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重点课文阅读训练练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46.46 KB
- 文档页数:7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黄山奇松(节选)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
迎客松姿态焦美,枝干遒劲,_____饱经风霜,_____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饱经风霜,______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2)玉屏楼被称为“黄山绝胜处”,是因为______。
(3)细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用波浪线画出,迎客松能够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原因的句子。
②选文中划线部分的“迎客”“陪客”“送客”三松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4)请从景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段中关于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水泥道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1)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水泥道像______。
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______,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③你瞧,这多像______,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2)照样子写词语。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颐和园》片段,完成练习。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1)颐和园长廊的的特点是________。
(2)为了说明长廊的特点,作者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颐和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景方式,在本段中能体现这一方法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长、还有长廊柁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房间多。
(2)列数字;作比较(3)进了;绕过【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长、还有长廊柁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房间多。
(2)列数字、作比较;(3)进了、绕过【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这段话主要写火烧云________变化极多,却不用一个“变”字,而是用了四一会儿”,这样不仅突出了火烧云的________,而且强调了________。
一、阅读《燕子》片段,回答问题。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_____________的翅膀,加上_______似的尾巴,凑成了____________的小燕子。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烂漫的春天。
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1.文段选自《________》2.第一段主要写了燕子的____________特点。
3.按课文内容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找出第二段中的一个比喻句或拟人句5.文段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荷花》片段,回答问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1.第______句描写荷叶。
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写荷叶形态的词语是______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__________。
2.作者细致观察了_______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1.阅读重点段落。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通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这个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话?本段写的是________。
【答案】 3;溪边钓鱼【解析】【分析】第一空考查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
此题按句号数一数即可。
第二空考查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故答案为:3;溪边钓鱼【点评】此题第一空考查对短文中句子的把握能力。
第二空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2.我能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虾真有趣,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1)这是一段描写小虾________的文字。
从________等动词中可以体现出小虾吃东西非常小心。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________的人。
(2)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从小虾吃食物的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案】(1)吃东西时;碰、后退、再碰、捧;细心观察的人。
(2)下课了,操场上好热闹!有的同学在唱歌;有的同学在玩耍;有的同学在聊天……(3)小虾吃东西时非常小心。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有的……有的……有的……”是排比句。
(3)结合第一题回答。
故答案为:⑴吃东西时;碰、后退、再碰、捧;细心观察的人。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类文阅读。
_____________在生活中,只要一提到蜜蜂,有的小朋友马上就想到蜜蜂会蜇人。
其实,蜜蜂一般不轻易蜇人,蜇人是它进行的自卫,是它维护生命做出的一种本能反应。
当蜜蜂遇到侵害时,它就会把尾部的毒针刺入对方的身上,并放出毒液。
蜜蜂尾端的毒针是自卫的武器,它连着身体里的毒腺,蜜蜂在使用它的毒针之后身体会被撕毁而死去。
其实,蜜蜂是一种可爱的小精灵,以它的勤劳赢得人们的喜爱。
蜜蜂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分工明确而精细。
工蜂负责采蜜,每天忙碌地出去寻找蜜源,采到蜜后送回来,再出去。
它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蜜蜂在采蜜时,眼睛起了关键作用。
蜜蜂生长着许多复眼,大约有500万只。
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但是由于它的身体较小,眼睛就显得更微小了。
看来蜜蜂虽然体型微小,但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和贡献却一点也不小,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下面的这句话,你觉得放到短文的哪个位置上比较合适?所谓复眼就是由很多微小的眼睛组成的,每只小眼睛都能看清一个小范围,再把那么多小眼睛看到的物体组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很大的范围。
(3)工蜂是如何判断风向的?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
(4)读了短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蜜蜂?【答案】(1)例:可爱的小蜜蜂(2)这句话放在第三自然段“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这句的后面(或“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这句话前面)。
(3)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4)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请认真阅读选段,然后完成(1)—(4)题。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挨挨挤挤:________(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傍晚,“我”到公园玩,闻到荷花的香味。
