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密度测量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1.质量为9千克的冰块,密度为0.9×103千克/米3.求冰块的体积?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多大?已知:m(冰)=9㎏p(冰)=0.9×10³㎏∕m³p(水)=1×10³㎏∕m³解:V(冰)= m(冰)/p(冰)=9㎏/0.9×10³㎏∕m³=10-²m³V(水)= m(冰)×/p(水)=9㎏/1×10³㎏∕m³=9×10-³m³答;冰块的体积是10-²m³,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是9×10-³m³。
2.金属的质量是6750千克,体积是2.5米3这块金属的密度是多少?若将这块金属截去2/3,剩下部分的密度是?已知:m=6750㎏V=2.5m³解:p=m/v=6750㎏/2.5m³=2.7×10³㎏/m³答:这块金属的密度是2.7×10³㎏/m³若将这块金属截去2/3,剩下部分的密度是2.7×10³㎏/m³。
3.铁的密度是7.8×10 3千克/米3,20分米3铁块的质量是多少?已知:p=7.8㎏×10³/m³V=20dm³=2×10-²m³解;m=p×v=7.8㎏×10³/m³×2×10-²m³=156㎏答:铁块的质量是156㎏5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则一块体积为80 cm3的冰全部熔化为水后,水的质量是多少g,水的体积是多少cm3.已知:p(冰)=0.9×10³㎏/m³=0.9g/cm³p(水)=1g∕cm³V(冰)=80 cm³解:m(水)=m(冰)=p(冰)×V(冰)=0.9g/cm³×80 cm³=72gV(水)=m(水)/p(水)=72g/1g∕cm³=72 cm³答:水的质量是72g,水的体积是72cm³。
初二物理密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静止在花朵上的是一种叫“全碳气凝胶”的固体材料,它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
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只有0.016g,则它的密度为为____g/cm3合_________kg/m3。
【答案】1.6×10-4 0.16【解析】因为1g/cm3=1000kg/m3,所以“全碳气凝胶”的密度ρ=m/V=0.016g/100cm3=1.6×10-4g/cm3=0.16kg/m3。
【考点】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单位的换算2.北京奥运游泳场馆“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它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裂;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此外,即便是冰雹撞击薄膜的巨响也不能传递到场馆之内。
关于这种建筑材料说法错误的是()A.密度小B.分子间无斥力C.熔点高D.隔音性较强【答案】B【解析】使用不同的材料就是使用不同材料特殊的物理属性,例如用金属做炒菜锅,是利用了金属的熔点高、导热性好等物理属性。
本题中的新材料ETFE材料“捧在手上轻若鸿毛”,说明此材料的密度较小;“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裂”说明其延展性好;“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说明其熔点高、隔热性能好;“冰雹撞击薄膜的巨响也不能传递到场馆内”说明其隔音性强。
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斥力。
【考点】物质物理属性的应用3.球雕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瑰宝。
球雕是经过钻磨、镂空、雕刻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如图所示。
球体在加工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答案】B【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则是相同的.球雕在加工的过程中,变化的是质量和体积,密度是不会改变的,故选B.【考点】密度4.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初二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试题1.小华选取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他先将天平放在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_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_______g。
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_______cm3,此石子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答案】(1)水平;零刻度;左;(2) 38.4;15;2.56×103。
【解析】(1)使用天平測量物体质量时,要进行两次调平:一是调节天平自身的平衡,分三步:首先取出天平放在水平台面,再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最后根据指针的偏转情况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具体方法为“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不偏不调”,天平平衡的标志是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正中央或在下中央偏离的幅度相同。
二是把物体放在天平左盘,通过向右盘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2)天平的读数方法是: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左边所对应的刻度。
先读出砝码的质量35g,再认清标尺上每一小格代表多少(即分度值),本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根据游码左边对应刻度读数是3.4g,故m=35g+3.4g=38.4g.使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时,应用液体与物体的总体积减去开始时液体的体积。
故V=45ml-30ml=15ml=15cm3。
已知质量与体积,可以根据密度计算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2.56g/cm3=2.56×103kg/m3。
【考点】天平的正确使用、利用天平与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2.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活动:(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于是小丽同学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
