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离定律解题技巧教学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155.00 KB
- 文档页数:5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题型分析和解题技巧基因的分离定律的题型分析和解题技巧2010-3-10 8:30:33 看不清楚?可以调整字体大小:【最大很大一般】阅读:358次有关基因的分离定律的试题主要是因果关系题,可以分以因求果(正推类)和以果求因(逆推类)两种基本类型,在题型呈现上有文字分析、图表分析及系谱分析三种类型,文字分析类最普遍、最繁杂,其主要又有普通交配类、连续自交类、淘汰杂交类、自由交配类、遗传发育类等题型,现就具体题型分析如下。
1文字分析题1.1普通交配类高中阶段常见的交配类型主要是杂交、正反交、自交、测交、混交等,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各种常见交配类型的重要作用,从而掌握其区别: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的交配,它可以把双亲的优良性状综合到杂种后代中。
正反交是指两种基因型的个体交替作为父本和母本的两种相对杂交方式,往往根据正反交结果判定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间交配,植物指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动物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
自交可以用于鉴定某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也可以用于鉴定某种显性植株的基因型。
测交是指让未知基因型的个体与隐性类型相交,以测定未知基因型个体的基因型。
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是这些普通交配类型的混合使用以达到一定的育种目的。
例1 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
现有甲、乙两种高秆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利用现有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鉴定并保留纯合子小麦;(2)育出矮秆小麦。
最佳措施分别是:①甲与乙杂交,得F1测交②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相交③甲与乙杂交得F1再自交④甲自交,乙自交A.①② B.④①C.④② D.③④【解析】鉴定小麦是否是纯合子的最简捷的方法是自交,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小麦是纯合子,否则是杂合子。
让小麦直接进行自交,省去了母本去雄、套袋、授以父本花粉等杂交措施,同时使的纯种小麦得以保留。
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1、遗传题型分类及解题思路[正推型]已知亲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推后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及比例。
此类问题比较简单,一般用棋盘法或分支法图解可推知。
需注意的是显性性状个体有两种可能性需确定。
若一显性个体的双亲或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则它必为杂合子,但无隐性个体不一定为显性纯合子。
[逆推型]已知后代的表现型或基因型,推亲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
思路一:由性状入手突破。
在已知显隐性关系的基础上,隐性个体一定是隐性纯合子,其亲代和子代的细胞中,至少有一个隐性基因。
思路二:由比例入手突破。
利用典型比例关系去分析:①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亲代一定是杂合子(Bb),即Bb×Bb→3B__:1bb;②若后代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比为1:1,则亲代为测交类型,即Bb×bb→1Bb:1bb;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BB×Bb或BB×bb或BB×BB。
2、解题方法第一步:确定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若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个体杂交,子代只表现出其中一个亲本的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若两个性状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子代中不同于双亲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第二步:根据性状推基因型,结合比例推基因型(见思路一、二)。
第三步:遗传概率的计算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①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的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1aa,杂合的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1/4。
②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概率相乘。
如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1aa,父方产生A和a配子的概率各为1/2,母方产生A和a配子的概率也各为1/2,因此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2a×1/2a=1/4aa。
生物基因分离定律的题型和解题技巧1文字分析题1.1普通交配类高中阶段常见的交配类型主要是杂交、正反交、自交、测交、混交等,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各种常见交配类型的重要作用,从而掌握其区别: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的交配,它可以把双亲的优良性状综合到杂种后代中。
正反交是指两种基因型的个体交替作为父本和母本的两种相对杂交方式,往往根据正反交结果判定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间交配,植物指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动物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
自交可以用于鉴定某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也可以用于鉴定某种显性植株的基因型。
测交是指让未知基因型的个体与隐性类型相交,以测定未知基因型个体的基因型。
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是这些普通交配类型的混合使用以达到一定的育种目的。
例1 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
现有甲、乙两种高秆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利用现有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鉴定并保留纯合子小麦;(2)育出矮秆小麦。
