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2015
- 格式:doc
- 大小:531.00 KB
- 文档页数:26
第一章设计内容和任务1、设计题目5000t/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2、设计目的①巩固及深化对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的理解;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具有运用理论知识和已有图纸完成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3、设计要求①工艺选择要求技术先进,在处理出水达到排放要求的基础上,鼓励采用新技术;②充分考虑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相结合;③除磷脱氮是工艺选择中关键之一,方案设计中必须全面考虑;④工程造价是工程经济比较的基础,控制工程总造价是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之一;⑤工程运行管理方便,处理成本低。
4、设计步骤①水质、水量(发展需要、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②地理位置、地质资料调查(气象、水文、气候);③出水要求、达到指标、污水处理后的出路;④工艺流程选择,包括: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布置、选型、性能参数;⑤评价工艺;⑥设计计算;⑦建设工程图(流程图、高程图、厂区布置图)。
5、设计任务某城镇位于长江下游,现有常住人口90000人。
该镇规划期为十年(2019-2020),规划期末人口为120000人,生活污水排放定额为250升/人·天,拟建一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全城镇污水。
预计规划期末镇区工业污水总量为20000吨/日,同时,要求所有工业废水排放均按照《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18-86)执行。
现规划建设一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50000吨/日,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6、方案比较(1)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CAST)本工艺主要特征是在进水区设置一生物选器,它实际上是一个容积较小的污水与污泥的接触区。
特征之二是活性污泥由反映器回流,在生物选择器内与进入的新鲜污泥混合、接触,创造微生物种群在高浓度、高负荷环境下竞争生存的条件,从而选择出适应该系统生存的独特微生物种群,并有效的抑制丝状菌的过分增殖,从而避免污泥膨胀现象的产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主要优点:①流程简单,由于无初沉池和二沉池以及回流污泥系统,因此土建和设备投资较低;②运行简单,与A2/O法相比无需进行的污泥回流和内回流;③对水质和水量的波动具有很好的缓冲能力;④在生物脱氮除磷方面,效果显著,优于活性污泥法。
设计题目:河南工程学院及周边村庄合并生活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院名: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一、工程概述 (1)设计要求、原则和范围 (3)设计原则 (3)设计范围 (3)工程设计背景 (3)城市概述 (3)自然条件 (3)设计目的 (4)设计任务 (4)二、设计工程计算 (5)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5)设计流量 (5)格栅的设计 (5)平流式沉砂池设计计算 (9)辐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 (12)传统活性污泥法鼓风曝气池设计计算 (14)向心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 (18)计量槽设计计算 (21)污泥量计算 (22)污泥泵房设计计算 (22)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 (23)贮泥池设计计算 (25)污泥厌氧消化池设计计算 (26)机械脱水间设计计算 (28)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28)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29)控制点高程的确定 (29)各处理构筑物及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计算 (29)污水系统高程计算 (31)污泥系统高程计算 (32)三、参考文献 (33)四、小结 (33)一、工程概述1、设计要求、原则和范围1)设计要求掌握工程设计的设计步骤、方案选择方法;了解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的特点和原则;熟悉使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的方法;掌握主要处理构筑物和设备的设计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方法。
掌握有关工程设计说文件的编写方法2)设计原则遵循设计依据并在可行性的基础上,同时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结合地形条件和社会环境要求,统一规划设计污水处理设施,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3)设计范围对污水处理厂内的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进行设计,包括格栅、沉砂池、曝气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贮泥池等。
2、工程设计背景1)城市概述现状境内有107国道和郑新公路两条过境道路通过,公路交通发达,素有“郑州南大门”之称。
