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的无效的相关问题范本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保险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专业版7篇篇1(一)起诉人基本情况原告:[XXXXX],男/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X,住址XXXXXXXXXXXXXXXXXX。
联系方式:XXX-XXXX-XXXX。
(二)被告基本情况被告:XXX保险公司,住所地XXXXXXXXXXXXXXXXX。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XXX,联系方式:XXX-XXXX-XXXX。
(三)纠纷事实及理由一、背景事实描述原告与被告XXX保险公司于XXXX年XX月XX日签订了一份保险合同,保险类型为XXX保险,保险金额为XXXXX元,保险期限为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
合同签订后,原告按照约定支付了全部保险费用。
二、纠纷产生原因及过程自保险合同生效以来,原告一直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然而,XXXX年XX月XX日,原告遭受了一起意外事故,导致其身体受伤并产生了相关医疗费用。
原告在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了被告,并按照保险合同的要求提交了理赔申请及相关证明材料。
然而,被告在收到原告的理赔申请后,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公正地进行理赔处理。
三、被告的不当行为及其影响被告在处理原告的理赔申请时,存在以下不当行为:1. 拖延处理时间:被告收到原告的理赔申请后,处理进程缓慢,未能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2. 拒绝充分调查:对于原告提交的证明材料,被告未能进行充分调查核实,便以理由不充分为由拒绝了原告的理赔请求。
3. 不公平对待:被告在处理原告的理赔请求时,存在明显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相同情况下其他被保险人得到了理赔,而原告却遭到拒绝。
由于被告的上述不当行为,导致原告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
原告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特向法院提起诉讼。
(四)诉讼请求一、判令被告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履行理赔义务,支付原告因意外事故产生的医疗费用共计XXXXX元。
二、判令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三、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因被告不当行为导致的精神损失费XXXXX 元。
保险合同无效后的责任承担.doc保险合同无效应如何处理.doc保险合同无效的原因有哪些?.doc保险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doc保险合同无效还能获赔吗?.doc保险合同的无效的相关问题.doc投保人不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无效.doc未经被保险人签字死亡保险合同无效.doc自始无效的保险合同及其处理.doc贷款还清抵押物保险合同无效还是终止?.doc隐瞒病史致保险合同无效受益人要求给付保金被驳的案例.doc[经典案例]这是一则在保险界引起很大震动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部分保险从业人员对《保险法》的理解存在不少误区。
原告:北京世都百货有限责任公司。
被告: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原告北京世都百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世都百货),因与被告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保险)保险合同纠纷一案,将后者起诉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原告世都百货诉称:1999年11月2日,我方原总经理胡镇江向被告以支票转账方式分别支付保费2020000元和480000元,分别投保“平安团体新世纪增值养老保险”,同日,平安保险分出31份保单和3份保单,同时承诺被保险人凭个人身份证明和保单可以退保;次日,平安保险分别开具“新契约保费”收据。
2000年2月,平安保险分别向29位和3位被保险人退还保费,方式是由平安保险将保费分别存入被保险个人储蓄存折,每个被保险人获退保费10000元、260000元等不等数额,该两份保险合同是我方原总经理胡镇江违反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决定,超越职权范围擅自为自己及公司少数员工申请投保的商业性养老保险。
平安保险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置《保险条款》于不顾,承诺被保险人个人可以退保。
现要求法院判决我方与平安保险之间的保险合同为无效合同,平安保险分别向我方返还保险费2020000元和480000元;本案诉讼费由平安保险负担。
被告平安保险辩称:双方签订的保险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内容合法,应为有效经济合同,若对方接受调解,我方愿全额退还保费,否则请求法院驳回世都百货的诉讼请求。
保险合同的无效案例
在保险合同中,无效案例通常是由于一些原因导致合同无法执行或被认为无效。
以下是一个保险合同无效的案例:
某健康保险公司与一位年过五旬的客户签订了一份人寿保险合同。
合同规定,如果客户因疾病或意外事故导致身故,保险公司将向其家属支付保险金。
然而,在合同签订时,保险公司并未对客户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也没有要求客户提供相关的医疗证明。
数年后,客户的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需要接受高额的医疗治疗。
这时,保险公司以客户在签订合同时未如实告知健康状况为由,拒绝承担保险责任,并主张保险合同无效。
客户家属认为,保险公司在签订合同时未尽到全面审查的义务,且客户并未故意隐瞒健康状况。
