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诠释韵舞课对学生素质提高的潜在优势 精品
- 格式:docx
- 大小:14.84 KB
- 文档页数:4
诠释韵舞课对学生素质提高的潜在优势
韵舞课是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通过刚劲、有力、优美的身体动作,来激励人们去追求美、创造美,培养人们朝气蓬勃、热爱人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塑造优美身体形态的一门课。
其教学的潜在优势将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和谐起到推动作用。
韵舞课;音乐伴奏;形体训练;提高素质一、发挥韵舞教学的健美优势,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韵舞教学的目标,就是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达到健身、健美、健心的目的。
通过形体训练让学生树立对人体美的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使自身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健美的体态,它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健与美,健表现在健康、向上;美则是在健康的基础上的骨骼正常发育所表现出的人体曲线美。
韵舞教学是以韵律、舞蹈练习为教学内容的身体教育课,主要采取简单的徒手操、基本功训练、基本形体控制练习和儿童舞蹈以及实用可行的健身操、热身操、韵律操等综合性的技术课。
韵律舞蹈一方面能全面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又可以有重点的锻炼人体的形态,训练身体协调性。
这便体现了韵舞突出健与美的主导思想。
中学生一般年龄在15-18岁左右,正值青春发育顶峰日期,由于生活环境的优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负面因素接踵而来营养过剩,学习紧张,运动不足,导致成肥胖型的学生大有人在。
而往往越是发育畸形的学生越不敢运动,怕人嘲笑,久而久之,造成恶性循环,形成心理压抑,严重影响生理健康。
这时,韵舞教学步入课堂,首先为学生在心理上解放自我,美化自我找到一个环境。
另外,教师还应从生理学、解剖学给学生进行分析。
韵舞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各年级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身体素质、形态控制能力的发展现状和要求相适应。
注重内容的系统性,逐步提高形体素质和技能。
韵舞教学具有高密度、低强度的教学特点,它的基本要素概括为力量、柔韧性、人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
在安排课时内容上,把这些基本素质练习科学地安排在十分钟的课堂上,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锻炼。
基本训练是韵舞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身体素质的发展起到打基础的作用。
初学者,可以从压脚背、肩、背开始,再结合绷脚、压腿、下腰的练习,乃至力量训练、压脚跟、小踢腿、上肢、腹部肌肉练习等,为了减轻训练的枯燥感,基本练习后加入身韵练习,采用一些舞蹈组合练习训练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和表演能力。
如舞蹈手位组合练习,身体波浪组合练习或身操练习等。
另外,课的结束部分,又编排舒缓、柔和的动作伴随着一曲抒情音乐,让学生身心达到和谐得到放松。
身体和谐心理达到和谐。
二、充分展现韵舞教学的艺术美,促进学生审美素质提高韵舞课是展现人体自身美的艺术课,它是人体姿态变换症状的展现,是艺术与个体体态美的结合。
目前,韵舞课对于中学生来说,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让他们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人体美的展现是什么样子的,即从教育学生识美、欣赏美开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美的标准与社会历史背景相联系。
在我国,由于封建传统的束缚和建国后经过的文革时期,把人类本生的天性牢牢打入了地狱,压抑了美的意识。
时至今日,在青少年思想中还多多少少残留着长辈的封建意识。
如有些女生不敢正视自身的发育,走路低头、含胸,造成上体弯曲、不挺拔。
出于羞涩,不敢挺直胸脯和把女人的曲线视为骄傲,还有的学生习惯于脖子前倾,造成颈椎变形;走路外八字,造成大腿变型;还有的是遗传因素,干脆任其发展,后果更加严重。
最让人忧虑的是在多数高中学生只追求文化课的学习,不爱运动,甚至一坐一天,造成身体发育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