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6.00 MB
- 文档页数:2
1919第二次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1905十年内战1919五四 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1921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 成立19241927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南京国民 政府成立 南昌起义 内战开始19371931 九一八事变 东北三省沦陷1934 1935 遵义会议1936 会宁 会师1945 长征全民族战争(第二次国共合作)七七事变中共七大 日本投降 重庆谈判1946解放 战争1840 18941860甲午中 日战争鸦片 战争18561900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18981884新疆设 立行省废除科举五四运动中华民 国成立1915新文化运动18511864太平天国 运动1911 辛亥革命1912中国近代史线段图近代民族工业: 世纪 年代产生, 后,出现“ ”。
代表实业家: 。
社会习俗: 后,剪辫、易服饰、改礼节。
教育:1、第一所新式学堂: 创办的 ;2、第一所大学: 时期设立的 ;3、 年,废除 。
新闻出版:1、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 》;2近代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出版社: 。
文学:1、鲁迅:代表作:《 》、《 》;2、茅盾:被誉为 ,代表作:《 》、《 》、《 》。
音乐:1、聂耳:《 》、《 》; 2、冼星海:《 》。
绘画:1、齐白石:擅长画 ;2、徐悲鸿: 主义,《 》《 》。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列强侵华史一览表★中国近代化进程一览表(探索史一览表)★新文化运动(学习)宣传与《》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北伐战争五四运动中共成立时间:年;导火索:;主力:;中心:;口号:、、。
第二阶段:6月5日以后,主力:;中心:;成果:初步胜利(撤曹、陆、章;释放学生;拒绝在合约签字)性质:的爱国运动。
五四精神的内涵: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意义:登上历史舞台;的开端;推动了的传播。
成立的条件:①干部条件、思想基础:后的传播;先驱:;成立的标志:年月日,的召开。
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4课洋务运动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戊戌变法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9课辛亥革命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3课内战爆发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
第1课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4课洋务运动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戊戌变法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9课辛亥革命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3课内战爆发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