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屋顶上的秘密》示范课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园大班教案《屋顶上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有趣的现象》章节中的《房子的秘密》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屋顶上的秘密”展开,通过观察、探索和思考,让幼儿了解不同屋顶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屋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屋顶的形状、材料和功能,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环境的探索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屋顶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屋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重点:观察、描述和表达不同屋顶的形状、材料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屋顶图片、各种屋顶模型、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屋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屋顶形状、颜色和材料。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典型的屋顶为例,讲解屋顶的形状、材料和作用,引导幼儿关注屋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所见到的屋顶,并在小组内分享。
4. 展示与讨论(15分钟)各小组展示观察记录,引导幼儿讨论不同屋顶的特点和作用。
5. 创作环节(15分钟)让幼儿用彩泥、画笔等材料,创作自己喜欢的屋顶。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屋顶上的秘密》2. 主要内容:屋顶的形状: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屋顶的材料:瓦片、金属、塑料等屋顶的作用:防水、保温、通风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屋顶,并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屋顶是三角形的,用红色瓦片铺成,它可以让雨水顺利流走,保护房子免受雨水侵蚀。
2. 作业要求:发挥想象,用彩笔、彩泥等材料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观察、表达和创作方面的进步。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当地特色建筑,了解不同屋顶的设计和应用。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屋顶上的秘密》目标通过此科学活动,学生将会:1.了解屋顶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2.探究屋顶保持干燥的原理3.学习如何设计一个具有防水功能的屋顶准备工作1.收集用于探究的材料,例如有毛发和没有毛发的动物皮肤、塑料袋、吸水纸等。
2.准备学生用来构建屋顶模型的材料,例如纸板、粘合剂等。
3.准备让学生分享感受和结果的场地。
活动步骤1. 导入介绍屋顶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保持房子的干燥和温暖。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会选择用屋顶来保护房屋呢?2. 探究屋顶的材料向学生展示有毛发和没有毛发的动物皮肤、塑料袋、吸水纸等不同的材料。
引导学生比较这些材料对水的处理效果。
询问学生哪种材料最适合做屋顶。
学生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探究:1.找一个茶杯。
2.将一个塑料袋塞到茶杯内部,使其贴近杯壁。
3.将与塑料袋同样大小的吸水纸贴到茶杯底部。
4.将水注入茶杯中,让学生观察水会如何处理。
3. 设计屋顶现在是时候让学生开始设计具有防水功能的屋顶了。
学生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1.收集材料,并制作屋顶模型。
2.容许学生测试屋顶模型的功能。
这个实验可以进行三次。
4. 反思通过让学生讲述他们设计的屋顶,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想法以及对于屋顶保持干燥的认知。
引导学生让他们分享听到的信息,并与他人的设计进行比较,看看哪些设计是成功的,哪些设计是有待改进的。
对于未成功的设计,《屋顶上的秘密》活动应该引导学生确定问题并解决问题。
结论此次科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探索近距离的科学实验,学习如何设计防水屋顶,并反思那些成功以及那些是改进的地方。
扩展当然,屋顶不仅有防水功能,还有附加功能,例如隔音和隔热,许多材料可以用于实现这些附加功能。
引导学生思考,哪些材料可以实现附加功能?为了变异这个科学实验,你还可以要求学生制作防止水从屋顶流下来的沟渠。
幼儿园大班社会《屋顶上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屋顶的作用和构造。
2.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启发幼儿思考屋顶上的不同事物和可能性。
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5.促进幼儿与同学合作,共同创作。
二、教学准备1.《屋顶上的秘密》绘本若干本。
2.展示PPT或图片,展示屋顶结构和不同种类的屋顶。
3.废纸盒、纸板、色纸等材料。
4.画笔、颜料、剪刀等美术工具。
5.教具:简易的玩具房屋模型。
三、教学流程第一课:观察屋顶1.用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屋顶,引导幼儿观察。
2.读绘本《屋顶上的秘密》,讨论屋顶的作用。
3.提问:你认为屋顶上可能会有哪些秘密?4.让幼儿依次说出自己想象中的可能在屋顶上的事物。
第二课:合作创作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屋顶上的场景。
2.让幼儿利用废纸盒、纸板等材料制作屋顶和屋顶上的事物。
3.引导幼儿描述他们的作品,讨论每个小组的想法和创意。
4.组内合作完成后,每组展示并解释他们的作品。
第三课:角色扮演1.将幼儿分成角色,模拟屋顶上的场景。
2.每个幼儿都要表达自己对屋顶上的秘密的看法。
3.鼓励幼儿互动和交流,共同体验屋顶上的奇妙世界。
4.讨论幼儿在扮演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评估1.观察每个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收集幼儿合作创作的作品,并评估他们的创意和表现。
3.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情绪表达和沟通能力。
五、延伸活动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观察家中的屋顶,与家人讨论屋顶的作用和可能的秘密。
2.室外探索:组织户外活动,带幼儿观察周围建筑物的屋顶结构和特点。
3.美术创作:让幼儿自由绘制屋顶上的奇妙场景,展示他们的想象力。
4.小组游戏:设计屋顶上的寻宝游戏,培养幼儿合作和团队精神。
通过以上教学,幼儿可以在有趣的情境中认识到屋顶的作用和构造,培养好奇心和观察能力,同时锻炼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希望这个教案能够带给幼儿一次富有探索乐趣的课堂体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屋顶上的秘密》(三篇)教学资料参考范本目录:幼儿园大班教案《屋顶上的秘密》一幼儿园大班教案《帅气的爸爸》含反思二幼儿园大班教案《平衡木》三幼儿园大班教案《屋顶上的秘密》一大班教案《屋顶上的秘密》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在问题情景中表述自己的想法,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感受屋顶的不同以及对我们生活关系,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屋顶上的秘密》教案吧。
【教学目标】1、感受屋顶的不同以及对我们生活关系。
2、尝试在问题情景中表述自己的想法,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过程】一、回忆交流屋顶上的不同设施(目的:是在交流中发展语言,关注孩子语言的表达,丰富他们的经验。
)1、出示文字“秘密”、“屋顶上”,引出话题。
2、幼儿提问,解决几个问题小结:屋顶上一些设施的不同用处(根据孩子的介绍)。
二、发现、感受一些有趣的屋顶(目的:感受屋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发展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等思维能力。
