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1.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导学案-精选教学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205.50 KB
- 文档页数:4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1.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学设计
大爆炸后,宇宙迅速膨胀,现在的宇宙比100亿年前增大了100多亿倍,爆炸引起的宇宙膨胀一直延续至今,并仍将延续下去。
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乔冶•伽莫夫和霍金的书籍。
课堂练习 1.宇宙起源的证据是( A )
A.哈勃定律
B.于约“创世纪”
C.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D.女娲补天的传说
2.星系的运动特点不包括( D )
A.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B.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C.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D.宇宙中的星系都以地球为中心向外运动
3.宇宙诞生于(D )
A.公元4004年以前
B.上下不过5000年
C.38亿年前
D.137亿年以前
4.关于大爆炸宇宙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一个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理论
B.一个比较合理的科学假说
C.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
D.一点现代科普作品的有趣的描写
5.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学生做练习通过练习达到巩
固本节课知识点
的目的。
《调查人类对宇宙的熟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类对宇宙的熟识平昔是人类探究的重要课题,从古至今,人类通过不息地探究和探究,逐渐揭开了宇宙的玄妙面纱。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深度探讨人类对宇宙的熟识,了解宇宙的形成、演化和将来进步趋势。
二、探究1. 宇宙的起源:宇宙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理论可以诠释宇宙的起源?同砚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膨胀理论等相关知识。
2. 宇宙的组成:宇宙中有哪些元素组成?宇宙中存在着哪些天体和结构?同砚们可以通过观测天体、分析光谱等方法,了解宇宙的组成和结构。
3. 宇宙的演化:宇宙是如何演化的?宇宙中的恒星、星系是如何形成的?同砚们可以通过进修恒星的演化、星系的形成等知识,了解宇宙的演化历程。
4. 宇宙的将来:宇宙将会如何进步?宇宙的终结是什么样的?同砚们可以通过了解宇宙膨胀、恒星寿命、黑洞吞噬等知识,探讨宇宙的将来进步趋势。
三、实践1. 观测天体:同砚们可以利用望遥镜观测夜空中的星星、行星等天体,感受宇宙的玄妙与壮观。
2. 分析光谱:同砚们可以通过分析天体的光谱,了解天体的组成和性质,深度探究宇宙的玄妙。
3. 制作宇宙模型:同砚们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宇宙模型,展示宇宙的结构和演化过程,加深对宇宙的熟识。
四、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同砚们对人类对宇宙的熟识有了更深度的了解,了解了宇宙的起源、组成、演化和将来进步趋势。
期望同砚们能够继续保持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不息探访宇宙的玄妙,为人类对宇宙的熟识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次进修,同砚将了解人类对宇宙的熟识历程,探讨宇宙的玄妙和未知,激发同砚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一、导入引言宇宙,是人类探究的终极之境,是无限玄妙的领域。
人类对宇宙的熟识,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从古代的星象观测到摩登的宇宙探测,人类不息探究着宇宙的玄妙和未知。
本次课程将指挥同砚一起探究人类对宇宙的熟识,感受宇宙的无限魅力。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姓名: 家长签名:1 . 知道宇宙膨胀的现象和证据。
2.尝试根据证据建立假说。
3.了解宇宙大爆炸的理论的主要观点。
1.宇宙:广漠空间和存在的的总称,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
宇宙是2.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 。
其主要观点是:大约l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 ,被挤压在一个“ ”中。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3.宇宙的将来——两种结局: ,或者 。
无论在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他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 ,这是宇宙 的结果。
其实,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也不能确定起始爆炸中心。
4.英国人 提出的 和 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
1.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的科学家是( )A .霍金B .牛顿C .哈勃D .伽利略2.关于宇宙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 .银河系的中心是宇宙的中心D .宇宙找不到中心3.目前,大爆炸宇宙论已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其主要观点是( )A .今天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50亿岁B .宇宙起源于粒子的形式、极高密度和温度的一个“原始火球”C .宇宙在爆炸中诞生,并不断地膨胀下去D .以上都是4.关于宇宙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B .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予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C .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D .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5.星系的运动特点不包括( )A .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你能掌握这些知识要点吗? 相信你能行!B.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C.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D.宇宙中的星系都以地球为中心向外运动6.在中国古代流传着“开天辟地”的神话,对该神话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科学假设B.能科学解释宇宙起源C.它采用了宇宙膨胀观点D.是神话,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起源的探究的思想7.(2010衢州)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观察此过程中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化。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2. 探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3. 探讨宇宙中的黑洞、星系等现象;4. 讨论人类对宇宙未知部分的猜想和探索。
