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宣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3
校园食品安全卫生汇报材料校园食品安全卫生汇报材料(篇一)一、引言校园食品安全卫生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也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为了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保障学生的食品安全权益,我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卫生工作。
本次汇报将详细介绍我校在食品安全卫生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二、食品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小组,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了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2.食品供应商管理:学校与食品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了食品供应商的法律责任和服务标准,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考核和监督,并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食品采购和储存管理:学校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采购,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并建立了科学合理的食品储存管理制度,保证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变质。
4.食品加工和处理:学校食堂设有专门的食品加工区域,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并对食品残渣和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食品安全宣传教育1.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学校邀请专业的食品安全专家进行讲座和培训,向师生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组织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学校每年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通过展板、宣传册、现场演示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3.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学校定期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包括小册子、海报等,让师生随时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引导他们正确选择食品。
四、食品安全监督检查1.建立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学校制定了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计划,明确了检查的内容和频次,确保食品安全工作得到有效监督。
2.定期食品安全抽检:学校委托专业机构对食堂供应的食品进行定期抽检,确保食品的质量合格。
3.学生投诉处理: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反映食品安全问题,建立了投诉处理渠道,及时处理学生的投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初中食品安全教育内容大全一、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安全是指制作、运输、储存、销售和消费食品时,预防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确保食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系列措施。
二、食品安全知识1. 食品中的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可能会引起腹泻、呕吐和腹痛等症状。
•沙门氏菌: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腹泻和发热等症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2. 食品中的常见污染物•青霉素:可能会导致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发生过敏反应。
•病毒:可能会导致呕吐、腹泻和发热等症状。
•农药残留:长期摄入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3. 错误的食品储存和加工方法•不注意食品的储存温度,导致食物滋生细菌。
•不注意生熟食物分开储存,导致交叉污染。
•不注意饭菜留存时间,导致食物变质。
三、食品安全行为指南1. 检查食品包装•检查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选择新鲜和未过期的食品。
•注意检查食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避免食品被污染。
2. 安全的食品处理和烹饪方法•洗手后开始食品处理,确保食品和餐具的卫生。
•清洗食材时,注意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农药残留。
•烹饪时,确保食材彻底煮熟或煮熟,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3. 合理的食品储存和留存时间•生食和熟食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感染。
•储存食品时,注意选择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细菌滋生。
•合理控制食物的留存时间,避免食物变质。
4. 健康饮食习惯•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和纤维。
•避免食用过多的加工食品和碳酸饮料。
•保持适量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食。
四、食品安全意识教育1. 组织安全食品讲座和培训•邀请食品卫生专家给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讲座。
•组织学生参加食品安全培训课程,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2.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在学校校园内设置宣传海报,提醒学生注意食品安全。
•利用网络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学生传递食品安全知识。
3. 食品安全实地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超市等地,了解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措施。
2024年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宣传方案一、宣传目标1. 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2. 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3. 倡导学生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和维权的行动。
二、宣传主题食品安全,月月有保障。
三、宣传内容1. 学校食堂安全宣传通过组织学校食堂参加食品安全认证活动,宣传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和标准,并定期公布食堂食品的质量检测结果。
2. 饮食营养宣传开展饮食营养知识宣传活动,向学生介绍合理膳食和营养搭配的重要性,推广健康饮食习惯,提倡多样化的饮食结构。
3.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分阶段、分层次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包括基本概念、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加工和储存安全、食品中毒防控等,向学生介绍常见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标识等。
4. 食品安全维权宣传引导学生正确维权意识,向他们介绍如何在食品安全问题出现时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提供维权渠道和途径的信息。
5.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对食欲的调理作用,减少不良饮食行为。
6. 食品安全监管宣传组织学生参观食品生产企业,了解食品生产过程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视和参与意识。
四、宣传形式1. 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讲座请食品安全专家组织食品安全知识讲座,结合实际案例,向学生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2. 进行食品安全宣传展览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展览,展示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信息,通过图片、图表、文字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食品安全问题。
3.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周设计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周的活动方案,包括知识竞赛、宣传海报设计比赛、实地参观等,吸引学生参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4. 制作食品安全宣传资料制作食品安全宣传资料,如宣传手册、海报、口号等,通过校内线上平台、校报等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宣传活动信息。
五、宣传效果评估制定宣传效果评估方案,通过问卷调查、讨论会等形式,收集学生、教职员工对宣传活动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宣传方案,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宣传工作。
学校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宣传资料导语:为了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增加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有必要进行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下面是关于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宣传资料,欢迎参考。
小学阶段:1、讲究卫生,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用手抓食物。
2、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专心吃饭,不说笑打闹。
3、不在街头无证小摊点购买食品。
4、不购买来历不明的产品或过期食品。
5、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带皮的水果和蔬菜应尽量削皮吃。
6、长期挑食、偏食不利于健康,往往会造成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
7、一日三餐要合理,饮食要有度,吃饭有规律。
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8、贪吃使能量和营养摄入过量,容易造成肥胖,影响人的健康。
9、饮食要清淡少盐,过多吃过咸的食品加大得高血压的风险。
10、膨化食品如薯片、雪饼等,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类食品,不能经常食用。
