,采用简单控制系统往往不能满足控制要求,应选用如串级、前馈等复杂控制系统。
二、控制器的设计本文中系统为,其中τ/T=1属于大滞后环节。
PID调节的动作规律,对于,则可根据对象的可控比τ/T选择调节器的动作规律。
当τ/T1时,采用简单控制系统往往不能满足控制要求,应选用如串级、前馈等复杂控制系统。
PID调节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作者:徐欣欣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23期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进步,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各个行业对工业自动化也开始越来越注重。
各个企业通过对工业的自动化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使的企业的经营和运转都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起来,PID调节也在更多行业中的工业自动化水平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本文则对PID调节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相关分析探讨。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PID调节;温度控制系统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飞速发展,各项科技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不仅给各行业带来了效率和利益的提升,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在众多技术发展中,PID控制系统更是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以及各个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目前人们对PID控制越来越重视,对PID控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其中对于温度控制系统的应用则是更加显著。
一、PID调节的发展PID调节又称PID控制,它属于一种反馈回路部件,通常应用在工业控制中。
由于PID控制的算法简单加上可靠性高,因此在工业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
PID调节最早出现是在30年代末,直到现如今,通过不断的发展换代,PID控制的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
再加上由于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到来,各类传统技术都得到了重大的转变,PID调节也由原来的模拟转变到现在普遍应用的数字PID调节。
二、PID调节对温度控制系统的现状分析(一)PID调节的原理PID控制器是历史最久且生命力最强的一种控制方式,它具备着极高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同时在操作上较为简明方便的优良性质。
其原理就是根据定值与实际输出值的偏差来进行调节。
通常就算遇见一个不完全了解的系统和被控对象以及不能通过相关有效的测量手段来对这个系统或者被控对象获取系统参数时,PID调节就能起着很大的作用。
PID调节更具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以及微分控制的汁算来对该系统进行控制。
2020年第9期Special focus『4冤綱特别关注)洽值控制、P I D调节在地铁智能温控系统中的应用邱文晏(中铁建设集团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北京100131)摘要:本文结合地铁智能温控系统的控制特点,从设备安装技术与要求、检值控制及PID调节的算法、控制原理、控制方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焓值控制及PID调节实现地铁车站保持恒温的方法,保障了舒适的乘车环境并达到节能最优化的效果,可为类似地铁站后工程提供参考•关键词:给值控制P ID调节传感器地铁智能温度控制系统中图分类号:T U83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607 (2020) 09-0026-03焓值控制、PID调节是地铁智能 温度控制系统最重要的控制技术,直 接影响到地铁车站的乘车环境、通风 系统设备使用年限,甚至在地铁运营 节能方面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 确的控制工艺、合理的参数配置既能 保障舒适的乘车环境,节能降耗,也 能提高地铁通风系统设备使用年限。
1工程槪况成都某地铁工程,线路全长38.61km,全线设地下车站31座。
停 车场1座,车辆段1座,主所2座。
地 铁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涵盖地铁车站站 厅/台层公共区和地铁车站两端(A端 和B端)设备用房。
该系统主要涉及 地铁温湿度传感器、空调水系统、地 铁通风系统、BAS (环境与设备监控 系统)的焓值控制及PID调节控制系 统等。
2焓值运算及P1D调节在地铁温度调节中的应用2.1 焓值运算及PID调节设备安装与技术要求(1 )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与技术要求以地铁车站公共区地铁智能温度控制系统为例,传感器主要由位于车站新风道消声器入口前H-A01、车站环控机房回排风管内的H-A02、车站环控机房送风总管内H-A03组成(见图1 ),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位置还有位于关键设备房间、人员出入较多位置、站厅/台公共区等位置需要安装。
传感器主要用于计算车站室外焓值iw、车站回风焓值i…、车站空调送风焓值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