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突破活鱼无水运输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353.29 KB
- 文档页数:1
水生动物的运输方案一、塑料袋充氧运输1.塑料袋规格:选用聚乙烯材料的塑料袋,规格通常为70厘米×40厘米,可盛装10~15千克水,苗种装运密度一般为每袋800~1000尾。
2.装运前准备:停食1天~2天,排出粪便,降低其代谢率,防止排入运输容器中污染水质,以提高运输成活率。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苗种装运。
装运前应将苗种和盛苗容器、工具等清洗干净并消毒。
在装运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塑料袋是否有破损。
3.充氧:每个塑料袋充入氧气应占其体积的60%~70%,然后将塑料袋口扎紧。
4.放置:将充好氧的塑料袋放入纸箱内即可起运,纸箱大小以正好放入一只塑料袋为宜。
在运输途中要避免塑料袋在纸箱内滚动、摩擦,以免破损。
二、帆布桶带水运输1.帆布桶规格:一般为圆柱形,高0.8米~1.2米,直径0.6米~1米,可盛装水体200千克~400千克。
帆布桶底部设有一个排水孔,便于更换水体。
2.装运前准备:帆布桶必须干净,无油污、无毒、无异味。
装运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或漂白粉溶液洗刷消毒。
苗种也应消毒后再装入帆布桶内。
3.充氧:在帆布桶内放置气石或气泵进行充氧。
气量应控制在使水体呈微流水状态,以防水体震荡过大损伤鱼体。
另外,也可用塑料袋装水充氧后扎紧袋口放入帆布桶内进行充氧运输。
4.放置:将帆布桶平稳地放在汽车或三轮车等交通工具上即可起运。
运输途中应避免剧烈震荡和碰撞。
若需长途运输时应在途中定期更换新水或充氧。
到达目的地后应及时将苗种放入池塘中培育或销售。
三、活鱼船运输活鱼船是一种专门用于水生动物活体运输的船只,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活鱼船一般采用玻璃钢或木质材料制成,船体结构坚固、防水性能良好、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在船体内设置有多个活水舱和增氧设备,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水质和温度,并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
适用于长途、大量和多种水生动物的活体运输。
四、其他注意事项无论采用哪种运输方式,都应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健康、规格整齐的水生动物进行装运;装运前应对容器和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充氧设备必须安全可靠;运输途中要定期检查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到达目的地后要及时放养或销售,避免长时间滞留造成损失。
活鱼麻醉长途运输
用药物将鱼麻醉,使其呈类似休眠状态,不能游泳和跳跃,呼吸频率减慢,代谢降低,耗氧减少,这样可以大密度长途运输活鱼。
选用药物的原则是对鱼药效高;对人无害;易缓解苏醒;价廉易购;使用方便,易溶于水;低温下有效。
这里简单介绍几种在活鱼运输中的麻醉剂及其用法。
1、巴比妥钠把活鱼放入13.3×10-6的巴比妥钠溶液内运输,不久鱼就呈昏迷状态,腹部向上,呼吸减慢,不游动,在水温10摄氏度时,能麻醉10多个小时,放入清水后5―10分钟就能缓解苏醒。
2、苯巴比妥纳可按每公斤体重1.11毫升肌肉注射。
鱼经麻醉后,仰浮于水面,呼吸缓慢。
如途中发现鱼有跳跃冲撞时,表示药量不足,应再予以注射适当药剂,达到麻醉为止。
用此法运输,药效时间可达8―20小时。
3、乙醚(或95%酒精)用药棉沾乙醚(体重2-3公斤鱼用0.5-0.8毫升)塞入鱼口内,2-3分钟后鱼就麻醉,再将鱼放入清水桶里或包在水草中或湿布内运输,一次可麻醉2-3小时,效果亦好。
- 1 -。