导学内容: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1. 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古代人类通过观测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建立了天文学基础知识,如日食、月蚀的周期性现象等。
2. 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冲破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启了摩登天文学的大门。
3. 摩登天文学的发展摩登天文学通过望遥镜、射电望遥镜等技术手段,不息探索宇宙的奥秘,如黑洞、星系等现象。
二、宇宙的起源和演化1. 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极其炽热、密集的奇点,经过膨胀不息演化。
2. 星系的形成星系是由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它们通过引力互相吸引形成。
3. 黑洞的存在黑洞是一种密度极高的天体,它的引力非常壮大,连光都无法逃脱。
三、宇宙中的黑洞、星系等现象1. 黑洞的奥秘黑洞吞噬一切物质,甚至连光都无法逃脱,是宇宙中最奇奥的存在之一。
2. 星系的分类星系按照形状可以分为椭圆星系、螺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每种星系都有其奇特的特点。
3. 宇宙中的星云星云是宇宙中的一种气体和尘埃云团,通过望遥镜可以观测到不同形态的星云。
四、人类对宇宙未知部分的猜想和探索1. 暗物质和暗能量宇宙中大部分是由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它们的性质至今仍然是科学难题。
2. 外星生命的存在人类平昔在探索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但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外星生命的存在。
3. 宇宙的终结科学家们对宇宙的终结有不同的猜想,如大吞噬、大撕裂等,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结论。
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讨论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摩登天文学的发展,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2. 观察实验:通过望遥镜观测星系、星云等天体,感受宇宙的奇奥和壮丽。
3. 教室辩论:就暗物质、外星生命等话题展开辩论,激发学生对宇宙未知部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类作为地球上的智慧生物,对于宇宙的认识一直是人类思考的重要课题。
从古代的天文学到现代的宇宙科学,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入,更加全面。
本次导学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究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以及现代科学对宇宙的解释。
二、知识引入1. 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古代,人类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和星星都围绕着地球运转。
古人通过观测天象,制定了各种天文现象来解释宇宙的运行规律,如二十四节气、星象等。
2. 文艺复兴以来的天文学突破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科学家开始对古代的天文学观念进行质疑,并提出了日心说、地球自转等理论,比如哥白尼、开普勒等科学家的成就。
3. 现代科学对宇宙的认识通过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宇宙大爆炸理论、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等概念被提出,揭示了宇宙的奥秘。
三、知识拓展1. 宇宙中的星系与星云宇宙是一个巨大而神秘的空间,其中存在着数不清的星系与星云。
恒星、行星、星云等构成了宇宙的基本组成部分,而星系间的引力相互作用也在塑造宇宙的形态。
2. 宇宙的起源与发展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极端高温、高密度的热点产生,随后迅速膨胀而形成。
而宇宙的发展经历了恒星的形成、恒星的爆炸、星系的合并等过程,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景象。
3. 黑洞、暗物质与暗能量黑洞是宇宙中极其密集的物质,其引力极强,甚至连光都无法逃离。
暗物质与暗能量是组成宇宙的神秘成分,虽然无法直接观测,但对宇宙的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思考与讨论1. 你对宇宙的认识有哪些?2. 宇宙中的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等对我们生活有何影响?3. 未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会有哪些突破?4. 你觉得宇宙的起源是如何的?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案的学习,我们对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了解到现代科学对宇宙的新发现和新理论。
宇宙是一个充满神秘与无限可能的地方,我们应该保持好奇心,不断探索宇宙的未知领域,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导学案一、导入引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从最初的星象观测到摩登的宇宙探测,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息深化和拓展。
本次进修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究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了解宇宙的奥秘。
二、目标设定1.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的历史演变;2. 掌握宇宙基本的组成和结构;3. 理解宇宙中的奇观和未解之谜;4. 培养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
三、进修内容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的历史演变- 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文艺复兴时期的宇宙观念- 摩登天文学的发展2. 宇宙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星球、恒星、星系和星云- 星系团、星系超团和宇宙结构3. 宇宙中的奇观和未解之谜- 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四、进修活动1. 小组讨论:根据提供的资料,讨论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摩登天文学的发展,探讨宇宙观念的变化和演进;2. 观察实验:观察不同类型的恒星和星系的图片,了解宇宙的基本组成和结构;3. 知识竞争:组织宇宙知识竞争,加深对宇宙中的奇观和未解之谜的理解;4. 制作展板:根据进修内容,制作宇宙的展板,展示宇宙的奇观和未解之谜。
五、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的历史演变,掌握了宇宙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了解了宇宙中的奇观和未解之谜。
