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逍遥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庄子的名言有哪些呢1、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让王》3、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养生主》4、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逍遥游》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6、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齐物论》7、“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
显则明。
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8、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
《齐物论》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间世》10、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11、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胠箧》12、绝迹易,无行地难。
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人间世》13、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胠箧》14、“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庄子·杂篇·列御寇》15、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16、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庄子·杂篇·徐无鬼》17、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人间世》1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19、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庄子·外篇·秋水》20、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大宗师》2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齐物论》22、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形容逍遥的诗1.翩翩而至,逍遥自在2.风吹云散,逍遥徜徉3.山水相依,逍遥之美4.心花怒放,逍遥无边5.行云流水,逍遥天地6.逍遥自得,心境宽广7.灵动如风,逍遥无忧8.心有灵犀,逍遥无碍9.轻盈飘逸,逍遥山水10.心无牵挂,逍遥自在11.逍遥归去,心旷神怡12.水天相连,逍遥如画13.风吹水涛,逍遥无碍14.身心俱逍遥,自如飞翔15.心如止水,逍遥天地16.山水相依,逍遥自在17.逍遥自得,无忧无虑18.逍遥天地,心随天地19.心境舒畅,逍遥漫步20.悠然自得,逍遥山水21.踏青翠竹间,逍遥自在闲。
22.漫步山水间,逍遥心自闲。
23.悠然自得间,逍遥天地间。
24.山水云天间,逍遥意自闲。
25.独坐深林间,逍遥自在闲。
26.翩翩白云间,逍遥心自闲。
27.独饮幽泉间,逍遥意自闲。
28.碧波山水间,逍遥天地间。
29.明月璀璨间,逍遥意自闲。
30.悠然自得间,逍遥心自闲。
31.幽林深处间,逍遥自在闲。
32.隐居山水间,逍遥心自闲。
33.徜徉花海间,逍遥意自闲。
34.闲庭信步间,逍遥天地间。
35.翱翔云端间,逍遥意自闲。
36.高山绝顶间,逍遥心自闲。
37.悠然自得间,逍遥自在闲。
38.心灵逍遥间,逍遥意自闲。
39.独守林泉间,逍遥心自闲。
40.归田守望间,逍遥天地间。
41.轻风拂面,逍遥自在42.天高云淡,逍遥无忧43.山水环绕,逍遥行走44.心静如水,逍遥悠然45.阳光明媚,逍遥自由46.青山绿水,逍遥一生47.飞鸟落空,逍遥天地间48.灵山秀水,逍遥闲情49.翠竹绿柳,逍遥如风50.诗意盎然,逍遥诗行51.清风徐来,逍遥自得52.湖光山色,逍遥一生53.心随梦进,逍遥如梦54.星光璀璨,逍遥星空55.风花雪月,逍遥之间56.悠悠行走,逍遥自在57.云淡风轻,逍遥心情58.醉卧花间,逍遥一梦59.鸟语花香,逍遥天地60.一切安好,逍遥无忧61.悠闲自在逍遥游62.山水间逍遥无忧63.行走山川逍遥去64.乘风破浪逍遥航65.心如止水逍遥态66.世事浮沉逍遥过67.笑看风云逍遥身68.飘逸洒脱逍遥间69.指点江山逍遥行70.一片快乐逍遥心71.闲云野鹤逍遥立72.千山万水逍遥情73.多情逸致逍遥游74.自在逍遥情欢畅75.风情万种逍遥途76.心驰神往逍遥处77.沐浴尘埃逍遥心78.梦幻江山逍遥游79.独享清凉逍遥快80.轻松愉悦逍遥行81.逍遥自在如清风,山水相依白云中。
