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乡土地理基本情况
- 格式:docx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4
1、位置概况大连市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位于东经120度58分至123度31、北纬38度43分至40度10分之间,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辽阔的东北平原。
是中国的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也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省内第二大城市,是中国东北主要的对外门户;也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
大连市分为3个县级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1个县(长海县)和6个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
另外,还有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3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先导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和花园口经济区。
2、气候条件大连市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0.5摄氏度,年降水量550--950毫米,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500--2800小时。
3、交通状况现有海运航线108条,其中外贸航线84条,内贸航线24条,基本覆盖全球主要航区。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全年航班起降10.7万架次;航线总数达到163条,其中国内航线141条,国际和地区航线22条,与8个国家、2个地区的89个国内外城市通航。
大窑湾北岸港区建设进展顺利,太平湾临港经济区港城一体化建设工程有序推进。
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工程完成围填海面积约15平方公里。
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加快,香炉礁物流园区四大功能区划基本实现;大连港冷链物流园完成70万平方米布局,成为中国唯一集保税港、专业冷藏船泊位、集装箱码头以及港口后方冷库群于一域的专业化冷链物流中心。
4、2014年大连市经济发展状况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0亿元以上,增长6%左右,人均18760美元。
固定资产投资6800亿元,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外贸自营出口与上年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0.8亿元,下降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0%和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2%,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和10.5%;万元GDP能耗下降3.8%。
大连市自然资源
大连市位于中国辽宁省南部,东临黄海,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
大连市自然资源丰富多彩,包括陆地、海洋和气候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和海洋资源四个方面介绍大连市的自然资源。
地理位置:大连市地处辽宁半岛南端,东临渤海、黄海,西南濒临辽宁省境内的锦州市和丹东市。
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大连丰富的自然资源。
大连市地势起伏较大,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岸线等地形交错分布。
地形地貌:大连市地形多样,主要包括大连山脉、大连丘陵、平原和海岸地带。
大连山脉绵延数百公里,为大连市提供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大连丘陵起伏有致,适宜农业发展。
平原地带主要分布在市区周边,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海岸地带拥有优美的海滩和海岸景观,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气候特征:大连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充沛。
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维护。
同时,大连的气候还为城市旅游业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海洋资源:大连市作为滨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大连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之一,为大连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大连市海域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为渔业和海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总体来看,大连市自然资源的丰富多样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优质的生活和旅游体验。