________②荷叶的特点是又绿又大又圆。
________③“白荷花在这些大国盘之间冒出来。
”这里的“冒”字用得非常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荷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________④短文主要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荷花和荷叶的。
________(4)用文中划线的词“有的…有的…有的…”仿写一句话。
【答案】(1)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还是花骨朵儿(2)形容人多混杂,这里指的是荷叶密密麻麻的,非常拥挤。
(3)错误;正确;正确;错误(4)略【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错误;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②正确;③正确;③错误,短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荷花和荷叶的。
(4)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
“有的…有的…有的…” 这是排比句。
故答案为:(1)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还是花骨朵儿;(2)形容人多混杂,这里指的是荷叶密密麻麻的,非常拥挤。
(3)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③错误(4)略,符合题意即可【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1.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峰,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①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②我想,它们飞程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③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峰。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选自《蜜蜂》(1)文中下划线的句子分别属于什么描写?请选择。
(填序号)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①“我”叫小女儿去放蜜,“我”在窝旁等着。
______②到第二天为止,二十只蜜蜂都飞回来了。
______③起风时蜜蜂飞得很低,大概是为了减少阻力。
______(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蜜蜂有什么本领?(4)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写出你的理由。
(5)读下列句子,注意波纹的部分,写一写你的体会。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2.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
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XXX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
①反义词。
枝繁叶茂-________消失-________②近义词。
轻松-________生育-________(2)用“||”分好的层次,写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3)“樟树的高贵的中央就在这里”的“这里”是指________。
作者写石榴树的目的________。
(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________抒情,以________喻人。
(5)人们为什么“也总爱在她故居的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答案】(1)枝枯叶落;出现;容易;繁衍(2)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类香气能永世保持,不招虫。
(3)樟树的香气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是用对比的写法更突出樟树的特点(4)物;树(5)人们之所以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XXX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XXX崇高的人格风范与高贵品质。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附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谜底合理即可,不惟一。
(2)概括层意,可先看看每层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训练(15篇)一、阅读麻雀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
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
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
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
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中透明的网等。
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目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
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仅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
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
它们从来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
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
第二天早上,它已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
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1.(理解词语)第1自然段中有多个四字词语,试着体会它们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都表现了麻雀机警多疑的特点。
2.(品读句子)读画波浪线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句子写得幽默风趣的,并填空。
作者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麻雀________的特点。
3.(感悟写法)你印象最深刻的是麻雀的什么特点?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个特点写得这样具体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语言运用)写一写你熟悉的一种动物,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它的可爱。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一、课内阅读。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地走着(_____)地数着(_____)地跳着2.“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我用_________的方法理解了句中加点词,它的意思是_________;我还会用它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短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训练。
泪水茶猫头鹰把水壶从碗橱里拿出来,说:“今晚我要做泪水茶。
”他把水壶放在膝上。
“现在,”他说,“我要开始了。
”猫头鹰静静地坐着。
他开始想到令人伤心的事情。
“断了腿儿的椅子。
”猫头鹰说。
他的眼睛开始潮湿。
“不能唱的歌,”猫头鹰说,“因为歌词忘记了。
”一大滴眼泪滚下来,落入壶里。
“掉到了火炉后边,并且很难找到的汤匙。
”猫头鹰说着,更多的眼泪落入水壶。
“不能看的书,”猫头鹰说,“因为有页码被撕掉了。
”“停顿了的钟表,。
”猫头鹰说。
猫头鹰还想到其他许多令人伤心的事情。
他哭啊哭啊。
不久,水壶里装满了眼泪。
“好啦,”猫头鹰说,“做成了。
”他停止了哭泣,把装满泪水的水壶放在火炉上,烧开了沏茶。
当猫头鹰把茶杯倒满的时候,他感到很快乐,哈哈大笑起来。
1.猫头鹰是怎么做泪水茶的?下列概括恰当..的一项是()A.猫头鹰哭了。
B.猫头鹰想伤心的事,泪水落入壶中,然后烧开沏茶。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
——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1)根据意思写词语形容事物巨大的样子。
