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91.00 KB
- 文档页数:8
海淀区2004年高考一模试卷理科综合2004.4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1至6页,第Ⅱ卷9至16页,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Br 801.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赤道板C.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核膜与内质网相连D.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不具备全能性2.图1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它部分曝光。
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
本实验说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CO2②光合作用制造淀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需要光A.④⑤ B.①③ C.②③ D.②⑤3.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大、身体消瘦、精神亢奋B.花粉引起人体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造成局部水肿C.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而促进血糖浓度上升的激素不止一种D.青霉素可用于“非典型性肺炎”的治疗,因为青霉素可抑制所有微生物的繁殖4.下列有关N、P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气中的N必须经过生物或非生物的固氮过程才能被生物所利用2②N、P不仅是生物膜系统的重要成分,也是ATP、DNA、RNA不可缺少的成分③正常的植物转入无N、P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顶部叶片首先表现出缺乏症④健康的青少年在其生长发育阶段,摄入和排出的N、P量基本相等⑤富营养化往往是由于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引起的A .①②③B .①②⑤C .①④⑤D .②③⑤5.现有两试管果蝇,它们呈亲子代关系,甲管中全部都是长翅果蝇,乙管中既有长翅(V)果蝇又有残翅(v)果蝇。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 1 C 12N14 O16Na23P 311.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ﻫA.疫苗 B.外毒素C.抗原D.抗体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
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
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ﻫ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3.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ﻫ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ﻫ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4.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ﻫ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ﻫ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5.生活在一个生物群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ﻫ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强到弱ﻫ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ﻫ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6.能与人体备注中血红蛋白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ﻫA.氯气B.氮气KC.一氧化碳D.甲烷7.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ﻫA.Al3+ B.Mg2+C.Be2+D.H+8.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26分)第I卷(选择题共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1.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 A.疫苗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
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
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B .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C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3.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2内叶绿体中C化合物与C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53()B.C化合物增多,C化合物增多A. C化合物增多、C 化合物减少5533C.C化合物减少,C化合物增多 D.C化合物减少,C化合物减少53534.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1 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2 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3 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A.突变基因1和2 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2 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B.突变基因为一个碱基的增添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 2和3C.突变基因1 1 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5.生活在一个生物群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种群数量K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强到弱B.a b O时间.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种群为D.bJ .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6 )(C .一氧化碳 B .氮气D .甲烷A .氯气7.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 (+2+3+2+D .H .MgC .Be A .Al B ,Ds110的元素的符号为2003年,IUPAC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8.是Ds 的说法不正确的,德国)。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六)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在下列表格中找出对应题目的相应选项涂黑。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1. 与体液免疫中抗体产生和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结构是()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中心体⑥细胞核⑦核糖体A. ①②③④⑦B. ①②④⑥⑦C. ①②③⑥⑦D. ①②③④⑥⑦2. 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其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为a、b、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为a'、b'、c'。
