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已知直线AD和点C、B的两面投影,判别C、B是否在 AD上,已知点E在AD上,AE:ED为3:5,作出AD的侧面投影 和点E的三面投影。
【2-4】作直线AB的真长及其对投影面H、V的倾角α 、β ,在AB 上作与点A相距25mm的点C的两面投影。
【2-5】求作直线CD的真长及与投影面V、W的倾角α 、β 。
【6-4】检查下列直线与平面或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7-1】作图检验下列直线与平面或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7-3】过点A作直线与直线BC、OX轴都相交。
【7-4】已知等腰△ABC的底边BC,顶点A在BC的前方,补全△ABC 的水平投影。
【7-5】求作一直线与AB平行,与CD、EF都相交。
【4-7】作图检验点D和直线AE是否在△ABC平面上。
【5-1】在平行四边形ABCD平面上取一点E,使其距离V面25mm, 距离W面10mm,求作点E的两面投影。
【5-2】已知矩形平面ABCD上的△EFG的水平投影,作出其正面 投影。
【5-3】补全平面图形ABCDEFG的正面投影。
【5-4】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上有一个直角等腰三角形△EFG,FG 为水平线,直角顶点E在FG的后上方,求作平面ABCD的α 倾角, 并完成直角等腰△EFG的两面投影。
【1-6】已知点A(40,20,60);点B(0,0,50);点C在点A的正前方 10mm;点D在点A之下50mm、之右15mm,且在V面上;点E在点D的 正左方20mm。作诸点的两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2-1】判别下列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2-2】过点A作下列直线的三面投影。⑴一般位置直线AB,B在 A之上5mm、A之左20mm、A之后10mm;⑵正平线AC,C在A的右上方, α=30°,长25mm;⑶正垂线AD,D在A之正前方15mm;⑷侧平线 AE,E在A的后下方,β=45°,长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