距郑州市区11公里,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18公里,从而又是多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便利之地。
水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系别:姓名:学号:专业: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前言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为南阳市设计一套污水及雨水收集处理及排放的综合设施,主要设计了污水与雨水的排水管网。
主要内容包括雨水及污水排水管网的分布以及各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
该设计书包括设计的工程概况,包括该地区实际情况与设计资料,管网的设计的详细计算过程,以及相关数据等项目。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上所提供的各种数据及材料,并结合参考文献上的公式和经验数据,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适应以后的发展,且便于污水厂的运行管理,该居住区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具体内容包括污水和雨水干管及主干管的排水管网布置,首先在所提供的城市平面图上进行排水管网的初步设计,此时需要考虑流量要求、施工条件、成本节约等因素。
其后确定管网排布设计无误后,进行排水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其中包括各设计管段的管长、设计流量、管道数据的选取(流量、流速、管径、充满度)、管道输水能力、标高(地面、管内水面、管内底)、以及管道埋深等等。
最后绘制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的平面图和主干管的剖面图。
工程概况1、地形说明现南阳市需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初步设计,该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坡度较小。
在城区南面有一条自东北向西南流的天然河流,河流常年水位73m。
城区在建设中被分成了一区、二区、三区和四区,一区有一工厂甲,三区有一工厂乙,其设计流量使用的是集中流量,(具体值见排水设计资料)。
其他一些基本信息在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工程要求设计污水管道系统和雨水管道系统的排水管网布置,布置要合理,论证要充分;对排水管道要进行相应的水力计算,计算要求准确,符合设计精度。
污水管道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圆管,不满流n=0.014;雨水管道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圆管,满度n=0.013。
在本说明书中污水管网设计计算只进行了一区和四区的总干管及三区的一条干管水力计算,雨水管网设计计算部分只进行了四区的一条干管计算,其他地区计算方法同该区域相同。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他们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水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分类;•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水处理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水污染问题的原因和影响;•能够运用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够评估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水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分类;2.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水处理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水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分类;2.第二课时: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第三课时:水处理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水污染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水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水处理技术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材;2.参考书: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和专著;3.多媒体资料:PPT课件、视频资料等;4.实验设备:水处理实验装置、水质分析仪器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学号班级目录一.工程设计概述 (1)1. 设计原则 (1)2. 工程设计背景 (1)2.1.城市概述 (1)2.2.城市基础资料 (1)2.3.设计目的 (2)2.4.设计任务 (2)2.5.设计要求 (3)二.设计内容简介 (3)1.工程规模 (3)2. 污水处理程度 (3)2.1.设计流量 (3)2.2.进水水质 (3)2.3.出水水质 (4)2.4.污染物处理程度 (4)3.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4)3.1.进水水质特点分析 (4)3.2.工艺方案的比较 (4)3.3.工艺方案的确定 (6)三.设计工程计算 (6)1. 预处理系统设计 (6)1.1.粗格栅 (6)1.2.污水提升泵房 (8)1.3.细格栅 (8)1.4.沉砂池 (10)2. 