同时,我们也培养了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
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让我们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不息拓展我们的知识领域。
六、拓展延伸1. 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深入了解宇宙的奥秘;2. 参与天文观测活动,亲身感受宇宙的壮丽;3. 关注最新的宇宙探测和钻研效果,跟随科学家们一起探索未知的领域。
通过本次进修,置信同砚们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对宇宙的探索热情。
让我们一起走进宇宙的奥秘世界,感受宇宙的无限魅力!。
《第 1 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天体的多样性、天体系统的层次性;2.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3.掌握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组成、分类、运动、小行星带、物理特征;4.知道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自身条件);5.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解释说明法、推理分析法、归纳总结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二、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三、教学难点1.建立宇宙中的空间概念;2.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四、教学准备课本插图和课件。
五、教学过程新课讲解:1.观测过程(1)古代:、地心说①天圆地方说:A.产生背景:古代的人由于活动范围很小,再加上没有先进的观测仪器,因此往往凭自己的直觉去认识世界。
如当人们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方的,就认为整个大地都是平的方的,并把天空看作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就有了“天圆地方”之说。
正如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所说:“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错误原因:“天圆地方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过程,后来人们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实践,逐渐发现这个学说是错误的,它与许多实际情况不相符。
产生错误的原因可以用两句古诗来概括,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的《题西林壁》 )。
C.有力证据: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海边的观船情景、地球的卫星照片等,都有力证明了地球呈球形并不是方的,地不是方的同样天也不是圆的。
说明: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说”、西方的“上帝创造宇宙说” 、古巴比伦的“闭合箱子说” 。
②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2世纪在《天文学大全》中提出地心说。
A主要理论:该学说认为,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就是宇宙中心,所有天体均围绕地球运转。
B.错误原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ZJ版九下§1.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预学案姓名请您以教材为蓝本,完成下列问题:一、知识点预习:1、中国古代神话中有________开天辟地的传说。
欧洲神话中,________创造了宇宙以及其中的万物,天体的运行也是上帝安排好的。
2、“地心说”是提出的;它认为: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等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转,而位于最外面的天球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作为一个整体在天空中转动。
3、16世纪,用自制的简陋仪器经过20年的天文观测与研究,建立了“说”。
它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做圆周运动的,月球围绕着地球转动,而最外层是恒星天球。
他否定了是宇宙的中心。
4、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后,差不多经过一个世纪才被人们接受。
其间,利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发现了可以支持日心说的新的天文现象,日心说才逐渐得到认可。
5、20世纪10~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等人致力于旋涡星云的测量。
1929年,根据自己的测量数据,分析了24个星系的速度和距离,发现。
即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6、哈勃的发现告诉我们,星系一直在,一直在,宇宙在不断地。
7、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这种宇宙论认为,大约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那时的宇宙极小、极热,又有极大的密度,宇宙就是在这个大火球的中诞生的。
爆炸引起的宇宙膨胀一直延续至今,并仍将延续下去。
二、知识点运用:1、中国古代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对该神话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科学假说B.能科学地解释宇宙的起源C.今天看来,它其实是一种宇宙膨胀观点D.是神话,没有任何价值2、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形成了许多有关宇宙创始的神话传说。
中国古代有关宇宙起源的传说是()A.盘古开天辟地B.愚公移山C.嫦娥奔月D.精卫填海3、下列关于“地心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不正确的宇宙观B.其观点与当时基督教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刚好吻合,得到了当时教廷的竭力支持C.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围绕地球运转D.大大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4、北京时间2015 年2 月12 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来自遥远天体的引力波信号,这个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探索宇宙的诞生和发展。
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动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
2.用科学宇宙观武装头脑,树立科学的探索精神,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学情分析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的,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
重点难点1.天体及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包含了地理学研究的两大视角“空间”和“时间”。