北方明珠——大连大连是个有一百年历史的北方海城,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融有西方古典城市建筑文化和东方传统城市理念于一体的美丽城市。
主要如下几个方面一大连的自然环境特点1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东临黄海,西邻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一座三面环海的半岛城市。
具海洋性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
2地形以丘陵为主全市总面积12574平方公里,其中老市区面积2415平方公里。
以山地丘陵多,主要有黄海流域和渤海流域两大水系。
注入黄海的较大河流有碧流河、英那河等;最大的河流为碧流河,是市区跨流域引水的水源河流。
过渡:正因为有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是许许多多人向往的居住地二近代大连历史发展城市的由来大连旧称“青泥洼”,是一个小渔村,100年前,俄国人开建了这个城市,给她起名“达里尼”,意为遥远的城市,70年前,日本人占领了这个城市,把“达里尼”音译过来就成了汉语的“大连”。
其实大连真正城市建设才一百二十多年,是个年轻城市,近代大连历史近代大连主要是在沙俄租借时期与日本占领时期形成的。
1898年~1904年沙俄租借时期,规划和奠定了大连城市基本形态1905年-1945年日本占领时期,扩大了大连的城市规模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大连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获得解放,结束了殖民统治。
10月,组成了中共大连市委员会,并成立了大连市政府。
过渡:年轻大连城市,更是充满着活力与朝气的城市三城市特点重要的出海口是东北、华北、华东以及世界各地的海上门户,是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
大连港核心港区主要分布在大港、黑嘴子、甘井子、大连湾、鲇鱼湾、大窑湾等港区。
全球50强港口中,在入围的中国港口中位列第四,仅次于香港、上海、天津。
农业自然资源丰富水产、水果、蔬菜、畜牧、花卉等五大优势产业。
素有“苹果之乡”、“水产品基地”等美誉。
品质优良的苹果、黄桃、樱桃、葡萄等水果和海产品有鲍鱼、对虾、海参、扇贝、螃蟹等。
一大连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1.1地形地貌大连地区位于千山山脉西南延伸部分,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濒临黄海、渤海之间,形成碧海环抱、低山丘陵起伏的地形。
由于地质构造,尤其是第四纪以来的新地质构造活动和海水动力对陆地的长期作用影响,本区地貌多山地丘陵,少平原低地,滨海岩溶地貌形态较发育,形成复杂多样的海岸地貌,并发育着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如下:(1)侵蚀构造低山大连市区地形制高点大黑山,主峰海拔633.1米,主要由震旦系石英岩组成,是断块上升长期遭受侵蚀的山体。
凸形山坡,尖圆状山顶,锯齿状山脊。
由于受运动的影响与北西向断裂构造的切割及长期的侵蚀作用,形成了山高谷深之地貌景观。
地形中度切割。
山谷多为“V”型。
山体上部陡峭,基岩裸露,中下部坡度变缓,植被覆盖较好。
主峰周围有逐层降低的山峰依附,标高在500-250米间,标志着该山体为不同期构造上升所致。
(2)构造剥蚀地形①高丘陵区内分布较广,为主要分布地形。
分布在大连老虎滩地区。
标高在200-500米间,丘顶多为浑圆状,局部尖顶状,连绵起伏,丘坡多为凸形坡面,上陡下缓,坡度在10-30度,最陡段可大于30度。
岩性由变质岩类、震旦系桥头组石英岩、长岭子组板岩、千枚岩、甘井子组白云岩组成。
沟谷多呈“U”型,少量呈“V”型,切割深度100-200米。
丘陵上部基岩裸露,下部被坡积物或植被覆盖。
由于受构造运动和性上升运动的影响,局部分布有剥夷面。
标高均在200-400米间,可视为本区内较高的三、四级剥夷面,形成时间相当于第四纪前,为间歇性抬升之遗迹。
充分反映出本区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的特点。
风化壳厚度约在0.2-0.4米间。
②低丘陵区内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甘井子-周水子以北,革镇堡等地区。
标高在50-200米间,丘坡较缓,约5-10度。
众多馒头状丘顶形成了漫岗地形,坡麓上冲沟发育,切割深3-5米。
高部位基岩裸露,低部位坡积物覆盖较多,部分地段被辟为梯田。
大连家乡调研报告大连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我家乡的所在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对家乡大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大连家乡的调研报告。
大连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之一。
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拥有着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在调研中,我发现家乡大连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近年来服务业的快速崛起,成为大连经济的新引擎。
大连在信息技术、金融、物流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吸引了众多的外资和人才。
大连家乡还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优良。
同时,家乡的海岸线曲折,有着奇特的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
在调研中,我注意到了家乡景点的变化。
以前比较受欢迎的景点如海滨浴场、山海关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但是现在,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下,大连的旅游发展方向也开始转变。
