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运动员进行曲》教案及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12.06 KB
- 文档页数:2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运动员进行曲(1)》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运动员进行曲(1)
一、活动目标:
1.能辨别乐曲的三段式结构,进一步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特点。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想像,并用动作表现熟悉的运动项目。
二、活动准备:录音机和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在运动员进行曲的伴奏下,幼儿走进教室。
2.回忆乐曲。提问: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什么?它是在什么时候使用的乐曲?它给人什么感觉?
3.完整欣赏乐曲,引导幼儿辨别乐曲的三段变化。
4.分段欣赏听A段。引导幼儿想像这一段表现了什么,并启发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用动作表现。听B段能区分A、B、A的结构。
5.听音乐表演。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扮演运动员,做出各种运动项目的模仿动作。
四、活动建议:
在表演区继续进行表演,并可以提供运动员进行各种运动项目的图片名称,丰富幼儿的动作。
中班音乐《运动员进行曲》活动反思
本次中班音乐活动《运动员进行曲》旨在通过激昂的旋律和有力的节奏,让幼儿感受运动员的精神风貌,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反思:
一、活动亮点
选择恰当的音乐作品:《运动员进行曲》节奏明快,旋律激昂,非常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投入。
有效的互动设计:我设计了一系列与音乐相关的互动环节,如模仿运动员的动作、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律动等。这些环节不仅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体验音乐,还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表现力。
情感目标的达成: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这种情感的体验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存在不足
节奏把控的引导不足:虽然《运动员进行曲》的节奏明快,但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在初次接触时可能会感到有些困难。我在活动中对于节奏的引导还不够充分,导致部分幼儿在跟随音乐节奏时出现了偏差。
音乐理解深度不够:虽然孩子们能够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和模仿,但对于音乐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我应该更多地引导孩子们去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绪,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音乐作品。
个体差异的关注不足:由于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我在活动中没有充分关注到这些差异。对于一些音乐感知能力较弱的孩子,我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三、改进措施
加强节奏引导: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将更加注重节奏的引导。通过拍打身体、敲打乐器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节奏,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深化音乐理解:我将引导孩子们更深入地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绪。通过讲述音乐背后的故事、欣赏相关的视频资料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全面地理解音乐作品。
关注个体差异:我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的关注。在活动设计中考虑到不同孩子的音乐素养和学习能力,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机会和挑战。同时,我也会给予那些在音乐方面存在困难的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四、总结
通过本次中班音乐《运动员进行曲》活动,我深刻认识到音乐活动对于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音乐教育服务。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不断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