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从神话→地心说→日心说→星系2.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发展,如我国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着陆等,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关注和兴趣。
然后转而衔接到宇宙与地球的关系上。
活动2【讲授】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板书】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板书】1.地球的宇宙环境——宇宙是物质的【讨论】①何为光年?一光年约为多少千米?②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的半径约为多少千米?③面对上题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慨?【归纳】光年为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一光年约为94608亿千米。
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的半径≈94608亿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2. 掌握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3. 探讨宇宙的未知之处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导学内容: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1. 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主要是基于观察和想象,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星星、太阳和月亮围绕地球运转。
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等都有自己的宇宙观念。
2. 文艺复兴时期的宇宙观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到了星空,提出了日心说,即地球绕太阳运转,颠覆了古代地心说的宇宙观。
3. 现代科学对宇宙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化。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宇宙大爆炸理论等让人们对宇宙的起源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二、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1. 宇宙:指的是包括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在内的一切存在的空间和物质。
2. 星系:由恒星、行星、卫星、星云等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3. 星云:星际空间中的气体和尘埃云团,是恒星形成的原始物质。
三、宇宙的未知之处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 黑洞:是宇宙中一种密度极高的天体,引力强大到连光都无法逃离,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存在之一。
2. 暗能量和暗物质:占据宇宙绝大部分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是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的未知领域。
3. 宇宙的起源和命运:宇宙的起源和最终命运是人类一直关注的话题,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和理论模型不断推测和探索。
导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现代科学的发现;2. 阅读相关资料,探讨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3. 分组讨论,就宇宙的未知之处展开探索和思考;4. 撰写小结,总结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和未来的探索方向。
导学作业:1.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就一个未知领域展开研究,并进行展示;2. 个人思考:写一篇关于宇宙探索的个人感悟和展望;3. 实践探索:利用望远镜观测星空,体验宇宙的神秘和壮丽。
通过本次导学,相信同学们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调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史及其发展。
2. 掌握宇宙学的基本观点和重要理论。
3. 培养对宇宙的探索和探究精神。
导学内容: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史2. 宇宙学的基本观点3. 宇宙学的重要理论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如何开始的?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有哪些方式和方法?为什么宇宙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第二步:历史回顾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史悠久,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和思考。
比如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提出了各种宇宙起源的假设。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科学家的钻研为宇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基本观点1. 宇宙:指的是一切存在的空间和物质的总和。
2. 星系:由恒星、行星、星云等天体组成的系统。
3. 星际空间:星系之间的空间,充满了各种天体和宇宙尘埃。
第四步:重要理论1.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巨大的爆炸,宇宙从此开始膨胀。
2. 相对论:爱因斯坦提出的理论,诠释了宇宙中的引力和时空之间的干系。
3. 宇宙加速膨胀理论:认为宇宙加速膨胀的原因是暗能量的存在。
第五步:拓展延伸1. 请学生自主探究宇宙中的黑洞、暗物质等奇奥现象。
2.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和科普资料,深化对宇宙学的理解和认识。
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史、宇宙学的基本观点和重要理论,培养了对宇宙的探索和探究精神。
希望同砚们能够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探求更多的宇宙奥秘。
《调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导学案一、导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平昔是人类探索的重要课题,从古至今,人们不息地探索宇宙的奥秘,寻求答案。
本次课程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了解宇宙的起源、结构以及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二、目标1.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历程;2. 掌握宇宙的起源和结构;3. 能够描述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方式;4. 培养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课程内容1. 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2. 宇宙的结构:星系、行星、恒星等;3.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方式:天文学、宇宙学、观测等;4. 探索未知的宇宙奥秘。