思路与探讨Thought And Discussion文章编号:1006-3188(2017)02-0047-02活鱼运输方法探讨刘畅子(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系,重庆荣昌 402460)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对活鱼运输的研究概况和鱼在运输中的生理特性及交通影响因素,并对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活鱼运输;影响因素;生理特征;可行性中图分类号:S981 文献标识码:A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海岸线长,而远离海岸线的内地居民吃活海鲜难,所以活鱼的跨纬度运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鲜活水产品需求量与销售量皆呈上升趋势。
但是,运输工艺技术以及配套运输装备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鲜活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成活率。
对活鱼运输在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中涉及到影响因素、生理特性及方法的可行性,以期为活鱼运输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1 活鱼运输中的影响因素影响活鱼运输效率和存活率的因素众多,其中主要有水中溶氧、二氧化碳浓度、温度、鱼的自身条件和监控措施。
另外,需注意运载鲜活水产品的水要与其原生长环境水体高度一致。
1.1 溶氧运输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会增加鱼在水中的密度,造成了拥挤、疲惫和缺氧,且鱼的新陈代谢等会生成有毒有害的氨氮。
而水中充足的溶氧可以大大降低水体氨氮等还原性物质的含量。
所以运载水产品的水溶氧充足时可以降低死亡率。
一定程度上,水温也决定了水中溶氧量,所以在鱼类适合生存的温度范围内降低水温可以提高溶氧[2]。
放置冰袋和保温材料来降温是非常方便、环保的措施。
1.2 二氧化碳浓度鱼类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后部分变为碳酸,水中容存的碳酸和二氧化碳含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所以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分压上升不明显。
活鱼运输时空间的密闭会造成鱼类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刺激呼吸中枢增大氧气消耗量。
但密闭空间没有空气对流和气体交换,溶氧量不足时,鱼体呼吸次数减少。
尤其在运载水体pH为6时(即CO2>150×10-6时),鱼体基本上处于昏迷和死亡的临界状态,由此可见,CO2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
第二章水产品保活运输技术水产品市场一般分为“活、鲜、冻、老(‘老’指腌制品) ”。
活水产品无细菌腐败,安全性强,即席活杀,直接烹饪,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水产品原有的营养价值,所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价格要比其它几类产品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目前,国内外市场对活鱼、活虾、活贝的商品需求量与日俱增,活水产品交易持续增长,据统计,香港每年消费的水产品中90%是活鲜品,从沿海到内地,水产品活体销售中心不断涌现,仅上海市场每年进入的活水产品就达5万吨以上。
因此,保活运输是保持水产品最佳鲜度、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最有效方式,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此外,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迫切要求,观赏水产动物的保活运输也在迅速增加,并成为水产流通的重要环节。
第一节水产品保活原理一、水产品保活原理水生动物,终生生活在水里,呼吸过程中,从水环境吸取新陈代谢所需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气也排放向水环境,所以水环境对水产品的生存有很大的影响。
在活体运输中,水产品所处的水环境与原来生活的环境有很大不同。
由于水环境的显著差异,会使所运输的水产品生理状态发生变化、严重者还会威胁水产品的生存,直接影响运输水产品的成活率。
水产品保活技术,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水产品运输的成活率。
