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的向导新详解
- 格式:pptx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26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处处有哲学长沙县第二中学政治组全体教师教师授课时间课时1课时课题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处处有哲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理解:(1)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分析:(1)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
2.能力目标:举例说明哲学并不神秘,生活处处有哲学。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
(2)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教学第一环节:复习提问(约3分钟)1.请同学们说说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
2.同学们对哲学知道多少?第二环节:引入新课(约2分钟)老师讲述故事:希尔伯特旅馆和希尔顿饭店首任经理的传奇故事。
引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爱加上智慧原来是能够产生奇迹的。
第三环节:课堂预习(约6分钟)1.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什么地方?2.哲学起源于什么地方?3.哲学的本义是什么?4.哲学的任务是什么?第四环节:课堂讲授(约19分钟)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探究:高中生谈“排名的二重性”。
设问:A.在排名的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B.为什么我们应该看到排名的“二重性”?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不同,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方法不同。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看待。
片面地看待排名问题,不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全面的思维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智慧,看待别人、分析自己等都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这说明生活与哲学密切相关。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一是认识世界;一是改造世界。
专题31 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常考点)。
2.哲学与其他具体科学的关系(常考点)。
3.哲学与时代精神。
4.哲学的作用。
一、哲学的涵义1.从哲学的本义来看(1)字面释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也就是说它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比喻表述:马克思说过,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从哲学的内涵来看(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从哲学的外延来看(1)哲学有别于具体知识,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概括、总结和反思是从具体知识升华为哲学知识的必要环节。
二、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因为它们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哲学的作用(1)对人生——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对社会——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批判功能: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塑造功能: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激励功能: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高频考点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例1.有人认为:“历史地看,哲学和世界观其实是一回事,所有的重要哲学归根到底都是一种世界观,因为世界观和哲学可以相互替代。
〞这种观点( )A.是正确的,经哲学家整理的世界观就是哲学B.是片面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是片面的,哲学是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D.是正确的,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就是哲学[答案]B[解析]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B正确;A、C、D均说法错误。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知识点整合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哲学的任务: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 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例 1】“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 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就是辩证法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例 2】恩格斯说:“一切观点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 反映。
”这说明 (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C.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 例 3】马克思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A.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 世界观的含义(2) 哲学的含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 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 方法论的含义(4)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2、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和联系)【例 4】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 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据此完成( 1)-( 2)题。
(1) 爱因斯坦的这段话表明( )①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 ②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③哲学 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又对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 ④哲学和具体科学的 仅供学习与参考 学习资料学习资料) B .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挥人的智力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爱因斯坦上段话中的科学指具体科学,那么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A.哲学是一个理论体系,具体科学不是理论体系B.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C .哲学是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 .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共同性质、共同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例5】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哲学史上的革命。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时)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本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是全书的起始课。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的探究与学习,有助于我们在掌握本单元基本理论的同时,为全书的学习打下基础。
从身边的哲学入手,通过对哲学概念和哲学基本问题的体会,有助于我们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对我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主要内容】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包括两个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我们的生活入手,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第二目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哲学的本义爱智慧;二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讲哲学概念的基本含义。
第二目主要讲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等。
引导同学们进入生活与哲学的学习。
第二课包括两个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哲学研究的问题入手,指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而分析了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第二目分析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第二框,首先探究唯物主义,指出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三种基本形态;其次分析唯心主义,指出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说明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最后指出虽然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阵营。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什么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高一政治美好生活的向导试题答案及解析1.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
”这说明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②哲学的重要性之一就在于它是“科学之科学”③研究自然科学的归宿和目的就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④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答案】D【解析】题中材料“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强调的是具体科学的研究离不开哲学的指导,故①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科学之科学”是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是错误的,故②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故③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2.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
这说明哲学( )A.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B.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D.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答案】D【解析】惊讶、困惑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这是诱发人们思考的最初动因,但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故A项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的观点错误; C项的观点错误;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
这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本题正确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产生3.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必修四哲学生活.10.20第十三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旳向导1、哲学①本源和产生方式:哲学旳智慧产生于人类旳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旳追问和对世界旳思索。
②任务:对旳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旳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对旳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含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旳概括和总结。
2、哲学与世界观措施论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旳总旳见解和主线观点。
世界观是自发形成旳,哲学是自觉形成旳。
②措施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旳主线原则和主线措施。
③关系:世界观决定措施论,措施论体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旳世界观就有什么样旳措施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旳措施论,也不存在脱离措施论旳世界观。
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旳世界观(是世界观旳学说),哲学是世界观与措施论旳统一。
3、哲学与详细科学:详细科学是哲学旳基础,详细科学旳进步推进哲学旳发展。
哲学为详细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措施论旳指导。
哲学与详细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旳关系。
4、哲学与时代精神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旳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旳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旳反应。
②真正旳哲学:是自己时代旳精神上旳精髓,对旳地反应了时代旳任务和规定,牢牢旳把握了时代旳脉搏,对旳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旳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5、哲学旳作用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旳艺术。
②哲学对详细科学旳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③哲学是社会变革旳先导:a通过对社会旳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旳批判,更新人旳观念,解放人旳思想。
b预见和指明社会旳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旳理想目旳,指导人们追求美好旳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旳巨大物质力量。
第二课、百舸争流旳思想1、哲学旳基本问题①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旳关系问题即物质与意识旳关系问题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旳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旳问题,即思维能否对旳认识存在旳问题。
2、哲学旳基本派别①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故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生活与哲学》基础知识归纳第一单元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与生活有何关系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句话,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哲学的含义哲学的作用和任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的作用(功能):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在世界。
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以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两者统一于哲学四.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区别:①研究对象: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某一特定领域;②任务:哲学是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不是科学之科学)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是科学研究之母)。
《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课、学案一体化一、考点知识填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就是。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①区别:世界观,但一般人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我们反对把哲学,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
②联系:哲学是关于的学问,而且是的世界观。
我们反对把哲学,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和。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决定,体现。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对的概括和总结。
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规律和奥妙,哲学则对其进行,从中抽象出和。
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推动哲学的发展。
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的指导。
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否则科学研究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二、知识疑点解析.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哲学区别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特点零散、自发形成的自觉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存在人人都有不是人人都有联系①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错误倾向①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②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注意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
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错误倾向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注意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三、课堂演练判断题.世界观人人皆有,但哲学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