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等新兴旅游方式逐渐兴起,丰富了大连的旅游资源。
在社会发展方面,大连家乡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公共服务水平较高。
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调研中,我了解到大连的教育水平较高,有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
不仅有知名的大学,还有一批实力强大的中小学。
医疗方面,大连有一批一流的医院和研究机构,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医疗保障。
同时,文化事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文化节日、展览会等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然而,在调研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大连的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尽管植被覆盖率高,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连的环境质量面临挑战。
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
同时,交通拥堵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亟待改进。
另外,大连的经济发展相对集中,不同行业的发展不够均衡,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
总结来说,大连作为我家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大连野外地理考察报告一、大连城市介绍大连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东半岛的南端,东临黄海,北接陆地,南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相望。
地处北纬38° 43'〜40° 12’,东经120° 58’〜123° 31',分别跨越纬度1° 29’,经度2° 33'。
市区南山的大连气象台,位于东经121。
38’,北纬38° 54',常以此表示大连的经纬度。
大连市下辖大连市区,瓦房店、普兰丿占、庄河三个县级市和长海县,土地总面积12573. 85km2(历史沿用数),依1990年完成的1: 10000地形图,经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总面积为13538. 35km2,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大连市总人口数为5893692人,人口数量截至2006年3月末统计,全市户籍人口566.3万人,是中国辽宁省属副省级城市。
(-)地形地貌漫长的地壳构造运动,形成了今天的大连地形、地貌。
多山地丘陵,少平原低地。
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北宽南窄,地势山半岛中部轴线向东南侧黃海及西北侧渤海倾斜,黄海一侧长而缓。
整个地势平均海拔约50m左右。
山地与平地之比为4:1。
土地构成"六山一水三分田”。
主要山脉为千山山脉之延伸。
境内山峰主要有:庄河步云山,是辽东半岛内最高峰,海拔1132m:华尖子山818m,瓦房店万家岭788m,金州大和尚山664m,大连歪头山405m,旅顺老铁山465m。
(二)地质特征大连市位于新华夏系笫二隆起与天山一一阴山东西向巨型构造带的复合部位。
大连市地下水基本属于熔岩水、基岩裂隙水或第四纪孔隙水。
就全市而言,基岩出露较高,岩层富水性差,降水时间集中。
地表植被不好,河流短小,径流快等不利的水文地质因素,加重了大连淡水资源缺乏的严重程度。
(三)主要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大连市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比较丰富,如中国最大的金刚石矿、探明储量为全国总储量的50跖左右;石灰石储量非常丰富,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矿源之一;石棉、耐火粘土、重晶石、菱镁石、硅石、大理石、磷矿石、花岗石等也有较大储量。
目录一、大连的地理信息1.位置、面积2.气候条件3.水利资源(1)地表水(2)地下水4.土壤类型及土壤资源5.生物资源6、地形地貌二、人文以及经济信息1.城市规划2.城市交通3.产业经济(1)农业渔业(2)城市工业(3)旅游会展三、经济发展区1.达沃斯论坛2.开发商业区四、城市特色1.大连啤酒节2.大连服装节五、总结一、大连的地理信息1.位置、面积有这样一个地方,被誉为全国“最适合生存的地方”,空气清新,无污染,没有隆冬和酷暑。
这就是气候宜人、景色秀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大连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西濒渤海,东临黄海,面向烟波浩渺的太平洋。
总面积达13,237 平方公里。
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的渤海海峡,峡宽不过57海里,庙岛分布于其间,宛如一串大小不同的珍珠,漂浮在碧绿的海面上。
大连市人口约120万。
市区划分为中山、西岗、沙河口、甘井子和旅顺5个区,还管辖金县、新金、庄河、长海4个县和瓦房店市。
大连市区南部海岸线全长30多千米。
将沿途的棒槌岛海滨、虎滩乐园,付家庄海滨、白云山庄公园和星海公园、星海会展中心等连成一线,通道式水族馆圣亚海洋世界、海豚表演馆、鸟语林、两栖动物展览馆、森林动物园等点缀其间,沿途亭台林立,树茂花繁,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近海中的无数礁石、岛屿,千姿百态,阴阳变幻,妙趣横生;沿岸有十几个风光游览景点,其间有一条海滨公路相贯通,交通方便。
