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真题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17.00 KB
- 文档页数:13
考期作者类型作品问202210我与地坛202210没压中关汉卿202210送一个人上路202210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202210麦坚利堡202210202210202210202204陈染精说空的窗简析陈染小说《空的窗》的叙事特点。
202204老舍精戏茶馆简析老舍话剧《茶馆》的主题思想。
202204台静农泛散记波外翁简析台静农散文《记波外翁》刻画波外翁性格的艺术方法。
202204西川诗歌泛诗一个人老了简析西川诗歌《一个人老了》的主题意蕴。
202204孙犁精散黄鹂病期琐事分析孙犁散文《黄鹂——病期琐事》怎样通过叙述和描绘有关黄鹏的日常生活画面以揭示美的含义。
202110海子诗歌精诗麦地简析海子诗歌《麦地》中重要意象所蕴含的意义。
202110田汉精戏关汉卿简析田汉话剧《关汉卿》的主题意蕴。
202110张承志泛说残月简析张承志小说《残月》中杨三老汉这一艺术形象。
202110柯灵散文泛散回看血泪相和流简析柯灵散文《回看血泪相和流》的艺术特点。
202110阿城精说棋王论述阿城小说《棋王》中对“吃”和“棋”的描写内容以及由此揭示的主题意蕴。
202110 202110202104王蒙精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这个简析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主题意蕴。
202104老舍精戏茶馆简析老舍戏剧《茶馆》的结构特征。
202104王小波泛散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结合历史背景,简析王小波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猪”的形象及其意义。
202104绿原泛诗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简析绿原诗歌《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的表现手法。
202104茹志鹃精说百合花论述茹志鹃小说《百合花》的主题意蕴及艺术特色。
202104 202104 202104202010严歌苓精说少女小渔简析严歌苓小说《少女小渔》的艺术特色。
202010琦君散文泛散髻简析琦君散文《髻》的主题意蕴。
202010北岛诗歌泛诗回答简析北岛诗歌《回答》的语言特色。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将军族》中,“三角脸”和“小瘦丫头”五年后相逢在( )A.台北市的一个咖啡馆B.大陆的一个火车站C.一个牧场D.一个乡村的葬礼上2.小说《女房东》以独特的构思,写了一实一虚两个人物,他们是( )A.乔治和沃克太太B.老柴和沃克太太C.乔治和女邻居D.老柴和女邻居3.开篇提及水粉画《患难小友》的作品是( )A.《怀念萧珊》B.《记波外翁》C.《邢老汉和狗的故事》D.《鲁鲁》4.《与李贺共饮》中李贺性格的主要特征是( )A.狂放傲岸B.文雅沉静C.木讷厚道D.积极入世5.《太阳下的风景》以两代人所走过的人生历程的对照为叙述线索,这两代人是( )A.胡适沈从文B.郁达夫沈从文C.沈从文黄永玉D.沈从文张兆和6.余秋雨《夜航船》一文的主题是( )A.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因循守旧、脱离实际的传统的批判B.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文人气质的赞美和弘扬C.对中国古代文人博学、散淡境界的向往D.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重义轻利、重情轻理思想的批判7.《苹果树下》一诗中,诗人用苹果来比喻( )A.勤劳B.姑娘C.思念D.爱情8.《百合花》中的小通讯员在参军前的职业是( )A.唱戏的B.卖灶糖的C.拖毛竹的D.弹棉花的9.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是( )A.欲抑先扬B.欲扬先抑C.辛辣的讽刺D.精细的心理描写10.下列属蓝星诗社的作家是( )A.白先勇B.余光中C.洛夫D.邵燕祥11.台静农《记波外翁》中的波外翁是作者的( )A.恩师B.朋友C.学生D.父亲12.以平常心和普通人的情感,来描写表现“文革”时期夫妻离情、母女别意和女婿之死,揭示社会悲剧和个人悲剧关系的作品是( )A.《怀念萧珊》B.《记波外翁》C.《太阳下的风景》D.《下放别记》13.下列具有散文化特点的小说是( )A.《“锻炼锻炼”》B.《邢老汉和狗的故事》C.《陈奂生上城》D.《受戒》14.散文《庐山面目》重点记叙描写的是( )A.天桥和含鄱口B.小天池和仙人洞C.花径和五老峰D.黄龙潭和白鹿洞15.将白居易的诗句“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作为题记的诗歌作品是( )A.《冬》B.《听听那冷雨》C.《草木篇》D.《将军族》16.穆旦的《冬》写作于( )A.文化大革命初期B.文化大革命高潮期C.反右运动后期D.新时期初17.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的作品是( )A.《相信未来》B.《岁月》C.《有的人》D.《太阳下的风景》18.通过枚举有关和尚的民谚逐步加深对现实的批判力度的杂文是( )A.《法门寺》B.《三个和尚》C.《和尚之喻》D.《受戒》19.塑造了一位走了三十里夜路,用四十个鸡蛋换来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的乡村少女形象的作家是( )A.张洁B.铁凝C.宗璞D.杨沫20.小说《棋王》的主人公是( )A.阿成B.阿城C.王医生D.王一生21.下列属于“朦胧诗”一类的作品是( )A.《有的人》B.《慕尼黑》C.《双桅船》D.《与李贺共饮》22.《陈奂生上城》中,将陈奂生送进医院看病的是( )A.招待所服务员B.陈奂生妻子C.县委书记D.车站服务员23.小说《“锻炼锻炼”》在艺术上的特点是( )A.线索比较多,但情节完整、结构精当B.叙事写人多用白描手法,注意刻画人物形象C.语言典雅洗练,幽默风趣D.积极探索心理描写的新方法24.《游园惊梦》中,被将军看中,一夜间成了将军夫人的是( )A.朋红B.露凝香C.蓝田玉D.桂枝香25.虚拟的啤酒店主妇这一形象出自( )A.《慕尼黑》B.《与李贺共饮》C.《春天,遂想起》D.《麦地》26.“……牛比较老实,一轰就走;猪不行,狡诈之极,外相极笨,走得飞快。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前试题和答案005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菉竹山房》中“姑姑”的人生悲剧原因是()A. 包办婚姻B. “姑姑”懦弱不反抗C. 姑姑恋人的死去D. 封建礼教【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下列以解放区农村生活为背景的小说是()A. 《山峡中》B. 《菉竹山房》C. 《荷花淀》D. 《小二黑结婚》【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下列作品属于自叙传式抒情小说的是()A. 《呼兰河传》B. 《月牙儿》C. 《丈夫》D. 《春桃》【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长诗《火把》的作者是()A. 何其芳B. 艾青C. .闻一多D. 郭沫若本题分数1分第5题《凤凰涅》中的凤凰是()A. 诗人的化身和民族与祖国的象征B. 进取与光明的代名词C. 悲苦激愤的形象D. 热诚和挚爱的写照【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6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一节诗句出自下列哪位诗人之手()A. 