“逍遥游于天地之间,而无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翻译:
在天地之间自由自在地遨游,而不依赖于任何外界条件的人。
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的正常规律,驾驭六种气候的变化,从而游历于无尽无极的境界,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去依赖他人呢?因此,古圣先贤有云:“至高无上的人无私欲,神妙莫测的人不求功名,道德至极的人不求声名。
”
详细翻译如下:
逍遥游于天地之间,而无所待者也。
- 逍遥游:自由自在地游历,这里指不受拘束地生活。
- 天地之间:宇宙之间,指广阔的宇宙空间。
- 而无所待者也:不需要依赖任何外界条件,独立自主。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 若夫:古文中常用作句首的发语词,相当于“如果”。
- 乘天地之正:顺应天地万物的正常规律。
- 而御六气之辩:驾驭六种气候的变化,六气指阴阳五行之气。
- 以游无穷者:从而游历于无尽无极的境界。
- 彼且恶乎待哉: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去依赖他人呢?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 故曰:因此,古圣先贤有云。
- 至人无己:至高无上的人无私欲,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 神人无功:神妙莫测的人不求功名,不追求外在的成就与赞誉。
- 圣人无名:道德至极的人不求声名,不追求世俗的知名度。
这段文言文通过对庄子“逍遥游”思想的阐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境界。
翻译时,不仅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还要注意语言的流畅和文采,使译文既不失原意,又具有文言文的韵味。
逍遥于天地之间独立于世俗之外
——我眼中的庄子
高二12班于婧
庄子远远地站在天边。
庄子飘飘然慢悠悠地向这边走来,抑或是,我慢慢地向他走去,去探寻他,去追寻他的过往。
远远地,看不清他的容貌,更看不清他的表情,他在变化着,让人捉摸不透他又在想什么,又在冷嘲什么,热讽什么。
他仿佛是这世界的一个局外人。
他深居简出,他与世隔绝。
在那天的另一侧,便是一簇一堆儿的人,他斜睨着那里,发出一声接着一声的冷笑。
那里有无数人魂牵梦绕的荣华富贵,那里有孟子、梁惠王,那里有楚国的相位在等候着他,欢迎着他,他却宁愿“曳尾于涂中”,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平静,淡泊。
他的前面,是两条小径:一条直达那位尊权贵,一番坦途,飞黄腾达;另一条幽深冷僻,显然已经许久无人走过,那里是未卜的生活,那里可能会有许多艰辛与痛苦,但却充斥着一份独有的静谧恬淡。
庄子没有犹豫,他走进了那条幽深的小路,没有叹息,没有驻足。
位高权重对他来说真的是毫无意义——除了可以衣食无忧,但那对于他的心所向往的安宁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他是有着挨饿本色的乡野文化的代表呵。
庄子,在远方,依旧缓缓地,悠悠然,我的心灵,缓缓地靠近他,去感悟他,追寻他……。
2023年武当山宣传口号2023年武当山宣传口号1一、武·承古今,道·昭日月,山·秀天下。
二、武林圣地,当道不让,山上有山!三、道通天下,德冠古今!四、武当山,养生才是硬“道”理。
五、心灵仙山醉四方,武当正道和天下。
六、道可道,武当山。
七、太极养生地,世界武当山。
八、道”理常自在,武当迎客来。
九、心向大道,足往武当。
十、问道武当山,拥抱大自然。
十一、武当天下,天下武当。
十二、武文三清地,当道此一游。
十三、氧森天堂,心林故乡。
十四、大岳仙山,庙不可言。
十五、端庄大气,奇秀美丽,古风犹存。
十六、道教圣地,玄妙山水,中华武当。
十七、大武当,心向往。
十八、九州乐道,中国武当。
十九、行有道,汇武当,归自然。
二十、道法自然,秀美武当。
二十一、仙山秀水,神奇武当。
二十二、道教世界观,武当天下山!二十三、武当云中游,道家八方客。
二十四、欲寻道地美,上善武当山。
二十五、剑道武当山特色。
二十六、洞天福地逍遥乐,天人合一武当道!二十七、太和盛世,论道武当。
二十八、道行天地间,大美武当山。
二十九、一生該來一次的神仙地,武當山。
三十、武当灵胜甲天下。
三十一、道韵千年,武当一剑。
三十二、道载武当,道山始行,道运千年。
三十三、耀武扬威,当之无愧。
三十四、问道玄岳处,心泊武当山。
三十五、灵秀山水,福地武当。
三十六、三千年道宗武当,八百里养生天堂。
三十七、武当山,道法自然。
三十八、道教人间美?山水武当奇。
三十九、福地道观园,大美武当山。
四十、武当天下道,灵韵四海心。
四十一、道法自然,无界真(玄)源!四十二、论道武当,养生无双。
四十三、太岳如畫雨氤氳,千峰環抱捧太極。
四十四、得道高山,天地悠然!四十五、文若仙风道骨,武当气壮山河。
四十六、大美大道武当山,养生养心天地间。
四十七、大道至简,武当山美。