初沉池设计 (12)2.1.设计参数 (12)2.2.设计计算 (12)3. 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设计 (14)3.1.设计参数 (14)3.2.设计计算 (14)4. 二沉池设计 (22)4.1.设计参数 (22)4.2.设计计算 (22)5. 消毒工艺设计 (24)5.1.设计参数 (24)5.2.设计计算 (24)6. 污泥处理设计 (25)6.1.污泥浓缩池 (25)6.2.消化池 (26)6.3.污泥脱水 (28)7.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和高程设计 (28)7.1.平面设计 (28)7.2.高程设计 (29)8. 工程概算 (32)8.1.投资估算 (32)8.2.污水处理年成本估算 (33)四.总结 (33)五.参考文献 (34)一.工程设计概述1.设计原则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和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范、标准。
要求处理后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相关排放标准的(一级B)要求。
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采取统一规划,使工程建设与城市发展小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限度发挥工程效益。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
为
了解决水污染问题,相关部门给出了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旨在启迪学生保护环境,提高社会环境质量。
该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旨在帮学生熟悉水质污染控制工程技能。
首
先要求学生仔细了解水质污染的分类、成因和影响范围,然后进行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实践,如细沉淀池、垃圾焚烧等。
当然,也需要学生学习和熟悉水质污染控制工程的相关技术、设备和措施,包括化学技术、物理技术和生物技术。
学习水污染控制工程不只是让学生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有关的知识,同时也有
助于快速发现学生的技术优势,以改善当前水污染防治现状。
本课程还将涵盖水污染控制风险评估、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体系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让学生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更多地追求水质污染控制的真正意义,让学生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提高责任心。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宗旨是让学生深刻认识环境的重要性,学习水污染控制有
关的知识,掌握各种应用技术,让学生以技术改善社会环境。
同时,该课程也将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评价水污染控制技术的眼光,树立正确的观念,希望能够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做到一身轻功,乃至做到一颗绿色的心。
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㈠课程设计的目的 (1)㈡课程设计的要求 (1)二、设计正文 (1)㈠设计题目分析 (1)㈡设计方案 (1)㈢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2)㈣设计简介及计算 (2)1.格栅 (2)2.平流式沉砂池 (4)3平流式沉淀池 (6)4氧化沟 (8)5.二次沉淀池 (9)6.化学混凝 (12)7.接触消毒池 (12)8污泥处理 (12)三、课程设计总结 (13)四、参考文献 (13)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㈠课程设计的目的1.1《水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简单的工程设计方案,使学生不但能够补充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通过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熟悉使用规范,设计手册和查阅参考资料,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的初步能力。
1.3通过设计,了解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确定污水处理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制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污水处理工程的开发设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㈡课程设计的要求某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某污水流量Q=36800m3/d, 主要污染物COD=230mg/L,BOD5=85mg/L,SS=227mg/L,要求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水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
二、设计正文㈠设计题目分析㈡设计方案由于该污水可生化性较好,对于出水水质要求较高,水流量较大二级处理主体部分使用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