测量固体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m实验原理:p =V(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 V1;(3)用细线拴好固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 V2;(4)根据公式ρ = m计算固体的密度。
V V21如果固体漂浮水上:针压法(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 V1;(3)用细针将固体,缓慢的压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 V2;(4)根据公式ρ = m计算固体的密度。
V V21坠重法(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悬垂物缓慢放入水中,记录水的刻度 V1;(3)将固体和悬垂物,缓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 V2;计算固体的密度。
(4)根据公式ρ = mV V21测量液体密度正确:(1)调节天平;(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1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4)记录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液体的体积 V;(5) 根据密度公式ρ = m m12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
V错误:(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 m1(2)将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待测液体测出烧杯和待测液体总质量 m2(3)将杯中待测液体全部倒到量筒中,读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4)根据密度公式ρ = m m21计算出待测液体密度V特殊方式测密度:固体测量技巧溢水法实验器材:天平,水,溢水杯(1)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 m(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 m 0(3)将溢水杯装满水将固体缓慢的放入溢水杯中,用空烧杯收集溢出的水(4)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溢出的水质量 m 1(5) p = mp 水 m m液体测量技巧空瓶法(1)用天平测出空瓶质量 m 0(2)将空瓶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空瓶和水质量 m 1 (3)将水倒出,烘干空瓶,将空瓶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空瓶和待测液体 质量 m 2(4) p = (m 2 m 0) p 水 m m 1 0 1 0。
一、实验原理:ρ=m/v二、测量方法: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m,用量杯测量液体或者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v,用公式ρ=m/v计算密度三、测量密度的常规方法1、测定固体的密度(ρ固>ρ液)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水、待测物体测量方式用天平称出待测物体的质量m用量筒取适量水的体积v1用细线系住物体慢慢完全浸入在量筒中,记住此时体积v2利用公式ρ=m/v计算密度(v=v2-v1)易错点:在实验中,不能改变步骤的顺序,应先测量固体的质量,再测量固体的体积,因为测量固体的体积后,固体变得潮湿,不宜直接放在天平上,这样测量的固体质量的结果会偏大。
而且这样的实验方法中,固体应不溶于水且不吸水。
2、测定液体的密度器材:天平、量筒、烧杯、待测液体测量方式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1将部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中,体积为v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待测液体的质量m2利用公式:ρ=m/v算出密度(m=m1-m2)测量方式2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测量烧杯和待测液体的质量m2将烧杯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利用公式:ρ=m/v算出密度(m=m1-m2)易错点:建议使用第一种测量方式,第二种测量方式在倒入量筒时,会有部分液体残留在烧杯中,使被测液体的体积偏小,最后计算的密度的结果偏大四、密度测量的总结测量密度需要测量两个量,一个是质量,一个是体积。
质量一般用天平,体积一般同刻度尺或量筒量杯。
然后用公式ρ=m/v计算密度1、质量的测量方式。
固体:用天平测量液体:用差量法,m=m1-m2,m是最后得到的质量,m1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2是到处液体后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
2、体积的测量方法。
固体:形状规则的物体,用刻度尺测量并计算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沉在水底(密度大于液体的用细绳,密度小于液体的用针压法或坠物法)水面上升的体积是固体体积即v=v1-v2若固体溶于水,可使用油或者饱和溶液测量液体:用量筒测量易错点:读数时,一定要注意,如果液面有凸起,视线要与凸液面相平;如果液面有凹陷,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特殊方法测量密度(缺少工具)1、天平缺少砝码:用部分水的质量代替被测物体的质量。
中考物理知识点:密度的测量
店铺中考网为大家提供中考物理知识点:密度的测量,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中考物理知识点:密度的测量
1.测固体的密度
(1)测比水的密度大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量筒采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
(2)测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
利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有两种方法。
一是用细而长的针或细铁丝将物体压没于水中,通过排开水的体积,测出固体的体积。
二是在固体下面系上一个密度比水大的物块,比如铁块。
利用铁块使固体浸没于水中。
铁块和固体排开水的总体积再减去铁块的体积就等于固体的体积。
固体的质量、体积测出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固体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
(1)一般方法: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