四十八、世界养生道,武当太极妙。
四十九、登峰造极,大道武当。
五十、道教策源地,养生武当山。
五十一、习道养生武当山,天地德广精气神。
逍遥意思的诗句
逍遥,是中国古代文人常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代表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以下是一些体现逍遥意境的诗句,它们传达了诗人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文档内容:
1.逍遥自得天地间,浮云流水度年华。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天地为家,与浮云流水共度时光,展现了逍遥生活的美好。
2.闲云野鹤任逍遥,世外桃源自在游。
- 诗中通过“闲云野鹤”这一意象,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自在游走的生活状态,逍遥自在,宛如身处世外桃源。
3.逍遥何需问归期,山水之间任我行。
-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追求逍遥的决心,认为逍遥生活不应受限于时间,只要有山水相伴,即可任情驰骋。
4.纵情山水逍遥游,心无挂碍天地宽。
- 诗人在这句诗中强调了心灵的解放,只有抛却尘世间的烦恼,才能体会到逍遥的真正含义。
5.逍遥飘渺如云烟,笑看人间繁华落。
- 这句诗描绘了逍遥生活的飘渺之感,诗人以旁观者的角度,笑看世间繁华的起落。
6.闲步溪边逍遥径,悠然自得见天真。
- 诗人在溪边漫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天真烂漫的逍遥生活。
7.逍遥游遍千山万水,风轻云淡度此生。
-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游历四方的逍遥生活,追求风轻云淡的人生境界。
庄子逍遥游于天地间庄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化名人,他的著作《庄子》对于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就是《逍遥游》。
这篇文章以想象的方式描述了庄子游走于天地间的情景,展示了庄子超越尘世纷扰、追求自由和宁静的理念。
本文将以庄子逍遥游为主题展开论述。
一、游走于天地之间庄子在《逍遥游》中以一种悠游自在的姿态,描述了自己天地之间的行走。
他说:“骨弱筋柔而握固,不拘守宰而整其形,列极泰而知和平,魂魄却於无形,惬乎吾所谓脱我者,彷徨乎吾所以游者。
”这里,庄子通过对自己身体状态和心灵自在的描述,表达了他摆脱一切束缚,自由游走于天地之间的心境。
二、心境的超越庄子借用自然界的元素,描绘了他自由的心态。
他说:“死生是属于天地,人事是属于阐教,庆云暮霭而飞歌,人生难得绝再有。
”这里,庄子以“天地”和“阐教”来划分人事和自然的界限,表达了他视人生如云霭般短暂而宝贵,在这短暂的人生里得以庄子般逍遥自在,实现自我的追求。
三、追求真理的思考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了一系列哲学思考。
他说:“若有所错,必有所好;若有所难,必有所简;知止而后有定,定则能静,静则能安,安则能虑,虑则能得。
”庄子在这里指出,每当我们遇到问题和困惑的时候,应当找寻其中的好处和简化的方法,并通过止于克制来达到心灵的安定和平静。
只有在平静中,我们才能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真理和智慧。
四、无我之境的追求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方将则不困,疾将则不绝。
”他通过将自己与天地融合,超越了个人的欲望和困扰,达到了“无我”的境界。
庄子认为,在这样的境界中,我们能够意识到自然和宇宙间的整体性,并能够与之和谐共存。
同时,我们能够超越个体的局限,获得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五、人生的追求庄子在《逍遥游》中将自由与人生的高境界联系在一起。
他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钟不厌声,名不厌礼。
”庄子通过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人们追求真理和超越尘世的渴望。
他认为,自由并不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是人们在追求真理和高境界时的必然结果。
逍遥天地,寄情万物(一)庄子“道”的理论归宿“道”作为中国哲学道家一个基本的世界观概念,在老庄的著作中均有论述。
老子的“道”是一个具有本原性与根源性的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庄子的“道”也没有违背这个基本的范畴,他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道”在这里是一个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的存在,但这种存在并不是无。
