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2
第14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1、教学目标:① 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
② ②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教学重点:① 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② ②中国现代雕塑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
3、教学难点:①中国画,创作版画,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等名词。
②分析理解作品。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交流、引入谈话导入(抵制日货、反对日本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二、新知探究:环节一: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投放出《蛙声十里出山泉》、《溪山行旅图》。
介绍中国画发生的激烈转变。
学生活动:(欣赏、讨论)在欣赏作品时说出作者是谁?他绘画的技巧、风格?小结:在中国现代绘画艺术中,无论是传统型中国画的代表画家还是融合型中国画的代表画家,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使他们除了在绘画技巧上的发展,还传达出了画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就是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深深的感染着我们。
教师活动:投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开《开国大典》、《一湾解冻的湖水》等,介绍西方绘画的引进并迅速发展。
环节二、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教师活动:投放图片,介绍中国现代雕塑的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讨论中国现代雕塑的成就。
三、联系实际,拓展课题进行练习,巩固学习目标。
1、以作品为例,谈谈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分析它们的特点,你认为这种融合有意义吗?2、参观你周围的环境雕塑或雕塑家工作室,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写下来。
四、课堂小结。
1、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2、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
2.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好在哪里。
(二)内容结构本课开篇对中国现代美术予以界定,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至今的美术,主要指20世纪的中国美术。
其后,课文分别介绍中国现代绘画和中国现代雕塑两大美术门类的概况、代表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1.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第1自然段:介绍中国现代绘画概况。
第2-4自然段,介绍中国画在20世纪形成两种类型,分别介绍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及其代表画家与代表作品。
第5-6自然段,介绍油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7自然段,介绍“创作版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8自然段,介绍“中西结合”的新品种新样式的绘画及其代表画家、作品。
第9自然段,简略介绍近年来绘画的新探索。
2.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第1自然段:指出中国现代雕塑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介绍20世纪50年代雕塑成就及代表作品。
第2-3自然段,介绍20世纪80年代至今雕塑快速发展,并列举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2)中国现代雕塑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
2.教学难点(1)传统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创作版画,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等名词。
(2)分析、理解作品。
二、教学内容资料(一)作品分析蛙声十里出山泉(中国画) 齐白石齐白石(1863—1957)原名纯芝,小名阿芝,后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三百石印富翁等。
1863年11月22日生于湖南湘潭县杏子坞星斗塘一贫苦农民家庭。
8岁时曾随外祖父读村学,1年后因家贫而辍学,在家放牛砍柴。
15岁拜师学木匠,始为粗木工,后为细木工,以擅雕花名闻乡里。
21岁时得《芥子园画谱》,有空时便临摹。
27时才拜师学画,继而学诗、学篆刻。
第14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现代优秀作品的鉴赏,了解现代绘画的发展状况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
3、情感目标: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
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从而树立学好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与决心。
二、教学重难点:1、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重点介绍中国画的代表画家及代表作品,学习画家如何用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2、理解传统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创作版画,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等名词。
三:教具准备:教材、电脑课件、课前搜集的有关画家的资料等。
四:教学准备:中国现代美术总体背景了解1.了解中国现代美术的起始时期.2.了解该时期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特点.3.初步了解该时期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或结合历史知识了解中国现代美术起始的时期,社会发展,变革的特点以及该时期美术发展的历程和基本特点。
五:教学过程:1、重点介绍课本提到的美术家与作品,根据课时来拓展内容,多欣赏该艺术家的其他作品:如传统型中国画的代表人物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黄宾虹的《山水册页》、潘天寿的《记写雁荡山花》等;融合型中国画的代表人物徐悲鸿的《群马图》、李可染的《春雨江南图》等;油画代表人物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和吴作人的《齐白石像》;版画代表人物古元的《一湾解冻的湖水》以及其他雕塑大师的一系列的雕塑作品。
2、介绍画家与作品分析,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上发表看法,以此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
3 、配合本课内容,在现场学习讨论。
六、分析总结定义:1、传统型中国画2、融合型中国画3、油画4、版画5、架上雕塑七:能力拓展:1、中国现代美术分为两种类型的中国画,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