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化手抄报精美图片
- 格式:docx
- 大小:12.69 KB
- 文档页数:2
2021中国传统⽂化⼿抄报简单好看8张中国历史传统⽂化,经过五千年的时间长河的积累沉淀,已经是⾮常之多了。
中国的传统⽂化;传统民间艺术早已历史悠久,以下是⼩编为⼤家准备了2021中国传统⽂化⼿抄报简单好看8张,欢迎参阅。
中国传统⽂化⼿抄报中国传统⽂化作⽂中华传统⽂化,源远流长,从古⾄今,从现代追溯五千年的历史。
传统⽂化顾名思义,就是从古代⼀直流传⾄今的⽂化,这些⽂化都是古⼈,我们的失⼈,从他们⾝上演变⽽来的。
⽐如,屈原是清明节的代表,屈原如果穿越到现在,绝对会是⼀位伟⼤烈⼠,供在中国的烈⼠陵园。
由于屈⽼的坚贞不屈,为国为民,不畏强权,誓死不做_的,宁可跳⼊江中牺牲⾃⼰的性命,也不会为了⼀点⼩利益,⽽出_家出卖⾃⼰的⼈格,不会践踏⾃⼰的尊严。
屈原死后,他的后⼈们为了纪念他,虽然他⼀直活在⼈们的⼼中,但是现实中还是需要表⽰⼀下的,他们在屈原_的江中划着⼩船,撒着⽤叶⼦包着的⽶团,⼈们觉得这样鱼虾就会吃这些⽶团,⽽不会吃屈原的躯体了。
由此在江中划船变成了赛龙⾈,撒⽶团演变成了现在家家吃的粽⼦,⽽在那⼀天⼈们把那⼀天定位了纪念屈原这位伟⼤的爱国之⼠的纪念⽇,每年的4⽉4⽇就是纪念屈原的⽇⼦,我们叫它“清明节”。
例如这样事例还有很多,很多⼈肯定都不明⽩,在除⼣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相传每年有⼀天,有个叫“年兽”来扰乱居民的安全,出居民粮⾷,毁他们的房⼦,弄的他们⼈⼼惶惶。
可是看年兽那么凶恶⾼⼤,他们却⼜不敢与之抗衡,终于有⼀天他们发现年兽怕响声,于是家家户户都在年兽来的那天放起了鞭炮。
年兽听见这些鞭炮响声,吓得落荒⽽逃,⼈们终于⼜回到了平静的⽣活。
那天就成了除⼣春节,就是这么来的,家家户户都要过年,给红包,这样才吉利,说这⼀年都会富富贵贵,平安⽆事。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的传统⽂化,我们中午的传统⽂化节,所以源远流长,就说明我例举的仅仅是个⽪⽑,还有好多好多的传统⽂化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就是有了这些传统⽂化我们才会多姿多彩,这传统⽂化代表了我国古代到今天,⼈民的智慧结晶。
[民族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图画]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绵延性和鲜明的发散性。
你知道怎么做传统文化手抄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民族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图画,希望大家喜欢。
民族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图片欣赏民族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1民族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2民族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3民族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4民族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5民族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内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比如:中国书法、中国象棋、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戏、武术、兵马俑、桃花扇等,还有很多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重阳节等。
我喜欢的有:中国书法、中国结、皮影、武术。
最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春节的时候放鞭炮。
传说中,放鞭炮在古代是用来驱赶年兽的。
年是一个很可怕的怪物,每到春节的时候就来吃人和动物,人们为了驱赶年,每到春节的时候,就放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响,这样就把年吓跑了,就不敢来了。
现在,人们放鞭炮、烟花是为了欢庆新年的到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响,是为了增添节日的气氛。
所以,我喜欢放鞭炮。
放鞭炮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民族传统文化手抄报的资料: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上学期,学校发了一本名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化读本》的书。
此书以西安地域文化为主线,以传统历史文化沿革和现当代文化发展为主要内容,介绍了西安的政治经济,人文历史,艺术创造,科技发明等。
通过课余仔细阅读,细细琢磨,我才明白我对中华文化理解的是多么肤浅,原来我们的中华文化是那样的魅丽多彩。
作为一个中国陕西西安人,我感到非常的自豪!美德,这两个字包含了多少国人关于美的故事。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的脑海浮现出那一幕幕感动人心的场面:黄香扇枕温席,苏武不辱使命,张汤廉洁自守,严厉执法……他们都是普通人,却让美德这两个字真正的留在了心里,完美的用行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的崇高。
它让我明白了身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品质,更让我懂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于它,我这里有个小故事与大家分享。
陕西文化有我传承手抄报资料陕西民俗介绍陕西民俗的地域划分,多年已有定论。
三十年代初编纂的《续陕西通志稿》说:“陕西民俗,向分三区。
”即:关中地区、陕北地区和陕南地区。
关于关中地区的地理特点、历史地位、早期经营及至西汉初期的尚农遗风,《史记·货殖传》说:“关中自千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
而公刘适邠,太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都镐,故其人犹有先王遗风,好稼墙,殖五谷。
”关于陕北地区新的人文风貌的出现、地域特点与习尚,《册府元龟》说:“秦始皇遗蒙恬攘却匈奴。
得其河南造阳之北千里地甚好,于是筑城郭,徙民居之,名曰‘新秦’。
”《汉书·地理志》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翟,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气力,以射猎为先。
”这一背景,与陕北腰鼓的声象相联系是可以相互印证的。