下列图示中,属于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分别是()A. (1)(2)B. (2)(4)C. (2)(3)D. (1)(4)3. 下列关于小麦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其体细胞中含有六个染色体组B. 四倍体杂交小麦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八倍体小麦,其果穗、子粒都变大C. 离体培养普通小麦的花粉,得到单倍体小麦植株,其果穗、子粒都变小D. 离体培养普通小麦的花粉,得到的单倍体小麦植株含有三个染色体组4. 在海洋中植物的分布有分层现象: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大多数叶片狭小,有的变成叶刺;在某些高原地区植物的分布表现为:低海拔处植物种类繁多,随海拔增加,植物类型逐渐变为长绿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A. 光照、温度、海拔高度B. 光照、水、温度C. 水、温度、光照D. 温度、水、海拔高度5. 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突出的优点是VA. 单克隆抗体能够作为“生物导弹”作用于任何靶细胞B. 单克隆抗体可以通过生物工程在人体外大量合成C.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简单,比收容易获得D.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高于血清抗体6. 世界卫生组织将二氧化氯(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C 17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 Ca 40 Fe56 l.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B.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C.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2.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同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5.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6.在pH=l含+2Ba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2SOAlO B.-Cl D.-24ClO C.-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川匝序排列的是A.Na2CO3NaHCO3NaCl NH4ClB.Na2CO3NaHCO3NH4Cl NaClC.(NH4)2SO4NH4Cl NaNO3Na2SD.NH4Cl (NH4)2SO4Na2S NaNO38.已知(l ))g (O 21)g (H 22+ =H 2O (g ) △H 1=a kJ ·1mol - (2))g (O )g (H 222+ =2H 2O (g ) △H 2=b kJ ·1mol - (3))g (O 21)g (H 22+=H 2O (l ) △H 3=c kJ ·1mol - (4))g (O )g (H 222+ =2H 2O (l ) △H 4=d kJ ·1mol -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 a <c <0 B .b >d >0C .2a =b <0D .2c =d >09.将0.l mol ·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c (H +)和c (-OH )都减小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 增大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 11.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 2,则A .x = 2,y =2B .x = 2,y =4C .x = 3,y =6D .2=3,y =8 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 .C 2H 2 B .CS 2 C .NH 3 D .C 6H 6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A .MnO 2 CuO FeOB .(NH 4)2SO 4 K 2SO 4 NH 4ClC .AgNO 3 KNO 3 Na 2CO 3D .Na 2CO 3 NaHCO 3 K 2CO314.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n 1-。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原子量;C 17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 Ca 40 Fe56l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B .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C .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 .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2.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
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 .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 .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 .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 .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同特征的是A .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 .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 .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 .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5.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A .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B .用纤维素酶处理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 .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 .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6.在pH =l 含+2Ba 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2AlOB .-ClOC .-ClD .-24SO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 由小到川匝序排列的是 A .Na 2CO 3 NaHCO 3 NaCl NH 4Cl B .Na 2CO 3 NaHCO 3 NH 4Cl NaCl C .(NH 4)2SO 4 NH 4Cl NaNO 3 Na 2S D .NH 4Cl (NH 4)2SO 4 Na 2S NaNO 38.已知(l ))g (O 21)g (H 22+ =H 2O (g ) △H 1=a kJ ·1mol -(2))g (O )g (H 222+ =2H 2O (g ) △H 2=b kJ ·1mol - (3))g (O 21)g (H 22+=H 2O (l ) △H 3=c kJ ·1mol -(4))g (O )g (H 222+ =2H 2O (l ) △H 4=d kJ ·1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 a <c <0B .b >d >0C .2a =b <0D .2c =d >09.将0.l mol ·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c (H +)和c (-OH )都减小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 增大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 11.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 2,则A .x = 2,y =2B .x = 2,y =4C .x = 3,y =6D .2=3,y =8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 .C 2H 2 B .CS 2 C .NH 3 D .C 6H 6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A .MnO 2 CuO FeOB .(NH 4)2SO 4 K 2SO 4 NH 4ClC .AgNO 3 KNO 3 Na 2CO 3D .Na 2CO 3 NaHCO 3 K 2CO3 14.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n 1-。
2004届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二套一.选择题:1.下列微生物的结构与浮子酸菌最相似的是()A炭疽芽孢杆菌B艾滋病病原体C疯牛病病原体D天花病病原体2.下列关于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产生新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无性生殖B主要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组培过程中由于人工培养基含大量营养,不需光照就能发育成完整植株D人工培养基中含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矿质元素、糖、维生素等3.下图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绘制成的曲线,试问在光照强度相同时,对植物生长最有利的温度是()A.t0-t1 B.t1-t2 C.t2-t3 D. t4-t54.右面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是极体②该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③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1与2为一组,3与4为一组④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3和4为常染色体A.只有1种说法正确B.只有2种说法正确C.有3种说法正确D.4种说法均正确5.已打破休眠的种子吸水后,显著的变化是()A细胞液浓度增加B释放出大量热量C耗氧量降低D蒸腾作用加快6.实施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分子中的GAA TTC顺序,切点在G与A之间,这是应用了酶的( )A高效性B专一性C多样性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的影响7.采用黑—白瓶(不透光一透光瓶)法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浓度变化,28.已知某元素的阴离子R n—A-x+n.该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mgR n—中的电子总数为(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9.N2H4称为肼或联氨,N2H4和NH3的关系有如H2O2和H2O的关系。