一级处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二级处理:氧化沟、二沉池三级处理:混凝、消毒 污泥处理:污泥脱水 ㈢污水处理工艺流程㈣设计简介及计算 1.格栅 1.1格栅简介由一组或多组平行的栅条与框架组成,去除污水中较大悬浮物和漂浮物,保证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倾斜安装在进水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进口处及沉砂池前。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指导教师:刘延湘(yxliujd@)题目一: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任务书】一、原始资料某居民小区日排放城市污水Q=12000m3/d,其原水的BOD5浓度为S0=300mg/L,悬浮固体浓度为[SS]0=350mg/L。
废水的时变化系数为Kz=1.57。
废水中总氮浓度为TKN=6.5mg/l,总磷浓度为TP=2.0mg/L。
经对处理后废水排放受纳水体的水质分析、处理系统所能达到的处理能力及有关部门的要求,废水经处理后需达到出水中BOD5浓度S e≦20mg/L和SS浓度[SS]e≦20mg/L的排放标准。
试进行该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
二、设计内容1. 曝气池的工艺设计(1)曝气池的工艺设计:包括设计流量计算、参数选择(负荷、污泥浓度、回流比等)、工艺尺寸计算、进出水系统的设计计算、核算污泥龄θc、曝气池的容积负荷F v及实际水力停留时间;(2)鼓风曝气系统的设计计算,包括需氧量、空气量,空气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及空压机的选定等;(3)剩余污泥的产量;(4)计算去除单位重量BOD5的需氧量及单位重量MLSS的需氧量;2. 二沉池的工艺设计(1)二沉池的表面积及有效容积计算;(2)二沉池的泥斗容积及各部分的工艺尺寸计算。
3. 画出曝气池和二沉池的单线条工艺图三、主要设计参数1. 污泥负荷F w=0.3~0.6kgBOD5/kgMLSS.d;2. 曝气池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2000~3000mg/L;3. 污泥增长系数Y=0.5~0.65,污泥自身氧化率k d=0.05~0.1;4. 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利用与降解率之比A=0.42~0.53,污泥自身氧化率B=0.188~0.11;5. 系统所需营养物比BOD5∶N∶P=100∶5∶1;6. 空气管道的阻力损失:空气管和扩散器的阻力损失为1.0~1.5m;空气扩散管离曝气池底0.2~0.3m;7. 二沉池剩余污泥的排放时间间隔为2h,自二沉池底部排泥;8. 系统的运行温度为20℃;9. 曝气池中DO浓度控制在2.0mg/L左右;10. 营养物的补充分别使用工业硫酸铵作氮源和磷酸氢二钠作磷源。
【精品】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一、研究背景水污染的加剧,使水的质量不断下降,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态环境,成为危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
认识到水污染的严重性,我国不断加大了保护水环境的力度。
水污染控制工程,结合现代水污染控制理论,实施水污染控制的实践,避免、控制、减轻水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培养能够系统阐述水污染控制工程原理、介绍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建设技术和操作流程的优秀人才,本次课程设计便是基于此出发。
二、教学内容(1)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分类水污染控制工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水污染物实质上排放削减工程,其目的是采取技术措施减少有害物质实质上的排放量,从而减少水污染;另一类是对重金属、悬浮物等水污染物处理后排放削减工程,旨在减少排放浓度,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
(a)设施降解水污染物:其中常用的技术包括水洗及热处理等。
这些技术能够很好的降解水污染物,以达到排放标准。
(b)处理原污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可采用曝气、加氧、投加好氧杀菌剂等技术,以降低污染物含量,使水质满足排放标准。
(a)应充分利用存在的水源:科学、合理的利用水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水污染的重要办法之一;(b)应采用合理的运行处理工艺:控制和净化效果取决于采用工艺的取舍,选择处理工艺时要充分考虑水质特点;(c)应完善处理设施:应设计合理、准确的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保证控制从污水排放过程中获得理想效果。
三、教学实践(1)了解基本概念:首先,学生通过读书和实地考察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通过管理手段解决水污染问题;(2)技术讲解:其次,教师将为学生讲解具体的技术,如水污染控制的控制方法,处理原污水的技术原理、步骤,以及排放标准的内容等;(3)实验操作:学生经过实验教室的操作实践,使学生加深理论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得到实际的操作经验。
四、课程效果本次课程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水污染控制工程的重要性,并具备水污染控制的能力。
学生能够掌握水污染控制的技术,以及排放标准的内容;并能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水洗及热处理等方法减少有害物质实质上的排放量,从而减少水污染。
