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用菌_蘑菇圈
- 格式:ppt
- 大小:6.89 MB
- 文档页数:78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菌类的药用功效多盘点十大菌类食物
导语:研究称吃蘑菇可提高免疫力,菇类富含多糖体,能激活免疫细胞,有效协调免疫系统功能。
不同的菇类含有不同的β—葡聚糖,它们能对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不同功能。
菌类的药用功效多盘点十大菌类食物
菌类是个庞大的家族,它无处不在。
你知道有哪些适用的菌类食物呢?一起来看看吧。
1、黑木耳
木耳,别名黑木耳、光木耳。
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
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及其他药用功效。
2、灵芝
灵芝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
灵芝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促进睡眠等方面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药用蘑菇种类及图文介绍目前中国药用及包括试验有药效的大型真菌有500余种,除了传统药用的茯苓、冬虫夏草、灵芝外,近些年新发现并作为药用的有云芝、树花、古尼虫草等,以及假蜜环菌、安络小皮伞、槐栓菌、乳白耙菌、黑柄炭角菌等等。
药用部分主要是子实体,但有一些是通过现代发酵工业技术大量反制菌丝体来加工制药。
国内外研究试验表明,天然的药用真菌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目前在寻找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的药物方面,从包括真菌在内的中药中筛选,无疑是前景看好的。
1、竹黄一种生长在竹子上的子囊菌,子座小,长1-4.5cm ,宽1-2.5cm,形状不规则,多呈瘤状。
初期色淡,后期粉红色,龟裂。
内部粉红色,肉质,后成木拴质。
比较广泛分布在南方竹林区。
我国民间作为药用,治疗虚寒胃疼、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和筋骨酸痛等。
2、古尼虫草子座从寄主头部生出,柄白色,长10-90mm,粗5-6mm,顶部一般灰色至灰黑色,长卵圆形至柱状,单生,二叉分枝或成簇着生,一般8-22mm ×5-8mm,成熟时与柄的界限分明,无不孕顶端。
子囊壳拟卵形或安瓿瓶形,0.70.9mm × 0.2-0.3mm,埋生,成熟时孔口外露。
寄生于土中蝙蝠蛾科(Hepiaidae)昆虫的幼虫上。
分布于贵州等地。
古尼虫草曾被误当冬虫夏草使用。
不过也有人认为此种虫草与亚香棒虫草相同。
目前在贵州已作为药物研究利用。
3、冬虫夏草又称虫草、冬虫草、雅扎贡布(语藏,即长角的虫子)。
子座棒状,生于鳞翅目幼虫体上,一般只长一个子座,少数2-3个,从寄主头部、胸部生出至地面。
长3-12cm,基部粗约1.5cm,头部圆柱形,褐色,中空。
子囊壳椭圆形,基部埋于子座中,03-0.5 × 0.1-0.2cm。
自然分布在海拔3000-5000米之间的高山草甸和高山灌木丛带,寄生于虫草蝙蝠蛾(Hepialus armoricanus)的幼虫体上。
食用菌 2012.5作业一:名词解释1、食用菌是一类可以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有肉质或胶质的大型子实体,常称为蘑菇.2、菌丝体:是分枝的丝状物(菌丝)的集合体,生长于基质内部,是食用菌的营养器官。
主要功能: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水分,供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
3、菌核是由菌丝密集而成的块状或颗粒状的休眠体,质地坚硬,色深,大小不一,一般呈深褐色。
菌核外层细胞较小,细胞壁厚,称拟薄壁细胞;内部细胞较大,壁薄,大多为白色粉状肉质,称疏丝组织。
菌核是真菌的储藏器官,又是渡过不良环境的菌丝组织。
我国常见的真菌药材——茯苓、猪苓、雷丸都是这些真菌的菌核。
4、菌索(Rhizomorph): 运输结构是由某些真菌的菌丝体组成的绳索状结构,其顶端部位为其生长点,可不断延长生长,一般长数厘米至数百厘米不等。
5、初生菌丝:是由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又称一级菌丝。
6、次生菌丝亦称二级菌丝、双核菌丝、复相菌丝它是担子菌中由相应的异性的初生菌丝进行体细胞接合而形成的菌丝。
其具有分枝状者称为次生菌丝体。
7、三次菌丝:双核菌丝体进一步发育就可形成一些特殊化的组织,如菌核、菌索、子实体。
将以分化的双核菌丝体称之为三次菌丝体。