肼能发生下列反应;N2H4+H3O++H2O,N2H4+H2O +OH—,+H2O +OH—,+H2O N2H4+H3O+。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C 17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 Ca 40 Fe56 l.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B.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C.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2.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同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5.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6.在pH=l含 2Ba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2AlOB .-ClOC .-ClD .-24SO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 由小到川匝序排列的是A .Na 2CO 3 NaHCO 3 NaCl NH 4ClB .Na 2CO 3 NaHCO 3 NH 4Cl NaClC .(NH 4)2SO 4 NH 4Cl NaNO 3 Na 2SD .NH 4Cl (NH 4)2SO 4 Na 2S NaNO 3 8.已知(l ))g (O 21)g (H 22+ =H 2O (g ) △H 1=a kJ ·1mol -(2))g (O )g (H 222+ =2H 2O (g ) △H 2=b kJ ·1mol - (3))g (O 21)g (H 22+=H 2O (l ) △H 3=c kJ ·1mol -(4))g (O )g (H 222+ =2H 2O (l ) △H 4=d kJ ·1mol -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 a <c <0 B .b >d >0C .2a =b <0D .2c =d >09.将0.l mol ·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c (H +)和c (-OH )都减小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 增大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 11.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 2,则A .x = 2,y =2B .x = 2,y =4C .x = 3,y =6D .2=3,y =8 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 .C 2H 2 B .CS 2 C .NH 3 D .C 6H 6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A .MnO 2 CuO FeOB .(NH 4)2SO 4 K 2SO 4 NH 4ClC .AgNO 3 KNO 3 Na 2CO 3D .Na 2CO 3 NaHCO 3 K 2CO314.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n 1-。
2004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九)本试卷分第Ⅰ卷(1—21选择题)和第Ⅱ卷(22—31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至4页,第Ⅱ卷第4至10页。
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量:H:1Li:7Be:9C:12O:16Na:23Mg:24P:31Cl:35.5K:39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3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和结构中不含..糖成分的是()A.生长素B.核糖体C.ATP D.DNA2.下列物质转变过程属于光反应的是()NADP+ATP CO2叶绿素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NADPH ADP C6H12O6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A.①③⑤⑦B.①②④⑧C.②③⑦⑧D.①④⑦⑧3.据图回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Ⅰ+Ⅱ是有性生殖过程B.Ⅲ过程是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基础上进行的C.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性D.由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进程4.用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
F1代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如下表所示。
据此可判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C.两对常染色体上D.一对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5.如欲利用细菌大量生产人胰岛素,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需有适当运载体将人胰岛素基因置入细菌B.需有适当的酶对运载体与人胰岛素基因进行切割与黏合C.重组后的运载体DNA,须在细菌体内转录、翻译成人胰岛素D.生产人胰岛素的细胞工程技术也可生产疫苗6.某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的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培养蚕豆,观察其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15.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①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②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③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④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A .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②③16.一定量的气体吸收热量,体积膨胀并对外做功,则此过程的末态与初态相比,A .气体内能一定增加B .气体内能一定减小C .气体内能一定不变D .气体内能是增是减不能确定17.如图,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轴上a 、b 两点相距12m 。
t =0时a 点为波峰,b 点为波谷;t =0.5s 时,a 点为波谷,b 点为波峰。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波一定沿x 轴正方向传播B .波长可能是8mC .周期可能是0.5sD .波速一定是24m/s18.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 1、l 2、l 3、l 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A .l 2>l 1B .l 4>l 3C .l 1>l 3D .l 2=l 419.一直升飞机停在南半球的地磁极上空。
该处地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
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的长度为l ,螺旋桨转动的频率为f ,顺着地磁场的方向看螺旋桨,螺旋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螺旋桨叶片的近轴端为a ,远轴端为b ,如图所示。
如果忽略a 到转轴中心线的距离,用ε表示每个叶片中的感应电动势,则A .ε=πfl 2B ,且a 点电势低于b 点电势B .ε=2πfl 2B ,且a 点电势低于b 点电势C .ε=πfl 2B ,且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D .ε=2πfl 2B ,且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ba 0FF① ② ③ ④ B20.如图,一绝缘细杆的两端各固定着一个小球,两小球带有等量异号的电荷,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2004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化学部分)11100100DB、c(Na+)+c(H+)=c(Cl—)+c(CH3COO—)+c( OH—)C、c(CH3COO—) >c(Cl—) >c(H+)>c( CH3COOH)D、c( CH3COOH) >c(CH3COO—) >c(Cl—)>c(H+)1、常温时,饱和石灰水的密度为p g/mL ,PH值为12,则常温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g A、3.7/(100p—0.037)B、3.7/(1000p—0.037)C、0.74/(1000p—0.74)D、7.4/(100p—7.4)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醋酸铵与盐酸反应:CH3COONH4+H+==CH3COOH+NH4+B、溴化亚铁与足量氯气反应:2Fe2++2Br—+2Cl2==2Fe3++Br2+4Cl—C、偏铝酸钠与过量盐酸反应:AlO2—+4H+==Al3++2H2OD、氢氧化钡与碳酸氢镁反应:Ba2++OH—+HCO3——==BaCO3+H2O3、为精制100L食盐水,测原食盐水所含杂质CaCl2,MgCl2和Na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Na2SO4的浓度为0.015mol/L,今有如下操作:①加入1mol Ca (OH )2;②加入2mol NaCO 3;③加入1.5mol BaCl 2;④加入1mol/L 的HCl 1L ;⑤加入1.5mol Ba (OH )2;若从加入物质考虑,正确的是:A 、 ①③④B 、②④⑤C 、只有 ⑤D 、② ③4、 某种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简式为: 当它完全水解可得到的产物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5、 下列反应中均符合图中两个图象的是:———V V 压反应速873673时反应物A、C(g)+CO(g)2CO(g);△H= +174.4kJ /molB、N2O(g)NO2(g)+NO(g);△H= +41.48kJ /molC、3NO2(g)+H2O(l)2HNO3(l)+NO (g);△H= —251.3kJ /molD、4NH3(g)+5 O2(g)4NO2(g)+6H2O (g);△H= —893.7kJ /mol6、有白色固体可能由①NH4Cl ②AlCl3③NaCl④AgNO3⑤K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此固体投入水中得澄清溶液,该溶液可使酚酞呈红色,若向溶液中滴加稀HNO3至过量的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对原固体判断正确的是:A、肯定不存在②B、至少存在和②⑤C、无法确定是否有③D、至少存在①④⑤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题,共62分)9、(22分)由互为同分异构体的A、B、C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X,其种A、B等物质的量。