因此,他们提起了诉讼,要求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
在法庭上,法院认为保险公司在签订合同时未尽到全面审查的义务,且客户并未故意隐瞒健康状况。
因此,法院判定保险公司败诉,要求其承担保险责任。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保险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应该尽到全面审查的义务,确保客户的健康状况符合保险要求。
如果保险公司未尽到此义务,且客户并未故意隐瞒健康状况,那么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保险合同纠纷和解协议书通用范本6篇篇1甲方(保险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投保人/被保险人):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乙双方因保险合同事宜产生纠纷,为妥善解决纠纷,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和解协议:一、协议背景及目的双方本着公平、公正、互谅互解的原则,就保险合同纠纷事项,经友好协商后达成和解。
本协议旨在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确保纠纷得到妥善解决,以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二、争议事项概述简要描述争议的起因、过程和涉及的保险合同具体内容。
包括保险合同类型、签订时间、争议涉及的保险责任、理赔问题等。
三、双方达成的和解内容1. 双方对保险合同纠纷的事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了解,并确认本次和解协议的内容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2. 甲方同意对乙方在保险合同中提出的理赔请求进行重新审核,并在合理期限内完成审核过程。
3. 经双方协商,甲方同意按照以下方案对乙方进行理赔:___________________。
4. 乙方确认收到甲方支付的理赔款项后,同意解除与甲方在相关保险合同上的纠纷。
5. 为避免类似纠纷再次发生,甲方将对内部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以提高服务质量。
6. 双方同意,本协议签订后,乙方不得就保险合同事宜再次向甲方提出任何形式的索赔或纠纷。
四、履行方式和期限1. 甲方应在本协议签订后的______个工作日内完成理赔款项的支付。
2. 乙方应在收到理赔款项后______个工作日内确认解除与甲方的保险合同纠纷。
3. 双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浅议保险合同的无效【摘要】保险合同的无效是指已经成立的保险合同,因欠缺保险合同有效的根本性要件而自始不能产生保险合同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效果的事实状态。
本文先分析了保险合同无效的定义,并把其与保险合同失效和保险合同解除做了比较。
然后介绍了《保险法》中所规定的保险合同无效的条款及意义和作用,最后阐述了保险合同无效时,保险当事人具有的法律义务与责任。
【关键字】保险合同;无效;原因一、保险合同无效的定义所谓保险合同的无效是指已经成立的保险合同,因欠缺保险合同有效的根本性要件而自始不能产生保险合同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效果的事实状态。
保险合同无效按照不同的依据可以分为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以及法定无效和约定无效。
保险合同全部无效是指保险合同的全部内容自始不产生法律拘束力;保险合同的部分无效是指保险合同的部分内容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保险合同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保险合同法定无效是指保险合同因法律所规定的原因,而使保险合同的内容自始不产生任何法律效力。
保险合同约定无效是指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约定合同无效条款满足时致使保险合同的内容不产生法律效力。
不管如何定义或者分类保险合同的无效,保险合同一旦无效就必然具有违法性或者不履行性。
违法性中的“法”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保险法》和《民法》,《保险法》是针对保险业所拟定的特别法律,《民法》则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只要保险合同中的内容有违反这两个法律的内容,它就是无效的。
而不履行性则很明确,只要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不履行或者违反了合同中规定的责任或者义务,则保险合同无效。
二、保险合同失效的原因保险合同失效的原因主要是按照《保险法》的规定来裁定。
2009年出台的最新《保险法》中的第17,19,31,34,55条中有明确规定.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尤其是一些免责条款,保险人应该在订立合同在保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做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做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无效保险合同案例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
然而,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无效的保险合同案例,也就是说,尽管签订了保险合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能得到相应的保险赔付。
下面,我将从某些实际案例出发,探讨无效保险合同的原因和如何避免。
案例一:小明购买的汽车保险小明是一位车主,他对自己的爱车非常在意,因此在购买新车后立即购买了一份全险保险。
然而,在他发生一起事故后,保险公司却以小明未按照合同规定安装防盗装置为由,拒绝了保险赔付。
小明对此感到非常郁闷,因为他从未在购买保险时接到任何关于安装防盗装置的要求。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无效保险合同的原因。