________声音非常大。
________让人看到就害怕。
________(2)这一段是围绕________来写的,具体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恐龙。
这几种恐龙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庞然大物;轰响;望而生畏(2)恐龙的种类;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研究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本题首要考核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息)进行弥补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庞然大物、轰响、望而生畏(2)恐龙的种类、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2.请认真阅读选段,然后完成(1)—(4)题。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重点段落品析。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liǔlǔi)________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jìn jìng)________苦头。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chà chāi)________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1)给上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仿写画横线的句子。
一会儿……一会儿……________(3)结合上文,说一说小沙害怕理发的理由是?【答案】(1)liǔ;jìn;chà(2)看那天上的云,一会儿变猴子,一会儿变老象。
(3)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解析】【分析】(1)字音题。
字形、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形、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
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
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
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
(2)仿写句子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liǔ;jìn;chà;(2)看那天上的云,一会儿变猴子,一会儿变老象。
;(3)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第七单元专项训练——阅读理解训练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读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段话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几种动物,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哪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有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回答问题。
A.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火车还快。
B.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很快很快。
A和B两种说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1)用“”画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海底植物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和两方面。
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重点段落品析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悄然降临。
我们看到秋风劲吹,树枝颤动,树叶飘落。
那时,道路好像洒满了光芒,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鸟儿为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来回忙碌。
(1)上文中,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2)“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是个________句,请你也来写一句:________(3)仿写词语:①金黄色:________②翩翩起舞:________【答案】(1)树叶;蝴蝶;鸟儿(2)拟人句;蜜蜂辛勤地在花丛中着采花蜜。
(3)①碧绿色、浅蓝色、淡紫色;②翩翩起舞:依依不舍勃勃生机洋洋不睬【解析】【分析】(1)寻找文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文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
(2)把“蝴蝶”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这是拟人句。
(3)本题考查分类掌握词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①“金黄色”是表示颜色的三字词语。
②“翩翩起舞”是AABC式结构。
故答案为:(1)树叶;蝴蝶;鸟儿;(2)拟人句。
蜜蜂辛勤地在花丛中着采花蜜。
(3)①碧绿色、浅蓝色、淡紫色;②依依不舍、勃勃生机、洋洋不睬【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句中景物描写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2.根据《花钟》的课文内容,选序号填空。
(1)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这与什么有关? (多选)A. 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B. 与刮风、下雨有关。
C. 与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2)课文最后一段向我们介绍的做“花钟”的办法是( )。
A. 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1.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选自《肥皂泡》(1)“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读这段话时,要用()的语气。
(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作者想象的部分。
(4)根据短文内容,想想下列加点词语分别指什么?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快乐:______骄傲:______希望:______(5)假如你看到这些肥皂泡,你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呢?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十字路口,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信号灯,指挥着来往的车辆。
为什么要用这三种颜色呢?这里边还有点科学道理呐!红色的光透过雪雨和雾气的本领很强。
司机在恶劣的天气里,老远就能看到醒目的红色信号,引起注意。
所以红灯用来禁止通行。
/黄光的亮度大,在阴雨和雾天,透雾的能力也很强。
变灯时,黄灯一亮,就是告诉司机:“注意啦!准备停车!”/绿色,是大自然中花草、树木的颜色,看了以后使人感到舒畅、愉快,象征着平安,所以把绿色作为通行信号。
当你骑车、步行过马路时,要注意交通信号灯的变化,听从它们的指挥。
(1)在横线上填上可搭配的词语。
(不能与文中已有词语重复)指挥______ 听从______ 禁止______ 注意______(2)把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用“/”标明。
(3)第二自然段的段意为()(4)写出第一,三自然段的段意。
3.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_________着一只大青蛙,_________着碧绿的衣裳,_________着雪白的肚皮,_________着一对大眼睛。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快乐阅读。
朝霞与日出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的颜色。
渐渐地,鱼肚白变成淡红色,好像人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
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的颜色。
这时候,周围的白云,仿佛涂上了绚烂的色彩。
啊!多么艳丽的朝霞!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把清晨这一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
我爬上山顶凝望那遥远的天际,彩云不断地在变化: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又好像紫葡萄,一会儿仿佛又变成蓝宝石、珍珠、彩玉……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化莫测。
没有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来了。
霎时,远近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霞光,充满了朝气;尤其那草木枝叶上的露珠,像镶了边的金刚钻一般,晶莹闪耀,好看极了。