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二)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0题,每题6分,共12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试管苗、试管婴儿和克隆羊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杰出成果。
三者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最为接近的是( )A.试管苗克隆羊 B.试管婴儿克隆羊C.试管苗试管婴儿 D.试管苗试管婴儿克隆羊2、研究认为用固化酶技术处理污染很有前途.如将从大肠杆菌得到的磷酸三酯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用微生物降解相比,该过程不需要适宜的( )A.pH 值B.水分C.营养D.温度3、我国青藏高原农业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因当地( )A.CO2浓度高B.雨量充沛C.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D.气温低,水分蒸发少4、一株苹果树开花后去雄,授予另一株苹果树的花粉,发育后具有双亲基因结构的是 ( )A.子房壁B.种皮C.胚D.上述三种都是5、生命起源的研究是世界性科技领域的一大课题,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层次是产生了可能与硝基化合物是同分异构体的物质,这类物质是 ( )A.醇 B.羧酸 C.糖 D.氨基酸6、海水约占地球现有总水量的97%,海水淡化问题成为科学家的主要研究方向。
下列淡化海水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加化学试剂,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而去掉盐分C.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而除去盐分D.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而除掉盐分7、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
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第二步:NH4NO2 N2↑+2H2O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NH4NO2是氧化剂;②NH4NO2是还原剂;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⑤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8、出土的木制文物处于水饱和状态,出土后经其自然干燥后将失水变形。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2)说明:本套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一、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6分,共1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得6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 .侵染过程的原料、ATP 、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 .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P 32、S 35共同标记一组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D .连续培养噬菌体n 代,则含母链的DNA 应占子代DNA 总数的1n 1/22.很多微生物被应用于基因工程,从分子水平分析,进行基因工程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 A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快,适应性强,分布广,种类多 B .微生物中都含有核糖体,翻译过程与其他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C .不同生物的DNA 均有相同的核苷酸组成,且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规律D .微生物的结构简单,容易大量合成目的基因,并能导入高等生物的细胞3.下列关于苹果、芦柑、哈蜜瓜植株细胞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者均不含中心体,所有细胞均有叶绿体和细胞周期 B .遗传物质的载体都是染色体,无氧呼吸的产物与人的相同C .幼嫩的种子细胞能为果实发育提供生长素,并提供大量促进果实成熟的物质D .三种果实的成熟的果肉细胞均含大液泡,其中贮存有中富的有机物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哈蜜瓜果实种子萌发时的代谢,得到如图6-1的曲线图2CO Q表示2CO 释放量,2O Q表示2O 吸收量).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图6-1A .胚根长出前,种子以吸胀吸水为主,且吸水总量不如含蛋白质较多的大豆种子B .18~30h 内,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无氧呼吸,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C .刚开始萌发的种子进行异养代谢,但DNA 含量和有机物种类则显著增加D .胚根长出后,有氧呼吸显著加强,此前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5.硫循环图6-2解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图6-2A .aB .bC .cD .d6.有丝分裂能保持亲子代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下列实例中与此无关的是( ) A .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 B .杂合体豌豆自花传粉产生种子C .杂合体亲本通过组织培养保持杂种优势D .三倍体无籽西瓜通过组织培养扩大种植面积 7.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Hg 、Hb 等重金属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对生物产生严重的危害B .水中N 、P 、K 等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含量越多对水生植物生长越有利C .固体废弃物是没有使用价值污染源D .我国的大气污染不属于煤碳型污染而属于石油型污染8.由于贫铀弹中含有低放射性的U 238,对环境有长期的放射性污染,因此,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又故伎重演使用了大量的贫铀弹,U 238与制造原子弹的U 235属于( )A .同系物B .同分异构体C .同位素D .同素异形体9.人体内有20多种微量元素,它们的质量总和不到体重的千分之一,但是对人的健康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A .Na 、K 、Cl 、S 、OB .F 、I 、Fe 、Zn 、CuC .N 、H 、O 、P 、CD .Ge 、Ca 、Cu 、Mg 、C10.某造纸厂排出的废水,经化验可知pH =10,除了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外,其他成分为:mol/L 10 1.0][Al 53-+⨯=、mol/L 10 ]2.5[SO 424--⨯、mol/L 101.6][Cl 5--⨯=、mol/L 101.4][NO 53--⨯=,若还含有+Na ,则该废水中+Na 物质的量浓度为( )A .4101.8-⨯ mol/LB .4102.0-⨯mol/LC .4102.5-⨯mol/LD .4106.0-⨯mol/L11.由Mg 、Al 、Fe 、Cu 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26g 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11.2L 气体(标准状况下),该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最多有( )A .5种B .4种C .3种D .2种1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 A (g )+y B (g )z C (g ),达到平衡后测得A 的浓度为1L 0.20mol -⋅.在恒温下增大压强使容积缩小为原来的21,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A 的浓度为1L 0.35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 +y >z B .