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3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6
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模式介绍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章第7节《哺乳动物》,学生通过七年级的学习,了解人胚胎发育的过程,通过本章前6节的学习认识动物的方法,所以对学习本节知识来讲,前学科知识和能力都已有,能很好的理解胎生的概念和胎生哺乳的作用,完成对哺乳动物的特征的学习。
另外教材还引导学生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旨在唤起学生爱护动物及辨证认识生物与人类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比较分析,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
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习观察、归纳描述及生物分类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辨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人与动物共处一个地球,应和谐相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生活中活体动物的感知。
第七节:哺乳动物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描述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小组合作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强化“动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观点。
2.提高爱护动物的意识. 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点: 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三、学情分析: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好理解,可以先自学、后教师点拨。
四、教学准备:课件,图片,食物(饼干)五、教学用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导学释疑】环节一:比比看!预习检测:观看图片,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是哺乳动物,哪些不是哺乳动物?环节二:观察图片,共同探究:(一)仔细观察图片,阐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二)自主学习课本P38观察与思考,思考后并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下列问题。
1.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点?2.兔子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点?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3.牙齿的分化对摄取食物和消化有什么意义?(三)描述哺乳动物人类的生活有那些关系?七、小结:本节内容要点八、板书设计:第七节:哺乳动物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被毛;(2)胎生,哺乳;(3)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食物,助手,稳定等有害:合理防控九、课堂反馈检测:1.兔、牛、羊是食草动物,下列与它们食草习性相适应的特点()①门齿像凿子②犬齿锐利③臼齿宽阔④消化道长⑤消化道短⑥盲肠发达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⑤⑥2. 与其他动物相比, 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用肺呼吸 B. 胎生、哺乳 C. 心脏四腔 D. 体表被毛3.属于哺乳动物的是()A.鲸 B 娃娃鱼 C.甲鱼 D.鱿鱼4.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共同特征是()A.两者都有羽毛 B.两者都是恒温动物C.两者都是胎生 D.两者都有翅膀4.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共同特征是()A.两者都有羽毛 B.两者都是恒温动物C.两者都是胎生 D.两者都有翅膀5、作业:课本P39页第1、2、3、4题十、反思: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
作用?追问: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被毛? 若没有被毛,它们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展示海豚、鲸图片。
资料2:花花出生后靠母乳和盆盆奶来获取营养,长大后则主要吃竹子。
野外大熊猫除了吃竹子,偶尔还会“开荤”捕食竹鼠。
提问:综合两则材料,大熊猫的生殖发育有什么特点?深入思考:与卵生相比,胎生、哺乳的生殖方式有什么优势?展示表格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殖方式脏胎发生存风险卵生卵壳内卵内提供易受环境伤害胎生子宫内母体提供更加安全提问:大熊猫既吃竹子又能捕食竹鼠,由此推测其牙齿有什么特点?教材“观察与思考”小组讨论比较动物牙齿的特点,完成三个讨论题。
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异同? 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 引出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学生思考并回答。
(水生哺乳类(如海豚、鲸)的毛退化,但皮下脂肪层发达。
)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其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并总结这种生殖方式的优势。
(“胎生”使得胚胎发育更安全,“哺乳”提供优越营养,更好地保护幼仔,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门齿能切断食物,犬齿能撕裂食物,臼齿能磨碎食物。
尤其在冬天,尽管天气特别寒冷,它们的体温也不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哺乳动物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属于恒温动物。
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与人一样,胎生、哺乳教师强调: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前面学习的脊椎动物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
3min讨论时间当堂检测PPT出示让学生回答,公布答案。
板书设计哺乳动物多样种类:主要特征:野马、非洲象、猕猴、鲸、蝙蝠...①体表被毛,体温恒定②胎生哺乳,提高后代成活率③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有利方面:提供营养、得力助手...与人类的关系:有害方面:传播疾病、危害农牧业...作业布置1.作业本上完成板书框架。
2.查阅资料,思考课后练习题第4题。
5.1.7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哺乳动物》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内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本章主要按照动物的进化顺序先后学习,所以本节安排在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一章的最后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与生活习性,而不同的种类的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是不同的。
哺乳动物主要突出识记其主要特征,而前面学习的其它类型的动物特征以及这些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本节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常见的哺乳动物。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分家兔和狼的牙齿。
(3)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概括出哺乳动物的概念并总结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阐明家兔、狼的牙齿等方面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哺乳动物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爱护、保护。
三、教学重难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四、教学过程(一)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激发热情展示各种特别的哺乳动物,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蝙蝠、鲸鱼、鸭嘴兽等动物。
(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明确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哺乳动物的一些特征,通过探究的形式来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在合作探究和互动中掌握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的特征,及胎生哺乳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交流的能力。
1. 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的意义是什么?答:哺乳动物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
体毛具有很好的保温作用。
2.胎生、哺乳的优势是什么?答: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答:狼有犬齿,兔没有犬齿。
这与狼的食肉性相适应。
兔有门齿和臼齿,这与兔的食草生活相适应。
4.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答:牙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摄食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第七节哺乳动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说明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
3.概述哺乳动物的要紧特点。
二、重点难点重点:1.哺乳动物的生殖特点和牙齿的分化。
2.哺乳动物的要紧特点。
难点:哺乳动物的要紧特点。
三、教学预备哺乳动物的图片、哺乳动物牙齿的图片、自制课件四、引入新课展现多种哺乳动物的图片,包括水生哺乳动物:海豚、鲸鱼;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陆生哺乳动物:鼹鼠等。
提问: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不同专门大,为何都属于哺乳动物呢?观看图片,试探老师提出的问题。
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探讨新知一、哺乳动物的要紧特点1.引导学生自学教材36页,总结哺乳动物的两个特点:(1)体表被毛(少数水生种类除外)。
体毛有专门好的保温作用,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
(2)胎生: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取得营养,发育到必然时期后从母体产出。
哺乳: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
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自学教材,熟悉哺乳动物体表被毛和胎生、哺乳的特点。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教材的能力。
2.展现兔子和狼的牙齿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并讨论讲义上的问题,总结哺乳动物的第三个特点: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补充:兔有发达的盲肠,适于消化植物纤维。
3.引导学生自学教材38页,总结哺乳动物的最后一个特点:哺乳动物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转变,迅速作出相应的反映。
4.师生一路总结哺乳动物的要紧特点: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自学教材38~39页,总结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试探鼠类猖獗应该如何办?1.提供动物蛋白——食用;2.维持生态平稳;3.经济价值;4.人类的帮手。
观看图片,找出兔与狼的牙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自学教材,总结特点。
第七节哺乳动物
【教材分析】
《哺乳动物》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内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本章主要按照动物的进化顺序(如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先后学习,所以本节安排在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一章的最后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与生活习性,而不同的种类的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是不同的。
哺乳动物主要突出识记其主要特征,而前面学习的其它类型的动物特征以及这些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本节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教学目标】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说出常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资源价值。
3.举例说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兔子实物及标本、大屏幕、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七节哺乳动物
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
2.胎生、哺乳
3.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
4.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
1.提供动物蛋白
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皮毛具有特有的经济价值
4.人类得力的助手
有害: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核心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哺乳动物,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不少哺乳动物,但是对于哺乳动物还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对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的也很是有限。
教学中应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