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装订形式专业知识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25
知识雷锋古籍有多少种装订方式?一篇看懂!大家去逛博物馆一定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古书典籍,它们有的呈长卷、有的如折子、有的看起来和现代的书籍别无二致。
古籍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其中的装订方式大有讲究。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解锁古籍装订的N种方式!首先,什么是古籍?一般而言,古籍是指成书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古籍装订,便是将写就或印刷后的书籍的单页,用不同的方式连接起来,成为书或册,以供阅读。
根据书籍材料、用途的不同,古籍装订的形式也不同。
宋佚名十八学士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卷轴装卷轴装,又称卷子装,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已出现,盛行于隋唐时期。
唐代韩愈《送诸葛亮觉往随州读书》诗称:“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可见,当时卷轴装十分流行。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古人们主要将文章写在缣帛(丝绸织物)或者纸张上。
所谓的卷轴装,就是将每一页书写好的帛或纸,按顺序粘在长卷上。
唐陆曜《六逸图》中一人正在卷轴上书写,一旁放着笔砚故宫博物院藏卷尾处,粘上一根轴(轴的材质各有不同),闲置时文章卷于轴上,阅读时再舒展开。
左手舒卷,右手收卷。
卷首处,通常会粘附一张叫作“裱”的纸质或丝织品,质地坚韧,用以保护书籍。
古代的卷轴有多华美?《隋唐·经籍志》中记载了隋炀帝嘉则殿藏书的上品卷轴,采用的是的红琉璃轴。
红宝石故宫博物院藏琉璃是一种珍贵的玉石,宋代戴埴《鼠璞·琉璃》中描述:“琉璃,自然之物,彩泽光润逾於众玉,其色不常。
” 它晶莹碧透、变幻瑰丽,在《后汉书·西域传·大秦》中被列为“金银奇宝”之一。
古人们以此材料制作卷轴,可想而知有多奢侈了。
卷轴长度有限,有时一本书需装订成好几卷。
这时,一种叫作“帙”的东西出现了。
唐孙位高逸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说文解子》中曰:“帙,书衣也。
”它指的是布或布套,用来包裹卷轴,以方便收纳和携带。
包起来的一套卷轴,称为一帙。
根据书籍装订方式的基础知识点整理一、装订方式的分类书籍装订方式根据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手工装订手工装订是一种传统的装订方式,常见的手工装订方式有钉装、缝装和折页装订。
手工装订便于施工,但耐久性较差,适用于临时或小规模装订。
2. 胶装胶装是使用胶水将书页和封面粘合在一起的装订方式。
胶装常见于平装书籍,如杂志和小册子。
胶装便于制作和保存,但不适合频繁翻阅。
3. 线装线装是使用线穿过书页和封面进行装订的方式。
线装常见于精装书籍,如古籍和参考书。
线装耐久性好,适合长期使用和珍藏。
4. 简易装订简易装订是使用订书机或夹子将书页和封面固定在一起的方式。
简易装订便捷快速,适用于办公文件和报告等临时装订。
二、装订方式的选择选择适当的装订方式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装订对象不同的装订对象适合不同的装订方式。
例如,厚重的书籍适合线装,而薄小的杂志适合胶装。
2. 使用需求根据书籍的使用需求选择装订方式。
如果需要经常翻阅和引用书籍,应选择耐久性较好的装订方式。
3. 预算和时间不同的装订方式所需的成本和时间也不同。
手工装订和简易装订成本低,制作速度快,而线装和复杂的胶装则需要较高的成本和较长的时间。
三、注意事项在选择和使用书籍装订方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装订质量选择合适的装订方式,确保装订质量,以免影响使用效果和耐久性。
2. 装订工具根据不同的装订方式,准备相应的装订工具,并确保使用正确和安全。
3. 保养和修复定期保养和修复书籍装订,延长书籍的使用寿命。
总结:书籍装订方式根据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可以分为手工装订、胶装、线装和简易装订等。
选择适当的装订方式需要考虑装订对象、使用需求、预算和时间等因素。
在选择和使用装订方式时需要注意装订质量、装订工具和保养修复等事项。
以上是根据书籍装订方式的基础知识点整理的内容。
图书装订的方式与步骤(下册)五、西式打穿綴訂的基本走線方式大都為期刊合訂改裝時採用,為暫時性裝訂,貴重圖書是不宜採用此方法,惟因其裝訂方式簡單,故臺灣日據時期修裝西式圖書大都採用此法,一直延用至今(註4),而造成圖書嚴重二次傷害。
如今面臨圖書文獻數位流通趨勢的需要,該類裝訂方式的圖書,在數位化過程中,也常受制於裝訂方式的不當,而在翻拍或掃描作業的過程中,常需拆裝後才能完成數位化作業,因此在拆裝的過程中,使得圖書再一次的受到傷害,所以此種打穿綴訂方式,是不應被鼓勵用在期刊合訂或圖書修裝上。