四、进修方法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2. 观看相关视频,深入了解宇宙的奥秘;3. 参与讨论,交流自己对宇宙的看法和疑问;4. 完成课后作业,稳固所学知识。
五、课程安排第一课时:宇宙的起源- 介绍大爆炸理论,讨论宇宙的起源;- 进修宇宙的时间标准,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
第二课时:宇宙的结构- 分析宇宙的结构,包括星系、行星、恒星等;- 探讨宇宙中的黑洞、暗物质等未知事物。
第三课时: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介绍天文学、宇宙学等学科,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方式;- 讨论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局限性和未知领域。
第四课时:探索未知的宇宙奥秘- 分组讨论,探讨宇宙中的未知问题;- 展示钻研效果,分享对宇宙的理解和想法。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总结宇宙的起源和结构;2. 写一篇关于宇宙的认知方式的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3. 观看一部与宇宙相关的纪录片,写下观后感。
七、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见解;2. 作业完成情况:按时完成作业,认真总结所学知识;3. 小组讨论效果:展示团队合作能力,分享钻研效果。
八、总结通过本次课程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宇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激发了大家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不息丰富自己的知识,成为对宇宙充满热爱的人。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2.掌握人类对宇宙的基本认识和相关知识。
3.启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导学内容: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的历史发展: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主要基于经验和观察,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
直到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家提出了日心说和天体望远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才有了重大的突破。
二、人类对宇宙的基本认识:1.太阳系:包括太阳、九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组成。
2.银河系:包括数十亿颗恒星和行星,其中包含太阳系。
3.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大爆炸理论、黑洞理论等。
4.宇宙中的其他行星和生命的可能性。
三、人类探索宇宙的方法:1.天文观测和研究:望远镜、卫星、探测器等工具的使用。
2.航天探索:载人航天、无人探测等。
3.科学研究和实验:粒子加速器、实验室模拟等。
导学任务:1.查阅相关资料,总结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的历史发展。
2.了解太阳系中各行星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3.探讨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可能理论,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
4.思考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宇宙,未来的探索方向是什么。
5.设计一个关于宇宙的实验或项目,并提出研究问题和解决方案。
导学讨论:1.宇宙中可能存在其他的生命形式吗?如果存在,是什么样的形式?2.人类未来是否将能够实现宇宙旅行?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哪些困难和挑战?3.你认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能否不断深入?为什么?4.如果有机会以宇宙探险家的身份去探索未知的星球,你最想要前往哪个星球?为什么?导学反思:通过这次导学,你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认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有哪些未知和尚未解开的谜团?你对地球和宇宙之间的关系有了怎样的认识和思考?第二课时一、导入宇宙是一个充满神秘和无限可能的存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古至今一直在不断深入。
本节课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了解宇宙的构成和运行规律,拓展自己的宇宙视野。
2019-2020年九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导学案(新版)浙教版学习目标1、知道宇宙膨胀的现象和证据。
2、尝试根据证据建立假说。
3、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宇宙大爆炸学说、根据星系运动的特点建立星系运动模型。
2、难点:宇宙大爆炸学说、根据星系运动的特点建立星系运动模型。
学前准备1.我们曾在七年级上册中学过的《地球与地球仪》一课中有描述地球的观点,如“说”“说”等。
拓展与提高1.(1)、准备一只气球,在其表面画上一些小圆点,(2)、向气球吹气,使气球不断地膨胀。
(3)、观察气球在膨胀过程中各个小圆点间距离的变化。
(4)、分析各个小圆点间距离变化的原因。
结论:人到其它星系上观察,别的星系也在观察者,如果说我们处在宇宙中心,那么,其他任何星系都可以成为宇宙中心,即等于宇宙(有/没有)中心。
新课预习一、古代人的宇宙观1.中国神话: ___ ___。
2.欧洲神话: ___ ___。
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1.哈勃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星系的运动有如下特点:(1)_ ___;(2)_ ___;(3)_ ___;三、现代宇宙学说1.根据宇宙现象,形成了宇宙论。
2.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大约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被挤压在一个“”中。
宇宙就是在这个的爆炸中诞生的。
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中,不属于中国古代人民对宇宙的认识的是 ( )A、盘古开天辟地B、上帝创造了天地和万物C、张衡的浑天说D、“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2.宇宙起源的证据是 ( )A.哈勃定律 B.旧约“创世纪”C、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D.女娲补天的传说3.宇宙诞生于 ( )A、公元4004年以前 B.上下不过五千年C、38亿 D.150亿年以前4.有关宇宙的起源的说法,得不到科学支持的说法是 ( )A、大约在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是被挤压在一起的一个“原始火球”B.宇宙就是在这个大火球发生的一次大爆炸中诞生的C、宇宙是相当近的过去创生的,十七世纪时邬谢尔主教算出宇宙诞生的日期是公元前4004年D.大爆炸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宇宙在“原始火球”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5、下列有关宇宙起源的理论中,目前被广为接受的是()A、盖天说B、浑天说 C 、宣夜说 D、大爆炸说6、霍金预言宇宙的将来——两种结局:或者。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前期分析】本节课是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