冯至B. 戴望舒C. 卞之琳D. 闻一多【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李正明这一农民形象出自()A. 《南归》B. 《日出》C. 《小城三月》D. 《上海屋檐下》【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李陵碑这一人物形象出自()A. 郭沫若的《屈原》B. 田汉的《南归》C. 夏衍的《上海屋檐下》D. 陈白尘的《升官图》本题分数1分第9题《春末闲谈》在文体上属于()A. 杂文B. 散文诗C. 谈话记录D. 寓言故事【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下列以乡土小说创作见长的作家是()A. 庐隐B. 许地山C. 叶圣陶D. 台静农【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1题《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A. 1919年B. 1920年C. 1921年D. 1922年【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2题《边城》描写的地方是()A. 成都B. 重庆C. 湘西D. 东北本题分数1分第13题《屈原》中婵娟这一人物的命运结局是()A. 跳江自尽B. 投靠南后C. 误饮毒酒而死D. 被放逐【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4题“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出自()A. 《拜献》B. 《沙扬娜拉一首》C. 《再别康桥》D. 《孤岛》【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5题《小城三月》中故事发生在()A. 新旧文化交织时期B. 封建制度占绝对统治时期C. 晚清末年D. 抗战时期【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6题《简论市侩主义》的作者是()A. 聂绀弩B. 冯雪峰C. 宋之的D. 瞿秋白本题分数1分第17题《宇宙风》杂志的创办者是()A. 郁达夫B. 林语堂C. 周作人D. 茅盾【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8题《山峡中》景物描写的突出特点是()A. 借景物渲染田园牧歌式的情趣B. 赋予景物以象征性C. 借景物刻画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D. 渲染阴冷怕人的气氛,烘托人物和故事【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9题在《桃园》中,废名用来表现主人公王阿毛心理活动的艺术手法是()A. 通感B. 象征C. 意识流D. 白描【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0题“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这句诗出自()A. 《航》B. 《大堰河——我的保姆》C. 《生活是多么广阔》D. 《星星》【正确答案】 C第21题诗歌《山》收在杜运燮的集子()A. 《热带风光》B. 《诗四十首》C. 《盈盈集》D. 《星的歌》【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2题丁西林的《压迫》是()A. 悲剧B. 喜剧C. 历史剧D. 多幕剧【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3题《白马湖之冬》中表现了作者()A. 对冬天的厌倦B. 对春天的期盼C. 处事泰然的达观态度D. 对白马湖的怀念【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4题陈二妹是下列哪部作品的主人公()A. 《春风沉醉的晚上》B. 《边城》C. 《小城三月》D. 《春蚕》【正确答案】 A第25题汪二是()的小说《拜堂》中的人物。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作品中,王蒙创作的小说是A.《生死疲劳》 B.《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C.《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D.《沉重的翅膀》【正确答案】B(P46)【答案解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于1956年,是王蒙早期的代表作。
2.冯骥才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贯穿故事始终的物品是A·鞋子 B.雨伞C.铅笔盒 D.月亮【正确答案】B(P72)【答案解析】小说以白描为主,间以客观性的议论,以一把雨伞贯串始终,含蓄蕴藉,给读者留下耐人寻味的审美空间,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
3.下列选项中,属于小说《哦,香雪》的一组人物形象是A.女乘务员、波外翁 B.赵慧文、李爱杰C.癞六伯、志煌 D.凤娇、“北京话”【正确答案】D(P79)【答案解析】《哦,香雪》叙述一条铁路线经过北方小山村台儿沟,每天在那里只停留一分钟,却给香雪、凤娇等一群乡村少女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波澜。
香雪对铅笔盒的向往,凤娇对北京话”的特别好感,暗示了她们对山外的世界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4.阿城小说《棋王》中,说“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的人物是A.脚卵 B.小毛C.“我” D.王一生【正确答案】D(P100)【答案解析】原文:人渐渐散了,王一生还有些木,我忽然觉出左手还攥着那个棋子,就张了手给王一生看。
王一生呆呆地盯着,似乎不认得,可喉咙里就有了响声,猛然“哇”地一声儿吐出一些黏液,眼泪就流了下来,呜呜地哭着说:“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
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
妈—”5.陈染小说《空的窗》中,让一位孤独寂寞的退休老人重燃生命热情的工作是 A.坚持做礼拜 B.街头卖艺C.为邮局送信 D.领养弃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空的窗》写的是“我”和老人摆脱绝望的生活、重拾生活信念的故事。
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考前密卷00531(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在山区收购站》中,老收购员是()A. 王子修B. 曹英C. 陈老三D. 胡喜春【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2题《将军族》中退伍后在国民党军康乐队里混饭吃的大陆人是〔〕A. “小瘦丫头〞B. 杨小四C. “三角脸〞D. “吃不饱〞【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3题《“锻炼锻炼〞》中,“小腿疼〞的主要性格特征是〔〕A. 积极B. 阴毒C. 泼蛮D. 伶俐【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4题诗歌《有的人》运用的主要手法是〔〕A. 比照B. 比喻C. 拟人D. 象征【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5题写散文“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将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的作家是〔〕A. 