大连的土地之贵闻名全国,星海广场附近的楼盘每平方米在万元以上么大连没有因为房价高就拆绿地、毁绿化,相反大连人就在这昂贵的土地上建造了星海广场、人民广场、中山广场等80多个大小广场,广场绿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1.5%,由广场带来的广场文化同样令人赞叹:绿地、白鸽、雕塑、喷泉等。
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城市广场——星海广场,占地面积172万平方米。
最吸引人的是在百年纪念碑旁,横卧着一块100米长的大理石,上面刻着1000对脚印,都是真人脚印刻上去的2.气候条件大连年平均气温为8~11℃,自南向北降低,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区。
一大连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1.1地形地貌大连地区位于千山山脉西南延伸部分,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濒临黄海、渤海之间,形成碧海环抱、低山丘陵起伏的地形。
由于地质构造,尤其是第四纪以来的新地质构造活动和海水动力对陆地的长期作用影响,本区地貌多山地丘陵,少平原低地,滨海岩溶地貌形态较发育,形成复杂多样的海岸地貌,并发育着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如下:(1)侵蚀构造低山大连市区地形制高点大黑山,主峰海拔633.1米,主要由震旦系石英岩组成,是断块上升长期遭受侵蚀的山体。
凸形山坡,尖圆状山顶,锯齿状山脊。
由于受运动的影响与北西向断裂构造的切割及长期的侵蚀作用,形成了山高谷深之地貌景观。
地形中度切割。
山谷多为“V”型。
山体上部陡峭,基岩裸露,中下部坡度变缓,植被覆盖较好。
主峰周围有逐层降低的山峰依附,标高在500-250米间,标志着该山体为不同期构造上升所致。
(2)构造剥蚀地形①高丘陵区内分布较广,为主要分布地形。
分布在大连老虎滩地区。
标高在200-500米间,丘顶多为浑圆状,局部尖顶状,连绵起伏,丘坡多为凸形坡面,上陡下缓,坡度在10-30度,最陡段可大于30度。
岩性由变质岩类、震旦系桥头组石英岩、长岭子组板岩、千枚岩、甘井子组白云岩组成。
沟谷多呈“U”型,少量呈“V”型,切割深度100-200米。
丘陵上部基岩裸露,下部被坡积物或植被覆盖。
由于受构造运动和性上升运动的影响,局部分布有剥夷面。
标高均在200-400米间,可视为本区内较高的三、四级剥夷面,形成时间相当于第四纪前,为间歇性抬升之遗迹。
充分反映出本区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的特点。
风化壳厚度约在0.2-0.4米间。
②低丘陵区内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甘井子-周水子以北,革镇堡等地区。
标高在50-200米间,丘坡较缓,约5-10度。
众多馒头状丘顶形成了漫岗地形,坡麓上冲沟发育,切割深3-5米。
高部位基岩裸露,低部位坡积物覆盖较多,部分地段被辟为梯田。
一大连区域自然地理环境1.1地形地貌大连地区位于千山山脉西南延伸部分,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濒临黄海、渤海之间,形成碧海环抱、低山丘陵起伏的地形。
由于地质构造,尤其是第四纪以来的新地质构造活动和海水动力对陆地的长期作用影响,本区地貌多山地丘陵,少平原低地,滨海岩溶地貌形态较发育,形成复杂多样的海岸地貌,并发育着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如下:(1)侵蚀构造低山大连市区地形制高点大黑山,主峰海拔633.1米,主要由震旦系石英岩组成,是断块上升长期遭受侵蚀的山体。
凸形山坡,尖圆状山顶,锯齿状山脊。
由于受运动的影响与北西向断裂构造的切割及长期的侵蚀作用,形成了山高谷深之地貌景观。
地形中度切割。
山谷多为“V”型。
山体上部陡峭,基岩裸露,中下部坡度变缓,植被覆盖较好。
主峰周围有逐层降低的山峰依附,标高在500-250米间,标志着该山体为不同期构造上升所致。
(2)构造剥蚀地形①高丘陵区内分布较广,为主要分布地形。
分布在大连老虎滩地区。
标高在200-500米间,丘顶多为浑圆状,局部尖顶状,连绵起伏,丘坡多为凸形坡面,上陡下缓,坡度在10-30度,最陡段可大于30度。
岩性由变质岩类、震旦系桥头组石英岩、长岭子组板岩、千枚岩、甘井子组白云岩组成。
沟谷多呈“U”型,少量呈“V”型,切割深度100-200米。
丘陵上部基岩裸露,下部被坡积物或植被覆盖。
由于受构造运动和性上升运动的影响,局部分布有剥夷面。
标高均在200-400米间,可视为本区内较高的三、四级剥夷面,形成时间相当于第四纪前,为间歇性抬升之遗迹。
充分反映出本区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的特点。
风化壳厚度约在0.2-0.4米间。
②低丘陵区内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甘井子-周水子以北,革镇堡等地区。
标高在50-200米间,丘坡较缓,约5-10度。
众多馒头状丘顶形成了漫岗地形,坡麓上冲沟发育,切割深3-5米。
高部位基岩裸露,低部位坡积物覆盖较多,部分地段被辟为梯田。
大连市山前平原地带棕壤剖面性状分析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对大连市山前平原地带棕壤剖面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棕壤剖面可划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四个发生层;(2)研究区棕壤剖面各发生层的沙粒含量约占3/4,粘粒约占1/4;剖面各发生层土壤的比重从上至下逐渐增大;(3)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从上到下依次递减,但由于常年的翻种,耕作层土壤全磷含量最低,犁底层含量最高,再往下,便依次递减。
标签:大连市棕壤剖面性状在自然界中,土壤是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是结合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枢纽。