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
(2)液体体积无法测量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借助于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进行测量。
测量方法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
b.将空瓶内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1;
c.将瓶中水倒出,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
测量密度的方法(中考必备)一、弹簧秤读数差法:若固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固体密度。
例1:给你一把弹簧秤、足量的水、细绳、如何测石块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3)推导:F浮=G1-G2V石= V排=F浮/ρ液g=(G1-G2)/ρ水gρ石=G石/V石g=G1÷( G1-G2)/ρ水g= G1ρ水/(G1-G2)二、比较法:若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大于待测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待测液体密度。
例2:给你弹簧秤、细绳、石块、足量的水和牛奶,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3)将石块浸没牛奶中下弹簧秤示数G3(4)推导: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1=G1-G2即ρ水gV石= G1-G2在奶中受到的浮力:F2=G1-G3即ρ奶gV石= G1-G3两式比较得:ρ奶= (G1-G3)ρ水/(G1-G2)三、沉锤法: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测量。
例3(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现有一木块、一铁块、足量的水、细绳、弹簧秤、测木块密度方法:(1)细绳系住木块,用弹簧称称出木块在空气中重G1(2)在木块下再系一铁块,将铁块浸没水中记下示数G2(3)将木块、铁块都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3(4)推导: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2-G3木块的体积为:V木= V排=F浮/ρ液g=( G2-G3)/ρ水g木块的密度为:ρ木= G木/V木g=G1ρ水/(G2-G3)四、曹冲秤象法:用此法可测固体密度,也可测液体密度。
例4:现有量筒、一个烧杯、足量的水、如何测一石块的密度。
方法:(1)将石块放入烧杯底部中央,再把烧杯放入水中,在烧杯和水面相交处作记号。
(2)将石块取出,向烧杯中倒水,一直到记号处与水面相平。
(3)将烧杯内的水倒入量筒内,记下体积V1(4)量筒内放入石块,使其浸没,记下体积V2(5)推导:m石=m水=ρ水V1 V石=V2-V1ρ石= m石 /V石=V1ρ水/( V2-V1)五、漂浮法: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测量。
初中密度特殊测量方法初中密度的特殊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只用天平(测石头的密度)1. 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 测出石头和空烧杯的总质量m2。
3. 取出石头将烧杯装满水测出总质量m3。
4. 将石头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水溢出后,测出烧杯、剩余水和石头的总质量m4。
方法二:有天平,无量筒(用水做中间转换量,等体积代换)1. 固体。
器材:石块、烧杯、天平和砝码、足够的水、够长的细线。
方法:a.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m0。
b. 将烧杯中盛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质量m1。
c. 用细线拉着石块,使其浸没在烧杯中,待液体溢出后,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总质量m2。
解析:ρ=m/v,本实验石块质量为m0,满水+杯子为m1,溢出后水+杯子+石块为m2,则m2-m0为溢出后水+杯子,m1-(m2-m0)为溢出去的水质量,溢出去的水体积等于石块体积V=m溢/ρ水=m1-(m2-m0)/ρ水。
石块密度ρ=m0/v石=m0ρ水/(m0+m1-m2)。
2. 液体。
器材:烧杯、足够多的水、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
方法:a. 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质量为m0。
b. 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质量为m1。
c. 将烧杯中得水清空,然后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测得此时烧杯和液体质量为m2。
解析:实验原理ρ=m/v。
本实验用水做中间转换量求体积,水的体积和待测液体体积相等。
v水=v液=m水/ρ水=(m1-m0)/ρ水,ρ液=m液/v液=(m2-m0)ρ水/(m1-m0)。
初中物理密度测量方法总汇一、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1. 固体: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1)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2)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3)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取示数2. 液体器材:待测液体、量筒、烧杯、天平和砝码(1)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质量(2)把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取示数(3)用天平测得烧杯中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二、有天平,无量筒(等体积替代法)1. 固体仪器:石块、烧杯、天平和砝码、足够多的水、足够长的细线(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2)将烧杯中盛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质量(3)用细线系住石块,使其浸没在烧杯中,待液体溢出后,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总质量2. 