刘白羽B. 杨朔C. 巴金D. 秦牧【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6题《游园惊梦》的叙事视角为〔〕A. 全知叙事B. 窦夫人的视角C. 钱夫人的视角D. 程参谋的视角【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7题“结构清楚,情节跌宕,特长运用和设置悬念,提出疑问〞的话剧是〔〕A. 《陈毅市长》B. 《关汉卿》C. 《茶馆》D. 《绝对信号》【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8题小说《春天》的叙事空间是〔〕A. X草原B. X天山牧场C. 青藏高原草地D. 大兴安岭林场【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9题《记波外翁》的作者台静农20年代曾与鲁迅等组织〔〕A. 浅草社B. 未名社C. 湖畔诗社D. 莽原社【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10题《巩乃斯的马》一文的作者周涛属于〔〕A. 新边塞诗派B. 模糊诗派C. 九叶诗派D. 七月诗派【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11题《关汉卿》中劝说关汉卿妥协的人物是〔〕A. 郝祯B. 何总管C. 白和甫D. 王和卿【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12题《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塑造的有理想和正义感的青年形象是〔〕A. 林震B. 赵慧文C. 周润祥D. 韩常新【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13题《关汉卿》的结构线索是〔〕A. 关汉卿与朱廉秀的爱情B. 关汉卿与权臣的斗争C. 《窦娥冤》的创作与演出D. 关汉卿与其他作家的友谊【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14题《陶渊明写挽歌》中被陶渊明评为“名利心重〞的“好人〞是〔〕A. 慧远B. 颜延之C. 刘遗民D. 宗炳【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15题“能将古典诗词、佛教用语自然地引用到现代汉语的表达之中〞的小说是〔〕A. 《将军族》B. 《陶渊明写挽歌》C. 《春天》D. 《受戒》【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16题《红高粱家族》的作者是〔〕A. XB. 莫言C. 宗璞D. 杨绛【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17题曾在全国各地知青中秘密传诵,甚至被谱曲传唱的诗歌是〔〕A. 《双桅船》B. 《信任未来》C. 《与李贺共饮》D. 《有赠》【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18题《草木篇》中所写毒菌的象征意蕴是〔〕A. 寄生性格B. 高雅脱俗C. 居心叵测D. 孤傲气质【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19题《“锻炼锻炼〞》中的“吃不饱〞原名是〔〕A. 李宝珠B. 高秀兰C. 张信D. 杨小四【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20题《陶渊明写挽歌》中具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性格的人物是〔〕A. 刘遗民B. 慧远C. 陶渊明D. 宗炳【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21题虚拟的啤酒店主妇这一形象出自〔〕A. 《归来的歌》B. 《急躁》C. 《与李贺共饮》D. 《慕尼黑》【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22题创作《大淖记事》的小说家是〔〕A. 宗璞B. 茹志鹃C. 汪曾祺D. 莫言【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23题描写一对小人物殉情故事的小说是〔〕A. 《游园惊梦》B. 《将军族》C. 《棋王》D. 《受戒》【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24题《哦,香雪》中的香雪是一位〔〕A. 下乡女知青B. 女大学生C. 山村姑娘D. 女干部【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此题分数1分第25题“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春天》鲜明的艺术特色是()A.叙事写人多用白描B.诗意化、象征化的追求C.心理和细节描写精微细腻D.古典诗词、佛教用语与现代汉语的有机结合2.《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贯穿始终、意蕴深刻的一个意象是()A.太阳B.团结大楼C.雨伞D.小屋3.《游园惊梦》的故事发生在()A.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B.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C.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D.20世纪40年代的南京4.下列可以归入朦胧诗派的诗人的是()A.骆一禾B.舒婷C.余光中D.穆旦5.《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是()A.杨沫B.林道静C.余永泽D.江竹筠6.“我活着只能永远是我自己/我死了更不会忽然变成别人”的诗句,出自下列哪位诗人?()A.冀汸 B.流沙河C.绿原D.余光中7.《秦腔》的主题在于()1A.表现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完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B.表现秦人对秦腔痴迷疯狂的传统风俗C.展示秦地这样一个单纯清澈而又丰厚充实的世界D.表现秦川人潜藏于意识深层的刚烈、粗放、忍耐的民族气质和精神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8.《太阳下的风景》写于()A.20世纪50年代末B.20世纪70年代初期C.20世纪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末9.《关汉卿》的中心线索是()A.关汉卿与朱廉秀的感情B.关汉卿一生的主要活动C.关汉卿一生的主要创作活动D.《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活动10.讴歌人民群众与子弟兵鱼水深情的小说是()A.《透明的红萝卜》B.《草原上的小路》C.《女房东》D.《百合花》11.话剧《陈毅市长》的作者是()A.老舍B.沈虹光C.田汉D.沙叶新12.在《夜航船》中,作者对“夜航船文化”所持的态度是()A.批判B.羡慕C.赞颂D.怀疑13.《鲁鲁》中写人状物的主要手法()A.暗示B.象征C.戏剧穿插D.白描14.《和尚之喻》是围绕着民间流传的何种谚语展开叙述的?()A.有关和尚的谚语B.和尚常用的谚语C.赞扬和尚的谚语D.讽刺和尚的谚语15.《“锻炼锻炼”》中主张“按性格用人”,“和事不表理”的人物是()A.二诸葛B.李有才C.小腿疼D.王聚海216.《山民》在取材上的独特追求是()A.陌生化B.悲壮化C.崇高化D.世俗化17.下列可以归入“朦胧诗”一类的作品是()A.《有赠》B.《有的人》C.《双桅船》D.《慕尼黑》18.20世纪20年代曾与鲁迅等组织未名社的作家是()A.台静农B.王蒙C.邵燕祥D.骆宾基19.