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相关规范标准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11.74 KB
- 文档页数:4
智能化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相关规范、标准、规程一、智能化系统配置通用办公建筑为例.1.信息化应用系统1。
1、公共服务系统1.2、智能卡应用系统1.3、物业管理系统1.4、信息设施运行管理系统1。
5、信息安全管理系统2.智能化集成系统2.1、智能化信息集成(平台)系统2.2、智能化信息应用系统3.信息设施系统3。
1、信息接入系统光纤到楼层、光纤到桌面等等.3。
2、综合布线系统3。
3、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3.4、无线对讲系统3.5、信息网络系统3。
6、有线电视系统3。
7、公共广播系统3。
8、会议系统3.9、信息导引与发布系统3。
10、用户电话交换系统4.建筑设备管理系统4.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4.2、建筑设备能效监管系统5.公共安全系统5。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2、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停车库管理系统。
5。
3、安全防范综合管理(平台)系统6.机房工程6。
1、信息接入机房6。
2、有线电视前端机房6。
3、信息设施系统总配线机房6.4、智能化总控制室6。
5、信息网络机房6。
6、消防控制室6.7、安防监控中心6。
8、智能化设备间二、系统集成《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三、安防工程主要规范《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安全防范工程建设与维护保养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 70—201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GA1081—2013)《安全防范工程监理规范》(GA/T 1184—2014)《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676-2010)《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要求》(GA 38—2015)《银行自助设备、自助银行安全防范的规定》(GA 745—2008)《银行自助服务亭技术要求》(GA 1003—2012)《银行业务库安全防范要求》(GA 858 2010)《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571—201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2002)《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治安防范要求》GA 837—2009《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2000)《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GB10408。
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与要求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标准与要求能够有效地指导施工方进行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标准与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一、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 设备选型与工程设计符合相关规定:智能化工程的设备选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工程设计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确保智能化设备安装与布线符合工程实施要求。
2. 施工过程符合要求:施工过程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确保材料的选择、安装及接线等环节符合规定。
特别是在智能化设备安装和调试过程中,需要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接地系统符合标准:智能化工程的接地系统是保障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接地系统的设计与布线进行检查,确保接地电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控制系统可靠性验证:智能化工程的控制系统是实现智能化功能的核心,验收过程需要对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包括对控制程序的检查、仪表的校准及控制逻辑的测试等环节。
5. 安全防护措施完善:智能化工程需要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验收过程中需要对安全设施的配置与设置进行检查,确保满足安全管理要求。
二、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要求1. 技术人员资质要求: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密切相关。
验收中需要核实施工单位人员的从业资质,确保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编程能力和系统调试经验。
2. 施工过程文件管理:施工过程中生成的各类文档和档案需要按照规定进行管理,以备验收和维护使用。
验收要求施工方提供符合规定的施工记录、巡检报告和设备测试报告等文件。
3. 验收测试数据记录:验收过程中需要对设备的各项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包括设备参数、运行状态、通讯测试结果等。
这些记录是验收合格的依据,并能够为今后工程维护和故障排除提供参考依据。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 引言智能建筑作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建筑形态,具备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等特点,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和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然而,由于智能建筑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技术和设备,其工程质量验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为了确保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明确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和程序。
2. 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楼、智能商业综合体等。
同时,本规范适用于符合国家智能建筑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的工程项目。
3. 质量验收程序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遵循以下程序:3.1 前期准备在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前,应做好以下前期准备工作:•梳理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建立完整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台账,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验收环节;•检查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并进行相关检测。
3.2 施工质量验收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建筑物结构和外观的验收,包括建筑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外墙装饰等;•智能化设备的验收,包括传感器、控制器、自动化设备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操作;•智能系统的验收,包括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确保系统功能正常,并与建筑物的其他系统协调运行;•网络和通信设施的验收,包括网络布线、通信设备等,确保网络通信畅通无阻。
3.3 工程质量评估根据智能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和验收结果,进行工程质量评估,包括以下内容:•对智能建筑工程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和判断,比如建筑物的节能性能、智能化程度等;•根据评估结果,对智能建筑工程进行等级划分,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方案。
