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微观经济学原理lec17
- 格式:pdf
- 大小:896.92 KB
- 文档页数:6
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及其涵义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举例分析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的稀缺资源。
1.个⾃如何做出决策原理⾃:⾃们⾃临权衡取舍权衡⾃:“⾃炮与黄油”权衡⾃:“效率与平等”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为均等的⾃块时,这块蛋糕本事也变⾃了)。
原理⾃:其中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为了得到其中一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考虑边际量理性⾃:系统⾃有⾃的地尽最⾃努⾃实现其⾃标的⾃。
边际变动:对⾃动计划的微⾃增量调整。
理性⾃通常通过⾃较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和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来做决策。
原理四:⾃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引起⾃个⾃做出其中一种⾃为的其中一种东西。
安全带法律(在分析任何⾃种政策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它的直接影响,⾃且还应该考虑它通过激励产⾃的不太明显的间接影响)。
2.⾃们如何互相影响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的状况都变得更好通过与其他⾃贸易,⾃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服务。
国家和家庭⾃样,也能从相互贸易中获益。
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种类更多的物品与服务。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种好⾃法中央计划经济国家运⾃的前提假设是,政府官员能够最佳地配置经济中的稀缺资源。
这些中央计划者决定,⾃产什么物品与服务、⾃产多少、以及谁⾃产和消费这些物品与服务。
⾃撑中央计划的理论是,只有政府才能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式组织经济活动。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互相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作为买者与卖者决策的结果,市场价格既反映了⾃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
亚当斯密的重要洞察是,价格会⾃发调整,指引这些单个买者和卖者达到其中一种结果,该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会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化。
微观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系统中个体行为和市场交互的经济学分支。
它通过分析个体决策和市场机制来解释经济现象和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原理包括供需关系、边际效益、个体理性选择和市场效率等。
供需关系是指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给量取决于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需求量取决于消费者偏好和收入水平。
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变化会导致价格的变动。
边际效益原理认为,人们在做出决策时考虑的是每个额外单位的效益和成本。
当额外的效益大于额外的成本时,人们会做出决策。
这个原理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追求最大化效用时会作出权衡和妥协。
个体理性选择原理认为,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会根据成本、效益和偏好来做出决策。
个体是否参与交易取决于他们判断的成本与收益。
市场效率原理指的是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即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能够反映供需之间的平衡关系。
当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资源会自动分配到最具价值的用途,实现市场效率。
除了以上几个核心原理,微观经济学还涉及到其他概念和理论,如弹性、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等。
这些原理和概念帮助我
们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制,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微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行为、市场机制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经济现象。
本文将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一、供求关系与市场调节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在市场经济中,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供给方愿意为较高的价格提供更多的商品,而需求方则愿意为较低的价格购买更多的商品。
市场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供求关系,使市场上的商品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态。
二、边际效应与决策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资源或行为所产生的额外效果。
在决策过程中,个体通常会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从而做出最优决策。
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个体通常会继续增加资源或行为;相反,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个体通常会减少或停止资源或行为的使用。
三、弹性与价格影响弹性是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的弹性与供给的弹性决定了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市场参与者行为的影响程度。
需求弹性高的商品对价格变化更为敏感,供给弹性高的商品则能够更快地调整供给量以适应价格变动。
四、市场结构与竞争市场结构指市场上存在的不同竞争程度和市场参与者的数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不同市场结构下,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市场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完全竞争市场通常具有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产品质量,而垄断市场则可能导致高价格和较低的产品质量。
五、外部性与公共物品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非市场参与者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正面外部性可以是其他人受益于一人的行为,而负面外部性则是一人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损害。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商品或服务。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存在会干扰市场机制的运作,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达到最优资源配置。
六、成本与收益成本与收益是个体、企业以及社会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微观经济学原理有哪些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和市场的经济行为和决策的学科。