液体表达式:仪器:烧杯、足够多的水,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1)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2)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质量为(3)将烧杯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测得此时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三、有量筒,无天平1. 固体a、一漂一沉法表达式:器材:天平、待测试管,足够多的水(1)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读取示数(2)将试管开口向上放入量筒,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量筒示数(3)使试管沉底,没入水中,读取量筒示数b、(曹冲称象法)器材:水槽、烧杯、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石块、笔或橡皮筋(1)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放入烧杯内,然后烧杯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用笔在烧杯上标记出液面(2)取出塑料盒内的固体,往里缓慢倒入水,直到量筒内液面达到标记的高度(3)将烧杯内水倒入量筒内,读取示数为(4)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示数为,然后通过细线将固体放入液体内,测得此时示数为表达式:c、器材:量筒、待测固体、足够的水和细线、木块或塑料盒(1)将一木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测得体积为(2)将待测固体放在木块上,测得量筒示数为(3)然后通过细线将固体也放入量筒内,此时量筒示数为公式:3. 液体a、等浮力法器材:量筒、足够的水、待测液体、密度较小的固体(1)量筒内装有体积为的水(2)将一密度较小的固体放入水中,测得体积为(3)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液体,测得体积为(4)再将固体放入该液体内,测得体积为公式:b、(曹冲称象法)表达式:器材:小烧杯、水槽、量筒、待测液体、足够的水(1)在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烧杯放入一个水槽内,标记出液面高度(2)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内测得体积为(3)将小烧杯放在大烧杯内,将待测液体缓慢的倒入小烧杯内,直到水槽内液面上升到标记处(4)将小烧杯内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内测得体积为四、只有弹簧测力计1. 固体(双提法)表达式: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足够的水和细线、石块(1)用细线系住石块,用调整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得石块的重力(2)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固体,将其完全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内,此时示数为2.液体(三提法)表达式:器材:弹簧测力计、待测液体、石块、烧杯、足够多的水和细线(1)用细线系住石块,用调整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得金属块的重力(2)将烧杯中装入足够多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不触及烧杯侧壁和底部,此时示数为(3)将烧杯中装入足够多的待测液体,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不触及烧杯侧壁和底部,此时示数为五、只有刻度尺1. 土密度计法表达式:器材:刻度尺,烧杯、足够的水和待测液体、粗细均匀的塑料棒或木棒,足够的金属丝(1)取粗细均匀的木棒,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h,底部缠上足够的金属丝(2)烧杯中装入足够多的水,将木棒放入烧杯内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量露出水面的高度(3)倒掉烧杯中的水,装入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将木棒放入烧杯内,使其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量露出液面的高度2. 等压强法表达式:器材:玻璃管、橡皮膜和细线、烧杯、足够多的水和待测液体、刻度尺(1)使用刻度尺测出试管的长度h,通过细线用橡皮膜将玻璃管一端密封住(2)玻璃管内部装有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刻度尺测量液面高度为,缓慢浸入盛有水的烧杯内,直至橡皮膜水平(3)测得玻璃管露出水面的高度3. 浮力法表达式:器材:烧杯,足够的水和细线、待测固体、水槽、刻度尺(1)使一空烧杯悬浮在水槽内,用刻度尺测得液面的高度(2)将待测固体放在烧杯内,测得液面高度(3)将固体取出通过细线直接放入水槽内,测得液面高度。
初中八年级物理《密度》专项习题(含答案)【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1.通常人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 ) A .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B .铁的质量比棉花大C .棉花比铁轻一些D .铁的质量和棉花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2.对于密度公式ρ=V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质量不变的时候,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 .当体积不变的时候,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 .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密度与体积成正比,密度与质量成正比3.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
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A .泥土砖块B .金属块C .泡沫塑料块D .水泥砖块4.如图6-2-1所示,三只珠烧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煤油和硫酸,已知ρ酸>ρ水>ρ油,则:( ) A .甲杯中装的是水 B .乙杯中装的是煤油 C .丙杯中装的是硫酸 D .丙杯中装的是煤油5.如图6-2-2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则:( ) A .乙的密度大 B .甲的密度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6.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 ,其大小如图6-2-3所示(同实物等大)。