真没有想到,日出的景色,竟是这样的美丽!1.用“”画出短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2.朝霞和日出的顺序是()。
A.先出现朝霞,红日才慢慢升起 B.红日出来以后才有朝霞3.短文中第自然段是写朝霞的,第自然段是写日出的。
我更喜欢第自然段,因为。
4.短文的题目可以用“日出”来替换吗?()A.可以,因为短文描写的对象就是日出前后的景色。
B.不可以,因为从短文的题目中可以看出文章的重点。
短文中朝霞和日出的关系是平等的,它们都很重要。
二、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花城①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②春天,那昂立枝头的木棉花,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朴实、凝重的感觉。
怪不得市民们选它为市花呢。
③夏天,花城是白兰花的天地。
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花浓郁的清香里。
吸引我的不仅是它狭长的枝叶和洁白无瑕的花朵,还有它清幽、淡雅的香味。
④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
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
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⑤秋风飒飒,菊花成了群花中的佼佼者。
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陶罐子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
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陶罐说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标点。
①___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___陶罐子___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___②___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___陶罐说___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___(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说或看待。
________②生活在一起融洽友爱,不争吵。
_______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A.反问句 B.感叹句这句话还可以换个说法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进行判断正误。
①铁罐有足够的资本骄傲,它看到了自己的优点。
②铁罐没有道理骄傲,因为它没有正视自己的短处,也没有发现陶罐的长处。
③铁罐本来就比陶罐强一些,陶罐无论哪个方面都比不过铁罐。
④铁罐和陶罐各有特点,铁罐骄傲是因为对自己只看到优点,而对陶罐只看到缺点。
【答案】(1)“;,;!”;。
;“;?”;,“;,;!”(2)相提并论;和睦相处(3)A;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4)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考题)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掮枪的生活(节选)叶圣陶我当中学生的时候厉行军国民教育,所以我受过三年多的军事训练。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掮枪的生活倒是颇有兴味的。
我们那时候掮的是后膛枪,上了刺刀,大概有七八斤重。
腰间围着皮带。
皮带上系着两个长方形的皮匣子,在左右肋骨的部位,那是预备装子弹的。
后面的左侧又系着刺刀的壳子。
这样装束起来,俨然是个军人了。
我们平时操小队教练、中队教练,又操散兵线,左右两旁的伙伴离得特别开,或者直立预备放,或者跪倒预备放,或者卧倒预备放。
当卧倒预备放的时候,胸、腹、四肢密贴着草和泥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
待教师喊出“举枪——放!”的口令的时候,右手的食指在发弹机上这么一扳,更是极度兴奋的举动。
有时候我们练习冲锋,斜执着上了刺刀的枪,一拥而前。
不但如此,还要冲上五六丈高的土堆;土堆的斜坡很是陡峭,我们不顾,只是脚不点地地往上冲。
嘴里还要呐喊:“啊!——啊!”宛然有千军万马的气势。
谁第一个冲到土堆的顶上,就高举手里的枪,与教师手里的指挥刀一齐挥动,犹如占领了一座要塞。
1.“我们”当时的装束是怎样的?请你在短文中找出来。
2.短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我们”()的场景。
A.整理装束 B.练习打枪 C.练习冲锋 D.练习队列3.结合画线句子,你体会到了“我”当时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新闻,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能现状让老师和家长们大跌眼镜:仰卧起坐只能做3个,200米跑着跑着就晕倒了……为了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多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每天校园体育活动1小时,认真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
请你写几句宣传语,呼吁同学们都来参加体育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上学一路歌傅永健春天上学,走一路,看一路野花。
黄的是蒲公英,紫的是二月兰。
一边走,一边看,弄得满身香。
夏天上学,走一路,蹚.(tāng táng)一路溪水。
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我们随着它跳过山石。
我们唱着歌,伴随着叮咚叮咚的水声到了学校。
结果,教室的地上满是湿鞋印。
秋天上学,走一路,吃一路野果。
我们吃落在地上的青皮核桃,砸核桃弄得手指像黑炭条,洗也洗不掉。
我们摘酸枣吃,哪棵树上的红,就摘哪棵树上的。
今天不红,明天就红了。
冬天上学,走一路,滑一路冰。
小溪变成了长长的大滑梯。
我们或者站,或者坐,往冰上一冲,要么让小伙伴帮忙一推.(tuīduī),便从自己家门口一直滑到了学校。
一路嗒.(dā tá)嗒嗒!嗒嗒嗒!睁开眼睛,好像坐汽车;闭上眼睛,好像坐飞机。
“到了!到了!”伙伴们互相提醒着,以免坐过“站”。
跑进校门,大伙又都怪学校太近太近……(选自《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散文卷》未来出版社)1.给选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哪些花?()(多选)A.牵牛花 B.蒲公英 C.野菊花 D.二月兰3.根据短文内容连线。
春天来滑冰夏天吃野果秋天看野花冬天蹚溪水4.文中写了孩子们秋天上学,吃了哪些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冬天,孩子们把小溪当成了()A.溜冰场 B.游泳池 C.滑梯6.我们一起感受了孩子们一年四季上学的欢乐。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校园真美校园是一个花圃(pǔ),栽培着各种花草;校园是一个摇篮,哺育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校园是一个游乐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阅读《荷花》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辫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漂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1.把()里不正确的字划掉。
2.把你最喜欢的一句比喻句用“——”划下来。
3.第一自然段写了荷花开放时的()种姿态。
请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一个句子。
4.为什么说眼前的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5.成语“”说明了“我”的动作很优美。
6.如果你也变成了其中的一朵荷花,又会有什么动物来告诉你什么呢?阅读《翠鸟》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1、这个片段主要讲什么?请用“——”在片段中划出来。
2、作者抓住翠鸟的的羽毛,写出了颜色的鲜艳美丽。
3、你最喜欢翠鸟哪里的羽毛?为什么?4、翠鸟的羽毛的特点是(),眼睛的特点是(),嘴巴的特点是()。
阅读《和时间赛跑》片断,然后按文后要求填空或选择。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
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
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
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高兴不知道怎么形容。
后来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
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