目录前言 (2)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的目的 (3)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3)设计内容及要求 (4)第二部分:课程设计说明书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6)主要构筑物工艺参数计算及选择 (7)平面与高程布置 (23)第三部分:设计心得设计心得 (25)第四部分:参考资料 (26)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掌握水处理工艺选择、工艺计算的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五的绘制方法,掌握设计说明书的写作规范。
2.本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
二、设计原始资料1. 城市概况——江南某城镇位于长江冲击平原,占地约6.3km2,呈椭圆形状,最宽处为 2.4 km ,最长处为 2.9 km 。
2. 自然特征——该镇地形由南向北略有坡度,平均坡度为0.5 ‰,地面平整,海拔高度为黄海绝对标高 3.9 ~ 5 .0m ,地坪平均绝对标高为 4.80 米。
属长江冲击粉质砂土区,承载强度7 ~11 t/m 2,地震裂度6 度,处于地震波及区。
全年最高气温40 ℃,最低-10 ℃。
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极限冻土深度为17 cm 。
全年降雨量为1000 mm ,当地暴雨公式为i = (5.432+4.383*lgP) / (t+2.583) 0.622 ,采用的设计暴雨重现期P = 1 年,降雨历时t=t 1 +mt 2 , 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 1 为10 分钟,延缓系数m=2 。
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距厂150 米的隋塘河中,隋塘河的最高水位约为 4.60 米,最低水位约为 1.80 米,常年平均水位约为 3.00 米。
3. 规划资料——该城镇将建设各种完备的市政设施,其中排水系统采用完全分流制体系。
规划人口:近期30000 人,2020 年发展为60000 人,生活污水量标准为日平均200 L / 人。
课程设计题目某城市15×104m3/d污水处理厂设计——格栅设计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卓越工程师)姓名李娟学号 20132124061指导教师国伟林许伟颖二O一六年七月十五日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卓越工程师)姓名李娟学号 20132124061 题目某城市15×104m3/d污水处理厂设计——格栅设计一、课程设计的内容(1)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比选,并对工艺构筑物选型做说明;(2)主要处理设施格栅的工艺计算;(3)确定污水处理厂平面和高程布置;(4)绘制主要构筑物图纸。
二、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1)确定合理的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并对所选择工艺构筑物选型做适当说明;(2)确定污水处理厂格栅的尺寸,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3)绘制污水处理厂格栅设计图纸。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卓越工程师)姓名李娟学号 20132124061 题目某城市15×104m3/d污水处理厂设计——格栅设计指导小组或指导教师评语:评定成绩2016年7月15日指导教师目录1 总论 01.1 设计任务和内容 (1)1.2 基本资料 (1)1.2.1 处理污水量及水质 (1)1.2.2 处理要求 (1)1.2.3 气象及水文资料 (1)1.2.4 厂区地形 (1)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 (1)2.1确定处理工艺流程的原则 (2)2.2污水处理工艺的流程 (2)2.2.1活性污泥 (2)2.2.2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与流程 (2)3 处理构筑物设计 (4)3.1格栅和泵房 (4)3.1.1中格栅设计参数及规定 (4)3.1.2细格栅设计参数及规定 (6)3.1.3细格栅设计计算- (6)3.2曝气沉砂池 (8)3.3初沉池 (9)3.4曝气池 (9)3.5二沉池 (11)3.5.2贮泥容积的计算: (13)3.5.3进出水设计: (13)4 污水厂总图布置 (15)4.1 污水厂水平布置 (15)4.2.1高程布置原则 (15)总结 (18)参考文献 (19)1 总论1.1 设计任务和内容(1)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并对工艺构筑物选型做说明;(2)主要处理设施(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等)的工艺计算;(3)确定污水处理厂平面和高程布置;(4)每组完成各处理构筑物及平面布置图、高程图一套,每人至少绘制一张。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环境1091生化学院2012.61 摘要通过厌氧环境的生化特性、厌氧/缺氧环境效应,系统地研究了A2/O工艺的原理和工艺特点。
总结出:聚磷菌厌氧有效释磷水平的充分与否,并不是决定其在后续曝气条件下过度吸磷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
推进聚磷菌过度吸磷的本质动力与厌氧区HRT和厌氧环境的厌氧程度有关。
A2/O对污水的处理如下。
2 设计任务及资料2.1设计任务设计水量 Q=3000m3/d2.2污水水质及设计要求项目BOD5COD SS NH4+-N T-P pH进水mg/L 300 500 100 50 10 6.5~9.0 出水mg/L 10 50 10 5 1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A2/O 工艺流程A2/O 工艺是Anaerobic-Anoxic-Oxic英文缩写,它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
A2/O 工艺于70 年代由美国专家在厌氧—好氧磷工艺(A~/O)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该工艺同时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