在微观经济学中,有一些基本原理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微观经济学原理有哪些。
首先,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供求关系是指在市场中,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给方面,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供给量也会相应增加;需求方面,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需求量会相应增加。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形成和商品的分配。
其次,边际分析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原理之一。
边际分析是指在经济决策中,考虑一单位变动所带来的影响。
例如,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需要增加的成本,边际收益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
边际分析帮助我们理解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的决策。
再次,市场结构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的买卖双方的数量和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市场价格和资源配置的效率。
此外,效用理论也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原理之一。
效用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做出消费决策时,如何最大化自身的满足感。
边际效用递减是效用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一单位的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效用理论帮助我们理解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和需求曲线的形成。
最后,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是微观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活动对第三方造成的影响,它可能是正面的(正外部性)也可能是负面的(负外部性)。
公共物品是指不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商品,例如国防、环境保护等。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存在会影响市场的效率,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和调节。
综上所述,微观经济学原理涉及供求关系、边际分析、市场结构、效用理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内容。
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指导个体和市场做出更加理性和有效的决策。
微观经济学的十大原理(精选5篇)微观经济学的十大原理范文第1篇《曼昆经济学原理》很意外的想法,老师为什么推举这本书,其实经济学的书很多,以前原来选择学金融。
但是我想教科书,我是没法看的。
由于那是枯燥无味的,但是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被书吸引了。
给我的结论就是这本书让人很轻松欢乐的接受他,不像其他经济学的教科书充足了哲学的味道,读来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叙述人身的道理。
学经济的同学,在课堂上听得像一个机灵善辩的老师滔滔不绝地步道,让人有着醍醐灌顶的新鲜感,但总挂念老师咄咄逼人的提问。
但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则是用例子说话,像年轻的老师谈吐风趣,总是与同学平起平坐的讲课一样,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让我们乐意去接受他。
曼昆在书里有说过:本书一个最紧要的目的就是帮助你学会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
而且本书通过把理论、案例讨论和新闻中的经济学事例结合起来,将给你供给充足进展和实践这种技能的机会。
在深入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和细节之前,概述一下经济学家如何讨论这个世界是有帮助的。
本书第一章就有十大原理:前面七大原理叙述了人们如何做出选择,以及人们之间如何相互贸易。
像这样讨论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的领域叫微观经济学。
而接下来的三大原理描述了整个经济运行的轮廓,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本领;原理九: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在这是个原理里,就有内容、体系结构到表述、体例都体现了经济学同学的入门教科书的定位。
给读者很大的吸引,对一些不是学本专业的同学和看者来说,是个很好的入门教材。
让人懂得生活中学经济,这本书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我不需要把他全部看完。
书是要渐渐的琢磨,不是把他读完就可以了,而是读出他的精华,那样只是一点,你也受益匪浅。
然而这十大原理,让我明白经济学的博大精深。
在各个领域中,经济运行特点,对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带来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知识点解析在微观经济学的广袤领域中,效用理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们理解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和市场需求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基石。
效用理论试图解释消费者如何在各种商品和服务之间进行选择,以最大化他们的满足感或效用。
一、效用的概念效用,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这种满足程度是主观的,因人而异,并且难以精确衡量。
例如,对于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来说,购买一本心仪的书籍可能带来很高的效用;而对于对阅读不感兴趣的人,这本书可能几乎没有效用。
需要注意的是,效用并不等同于物品或服务的客观使用价值。
同样的一个苹果,对于饥饿的人可能具有很高的效用,而对于已经吃饱的人,效用则会大幅降低。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消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则是指消费者在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时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假设一个人吃苹果,当他吃第一个苹果时,可能感到非常满足,总效用大幅增加。
但随着吃的苹果数量增加,每多吃一个苹果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当吃到一定程度,比如已经很饱了,再吃一个苹果可能会感到不舒服,此时边际效用甚至为负。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效用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规律。
它指出,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一规律在生活中有很多体现。
比如,我们在口渴时喝第一杯水感觉非常解渴,效用很高,但随着喝水量的增加,每多喝一杯水带来的解渴效果逐渐降低。
三、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因为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各点的效用水平相同,而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包含的商品组合数量越多,所以效用水平越高。