从原理上讲包括两方面:一是降低活运水产品的代谢强度;二是改善活运水体的水质环境。
前者是内因,可采用物理化学麻醉法、降低水体和活运水产品的温度以及减少其应激反应等措施来完成;后者是外因,可采用供氧、添加各种缓冲物、抑菌剂、防泡剂和沸石粉等措施来实现。
二、影响保活效果的主要因素(一)水产品的种类鱼、虾、蟹、贝类、头足类等水产动物属于不同的生物类群;即使是同一类水生动物,也有不同的种类和生活环境(如海水、淡水) ;而即使是同一品种,又分为苗种、幼体、亲体和成体。
它们都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代谢方式和对环境的要求,必须予以分别考虑,使它们尽可能在最适宜的情形下被运输。
活鱼的运输技术要点作者:陈燕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5期摘要:鱼苗鱼种各地区之间的转移,需要在运输中保持鱼类健康鲜活状态,带水运输和一些特殊设备就增大了运输成本,因此,在尽量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保持鱼类健康,是活鱼运输的要求。
本文主要对现在市场上常见淡水成鱼及鱼种的开放式活鱼运输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研究出了一种简单、方便、装载量大、运输成活率高、运输成本低的活鱼运输方法。
关键词:技术要点;活鱼运输;运输成本;成活率中图分类号:F511.0 文献标识码:A活鱼运输旨在运鱼,不在运水。
所以在运鱼过程中如何多运鱼、少运水、少死鱼甚至在运输途中不换水,这是设计海水活鱼运输装置的技术关键。
每种水产动物都有其生存水温范围,超过或低于该范围,都会影响鱼的存活率。
运输工具及方法运输工具要有与发货量相配的装运工具,有良好的温度保护设施和增氧设施。
在发货前,要调节好装运水温与鱼体温度基本一致,做好测温记录,防止鱼体的过度应急反应,以达到低温装运的目的。
活鱼的运输工具多种多样,远距在450公里以内使用汽车最为广泛,在运次频繁、持续时间长、运量较大的条件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格外显著,我国的活鱼运输量出现了大幅度增长。
车辆的动力一定要精良,底盘要过硬,以适应超负荷,长距离运输要求,建议配备车辆最好选用质量过硬的进口品牌车。
储鱼仓设计与制造一定要做到密封与保温,不能因外界条件及温度的起伏而变化,不然将直接影响到运输的成活率。
温控、过滤等系统设计制造上应尽量做到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设备轻巧且少占空间,以腾出更多的有限空间做为储鱼仓,提高装载量,增加经济效益。
(二)运输方法1.传统运法。
一般是采用帆布、橡胶袋放入鱼篓或木桶中,容积一般0.5-0.8m3,用木制十字形板轻击水面,增加溶氧量,并能减缓由于各项机械运动及人力的影响而对鱼类造成机械损伤,但只适合气温不高时作短途运输。
2.活船运法。
这种方法多见于水乡地区,在木制船首线以下设置一定数量的进水小孔,船前进水从小孔慢慢流入鱼舱,不断地加注新水,从而补充了新鲜水质。
环境科学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75鱼类无水保活运输具有显著降低运输成本,避免设备腐蚀,加快运输速度,缩减运输用时等优点,同时也是人们努力突破的运输方式。
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属鲽形目、鲽科、星鲽属,为一种大型鲆鲽底栖性鱼类,由于该鱼营养价值高,口感独特,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特别是欧洲、日本、韩国,在市场上与鲑鳟鱼类相媲美。
自2006年实现全人工规模化育苗以来,星斑川鲽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已成为替代大菱鲆、牙鲆等重要的海水鱼养殖种类,并实现出口韩国和日本。
星斑川鲽的无水保活运输及应激生理反应,目前未见报道。
该实验将星斑川鲽商品鱼长时间无水保活处理,统计了存活率,观测了其间星斑川鲽对空气暴露处理应激反应特点,为星斑川鲽无水保活运输技术开发应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星斑川鲽(415±53)g由日照市星斑川鲽良种场提供。
供试鱼从养殖池捞出,放于小池(3 m×3 m)暂养,养殖用水为砂滤海水,盐度28‰,水温18 ℃,连续充气增氧,停食2 d 后,进行实验处理。