随着时空的变化,土壤综合性状朝着有利于或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方向演变,并在土壤剖面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痕迹。
棕壤是淋溶土的一类,在辽东半岛上分布很广,根据地形母质的不同,有丘陵山地棕壤和平原低地棕壤之分。
之前已有学者对辽南丘陵地区的棕壤进行了分析[1],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大连市境内,对当地山前平原区棕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以完善对辽南地区棕壤的研究。
1研究区概况2研究方法2.1土样采集在牧城驿选取一处自然边坡为研究对象,经稍加修整后,根据土壤剖面的颜色、结构、质地、松紧度、湿度、植物根系分布等,自上而下划分土层,仔细观察,并描述记载。
观察记载后自下而上的逐层采集分析样品,通常采集各发生土层中部位置的土层,随后将所采样品放入塑料袋内,每层样品采集一公斤左右,并附上标签。
2.2分析方法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自然风干、制备并分层测定其理化性质,其中土壤的机械组成采用比重计法测定,土壤比重采用比重瓶法测定,pH采用酸度计法,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全磷采用钼锑抗比色法。
3结果与分析3.1棕壤剖面描述研究区耕作土壤自然剖面经整理后可划分成4个典型发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耕作层(0~48cm)、犁底层(48~90cm)、心土层(90~120cm)、底土层(120cm以下)。
由于原生夏绿阔叶林植被不复存在,替而代之的为菜地,故土壤剖面缺失枯枝落叶层。
辽宁乡土地理知识要点1.简称:辽2.省会:沈阳3.行政区划:辖14个地级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沈阳、大连)①沈阳:是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枢纽城市。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
是中国最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
②大连,别称滨城,旧名达里尼、青泥洼,是辽宁省副省级市。
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旅游城市,也是新一线城市。
大连环境绝佳,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东北之窗”“北方明珠”“浪漫之都”之称,是中国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
③鞍山:辽宁省省辖市、特大城市,辽宁省第三大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因市区南部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而得名。
鞍山地处环渤海经济区腹地,辽东半岛中部,位于沈大黄金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是辽宁中部城市群与辽东半岛开放区的重要连接带。
鞍山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中国第一钢铁工业城市,有着"共和国钢都"的美誉,因盛产岫玉,故而又有"中国玉都"之称。
④抚顺市,素有"煤都"之称,位于辽宁省东部,东与吉林省接壤,西距省会沈阳市45公里,北与铁岭毗邻,南与本溪相望。
⑤本溪市是辽宁省省辖市,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位于辽宁省东南部,素有“中国钢都”、“中国药都”、“中国枫叶之都”、“中国辽砚之都”之称。
⑥丹东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9℃,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温暖最湿润的地方之一,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获选为“中国十大养老胜地”之一。
大连乡土地理基本情况大连的主要地形地貌特征 高空俯瞰我们家乡大连12574平方千米的陆地,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北宽南窄,地势由中央轴部向东南和西北两侧的黄、渤海倾斜,面向黄海一侧长而缓。
大连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区域内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
整个地形为长白山系千山山脉余脉纵贯本区,绝大部分为山地及久经剥蚀而成的低缓丘陵,平原低地仅零星分布在河流入海处及一些山间谷地。
大连市区地形制高点是大黑山。
大连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多年平均气温10.5℃,极端气温最高37.8℃,最低-19.13℃。
年降水量在550-950毫米之间。
其中8月最热,平均气温24℃,日最高气温超过30℃的天数只有10至12天。
1月最冷,平均气温-5℃,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1℃左右。
60%-70%的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且夜雨多于日雨。
大连是具有海洋特征匮乏的水资源大连市年降水量550~950mm ,年均水面蒸发量750~950mm 。
目前拥有7座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和1座境外调水水库。
大连市境内河流属黄、渤海水系,流域面积20km 2以上的河流有153条,其中500km 2以上的河流有5条,分别是碧流河、英那河、复州河、大沙河、庄河。
优越的地理位置大连位于欧亚大陆东岸,地处中国辽东半岛南端,地区总面积1.2574万平方千米(其中,老市区面积2415平方千米)。