下列哪篇散文表现了作者“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人生态度?()A.《怀念萧珊》B.《下放记别》C.《记波外翁》D.《太阳下的风景》20.《关汉卿》写于()A.1950年B.1954年C.1958年D.1960年21.下列作品,哪篇是散文诗?()A.《听听那冷雨》B.《父亲,树林和鸟》C.《法门寺》D.《我与地坛》22.下列哪部话剧不是..沈虹光的作品?()A.《五二班日志》B.《寻找男子汉》C.《寻找山泉》D.《同船过渡》23.下列作品中,反映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小说”是()A.《哦,香雪》B.《红旗谱》C.《女房东》D.《“锻炼锻炼”》24.“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夜航船》的作者是()A.史铁生B.余秋雨C.周涛D.张承志2.小说《受戒》描写的是()A.北方山村生活B.南方水乡生活C.雪域高原生活D.现代都市生活3.小说《鲁鲁》中的鲁鲁是()A.一个小女孩B.一个小男孩C.一条狗D.一只猫4.具有“藏庄严于诙谐之内,寓绚丽于朴素之中”这种艺术风格的作品是()A.《将军族》B.《刑老汉和狗的故事》C.《陈奂生上城》D.《透明的红萝卜》5.《“锻炼锻炼”》中有两个作为“自私自利”典型的人物形象。
一个是“小腿疼”,另一个是()A.高秀兰B.“吃不饱”C.“小诸葛”D.张太和6.主要采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并以一个固定视角进行对比来刻画塑造人物的小说是()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春天》C.《我的第一个上级》D.《陶渊明写挽歌》7.下列作品中,重知识、重趣味,旁征博引、涉古论今,将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的是()A.《社稷坛抒情》B.《茶花赋》C.《早熟的枣子》D.《下放记别》8.《红旗谱》通过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力图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农民在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
其中第三代农民的代表人物是()A.朱老忠、严志和B.朱老巩、大贵C.严志和、江涛D.运涛、大贵9.下列作品中,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创造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的是()1A.《哦,香雪》B.《在山区收购站》C.《游园惊梦》D.《棋王》10.“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这两句话出自()A.《童年二题》 B.《怀念萧珊》C.《黄鹂——病期琐事》D.《秦腔》11.《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具有自私、嫉妒和无聊的窥视癖心理的人物是()A.高女人B.裁缝老婆C.矮丈夫D.鞋匠老婆12.文化随笔《法门寺》结尾处引用了韩愈的《论佛骨表》,表达了作者()A.对韩愈的嘲讽和批判态度B.对当代文化现状的乐观态度C.对当代文化现状的悲观态度D.对当代文化现状的清醒认识13.《记波外翁》中有两句挽诗:“门生搔白首,旦夕骨成灰。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夜航船》的作者是()A.史铁生B.余秋雨C.周涛D.张承志2.小说《受戒》描写的是()A.北方山村生活B.南方水乡生活C.雪域高原生活D.现代都市生活3.小说《鲁鲁》中的鲁鲁是()A.一个小女孩B.一个小男孩C.一条狗D.一只猫4.具有“藏庄严于诙谐之内,寓绚丽于朴素之中”这种艺术风格的作品是()A.《将军族》B.《刑老汉和狗的故事》C.《陈奂生上城》D.《透明的红萝卜》5.《“锻炼锻炼”》中有两个作为“自私自利”典型的人物形象。
一个是“小腿疼”,另一个是()A.高秀兰B.“吃不饱”C.“小诸葛”D.张太和6.主要采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并以一个固定视角进行对比来刻画塑造人物的小说是()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春天》C.《我的第一个上级》D.《陶渊明写挽歌》7.下列作品中,重知识、重趣味,旁征博引、涉古论今,将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的是()A.《社稷坛抒情》B.《茶花赋》C.《早熟的枣子》D.《下放记别》8.《红旗谱》通过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力图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农民在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
其中第三代农民的代表人物是()A.朱老忠、严志和B.朱老巩、大贵C.严志和、江涛D.运涛、大贵9.下列作品中,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创造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的是()1A.《哦,香雪》B.《在山区收购站》C.《游园惊梦》D.《棋王》10.“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这两句话出自()A.《童年二题》 B.《怀念萧珊》C.《黄鹂——病期琐事》D.《秦腔》11.《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具有自私、嫉妒和无聊的窥视癖心理的人物是()A.高女人B.裁缝老婆C.矮丈夫D.鞋匠老婆12.文化随笔《法门寺》结尾处引用了韩愈的《论佛骨表》,表达了作者()A.对韩愈的嘲讽和批判态度B.对当代文化现状的乐观态度C.对当代文化现状的悲观态度D.对当代文化现状的清醒认识13.《记波外翁》中有两句挽诗:“门生搔白首,旦夕骨成灰。
2018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真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阿Q正传》中阿Q对革命的认识(1)阿Q是生活于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村的一个普通雇农。
(2)阿Q的思想中有着封建的传统观念,同时也有要求革命的一面。
他假想的革命的目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他对革命的向往也表现了贫苦农民要求改变被压迫被欺辱的现状的基本愿望。
2、杜运燮《山》表现手法上的主要特点(1)巧妙的构思,诗人将矛盾现象作为构思的基础,揭示出诗人不满足于现状、不懈追求的精神境界,带给读者丰富的心理感受。
(2)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诗人贴切地把追求者比喻为山,再拟人化地展示山的远大追求。
(3)注重节奏而不刻意限定形式的现代主义特征。
诗歌的长短随诗意而定,整体呈现出一种自由的美感。
3、杜运燮《山》意蕴(1)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追求者——山的形象,它因追求而永远不满,不满自己的位置,向往天空、太阳、月亮、星群、风和流水,歌颂追求理想时代的英雄,隐含了对庸俗生活的批判。
(2)追求者又是寂寞的,追求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必须不断离开自己已经获得的一切。
表达了中国诗人在艰难的现实处境中对理想的坚持。
超越自身、向终极意义追求的人生境界。