8、异核体:如使一种类型细胞与另一种类型细胞融合,则可以形成一个同时含有二种以上基因型不同的核,但有一个共同的细胞质的细胞,这种细胞称为异核体。
两不同GT,体细胞融合,形成同时含有两个细胞核的细胞称异核体。
当带有不同遗传性状的两个单倍体细胞或菌丝相互融合时,会导致在一个细胞或菌丝中并存有两种以上不同遗传型的核,这样的细胞或菌丝就叫异核体。
这种由菌丝融合导致形成异核体的现象叫异核现象。
9、菌环:有些食用菌在幼小时,菌柄和菌盖之间有一包膜相连,子实体长大时,该膜破裂,一部分留在菌盖边缘,一部分留在菌柄上。
留在菌柄上的称为菌环。
10、菌托:有些食用菌幼年时,其菌蕾的外包着一层膜。
菌蕾长大,外膜破裂,留在菌柄基部的残膜称为菌托。
药用菌核的药材
药用菌核是指具有药用价值的真菌的子实体内部继续生长的部分,常见的有:
1. 银耳:银耳是一种常见的药用菌核,具有滋阴润燥、清热解毒、养肺止咳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便秘等症状。
2.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一种高价值的药用菌核,具有提高免疫力、改善疲劳、延缓衰老等功效,常用于调理体质、增强抵抗力。
3. 灵芝:灵芝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药用菌核,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氧化、保肝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脏疾病、提高免疫力等。
4. 山楂菌核:山楂菌核是指生长在山楂果实内部的真菌,具有健脾益胃、消食化积、降脂减肥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高血脂等症状。
5. 火腿菌核:火腿菌核是一种具有很高食用和药用价值的菌核,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常用于调理体质、增强食欲等。
需要注意的是,药用菌核一般都需要进行加工和炮制后才能使用,具体用法和用量应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1、白黄侧耳又称美味侧耳、紫孢侧耳。
子实体中等大至较大。
菌盖直径5-13cm,初期扁半球形,伸展后基部下凹,光滑,幼时铅灰色,后渐呈灰白至近白色,有时稍带浅褐色,边缘薄,平滑,幼时内卷,后期常呈波状。
菌肉白色,稍厚。
菌褶宽,稍密,延生而在柄上交织,白色至近白色。
柄短,扁生或侧生,内实,光滑,长2-5cm,粗0.6-2.5cm,往往基部相连。
春秋季节生于阔叶树干上,近覆瓦状丛生。
分布在河北、黑龙江、吉林、山东、江苏、四川、安徽、江西、河南、广西、新疆、云南等地区。
白黄侧耳是一种人工大量栽培的食用菌。
在市场上花几元钱就可以买到一斤,味道鲜美,炒菜做汤都可,而且可治有抑制肿痛的作用,有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60-8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60-70%。
2、深凹杯伞子实体较小。
菌盖直径5-8cm,扁半球形至扁平,后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表面干,光亮,浅土红至浅粉褐色。
菌褶延生,密,污白色,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长4-8cm,粗0.4-1cm;菌盖色浅,内部松软。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生长。
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地区。
可食用。
3、玉米黑粉菌又称玉蜀黍黑粉菌、玉米黑霉。
孢子堆的小大、形状不定,多呈瘤状,长或直径3-15cm,初期外面有一层白色膜,往往由寄生组织形成,有时还带黄绿色或紫红色彩,后渐变灰白至灰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即冬孢子。
寄生在玉米抽穗和形成玉米棒期间,玉米各部位均可生长。
冬孢子在土壤、粪肥、病株残体等处越冬,次年经空气传播到玉米株上发生黑粉病。
此菌分布很广泛,是玉米的主要的病害之一。
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广东、宁夏等地区。
幼嫩时,可以食用,也可生食,有甜味,炒食别有风味。
经常食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胃肠道溃疡,并能助消化和通便。
玉米黑粉菌的培养液中含有谷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组氨酸等16种氨基酸。
蘑菇圈名称:蘑菇圈别名:仙环病。