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A .铝 B .银 C .金 D .铁7.氧气瓶里的氧气(气态)用去一半之后,则瓶内剩余的氧气:( ) A .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 .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C .质量和密度都增大 D .无法判断8.我们学校的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ρ空气=1.29kg/m 3)( ) A .几十克 B .几千克 C .几百千克 D .几十毫克 9.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常温下一些金属的 密度(×103kg/m 3) 金 19.3 铝 2.7 银 10.5铁 7.9A .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 .体积减小,密度减小D .体积不变,密度减小10.一只瓶子最多能装l 千克酒精.若用来装水,水的质量是:( ) A .大于l 千克 B .等于l 千克 C .小于l 千克 D .都有可能11.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投入三个杯子里,则从杯子里溢出水量最少的是:( )A .放铝块的杯子B .放铜块的杯子C .放铁块的杯子D .溢出的水一样多 二、填空题1.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它们的质量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同一物质,体积越大,质量____;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二倍,质量也会增大到原来的___倍,也就是说,同一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的测量专题汇编1、托盘天平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某实验室天平的配套砝码及横梁标尺如图。
第1题图(1)小科发现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体质量,测量结果将。
(2)小科观察铭牌时,发现该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200 g,但他认为应为210 g。
你认为小科产生这种错误想法的原因是。
(3)小江认为铭牌上最大测量值没有标错,但砝码盒中10 g的砝码是多余的,而小明认为砝码盒中所有的砝码都是不可缺少的。
你认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2、“创新”小组在某次实践活动中,采集了一块矿石(矿石不吸水),测量它的密度。
第2题图(1)在测量之前,要观察量筒的。
(2)测量过程的情景如图所示,正确且合理测量质量的操作顺序为,测出矿石的密度为g/cm3。
(3)永深同学继续如下操作:①将矿石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天平上测质量记为m测,并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值V3。
②测量体积时,才发现矿石有变化了,将它处理复原后,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的刻度值V4,从而求出矿石的体积并算出密度。
这样的操作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请你写出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3、小明同学到钢铁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师傅教他加工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质地均匀的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于是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这个零件的密度。
具体操作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
第3题图(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算得金属零件的密度为g/cm3。
(3)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刚做“测量蜡块密度”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的处。
初中物理实验之十种测量密度的方法常见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一、测物质密度的原理和基本思路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是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
解决测量中的两个问题,即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使用天平、弹簧秤、量筒和水漂浮等工具。
二、必须会的十种测量密度的方法1.常规法(天平和量筒齐全)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使用天平和刻度尺来测量质量和边长,从而计算体积和密度。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使用天平、量筒和水来测量质量和体积,从而计算密度。
对于测量液体的密度,可以使用天平、量筒和小烧杯等工具来测量质量和体积,从而计算密度。
2.重锤法对于密度较大的物体,可以使用重锤法来测量密度。
需要使用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和重物等工具,将石块和木块用细线栓在一起,分别浸没在量筒中,记录体积,从而计算密度。
3.溢水等体积法对于没有量筒的情况,可以使用溢水等体积法来测量密度。
需要使用天平、砝码、小烧杯、水、溢水杯和待测物体等工具,将小烧杯放入溢水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位,再将待测物体放入小烧杯中,记录水位,从而计算密度。
4.密度瓶法使用密度瓶法可以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需要使用密度瓶、天平、水和待测物体等工具,先称量空密度瓶的质量,再将密度瓶放入水中,记录水位,再将待测物体放入密度瓶中,记录水位,从而计算密度。
第九种方法:等压强法(测量液体的密度)使用仪器:平底薄壁玻璃管、刻度尺、水、大。
分析:在玻璃管内外,液体对管底的压强相等,即P液=P水,因此可以得到液体的密度公式:ρ液=h1ρ水/h2,其中h1和h2分别为液体和水的高度。
也可以使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用橡皮膜扎紧(或用薄塑料片盖住),当橡皮膜水平时,同样可以测量液体的密度。
变形题:使用仪器:U型玻璃管、刻度尺、水。
分析:在U型管两侧,液体的压强相等,因此可以得到液体的密度公式:ρ液=h2ρ水/h1,其中h1和h2分别为液体和水的高度。
第十种方法:双漂法---等浮力漂浮:G=F浮,即两次浮力相等。