“道”存在于世界上一切事物之中,即使是一些细微的东西,“道一分殊”。
“道”在庄子这里还是一种境界。
如果说老子的“道”划定了道家哲学的理论范畴,那么庄子境界化的“道”就为人们得道提供一种想象和实践性的可能。
境界性的道,也是庄子道论的理论归宿。
(二)小议观“道”对于观道的方法,学术界大体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道”自身就是法,观“道”就是以“道”为法。
体味“道”的方法是庄子摆脱人生困境,追求人生自由的唯一方式。
认为道是庄子追求人生最高境界的途径,只有通过体味道的存在,庄子认为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自由,成就自我。
庄子的“道”是一种超脱生死之外的途径,只有沿着追求“道”的方法这条途径,才能最终达到精神的安宁自由,从现实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达到一种逍遥的境界。
第二种是观“道”以“虚静”为法。
以“虚静”来使得心灵呈现澄明的状态。
“离形”“去知”都是“虚静”的方法。
“离形”是指去除生理带来的各种欲望,从而达到一种生理上的自然;“去知”是指抛弃现有世界所带给人的一切知识,达到心理上的自然。
这一点和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谋而合。
知识为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愈加的丰富,而大道的体认却会随着知识时间的增长而愈来愈远。
因为按照老庄的观点,一切知识都是外物加之于心灵的蒙蔽,只有自身揭去这层遮蔽状态,才能进一步的体认大道。
以下是 48 首短诗:1. 《自由如飞鸟》自由如飞鸟,不羁天地间。
任尔风云变,逍遥自在仙。
2. 《心向自由去》心向自由去,任尔风雨狂。
无拘无束处,天地任翱翔。
3. 《随风飘泊远》随风飘泊远,任意畅游天。
无拘无束意,逍遥自在仙。
4. 《任意畅游天》任意畅游天,逍遥自在仙。
无拘无束意,随风飘泊远。
5. 《云卷云舒》白云舒卷意悠闲,自由自在任遨游。
无拘无束随风舞,逍遥天地心自由。
6. 《自由如飞鸟》自由如飞鸟,不羁天地间。
任尔风云变,逍遥自在仙。
7. 《心向自由去》心向自由去,任尔风雨狂。
无拘无束处,天地任翱翔。
8. 《随风飘泊远》随风飘泊远,任意畅游天。
无拘无束意,逍遥自在仙。
9. 《任意畅游天》任意畅游天,逍遥自在仙。
无拘无束意,随风飘泊远。
10. 《自由在心中》自由如飞鸟,不羁天地间。
任尔风雨狂,自由在心中。
11. 《无拘无束》无拘无束任自由,逍遥自在天地游。
云卷云舒随风舞,任意畅游心无忧。
12. 《自由的风》自由的风,任意飘荡。
无拘无束,天地翱翔。
自由的心,任我驰骋。
无拘无束,任意畅游。
13. 《随风飘荡》随风飘荡,任意畅游。
无拘无束,逍遥自由。
云卷云舒,任意飘荡。
无拘无束,自由如仙。
14. 《任意畅游》任意畅游,无拘无束。
逍遥自在,任我遨游。
心向自由,任意畅游。
无拘无束,随风飘荡。
15. 《自由如飞鸟》自由如飞鸟,不羁天地间。
任尔风雨狂,自由在心中。
16. 《心向自由去》心向自由去,任尔风雨狂。
无拘无束处,天地任翱翔。
17. 《随风飘泊远》随风飘泊远,任意畅游天。
无拘无束意,逍遥自在仙。
18. 《任意畅游天》任意畅游天,逍遥自在仙。
无拘无束意,随风飘泊远。
19. 《无拘无束意》无拘无束意,逍遥自在仙。
随风飘泊远,任意畅游天。
20. 《自由任我行》自由任我行,无拘无束意。
逍遥天地间,任意畅游去。
21. 《无拘无束去》无拘无束去,逍遥自在仙。
任尔风雨狂,自由任我行。
22. 《逍遥自在仙》逍遥自在仙,无拘无束去。
诗句法自我介绍简短《我本一颗星》我本一颗星,逍遥天地行。
心怀千古梦,笑对世间情。
二、衍生注释:- “逍遥”:在这里表示自由自在,没有拘束的状态。
就像小鸟在天空飞,没有什么东西能管着它,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我就像那颗星星在天地间自由自在地存在。
- “千古梦”:是指很宏大、久远的梦想,有一点那种跨越历史时空的大气的感觉。
可能是对美好的向往啊,对一些伟大事业的憧憬之类的。
- “世间情”:就是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感情啦,比如亲情、友情、爱情啊,这里说要“笑对”,就是一种很豁达、很乐观态度去面对这些感情。
三、赏析:1. 主题:这首诗的主题就是描述自我。
把自己比作一颗星,通过星星的自在来展现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
2. 情感:表达出了一种乐观、豁达的情感。
既有对广阔天地间自由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也有对自己高远梦想的执着,同时对于世间复杂的感情充满积极应对的态度,不消极,不抱怨。
3. 表现手法: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先把自己比做星,这是比的手法。
然后通过星星引出自己的行为心境,兴发后面对梦想和世间情的阐述。
这种手法让诗歌有一种自然生发的感觉,简洁又有韵味。
四、作者介绍:我就是这篇诗歌的作者,我是一个普普通通却向往自由的人,性格比较乐观开朗。
