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EM项目学生研究手册》在线学习课程学员手册-江苏省STEM培训
- 格式:pdf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8
序言:STEM课程介绍本课程包含三个STEM项目式学习课程,适用于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上)学段,每个项目适用于一学期。
项目一小小天气预报员适用于小学四年级(上)。
配合“溶解”课程,获得一些简单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基本的气象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获得初步的科学分析能力。
项目二桥梁的奥秘适用于小学四年级(下)。
学习桥梁结构及设计思路,进行简单的桥梁设计与制作,进行稳定性测试,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
激发创造兴趣,体验桥梁建筑师的角色,探索桥梁的奥秘。
项目三生态圈适用于小学五年级(上)。
通过学习生态系统,气压和风的形成。
通过创建、观察并了解一个生态系统或生物栖息地,最终搭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包含水、空气、土壤、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4)什么是STEM? (4)工程设计过程 (5)第二部分:小小天气预报员 (6)引言 (6)化学知识:认识水 (7)化学知识:牛奶里有水么 (9)实验课:不同物质的溶解 (11)实验课:衣服脏了怎么办 (14)活动课:动手动脑 (15)化学知识:影响溶解的因素 (17)数学知识:线性图表 (18)化学知识:溶液浓度的探究 (20)实验课:自制冰棍 (22)实验课:蓝色玫瑰 (23)实验课:科学选种 (24)任务实施:制作天气瓶 (25)第三部分:桥梁的奥秘 (26)引言 (26)物理知识:桥梁的结构 (27)实验课:桥梁模型初步设计 (29)数学知识:长度与面积 (30)实验课:力学原理 (31)物理知识:桥梁稳定性探索 (33)实验课:桥梁承重能力探索 (35)物理知识:跨海大桥设计 (36)实验课:结构工程小实验 (37)物理知识:无处不在的力 (38)第四部分:生态圈 (39)引言 (39)生物知识:认识生物多样性 (41)实践课:寻找生物多样性地域 (43)实验课:水生生物多样性 (45)实验课:孔雀鱼的喂养与繁殖 (46)实验课:卤虫卵的孵化 (47)实验课:土壤中的生物 (48)实验课:瓶子中的生态圈 (50)气象学知识:风的形成 (51)实验课:风速计制作 (54)实验课:气压的测定 (55)实验课:海上冷气流的形成 (56)第五部分:附录 (57)实验室安全须知 (57)安全协议 (58)测量数据的表示法 (59)科学方法 (62)*课题开始之前请先阅读实验室安全须知和安全协议。
STEM项目学生研究手册(参考答案)1.STEM研究是通过(C)来验证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中的各种假设。
()(单选题)A.建模 B. 论证 C. 实验 D. 调研2.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这个研究问题时,实验中的自变量为(C D)(多选题)A. 种子发芽的数量 B. 种子发芽的时间 C. 土壤湿润或干燥 D. 光照条件3.以下哪个定量数据的书写是不正确的?(D)(单选题)A. 110℃B. 2.1gC. 40minD. PH6.24.如果我们要研究“水獭的日常行为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那我们在高级检索时“水獭”和“行为”之间应该用(A)。
(单选题)A. 并含 B. 或含 C. 不含 D. 包含5.查新委托书中下列哪些选项是需要委托人自己填写的内容。
(A、C、E)(多选题)A. 查新目的B. 检索结果C. 查新点与查新要求D. 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E. 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F. 查新结论6.一个合格的科学研究性假设需要包含哪些要素?(A、B、C)(多选题)A. 自变量B. 因变量C. 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预测D. 可测的陈述7.研究方案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B、C、D、E、F)(多选题)A. 标题B. 引言C. 实验设计表D. 假设E. 实验材料和方法F. 附录8.以下哪项不是实验记录本的基本用途?(D)(单选题)A. 实验记录本要保存实验过程、数据、统计结果、图表和结论。
B. 记录本要记录你对实验设计的思考,以及你对所有可能收集到的数据的推断。
C. 记录本是对整个实验项目的正式记录,使得他人了解你是如何进行试验,并确保能准确的重现实验。
D. 记录本是为了在展示研究课题时证明实验真实性。
9.教师用(A)这个集中趋势来分析一次考试中哪个题目对班级的学生来说最难。
()(单选题)A. 众数 B. 中位数 C. 算术平均数 D. 标准差10.1(B)表示的是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单选题)A. 变异B. 极差C. 标准差D. 方差10.2(D )表示的是距离平均值的平均差距。
研究性学习手册研究性学习手册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及意义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主动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责任感。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同时也能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1.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个研究课题。
选择课题时要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确定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2.调查: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和采集,找到与课题相关的有效信息。
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多种多样的资料,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实施:根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验,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4.总结: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结果,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相关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分享:学生将研究结果进行展示和分享,将成果向同学、教师或其他人介绍,收集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三、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技巧1.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资源利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网络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范围。