关于陕西地区的早期风习,《汉中府志》说:“汉中府,其俗强劲质朴,力农习射。
武都氏叟多羌戎之民,其人半秦,多勇戆;土地险隘,其人半楚,风俗略与荆州、沔州郡同。
”《寰宇记》说:“汉高祖发巴蜀,伐三秦,迁蜀七姓于商洛,其俗多猎山伐木,深有楚风。
”《宁强州志》也说:“宁强州”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蜀。
都充分显示着相邻地区风习的相互影响作用和风习的地域特点。
关于对先秦风习的评价,《薛思庵野录》说:“读《秦风》喜得无淫奔之诗,见得秦俗好。
”显现出对岐周良好风习传承的渊源。
至秦亡汉兴,汉高祖刘邦进军商洛、途经霸上,西入咸阳,南屯汉中;回击三秦,建都长安,关内关外风习会合,使民风民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关于秦地风习的变迁、特点及其重大意义,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朱子诗传》中有段颇为深切的概括和论述。
谨转录如下:“秦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
然本其初而论之,岐丰之地,文王用之以兴,‘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
秦人用之,未几而一变其俗,则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气。
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质直,无郑卫骄惰、浮靡之习。
中国文化遗产日手抄报手抄报一:中国文化遗产日基本介绍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英文:Chineseculturalheritageday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四鸟绕日”金饰图案。
图案中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
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
而整体完美的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
丝绸之路报道 A4版电子报道手抄报
word模板1
内容简介
本文档是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报道手抄报模板,在A4纸上呈现。
此模板旨在提供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方式,展示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经济重要性。
设计布局
本模板采用简洁而美观的设计布局,将丝绸之路的不同方面分
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标题:使用醒目的字体和风格,突出手抄报的主题。
2. 图片展示:通过插入一些代表丝绸之路的照片或插图,吸引
读者的眼球。
3. 主要内容:以简短的文字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和背景,涵盖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和交通路线。
4. 特色商品:列举一些著名的丝绸之路特色商品,并附上图片和简要介绍。
5. 文化交流:介绍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现象,包括艺术、宗教和语言等方面。
6. 经济影响:分析丝绸之路对参与国家的经济影响,并引用相关数据和统计信息。
7. 结尾:总结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影响,并鼓励读者对丝绸之路的进一步探索。
使用建议
1. 使用A4纸打印此模板,确保布局效果最佳。
2. 可根据需要自定义修改文字和图片,以适应不同的报道内容
和风格。
3. 使用合适的字体和字号,确保文字清晰可读。
4. 添加足够的图片和图表,以提高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注意事项
- 此模板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 所使用的内容应来源可靠,并注明引用。
- 千万不要直接复制他人的作品,避免版权问题。
- 文字和图片的版式应合规,不得涉及政治、色情等敏感内容。
希望这份丝绸之路报道手抄报模板能帮助到您,祝您成功完成
文档!。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内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1. 长城: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全长达8851.8公里。
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长城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
2. 故宫:也叫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朝的皇宫。
它位于北京中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最大、最完整的保存下来的建筑群。
3. 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陵的东侧,是秦始皇时期制作的一处巨大陶俑坑。
兵马俑数量众多,造型逼真,是中国古代军事、技术和艺术的珍贵遗产。
4. 大运河:也称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制造、社会和经济的重要象征。
大运河为中国北方和南方之间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且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5. 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和浙江省之间。
太湖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经济和文化角色,是一个重要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6. 庐山: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市区西北,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以其美丽的风景和重要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界。
7. 广东开平鸡公山:也称银钟山,是一座著名的山岳文化景观,位于广东省开平市境内。
其村落建筑和礼堂建筑保持着古时期的风格,代表了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神。