首先,没有明确规定的条款会给保险公司留下操作的空间。
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要求安装防盗装置,那么保险公司就没有理由以此为由拒绝赔付。
其次,购买保险时没有完全了解保险条款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对于小明来说,如果他在购买保险时更仔细地阅读了合同,可能就会发现对于防盗装置的要求。
为避免类似问题,我们在购买保险时应该格外小心。
首先,要仔细阅读保险合同的条款,特别关注细节和限制条件。
其次,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咨询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确保自己对合同内容的理解是准确的。
最后,购买保险时可以选择信誉良好的大型保险公司,因为这些公司通常更加专业,合同条款也更加明确。
案例二:王先生的意外保险王先生是一名白领工人,他经常加班熬夜,因此在购买保险时特意选购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
然而,当他因为工作受伤住院时,保险公司却以“不在保险期限内”为由拒绝了赔付。
王先生查看合同后才意识到,自己购买的保险期限只涵盖了上班时间。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购买保险时要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一份保险的保险期限和保险责任非常重要,我们要确保自己购买的保险真正满足自己的需求,避免发生意外时保险无效的尴尬情况。
综上所述,无效保险合同案例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在购买保险时,我们应该认真阅读合同,特别关注条款的细节和限制条件。
保险合同的瑕疵篇一:保险合同案例2000年12月1日,肖某乘坐某客运公司一普通大客车,行至成渝高速公路R324KM+300M处时下车,从右至左横穿公路,在逆向主车道上被迎面而来的一辆小轿车撞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交通事故管理部门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大客车对该起事故负全部责任。
客运公司在向受害人肖某家属赔偿损失后,依据其所投保的机动车第三者任险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认为,在这起事故中,客运公司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并不是所保车辆直接引起的,因此这不是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客运公司认为拒赔不合理,起诉到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客运公司在致肖某死亡的交通事故中因违反了《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应当承担赔偿肖某损失的责任。
客运公司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原、被告双方在对该保险合同条款的理解上发生争议,即对该赔偿责任是否属于保险责任有分歧,应按照《保险法》第30条的规定作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
因此判决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一审判决送达后,保险公司不服。
提起上诉。
问题:本案应该如何处理?说明理由某运输公司司机王某驾驶解放牌货车在山路上行驶,忽遇路面滑坡,车辆顺势滑至坡下20余米处,所幸王某没有受伤。
王某小心下车,发现车子还有可能继续下滑,就从工具箱中取出千斤顶,想把车子的前部顶起来防止其继续下滑。
就在王某操作千斤顶时,车辆突然下滑,王某躲闪不及,被车辆压住,导致腰椎骨折。
事故发生后,运输公司迅速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提出索赔要求。
保险公司业余员在核赔时发现该车只投保了车辆损失险,逐告知运输公司对于王某的伤残费用不负赔偿责任。
运输公司则认为,王某是在对车辆施救过程中受的伤,其伤残费用应属于“施救费”,应在车损险的保险赔付范围内,并申请在车辆修复金额之外单独计算予以赔偿。
保险公司拒绝了运输公司的要求,运输公司逐向法院起诉。
问题:你认为本案该如何处理?为什么?由于投保人和保险人就保险合同重要条款不明确的问题发生争议,投保人在索赔疾病住院医疗保险金无果的情况下诉至法院讨说法,保险公司一审败诉后不服提起上诉。
保险合同免责条款无效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签订的保险合同中,有些免责条款可能存在无效情况。
本文档将对一些常见的免责条款无效情况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示例。
1. 免除保险公司基本责任的条款某些保险合同中的条款可能免除保险公司的基本责任,例如免除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等基本保险责任的条款。
这种免责条款是无效的,因为保险公司的基本责任是提供保险保障,免除这些基本责任的条款违反了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如果一份保险合同中的条款规定:“保险公司不承担被保险人死亡的责任”,那么这个条款是无效的。
因为保险合同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保障被保险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险公司不能免除对被保险人死亡的责任。
2. 免除保险公司过错责任的条款某些保险合同中的条款可能免除保险公司的过错责任,例如免除保险公司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被保险人损失的责任。
这种免责条款也是无效的,因为保险公司作为合同的一方,不能免除自己的过错责任。
如果一份保险合同中的条款规定:“保险公司对于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的被保险人损失不承担责任”,那么这个条款是无效的。
因为保险公司作为合同的一方,不能免除自己的过错责任。
3. 免除保险公司非法责任的条款某些保险合同中的条款可能免除保险公司的非法责任,例如免除保险公司因违法行为导致被保险人损失的责任。
这种免责条款也是无效的,因为保险公司不能免除自己的非法责任。
