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培训课程 会计账户与记账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567.50 KB
- 文档页数:23
教会计新手如何做帐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会计是企业重要的一环。
无论是创业者、小企业经营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需要一定的会计知识来帮助他们做好账务管理。
然而,对于会计新手来说,掌握正确的帐务流程和方法可能会有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提供一些简单的指导,帮助会计新手了解如何正确地做帐。
1. 了解会计基础知识在开始做账务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会计术语和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会计基础知识:•资产和负债: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资源,负债是企业所欠的债务。
资产减去负债等于净资产。
•收入和支出:收入是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款项,支出是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款项。
•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显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而资产负债表显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状况。
2. 设置准确的账簿为了做好账务管理,首先需要设置准确的账簿。
账簿可以记录企业的各种交易和财务活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账簿类型:•现金日记账:记录企业的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
•应收账款日记账:记录企业从其他方面应收的款项。
•库存日记账:记录企业的库存进出情况。
•固定资产账簿:记录企业的固定资产情况。
根据企业的规模和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账簿类型。
3. 记录交易和凭证为了准确地记录企业的交易,每个交易都需要一个凭证。
凭证是一个证明交易发生的文件,通常包括以下信息:•交易日期•交易说明•交易金额•交易类别通过使用凭证,可以确保账户的正常记录和整理。
这样,在需要查询特定交易时,可以快速找到相关的凭证并进行核对。
4. 分析和分类交易在记录交易和凭证之后,下一步是分析和分类交易。
这是会计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通常,交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类:•资产类别•负债类别•所有者权益类别•收入类别•支出类别正确分类交易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财务状况,并为将来的财务决策提供参考。
5. 制作财务报表根据正确分类的交易,下一步是制作财务报表。
会计学教案借贷记账法应用一、教学目标1. 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2. 掌握会计科目、账户和会计分录的概念。
3. 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简单的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
二、教学内容1.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则2. 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和分类3.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4. 账簿的登记方法和程序5. 借贷记账法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则,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编制会计分录和登记账簿,提高运用借贷记账法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会计学原理》或相关教材2. 教学PPT:包含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则,会计科目、账户的分类,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的实例。
3. 练习题:包括编制会计分录和登记账簿的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会计学的定义和作用,引出借贷记账法的重要性。
2. 讲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则:讲解借贷记账法的六个基本原则,账户的结构和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3. 讲解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和分类: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账户的定义。
4. 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讲解如何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和账户的余额变化编制会计分录。
5. 讲解账簿的登记方法和程序:讲解日记账、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方法和程序。
6.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7. 练习:让学生通过编制会计分录和登记账簿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总结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则,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的要点。
9. 布置作业:布置编制会计分录和登记账簿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借贷记账法基本原理和规则的理解。
2. 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会计科目、账户分类和会计分录编制方法的掌握。
会计基本记账方法
会计基本记账方法主要包括借贷记账法和公式记账法。
1. 借贷记账法:根据会计等式进行记账,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根据该等式,每一笔交易都必须同时有借方和贷方,且借方金额必须等于贷方金额。
通常情况下,资产类账户(如现金、存货等)借方表示增加,负债类账户(如应付账款、贷款等)贷方表示增加,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如所有者投资、收入等)贷方表示增加。
2. 公式记账法:采用T型账簿进行记账,即以借贷方向为基础,通过绘制T型账户来记录每一笔交易。
在T型账户中,左边为借方,右边为贷方,将每一笔交易的借方和贷方金额填写到对应的账户中,便于清晰明了地呈现每一笔交易的借贷情况。
无论采用哪种记账方法,都需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进行记录和汇总,确保会计凭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会计学的主要课程
会计学主要课程
一、初级会计
1、会计原理:本课程是会计教学的基础课,是学者学习会计的必修课,主要包括会计概念、会计科目、会计方法、会计标准、会计记账法等内容。
2、会计核算: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涉及货币计量基本概念、会计核算的性质、不同账簿的使用、会计核算的流程等内容。
3、会计记账:本课程是会计实践的前提,旨在使学生掌握会计技能,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涉及会计账簿记账的基本方法、会计记账的准确性、会计记账的流程等内容。
4、会计统计:本课程是学习会计的重要部分,旨在使学生学习会计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涉及会计统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统计的重要性、会计统计的基本步骤等内容。
二、高级会计
1、会计审计: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涉及会计审计的概念、会计审计的目的、会计审计的基本原则等内容。
2、会计标准: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标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涉及会计报告标准的功能、会计报告标准的结构、会计报告标准的基本要求等内容。
3、公共会计: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掌握公共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涉及公共会计的功能、公共会计的环境、公共会计的伦理原则等内容。
4、税务知识: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掌握税务知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涉及税务征管的目的、税务征管的适用范围、税务征管的基本原则等内容。
第四章账户与记账方法1. 会计账户的定义与内涵会计账户——也称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会计交易或事项,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各具体项目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设置会计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会计账户的内涵包括:❶账户设置的主要依据是会计科目;❷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❸设置账户的目的是为财务报告的编制提供数据资料。
2. 会计计量与账户的结构设置账户的目的是用来记录发生的经济业务,所以账户不但要有明确的核算内容,而且必须具有便于记录经济业务的结构。
由于会计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各会计要素具体项目的变动,从数量上看不外乎是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因此,账户的基本结构就相应地划分左右两方,分别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
3. 会计账户的主要功能账户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系列有用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是以价值销售体现出来的。
主要包括:❶本期增加发生额——一定时期(如一个会计期间)的增加额合计;❷本期减少发生额——一定时期(如一个会计期间)的减少额合计;❸期末余额——在某一会计期间终了时(一般为月末)本期增加发生额与本期减少发生额相抵后的差额;❹期初余额——在某一会计期间开始时该账户的结余金额,由于会计期间的首尾相接,本期的期末余额转入下期,便是下期的期初余额。
至于账户的左右两方中,在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则取决于该账户归属于哪一项会计要素。
4. 账户的设置与会计账户体系会计账户体系是指按照全面反映企业会计要素的要求,根据设置的会计科目而建立的会计账户系统。
企业的会计科目体系决定了其使用的会计账户的体系。
账户可按如下标准进行分类。
(1)按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可将账户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和利润类共六类账户。
(2)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分类。
可将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两类。
❶总分类账户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❷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