4、陈白尘的《升官图》运用的喜剧手法(1)借助剧中的梦境,大胆而合理地运用夸张、变形、重复、对比、巧合等喜剧手法,使社会现实充分滑稽化和陌生化,使梦境与现实、荒唐与真实有机统一起来,从而达到假中有真的喜剧效果。
(2)剧本使人物形象的漫画化和性格化相结合,善于通过人物的自相矛盾和群丑们的互相攻讦,让他们在自我表露、互揭隐私中撕破各种伪装,暴露其无耻卑劣的本相;同时又依照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表现他们不同的喜剧个性。
(3)剧本的语言通俗生动、犀利泼辣、凝练精警,大量使用戏仿、反讽、夸张的手法,增强了喜剧效果。
5、夏衍《包身工》人物描写的群像和个别典型相结合的人物描写特点。
(1)一个工房包身工群像作为描写重点,生活浓缩为一天的三个场景:起床、早餐、上工,全景式地描绘出包身工的群像。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考试真题简单题论述题及答案详解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
共28分)36.简析诗歌《有的人》的艺术特点。
【答案】(1)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之作为贯穿全诗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2)全诗每节内部两种人形成对照;民众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以及两种人在历史上留存的不同影响形成对比;后三节人民群众对两种人的态度又与前四节诗形成对照,构思巧妙,意味隽永。
(3)通过对比,显示作者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强化爱憎之情,阐发生活哲理,以小见大,扩大了诗的境界和容量。
【考点】《有的人》37.简析小说《百合花》的艺术特点【答案】(1) 以百合花被子作为叙事线索:借被子、献被子构成了作品的基本情节,在结构上,产生了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的效果。
(2) 选材和叙事特点:不正面描写战争场面,而是精心描绘日常生活片段,从侧面讴歌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敬爱。
通过对几件平凡小事的深入开掘,展开对军民关系饶有诗意的描写,选材和叙事独具特色。
(以小见大)(3) 运用对比、衬托和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4) 作品语言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考点】《百合花》38.简析《茶馆》的思想主题(1)《茶馆》全剧分三幕,分别以1899年戊戌政变的失败、袁世凯时代的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胜利后******政府的黑暗统治为背景,描写了三个时代背景下的茶馆故事。
(2)作品通过裕泰茶馆这个“窗口” 截取一系列生活横断面,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从侧面反映了近五十年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展现出一幅幅社会历史风俗画.(2)作品深刻揭露了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说明了旧时代、旧社会的必然灭亡,从而达到了“葬送三个时代”的创作意图。
【考点】《茶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
共12分)40. 论述王一生形象的特点和意义【答案】(1)王一生是“文革”期间的下乡知识青年,外号“棋呆子”。
(2)在物质生活方面,王一生出身清贫,养成一种崇尚实际,淡泊无争的性情。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00531)本试卷共7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睨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I页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小说《喜宴》通过知青视角描写的两个场景是A.“喜宴”和“卖油绳” B.“喜宴”和“上门喝茶”C.“假结婚”和“卖油绳” D.“假结婚”和“上门喝茶”2.小说《鞋》中守明将做好的鞋交给未婚夫并请他试穿,未婚夫的反应是 A.觉得有点挤脚 B.觉得有点大C.觉得正合脚 D.没有试鞋3.小说《广陵散》刻画人物时采取的描写方式是A.生活细节与心理活动相结合B.梦幻与现实的叠加C.意识闪回与蒙太奇交织D.正文与补记相互映衬4.小说《马桥词典》中“宝气”一词的引申涵义是A.民间正道和对权力的不屈反抗B.友情的诚挚和爱情的忠贞C.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D.对现代都市文明生活的向往5.小说《送一个人上路》故事展开时采用的叙述方式是A.第三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C.青年“我”的视角叙述 D.童年“我”的视角叙述6.散文《致傅聪》的作者傅雷与傅聪的关系是A. 师生关系 B.兄弟关系 C.父子关系 D.朋友关系7.“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是A.汪曾祺 B.孙犁 C.丰子恺 D.阿城8.“文革”后,表达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良知觉醒的代表作是A.《随想录》 B.《回看血泪相和流》C.《哭小弟》 D.《干校六记》9.散文《母亲的羽衣》一文的主题是A.对女性婚后不幸命运的同情 B.对母亲少女时代美好生活的回忆C.对母爱的真诚讴歌 D.对母女情深的赞颂10。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作品中,反映社会主义体制下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是( )。
A.《青春之歌》B.《“锻炼锻炼”》C.《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D.《陶渊明写挽歌》2.小说《红旗谱》中,被认为是民族性、时代性和革命性的艺术典型的人物是( )。
A.朱老巩B.朱老明C.严志和D.朱老忠3.下列作品中,揭示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的是( )。
A.《棋王》B.《百合花》C.《春天》D.《将军族》4.基层领导干部老田这一艺术形象出自作品( )。
A.《在山区收购站》B.《陈奂生上城》C.《我的第一个上级》D.《邢老汉和狗的故事》5.小说《游园惊梦》中的钱夫人蓝田玉出身于( )。
A.越剧优伶B.京剧优伶C.昆曲优伶D.汉剧优伶6.小说《陈奂生上城》的结尾,我们看到( )。
A.陈奂生的身份显著提高了B.陈奂生的身份没有任何明显的外在变化C.陈奂生的身份下降了D.陈奂生离婚了7.小说《鲁鲁》的叙述视角是( )。
A.鲁鲁的视角B.父亲的视角C.母亲的视角D.孩子的视角8.被认为是新时期一篇优秀悼亡之作的散文作品是( )。
A.《下放记别》B.《黄鹂——病期琐事》C.《髻》D.《怀念萧珊》9.《法门寺》是一篇( )。
A.叙事散文B.游记散文C.抒情散文D.文化随笔10.《棋王》中的“我”,是( )。
A.父母双亡的孤儿B.棋艺精湛的知青C.王一生的旧友D.农场师傅111.邢老汉的狗是( )。
A.逃荒女人带来的B.别人送的C.路上捡的D.进城买的12.《茶馆》中,“吃洋饭”的“怪人”是( )。
A.常四爷B.马五爷C.刘麻子D.唐铁嘴13.《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的作者是( )。