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1、在“”上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暑”字用音序查字法应该查字母,它的正确读音是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
3、读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请你用一至两句话来谈一谈。
4、“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你是怎么体会这句话的?5、请写出两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阅读《她是我的朋友》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噢谢谢你医生说你叫什么名字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
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疼吗,阮恒?”医生问道。
阮恒摇摇头。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
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有人问医生转身向那个小男孩提出同样的问题。
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1、“她是我的朋友”,“她”指,“我”指。
“她”和“我”的关系是。
2、阮恒献血时不停地哭泣是因为,但是他仍然愿意把血献给那个小姑娘,仅仅因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阮恒是个的人。
3、“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阮恒当时心里既想又4、给“”上加正确的标点。
5、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说些什么?把医生的话写下来。
6、读课文第5、6自然段,用“”划出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
阅读《太阳》片段,回答问题。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象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
因为煤炭是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1、给“”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
2、给()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空。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就…… 3、课文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请你用横线画出来。
4、这段话是用方法来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的”,课文列举了、、、、这些方面来说明我们和太阳的密切关系的。
阅读《一面五星红旗》片段,回答问题。
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 chǔ chù)境。
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此时我身无分文,只好脱下新买的大衣。
老板接过去看了看,耸了耸鼻子,还给了我。
突然,老板眼里闪出亮光,用手指着我脖子上的五星红旗,惊奇的问:“那是什么?”我犹.( yóu róu)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地解下来,再展开。
这面做工精.( jīng jīn )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 chōng chòng)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老板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可以用这面旗子换面包。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老板转.( zhuǎn zhuàn)身拿起一块面包,见我没有反应,以为我嫌少,又拿起两块面包递给我。
可以吗交换吧老板冲.(chōng chòng )我打着手势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1、这个文段出自课文《》。
2、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把文中带点字错误的读音划去。
4、把画横线句子中表示“我”的动作的词语写下来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讶()注视()仍然()趔趔趄趄()6、为什么说“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7、“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我”为什么“犹豫”了,“我”想了些什么?8、你想对文中的我说些什么呢?9、读了这个文段,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呢?阅读《西门豹》选段,回答问题。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儿满脸泪水她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它投进了漳河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
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
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
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
你们都回去吧。
”1、选词填空。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1)西门豹()破除了迷信,()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邺年年获得好收成。
(2)()铁罐已完全氧化,已不复存在,()人们再也找不到它了。
2、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3、“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过几天就送去。
”正确的理解是()A西门豹真的认为这姑娘不漂亮,要为河伯送一个漂亮的。
B西门豹既相信河伯会娶媳妇,又要救这个姑娘,只好拖时间。
C这是西门豹的计谋,借机为民除害,教育人民,破除迷信。
4、“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请你们去催催吧”,西门豹对这些坏人太有礼了吧,你是怎样理解的?5、用“”划出描写官绅们害怕的句子。
为什么官绅会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因为官绅知道给何伯娶媳妇是假的,巫婆他们都是骗钱害人的.6、从西门豹的做法和巫婆、官绅们的种种表现,老百姓都明白了7、你认为西门豹在漳河边上的做法妙在哪里?8、西门豹就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阅读《可贵的沉默》片段,回答问题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
我的语气缓和下来,轻轻地问:“怎么才能知道爸爸的生日呢?”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先是一两声,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问爸爸!”“不,问外婆!”“自己查爸爸的身份证!”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在沉默中,这些小家伙终于懂得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了。
1、这个文段选自课文《》。
2、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1)瞥:(2)赦免:3、照样子写词语。
四面八方4、为什么老师认为孩子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呢?5、“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与“沉默前的热闹”不一样在哪里?答:6、老师仅仅是想孩子们知道父母的生日并为他们庆祝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呢?7、你认为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会是什么呢?为什么说“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阅读《她是我的朋友》片段,回答问题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疼吗,阮恒?”医生问道。
阮恒摇摇头。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1、写近义词。
啜泣()持续不断()竭力()迅速()掩盖()痛苦()制止()2、在第一段中用“△”标出描写阮恒动作的词,思考他此时在想什么?3、为什么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4、如果你就是阮恒救的那个小姑娘,你会对阮恒说些什么?5、我会连。
抽泣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