)1、出示一组照片猜猜我去了哪里,结合经验说出理由。
2、了解空中百鸟园在何处,猜猜为何屋顶上有百鸟园?3、幼儿看录像,了解屋顶百鸟园的意义。
4、再猜一张照片,判断这是什么地方?上面会有什么?5、了解屋顶停机坪上直升飞机救人的事情。
小结:屋顶的设计和这幢房子里的人和事是有关系的。
6、交流其他的屋顶三、讨论设计幼儿园屋顶平台(目的:重点通过设计、分析,发展想象、创造能力。
)1、猜测幼儿园屋顶及栏杆的作用。
小结:屋顶是不可以随便攀爬的,我们要注意安全。
2、幼儿园的屋顶平台上还缺什么?3、引发在幼儿园屋顶上做游戏的规则。
小百科: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
屋顶又被称为建筑的“第五立面”,对建筑的形体和立面形象具有较大的影响,屋顶的形式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形象。
幼儿园大班《屋顶上的秘密》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我们的家》,具体章节为《屋顶上的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类型的屋顶,了解屋顶的构成及功能;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幼儿对屋顶的认知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类型的屋顶,知道屋顶的构成和功能。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家园建筑的兴趣,培养爱护家园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屋顶的构成及功能。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类型的屋顶,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屋顶图片、模型、实物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观察幼儿园的屋顶,让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屋顶。
(2)邀请幼儿分享家中屋顶的特点,激发幼儿对屋顶的兴趣。
2. 教学内容展示(10分钟)(1)展示不同类型的屋顶图片,让幼儿观察、讨论。
(2)教师讲解屋顶的构成及功能,引导幼儿理解屋顶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屋顶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这种屋顶适用于我们的家园?4.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屋顶,用彩泥制作屋顶模型。
(2)每组派代表展示作品,并介绍屋顶的特点和功能。
(2)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独特的屋顶,并分享给同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屋顶上的秘密》2. 板书内容:(1)不同类型的屋顶(2)屋顶的构成及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设计一个屋顶2. 答案要求:画出屋顶的设计图,并注明屋顶的特点和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对屋顶的认知程度如何?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家园建筑,实地观察屋顶。
(2)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屋顶设计作业,增强家园共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屋顶上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房子的秘密》,详细内容为“屋顶上的秘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类型的屋顶,认识屋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屋顶,能够说出屋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幼儿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屋顶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类型的屋顶,认识屋顶的基本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屋顶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房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房子的共同特征——屋顶。
2. 探索屋顶的秘密(10分钟)(1)展示屋顶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屋顶的形状、结构。
(3)教师讲解屋顶的基本结构,如屋面、排水系统等,并介绍其功能。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关于屋顶的例题,引导幼儿分析屋顶的结构和功能。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屋顶,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屋顶的类型:三角形、梯形、圆形等。
2. 屋顶的结构:屋面、排水系统、支撑结构等。
3. 屋顶的功能:防水、保温、隔热、排水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屋顶。
答案:幼儿可自由发挥,如设计一个太阳能屋顶、绿化屋顶等。
2. 作业题目:观察自己家或周边建筑的屋顶,记录下来并与同伴分享。
答案:幼儿需完成观察记录,内容包括屋顶类型、结构、功能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探索屋顶的奥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屋顶上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科学》,详细内容为“屋顶上秘密”。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孩子们解屋顶形状、材料和作用,培养他们观察生活、探索科学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说出屋顶不同形状、材料和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探索科学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兴趣,培养他们合作学习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屋顶材料和作用。
2. 教学重点:屋顶形状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屋顶模型、各种屋顶图片、房屋立体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房屋立体图,引导幼儿观察屋顶形状,提问:“你们知道屋顶有哪些形状?”2. 讲解屋顶形状(10分钟)利用屋顶模型和图片,讲解屋顶常见形状,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弧形等,并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特点。
3. 探索屋顶材料(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材料屋顶,如瓦片、水泥、塑料等,让幼儿解各种材料特点和作用。
4.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一道例题:“为什有些房屋屋顶是尖,有些是平?”引导幼儿思考,并给出答案。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思考屋顶还有哪些作用,如防水、保暖、防晒等。
6.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屋顶形状:三角形、四边形、圆弧形等。
2. 屋顶材料:瓦片、水泥、塑料等。
3. 屋顶作用:防水、保暖、防晒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喜欢屋顶。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说一说屋顶其他作用。