平衡向右移动 C .B 的转化率提高 D .C 的体积分数降低13.图6-3是电解2CuCl 溶液的装置,其中c 、d 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6-3A .a 为负极、b 为正极B .a 为阳极、b 为阴极C .电解过程中,d 电极质量增加D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14.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g 相同浓度的KCl 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O 35gH 2,析出晶体5g ;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O 45gH 2,析出晶体10g ,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10%B .15%C .20%D .25%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少量的4NaHSO 与2)Ba(OH 溶液反应O 2H BaSO SO 2H 2OH Ba 24242+↓→+++-+-+ B .34HCO NH 溶液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 OH NH OH NH 234+↑→+-+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2COD .2FeBr 溶液中通入少量2Cl -+-+++→++4Cl Br 2Fe 2Cl 2Br 2Fe 232216.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表彰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研究两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式的是:( )A .H O He N 1117842147+→+B .e Pa Th 012349123490-+→C .He Th U 422349023892+→D .n He H H 10423121+→+ 17.如图6-4(a )所示:AB 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在A 点放置一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AB 由A 运动到B 过程中的速度图像如图6-1(b )所示,则下列关于A 、B 两点电势U 和电场强度E 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6-4A .B A ϕϕ>,B A E E > B .B A ϕϕ>,B A E E <C .B A ϕϕ<,B A E E <D .B A ϕϕ<,B AE E >18.如图6-5所示,竖直圆筒内壁光滑,半径为R ,上部侧面A 处开有小口,在小口A 的正下方h处亦开有与A 大小相同的小口B ,小球从小口A 沿切线方向水平射入筒内,使小球紧贴筒内壁运动,要使小球从B 口处飞出,小球进入A 口的最小速度v 为( )图6-5A .h g R 2/πB .h g R /2πC .g h R /2πD .hg R /2π19.在如图6-6所示的电路中,电容器C 的上极板带正电,为了使该极板仍带正电且电量增大,下列方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图6-6①增大1R ,其他电阻不变 ②增大2R ,其他电阻不变③增大3R,其他电阻不变 ④增大4R ,其他电阻不变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0.如图6-7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x =5m 的M 点时开始计时,已知P 点振动到第二次出现波峰的时间为0.7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7A .这列波的波长为5mB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0m/sC .质点Q (x =9m )经过0.5s 才第一次到达波峰D .M 点以后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是向上21.如图6-8所示,有的计算机键盘的每一个键下面连一小块金属片,与该金属片隔有一定空隙的是另一块小的固定金属片.这两片金属片组成一个小电容器.该电容器的电容C 可用公式d S EC =计算,式中常量112m F 109--⋅⨯=E ,S 表示金属片的正对面积,d 表示两金属片间的距离.当键被按下时,此小电容器的电容发生变化,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就能检测出是哪个键被按下了,从而给出相应的信号.设每个金属片的正对面积为258mm ,键未按下时两金属片的距离为0.6mm .如果电容变化0.25pF ,电子线路恰能检测出必要的信号,则键至少需要被按下( )图6-8A .0.15mmB .0.25mmC .0.35mmD .0.45mm22.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某人从车窗相对于车静止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用固定在路边的照相机对汽车进行闪光照相,照相机闪了两次光,得到清晰的两张照片.对照片进行分析,知道了如下信息:①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0.5s ,②第一次闪光时,小球刚被释放;第二次闪光时,小球刚落地,③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前进了5m ,④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小球移动的距离是5m ,由此不能确定的是( )A .小球释放点离地面的高度B .第一次闪光时汽车的速度C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 .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8分)23.(15分)Ⅰ.描绘电场中等势线的实验中,把零刻度在表盘中央的灵敏电流表的一个探针与两电极连线的中垂线上的P 点接触,另一个探针从两电极连线中点O 左侧的a 点沿连线向右移动到中点O 右侧的b 点,如图6-9所示,在此过程中,灵敏电流表的指针与零刻度间夹角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6-9Ⅱ.如图6-10所示是测量待测电阻x R的电路图,由于电压表、电流表有内阻对实验产生影响,使测量值出现误差,为使测量更准确,按以下操作分别测有两组数据:S (S 为单刀双掷开关)接a 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1U 、1I ;S 接b 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2U 、2I .图6-10(1)在图6-11所示实物图上用导线连接好电路.图6-11(2)如果电压表示数变化很小,电流表示数变化较大,待测电阻xR =________,该值较真实值偏________(“大”或“小”).(3)如果电流表示数变化很小,电压表示数变化较大,待测电阻x R=________,该值较真实值偏________(“大”或“小”).24.(15分)如图6-12所示,质量M 的水平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板的左端放一质量为m 的铁块,现给铁块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使其以初速度0v开始运动,并与固定在木板另一端的弹簧相碰后返回,恰好又停在木板左端,求:图6-12(1)整个过程中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2)若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则铁块对木块相对位移的最大值是多少? (3)系统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少?25.(18分)如图6-13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N/C 310=E .同时存在水平方向垂直电场方向向内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1T .现有一带电粒子质量kg 1026-⨯=m ,带电量为C 1026-⨯=q ,它在竖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210m/s =g .图6-13(1)分析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的大小;(2)当带电粒子运动到某一点A 时突然撒去磁场,求带电粒子运动到与A 点在同一水平线上的B 点所需的时间t .26.(9分)试分析下列关于ATP 的有关数据和实验,并回答:(1)经测定,正常成年人静止状态下24h 将有40kgATP 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 、ATP 的总量仅2~10m mol/L ,为满足能量需要,生物体内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2)用P 32标记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短时间内快速分离出细胞内的ATP ,结果ATP 浓度变化不大,但部分ATP 的末端磷酸基却已带上了放射性标记.这一事实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得出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图6-14为人体内局部组织模式图,C ~P 代表磷酸肌酸,①~④表示物质,a ~b 表示生理过程.图6-14(1)红细胞中的物质③转变为②必须穿过________________层膜结构.(2)骨骼肌剧烈运动时通过h过程的供能,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含量的高低可作为判断的重要指标.(3)e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4)空腹时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来自于________(器官),胰高血糖素对该过程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28.(12分)很多池塘常出现突然变绿并导致鱼类死亡、水质变坏变臭的现象.