平时没事就喜欢瞎琢磨,想着天上的星星多自在啊,可以挂在天上看世间百态,于是就把自己想象成那颗星写进了诗里,想表达出自己那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五、运用片段:1. 聚会场景。
朋友之间互相介绍,有人说自己很忙碌很焦虑。
这时候你就可以说:“兄弟,看我就不像你这样。
你知道我以前写过首诗‘我本一颗星,逍遥天地行。
心怀千古梦,笑对世间情。
’我就把自己当作一颗星呢,多自由,烦恼啥呀,咱也得活得潇洒自在点。
”2. 求职面试场景。
面试官说你看起来很特别,你就可以回答:“我觉得我自己就像我诗里写的那样,‘我本一颗星,逍遥天地行。
心怀千古梦,笑对世间情。
’我是个特别向往自由又对未来充满梦想,而且很乐观积极对事物有热情的人,这样的我要是来到咱们公司,肯定能带来不一样的活力。
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意思《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咱老百姓过日子,不就图个自在逍遥嘛!就像那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鱼儿在水中欢快畅游,咱也能在这广阔天地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让心里头美滋滋的。
比如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咱啥也不想,啥也不管,就背上个小书包,去附近的小山上溜达溜达。
一路上,闻着那花香,听着那鸟鸣,感受着微风轻轻拂过脸庞,这感觉,多惬意啊!爬到山顶,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田野,那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房屋,心里头顿时充满了喜悦。
这就是逍遥于天地之间,心意自得呀!还有的时候,约上几个好朋友,找个小摊儿,点上几串烧烤,再来几瓶啤酒。
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聊着,说说最近的趣事,谈谈未来的梦想。
没有什么压力,没有什么烦恼,只有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回荡。
这种时候,你会觉得生活真美好,能这样自由自在地和朋友相聚,就是最大的幸福。
再比如说,放长假了,咱也不往那热门景点挤,就回乡下老家。
帮着爷爷奶奶种种菜,喂喂鸡,晚上躺在院子里的竹椅上,看着满天的星星,听着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
这种简单而又温馨的生活,让咱的心都变得平静而满足。
所以说呀,逍遥自在不一定是要去多远的地方,花多少钱,而是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那些小小的美好,让自己的心情舒畅起来。
只要咱们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就能在这天地之间,过得逍遥快活,心意自得!《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啥叫逍遥?在我看来,逍遥就是能在这大大的天地里,随心所欲,心里头舒坦得很!就像我认识的一位老爷爷,他每天早上都会去公园里打太极。
那一招一式,慢悠悠的,可认真啦!打完太极,就在公园的长椅上坐一会儿,看看来来往往的人,听听鸟儿唱歌。
他说,这样的日子让他觉得特别自在,心里头没有烦恼。
我还想起了我自己的一次经历。
有一回,我一个人去了海边。
那大海可真蓝啊,海浪一波一波地冲上来,打在脚上,凉凉的,舒服极了。
我沿着沙滩走啊走,捡了好多漂亮的贝壳。
看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我突然觉得自己好渺小,但同时又觉得特别放松。
狂傲的古诗句
1. 凌云志士狂如风,翻手覆雨任天真。
2. 草木知秋天欲老,狂歌一曲醉流年。
3. 苍茫大地我自行,狂歌豪饮势未殇。
4. 峰头一览众山小,狂笑沧桑任我翱。
5. 刀光剑影舞狂歌,逍遥天地我为主。
6. 狂风卷尽尘沙去,逆天豪气笑苍穹。
7. 酒肆狂歌三百首,纵横天地任我游。
8. 春风得意狂歌发,人生何处不芳华。
9. 山川壮丽任狂傲,逍遥天地自如何。
10. 一笑红尘我自悠,狂歌豪饮谁与争。
11. 醉卧云端任风翻,狂歌劲舞舍尘寰。
12. 银汉穿梭狂歌夜,星河璀璨万象新。
13. 乘风破浪逞英豪,狂歌傲笑过江潮。
14. 山川壮丽任狂歌,豪情笑傲苍穹多。
15. 天高云淡狂歌起,逍遥世间任我行。
16. 醉卧烟波狂歌发,纵横天地笑风沙。
17. 狂歌一曲横云外,世间豪气任我翱。
18. 酒醉狂歌三百首,潇洒天地笑红尘。
19. 剑舞狂歌纵横天,豪放青云任我行。
20. 狂歌豪饮笑苍生,逍遥世间任风云。