11、冷饮不要贪吃,多吃冷饮会使消化道内温度骤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遏制胃酸分泌。
12、吃零食要有选择、适时、适量。
不要在接近正餐时吃,临睡前和看电视时吃零食都不是好习惯。
13、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品含较多的蛋白质、植物油、磷脂、维生素、铁锌等矿物质,有助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力,是较好的小零食。
14、少吃肥肉、盐腌、烟熏和油炸的食品。
15、巧克力不是营养品。
巧克力热量高,但营养价值较低,吃巧克力太多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影响胃口,不能多吃。
16、每天适量饮水有益健康,白开水是最好的饮用水。
多喝白开水,少喝甜饮料。
17、学生每天饮水要做到多次少量,每次200毫升左右,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
18、长期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可能造成青少年身材矮小、骨折、龋齿、肥胖的危险,别把饮料当作白开水。
19、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类。
现代营养学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大营养素。
20、蔬菜可供给人体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素等,因此我们需要每天摄取蔬菜。
校园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校园食品卫生安全是一项密切关系到学生健康的重要工作,也是学校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为了保障学生的饮食健康,学校应该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一、学校食品供应管理1.净菜净肉的供应:学校餐厅要选择正规的食品供应商,确保食材的质量安全。
进货前要查看供应商的相关证照,并严格检查食材的新鲜度和卫生情况。
同时,要求供应商提供食品安全合格证明,确保食材和菜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食品储存保管:学校餐厅要建立合理的食品储存和保管制度,将食品分门别类、分类储存,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冷藏食品和易变质食品要储存在低温环境下,避免食品变质。
3.餐具消毒清洗:学校餐厅要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清洗,确保餐具的清洁和卫生。
餐具要分开进行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同时,要加强餐具消毒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确保消毒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食品加工操作规范1.食品加工场所的卫生:食品加工场所要保持干净整洁,无杂物堆放。
地面、墙壁、操作台面等要定期清洁消毒,并保持通风良好。
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洗净双手,佩戴帽子和口罩,避免身体直接接触食品。
2.食品加工工艺控制:食品加工要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避免使用过期食材和添加过量的调料。
加工食品要经过彻底煮熟或者烹调处理,确保食品没有生熟混搭的现象。
3.食品加工时间控制:食品加工要严格控制时间,避免食品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暴露,产生细菌滋生。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食品的快速降温,防止细菌滋生。
三、餐厅环境卫生1.餐厅桌椅摆放整齐,地面保持干净,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餐厅内设置垃圾分类桶,供师生将餐后的垃圾分类投放。
3.餐厅内设置手消毒液或洗手池,供师生餐前餐后清洁双手。
四、食品卫生监督与检查学校要建立食品安全监督与检查机制,加强对食堂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工作。
可以通过重点检查食堂的食品质量、食品加工工艺是否符合标准等。
同时,向学生和家长公布食堂的卫生情况,接受师生和家长的监督和建议。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宣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材料一、学生个人饮食卫生要求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2、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自己用过的餐具要洗净消毒,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3、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超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不买“三无”产品。
4、打开包装食品时要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的食品。
若食品发粘,有异味,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均不能食用。
5、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食品,不饮生水,少喝冷饮,少吃冰冻食品。
6、多吃新鲜水果、疏菜、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少吃油炸食品。
7、保持室内清洁、通风。
二、常见食物中毒的预防(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从防止食品受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方面采取措施:1、避免污染。
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
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应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和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2、控制温度。
即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以下。
3、控制时间。
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
如: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4、清洗和消毒。
这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
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5、控制加工量。
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
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一、引言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食品的摄入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保障小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食品卫生安全教育进行探讨。
二、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1. 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各项机能尚未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
如果摄入了不卫生、不合格的食品,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等疾病,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2. 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食品卫生安全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只有保障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不仅会给受害家庭带来痛苦,还会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三、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的目标1. 增强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通过食品卫生安全教育,让小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食品安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教育,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乱吃零食、不吃过期食品等。
3.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小学生学会识别和拒绝不安全食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法1. 开设食品卫生安全课程学校可以将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2. 开展食品安全主题活动学校可以定期开展食品安全主题活动,如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食品安全知识讲座等,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3.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加强家校沟通,共同为学生营造安全的饮食环境。
4. 社会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关注度。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一)1、什么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危害。
2、在您选购食品时,务必做到“六不买”(1)无证无照经营的食品不能买。
在您选购食品时,尽可能挑选在大中型商场、超市、粮油专卖店、食品安全示范店和证照齐全的食品店等正规店铺购买。
如果您购买的食品是在无证、无照经营的摊贩或活动商贩处购买的,一旦产生消费纠纷或者食品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您将很难追偿或索赔,合法权益没法保证。
(2)有包装的食品标签内容不全的不能买。
标识内容不全、不清楚的包装食品,一样都不是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样的食品不能买。
(3)感觉不好的食品不能买。
感觉不好的食品是指变味、变色、沉淀、混浊、杂质、絮状物、结块、异物、发粘、返砂、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油脂酸败、霉变生虫、腐败变质等现象。
这样的食品不能买。
(4)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的食品不能买。
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的食品是指一些不法分于为谋取暴利对食品采取掺兑、替换、抽取、装潢、混充、假冒等手段,使食品质量着落,有的乃至带毒,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建议您最好到正规的店铺购买,以防上当受骗。
(5)露天经营的食品不能买。
露天经营的食品一样情形下无防蝇防尘设施、无食品专用用具,其食品极易遭到污染,直接影响到您的健康。
(6)过期食品不能买。
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一旦过期,食品质量就会产生变化,失去原有的风味和滋味,有的乃至会变质,食用后可能影响到您的健康,还可能产生食品中毒事件,这样的食品不能卖。
3、经营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承当的法律责任销售明知是过期、变质、掺假掺杂、假冒伪劣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经营者除接受工商部门的处罚外,消费者可以根据《食品安全法》,要求经营者支付10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