4. 质量验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以下标准和要求:•符合国家和地方建筑、电气、安全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国家智能化建设的相关规划和政策要求;•符合国家智能建筑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符合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的要求;•符合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项目的检验标准。
一、总则1.为统一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本工作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由昆明竞运达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新建、扩建、改建智能化工程的验收。
3.本规范为智能化工程能用验收规范,考虑到各智能化工程的系统配置不尽相同,验收项目可适当增减,以设计方案描述的功能为准。
4.本规范尚在不断充实完善,本规范中未涉及系统的验收主要验收施工质量及系统功能,并以设计方案描述的功能为准。
二、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1. 一般规定1.1系统的工程验收应由工程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代表组成验收小组,按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
验收时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应立卷,归档。
1.2各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当验收不合格时,施工单位返修直到合格后,再行验收。
1.3系统的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1.3.1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1.3.2 系统质量的测试;1.3.3 图纸、资料的移交。
2. 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2.1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的项目和内容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目内容抽查百分数(%)交接间、设备间、设备机柜、机架1、规格、外观2、安装垂直、水平度;3、各种螺丝必须紧固;4、油漆不得脱落,标志完整齐全。
100面板安装1、面板允许水平误差<2mm;2、面板允许垂直误差<2mm;3、面板距地面300mm。
52.2建设单位应对隐蔽工程工程随工验收、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办理签证,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
3. 系统质量测试3.1系统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项目内容抽查百分比(%)基本链路电气测试1、接线图测试。
2、测试长度。
3、基本链路衰减,信道减测试。
4、近揣串音测试。
5通断测试线路是否为通路。
100表1 信道衰减量频率(MH Z)3类(dB)5类(dB)1.00 4.22.54.00 7.3 4.58.00 10.2 6.310.00 11.5 7.016.00 14.9 9.220.00 ____ 10.325.00 ____ 11.431.25 ____ 12.862.50 ____ 18.5100.00 ____ 24.0表2 基本链路衰减量频率(MH Z)3类(dB)5类(dB)1.00 4.22.54.00 7.3 4.58.00 10.2 6.310.00 11.5 7.016.00 14.9 9.220.00 ____ 10.325.00 ____ 11.431.25 ____ 12.862.50 ____ 18.5100.00 ____ 24.0 在选定的某一频率上信和到和基本链路衰减量应符合上表的要求,信道的衰减包括10m(跳线、设备连接之和)表3 信道近端串音(最差线间)频率(MH Z)3类(dB)5类(dB)1.00 39.1 60.04.00 29.3 50.68.00 24.3 45.610.00 22.7 44.016.00 19.3 40.620.00 ____ 39.025.00 ____ 37.431.25 ____ 35.762.50 ____ 30.6100.00 ____ 27.1表4 基本链路近端串音(最差线间)频率(MH Z)3类(dB)5类(dB)1.00 40.1 60.04.00 30.7 51.88.00 25.9 47.110.00 24.3 45.516.00 21.0 42.320.00 ____ 40.725.00 ____ 39.131.25 ____ 37.662.50 ____ 32.7100.00 ____ 29.3 近端串音是对电缆内,二条线对间信号的感应。
本工程所说明的技术规范是以国家发布的所有现行规范及地方政府有关的现行规定。
1.1 管理团队:分包人需提供完整的项目管理团队构架表,并在投标时汇总主要负责人的资格证书,并确保主要岗位人员按时到位,成为未来项目的执行团队。
分包人项目管理人员必须不少于:项目经理1 名、技术负责人1 名,各专业班组长等。
以上人员详细资料在技术标中详细列出,一经确定不得更换!分包单位接到发包人项目部进场通知书后3 天内上述管理人员需全部到齐。
如上述关键岗位人员浮现缺失情况,按每人每月5000 元从合同总金额中扣除相关费用(不足一月按一月计算)。
1.2 主要管理人员要求:1)项目经理职责负责整个工程的系统管理,人员调度,技术支援,协调与发包人及其他管理部门的关系,签送工程联系单,组织工作人员编制整个工程的进程计划表,指导现场工程人员施工。
工程结束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最后的验收。
2)技术负责人职责负责施工图纸技术交底,与项目经理、施工工长内部交底,确保工期及施工进度。
3)施工过程中,我司不强制要求项目经理常驻现场,但必须保持通讯畅通;并且分包人必须满足各工种技术负责人常驻现场,能够及时处理及协调施工期间各类问题。
1.3 安全管理1 )项目部在开工前重视对邻近建造物、构筑物、地下管线、市政公用设施进行勘察,若有需要进行安全防护。
2)材料、构件应按标化工地标准堆放。
3)夜间施工时,必须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4)施工现场设置各类警告标志牌。
5)零碎工具必须放入工具袋内,不应向上或者向下乱抛工具、材料等,严防高空物体坠落。
6)电焊高空作业时,应设监护人员密切注意其动态,遇有危(wei)险迹象时应即将拉闸营救,带病人员不得上高空,酒后不许施工,使用梯子时底部采取防滑措施并有监护人方可操作。
7)运物和行走通道、走台应畅通无阻,对土建的预留洞应有防护设施和明显标记,晚间施工应挂信号灯。
8)起重臂下或者高压线附近严禁站人。
9)气候炎热时高空作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智能化施工规范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
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5、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程GB/T 2887-2000
6、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T300003-93
7、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的技术规程GB6650-86
8、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
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
1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11、建筑设计防火规程GB50016-2006
1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
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
14、厅堂扩声系统设计系统GB50371-2006
1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17、固定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5076-2005
18、本地电话网局间中继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
建筑智能楼宇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建筑智能楼宇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是保障建筑智能化设备顺利安装、正常运行的重要依据。
在建筑工程中,智能楼宇系统是为了提升建筑的节能、舒适性和安全性而运用的技术手段,因此施工及验收标准至关重要。
1. 施工标准1.1 设计规范建筑智能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并根据建筑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设计应全面考虑建筑的结构、功能需求以及使用环境,提供科学合理的智能化方案。