答案:如防雷、装饰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屋顶有更深入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孩子学习情况,确保他们能够掌握重点知识。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实地观察屋顶形状、材料和作用,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屋顶上秘密》活动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大班课程中《屋顶上秘密》这一主题活动。
该内容涉及教材第六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解屋顶构造,探究屋顶材质,认识不同风格屋顶,以及讨论屋顶与生活环境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屋顶基本构造,认识不同屋顶材质和风格。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建筑艺术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屋顶构造和材质特点,以及不同风格屋顶辨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屋顶模型、图片、实物展示、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幼儿园屋顶,引导幼儿关注屋顶形状、颜色和材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风格屋顶,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解各种屋顶特点,让幼儿对屋顶有更深入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屋顶,并分享给同伴。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屋顶与生活环境关系,以及屋顶对环保重要性。
5.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屋顶模型,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理解,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屋顶。
六、板书设计1. 屋顶基本构造2. 屋顶材质与风格3. 屋顶与生活环境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屋顶,并标注材质和风格。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屋顶有更深入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特色建筑,解不同地区屋顶风格,拓宽幼儿视野。
同时,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解屋顶对环保重要性。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屋顶上的秘密》《屋顶上的秘密》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
本教案主要围绕着读绘本、情感认知、语言认知和交流等方面展开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以下是对该教案的详细分析和展开的活动步骤:一、活动引导:1. 教师向幼儿介绍绘本《屋顶上的秘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可以用简单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预测故事情节,例如:“你们猜猜这个故事会发生在哪里?主人公是谁?”等。
二、读绘本:1. 教师和幼儿一起读绘本《屋顶上的秘密》,注重语音、语调和节奏的表达,营造出生动有趣的朗读氛围。
三、情感认知活动: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绘本中的情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中人物情感的认知,例如:“我们一起来说说小猫咪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等。
2. 教师提出一个情感主题,例如“友情”,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在绘本中有哪些友情的体现。
四、语言认知活动:1.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绘本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2. 教师设计一些与绘本内容相关的语言游戏,例如词语配对游戏、猜词游戏等,有助于加深幼儿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五、交流活动:1. 教师引导幼儿以绘本为素材,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使幼儿能够理解并模仿书中人物的表达方式,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2. 教师设计小组活动,让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展示他们对绘本的理解和感悟。
六、活动总结: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的学习内容,帮助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以上步骤的设计,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同时也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同时,教师在活动中可以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互动,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绘本的故事内容。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屋顶上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房子》,详细内容为《屋顶上的秘密》。
通过讲述一个小男孩在屋顶上发现秘密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中小男孩的情感变化。
2. 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在屋顶上发现的秘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在屋顶上的发现。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屋顶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房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房子的特点,进而引出故事主题《屋顶上的秘密》。
2. 故事讲述(10分钟)讲述故事《屋顶上的秘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男孩的情感变化,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展开想象。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屋顶模型,邀请一名幼儿上台展示并讲述自己在屋顶上发现的秘密,引导其他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达。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挑选一名代表分享本组屋顶上的秘密,其他成员进行补充。
六、板书设计1. 屋顶上的秘密小男孩的情感变化观察与想象完整句子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屋顶秘密,并用完整的句子描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周围环境,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在屋顶上的发现。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画一画你心中的屋顶秘密,并用完整的句子描述。
大班科学教案:屋顶上的秘密
活动目标
1、感受屋顶的不同以及对我们生活关系。
2、尝试在问题情景中表述自己的想法,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屋顶上的不同设施(目的:是在交流中发展语言,关注孩子语言的表达,丰富他们的经验。
)
1、出示文字“秘密”、“屋顶上”,引出话题。
2、幼儿提问,解决几个问题
小结:屋顶上一些设施的不同用处(根据孩子的介绍)。
二、发现、感受一些有趣的屋顶(目的:感受屋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发展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等思维能力。
)
1、出示一组照片猜猜我去了哪里,结合经验说出理由。
2、了解空中百鸟园在何处,猜猜为何屋顶上有百鸟园?