8. 万里长城: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它建于唐、宋、辽、金、元、明、清七代,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著名文化遗产之一。
9.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东方的瑞士”。
10. 庄园:位于中国江苏省昆山市,是一个茶园、观鱼、园林和禅房等建筑群组成的文化景观。
庄园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西安旅游手抄报篇一:我的西安之旅890A4旅游电子小报成品,游记电脑手抄报模板,旅行导游电子简报,游览景点风光板报篇二:游览西安城墙579A4旅游电子小报成品游记电脑手抄报模板旅行导游电子简报游览景点风光板报篇三:兵马俑游玩手抄报_FWJIA板报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文物。
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兵马俑规模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坑内有近8000个。
篇四:美丽城市手抄报图片、内容、资料“美丽城市手抄报图片、内容、资料”下载方法:在图片上面点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
美丽城市手抄报图片美丽城市手抄报内容和资料:NO.1 北京古今交融美北京古今交融美北京市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全国第二大城市及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局部地区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其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
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北京正以它古老又时尚的全新面貌,迎接每年超过1亿4700万的旅客。
此外,现在的美国和古代中国也有许多城市定名北京。
NO.2 香港动感都会美香港动感都会美香港——亚洲繁华的大都市,地区及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的历史可远溯至六千多年前。
近年的考古发掘证明,史前最初阶段始于公香港夜景元前四千年,青铜器出现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
香港在古时是一个渔港,但由于其地利位置优越,并且拥有优良的港口,因此成为了列强割据的目标。
1841年,中英签订条约,香港被割让给英国;1860年,九龙半岛正式割让予英国;1899年,清政府又将九龙、新界以及235个岛屿租借予英国,为期99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抄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下面盘点你必须知道的30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入选时间:2001年。
当选原因: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众多地方剧种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皮影戏入选时间:2011年。
当选理由:中国皮影戏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唱腔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
皮影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通过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动态的形象。
皮影艺人有许多绝技,诸如即兴演唱、假声扮演,一个人同时操纵数个影偶,以及能够演奏多种不同的乐器。
相关皮影技艺经由家庭、戏班或师徒传承。
中医针灸入选时间:2010年。
当选理由:针灸发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这个项目的成功申报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
中医针灸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体现,其历代延续的完整知识体系和稳定的实践效果获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为保障相关群体的生命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其持有人的重要的文化认同符号。
粤剧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粤剧是用粤语演唱的戏剧样式,有300余年的历史。
粤剧吸纳了多元的音乐、戏剧元素,将梆子、二簧声腔与粤方言音韵予以完美的结合,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南北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迥异于中国其他戏曲剧种。
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蚕桑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
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其间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出来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相关民俗活动。
戏曲手抄报先写上“戏曲”两个字,接着在傍边画上一个脸谱的一半,然后在左下角和右上角画上矩形线条,再画上扇子形状的图案,再在边框里画上横线,最后再涂上颜色,这样,戏曲手抄报就完成了。
戏曲手抄报教程小学生戏曲手抄报,戏曲手抄报简单又漂亮1、先写上“戏曲”两个字,再画上一个脸谱,左下角和右上角画上矩形的线条。
小学生戏曲手抄报,戏曲手抄报简单又漂亮2、空白处画上云烟和扇子图案。
小学生戏曲手抄报,戏曲手抄报简单又漂亮3、脸谱涂上红色、黑色和白色相交的颜色。
小学生戏曲手抄报,戏曲手抄报简单又漂亮4、“戏曲”两个字涂上彩色,云烟为蓝色,扇形图案为绿色。
小学生戏曲手抄报,戏曲手抄报简单又漂亮5、在边框里面画上横线,这样,戏曲手抄报就完成了。
小学生戏曲手抄报,戏曲手抄报简单又漂亮戏曲手稿内容1京剧:中国音乐的一种,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首都北京,在清代宫廷中获得了空前的繁荣。
它以西皮、二黄为主,辅以胡琴、锣鼓,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精髓。