《泉水》泉水曾是,阳脂玉颈瓶中,一滴露它带走了,森林河流山川,的温度它聚而无形,淡而无情装做不在乎终有一天,它结伴于江湖泉水头也不回,带着天然的古朴试剑石上片尘不染,得鱼肠湛泸它纯而无色,淡而无味是天赐的甘露有多少人,却弃之于不顾流过大漠黄沙戈壁昏鸦落日也驻足瞬息扬鞭千里焉支祁连回手已胜负流到大漠之北黄河之西化育了路途才有倾酒入泉,封狼居胥望着萧萧大旗去怀念京中长袖舞泉水,曾是荆轲喝剩下的,一滴酒风萧萧兮易水寒,抛却爱恨情愁如果有人念起,抽刀断水水仍自流如何明白,是谁默默承受流到天涯尽头逃离虎口天地任遨游佳人凌波微步罗衫飘忽十步一回头流过春风拂袖无人携手何日再回眸才有一语千斤,倾城不悔仗剑千里微躯敢言不负信陵候《《梦红尘(修词版)》柔情版》词:天水·红尘曲:予感冉林风起花飞花拂衣[00:42.01]数见(xian)红尘梦不醒[00:47.60]拨幺弦舞步轻盈[00:50.67]采菊插入鬓有花香香千重(chong)[00:59.28][01:00.37]素袍轻衿翩翩红尘中[01:05.65]风华携满袖遗世独行[01:11.68]彼时谁的白衣银杖毒骨仙风[01:17.67]城垣(yuan)上轻一笑付了永恒[01:27.43](间奏)[01:54.36]三百年轮回原是天命[02:00.08]此世相约将那劫缘定[02:05.72]红花点蓝袂白袖透过春风[02:11.72]铁弦阵阵铮鸣和着桐琴应[02:19.12][02:19.83]冉林风起花飞花拂衣[02:25.53]数见(xian)红尘如今梦终醒[02:31.22]相依酒醉听落雨无声[02:37.22]携手踏遍青山览秀灵[02:43.17]结伴红尘中共赴一梦《天水泠泠》(男声版)天水泠泠(歌)-演唱者:英俊潇洒二王爷词:鬼行御风曲:楚留香新传天:至上之巅。
水:纯净之最。
泠泠:清澈,凉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唱)素手挽华发,雪纱滑凝脂,潋滟被(pi)芳华,纤纤步履莲。
庄子的名人名言庄子的名人名言 11、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让王》3、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养生主》4、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逍遥游》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6、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齐物论》7、“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
显则明。
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8、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
《齐物论》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间世》10、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11、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胠箧》12、绝迹易,无行地难。
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人间世》13、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胠箧》14、“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庄子·杂篇·列御寇》15、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16、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庄子·杂篇·徐无鬼》17、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人间世》1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19、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庄子·外篇·秋水》20、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大宗师》2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齐物论》22、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逍遥于天地之间的诗句逍遥于天地之间的诗句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 《道德经》这句话表达了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他以百姓为刍狗,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逍遥于天地之间,唯有放下仁爱之心,才能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2.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 - 杜甫《登高》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望的场景,诗人感受到天地间的广阔和自己的渺小,从而抒发出豁达、超脱的情感。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壮观"来形容天地的广阔,表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天地间的自由自在。