发生该现象的地区常有化肥或去污剂被排放到溪流中,然后又进入池塘或湖泊.(1)请设计实验证明化肥和去污剂是不是引起池水变绿的原因.供选实验材料:裸藻培养物、滴管、酵母菌培养物、试管及试管塞、试管架、玻璃标记笔、陈化肥水、陈自来水、陈去污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等.实验步骤目的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研究含少量磷酸盐的去污剂对富营养化的影响,应对上述步骤进行怎样的调整?(3)若要研究盐度对单细胞淡水水生生物的影响,设计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计您观察到的哪些事实会支持您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7分)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某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3,周期数相差1,它们形成化合物时原子数之比为1∶2.写出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13分)A是一种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已知: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A只含一种官能团,且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A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但不能在两个相邻碳原子上发生消去反应.请填空:(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A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所有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属直链化合物;②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③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这些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13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研究乙醇氧化实验并验证其产物,设计了甲、乙、丙三套装置(图6-15中的支撑仪器未画出,“Δ”表示酒精灯热源,O 2H O 2H 2222MnO−−→− ↑+2O ),每套装置又可划分为①、②、③三部分,仪器中盛放的试剂为:a 为无水乙醇(沸点78℃);b 为铜丝网;c 为无水硫酸铜;d 为新制2)Cu(OH 悬浊液.图6-15(1)写出乙醇被2O 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三套装置,发现乙套装置中________仪器(填仪器名称)明显选用不当.(3)集中三套方案的优点,组成一套比较合理完善的实验装置,可按气流从左至右的顺序表示为________(例如甲①,乙②,丙③)(4)若要保证乙醇转化为乙醛有较高的转化率,为此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________,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5)实验中能够验证其产物的现象有二处,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________(6)装置中,若撤去第①部分,并将②中左边导管封闭其他操作不变,若无水硫酸铜无明显变化,其余现象与第(5)中相同,推断燃烧管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7分)X 、Y 、Z 为常见的三种单质,常温下X 是固体,Y 是液体,Z 是无色气体,其反应关系如图6-16所示,其中B 的溶液显强酸性.图6-16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关系,确定X 、Y 、Z 的化学式:X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Z________________ (2)Y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3)写出A 溶于水后加入X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4)写出C 的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33.(22分)如图6-17所示实验装置是验证氯化铵受热分解的产物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并将分解产物新化合生成氯化铵.图6-17(1)U 型管B 处所盛入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氯化铵的分解产物分别是氯化氢和氨气的操作和现象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有3NH 气体生成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有HCl 生成(3)若要在乙瓶中观察HCl 和3NH 重新化合生成Cl NH 4的实验现象,某学生的实验操作为:关闭止水夹1K ,打开止水夹2K ,当丙中导管口有白雾生成时,关闭止水夹2K ,打开止水夹1K 即可观察到实验操作是否正确?为什么?34.(20分)如图6-18所示,甲、乙两人做抛球游戏,甲站在一辆平板车上,车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不计.甲与车整体的质量为M =100kg .另有一质量为m =2kg 的球.乙站在车对面的地上,身边有若干个质量不等的球,开始时车静止,甲将球以速度v (相对地面)水平抛给乙,乙接到抛来的球后,马上将另一质量为m m'2 的球以相同的速度v (相对地面)水平抛回给甲,甲接住后再以相同速率v 将此球水平抛给乙,这样往复进行,乙每次抛回给甲的质量都在它接到的球的质量上加一个m ,球在空中认为始终做直线运动,求:图6-18(1)甲第二次抛出球后车的速度大小?(2)从第二次算起,甲抛出多少个球后不能接到乙抛回来的球?参考答案1.C考查要点: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易错剖析:夸大数据支持,设计思路不清晰,计算时关系混乱,误选A 、D 2.C考查要点:关注热点,理解过程易错剖析:审题时,关键信息抓不住,误选A 、C 、D 3.D考查要点:全面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准确掌握概念 易错剖析:概念混乱,知识体系不清,误选A 、B 、C 4.D考查要点:种子萌发时的各种代谢的理解和识图判断易错剖析:对种子代谢过程中的吸水、呼吸、分裂等理解和识图分析能力欠缺,误选C 最多 5.D考查要点:了解硫循环的基本过程及环节,并据图分析判断易错剖析:忽视生产者对-24SO 等的吸收,误选A 的较多 6.B考查要点:理解生殖与遗传中的细胞分裂易错剖析:难以把分裂与生殖和遗传建立正确的联系,其余三项均有误选 7.A考查要点:常见环境污染的判断易错剖析:对污染物的危害、来源、重新认识等存在缺陷,其余三项均有误选 8.C9.B 本题是一个生活常识,但能够很巧妙的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用排除法.C 、H 、O 肯定不是微量元素.因为人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碳水化合物,故仅B 正确. 10.D 依据溶液显电中性.][NO ][Cl ]2[SO ][OH ][Na ]3[Al 3243----+++++=+11.B 考查学生对平均分子量的理解运用情况.由题可知,平均52g 金属产生21molH ,故可有如下几种组合:Mg 与Fe ;Mg 与Cu ;Al 与Fe ;Al 与Cu 共四种.12.D 考查对化学平衡移动的理解能力.容器容积缩小为原来的21,A 的浓度变为1L 0.35mol -⋅,说明A 的含量减小了,∴ 平衡右移,故仅D 不正确. 13.C 此题设置目的是考查对电解池工作原理的理解应用情况.直流电源的电极称为正、负极,故A 、B 错.-Cl 在阳极放电,故D 错.d 极为阴极,有金属Cu 析出,故质量增加,C 正确. 14.D 由题可知,O 10gH 2中溶解5gKCl 晶体恰得KCl 饱和溶液,故原溶液可分解为:60g 饱和溶液+35g 水+晶体5g =100g∴ %25%100100)155(605W%=⨯⨯+=.15.C 此题旨在检验学生能否根据要求书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A 错.4NaHSO 少量,故+H :-24SO =1∶1与化学式相符.B 错,漏掉了-3HCO 与-OH 的反应.D 没有配平.C 正确,不要被少量2CO 和产物中的-3HCO 所迷惑. 16.D 17.D18.B 要使小球从B 口飞出,则小球的速率0v至少达到可以沿内壁作圆周运动的最小速率.此最小速率即小球从A 口运动到B 口恰好为一个周期,由于R v T 0π2==ω,∴ v R T π2=,h gt =221得0π22v R T g h t ===,故h g Rv 2π0= 19.B 注意对电路的动态分析 20.B 由图可知λ=4m ,P 出现第二次波峰,还需s 7.047=T ,s 4.0=T ,m/s10λ==T v ,波峰到达Q 上还需(9-2)/10=0.7s ,M 点开始振动时向下,故以后各质点开始振动时也向下21.A11d S E C =,22d S EC = ∴C d d ES C C ∆=-=-)11(1212代入数值即得A22.C 汽车的运行规律无法知道23.Ⅰ.先变小后变大 Ⅱ.(1)图略 (2)22I U R x =;大 (3)11I UR x =;小 24.(1)系统动量守恒,铁块重新到达木板左端时,两者速度相等,设为v ,全程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则vm M mv )(0+=,m M mv v +=0,20220)(2)(2121v m M mM v m M mv W +=+-= (2)铁块从左向右相对木板位移由零到最大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全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的一半,设相对位移的最大值为s ,则W =2f ·s ,f =μmg ,g m M Mv f Ws )(4220+==μ(3)弹簧压缩到最短时,铁块对木板的相对速度为零,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20220)(4)(212121v m M mM v m M W mv m E p +=+--=或Wm E p 21= 25.