皮质醇放射免疫分析药盒购于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其他药品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方法1.2.1 低温与空气暴露处理和回水复活实验逐渐向暂养池加冰降低水温(5 ℃/h)至4 ℃,观察鱼呼吸明显减慢、触及反应十分微弱后捞出,平放于自制塑料盒(23 c m×35 c m×13 c m)内的悬空塑料网片上(1尾/盒),然后装入塑料袋内(1盒/袋),再放入空气保湿材料和C O 2吸收药包,将塑料袋内空气赶出,冲入氧气,扎紧后放置于4 ℃冷室,模拟无水保活运输柜进行处理。
处理结束后将存活鱼从塑料袋中取出,转入冷室外盛有同温海水的水箱中(增氧),24 h后再转入暂养池中继续观察至8 d,统计存活率。
1.2.2 观察与记录每间隔约7 h 观察一次,确定处理鱼的存活状况,并随机抽样3尾采集血液制备血清。
活鱼运输有技巧安徽省肥东县是著名的水产养殖基地,当地出产的水产品主要供应合肥市民的需求。
家住肥东县的小刘就瞅准了这个商机,搞起了活鱼运输。
虽然从肥东县到合肥市区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可是,每次把鱼运到目的地,小刘都会发现里面有很多死鱼。
结果一个月下来,他不但没赚到钱,还赔上了几千块。
于是,他就去找有经验的运输户老张,想弄清楚这死鱼到底是啥原因。
老张:干我们这一行的,在哪个环节都不能大意。
因为不管是装车前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还是运输途中的管理没有做到位,或者是卸车的时候不小心,都有可能导致鱼死亡。
听老张这一说,小刘有点傻了眼。
他当时选择活鱼运输这个行业,就是觉得它门槛低,没啥技术含量,可没想到里边还有这么多讲究。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老张是怎么来搞活鱼运输的呢?准备工作要做好(字幕)在活鱼装车前,老张就开始忙活开了。
他做的工作主要有两个,就是往水箱中加水和配备氧气。
只见他用水井抽了一桶地下水,先用温度计量了量水温,差不多是6℃,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在每个水箱中加了大约1/4的水量。
难道这活鱼短途运输对水温和加水量还有什么讲究不成?(旁白)活鱼运输的水温应控制在鱼开始停止吃食的温度以下,冻伤温度以上为好。
例如:我们常见的四大家鱼在水温降到15℃时就停止吃食,而水温低于2℃时,鱼就会死亡。
在控制好水温的同时,也要控制好水箱的装水量。
装水量的多少,应与装鱼量结合起来考虑,这主要取决于气候的冷暖和水温的高低。
一般情况下,夏季水温一般在15℃以上,鱼的活动量比较大,耗氧量也大,为了保证鱼的活动空间和水体中的溶氧量,这时的装鱼量与装水量的比例应控制在1:1.5的水平上。
在春秋季节,水温比较低,鱼的活动量减少,就可以加大装鱼密度,这时的装鱼量与装水量的比例应控制在1.5:1~2:1的水平上。
而到了寒冷的冬季,水温变化较小时鱼几乎处于不活动的状态,就可以进一步加大装鱼量,这时可以把鱼与水的比例控制在3:1至4:1的水平上。
淡水活鱼运输现状及发展前景摘要带水运输法是淡水活鱼运输的常见方法,但需水量大,运输实际效率低;无水保活运输通过休眠诱导和低温的双重作用,使活鱼进入类似“冬眠”状态,降低其新陈代谢及对氧的需求量,可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及活鱼存活率。
关键词淡水鱼;运输方法;影响因素Key wordsFreshwater fish;Method of transporting;Influence factors活鱼色香味俱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然而,鱼死亡后鱼体腐败,口感、营养价值下降,安全性降低。
在运输过程中,很多鱼因为缺氧或不适应环境而死亡。
因此,提高活鱼的存活率是淡水鱼运输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国内活鱼运输现状1.1 水运法该法是在密封或开放的环境下,把鱼放入水中,进行充氧运输[1]。
其鱼水比为1∶(1~3),耗水量大,充氧不方便。
不仅运输成本较高,而且不易操作,运输时人的劳动强度大。
水运法包括2种运输方式:①封闭式活鱼运输。
该类运输容器体积小,单位水体中运输鱼类的密度大,但运输途中若出现漏气漏水会影响存活率,因此大规模运输成鱼和鱼种较困难。
②开放式运输。
该类运输可随时检查鱼体活动情况, 发现问题可及时抢救。
因采取了增氧措施,故运输量大,但用水量大,装运密度比封闭式运输低。
1.2 尼龙袋充氧运输法该法适用于高档水产品的长距离运输,若配备冷藏车效果更佳[2]。
其中,用双层塑料尼龙袋充氧密封运输最为常用。
鱼、水、氧气的比例为1∶1∶4,活鱼存活率80%以上。