3.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造力。
4.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进行研究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和展示能力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研究报告:学生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评价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3.成果展示:学生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
4.自我评价: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江苏省中小学STEM项目学校申报表学校实施STEM教育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他们不仅具备丰富的STEM教育经验,还拥有STEM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此外,学校硬件设施齐备,拥有多个实验室和XXX,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研究和实践场所。
同时,学校还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引进了一批先进的STEM 教育设备,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资源。
近两年,我们学校投入20多万建设了专门的创客工作室,配备了乐高EV3、9686和WEDO、智慧电子ArduBits、趣星人、3D打印机、中鸣机器人等设备,还有台式电脑、多媒体投影仪、触摸一体机等,以保证日常开展STEM教学的需求。
工作室领衔人XXX老师是常州市信息技术学科的带头人,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常州市创客大赛和机器人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
三、加入STEM项目学校后的工作设想(1000字以内)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切入点,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以学校STEM项目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推行创客教育、跨学科研究等新兴教育模式在学校的普及应用,逐步形成创客生态体系。
1.队伍建设在开展创客活动过程中,教师需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引领和帮助,扮演教练员的角色。
提升教师学科素养是重中之重,我们将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培养创客教师,定期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STEM课程培训,鼓励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与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最新技术,提升基于STEM课程理念的学科教学设计能力。
我们还将组建STEM项目团队,发挥教师专业特长,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们伴随着课程建设而共同成长。
2.课程开发STEM课程不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的简单叠加,其课程建设要在“融合”二字上下功夫。
我们以现有的创客社团为依托,着重培养一批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带领学生在专项领域从入门到精通,形成系列化校本STEM课程,覆盖机器人、创客、3D打印等不同的领域,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
stem学习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是当前教育界非常热门的一个课程模式。
STEM教育能够提供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的社会背景下,推动STEM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重要工作。
我市目前对于STEM教育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STEM教育项目比较缺乏。
因此,我们计划开展一项针对中小学生的STEM学习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于STEM领域的兴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发展的热情。
三、项目内容1. 科学实验课程: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2. 机器人编程课程:通过编程教育,让学生学习使用Scratch、Python等编程语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机技术能力。
3. 工程设计课程:通过工程设计活动,让学生学习设计、制作模型和机械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4. 数学建模课程:通过数学建模活动,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项目实施1. 教师培训:组织专业的STEM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STEM教育水平,让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STEM学习活动。
2. 课程设计: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STEM学习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科学编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3. 学习资源准备:准备必要的学习资源和设施,如科学实验器材、机器人编程设备、工程设计材料等,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到STEM学习活动中。
stem 课程实施方案STEM课程实施方案。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STEM教育作为一种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跨学科教育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和家长的重视。
STEM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STEM课程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工程设计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
1. 科学探究。
通过开展各种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科学奥秘。
2. 技术应用。
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和工具,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和应用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工程设计。