解:(1)带电粒子在竖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三力的合力必为零.重力N 1025-⨯==mg G ,竖直向下.电场力N 10325-⨯==qE F ,水平向右.G 与F 的合力N 104522-⨯=+=F G R .方向θ =arctan ︒=30F GR 与f 为平衡力,f =Bqv =R m/s20==qB R v .v 与R 垂直,R 与E 成30°角,故v 的方向与E 的方向成ϕ=60°.(2)去掉磁场B 后,由A 到B ,做类平抛运动,s3260sin 2=︒=g v t .26.(1)ATP 、ADP 之间的循环转化 (2)细胞内的ATP 含量动态稳定ATP 浓度不变,但部分ATP 被分解,新的ATP 又重新合成考查要点:依据事实提出合理假设;分析实验数据,推论得出结论并表达思维的过程 易错剖析:不能提出合理假设,对判断推论的理由阐述完整,推论结论的表达不到位 27.(1)6 (2)乳酸 (3)细胞中ATP 含量过分减少 (4)肝脏 促进 考查要点: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的结构基础、代谢途径,能源供应及调节等 易错剖析:对生理学结构基础不清晰,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调节作用混淆等 28.(1)1.取3支试管标号A 、B 、C ,分别装等量自来水、去污水、化肥水至管3/4处2.目测各管浓度,并记录(以“+”多少表示)3.各管加裸藻培养液(摇匀)1滴管4.颠倒试管数次,拔掉管塞,重复25.各管置于相同的适宜光照下,定时重复4设置对照实验记下初始读数,以便校正误差投入指示生物 测定藻类对浊度的初始影响 获得结果 假设:化肥水和去污水都可以促进藻类的快速生长;预期:化肥水和去污水中的裸藻将快速繁殖,水明显变绿.原因:化肥水和去污水中含藻类必需的N 、P 等元素,促进了裸藻的生长繁殖. (2)配制系列浓度去污水,并以陈自来水作为对照重复表中实验.(3)渗透作用 盐浓度越高的溶液中的藻类(淡水生)形态出现皱缩,动物运动越慢,最终死亡考查要点:以代谢及环境知识为载体,全面考查实验方法步骤、假设、预期、析因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法等 易错剖析:学生对实验方法中的各项要素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尤其是假设、预期及设计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更显不足29.O Na 2,S K 2,2MgF ,2CaCl30.(1)4125O H C(2)COOHCH 4OH)C(CH 342+31.(1)O2H CHO 2CH ΔO OH H C 223252+−−−→−+催化剂 (2)长颈漏斗 (3)丙①,甲②,乙③(4)温度计 控制水浴温度在78℃或略高于78℃,使乙醇蒸气平稳流出,提高反应效率.(5)c 处无水硫酸铜变蓝 d 处生成红色沉淀(6)↑+∆−−→−2352H CHO CH OH H C Cu32.(1)Fe 2Br 2H (2)第四周期,ⅦA 族 (3)+++233Fe Fe 2Fe(4)-+-+++++6Cl 2Br 2Fe 3Cl 4Br 2Fe 2322 33.(1)碱石灰(或CaO·NaOH )(2)①打开止水夹2K ,关闭止水夹1K 湿pH 试纸变蓝②打开止水夹1K ,关闭止水夹2K , 湿pH 试纸变红(3)不正确,因为3NH 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首先用向上排空气法,无法收集到3NH ,因而无法观察到HCl 与3NH 重新化合的现象.34.解:(1)以球、甲和车作为系统 第一次抛球:01=+Mv mv (抛后甲与车速度1v )第二次抛球:mv mv Mv mv 2212-=+ 第三次抛球:mvMv Mv mv 3323-=+第n 次抛球:nmv Mv Mv nmv n n -=+-1 相加后得v M mn n v n ]1)1([-+-= 当n =2时,102vv -=(2)欲使车上的人再不能接到乙抛回来的球,有vv n ≤||,即有m M n n ≥-+1)1(,解得n ≥6.7 故甲第7次抛出球后不能接到乙抛回来的球.。
2004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十)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22题,每题6分,共132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16 Na 23 Mg 24 Al27 S32 Cl 35.5 K39 Fe56 Ca64 Zn 65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光合作用过程中,从水分子中夺取电子的是()A.NADP+B.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C.ATP D.氢离子2.科研小组欲从火烈鸟血细胞中提取出某种化学物质。
在提取过程中,首先把血细胞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加入蒸馏水并快速搅拌。
此举的作用是()A.防止血细胞凝集B.让血细胞沉淀C.洗掉血细胞的红色D.使血细胞破裂3.右图是一种常见动物细胞在某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与其有关的正确叙述是()A.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B.该动物受精卵含3个染色体C .该动物合子卵裂时染色体最多可达12个D .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4.右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
1号和2号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几率为( )A .31 B .92 C .32 D .41 5.饮食较咸,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在神经和激素的作用下,主要通过对肾脏重吸收 作用的调节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
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含量变化曲线依次是(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④③ 6.在一个神经元中,突触小体存在于( )A .神经元树突末梢B .神经元轴突末梢C .神经元细胞体D .两个神经元之间7.用含18O 的水配制的营养液培养植株,光照和温度适宜。
数天后,18O 可能出现在 ①植株周围的空气中 ②植物体内蛋白质分解的氨基酸中 ③植物体中A .只有①②B .只有①③C .只有②③D .只有①②③8.最近有人用设有Mg 2612核轰击Cm 24896核,发生核合成反应,得到新原子Hs 269108该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 )A .161B .108C .84D .539.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NO 2气体,另一个盛有N 2和O 2的混合气体。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第Ⅰ卷(选择属,共13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列出了若干种为研究确定矿质元素x是否为植物所必需的的实验方案,其中最科学合理的设计是(A )①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缺少元素x的“完全营养液”②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缺少元素x的“完全营养液”③只用缺少元素X的“完全营养液”,不用基质④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蒸馏水⑤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完全营养液⑥不用基质,只用完全营养液⑦不用基质,只用含元素x的蒸馏水⑧不用基质,只用蒸馏水A、以④为实验组,①为对照组B.以②为实验组,⑤为对照组C.以③为实验组,⑥为对照组D.以⑦为实验组,⑧为对照组2.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然后放回原环境中培养相当于连续复制两轮的时间后,细菌DNA组成分析表明( )A、3/4轻氮型、1/4中间型B、1/4轻氮型、3/4中间型C.1/2中间型、1/2重氮型D、1/2轻氮型、1/2中间型3.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种遗传病,杂合体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AAGGHGFTH合体常于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
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如果再生一个男孩,那么这个男孩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 )A、1/3B、2/3C、1/2D、3/44.下列关于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项是( )A、白鼠细胞中的ADP含量上升表明葡萄糖氧化作用加强B.白鼠细胞中的ADP含量上升表明磷酸肌酸减少c、具有运氧功能的红细胞,自身靠无氧呼吸作用提供能量D.糖的无氧呼吸过程,不论是酵母菌;还是动物、植物都基本相同的事实;说明生物界具有统—性5.右图是向日葵幼叶的含水量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项是( )A.幼叶含水量多,枝叶挺拔舒展,因而有利于光合作用D.幼叶含水量多,细胞内结合水比例上升,因而有利于光合作用C、幼叶含水量少,大部分气孔关闭,因而不利于光合作用D、幼叶含水量少,叶片温度偏高,因而不利于光合作用6.英国科学家斯勒和米尔坦斯,将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基因转移到肿瘤细胞内,成功获得世界上第二株能稳定分秘单—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肿瘤细胞增生方式和产物是( )A.无丝分裂和逆转录抗体B、减数分裂和转基因抗体c.有丝分裂和单克隆抗体D.减数分裂和单克隆抗体7.下列增加个体数的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范畴的有( )A.蕨类植物的孢子生殖B.蜜蜂的孤雌生殖C、蟾蜍未受精的卵细胞经人工刺激后发育成新个体D.由受精卵发育成薪个体8.在医院施行外科手术时,常用HgCl2稀溶液作为手术刀的消毒剂,已知HgCl2有如下性质:①HgCl2晶体熔点较低②HgCl2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③HgCl2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微弱电离,下列关于HgCl2的叙述正确的是( )A、HgCl2瞩于共价化合物B.H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C 、HgCl2属于非电解质D.HgCl2属于强电解质9.甲萘醌(维生素K3)有止血作用,它可用2—甲基萘氧化制得,反应中常用乙酸作催化剂,该反应放热,可表示为在某次合成反应中,用1.4g(0.01m0l)的2—甲基萘才制得o.17g(0.001m0l)甲萘醌.已知该次合成反应的速率较快。