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Intermediate Applied Microeconomics 中级应用微观经济学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 Theory 中级微观经济学Intermediate Applied Macroeconomics 中级应用宏观经济学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 Theory 中级宏观经济学Putting Social Sciences to the T est: Field Experiments in Economics 测试社会科学:经济学中的领域研究Economic Applications of Game Theory 博弈论的经济应用微观理论1,2,3,4Behavioral Economics and Finance 行为经济学与金融Dynamic Optimization & Economic Applications (Recursive Methods) 动态优化与经济应用(递归法)Advanced Contract Theory 高级契约论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经济学与心理学T opics in Game Theory 博弈论的主题Networks网络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Public Policy 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Industry 政府的产业制度Economics and E-commerce 经济与电子商务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产业组织1Competition in T elecommunications 电讯业中的竞争Organizational Economics 组织经济学Economics Research and Communication 经济学的研究与交流Collective Choice I 集体选择1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Methods in Economics 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导论Econometrics 计量经济学Economics Research and Communication 经济学的研究与交流Econometrics I 计量经济学1Time Series Analysis 时间序列分析Nonlinear Econometric Analysis 非线性计量分析New Econometric Methods 新计量方法Public Economics 公共经济学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Economics 环保政策与经济学Energy Economics 能源经济Dynamic Optimization Methods with Applications 动态优化方法及其应用宏观经济学理论1,2,3,4高级宏观经济学1,2Public Economics 1.2 公共经济学1,2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Government Responses to Market Failure 环境经济学与市场失灵的政府回应Economics of Education 教育经济学Information T echnology and the Labor Market 信息技术与劳动力市场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 国际经济学1Labor Economics and Public Policy 劳动经济学和公共政策Labor Economics I II劳动经济学1,2Medieval Economic Histor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中实际经济史比较的视角Economic History of Financial Crises 经济危机的经济史Capitalism and Its Critics 资本主义和它的批判The Challenge of World Poverty 世界贫穷的挑战Economic History 经济史Foundations of Development Policy 发展政策的基础Development Economics: Microeconomic Issues and Policy Models 发展经济学:个体经济学议题与政策模型Development Economics: Macroeconomics 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Economic Institutions and Growth Policy Analysis 经济组织与成长政策分析Political Economy I: Theories of the State and the Economy 政治经济学1:国家和经济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与原理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整体经济。
在微观经济学中,有几个核心的概念和原理,这些是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关键。
首先,最基本的概念是供需曲线和均衡价格。
在任何特定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上,需求和市场供给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价格。
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而供给曲线则表示生产者愿意以每个单位产量提供给市场的价格。
当供需达到平衡时,市场价格就确定了。
这个价格不仅决定了买卖双方能接受的交易条件,也反映了市场上的供求关系。
其次,弹性理论也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它描述了价格变动对需求和供给的影响,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市场价格。
弹性理论包括需求价格弹性、供给弹性、交叉弹性、预期价格弹性和国际价格弹性等概念,这些都在决定市场动态和政策影响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再者,消费者行为理论也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研究的是消费者如何在既定收入和偏好下做出最优购买决策,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这个理论基于预算约束线和消费者偏好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如何影响市场价格和整体经济。
此外,生产理论也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研究的是生产者如何使用投入要素(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来生产产品和服务。
生产函数描述了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者的最优决策策略。
还有市场失灵和公共品理论也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或公正地分配资源的情况。
公共品理论则研究的是那些增加一个人福利所增加的也恰好是另一个人福利的情况。
这两个概念对于理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最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也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领域。
博弈论研究的是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制定,而信息经济学则关注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效率问题。
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对于理解市场动态和政策影响至关重要。