该工艺在好氧磷工艺(A/O)中加一缺氧池,将好氧池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前端,该工艺同时具有脱氮除磷的目的。
3.1 A2/O法工艺选择原因(1)水力停留时间比同类其他工艺少(2)能同时去除有机物,同步实现脱氮除磷(3)厌氧,缺氧,好氧分别在不同的池中进行,处理效果良好(4)水力停留时间小占地较少,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5)厌氧,缺氧要搅拌,比传统活性污泥多了混合液回流(即内循环)。
3.2 A2/O法工艺处理机理:首段厌氧池,流入原污水及同步进入的从二沉池回流的含磷污泥,本池主要功能为释放磷,使污水中P 的浓度升高,溶解性有机物被微生物细胞吸收而使污水中的BOD5浓度下降;另外,NH3-N 因细胞的合成而被去除一部分,使污水中的NH3-N 浓度下降,但NO3-N 含量没有变化。
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大量NO3-N 和NO2-N 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因此BOD5浓度下降,NO3-N 浓度大浓度下降,幅度下降,而磷的变化很小。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一、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水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保护水环境,减少水污染的影响,水污染控制工程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设计一套水污染控制工程方案,以解决水污染问题。
二、问题描述2.水处理技术选择:根据不同污染源的特点和污染物的属性,选择合适的水处理技术,如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3.工程设计与运行:根据水处理技术选择设计相应的处理设备和工艺流程,并确定工程运行的关键参数和监测指标。
4.技术经济分析: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评估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包括成本估算、效益分析和社会效益评估等。
三、方案设计1.污染源分析2.水处理技术选择根据不同污染源的特点和污染物的属性,选择合适的水处理技术。
例如,对于农业排放的污染物,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如湿地处理和生物过滤器等。
对于工业废水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可以考虑化学处理技术,如混凝、沉淀和吸附等。
对于城市污水的处理,则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
3.工程设计与运行根据水处理技术选择,设计相应的处理设备和工艺流程。
例如,针对农业排放的生物处理技术方案,需要设计湿地和生物过滤器的规模、布置和运行参数。
对于化学处理技术方案,需要设计反应槽、混凝剂投加系统和反应条件等。
根据设备和工艺的设计结果,制定工程运行的关键参数和监测指标,确保水处理工程能够稳定运行。
4.技术经济分析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评估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
通过成本估算,评估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并与水处理效益相比较。
同时考虑社会效益,如降低疾病发病率、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对于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有所了解后,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决策。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我们深入了解了水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污染源分析、水处理技术选择、工程设计与运行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我们对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理解。
希望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解决水污染问题做出贡献。
课程设计题目某城市15×104m3/d污水处理厂设计——格栅设计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卓越工程师)姓名李娟学号20132124061指导教师国伟林许伟颖二O一六年七月十五日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卓越工程师)姓名李娟学号20132124061题目某城市15×104m3/d污水处理厂设计——格栅设计一、课程设计的内容(1)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比选,并对工艺构筑物选型做说明;(2)主要处理设施格栅的工艺计算;(3)确定污水处理厂平面和高程布置;(4)绘制主要构筑物图纸。