所在经纬度位于东经120°58’-123°31’,北纬38°43’-40°10’区间。
东临黄海,西临渤海,南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相对,东与韩国、朝鲜隔海相望,再向东则为日本。
背依中国东北腹地,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素有东北的“海上大门”之称。
大连市从行政区划上,隶属辽宁省,但它又属于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
普兰店区大连市的城市定位大连地区人类社会至少有17000年的历史。
19世纪,这里还是一个名叫青泥洼的小渔村,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和旅游城市。
我的家乡大连我的家乡大连位于中国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东濒黄海,西面环山,是一个交通便利、风景秀丽的地方。
首先,大连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从海滩到山区,从城市到乡村,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大连的海滩是许多游客的最爱,沙滩细腻柔软,海水清澈碧蓝,是游泳、冲浪、沙滩排球等各种水上活动的绝佳场所。
此外,大连的山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是徒步、登山、野营等户外活动的理想之地。
其次,大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旅顺口区的大连炮台、旅顺博物馆等,这些景点记录了大连的历史变迁和战争岁月。
此外,大连还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中山广场的欧式建筑群、俄罗斯风情街等,这些建筑展现了大连的多元文化特色。
再者,大连是一座美食之都。
这里有着各种口味的美食,从海鲜到烤肉,从日料到西餐,应有尽有。
大连的海鲜是必尝的美食之一,特别是海鲜火锅和海鲜烧烤,新鲜的海鲜配上美味的调料,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大连的日料和烤肉也是非常值得尝试的美食,这里的日料店和烤肉店提供的食材新鲜、口味正宗,让人流连忘返。
最后,大连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这里有着发达的交通和通讯设施,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也十分完善。
大连的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十分便利,出行方便快捷。
同时,大连的通讯网络覆盖面广,通讯质量高,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总之,我的家乡大连是一个充满活力、历史悠久、美食丰富、现代化的城市。
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值得人们来探索和发现的美丽之地。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连的不断发展,这座城市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和繁荣。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大连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吸引力,它将继续吸引着更多的人们来到这里工作、生活和学习。
作为一个大连人,我为我的家乡感到自豪和骄傲,我相信它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介绍大连的作大连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
临渤海,东临黄海,地理位置优越。
大连市下辖7个区,面积12573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00万。
大连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22年,当时大连是一个渔村,称为“顺城”。
在明朝时期,大连成为了重要的防御据点,明万历年间开始修建大连城。
清朝时期,大连成为了重要的海防城市,被称为“北地之门”。
近代以来,大连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19世纪末,大连成为了列强争夺的目标,在日俄战争中,大连成为了日本帝国的殖民地。
在日本统治下,大连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建立了铁路、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
解放后,大连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如今的大连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拥有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化。
大连是中国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外贸和对外投资是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大连拥有多个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投资。
大连的经济结构以制造业、海洋工程、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为主,并且正在积极推动海洋经济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大连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