微观经济学中的这些概念和原理构成了我们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12 Supply Restrictions 2curve and the line of price P2,thusΔP S= A+ B+ D.Government buys quantity Q3−Q2at price P2; the cost equals the area of the rectangularΔG= −(B+ D+ E).The deadweight loss to the society isDW L= −(B+ E).2 Supply RestrictionsGovernment restricts quantity supplied to be less than Q1(see Figure 2). Theoriginal consumer surplus equals the area between the demand curve and the line of price P0; after the supply restriction, it equals the area between the demand curve and the line of price P1,thusΔCS= −(A+ B).The original producer surplus equals the area between the supply curve and the line of price P0; after the supply restriction, it equals the area of the trapezoid, with the supply curve,the line of price P1,the line of quantity Q1,and the price axis as its sides, thusΔP S= A−C.Cite as:Chia-Hui Chen,course materials for14.01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Fall2007.MIT OpenCourseWare(),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ownloaded on[DD MonthZero Quota 3Thus,the deadweight loss isDW L= −(B+ C).Example government measures include import quota and tariff, which benefit domestic producers but hurt consumers.2.1 Zero QuotaS D is the domestic supply, and D D is the domestic demand. If no import is allowed,the domestic price is P0. Without restriction on import, the domestic price would be the same as the world price P W, which is lower than P D(see Figure3). Without import quota restriction, consumer surplus equals the areaFigure3: Zero Quota.between the domestic demand curve and the line of price P W; if the quota is zero,it equals the area between the domestic demand curve and the line of price P0,thusΔCS= −(A+ B+ C).Without quota restriction,producer surplus equals the area between the domestic supply curve and the line of price P W;if the quota is zero,it equals the area between the domestic supply curve and the line of price P0,thusΔP S= A.The deadweight loss isDW L= B+ C.2.2 Non-Zero QuotaGiven the same S D, D D, and P W, now suppose the government sets non-zero quota k.The domestic price P1is whe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omestic demand Cite as:Chia-Hui Chen,course materials for14.01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Fall2007.MIT OpenCourseWare(),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ownloaded on[DD MonthCite as: Chia-Hui Chen, course materials for 14.01 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 Fall 2007. MITOpenCourseWare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ownloaded on [DD Month (Q D 1) and domestic supply (Q S 1)is k (see Figure 4). Likewise, the change of consumer surplusΔCS = −(A + B + C + D );and the change of domestic producer surplusΔP S D = A.The net domestic loss equals−(ΔCS +ΔP S )= B + C + D.The foreign producer surplus increases by excess profits, which equal the area of rectangular CΔP S F = C.The total deadweight loss isDW L = B + D.The domestic loss isDomestic Loss = B + C + D.2.3 Import TariffGovernment imposes a tariff P 1 − P W on each unit imported (see Figure 5). The change of consumer surplus and domestic producer surplus are5ΔCS= −(A+ B+ C+ D)andΔP S D= A,respectively. Foreign producers gain nothing,that is to sayΔP S F=0,because C becomes the revenue of governmentΔG= C.The deadweight loss isDW L= B+ D,which equals to the domestic loss.3 Tax and SubsidyAssume that government imposes a $1 tax on each cigarette unit. Given the market price P,if the tax is paid by•producers,then buyers pay P and producers get P−1;•consumers,then buyers pay P+1 and producers get P.Cite as:Chia-Hui Chen,course materials for14.01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Fall2007.MIT OpenCourseWare(),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ownloaded on[DD Month6 3 Tax and Subsidy Therefore, the price paid by buyers and the price received by producers always have a difference of 1(see Figure 6). Let P B be the buyer’s price and P S be the seller’s price.P D − P S =1.In figure 6, we put buyer’s price on the y axis. Therefore, with the tax, the ′supply curve moves from S to S . The equilibrium buyer’s price is P D , and the equilibrium seller’s price is P S . Thus, the consumer surplus and producer0 1 2 3 4 56 7 8 9 10 0 0.511.522.533.544.55P D A B C D S’ P 0 P D P S buyer’s price S Q 0Q 1 Q surplus both decrease:ΔCS = −(A + B ),ΔP S = −(C + D ).Government revenueΔG = A + C.So, the deadweight loss isDW L = B + D.Cite as: Chia-Hui Chen, course materials for 14.01 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 Fall 2007. MITOpenCourseWare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ownloaded on [DD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