A.舒婷B.韩东C.海子D.梁小斌14.《茶花赋》中普通劳动者形象是( )。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文革”为背景的小说是()A.《陈奂生上城》 B.《鲁鲁》C.《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D.《哦,香雪》2.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的作者所属的流派是()A.山药蛋派 B.现代派C.新写实派 D.七月派3.属于王蒙创作的小说是()A.《静静的产院》 B.《长恨歌》C.《活动变人形》 D.《没有纽扣的红衬衫》4.最具民族化特色的小说是()A.《红旗谱》B.《透明的红萝卜》C.《女房东》D.《将军族》5.《百合花》的故事发生于()A.1942年的中秋B.1946年的中秋C.1950年的中秋D.1958年的中秋6.下列作品与“文革”没有相关性的是()A.杨绛的《下放记别》B.绿原的《重读<圣经>》C.公刘的《哎,大森林》 D.曾卓的《有赠》7.下列意象没有在诗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出现的是()A.三叶草B.海浪C.书橱D.抽屉8.秦牧的散文《社稷坛抒情》的写作时间是()A.1948年B.1956年C.1978年D.1985年9.属于台湾作家写作的散文是()A.《听听那冷雨》 B.《法门寺》C.《黄鹂—病期琐事》D.《巩乃斯的马》10.下列散文内容不具有追悼意味的是()A.《记波外翁》B.《怀念萧珊》C.《太阳下的风景—从文与我》 D.《熊十力二三事》11.创作于1980年之后的诗歌是()A.穆旦的《冬》B.舒婷的《双桅船》C.艾青的《慕尼黑》D.海子的《麦地》12.属于杂文的是()A.邵燕祥的《和尚之喻》 B.贾平凹的《秦腔》C.丰子恺的《庐山面目》 D.琦君的《髻》13.与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最具相似性的人物形象是()A.孔乙己B.老通宝C.阿Q D.二诸葛14.诗句“岁月是无情的/然而很难说它残暴/生命是无限的/虽然也略有不同”的作者是()A.骆一禾B.闻捷C.洛夫D.韩东15.郭路生的诗歌《相信未来》的写作年代是()A.“文革”发生之前B.“文革”处于狂热的巅峰时期C.“文革”结束之后不久 D.21世纪初期16.下列作品在文体上属于散文的是()A.《茶花赋》B.《与李贺共饮》C.《陶渊明写挽歌》D.《山民》17.《有的人》在表达诗人的爱憎褒贬方面,主要使用了()A.对比手法 B.讽刺手法C.拟人手法 D.衬托手法18.《草木篇》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它在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用了()A.比喻手法 B.拟人手法C.直抒胸臆 D.欲扬先抑19.诗歌《春天,遂想起》抒发的主要情感是()A.对“表妹”们的思念之情B.对江南美景的思念之情C.对逝去的母情的怀念之情D.以古文化为精神背景的文化乡愁20.《鲁鲁》中的鲁鲁是()A.一个小男孩B.一个小女孩C.一只小狗 D.作者的小名21.小说《青春之歌》讲述的一批进步青年成长的历史时期是()A.从“五四”至“三·一八”B.从“三·一八”至“一二·九”C.从“四·一二”至“九·一八” D.从“九·一八”至“一二·九”22.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的作者是()A.莫言B.余华C.汪曾祺D.马原23.田汉的话剧《关汉卿》一共有()A.5场B.8场C.11场D.13场24.赵树理塑造“小腿疼”这个人物形象的小说是()A.《登记》 B.《“锻炼锻炼”》C.《李有才板话》 D.《三里湾》25.小说《在山区收购站》的作者是()A.骆宾基B.陈翔鹤C.陈映真D.张贤亮26.小说《春天》的作者张承志所属的民族是()A.维吾尔族 B.满族C.回族D.藏族27.与话剧《同船过渡》有关的谚语是()A.“船到桥头自然直”B.“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C.“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D.“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小说《红旗谱》中属于新旧交替时代的革命农民代表的是( )A.朱老巩B.朱老忠C.朱大贵D.严运涛2.整篇小说藏庄严于诙谐之中,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篇小说是( )A.《鲁鲁》B.《棋王》C.《陈奂生上城》D.《透明的红萝卜》3.小说在对动物人格化的描述中,从侧面反映了战乱时代里生命的脆弱,更从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对人性、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呼唤。
这篇小说是( )A.《邢老汉和狗的故事》B.《受戒》C.《鲁鲁》D.《将军族》4.《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着墨较多,并对其自私、嫉妒和无聊的窥视癖心理作了生动的描绘和含蓄的讽刺的艺术形象是( )A.裁缝B.裁缝老婆C.高女人D.矮丈夫5.《哦,香雪》的作者是( )A.宗璞B.张洁C.严歌苓D.铁凝6.描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一个特殊时代生离死别的惨痛经历,却又没有激愤的控诉和狂燥的宣泄,这部作品是( )A.《下放记别》B.《将军族》C.《受戒》D.《女房东》7.在《绝对信号》一剧中,最后让小号“吹得再热情些,再嘹亮些呀!”的人是( )A.车长B.蜜蜂C.黑子D.小号8.《“锻炼锻炼”》中,把“小腿疼”和“吃不饱”写进快板大字报的人是( )A.王聚海B.王镇海C.杨小四D.高秀兰9.“但愿她不再和魔鬼交朋友/把门户看得紧/接受母亲的教训/生活得更聪明”,这些诗句出自( )A.《冬》B.《慕尼黑》C.《岁月》D.《山民》10.张岱《夜航船》是一部( )A.长篇小说B.杂文随笔集C.笔记小说D.初级小百科11.韩常新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 )A.麻袋厂常支部书记B.麻袋厂厂长C.新任命的组织部副部长D.区委书记12.从文体看,牛汉《童年二题·父亲,树林和鸟》是一篇( )A.小说B.诗歌C.散文D.散文诗13.《关汉卿》一剧中,促使关汉卿写作《窦娥冤》的是由于( )A.权臣阿合马的专横残暴B.平民朱小兰的蒙冤被杀C.叛徒白和甫的丑恶行经D.歌妓朱帘秀的悲惨身世14.吴楚这个被善意嘲讽的一个领导干部形象出现在( )A.《陈奂生上城》B.《“锻炼锻炼”》C.《我的第一个上级》D.《在山区收购站》15.“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喊,在江南,在江南”这些句子出现在( )A.《冬》B.《我》C.《春天,遂想起》D.《听听那冷雨》16.马烽的创作风格接近以下哪位作家?( )A.赵树理B.梁斌C.梁小斌D.张贤亮17.“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这一诗句出自( )A.《春天,遂想起》B.《有赠》C.《我》D.《冬》18.《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最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是( )A.拟人B.象征C.反复D.反讽19.用素朴的速写式的视觉意象造成特定的氛围并暗示某种不可见的东西,具有这样一类艺术特点的作品是( )A.《我》B.《麦地》C.《双桅船》D.《相信未来》20.《茶馆》中说“大清国要完”的是( )A.常四爷B.黄胖子C.秦仲义D.庞太监21.黑孩、菊子、小石匠等人物形象出现在( )A.《哦,香雪》中B.《受戒》中C.《在山区收购站》中D.《透明的红萝卜》中22.散文《庐山面目》的作者是( )A.丰子恺B.牛汉C.张洁D.杨绛23.下列作品中,属于历史题材的小说是( )A.《将军族》B.《鲁鲁》C.《游园惊梦》D.《陶渊明写挽歌》24.