1、打穿式基本綴訂方式一般有簡易三眼及五眼綴訂兩種,該方法是由書背脊內0.3公分左右處打孔,以麻或棉線為綴線,最前五頁及最終五頁,不打眼孔但須以糊黏貼,打眼孔之最前帖需用生棉紙補強,以備承受綁綴線之壓力,穿線後之線頭須留10公分左右在切斷。
圖四十四:打穿式三眼綴訂方式圖四十五:打穿式五眼綴訂方式(一)圖四十六:打穿式五眼綴訂方式(二)2、打穿式綴訂圖示圖四十七:依前圖方式綴訂圖四十八:將綴訂完成後之背脊毛邊裁去圖四十九:然後再以尺量出背脊長寬尺寸圖五十:再依前圖所量尺寸,等長及略寬4cm之尺寸,裁量背脊紙圖五十一:將書背脊塗刷白膠圖五十二:再將塗上白膠之背脊紙黏貼上背圖五十三:背脊紙黏貼上背情形圖五十四:背脊紙黏貼上背後,墊紙抹平情形圖五十五:背脊紙黏貼抹平後壓乾定型情形圖五十六:定型完成情形六、西式訂背綴訂的基本走線方式是在書身背部以訂釘或細線綴訂。
一般較常用之綴訂方式,分為有綴繩(帶)和無綴繩(帶)之綴訂方式,西洋古書大都是有綴繩裝訂,至於現代西洋書,有機器裝訂、半手工或全手工裝訂,此部份圖書除機器裝訂採取無綴繩裝訂外,其餘大部分是有綴繩方式綴訂,然而最遠古的科普特裝訂﹙Copticbinding﹚則是屬於手工的無綴繩裝訂。
手工綴訂書身,每帖(書組)位置與訂眼數量,須先按圖書尺寸以鉛筆定出,若以有綴繩之綴訂而言,普通圖書是以五條綴繩為宜,故鉛筆定出位置亦有五點,作為綴線綴訂之處。
图书常见的装订方式有哪些?一、图书的装订样式图书的装订样式是指用不同装帧材料和装订工艺制作的图书所呈现的外观形态。
1.平装(简装)整本书由软质纸封面、主书名页和书心构成,有时还有其他非必备部件,如环衬、插页等。
(1)普通平装:由不带勒口的软质封面、主书名页和书心构成。
一般不用环衬,有的主书名页与正文一起印刷。
(2)勒口平装:由带勒口的软质纸封面、环衬、主书名页、插页(也有无插页的)和书心构成。
多用于书页相对较多(有一定厚度)的中型开本的图书。
平装书的封面目前大多会作覆膜处理,这是将透明有光或无光(亚光)的塑料薄膜,在一定温度、压力和黏合剂的作用下贴在封面纸上,使封面增加厚度、牢度和抗水性能。
但为了环保,最好少用覆膜的办法,可选用特种纸做封面,或者用“过油”的办法代替之。
平装书一般采用的装订方法有骑马订、平订、锁线订、无线胶背订和锁线胶背订、塑料线烫订。
2. 精装其最大特点在于封面的用料和印刷加工工艺与平装不同。
一般由纸板及软质或织物制成的书壳、环衬、主书名页、插页和书心构成,因此比平装考究、精致。
有下列三种形式:(1)全纸面精装:由全纸面书壳、环衬、主书名页、插页(若有的话)和书心构成。
保护书心作用较强,制作成本相对较低。
(2)纸面布脊精装:书脊使用的是布料或其他织物,面封和底封使用的是纸板和软质纸制作的书壳。
构成与全纸面精装同,制作成本相对也不高。
(3)全面料精装:书壳的面封、书脊和底封都用布料或其他织物、皮料等面料和纸板制作成书壳。
构成与全纸面精装同。
在书壳外面包有护封,因其考究、精致的程度胜过前两种精装样式,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多用于相当考究、精致、发行量又较小的高档图书。
三种精装样式都有圆脊和平脊两种形态。
圆脊是指书心的脊背经砑圆(扒脊)工艺处理成带有一定圆弧的凸状,而外口则呈圆弧形凹状,与书壳套合后,即成圆脊精装形态。
平脊是指书心的脊背不作砑圆处理,书脊和外口均无圆弧,与书壳套合后即成平脊精装形态。
书籍装订方法书籍装订是指将印刷好的书页装订成册,使之成为完整的书籍的过程。
正确的装订方法不仅可以保护书籍,延长其使用寿命,还可以提升书籍的整体质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书籍装订方法。
1. 胶装。
胶装是一种常见的书籍装订方法,其特点是使用胶水将书页粘合在一起,然后在书脊上加上一层胶布或者纸张,使书页固定在一起。
胶装的优点是成本低、速度快,适用于大批量的书籍装订。
但是胶装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胶水的粘性,容易导致书页脱落,尤其是长时间存放后,书页容易出现脱落现象。
2. 钉装。
钉装是指使用铁钉或者订书钉将书页固定在一起的装订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结实耐用,不易脱落,适用于一些需要经常翻阅的书籍。
但是钉装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使用了金属材料,容易生锈,影响书籍的外观,而且在翻阅时容易伤手。
3. 线装。
线装是一种传统的书籍装订方法,其特点是使用线将书页穿起来,然后在书脊上加上一层布或者皮革,使书页固定在一起。
线装的优点是结实耐用,书页不易脱落,而且开合自如,适用于需要长时间保存的书籍。
但是线装的缺点是成本较高,制作周期长。
4. 螺旋装订。
螺旋装订是一种适用于需要频繁翻阅的书籍的装订方法,其特点是使用螺旋装订机将书页固定在一起,螺旋装订的优点是开合方便,书页不易脱落,而且可以随时添加或者减少书页。
但是螺旋装订的缺点是外观较为粗糙,不适用于一些要求外观精美的书籍。
总结。
不同的书籍装订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书籍类型,我们在选择书籍装订方法时,需要根据书籍的用途、保存时间以及预算来进行选择。
希望以上介绍的书籍装订方法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