如果一份保险合同中的条款规定:“保险公司不承担因保险公司违法行为导致的被保险人损失的责任”,那么这个条款是无效的。
因为保险公司作为合同的一方,不能免除自己的非法责任。
综上所述,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存在无效情况,包括免除保险公司基本责任、免除保险公司过错责任和免除保险公司非法责任等。
投保人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应当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并对于存在疑问或者不理解的条款进行咨询和clarification。
4. 免除保险公司未履行合同义务的责任有些保险合同中的条款可能免除保险公司未履行合同义务的责任,例如免除保险公司未按约定支付保险金的责任。
本案中保险合同的特别约定条款无效[ 案情 ]2000 年 8 月 23 日,原告尹某通过建行某市分行营业部以贷款方式购买捷达轿车一辆其车牌号为冀 CIT8146 ,当日,原告即与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某市中心支公司签订了一份机动车辆保险合同。
该保险合同约定的险种为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全车盗抢险、不计免赔特约险。
此保险合同还特别约定了“被保险车辆在火车道口与火车相撞,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的条款,但在与投保人签订此合同时,并未对此特别约定条款的本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
此合同还将“建设银行某市分行营业部确定为本保险第一受益人”,保险期限自 2000 年 8 月 23 日至 2001 年 8 月 22 日止。
2001 年 12 月 4 日原告尹某与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某市中心支公司又续签了机动车辆保险合同,其内容无变更。
保险期限自 2001 年 12 月 5 日至 2002 年 12 月 4 日止。
被告仍未就该保险合同的特别约定条款向被保险人作出明确说明。
2002 年 5 月 24 日,原告驾驶该保险车辆行至某铁路分局车辆段库列检专用线无人看守道口处与车站调车机推进的客车体相撞,造成保险车辆严重破损,致使铁路车辆、道口及设备损坏,原告即向保险公司报险,保险公司以“被保车辆在火车道口与火车相撞,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为由拒绝赔偿。
经事故处理委员会处理认定原告对事故负全部责任,经协商原告赔偿铁路损失 4000.00 元,原告在修复保险车辆时,支付了修理费 45550 元、施救费 800 元。
原告认为,保险公司的行为违反《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侵犯了投保人的利益。
主张被告承担保险责任和支持保险金。
被告认为,原告没有理由索赔。
保险合同特别约定“被保车辆在火车道口与火车相撞,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并辩称原告是贷款买的汽车,保险单明确约定,建行营业部是保险的第一受益人,原告不能单独作为诉讼主体。
[经典案例]
这是一则在保险界引起很大震动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部分保险从业人员对《保险法》的理解存在不少误区。
原告:世都百货有限责任公司。
被告:中国平安保险股份分公司。
原告世都百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世都百货),因与被告中国平安保险股份分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保险)保险合同纠纷一案,将后者起诉至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原告世都百货诉称:1999年11月2日,我方原总经理胡向被告以支票转账方式分别支付保费2020000元和480000元,分别投保“平安团体新世纪增值养老保险”,同日,平安保险分出31份保单和3份保单,同时承诺被保险人凭个人明和保单可以退保;次日,平安保险分别开具“新契约保费”收据。
2000年2月,平安保险分别向29位和3位被保险人退还保费,方式是由平安保险将保费分别存入被保险个人储蓄存折,每个被保险人获退保费10000元、260000元等不等数额,该两份保险合同是我方原总经理胡违反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决定,超越职权围擅自为自己及公司少数员工申请投保的商业性养老保险。
平安保险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置《保险条款》于不顾,承诺被保险人个人可以退保。
现要求法院判决我方与平安保险之间的保险合同为无效合同,平安保险分别向我方返还保险费2020000元和480000元;本案诉讼费由平安保险负担。
被告平安保险辩称:双方签订的保险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容合法,应为有效经济合同,若对方接受调解,我方愿全额退还保费,否则请求法院驳回世都百货的诉讼请求。
[判决要旨]
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认为:养老保险合同的根本目的是待被保险人达到法定年龄后,由保险公司向其支付相应的保险金以解决养老之需。
世都百货与平安保险在签订保险合同之初已为如何退保做出约定,并在领取保单后三个多月时,29名和3名被保险人同时退保获取保费。
这种以签订保险合同为形式,实际占有保费为目的迂回做法,不但避开法律的规定,从而也改变了该项资金的使用目的及保险合同的性质,损害了公司和国家的利益。
该保险合同系虚假合同,亦为无效合同。
尽管本案在审理过程中被保险人全部如数将收取的保费返还给平安保险,仍然不能改变合同的性质。
对合同的无效,双方均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平安保险因该合同而扣留的手续费属不当利益应连同保费一并返还予世都百货。
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国合同法》第52条第3项、第58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原告世都百货与被告平安保险签订的保险合同为无效经济合同。
二、被告平安保险于判决生效后10日返还原告世都百货款2020000元和480000元。
案件受理费共29280元,由被告平安保险负担于本判决生效后7日交纳。
[焦点问题]
1、在什么情形下保险合同可能被认定无效?