二、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1)确定合理的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并对所选择工艺构筑物选型做适当说明;(2)确定污水处理厂格栅的尺寸,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3)绘制污水处理厂格栅设计图纸。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卓越工程师)姓名李娟学号20132124061题目某城市15×104m3/d污水处理厂设计——格栅设计指导小组或指导教师评语:评定成绩2016年7月15日指导教师目录1 总论 (1)1.1 设计任务和内容 (1)1.2 基本资料 (1)1.2.1 处理污水量及水质 (1)1.2.2 处理要求 (1)1.2.3 气象及水文资料 (2)1.2.4 厂区地形 (2)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 (2)2.1确定处理工艺流程的原则 (2)2.2污水处理工艺的流程 (3)2.2.1活性污泥 (3)2.2.2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与流程 (3)3 处理构筑物设计 (4)3.1格栅和泵房 (5)3.1.1中格栅设计参数及规定 (5)3.1.2细格栅设计参数及规定 (7)3.1.3细格栅设计计算- (7)3.2曝气沉砂池 (9)3.3初沉池 (10)3.4曝气池 (11)3.5二沉池 (13)3.5.2贮泥容积的计算: (14)3.5.3进出水设计: (15)4 污水厂总图布置 (17)4.1 污水厂水平布置 (17)4.2.1高程布置原则 (18)总结 (21)参考文献 (22)1 总论1.1 设计任务和内容(1)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并对工艺构筑物选型做说明;(2)主要处理设施(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等)的工艺计算;(3)确定污水处理厂平面和高程布置;(4)每组完成各处理构筑物及平面布置图、高程图一套,每人至少绘制一张。
1.2基本资料1.2.1处理污水量及水质表1处理污水量及水质要求1.2.2 处理要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1]:COD Cr≦70 mg/L BOD5≦20 mg/L SS≦30 mg/L1.2.3 气象及水文资料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风;气温:最冷月平均为5 ℃;最热月平均为32.5 ℃;极端气温,最高为41.9 ℃,最低为-1℃,最大冻土深度为0.05 m;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728 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10 mm;地下水水位,地面下5-6 m。
1.2.4厂区地形污水厂选址在64-66 m之间,平均地面标高为64.5 m。
平均地面坡度为0.3%-0.5%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厂区征地面积为东西长380 m,南北长280 m。
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2.1确定处理工艺流程的原则城市污水处理的目的是使之达标排放或污水回用用于使环境不受污染,处理后出水回用于农田灌溉,城市景观或工业生产等,以节约水资源。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对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给出以下几项关于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准则[2]:(1)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征、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情况和要求,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先确定;(2)工艺选择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处理单位水量投资,削减单位污染物投资,处理单位水量电耗和成本,削减单位污染物电耗和成本,占地面积,运行性能,可靠性,管理维护难易程度,总体环境效益;(3)应切合实际地确定污水进水水质,优先工艺设计参数必须对污水的现状、水质特征、污染物构成进行详细调查或测定,做出合理的分析预测;(4)在水质组成复杂或特殊时,进行污水处理工艺的动态试验,必要时应开展中试研究;(5)积极地采用高效经济的新工艺,在国内首次应用的新工艺必须经过中试和生产性试验,提供可靠性设计参数,然后进行运用。
2.2污水处理工艺的流程本厂污水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
2.2.1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向生活污水注入空气进行曝气,每天保留沉淀物,更换新鲜污水。
这样,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在污水中即形成一种呈黄褐色的絮凝体。
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于水分离,并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
这种絮凝体就是称为“活性污泥”[3]的生物污泥。
2.2.2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与流程图1所示为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基本流程[4]。
图1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基本流程系统是以活性污泥反应器—曝气池作为核心处理设备,此外还有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曝气与空气扩散系统所组成。
再投入正式运行前,在曝气池内必须进行以污水作为培养基的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工作。
经初次沉淀池或水解酸化装置处理后的污水从一端进入曝气池,与此同时,从二次沉淀池连续回流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也与此同步进入曝气池。
此外,从空压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干管和支管的管道系统和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的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其作用除向污水充氧外,还使曝气池内的污水、活性污泥处于剧烈的搅动的状态。