最佳措施分别是:①甲与乙杂交,得F1测交②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相交③甲与乙杂交得F1再自交④甲自交,乙自交 A.①② B.④① C.④② D.③④【解析】鉴定小麦是否是纯合子的最简捷的方法是自交,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小麦是纯合子,否则是杂合子。
让小麦直接进行自交,省去了母本去雄、套袋、授以父本花粉等杂交措施,同时使的纯种小麦得以保留。
杂合体测交可以育出矮秆小麦。
故选C。
1.2连续自交类连续自交可使其后代的杂合子比例逐渐下降,而纯合子的比例逐渐上升,最终可导致后代群体的基因纯合,因而是获取能稳定遗传的纯种的主要方法。
注意到连续自交类各子代每种类型都自交。
例2 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个体,至少连续自交几代后纯合子的比例才可达95%以上? A.3 B.4 C.5 D.6【解析】根据乘法原理:Aa的杂合体自交n 次,其后代杂合体的比例(1/2)n,纯合体的比例为1—(1/2n)≧95%,所以至少连续自交代后纯合子的比例才可达95%以上。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
1、隐性纯合子突破法
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则双亲同时含有隐性基因.
例如:豌豆花腋生(A)对顶生(a)为显性,亲本均为腋生,后代既有腋生,也有顶生。
则父本的基因型是
母本的基因型是
后代中腋生的基因型是
后代中顶生的基因型是
2、比例法
现有一个生物群体,经测定该群体的基因型为AA .Aa .aa,该群体内的生物随机交配,写出每种交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AA×AA AA×Aa AA×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规律总结:
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 3:1,则双亲一定为杂合子自交类型Aa×Aa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 1:1,则双亲一定为测交类型Aa×Aa
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AA×AA,AA×Aa, AA×aa
例1:豌豆花腋生(A)对顶生(a)为显性,现有一对亲本杂交,
若后代开腋生花651株,顶生花270株,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若后代开腋生花295株,顶生花265株,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例2:腋生和顶生杂交,后代只有腋生,则亲本的基因型为,后代的基因型为。
生物基因分离定律的题型和解题技巧生物基因分离定律的题型和解题技巧1文字分析题1.1普通交配类高中阶段常见的交配类型主要是杂交、正反交、自交、测交、混交等,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各种常见交配类型的重要作用,从而掌握其区别: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的交配,它可以把双亲的优良性状综合到杂种后代中。
正反交是指两种基因型的个体交替作为父本和母本的两种相对杂交方式,往往根据正反交结果判定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间交配,植物指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动物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
自交可以用于鉴定某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也可以用于鉴定某种显性植株的基因型。
测交是指让未知基因型的个体与隐性类型相交,以测定未知基因型个体的基因型。
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是这些普通交配类型的混合使用以达到一定的育种目的。
例1 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
现有甲、乙两种高秆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利用现有材料例为1—(1/2n)≧95%,所以至少连续自交代后纯合子的比例才可达95%以上。
故选C。
1.3淘汰杂交类淘汰杂交类中涉及到淘汰后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会发生改变,这一细节将决定整个分析的正确与否。
淘汰的方式有直接淘汰和间接淘汰,如人为选择、限定,某些个体失去繁殖能力或含有致死基因等,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要学会审题。
例3 已知Aa的个体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有纯显致死的现象,则该种个体连续自交2代之后的性状分离比为?(设A控制白色,a控制黑色)【解析】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Aa自交得到的F1中三种基因型的AA、Aa、aa个体分别占1/4,1/2,1/4。
但因为纯显致死,即AA的个体被淘汰,所以F1仅存Aa、aa两种个体,且所占比例分别为2/3,1/3。
故F1自交得到的F2中性状分离比为:Aa:aa=(2/3×1/2):(1/3+2/3×1/4)=2/3。
1.4自由交配类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行交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配。
基因分离定律解题技巧
题型一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例1.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技法提炼
“三法”验证分离定律
(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题型二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
例2.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解题技巧
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1)根据定义直接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依据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来判断:若两亲本的性状相同,后代中出现了不同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而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这可简记成“无中生
有”,其中的“有”指的就是隐性性状。
学@科网
(3)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表现型相同的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3”对应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题型三 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例3.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
请根据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①
甲(黄色)×乙(黑色) 12(黑)、4(黄) ② 甲(黄色)×丙(黑色) 8(黑)、9(黄) ③
甲(黄色)×丁(黑色)
全为黑色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丁
题型四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