2、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责任?
3、谁有权提出解除保险合同(谁有权退保)?
[法律评论]
一、在什么情形下,保险合同无效?
保险合同也是合同的一种,认定保险合同有效无效的法律根据主要应当是《保险法》和《合同法》。
《保险法》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两种:1、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保险法第12条第2款);2、已死亡未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统一病人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保险法地56条第1款)。
《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有5种:1、欺诈胁迫;2、恶意串通;3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众利益;5、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法第52条)。
由此可见,法律对已经签订的合同作无效认定的空间是很狭窄的。
本案法院以订立合同的目的与动机为解释原则,认为“养老保险合同的根本目的是待被保险人达到法定年龄后,由保险公司向其支付相应的保险金以解决养老之需。
世都百货与平安保险在签订保险合同之初已为如何退保做出约定,并在领取保单后三个多月时,29名和3名被保险人同时退保获取保费。
这种以签订保险合同为形式,实际占有保费为目的迂回做法,不但避开法律的规定,从而也改变了该项资金的使用目的及保险合同的性质,损害了公司和国家的利益。
该保险合同系虚假合同,亦为无效合同。
”本案法院结合本案案情,援引了《合同法》第52条第3项“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认定保险合同无效,是正确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保险业务或保险案件诉讼中,保险人经常对保险合同的无效与解除(可撤销)不加分别,动辄主(或抗辩)保险合同无效,这是极其错误的。
须知保险人所主的许多情形和理由均属于可撤销/或解除的理由,对于属于可依法解除保险合同的情形,与主保险合同无效的法律处理程序、业务操作方法和处理思路是完全不同的,保险公司也因此丧失了很多宝贵的时机,并因此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失。
二、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责任?
很多保险业务人员认为,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公司就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了,这种认识也是非常错误的。
认定保险合同有效无效是第一个层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层面就要解决合同无效的后果问题。
根据《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合同无效将导致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因该无效的合同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二是分清谁对合同无效有过错,有过错的一方应当对合同无效负责任,应当赔偿对方因此受到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则根据双方各自过错的大小,负担相应的责任。
这种责任也是合同法理论上的缔约过失责任的一种表现。
如果过错完全在一方,司法实践中,有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偿付对方可期待利益,这时保险公司承担的赔偿责任可能与合同有效时相当,甚至可能比合同有效时更大。
本案法院判定双方均有过错,但没有进一步区分过错大小,如果认定责任相当,则由各自对己方的损失负责,本案的处理结果就是这样的情形。
但是,从客观上说,本案的多部分过错在世都百货方面,平安应当可以主因本合同而产生的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等方面的损失。
三、谁有权提出解除保险合同(谁有权退保)?
应该说,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
目前保险公司的多数人均认为,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可以退保。
这个认识实际上是错误的。
根据《保险法》第2条、第10条的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换句话说,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投保人与保险人,被保险人并非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订立、变更、解除、终止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的事,被保险人只是在《保险法》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有有限的提出变更保险合同个别条款的权利。
同时,根据《保险法》第15条的规定,投保方解除保险合同的权利在投保人,而不是被保险人。
被保险人依法根本没有提出解除保险合同的权利。
本案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并没有提到这个问题,但就本案保险合同来说,平安公司的保险合同在退保问题的约定和实际操作上是与保险法的规定相违背的。
本案的投保人是世都百货,根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只有世都百货才有权退保,除此
之外,其他人并不享有退保的权利。
平安公司同意非投保人退保,并将保险费退给非投保人是完全错误的,即使本案保险合同有效,平安保险公司也应当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换个角度说,本案世都百货完全可以有多种处理方法,或者要求保险公司退保,要求根据保险合同约定返还已经交纳的保险费,或者维持保险合同变更被保险人。
在此情形下,平安保险公司的首要责任就是依法追回错误退保的保险费,否则,就面临给付双份保险费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