由于京剧在北京的迅速发展,其艺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后来风靡全国,因此又被称为“国剧”。
秦腔:又称滦坛,是中国音乐之一,起源于西方秦腔,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四大曲调体系。
秦腔开创了中国音乐中板的变化的结构方法。
平局:1909年形成于唐山,故又称“唐山洛子”。
民国十二年(1923年),创建戏曲流派的京师戏曲社在天津演出。
由于“惩恶扬善”、“警世改造人”、“评前启后、论时度势”的新思想,现代话剧《杨三姐》、《安仲根词义滕博文》等都面临着社会现实。
豫剧:咸阳豫剧团成立于1952年,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是陕西省极具影响力的地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这是一家国有的全国性的。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又称“河南高调”,因河南省原名“豫”,解放后被命名为豫剧。
它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越剧: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省嵊县的“地上唱书”,20世纪30年代逐渐发展成为“绍兴女子戏”。
注:中国主要由民间歌舞、说唱和闹剧组成。
中国文化遗产日手抄报资料手抄报一:中国文化遗产日介绍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英文: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day节日简介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四鸟绕日”金饰图案。
图案中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
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
而整体完美的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韩城文化手抄报篇一:韩城文化韩城文化我的家乡在陕西省韩城市,是陕西省所辖的副地级市,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关中盆地东北隅。
韩城历史悠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她像是一颗明珠,永远躺在黄河岸边,黄河之灵气使得韩城这一块宝地有着别样的文化内涵,韩城文化虽不像汉水文化、巴蜀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代表性,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书写了重要的一笔。
通过学习《西部文化地理》,在老师的细心讲解下,让我逐步对西部文化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从地域和文化个性上看,它至少可以划分为几个大的文化圈:黄河流域为中心的黄土高原文化圈,西北地区的伊斯兰文化圈,北方草原文化圈,天山南北为核心的西域文化圈,青藏高原为主体的藏文化圈,长江三峡流域和四川盆地连为一体的巴蜀文化圈,云贵高原及向东延伸的滇黔文化圈等。
西部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等特征。
地域性,西部地理复杂多样,西北地区辽阔无垠,西南地区山水切割,青藏高原严寒高拔。
西部文化在这里也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性。
西北地区历史悠久、地域广大,它孕育的文化在质朴中藏着博大;西南地区民族众多,山川纵横,这里的文化显得细腻抒情;青藏高原起伏跌宕,庄严静穆,它的文化则处处透着神秘和诱惑;民族性,西部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形成了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舞蹈、节目、服饰、建筑、手工艺、礼仪习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在内的民族文化。
这些内容有的在不同民族中是相近或相似的,有些则相去甚远。
即便是同一民族因为部落不同或居住地不同在许多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民族文化由此更显丰富多彩。
西部民族文化是一座异彩纷呈的文化资源宝库,它所包涵的内容极其丰富,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它不仅为研究文化人类学、宗教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生态文化学等学科提供了宝贵财富,也为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亦称羊肉泡,古称“羊羹”,关中汉
族风味美馔,源自陕西省渭南市固市镇。
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留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
因它暖胃耐饥,素为陕西人民所喜爱,外宾来陕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
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吃的“总代表”。
腊汁肉夹馍
肉夹馍,实际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白吉馍。
肉夹馍合腊汁肉、白吉馍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
馍香肉酥,肥而不腻,回味无穷。
腊汁肉历史悠久,闻名中国,配上白吉馍,有着中式汉堡的美誉,扬名中外,深受人们喜爱。
输入标题
输入文本……
输入标题
输入文本……。
保护秦岭手抄报简单好看手抄报一:秦岭手抄报秦岭,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
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
广义上的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
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
长约1600多千米,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
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
秦岭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
终南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宝鸡市眉县、东至西安市蓝田县,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诗经·秦风》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的诗句。
