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权的流动性增强,股权结构逐渐分散化,收购方式 呈多元化
• 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得以实现,为市场化的并购 奠定基础
并购重组监管思路的 新变化
背景:两法修订
《公司法》的修订(与并购有关) 强调公司自治,体现公司章程的重要性 允许一人公司、分期注资、出资形式多样化(股权)、 对外投资不受净资产百分之五十的限制 强化控股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管人 员的责任
– 未配合上市公司履行披露的义务,导致上市公司承担 民事、行政责任的,公司有权对实际控制人起诉
– 未履行报告、公告义务,上市公司知悉后立即公告; 实际控制人仍未披露,董事会查询,报告监管部门; 证监会责令改正,对实际控制人查处
• 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责任:
• 实际控制人未履行报告、公告义务,不配合,或者实 际控制人存在禁止收购情形的,董事会应当拒绝接受 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提交的提案或临时议案,向监 管部门报告
收购人的主体资格(Art.6)
– 收购人为自然人,存在《公司法》第147条规定情 形:
•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 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者因犯罪 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
• 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 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 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
• 要约价格:收购人前6个月支付的最高 价格与与前30个交易日均价孰高;与 市价不挂钩的,由财务顾问把关,陈述 理由
• 要约期限:30日-60日,有竞争要约 时除外
• 要约收购的底限:5%
要约收购的特别要求(Art27,36)
• 要约收购的支付手段:现金、证券、现金与证 券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以退市为目的的全面要 约和证监会强制全面要约,收购人必须采取现 金方式;以证券作为支付手段的,应当同时提 供现金方式供投资者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