1.2 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采用优质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经验,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1.3 工程进度智能楼宇工程的施工周期通常较长,施工单位应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按照进度要求进行施工。
及时处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工程按时交付使用。
2. 验收标准2.1 安全性验收智能楼宇系统涉及到建筑的安全性,验收过程中需重点检查系统的防火、防盗等功能是否正常,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达标。
2.2 功能性验收验收过程中还需检查智能楼宇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包括空调、照明、门禁、监控等系统的功能是否齐全有效,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2.3 质量验收最后,验收过程还需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包括设备的安装是否牢固、线路布置是否规范、整体系统运行是否稳定等,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总之,建筑智能楼宇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提高建筑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工程施工和验收,确保智能楼宇系统发挥最大效益。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智能建筑工程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趋势,这种建筑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供更高效、智能化的服务。
为了保证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其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对其进行严格的验收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相关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并提高整体建筑质量的水平。
一、验收范围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该覆盖建筑物的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空调、消防、安防、通信等各个方面。
同时还需要对建筑设备和智能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进行验收。
二、验收标准1. 结构验收:智能建筑工程的结构验收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标准规范,包括建筑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抗震设计规范等。
主要验收内容包括结构施工质量、主体抗震性能等。
2. 电气验收:智能建筑的电气验收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防雷、接地等有关规定与标准。
主要验收内容包括电路设计、线路敷设、装置接线、设备安装和试验等。
3. 给排水验收:智能建筑的给排水系统验收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规范和建筑设计要求。
主要验收内容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供热供冷等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情况。
4. 暖通空调验收:智能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主要验收内容包括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质量和调试情况。
5. 消防验收:智能建筑的消防系统验收应符合国家消防法规定和有关标准规范。
主要验收内容包括消防设备的选型、安装质量和性能测试等。
6. 安防验收:智能建筑的安防系统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主要验收内容包括安防设备的布设、调试和性能测试等。
7. 通信验收:智能建筑的通信系统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主要验收内容包括通信设备的安装、接线和性能测试等。
三、验收程序1. 准备工作:建设单位需要提供智能建筑工程的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等相关资料,并与验收单位进行沟通,明确验收要求和时间。
2. 现场勘查:验收单位组织专业人员对智能建筑工程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并核实施工质量和设计文件的符合程度。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1 总则1.0.1 为加强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定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和验收的组织程序和合格评定标准,保证智能建筑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
1.0.3 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系统检测 system checking and measuring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白检完成并经过试运行后,采用特定的方法和仪器设备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并给出结论。
2.1.2整改 rectification对工程中的不合格项进行修改和调整,使其达到合格的要求。
2.1.3 试运行 trial running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和自检完成后,系统按规定时间进行连续运行的过程。
2.1.4项目监理机构project supervision监理单位派驻工程项目负责履行委托监理合同的组织机构。
2.1.5验收小组 acceptance group工程验收时,建设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形成的、承担验收工作的临时机构。
2.2 符号HFC——混合光纤同轴网ICM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P——网络互联协议PCM——脉冲编码调制QoS——服务质量保证VLAN——虚拟局域网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包括工程实施的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工程验收。
3.1.2智能建筑工程的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表3.1.2 智能建筑工程的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3.1.3系统试运行应连续进行120h。
试运行中出现系统故障时,应重新开始计时,直至连续运行满120h。
3.2 工程实施的质量控制3.2.1工程实施的质量控制应检查下列内容: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2图纸会审记录;存在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时,还应检查设计变更记录和工程洽商记录;3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和设备开箱检验记录;4隐蔽工程(随工检查)验收记录;5 安装质量及观感质量验收记录;6自检记录;7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8 试运行记录。
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一部关于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的规范性文件。
该规范围适用于新建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和改建的智能化改造工程施工。
该规范的目的是规范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行为,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智能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可靠及节能环保。
具体规定如下:一、总则1.1 规范名称:《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1.2 规范适用范围: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和改建的智能化改造工程的施工,不适用于其他类型工程施工。
1.3 规范引用标准:GB/T 50430《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标准。