《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中的邢老汉是一个( )A.门房B.邮差C.更夫D.农民25.季羡林的《法门寺》是( )A.一篇小说B.一首诗C.一篇散文D.一首词26.不愿“种树”,只想“乘凉”,这样的思想出现在( )A.《慕尼黑》中B.《有赠》中C.《山民》中D.《哎,大森林》中27.话剧《陈毅市长》共有( )A.三幕B.五幕C.八场D.十场28.《与李贺共饮》整首诗最大的特点是( )A.时空倒错B.戏剧穿插C.对比D.哲理性的思考29.小青绳、三叶草、少女这些意象出自( )A.《中国,我的钥匙丢了》B.《岁月》C.《与李贺共饮》D.《相信未来》30.小说《女房东》中,房客老柴最终( )A.见到了女房东B.与女房东失之交臂C.与女房东结婚了D.与女房东吵架了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重读<圣经>》一诗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白描与排比B.反语与拟人C.比喻与反语D.拟人与象征2.《棋王》的主人公王一生身上,能够体现其处世之道的特征是()A.多情B.馋C.呆D.禁欲3.巴金的《怀念萧珊》写作于()A.反右运动时期B.文化大革命初期C.文化大革命后期D.新时期初4.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主人公是一对()A.农民工夫妇B.下岗职工夫妇C.知识分子夫妇D.运动员夫妇5.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A.故事曲折生动,引人入胜B.人物性格复杂,内心刻划细腻C.追求小说与散文、诗歌的融合D.浓墨重彩,笔力遒劲6.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主人公的主要活动地点是()A.石匠屋里B.桥洞里C.红萝卜地里D.高粱地里7.下列对《陶渊明写挽歌》的描写不准确...的有()A.它是一篇短篇历史小说B.它概括地描述了陶渊明的一生C.它刻画了陶渊明旷达宁远、清贫自守的性格D.它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再现历史人物生活场景18.“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是一篇作品的题记。
这篇作品是()A.《和尚之喻》B.《童年二题》C.《草木篇》D.《有赠》9.《陈毅市长》的作者是()A.田汉B.沙叶新C.马烽D.流沙河10.下列作品或作品集中,属于散文体裁的是()A.《长河浪花集》B.《春天,遂想起》C.《白玉苦瓜》D.《归来的歌》11.副标题为“病期琐事”的作品是()A.《荷花淀》B.《听听那冷雨》C.《秦腔》D.《黄鹂》12.下列出自《双桅船》的诗句是()A.“心灵,苦难的心灵,/不愿再流浪了,/我想回家,/……”B.“他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C.“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D.“爱人的手指/和冬天的树枝/一起变得瘦削/再也听不到/熟识的海在呼唤/因为波浪们/已经消散”13.穆旦的《冬》写作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14.《苹果树下》一诗中,诗人用苹果来比喻()A.勤劳B.姑娘C.思念D.爱情15.《将军族》中,“三角脸”和“小瘦丫头”五年后相逢在()A.一个工厂的车间里B.一对年轻人的婚礼上C.一个牧场D.一个乡村的葬礼上16.小说《女房东》以独特的构思,写了一实一虚两个人物,他们是()A.乔治和沃克太太B.老柴和沃克太太C.乔治和女邻居D.老柴和女邻居17.下列作品中,将古典戏剧情节穿插其中的是()A.《法门寺》B.《游园惊梦》2C.《听听那冷雨》D.《受戒》18.“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
201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 0053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说《喜宴》通过知青视角描写的两个场景是【】A.“喜宴”和“卖油绳”B.“喜宴”和“上门喝茶”C.“假结婚”和“卖油绳”D.“假结婚”和“上门喝茶”2.小说《鞋》中守明将做好的鞋交给未婚夫并请他试穿,未婚夫的反应是【】A.觉得有点挤脚B.觉得有点大C.觉得正合脚D.没有试鞋3.小说《广陵散》刻画人物时采取的描写方式是【】A.生活细节与心理活动相结合B.梦幻与现实的叠加C.意识闪回与蒙太奇交织D.正文与补记相互映衬4.小说《马桥词典》中“宝气”一词的引申含义是【】A.民间正道和对权力的不屈反抗B.友情的诚挚和爱情的忠贞C.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D.对现代都市文明生活的向往5.小说《送一个人上路》故事展开时采用的叙述方式是【】A.第三人称叙述B.第二人称叙述C.青年“我”的视角叙述D.童年“我”的视角叙述6.散文《致傅聪》的作者傅雷与傅聪的关系是【】A.师生关系B.兄弟关系C父子关系 D.朋友关系7.“荷花淀深”的代表作家是【】A.汪曾祺B.孙犁C.丰子恺D.阿城8.“文革”后,表达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良知觉醒的代表作是【】A.《随想录》B.《回看血泪相和流》C.《哭小弟》D.《干校六记》9.散文《母亲的羽衣》一文的主题是【】A.对女性婚后不幸命运的同情 B对母亲少女时代美好生活的回忆C.对母爱的真诚讴歌D.对母女情深的赞颂10.下列选项中,属于张洁的一组作品是【】A.《方舟》《拣麦穗》B.《白雪乌鸦》《亲亲土豆》C.《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D.《小姨多鹅》《少女小渔》11.散文《学圃记闲》记叙了杨绛与丈夫钱钟书的生活故事,其时代背景是【】A.抗日战争时期B.“文革”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2.下列诗人中,属于“七月诗派”的是【】A.北岛B.曾卓C.西川D.王家新13.散文《秦腔》中呈现出的秦腔艺术特点是【】A.秀而无骨B.细腻婉转C.大喊大叫D.清脆流丽14.散文《巩乃斯的马》用来与巩乃斯的马进行对比,借此表现其特性的动物【】A.牛、羊和骆驼B.牛、骆驼和驴子C.狗、骆驼和驴子D.羊、狗和牛15.散文《我与地坛》中的“我”指的是【】A.郭路生B.张承志C.高晓声D.史铁生16.散文《髻》中“髻”象征着女子的青春美丽,寄寓着母亲和姨娘的喜怒哀愁,文中“我”更喜欢的是【】A.母亲的“飽鱼头” B.姨娘的“横爱司髻”C.母亲的“风凰髻”D.姨娘的“螺丝髻”17.悼亡散文《记波外翁》中,“波外翁”乔大壮去世的原因是【】A.被杀B.重病C.自杀D.醉酒18.散文《致西绪福斯》中,作者重新解读的西绪福斯神话来自【】A.古希腊神话B.古罗马神话C.古印度神话D.古埃及神话19.诗歌《望星空》中所抒发的情感变化轨迹是【】A.由惆怅到自豪B.由豪迈到惆怅C.由惆怅到苦闷D.由痛苦到绝望20.诗歌《麦坚利堡》的语言特点是【】A.简洁明快B.含蓄隽永C.风趣幽默D.凝练沉重21.“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这些诗句表达的意蕴是【】A.对未来抱有坚定的信心 B.迫切需要人们的赞美C.希望获得美好的爱情D.希望社会快速地发展22.诗歌《乡愁》的形式特点是【】A.诗节匀称,句式整齐B.诗节均衡对称,又有长短句变化C.句式整饬,节奏铿锵D.诗行整齐,节与节之间转韵23.诗歌《双桅船》中诗人展开抒情的视角是【】A.双桅船B.灯C.岸D.风暴24.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中意象运用上呈现出来的特点是【】A.简练B.繁多C.深邃D.直白25.诗歌《智慧之歌》中,诗句“那是遥远天边的灿烂的流星”形容的是【】A.青春的爱情B.喧腾的友谊C.迷人的理想D.宏伟的事业26.诗歌《红玉米》的开头和结尾以“宣统那年的风吹着”和“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寄寓的是【】A.