唐代官绅多在此建有别墅,其中以王维的辋川别墅最负盛名。
王维所作的优美山水诗大多是描写此处景色。
山中分布有明清以来建造的太乙宫、老君庵等大小庙宇40余处。
华山华山古称“西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西安市以东120千米处。
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
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现存(截至2022年)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的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太白山太白山跨太白县、眉县、周至县三县,主峰拔仙台在太白县境内东部,海拔3771.2米,介于东经107°41′23″—107°51′40″,北纬33°49′31″—34°08′11″之间,直距太白县城43.25千米。
太白山山顶气候严寒,冰冻时间很长,常年有积雪,天气晴朗时,雪峰皑皑,因而以“太白”命名。
合阳提线木偶戏郃阳提线木偶戏(又称“郃阳线胡”),地处渭南黄河之滨,与山西西部地区相邻,是中国北方提线木偶的独有之秀。
明末清初,号称“关中八高士”之一的郃阳举人李灌(向若)对线戏的唱腔、音乐、剧目及木偶制作等方面作了较大改革,使其更趋于完整化、戏曲化。
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曾多次前往苏州、扬州、北京等地演出,影响极大。
该剧种包含了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和创造性的独有特技,赋予提线木偶以艺术生命,使之栩栩如生。
线戏的唱腔、音乐苍凉悲壮、委婉细腻,多具秦地特色。
乐器演奏拥有铮子、截子等特种乐器别具一格,特色鲜明。
传统剧目意境美妙、文字优美,具有较高的文学性。
解放后,一些剧目被移植改编为舞台剧目,在省内外享有声誉。
该剧种目前人才匮乏,市场萧条,直接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保护这一传统剧种,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韩城行鼓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是流传于陕西省韩城市的一种汉族音乐舞蹈。
现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韩城行鼓历史悠久。
据传,元灭金后,蒙古骑士在韩城敲锣打鼓,欢庆胜利。
韩城群众沿袭模仿,成为民间鼓乐。
传统的表演,鼓手都头戴战盔,腰束遮鞍战裙,击鼓时仰面朝天,成骑马蹲裆式,模拟蒙古骑士的神姿。
韩城行鼓在历史上还是祭神的鼓乐,因此,鼓手们身上又多了一件神圣的黄马褂。
平日受苦受难的庄稼人,只有在敲起锣鼓时,头顶坡式战盔,身披黄马褂,才感受到做人的尊严,神圣之感油然而生。
按艺人的说法,一敲锣鼓就像换了一个人:跛子不跛,聋子不聋,风湿腰再敲都不痛,真所谓神灵附体,人神合一,“神”气十足。
韩城行鼓的鼓谱有20余种,在韩城市文化馆编写的《韩城市民间音乐资料汇编》一书中有所收集。
其典型鼓谱有《老虎磨牙》《钉圪巴》《肚里痛》《上坡》《走锣鼓》《呆锣子》《司鼓子》《摘豆角》等十多种,有表现气势的,也有表现技巧的。
《老虎磨牙》是鼓手用鼓槌旋击鼓边铁钉,发出酷似野兽饿急磨牙的声响,模拟逼真,技巧高超。
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六年级手抄报一:世界文化遗产审批概述审批标准条件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机构任务世界遗产委员会承担四项主要任务:1、在挑选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时,负责对世界遗产的定义进行解释。
2、审查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报告,当遗产得不到恰当处理和保护时,该委员会让缔约国采取特别性保护措施。
3、经过与有关缔约国协商,该委员会作出决定把濒危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4、管理世界遗产基金(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基金)。
对为保护遗产而申请援助的国家给予技术和财力援助。
申报过程步骤1、寻求登记的地域由当地政府机关提出候选地推荐并暂定名单提出。
步骤2、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要求。
步骤3、文化遗产候选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ICOMOS)现场调查报告、自然地遗产候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现场调查报告。
步骤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判断登记推荐。
步骤5、在世界遗产委员会最后审议。
步骤6、正式登记。
一个国家需要首先对本国有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出一份详细的目录。
提交给世界遗产中心的提名表会被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这两个机构独立地审核。
之后评估报告被送到世界遗产委员会。
有时候,委员会会延期作出结论并要求会员国提供更多的信息,或者决议不予列入,被拒绝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提名遗产地将不得再次提出申请。
自然文化遗产手抄报自然文化遗产手抄报图片: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名单【中国的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处)】1、泰山(山东,1987.12 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2、黄山(安徽,1990.12 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3、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四川,1996.12 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武夷山(福建,1999.12 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10处)】0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湖南,1992.12 世界自然遗产)0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1992.12 