二、施工组织2.1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方案、施工图纸和合同要求组织施工,并制定相应的工程施工计划。
2.2 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质量检验标准,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3 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2.4 施工单位应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协作,及时解决工程施工中的问题。
三、材料选择与验收3.1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智能化建筑材料且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
3.2 施工现场应对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程存放。
3.3 材料应有质量保证书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四、工程施工4.1 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标准和施工方案,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4.2 施工人员应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调整和改进,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4.3 施工人员应注意施工现场的环保,减少建筑垃圾产生。
五、工程质量检验六、工程交付与保修6.3 工程交付后,施工单位应持续提供保修服务,并及时解决工程质量问题。
本规范为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为提高施工质量和保障智能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1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为了确保智能化工程的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智能工程施工质量规范。
以下将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施工验收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相关工程管理经验,熟悉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规范。
2. 材料准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智能化设备、材料和配件。
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 施工方案:编制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施工顺序、质量控制点、安全措施等。
4. 施工图审查:对智能化工程施工图进行审查,确保施工图设计符合规范要求。
二、施工过程1. 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规范要求。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2. 施工顺序: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3. 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包括设备安装、线路敷设、系统调试等。
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4. 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5.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验收1. 验收标准: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
2. 验收程序:按照验收标准进行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验收过程中,对不合格项进行整改,直至合格。
3. 验收资料:收集整理智能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包括施工图、施工方案、施工记录、检验报告等。
4. 验收报告:编制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报告,对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5. 验收备案:将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报告报相关部门备案。
总之,智能工程施工质量规范是确保智能化工程质量的基石。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相关规范,确保工程质量,为我国智能化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智能化工程验收管理办法智能化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集团智能化系统新建、改建工程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纠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及各下属公司商业写字楼、住宅小区、会所项目的新建、改建智能化工程;第二章智能化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第三条智能化工程竣工验收的规范依据智能化设计和安装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验收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2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2003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02第四条智能化工程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1.工程合同2.投标文件和工程合同;3.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和联系函。
4.有关施工记录及工程所用的材料、构件、装备质量合格文件及验收敷陈单。
5.施工单位提供的有关质量保证文件。
第三章验收内容及标准第五条验收合格标准在正式竣工验收过程中,各单位检查人员应严格按照以下标准完成对智能化工程质量的进行评定,满足以下所有要求整个智能化系统验收结果才能评定为合格:a)设备、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及生产商满足施工单位投标技术计划的商定,如招标技术计划中未说明,应满足招标技术要求的规定,差异部分应提交设计变更资料;b)工程技术资料的核查结果合格;c)工程安装质量及观感检查结果合格;1d)系统控制功能检查结果合格;e)全部子系统工程均达到合格标准;第六条工程安装质量及观感检查智能化工程安装质量观感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检查项目表面检查内容1.无水泥、涂料划痕2.无倒刺,油漆均匀3.盖板无倒置安装现象机柜、机箱、控制柜固定4.机柜、护罩内不该有明显灰尘、昆虫及垃圾1.支架、立柱、控制箱等安装牢固,手摇无晃动。
2.室外草地安装的立柱有混凝土基础。
线槽桥1.尺寸及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架安装2.安装走向无明显弯曲3.吊杆、支架安装标准4.接地满足规范要求电缆1.桥架/线槽内电缆容量恰当,盖板能正常覆盖;2.规格符合设计要求;3.电缆绑扎整齐,不凌乱;电气4.线管固定牢固,电缆无裸露现象;5.分线使用专用线夹;6.接头施工规范7.标签固定良好,易辨识、耐久光缆1.按照规范施工;2.必须进行端接,用跳线连接设备3.多余的光纤收纳在端接箱内,严禁裸露无保护.设备检查位置室外、弱电井、机房、控制中心。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验收标准一、综合布线系统1、线缆敷设线缆的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走向合理,无交叉、扭曲、损伤等现象。
线槽、线管的安装应牢固,接口严密,表面光滑,无毛刺。
线缆的标识应清晰、准确,便于维护和管理。
2、线缆测试对线缆的连通性进行测试,确保所有线路畅通无阻。
测试线缆的衰减、串扰等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
3、配线架和跳线配线架的安装应牢固,排列整齐,标签清晰。
跳线的连接应牢固,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
二、安防监控系统1、摄像机安装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能够覆盖重点区域,无盲区。
摄像机的安装角度应合理,图像清晰,无抖动、模糊等现象。
室外摄像机应具备防水、防尘、防雷等功能。
2、图像质量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色彩还原度应符合要求,能够清晰地分辨人物、车辆等目标。
图像应无噪点、雪花、条纹等干扰。
3、存储与回放存储设备的容量应满足设计要求,能够保存规定时间的录像。