选用厚0.1 mm的筒形袋,加入清洁的水,放入活鱼,挤压出袋内积留空气,将氧气由氧气瓶输往袋中,充氧量以尼龙袋膨胀无凹瘪为度。
充氧结束后立即用橡皮筋扎紧袋口,再将袋置于如木箱等刚性容器内。
此法不受运输车辆限制,但尼龙袋只能使用1~2次,途中鱼体排污物不便清除,袋易刺破炸裂而产生漏水、漏气现象,且运输方法成本较高,只适合运输小批量的鱼。
运输时不易操作,鱼的存活率很难保证。
水产品保活运输技术水产动物活体运输的新方法麻醉作用药物可使水产动物暂时失去痛觉和反射运动,且发生良好的肌肉弛缓,是适用于鱼类的运输麻醉剂,一般为全身麻醉,包括乙醇、乙醛、二氧化碳、巴比妥纳等21种药品。
目前,MS-222(磺酸间氨基苯甲酸乙酯)应用较广,已广泛应用于活鱼和活蛙的运输、孵化、分级、称量和手术等过程中。
**甚至直接将活鱼放入小包装的MS—222水溶液中制成〃活鱼罐头'上市销售。
研究表明,MS—222在水溶液中可经鱼鲤,鱼皮等部位传导至鱼脑感觉中枢后抑制了鱼对外界的反射能力和活动能力,导致鱼的行动迟缓,呼吸频率减慢,鱼体内的代谢程度降低,减少了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
生态冰温。
鱼虾贝等冷血动物都存在一个区分生死的生态冰温零点,或叫临界温度,冷水性鱼类的临界温度在0℃左右,低于暖水性鱼类。
从生态冰温零点到冻结点的该段温度范围叫生态冰温区。
生态冰温零点很大程度上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把生态冰温零点降低或接近冰点是活体长时间保存的关键。
对不耐寒、临界温度在0℃以上的种类,驯化其耐寒性,使其在生态冰温范围内也能存活,这样,经过低温驯化的水产动物,即使环境温度低于生态冰温零点也能保持冬眠状态而不死亡。
此时,动物呼吸和新陈代谢非常缓慢,为无水保活运输提供了条件。
鱼虾贝类当改变其原有生活环境时会产生应激反应,导致鱼虾贝类死亡,因此,宜采用缓慢降温方法,降温梯度一般每小时不超过5℃,这样可减少鱼的应激反应,提高成活率,可采用加冰降温的方法和冷冻机降温两种方法。
活鱼无水保活运输器一般是封闭控温式,当处于休眠状态时,应保持容器内的湿度,并考虑氧气的供应,极少数不用水而将鱼暴露在空气中直接运输时,鱼体不能叠压。
包装用的木屑,应是树脂含量低,未经处理和不含杀虫剂,使用时须预先冷却。
现代冰温技术,在从0℃独到冻结点的冰渔区域进行以活体或活体细胞为中心的保藏、干燥、浓缩、使活体长期保存或干燥活体的复原、活细胞的浓缩等成为可能。
畜 牧 兽 医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8期摘要:综述了在活鱼运输中几种常见方法及操作方法、原理,以期为提高活鱼运输过程中存活率以理论指导。
关键词:活鱼运输;存活率;死亡率;麻醉随着近年来渔业的发展,活鱼运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活鱼运输包括鱼苗、亲鱼、商品鱼和观赏鱼的运输。
以往这些鱼在运输中尤其在远距离、高密度运输中死亡率非常高[1]。
笔者在联系生产实际情况基础上,收集相关资料,整理成文,以期待为广大水产、水族工作者提供参考资料。
1 活鱼运输方法1.1 活水船运法活水船运活鱼多见水乡地区。
在木质船的首线以下设置了一定数量的进水小孔,慢慢流入鱼舱,不断地加注新水,从而补充了新鲜水质[2]。
该方法较原始,只适应于沿江河,不适应其它地方,具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并对水源有要求。
但投入成本较低,鱼的存活率较高。
1.2 尼龙袋充氧运输法该法适应于高档水产品的长距离运输,若配备冷藏车效果更佳[3]。
其中,用双层塑料尼龙袋充氧密封运输最为常用。
鱼、水、氧气的比例为1:1:4,活鱼存活率达80%以上。
选用厚度0.1mm的筒形袋,加入清洁的水,放入活鱼,挤压袋内积留的空气,将氧气由氧气瓶输往袋中,充氧量以尼龙袋膨胀无凹瘪为度。
充氧结束后立即用橡皮筋扎紧袋口,再将袋置于如木箱、瓦楞纸箱等刚性容器内[4]。
此法价廉简便,不受运输车辆限制,即可成批运输又可零散装运,但尼龙袋只能使用一两次,途中排污物不便,易被刺破炸裂,产生漏水、漏气现象。
为克服这些缺陷,可采用壁厚为2~3mm的聚乙烯桶、箱代替尼龙袋。
此法只适合运输小批量的鱼,鱼的存活率很难保证。
此法运输鱼苗鱼种的适宜密度见表1。
表1 尼龙袋充氧运鱼苗鱼种的适宜密度尾/袋运输时间/h鱼苗夏花大规格鱼种10~1515万~18万2500~3000300~50015~2010万~12万1500~2000-20~257万~8万1200~1500-25~305万~8万800~1000-注:每袋体积为25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