大连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大连的海滨风景秀丽,被誉为“北方的珠海”。
金石滩、星海公园、森林动物园等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除此之外,大连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大连日俄战争纪念馆、大连海事大学等。
大连还以其丰富的海产品而闻名,海鲜市场是大连的一大特色。
大连被誉为“中国的水果之乡”,新鲜的水果在这里种植和销售。
此外,大连还是世界知名的足球城市,拥有一支顶级足球俱乐部大连一方。
除了经济和旅游,大连还注重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大连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如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还举办了多个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和艺术节,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
总的来说,大连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经济、文化和交通发达,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游客。
大连乡土地理基本情况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大连乡土地理基本情况
大连的主要地形地貌特征
高空俯瞰我们家乡大连12574
平方千米的陆地,整个地势北高南
低,北宽南窄,地势由中央轴部向
东南和西北两侧的黄、渤海倾斜,
面向黄海一侧长而缓。
大连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
区域内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
整个地形为长白山系千山山脉
余脉纵贯本区,绝大部分为山地及久经剥蚀而成的低缓丘陵,平原低地仅零星分布在河流入海处及一些山间谷地。
大连市区地形制高点是大黑山。
大连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最高℃,最低℃。
年降水量在550-950毫米
之间。
其中8月最热,
平均气温24℃,日最高
气温超过30℃的天数只
有10至12天。
1月最
冷,平均气温-5℃,极
端最低气温可达-21℃左
右。
60%-70%的降水集中
于夏季,多暴雨,且夜
雨多于日雨。
大连是具有海洋特征的温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形成典型的温带落叶林自然景观。
匮乏的水资源
图2-1 丘陵地
形 图2—5中国气候类型分布
图
大连市年降水量550~950mm,年均水面蒸发量750~950mm。
目前拥有7座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和1座境外调水水库。
大连市境内河流属黄、渤海水系,流域面积20km2以上的河流有153条,其中500km2以上的河流有5条,分别是碧流河、英那河、复州河、大沙河、庄河。
优越的地理位置
大连位于欧亚大陆东岸,地处中国南端,地区总面积万平方千米(其中,老市区面积2415平方千米)。
所在经纬度位于东经120°58’
-123°31’,北纬38°43’-40°10’区间。
东临黄海,西临渤海,南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相对,东与韩国、朝鲜隔海相望,再向东则为日本。
背依中国东北腹地,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素有东北的“海上大门”之称。
大连市从行政区划上,隶属辽宁省,但它又属于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
大连市的城市定位
大连地区人类社会至少有17000年的历史。
19世纪,这里还是一个名叫青泥洼的小渔村,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和旅游城市。
大连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是辽宁省内第二大城市,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被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大连是全国5个(简称:计划单列市)之一。
大连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承载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能力。
目前已形成以石化、电子、机械、轻纺服装、冶金建材、食品医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有许多工业企业是中国同行业的骨干企业:
大连的交通不断完善,网络密集,四通八达。
铁路、公路、城际轨道、地铁、海上巷道,各种交通线路将我们的家乡与世界各地紧密相连。
大连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
一批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商厦、写字楼拔地而起,散发着现代化气息的公用设施、建筑矗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大连市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
2015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
大连地区农产品种类丰富,水果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苹果有120多个品种,素有“苹果之乡”的美称;同时还繁育和栽培了樱桃,桃,梨,葡萄等大量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