世界自然遗产)03、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1992.12 世界自然遗产)04、三江并流(云南,2003.7 世界自然遗产)05、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四川,2006.7 世界自然遗产)06、中国南方喀斯特(重庆武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2007.6.27 世界自然遗产)07、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江西,2008.6.26 世界自然遗产)08、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2011.6.25 世界自然遗产】09、云南澄江化石地(云南,2012.7.1 世界自然遗产)10、新疆天山(新疆,2013.6.21 世界自然遗产)2文化遗产的手抄报图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0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02、长城(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0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0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沈阳故宫(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0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0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0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0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0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10、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遗产)11、丽江古城(云南,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12、平遥古城(山西,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13、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14、颐和园(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15、天坛(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16、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世界文化遗产)17、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003.7;盛京三陵(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18、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19、龙门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20、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21、云冈石窟(山西,2001.12 世界文化遗产)22、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辽宁,2004.7.1 世界文化遗产)23、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 世界文化遗产)24、安阳殷墟(河南,2006.7.13 世界文化遗产)2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2007.6.28 世界文化遗产)26、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2010.8.2 世界文化遗产)27、元上都遗址(内蒙古,2012.6.29 世界文化遗产)28、大运河(北京,2014.6.22 世界文化遗产)29、丝绸之路中国段【河南、陕西、甘肃、新疆,2014.6.22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关于文化遗产的手抄报:中国的世界文化景观名单1. 庐山(江西,1996.12 世界文化景观)2. 五台山(山西,2009.6.26 世界文化景观)3. 杭州西湖(浙江,2011.6.24 世界文化景观)4. 哈尼梯田(云南,2013.6.22 世界文化景观)目前全世界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共计29处,其中中国有4处: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陕西文化手抄报精美图片
陕西农民画
陕西农民画源于民间,过去多用于画炕围、画锅台、画箱柜等。
安塞、洛川农民画由于地处陕北,故又称陕北农民画。
始创于
70年代中期,盛行于80年代初。
是以剪纸为造型基础,借鉴刺绣
的色彩,逐步形成了具有陕北地方浓郁风味的画。
陕北农民画有作者百余人,年纪最大的71岁,最小的16岁。
陕北农民画馆藏800多幅,在全国各地展出600余张(次),复制千余幅,中国美术馆收藏60幅,有些被外国艺术馆收藏。
陕西文化特色
陕西皮影戏
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
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
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
《海阳竹枝词》中有首描写皮影戏演出的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
帐前活见李夫人。
”(汉武帝李夫人)这是皮影戏的初级阶段,而鼎
盛期为唐代,皮影造型优美,表演技术妇熟。
以后的宋、元、明、
清均有皮影表演。
清末民初,西安有两个班子,一个是渭北皮影社,一个是江东皮影社。
1950年皮影老艺人谢德隆在政府的支持下,在
北大街重新成立了“德庆皮影社”。
“0”期间,陕西皮影社受到了
摧残。
现在皮影戏又以新的姿态,走向广大农村,成为民间艺苑中的奇葩。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具有节奏明快、粗犷劲雄、激昂高越、形式多变、气势宏大的独特风格,既能在野外表演,又适宜于舞台演出。
表演气氛热烈,动作花梢,振奋人心,一派阳刚之美。
深受群众喜爱。
陕西锣鼓种类较多,这里只介绍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和咸阳牛拉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