《测定物质的密度》第一模块为测量质量的方法第一种,利用测量仪器天平和辅助器材烧杯,可以直接测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第二种,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辅助器材瓶子,可以直接测出固体和液体的重力,根据G=m.g 求出物体的质量。
第三种,利用量筒和二力平衡(漂浮)法测量物体的质量。
例一:利用量筒和水测量密度比水小的塑料小球的质量。
如图1。
因为:物重=排开水重 所以:质量=排开水的质量m = 。
例二:利用量筒和水、小塑料杯测量密度比水大的红豆的质量。
如图2。
红豆质量=排开水的质量 m = 。
此实验是借助小塑料杯使密度比水大的红豆漂浮,如把固体换成液体用此方法也可以测出质量。
例三:利用量筒和烧杯、试管、水测量红豆的质量。
如图3。
这里的实验器材与上题的区别在于试管太大不能直接漂浮在量筒中,所以要用到烧杯,此方法与曹冲称象的方法相似。
当把装有红豆的试管放在水中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地方做记号,然后把红豆倒出在试管中加水到记号处,再把水倒入量筒中,此时红豆的质量=试管中水的质量,m =。
第四种,利用刻度尺和二力平衡(漂浮)法测量物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与第三种相似,同样可以测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但是要利用刻度尺测出水的深度。
例一:利用刻度尺和烧杯、碗、水测量密度比水大的红豆的质量。
如图4。
物重=排开水重 质量=排开水质量 m = 。
由表达示可以看出h 0可以不测,S 是容器的底面积。
第五种,利用刻度尺和杠杆平衡法测质量。
例一:利用刻度尺和一根直杆、一个钩码测铁块的质量。
如图5。
用刻度尺测出L 1和L 2的长度,根据杠杆平衡条件,m 0g ×L 1=mg ×L 2 可求出m= 。
第二模块为测量体积的方法第一种,利用刻度尺可以测量形状规则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
如果不能直接测量也可以用排水法。
例如测量一个石块的体积,可以在烧杯中倒入水,测出水的深度为h 1,再把石块放入水中,测出水的深度为h 2,V =(h 2-h 1)s 。
测力计 力学实验专题——多种方法测密度一、测固体密度:原理——V m=ρ,须解决两个问题:解决质量用解决体积用 将解决质量和体积的方法组合后可测密度,下面以例题的形式介绍多种测量方法:1、常规法(1)仪器:天平(或测力计)+量筒+水(2)仪器:天平(或测力计)+量筒+水+大头针(或牙签)①物体的质量m ,②物体的体积V 。
①天平②测力计 ③量筒和水 gGm =漂浮: 排水浮gV F G ρ==排水Vm ρ=①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②量筒、水、(加)大头针 ③天平(测力计)、水 水排水排水物ρm V V ==④测力计、水(利用浮力) gF G g F V V 水拉水浮排物ρρ-===)(水物ρρ>)(水物ρρ<(3)仪器:天平(或测力计)+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用天平: 用测力计2、等体积法:仪器:天平(或测力计)+烧杯+水 解释:3、一漂一沉法:仪器:量筒+水 (以橡皮泥为例) 例一、例二、仪器:量筒+水+小烧杯表达式 正方体)(3am=ρ(长方体)abc m =ρ圆柱体)(Shm =ρ表达式 正方体)(3ga G =ρ(长方体)gabcG=ρ圆柱体)(gSh G =ρ)(水物ρρ>4、一漂一压法:仪器:量筒+水+大头针类似一漂一沉法5、单漂法:仪器:刻度尺+水(ρ物<ρ水且形状规则)6、双提法:仪器:测力计+水+容器总结1、测固体密度可以用天平或测力计很容易测出物质质量,还可以让其漂浮水面利用G=F浮=G排水计算其质量。
2、测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测长度再计算)、量筒和水(排水法)、测力计和水(浮力法)。
3、另类方法,利用杠杆平衡,通过比例得到密度。
综合性强,不易掌握。
4、最后利用Vm=ρ得出结果。
)(水物ρρ<)(水物ρρ>物浮GF=gg物物排水VVρρ=gg)(121shhhS物水ρρ=-6、演练:1、为了测定小块橡皮泥密度(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可选用的器材有: ①弹簧测力计②量筒③水④细线⑤烧杯, 请设计三种不同的方案2、如何只用天平(含砝码)、烧杯和水测出硬币的密度。
测量固体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 实验原理:V
m =ρ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 1;
(3)用细线拴好固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 2;
(4)根据公式 ρ=1
2V V m - 计算固体的密度。
如果固体漂浮水上:
针压法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 1;
(3)用细针将固体,缓慢的压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 2;
(4)根据公式ρ=1
2V V m - 计算固体的密度。
坠重法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悬垂物缓慢放入水中,记录水的刻度V 1;
(3)将固体和悬垂物,缓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 2;
(4)根据公式 ρ=1
2V V m -计算固体的密度。
测量液体密度
正确:
(1)调节天平;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1;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 2 ;
(4)记录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 ;
(5) 根据密度公式 ρ= V
m m 21- 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
错误:
(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 1
(2)将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待测液体测出烧杯和待测液体总质量m 2
(3)将杯中待测液体全部倒到量筒中,读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4)根据密度公式ρ=V
m m 12-计算出待测液体密度
特殊方式测密度:
固体测量技巧溢水法
实验器材:天平,水,溢水杯
(1)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 0
(3)将溢水杯装满水将固体缓慢的放入溢水杯中,用空烧杯收集溢出的水
(4)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溢出的水质量m 1
(5)0
1m m m -=水ρρ 液体测量技巧空瓶法
(1)用天平测出空瓶质量m 0
(2)将空瓶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空瓶和水质量m 1
(3)将水倒出,烘干空瓶,将空瓶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空瓶和待测液体质量m 2
(4)0102m m m m --=水)(ρ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