历史文化与现代精神 B.童年记忆与现实体验C.童年记忆与未来憧憬D.未来愿景与当下现实27.诗歌《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将《圣经》故事当成背景和比照的对象,由此凸显的是【】A.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 B.建国初期的政治运动C.“文革”时期的社会现实D.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28.“一株镜子里的蔷薇”“华清池中/等待双手捧起的/泡沫”“一朵菊花在她嘴边/一口黑井在她眼中”,这些诗句描绘的人物形象是【】A.蓝田玉 B.马丽娅C.杨贵妃D.花木兰29.诗歌《哎,大森林——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A.象征B.隐喻C.对比D.夸张30.话剧《关汉卿》剧情展开的中心线索是【】A.关汉卿一生的经历B.关汉卿和朱帘秀的爱情纠葛C.关汉卿的抗元活动D.《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出现的官僚主义形象有【】A.林震B.刘世吾C.韩常新D.王清泉E.赵慧文32.下列作品中,张炜创作的长篇小说有【】A.《古船》B.《九月寓言》C.《心灵史》D.《额尔古纳河右岸》E.《你在高原》33.诗歌《麦地》中诗人歌颂的对象有【】A.月亮B.太阳C.麦地D.麦子E.父亲34.杂文《(圣经)拟作》是对《圣经》隐喻式的改写,其中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言行使人联想起“文革”时期的情形有【】A.以“阶级血统”论罪 B.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C.重复谎言可以成为真理D.以立场态度定刑E.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5.话剧《陈毅市长》使用的艺术手法有【】A.喜剧手法B.铺垫和伏笔C.以诗入剧D.“冰糖葫芦”式结构E.“一人多事”式结构=第Ⅱ部分非选择题(60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6.简析茹志鹃小说《百合花》的叙事特色。
37.简析王小波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艺术特点。
38.简析减克家诗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39.简析老舍话剧《茶馆》的创作主题。
四、论述题(12分。
)40.论述阿城小说《棋王》中王一生的形象及其意义。
五、阅读分析题(20分。
)41.阅读雪小禅的散文化小说《母亲的三个拥抱》,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
要求:(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母亲的三个拥抱雪小禅我一直觉得我和母亲是有隔阂的。
她是医生,最重要的是她的病人。
我的记忆里,她永远在医院,或者随时准备着有人打电话来就走,我什么时候梳成了小辫子,什么时候来了例假,什么时候和男生有了第一次的约会,她并不清楚。
母亲永远是忙的,她的忙让她忽略了我,我曾怀疑自己是个多余的小孩,如果不是有耐心和温存的父亲,我真想离家出走了。
十七岁的时候,我爱上了一个男孩子,他是个画家,比我大五岁。
我是背着母亲和他交往的,因为他名声不太好,有人说这个男孩是流氓,可我就是喜欢他。
事情终于被母亲知道了,地勒令我立刻和他分手,然后把我反锁在了家中。
叛逆的我怎么会听她的话呢?当男孩儿来找我时,我和他跳窗私奔了。
坐着火车我们来到了西安,我把从家里偷来的钱几乎全花光了,当时只沉浸在无比的兴奋之中,在西安看了兵马俑大雁塔,钱没有的时候我们才回来。
那时根本没有想到家里会怎么样,只想跑出来,反正就是想逃开那个家。
回家的路上碰到邻居,他们说:“快回家吧,你妈都快疯了,从你走后就上不了班了,头发都白了。
”我跑回家,看到了妈,妈的头发果然白了,从前总说一夜白头,原来竟然是真的!妈看到我,先是后退了一步,很惊讶的感觉,再是冲了上来,我以为地要打我,赶紧往后一躲,妈扑了个空,然后反过来一下子就抱住了我。
她“哇”地就哭了:“我的女儿啊,妈以为你生妈的气不再回来了啊,我的女儿啊,我以为你死了啊。
”我吓坏了,没想到妈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说这么俗的话,她就那么紧紧地抱着我,一直抱了很长时间。
我印象中妈根本就没有抱过我,这个拥抱让我心酸起来,我“扑通”就跪下了,请母亲原谅她不孝的女儿。
第二个拥抱是我结婚的那天,早晨起来,妈一直来来回回地忙着,检查着我的嫁妆、婚纱和婚礼上要换的衣服,并且把我包里的那些红包又重新看了一次,我看到她魂不守舍的样子就说:“妈,你坐在那里休息一会吧,有别人呢。
”她好像茫然若失的样子,好像丢了什么似的,不一会,彩车就来了,鞭响起来的时候,我被人拥着上了彩车,忽然,妈说:“囡囡。
”我回过头去,看到妈一脸眼泪,妈伸出手来,忽然抱住我,孩子似的把脸贴在了我的胸前,所有人都静默地看着我们母女,我们拥抱了多长时间?一分钟?十分钟?反正我觉得时间好长好长,直到眼泪冲掉了我的妆。
那一刻我才发现,我长大了母亲老了,她越来越容易伤感,而且说过的话还会再说,刚做过的事马上就忘掉了。
十几年后母亲果然得了老年痴呆症。
她总是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听收音机,里面是咿咿呀呀的京剧,好像这时间是没完没了似的,就可以这么一直唱下去。
我陪她的时间不多,因为要忙着自己的家,还有单位里的好多事情,但我给母亲雇了一个小保姆,母亲总是和小保姆乱发牌气,说她故意浪費家里的油,说她买莱用的钱多。
我回去后她就要说这些给我听,甚至有几次还叫错了我的名字,我想母亲也许真的是傻了。
有一次我带她去饭店吃饭,她和服务员要一个快餐盒,然后把所有糖醋里脊全放在了里面,我说妈你这是做什么啊?人家都还没有吃呢!她看了看我说:“你们爱吃不吃,我家囡囡爱吃。
”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从小,我就愛吃糖醋里脊,而得了老年痴呆的妈,依然没有忘记她的女儿喜欢吃糖醋里脊!她要给女儿带回家去。
有一天下雨,我被雨淋湿了,进家门时简直成了落汤鸡一样,妈看到我,一下子就冲了过来,然后抱住了,为我裹上毯子,她就那么死死地抱住我,看着我说,“囡囡,谁让你淋雨的?”我和小孩子一样,被母亲紧紧地抱了好长时间,直到浑身暖和了过来,母亲又去听京剧了,我在窗边发了好长时间的呆,直到眼泪掉下来。
母亲的三次拥抱,我想,到死,那都是最美丽最温柔最让我感动的拥抱,那也是人世间,最美的拥抱。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8年第12期)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P125)2.D(P132)3.A(P239)4.A(P306)5.D(P314)6.C(P135)7.B(P138)8.A(P146)9.C(P150) 10.A(P154) 11.B(P159) 12.B(P192) 13.C(P163) 14.B(P171) 15.D(P182) 16.B(P325-327) 17.C(P333-334) 18.A(P339-344) 19.A(P183-190) 20.D(P194) 21.A(P195-196) 22.B(P197-198) 23.A(P201) 24.B(P204) 25.A(P199) 26.A(P369) 27.C(P372) 28.C(P374-378) 29.A(P382) 30.D(P227)1.[解析] 《喜宴》以20世纪70年代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历史背景,描写下乡知青参加当地一对新婚夫妇的喜宴和挖干沟又到他们家“喝茶”的两个场景,反映了“文革”时期的农村现实和知青下乡后的真实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