通过设计和制作各种小型工程模型,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4. 数学建模。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项目驱动。
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实践,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实践探究。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3. 合作学习。
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
4. 跨学科整合。
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五、评价方式。
1. 项目评价。
采用项目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考察他们在实际项目中的表现和成果。
2. 实践评价。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考察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能力评价。
通过能力测试对学生进行评价,考察他们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stem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STEM基本概念,了解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大学科领域的相互关系。
2.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相关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工程设计和制作技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项目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
3. 学生能够利用现代科技工具,进行信息搜集、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公平竞争和诚信守约的品质。
4.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校本STEM课程,结合学科知识,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知识,包括力的作用、能量转换、化学反应、生物分类等,结合课本章节,选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进行教学。
2. 技术应用:介绍现代科技工具的使用,如计算机编程、3D打印、电子制作等,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工程设计:以项目为导向,教授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结构设计、电路设计等,引用教材中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科学与工程在课堂中的整合》在线课程学员手册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二〇一八年十月在线学习课程目录一、欢迎辞 (2)二、《科学与工程在课堂中的整合》在线课程介绍 (3)2.1 学习目标 (3)2.2 学习内容 (4)2.3 学习方式 (5)2.4 学习成果 (6)四、课程进度 (10)五、授课专家 (11)六、课程管理团队 (12)在线学习课程一、欢迎辞欢迎选修《科学与工程在课堂中的整合》在线学习课程!为帮助您系统地掌握开展科学研究项目的过程与相关知识技能,特开设《科学与工程在课堂中的整合》在线学习课程。
本课程首次向大家展示美国最新的NSTA优秀案例,这些案例很好地将科学与工程在课堂中进行整合,运用生动活泼的方式,介绍不一样的STEM课程,更好地为大家提供“接地气”的课程内容。
为您指导学生进行STEM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直接的经验,给予更加实际的指导。
本学习手册主要包括:课程介绍、课程学习进度、课程评测方式等。
希望为各位学员尽快熟悉课程教学节奏、掌握课程学习方法提供帮助。
望各位学员能够认真阅读学习手册。
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在学习过程中给出您的反馈。
祝愿我们一起有一次愉快的在线学习之旅!也希望您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关注课程邮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二〇一八年十月在线学习课程二、《科学与工程在课堂中的整合》在线课程介绍STEM教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但STEM课程该如何走进课堂,如何将STEM教育中最重要的工程与科学紧密结合起来,成了很多STEM教育实践者所面临的问题。
《科学与工程在课堂中的整合》慕课课程精选美国科学教育领域的优秀科教案例。
《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于2011年与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NSTA)主办的《科学与儿童》《科学视野》和《科学教师》杂志签署了内容共享协议,杂志设立“NSTA专栏”,每期翻译发表来自NSTA主办杂志中的优秀文章,为中国科技教师提供最前沿的科教案例。
Richard M.FelderRebecca BrentSTEM教学和学习——实用指南teaching and learning stem a practical guide关于STEM学科的教学的书籍通常集中在一个学科上——物理学、比如或工程学。
从生物学、化学到理论数学等STEM领域的全面教学内容很少。
这本书采用了一种广泛的方法,使读者能够从各种STEM学科中获得最好的见解。
第一部分:设计课程STEM教学学习实用指南作者们理查德·费尔德,博士,是北卡罗莱纳州州立大学化学工程荣誉教授HoechstCelanese,自1969年以来一直担任该校教师。
他是《化学过程的基本原则》(第四版,威利,2015年)的合著者,自1978年首次出现以来,该原则已被美国和许多国外的所有化学工程部门用作介绍性文本,他撰写或合著了300多篇关于过程工程和STEM教育的论文。
他因其教学、研究和出版物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国际工程教育学会联合会工程教育卓越全球奖(2010年,第一位获奖者)和美国工程教育学会终身成就奖(2012年,第一位获奖者)。
丽贝卡·布伦特,Eed,是教育设计公司的总裁,这是一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卡里的咨询公司。
她在教育方面有超过35年的教育经验,专门从事STEM教师发展、大学前教师准备和大学前和大学水平教育项目的评估,并持有乔治华盛顿大学评估学院颁发的评估实践证书。
她撰写或合著了60多篇关于有效教学和教师发展的论文,并在NSF赞助的SUCCEED联盟中协调教师发展,并在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工程与科学学院的新教师指导中协调教师发展。
在进入私人咨询领域之前,布伦特博士是东卡罗来纳大学的教育学副教授,在那里她获得了杰出教师奖。
2014年,她被任命为美国工程教育学会的会员。
大学教学简介1.0欢迎来到大学,那里有你的办公室,祝你好运众所周知,熟练的专业人员通常在获得独立执业证书之前接受培训。
电工、机械师和厨师获得初步指导,然后作为学徒服务几个月或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