如消费者购买了一袋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奶粉,支付的价款是15元,那么在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情形下,消费者有权向经营者要求10倍价款的赔偿,即为150元的惩罚性赔偿。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宣传近年来,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宣传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面对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儿童肥胖的日益严重化,学校在食品安全和营养宣传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
本文将从营养知识普及、食品安全教育、食品供应标准、配餐服务品质、食品安全监控、食品回收利用、厨房卫生管理、食品过敏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家校共育、食品安全和营养教育活动以及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宣传的总结等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营养知识的普及是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宣传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校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如课堂讲解、宣传板、海报等,向学生普及营养知识。
只有让学生了解到食品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才能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食品安全教育是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宣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食品安全人员进行讲座,向师生们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在学校食堂,应增设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栏目,通过展示食品安全标准、饮食搭配和处理食品中出现问题的方法,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供应标准是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宣传的基础。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食品供应标准,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确保所供食品的品质安全。
同时,学校还要与食品供应商保持沟通,及时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的最新信息,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
配餐服务品质是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宣传的重要环节。
学校食堂应配备专业的厨师和营养师,制定合理的菜单,合理搭配食材,确保食品的口味和品质。
此外,餐饮服务人员也应具备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食品安全监控是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宣传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配备专业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加强对食品供应商和食堂的监管。
定期组织食品安全检查,开展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学生的食品安全。
食品回收利用是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宣传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之一。
学校应设立食品回收利用站,将剩余食材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减少食物浪费。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食物回收利用活动,引导他们从小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
校园食品安全校园食品安全是指在学校环境中,确保学生和教职工食用的食品符合卫生安全标准,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规定。
校园食品安全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关系到泛博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学校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食品采购、存储、加工、供应等环节的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
2.明确责任分工:学校应明确食品安全管理的责任分工,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应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要求和措施,确保食品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食品采购与供应1.选择合格供应商:学校应与合格的食品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2.严格食品采购检验:学校应建立食品采购检验制度,对采购的食品进行检验,确保食品符合卫生安全标准。
3.加强食品供应管理:学校应加强对食品供应环节的管理,包括食品储存、加工、配送等环节,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
三、食品卫生安全监管1.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学校应定期进行食品卫生监测,包括对食品样品进行微生物检验、重金属检测等,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2.建立食品安全档案:学校应建立食品安全档案,记录食品采购、检验、供应等环节的相关信息,便于追溯和监督。
3.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增强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四、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1.建立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应建立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应急职责和处置措施,确保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应对。
2.加强食品安全事件监测和报告:学校应加强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3.开展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学校应组织专业人员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追究责任,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处罚措施,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再也不发生。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材料
一、学生个人饮食卫生要求
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2、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自己用过的餐具要洗净消毒,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3、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超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不买“三无”产品。
4、打开包装食品时要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的食品。
若食品发粘,有异味,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均不能食用。
5、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食品,不饮生水,少喝冷饮,少吃冰冻食品。
6、多吃新鲜水果、疏菜、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少吃油炸食品。
7、保持室内清洁、通风。
二、常见食物中毒的预防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从防止食品受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方面采取措施:
1、避免污染。
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
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应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和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2、控制温度。
即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
生物的生长繁殖。
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以下。
3、控制时间。
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
如: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4、清洗和消毒。
这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
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5、控制加工量。
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
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二)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1、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
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涤剂(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
2、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
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坏。
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
3、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
烹调时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
4、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
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使用;有腌制肉制品时,所使用的亚硝酸盐不得超过《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
标准》(GB2760)的限量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