活性污泥与污水相互混合、充分接触,使活性污泥反应得以正常进行。
这样,由污水、活性污泥和空气相互混合形成的液体,称为混合液[5]。
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污水中的有机及污染物得到降解、去除,污水得以净化,由于微生物的繁衍增殖,活性污泥本身也得到增长。
经过活性污泥净化作用[6]后的混合液由曝气池的另一端流出进入二次沉淀池,在这里进行固液分离,活性污泥通过沉淀与污水分离,澄清后的污水作为处理水排出系统。
经过沉淀浓缩的污泥从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一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曝气池,多余的一部分则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
剩余污泥与在曝气池内增长的污泥,在数量上应保持平衡,使曝气池内得污泥浓度相对地保持在一个较为恒定的范围内。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实质上是自然界水体自净的人工模拟,不是简单的模拟,而是经过人工强化的模拟。
3处理构筑物设计3.1格栅和泵房3.1.1中格栅设计参数及规定 (1)中格栅间隙数中n6319.003.070sin 8.1sin max ≈⨯⨯︒=∂=hv b Q n 中中式中maxQ ——最大设计流量,m³·s -1;α——格栅倾角,70°;v ——过栅流速,m/s ,取11-⋅=s m v ; h ——栅前水深,取m h 9.0=; 中b ——栅条间隙,m (2)栅槽宽度)(m B栅槽宽度一般比格栅宽0.2~0.3 m ,本设计取0.25 mm )(8.225.06303.0)163(01.025.0)1(=+⨯+-⨯=++-=中中bn n S B(3)过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1m l)(92.120tan 24.18.2tan 2111m B B l ≈︒-=-=α取1.9m式中1B ——过水渠道宽,m ,取1.4m ;1α——渐宽部分展开角,°,取20°(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2m l)(95.029.1212m l l ===(5)过栅水头损失)(2m h)(08.002m kh h ≈=)(026.0sin 220m gv h ≈=αξ56.0)(34≈=bSβξ式中1h ——设计水头损失,m ;0h ——计算水头损失,m ; g ——重力加速度,m/s 2;k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为3;ξ——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形状系数β=2.42,将值代入β与ξ关系式即可得到阻力系数ξ的值。
(6)栅后槽总高度)(m Hm h h h H 28.108.03.09.021=++=++= 取m 3.1栅槽前总高度)(1m H)(2.13.09.011m h h H =+=+=式中1h ——栅前渠道超高,m ,取0.3 m (7)栅槽总长度)(m Lm )(1.4)70tan(4.115.07.04.1tan 15.0121≈︒++++=++++=αH l l L (8)每日栅渣量)/(3d m W)/(2.0)/(7.32.1100002.08.186400100086400331max d m d m K W Q W Z >≈÷⨯⨯==说以需要采用机械清渣 式中1W ——栅渣量,)(10/333污水m m ,当格栅间隙为30~50 mm 时,1W =0.01~0.03,取1W =0.02)(10/333污水m m 3.1.2细格栅设计参数及规定(1)每日最大流量,Q max =15⨯104m 3/d=1.8 m³·s -1。
(2)细格栅设置在污水提升泵之后,栅条间隙为1.51~20 mm 。
(3)为防止栅条间隙堵塞,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1。
(4)格栅间须设置工作台并高出栅前最高设计水位0.3 m ,并且应设有安全设施和冲洗设施;格栅间也要设置吊运设备以便进行格栅的检修和栅渣的日常清除。
(5)每日栅渣量>0.2 m³时,适宜采用机械清渣。
(6)格栅的动力装置应设在室内或者要有其他的保护措施。
(7)栅条宽度取S=0.01 m 。
3.1.3细格栅设计计算- (1)细格栅间隙数细n12519.0005.0370sin 8.1sin max ≈⨯⨯⨯︒=∂=hvnb Q n 细细式中maxQ ——最大设计流量,m/s ;α——格栅倾角,°,70°;v ——过栅流速,1-⋅s m ,取11-⋅=s m v ;h ——栅前水深,m ;细b ——栅条间隙,m ,取0.005 m 。
(2)栅槽宽度)(m B栅槽宽度一般比格栅宽0.2~0.3 m ,本设计取0.2 mm )(065.22.0125005.0)1125(01.02.0)1(=+⨯+-⨯=++-=细细bn n S B 取2.0 m(3)过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1m l)(82.020tan 24.10.2tan 2111m B B l ≈︒-=-=α式中1B ——过水渠道宽,m ,取1.4 m ;1α——渐宽部分展开角,°,取20°。
(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2m l)(41.0282.0212m l l ===取0.41 m (5)过栅水头损失)(1m h)(9.03.0302m kh h =⨯==)(3.070sin 8.9211.6sin 220m gv h ≈⨯⨯==αξ 1.6)005.001.0(42.2)(3434=⨯==b S βξ式中1h ——设计水头损失,m ;0h ——计算水头损失,m ; g ——重力加速度,2/s m ;k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为3;ξ——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形状系数β=2.42,将值代入β与ξ关系式即可得到阻力系数ξ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