录像的回放应流畅,能够快速检索、定位指定时间段的图像。
4、报警功能当发生异常情况时,系统应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息准确无误。
与其他系统的联动应灵敏、可靠。
三、门禁管理系统1、读卡器与门锁安装读卡器和门锁的安装位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操作灵活。
安装应牢固,外观整洁,无破损。
2、权限管理系统应能够对不同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权限设置准确无误。
权限的变更应及时生效,操作简单。
3、开门记录系统应能够准确记录每次开门的时间、人员等信息,记录完整,可查询。
4、与消防系统联动当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门禁系统应能自动解锁,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畅通。
四、车辆管理系统1、道闸安装道闸的安装应牢固,运行平稳,无卡顿、异响等现象。
道闸的起落速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有效控制车辆进出。
2、车牌识别车牌识别系统的准确率应达到规定要求,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车牌。
对特殊车牌(如新能源车牌、军警车车牌等)的识别应支持。
3、收费管理收费系统的计算应准确无误,收费标准设置合理。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是指在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具体规范和验收要求。
本文将从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定义、施工标准和验收标准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定义建筑智能化工程是指在建筑物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使建筑物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工程。
智能化建筑系统通常包括建筑自动化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等,旨在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能效性。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标准1. 设计规范:智能化建筑工程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设计规范,并考虑智能化系统的布局、配线、安装等要求。
2. 施工工艺:智能化工程施工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包括线路敷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环节。
3. 材料选择: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智能化建筑材料,确保施工质量和系统稳定性。
4. 安全要求: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和建筑物安全。
5. 进度控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智能化工程的施工任务,避免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进度。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验收标准1. 系统功能验收:对智能化建筑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 设备完好:确认智能化设备完好无损,符合规范要求。
3. 安全性检查:对智能化系统进行安全性检查,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4. 文件齐全:验收时需提供建设单位需求的相关文件,包括设计文件、设备清单、验收报告等。
5. 系统兼容性:智能化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与其他建筑系统正常配合运行。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是确保建筑智能化系统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
建议相关从业人员在施工和验收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执行,确保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建筑物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159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39—2003,自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5.2、5.5.3、7.2.6、7.2.9、7.2.11、11.1.7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年7月1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设技函[2001]002号文件《关于成立<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编写工作领导小组和编写工作组的通知》的要求,由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会同其他参编单位组成规范编写组编写完成的。
在编写过程中,规范编写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分析,认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和质量验收方面的实践经验,部分汲取了有关国际标准,以《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为依据,按照“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方针,遵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的编写原则,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多次修改,最后经审定定稿。
本规范主要内容是对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电源与接地、环境和住宅(小区)智能化等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做出规定。
本规范将来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时,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力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议,请将有关资料寄送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邮政编码:100083;地址:北京清华同方科技广场),以供修订时参考。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智能建筑是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设备和各种传感器等科技手段,实现建筑物与环境、设备之间智能互联、自主运行和高效管理的建筑形态。
在智能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质量验收是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建筑整体质量验收、设备系统质量验收以及智能化功能验收三个方面,探讨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规范。
一、建筑整体质量验收在智能建筑的整体质量验收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安全:确保智能建筑的结构牢固、稳定,能够承受各种自然灾害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2. 施工质量:检查智能建筑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物各个部位的连接、装修等细节达到要求。
3. 通风与采光:确认智能建筑的通风系统设计合理,室内采光满足使用需求。
4. 防水与隔热:验收智能建筑的防水和隔热层,保证建筑物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具有较好的性能。
5. 设备接入与联动:检查智能建筑内各类设备的接入情况和联动效果,确保各项智能设备的正常工作。
二、设备系统质量验收智能建筑的设备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给排水系统、安防系统、照明系统等,对于这些设备系统的质量验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设备安全性:确认智能建筑的电力系统和相关设备的安全性,如电路是否合理、线缆是否牢固、设备是否有过载保护等。
2. 设备有效性:验证智能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安防系统能够有效监控,照明系统能够提供充足的照明。