教材中从久远到现代为线索,介绍了人类对宇宙认识的科学史发展过程、宇宙的起源。
但是对于现代宇宙学说内容的理解,学生不可能有感性认识,应让学生运用科学家获得的星系运动特点作为证据,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解释,这种理解和解释过程需要建立一个星系运动的模型。
对学生来说,参照课本的提示建立一个星系运动模型(假说)并不很难,难点在于如何用该模型解释星系运动特点。
所以本节内容的教学安排中,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解释抽象的天文现象是关键。
通过气球膨胀实验、橡皮筋实验、气球放气实验一系列实验,让学生对星系运动的特点建立认知理解。
本节课的思想性比较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并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运用读图、观看视频、阅读分析资料和讨论等方法,有利于掌握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学习科学家顽强的毅力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2.知道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演化的;3.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建立星系运动的模型,体验、感受并学习建立模型的思想方法;2.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训练学生运用资料、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3.引导学生掌握和应用图解法、类比法、放大法,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5.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探测的发展,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探索精神;2.通过了解科学家探索宇宙发展的过程,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哈勃发现的关于星系的运动特点。
难点:知道宇宙是膨胀的、演化的。
【教学器材准备】巨型气球、充气泵、KT板、白板笔、直尺、橡皮筋、图钉【教学过程】【视频】课前播放霍金2002年被浙江大学聘为名誉教授的视频一、视频引入,开启课堂之旅【视频】老师播放星空视频,带同学们看星空师:不局限于这个视频,打开你的视野,关于宇宙,你已经有哪些认识?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了解学生对宇宙已有的认识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宇宙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设计意图】安排两段视频的意图:1、通过霍金2002年被浙江大学聘为名誉教授的视频,拉近科学家与学生的距离;2、通过星空视频,让学生感受宇宙的浩渺,对了解宇宙产生兴趣。
第1章演化的自然
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探究点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情景展示1] 下面图片所示为托勒密的宇宙体系
[问题探究] 结合图片内容,你能说出“地心说”的主要内容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等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地球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转,而恒星位于最外面的天球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同时作为一个整体在天空中转动。
[继续探究] 托勒密“地心说”的不利影响是什么?限于当时的科技认知水平,“地心说”的提出有没有价值呢?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地心说”的提出与基督教《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刚好吻合,得到了占统治地位的教廷的竭力支持。
“地心说”不仅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而且也阻碍了天文学的发展。
“地心说”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的探索,试图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客观事实,只是限于当时的科技与认知水平,无法做到完全正确。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 下面图片所示为哥白尼的宇宙体系
[问题探究] 结合图片内容,你能说出“日心说”的主要内容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月球围绕着地球转动。
[继续探究] 哥白尼的“日心说”有什么重要意义?“日心说”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学说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日心说”阐明了天体运动的规律,为人类认识太阳系,进而认识地球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在银河系中有2019多亿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而银河系以外还有若干星系,称为河外星系,所以宇宙以太阳为中心的提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现代宇宙学说
[情景展示1]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自己的测量数据,分析了24个星系的速度和距离,发现距离越大的河外星系,对应的运动速度也越大。
如下图:
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的示意图
[问题探究] 哈勃的发现说明星系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继续探究] 宇宙在经历怎样的变化?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说明宇宙处在不断地膨胀之中。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 对比下面的图片,分析下列问题:
多彩的宇宙
[问题探究] 如果能将时间倒退,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如果能将时间倒退,宇宙中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必然缩小,最终会聚在一个点上。
[继续探究] 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大约137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那时的宇宙极小、极热,又有极大的密度,宇宙就是在这个大火球的爆炸中诞生的。
大爆炸宇宙论成为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宇宙起源学说。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