导致产率低的原因是( )A.使用了过量的氧化剂B.把反应混合物加热C.没有用乙酸作催化剂而改用其他催化剂D.所生成的甲萘醌为沉淀物10.漆酚是我国特产生漆的主要成分,通常情况下为黄色液体,能溶于有机溶剂,生漆涂在物体的表面,在空气中干燥后变成黑色的漆膜.将漆酚放人下列物质中:①空气②溴水③小苏打溶液④氯化铁溶液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①②⑤B、③④C、②⑤D.③⑤11.我国首创的铝—空气—海水电池被称为“海洋电池”。
是—种无污染的长效电池,以铁铂金属网(接触空气)和铝分别作为电池的两极,放人海水中即可供电。
下列反应与该电池的工作原理无关的是( )A.②⑤B.③④C.①②⑤D、①③④12.二战期间丹麦科学家玻尔被迫离开被德军占领的祖国,为了表明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把自己获得的金质诺贝尔奖章放在盛有王水的玻璃瓶中留了下来;其反应为:Au+HNO3+3HCl=AuCl3+NO↑+2H2O。
玻尔走后,纳粹分子闯进玻尔家中,那瓶溶有奖章的溶液就在纳粹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
战后玻尔从溶液中提取金,又重新铸成了奖章。
下列所列方法中,你认为不能从溶有黄金的王水中提出金的是( )A.用铁置换B.电解其水溶液C、先蒸发水分后灼烧固体D.过滤13.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亚铁离子。
若误食亚硝酸盐,则会导致血红蛋白中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而中毒。
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盐中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B、维生素C是还原剂C.维生素C能氧化Fe2—D.上述过程中,亚硝酸盐被血红蛋白或维生素C氧化14.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 mL 0.100m01.L—1的Na2S20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则S2032—将转化为( )A、S2—B.S C、S03—2 D、SO4—215.某温度下将2mol A和3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5mim后达到平衡,已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关系有[A)·[B]=[C)·[D],若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时,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B的转化率为( )A.60%B.24%C.30%D.40%16.如右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固定一点电荷Q,在M点无初速释放—带有恒定电荷量的小物块,小物块在Q的电场中运动到N点静止,则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①小物块所受电场力逐渐减小②小物块具有的电势能逐渐减少③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点的电势④小物块电势能变化量的大小一定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7.19世纪20年代,以塞贝克(数学家)为代表的科学家已认识到:温差变化会引起电流.安培考虑到地球自转引起太阳照射后正面与背面的温度差,从而提出如下假设:地球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则该假设中的电流方向是(磁子午线是地球N极与S极在地球表面的连线)( ) A.由西向东垂直磁子午线B.由东向西垂直磁子午线C.由南向北沿磁子午线D。
由赤道向两极沿磁子午线18.贫铀炸弹是—种杀伤力很强的武器,贫铀是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不仅有很强的穿甲能力,而且铀238具有放射性,残留物可长期对环境起破坏作用造成污染.人长期生活在该环境中会受到核辐射而患上皮肤癌和白血病.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铀238的衰变方程为:23892U→23490Th+42He ②23892U和23592U互称为同素异形体③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是因为核辐射导致了基因突变④铀单质的穿甲能力很强,说明它的密度比较小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19、铁路提速要解决许多具体的技术问题,机车牵引功率的提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已知在匀速行驶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列车要提速;就必须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机车.那么当列车分别以120 km/h和40km/h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牵引功率大小的比值为( )A .3:1B ,9:1C 27:1D 、 81:120。
地球上的人口迅速增长,使得地球不堪重负,科学家们提出建立较大的人造地球卫星,把一部分人运载到人造地球卫星上去;设计的人造地球卫星像一个大的钢圆筒,圆筒内壁铺有泥土,圆筒半径R 越大,圆筒内居住的人越多,且感觉越平,如右图所示.为了让人与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力的感觉—样“踏实”,须让卫星自转起来,产生一个“人造重力”,就是由于卫星自转而使人离心产生的力.忽略其公转,已知圆筒半径R=250m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l0m /s 2,则人造地球卫星自转的角速度为( )A 、51rad /s B .52rad /s C .O D .以上答案都不对21.如右图所示电路中,灯A 、B 都能正常发光,忽然灯A 亮度变亮,灯B 亮度变暗,如果电路中有一处出现断路故障,则出现断路故障的电路是( )A . R 1所在的支路B .R 2所在的支路C .R 3所在的支路D .电源所在的电路22.弹性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有—系列的质点,如下图所示,其中质点A 是波源.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均为1.0m .当t=0时,质点A 开始向下做简谐运动,经过0.1s 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此时质点C 刚好开始振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波的传播速度为l0m /s ,周期为0.4s ② 波的频率为2.5Hz ,波长为4.0m③ 再经过0.2s ,波将传播到质点G ,此时质点E 恰好运动到最大位移处 ④当波传播到质点J 时,波源正向下运动 A .①② B 。
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8分)23.(15分)有输出电压恒定为9V 的电源—个,最大电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一个,最大电阻值为l00Ω的电阻箱一个,规格是“9V ,9W'’的红灯及“6V ,9W ”的绿灯各—个。
(1)请设计—个电路,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灯的明暗变化,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向右移动时,绿灯由亮逐渐变暗直到熄灭,而红灯由熄灭到越来越亮直至正常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向左移动时,红灯逐渐变暗直至熄灭,而绿灯由熄灭到越来越亮直至正常发光,请在方框图中画出电路图.(2)所提供的电阻箱在本电路中的作用是 ,它的阻值取 Ω.24.(15分)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除了有正常的舱门和舷梯连接,供旅客上下飞机,一般还设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在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电气囊构成的斜面,机舱的人可沿该斜面滑行到地面上来.若机舱离气囊底端的竖直高度为3.2m ,气囊所构成的斜面长度为4.0m ,一个质量为60kg 的人在气囊上滑下时受到的阻力为240N ,试求出人滑到气囊底端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取g=l0m /s 2) 25.(18分)电磁炉专用平底锅的锅底和锅壁均由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起加热作用的是安在锅底的一系列半径不同的同心导电环.导电环所用材料每米的电阻为0.125πΩ,从中心向外第n 个同心圆环的半径为r n =(2n-1)r 1(n=1,2,3,4,5,6,7),已知r 1=1.0cm .当电磁炉开启后,能产生垂直于锅底方向的变化磁场,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的变化率为141.4πsin ωt,求:(1) 半径为r 1的导电环中感应电流的最大值是多少?(2)假设导电环产生的热全部以波长为1.0×l0—6m 的红外线光子辐射出来,那么半径为r 1的导电环上每分钟辐射出的光子数是多少?(曾朗克常量:h=6.63×10—34J .S) (3)若不计其他损失,所有导电环释放的总功率是多大?26.(15分)Ⅰ.把大量可降解的有机垃圾放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处理,转变成植物可吸收的肥料,称做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