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寄主:所有草坪草。
特征:春季和夏初,潮湿的草坪上可出现环形或弧形的深绿色或由生长迅速(长疯了)的草圈内部偶尔出现长得很弱或休眠不和的、或死草形成的同心圆。
有时候在死草围成的圈里又出现由疯长的草形成的次生圈。
土壤干旱时,特别是在秋季,最外层疯长的草围成的圈可能消失,使最外层圈里的草死亡而内层圈的草疯长。
在温和天气,降雨或大水漫灌之后,病菌可在外层疯长的草圈上长出蘑菇。
蘑菇圈开始突然。
根据症状表现可以把蘑菇圈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有1条由死草围成的圈和1条或2条由深绿色疯和的草围成的圈。
第二种类型,只有一深色疯和的草围成的圈,圈里长有蘑菇。
第三种类型,长有1圈蘑菇,基本对草坪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
无论哪种情况,蘑菇只是暂时产生。
病原:真菌。
为担子菌的20多个属50余种真菌。
最常见的有小伞属(Leiota),马勃菌属(Lycoperdon),小皮伞属(Marasmius),硬皮马勃菌属(Scleroderma)和口蘑属(Tri-choloma)。
其中,梗柄小皮伞(M.oreades)引起的蘑菇圈最常见。
发生特点:最初一般是病草围成一个小圆圈或出现一束蘑菇。
蘑菇圈的直径每年都增大几厘米,有时可达0.5米。
随着蘑菇圈菌往圈外迅速生长,圈内老病菌逐渐死亡,随之就出现内圈草疯长的现象。
在第二种类型的蘑菇圈中,内圈和外圈草疯长同时出现,没有死草带。
一般沙壤土地,低肥和水分不足的土壤上病害最严重。
浅灌溉、浅施肥、枯草层厚、干旱都有利病害的发生。
防治办法:1、保证土壤水分充足,并维持土壤牌非常潮湿的状态。
2、土壤熏蒸,熏蒸前应把病草坪移走后进行。
更换病土是迅速消灭病菌的方法。
土壤耕作和混合是把整块的草皮切下移走,然后用重型旋转式中耕机耕作以混合土壤。
耕后的地带最好用水浸泡,以促进与蘑菇圈病菌的拮抗微生物的生长。
3、及时清除枯草层,深灌透灌水,拔除蘑菇。
4、必要时可用溴甲烷或甲醛薰蒸土壤,也可打孔浇灌百菌清等。
蜜环菌品种介绍蜜环菌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及假蜜环菌(A.tabescens),俗称榛蘑。
隶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蜜环菌属。
是温带至热带地区厂泛分布的一种食用菌和药用菌。
味美可口,清香嫩脆,我国东北林区******蜜环菌产量较大,农民广泛食用。
它是我国珍贵药材天麻的共生菌,是天麻主要营养源。
蜜环菌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价值。
据报道,干菇含粗蛋白11.4%,脂肪5.2%,碳水化合物75.9%,纤维素5.8%,灰分7.5%,热量384千卡。
子实体中还含D-苏来醇,维生素A等,对******腰腿疼痛、佝偻病、癫痫病有功效。
经常食用蜜环菌,可预防视力减退、夜盲、皮肤干燥,并可增强人体对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病的抵抗力。
据国外报道,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的水溶性葡聚糖和多肽葡聚糖,经动物试验,后者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7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80%。
日本学者,还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一种AMG-l的化合物,对大脑具有保护作用和镇静作用。
蜜环菌的固体发酵制品,蜜环菌片、银蜜片,可代替天麻作药,对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眩晕的病人,******效果较好。
对肢麻、失眠、耳鸣、中风后遗症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XX年Reitsma对蜜环菌作了详细调查,并进行了一系列生理研究。
蜜环菌是天麻不可缺少的互慧共生菌,栽培天麻必需蜜环菌的帮助。
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蜜环菌子实体中等大。
菇盖直径4-14cm,淡土黄色至浅黄褐色,老后棕褐色,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有的近光滑,边缘具明显的条纹。
菌肉白色。
菌褶白色或稍带肉粉色,直生至延生,稍稀,老熟常出现褐色斑痕。
菇柄圆柱形,细长,稍弯曲,长5-13cm,直径0.6-1.8cm,色同菇盖,常有纵条纹和毛状小鳞片,纤维质,内部松软至空心,基部稍膨大。
菌环乳白色,在柄的上部,幼时常呈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