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
• 考题形式 • (一)品味词语。 • 1.解释词语含义。 •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 解题钥匙 • 1.认真阅读上下文,紧紧联系语境,明确表层 含义,挖掘深层含义。 •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 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 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 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 • 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 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 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 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 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二、理清文章线索
•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 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 以地点为线。 • 找线索的方法: •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 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 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 索。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 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那树》 佝偻:原义指驼背,这儿则是形象地突出了 树的苍老。
把那棵树的树顶比作刚炸开的焰火,比喻鲜 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那棵树枝叶的茂盛繁 密,表现了这棵树生命的壮美。寄寓了作者 对如此壮美的生命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二)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及其作用。 1、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
四、语言赏析。
A、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排比、 拟人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 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 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 句增强语气;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 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 意,启发思考;对比强调„„突出„„) B、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 句、也有排比句、反问句,还有运用一组关 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C、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 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