例4.将基因型为Aa 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第一组全部让其自交,第二组让其自由传粉。
第一、二组的植株上基因型为aa 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A .1/9、1/6 B .3/8、1/9 C .1/6、5/12 D .1/6、1/9
解题必备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定方法
(1)自交法:此法主要用于植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
(2)测交法: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产生更多的后
代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明力。
(3)单倍体育种法(此法只适用于植物)
(4)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液呈现不同颜色。
如果花粉有两种,且
比例为1∶1,则被鉴定的亲本为杂合子;如果花粉只有一种,则被鉴定的亲本为纯合子。
此法只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植物。
题型五 特殊情况下的性状分离比
例5.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 .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 .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 .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 .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解题技巧
1.两种自交类型的解题技巧
(1)杂合子Aa 连续自交n 次,杂合子比例为(12)n ,纯合子比例为1-(1
2
)n ,显性纯合子比
例=隐性纯合子比例=[1-(12)n ]×1
2。
(2)杂合子Aa 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交n 代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
例为2n -12n +1,杂合子比例为2
2n +1。
学@科*网
2.两种随机交配类型的解题技巧
(1)杂合子Aa 连续随机交配n 次,杂合子比例为12,显性纯合子比例为1
4
,隐性纯合子
比例为14。
(2)杂合子Aa 连续随机交配n 代,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
为n n +2,杂合子比例为2n +2。
归纳整合
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
(1)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
(2)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
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
(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4)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
的现象。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 .F 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 B .F 2表现型的比例为3∶1
C .F 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 .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
2.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让纯种的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杂交,F 1全是长翅。
F 1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产生F 2,将F 2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长翅果蝇占
A .2/3
B .5/6
C .8/9
D .15/16
3.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 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的,aa 是红色的。
基因型为Aa 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的,而雌牛是红色的。
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
A .雄性或雌性,aa
B .雄性,Aa
C .雌性,Aa
D .雌性,aa 或Aa 4.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5.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 基因决定雄株,g 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 -基因决定雌株。
G 对g 、g -
是显性,
g 对g -是显性,如:Gg 是雄株,gg -是两性植株,g -g -
是雌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Gg 和Gg -
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 .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 .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 .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6.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AA 的人都患病,基因型为Aa 的人有50%患病,基因型为aa 的人都正常。
一对新婚夫妇中女性正常,她的母亲患病,基因型为Aa ,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均无该病患者,请推测这对夫妇的子女中患病的概率是
A .1/12
B .1/6
C .1/3
D .1/2
7.如图为基因型为Aa 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
Aa ――→①
1A ∶1a ――→②
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式――→③
子代中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②
8.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 ①黑×棕→1匹黑 ②黑×黑→1匹黑+1匹棕 ③棕×棕→3匹棕 ④黑×棕→1匹黑+1匹棕 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组合①中的子代个体一定是杂合子
B .组合④中亲代和子代的黑色个体基因型不相同
C .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马和棕马肯定都是纯合子
D .组合②中亲代和子代的黑色个体基因型相同
基因分离定律解题技巧答案
例1-5:CBDDD
巩固练习:1-8ACCBD AAA
基因分离定律解题技巧答案
例1-5:CBDDD
巩固练习:1-8ACCBD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