3、幼儿看录像,了解屋顶百鸟园的意义。
4、再猜一张照片,判断这是什么地方?上面会有什么?
5、了解屋顶停机坪上直升飞机救人的事情。
小结:屋顶的设计和这幢房子里的人和事是有关系的。
6、交流其他的屋顶
三、讨论设计幼儿园屋顶平台(目的:重点通过设计、分析,发展想象、创造能力。
)
1、猜测幼儿园屋顶及栏杆的作用。
小结:屋顶是不可以随便攀爬的,我们要注意安全。
2、幼儿园的屋顶平台上还缺什么?
3、引发在幼儿园屋顶上做游戏的规则。
点评:《屋顶上的秘密》(吴佳瑛)
一、选材好、选点妙、选角度巧,充分体现了教师设计的智慧和预设的精彩。
首先,选材好。
幼儿前期对屋顶的形状、屋顶上的瓦片和老虎窗进行了充分的观察,并展开积极的讨论,从而引出了一个探索的兴趣点——屋顶。
教师选中这一切入点,适时地预设了本次集体活动,使这一“教材”,既有效唤起了幼儿的经验储备,又充分激活了幼儿在教学现场的思维。
其次,选点妙。
教师独辟蹊径,选择了“空中百鸟园”和“屋顶停机坪”这两个符合大班幼儿“最近发展区”经验水平的教学点,引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愿望,使教学过程不断碰撞出精彩的思维火花。
再者,选角度巧。
在呈现“空中百鸟园”和“屋顶停机坪”这两个有趣的屋顶时,教师采用了层层推进,引人入胜的方法,让孩子们在观察、推理、判断中,不断调动已有的认知经验与生活经验来“猜测”:“猜一猜吴老师最近去过的一个有趣的地方(空中百鸟园)”“再猜一猜这是在哪儿(屋顶停机坪)”。
在孩子们饶有兴趣的“猜一猜”过程中,
整合了所有的认知经验,激活了思维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乐园,发展的摇篮。
二、教师具有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师幼互动游刃有余,使幼儿的学习更有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每一次对话、每一个细节,让幼儿在与教师互动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整个活动中,反映了教师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以及游刃有余的师幼互动能力。
比如,当幼儿介绍:“这是我搜集的资料,是冷却塔……”,教师:“那是什么?冷的反义词——”幼儿:“是热。
”老师:“对,是散热器。
”又如,当幼儿表示听不懂永乐公司经理介绍“空中百鸟园”的话时,老师有点出乎意料,但立刻机智的回应:“哦,我知道了,经理说的普通话没有幼儿园老师标准,所以你们听不太懂。
但是,你们注意到没有,经理说的话是很有条理的,第一点……第二点……他一共说了三点理由。
这样,我们再仔细听一遍,你能记住、听明白一点也可以。
”吴老师有效地回应了来自幼儿的大量不确定的生成问题,充分反映了教师的现场互动能力。
由此,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更有意义的经验。
三、目标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真正优质的集体教学活动,评量其价值的一个最核心的要素,是看它对幼儿发展与成长的作用与意义。
本活动,目
标清晰,价值取向合理;层次分明,重点问题突出,使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比如,第一环节“回忆、交流屋顶上的不同设施”,重在交流,在生生之间分享、互动中,发展孩子们的语言,丰富彼此探索发现的经验。
第二环节“发现、感受一些有趣的屋顶”,重在理解屋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并借此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第三环节“讨论、设计幼儿园屋顶平台”,重在设计,在设计中刺激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以及激发孩子们的自主意识。
整个活动中,幼儿积极自主、思维活跃、表达大胆,充分体现了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