3. 设备稳定性:检测设备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其能够长期运作而不发生故障。
4. 设备智能性:验收各类智能设备的功能,确保其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自动控制和操作。
三、智能化功能验收智能建筑的核心是其智能化功能,包括智能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系统等。
对于智能化功能的验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完备性:检查智能建筑的智能控制系统是否具备预期的功能,人机交互系统是否响应迅速、界面友好等。
2. 功能正确性:验证智能建筑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实施各项操作,人机交互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和响应用户指令。
智能化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
相关规范、标准、规程
一、智能化系统配置
通用办公建筑为例。
1.信息化应用系统
、公共服务系统
、智能卡应用系统
、物业管理系统
、信息设施运行管理系统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2.智能化集成系统
、智能化信息集成(平台)系统
、智能化信息应用系统
3.信息设施系统
、信息接入系统光纤到楼层、光纤到桌面等等。
、综合布线系统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无线对讲系统
、信息网络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
、会议系统
、信息导引与发布系统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
4.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建筑设备能效监管系统
5.公共安全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停车库管理系统。
、安全防范综合管理(平台)系统
6.机房工程
、信息接入机房
、有线电视前端机房
、信息设施系统总配线机房
、智能化总控制室
、信息网络机房
、消防控制室
、安防监控中心
、智能化设备间
二、系统集成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三、安防工程主要规范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安全防范工程建设与维护保养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70-201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GA1081-2013)
《安全防范工程监理规范》(GA/T1184-2014)
《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676—2010)
《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要求》(GA38-2015)
《银行自助设备、自助银行安全防范的规定》(GA745-2008)
《银行自助服务亭技术要求》(GA1003-2012)
《银行业务库安全防范要求》(GA8582010)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571—201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2002)《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治安防范要求》GA837-2009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2000)
《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2000)
《微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2000)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2000)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2000)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2009)
《振动入侵探测器》(GB/—2008)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GB15209—2006)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GAT1127-2013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644—2006)
GAT761-2008《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四、消防工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农村防火规范》(GB50039—2010)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DB32/T1198-200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
《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50156—201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15)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6—2010)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2—2014)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
《消防技术文件用消防设备图形符号》(GB4327—2008)
《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17—2005)
《消防词汇》(GB/)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执行)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五、楼宇自控(BA)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2013)六、电视系统
卫星电视、闭路电视(有线电视)、传输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1996)《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41—89)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9)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七、广播系统
公共广播及紧急广播系统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41—89)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9)
《工业企业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629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八、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CECS119—2000)九、图例图集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合》(00DX001)《电工术语》(GB/T2900)
《消防文件用设备图形符合》(GB/T4327—2008)
《消防词汇》(GB/)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合》(GB/T4728)
《电气设备图形符合》(—2008)
《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GB/T6988)
《导体的颜色或数字标识》(GB7947—2010)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2—2007)
《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合》(YD/T5015—2015)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合》(GA/T74—2000)
《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合》(GAT229—1999)
《管路系统的图形符合》(GB/—2008)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
《电气工程CAD制图规则》GB18135-2000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施工图集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集6_弱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