3.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逍遥的向往,他不希望被官场的束缚所压迫,而是希望自由自在地生活。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散发弄扁舟"来形容自己的逍遥自在,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扁舟一样在海上任意漂流,远离世俗的纷扰。
4.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 李清照《如梦令》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逍遥的向往,她希望在自由自在地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浩荡离愁"来形容自己的逍遥自在,她希望自己能够像白马一样奔腾向前,尽快逃离世俗的烦恼。
这些诗句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和逍遥的向往,同时也展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逍遥于天地之间,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信宜山水诗
微尘
望玉树村
谷口风光入眼秀,小村静卧斜阳秋。
橘黄陌上映山暖,疑是桃源现寂幽。
尚文水库泛舟
千重青嶂汇白水,万亩绿湖泛碧涛。
舟荡秋波尽惬意,欲学轻舞水上漂。
半月岩烟雨
烟雨苍茫水欲飞,小桥亭榭点青微。
无边春色雾中开,童牧黄牛涧上归。
咏天马山
下凡天马卧青山,佛祖坐禅闲碧潭。
蝶谷幽深梁祝舞,半如仙界半如凡。
大仁山上远眺
龟蛇二山灵地性,湖光一镜照天清。
欲学八仙修成道,天地逍遥任我行。
山乡火车
天地苍茫一小虫,穿山越岭赶时空。
站台明月笛声响,又带乡情归梦中。
题思贺卫星地图
万千沟壑白叠绿,山岭直围三角城。
我愿天公护此地,桃源净土人间生。
乡土情结
万里长空万里云,一方山水一方人。
山水有情独爱此,只因生长二十春。
信宜山水诗
微尘
望玉树村
谷口风光入眼秀,小村静卧斜阳秋。
橘黄陌上映山暖,疑是桃源现寂幽。
尚文水库泛舟
千重青嶂汇白水,万亩绿湖泛碧涛。
舟荡秋波尽惬意,欲学轻舞水上漂。
半月岩烟雨
烟雨苍茫水欲飞,小桥亭榭点青微。
无边春色雾中开,童牧黄牛涧上归。
咏天马山
下凡天马卧青山,佛祖坐禅闲碧潭。
蝶谷幽深梁祝舞,半如仙界半如凡。
大仁山上远眺
龟蛇二山灵地性,湖光一镜照天清。
欲学八仙修成道,天地逍遥任我行。
山乡火车
天地苍茫一小虫,穿山越岭赶时空。
站台明月笛声响,又带乡情归梦中。
题思贺卫星地图
万千沟壑白叠绿,山岭直围三角城。
我愿天公护此地,桃源净土人间生。
乡土情结
万里长空万里云,一方山水一方人。
山水有情独爱此,只因生长二十春。
庄子:逍遥游于天地间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思想。
其中儒家思想历来作为中国政治主体思想延续下来,它注重的是世俗的有用的“事功”,将建立功业视为人生最大的成功与价值,讲究的是人在社会中的道德的完善与责任的担当。
道家则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和精神价值,尊重人的肉体与精神享受,顺应外物而又不囿于外物,活出超越世俗游于万物的生命境界。
而佛家则是完全出世,要求人断绝七情六欲,与世隔绝,以致六根清静,静心参禅,而达涅槃之境。
由此可见,道家是一种介乎出世入世之间,最合乎常道与自然的思想与生活态度,也是最接近哲学精神的一种宗教思想。
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说中国还有真正的人生哲学与形而上学,那也就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了。
而其中尤以庄子为最,庄子的思想是集道学之大成者。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他提倡“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对儒家所倡导旨在出人头地、高居人上的所谓功名利禄表示蔑视与不屑,体现对个人应拥有精神享受和天伦之乐的赞赏与支持。
因而注定被功利人士或强势群体所唾弃,而被广大精神人士或弱势群体所接受,它使得一切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遭遇挫折、失败的背运者,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而又在恶劣的客观环境下很难改变命运的人们获得了精神慰藉与心灵解脱。
因而道家学说的存在,使得人们有了退却的理由和余地。
所以有人说,强可为儒,弱可为道;进可为儒,退可为道;攻可为儒,守可为道;表可为儒,里可为道。
而在广袤宇宙,冥冥三界之中,哪个人不是微弱而渺小的?哪个人又会没有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所以道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他需要罢了。
通观儒释道三家,似可得出如下结论:强者尊儒,智者信道,慧者崇佛。
而对于人之一生而言,儒释道又可代表三种境界。
血气方刚时,欲建功立业,一般都会以儒家信条为圭臬,发奋进取,自强不息;而遭遇挫折之后,气焰收敛,开始理解道家学说之可贵,于是韬光养晦,修身养性;再有些人屡遭打击、万念俱灰之后,则可能避入空门,焚香吃斋,参禅打坐,体味万事皆空的境界,来解脱自己的心灵。
千姿百态数字诗千姿百态数字诗一、经典古诗词中的数字诗古人留下的宝贵的数字诗,入情入理,充满智慧。
1.写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风雪天触景生情,吟下一首传至今日的数字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宋代邵康节的数字诗恬和平淡: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元代徐德可的《夜雨》凄切感人: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斗孤馆入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2.情诗西汉卓文君给夫君司马相如的一首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作男。
这位著名才女,一首由一到万,再由万到一的诗,可以说字字血,声声泪,终使其夫回心转意。
宋代才女朱淑真,知丈夫另觅新欢,临终前也写一数字诗《断肠谜》:下楼来,余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不回,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可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靠,千种相思一撇清。
撇开此诗词中对于薄情寡义之人沉痛伤心的斥责之意,这乃是一则巧妙而又含蓄的数字谜,只须将其中的每一句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正好顺次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在戏剧《牡丹亭》第三十几出《如梳中》,也有一段数字诗:十年窗下,遇梅花冻九才开,夫贵妻荣,八字安排,敢你七香车稳情载,六宫宣你朝拜,五花诰村你非分处,论四德,似你那三从结愿谐,二指大泥金报喜,一轮皂盖飞来。
天地逍遥
—wkhanj 这些天闲暇的时候总会想起日本.梦窗国师写的这
几句话,青山几度变黄山, 世事纷飞总不干。
眼内有尘三界窄, 心头无事一床宽。
从电脑上查找了这几句话的意思,也颇有几分感悟。
“青山几度变黄山”,人间沧海桑田, 世界成住坏空, 人心生住异灭, 人生生老病死, 一切都在变异,都是无常!
“世事纷飞总不干”,如果你能证悟真如本性, 找到自我, 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 那么无论世事再怎么翻云覆雨, 都不会
干扰你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一片良田。
“眼内有尘三界窄”,真是这样。
如果心里起了妄念与执着, 当时似乎谁也拦不住你, 就算给你整个世界,还是无法改变你的固执, 可执着又能给你带来什么? 只有烦恼, 没完没了
的烦恼。
当人生无时无处不烦恼, 那可就真的如同地狱一样了。
“心头无事一床宽”,只有找到真正的本性, 才能从人间的种种矛盾中脱身而出, 享受真正的安闲自在。
那时,即便自己只有一张床, 心灵也一样可以遨游大千世界, 从万物之中都能找
到自己的佛性,整个宇宙都来不断地滋养你的心灵。
那时, 对于人间的种种, 你就真的可以顺其自然, 随遇而安了。
在生活中,眼界怎么样能够看得真正开阔呢?
“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眼睛里要是有事,心中就有事,人就会看得“三界窄”。
只要你眼里的事化不开,心里成天牵挂着,你就会把前生来世、上辈子下辈子都抵押进去。
但是,你如果胸怀开朗,心头无事,用不着拥有太多的地盘,坐在自己家的床上,你都会觉得天地无比宽阔。
所以,要想做到真正与天地共逍遥的境界,需要先开阔自己的眼界。
这种逍遥需要我们能够欣赏花开、聆听水流,能够看见飞鸟掠过天际、朝阳跃上云端。
这样的话,我们的心才是干干净净的。
正如慧开禅师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中的隐意,告诫世人只要抛开俗念琐事,便能体会到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美,也正吻合了这种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