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操作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13
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动物细胞培养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药物研发、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
以下是一般性的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1.细胞系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动物细胞系是动物细胞培养的第一步。
细胞系的选择要考虑细胞类型、来源、生长特性和用途等因素。
2.细胞培养基的准备:准备适用于所选细胞系的培养基。
培养基包括基本培养基和补充物,如生长因子、抗生素等。
不同的细胞系需要不同的培养基。
3.细胞的解冻:从冷冻保存的细胞库中取出细胞,进行解冻。
解冻过程要尽可能快速,以减少细胞对冷冻损伤的敏感性。
4.细胞传代:当细胞达到一定的密度时,需要将其传代,以维持细胞的生长状态。
传代过程包括细胞的分离、计数和重新接种。
5.细胞培养条件的控制:控制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等。
通常细胞培养箱会提供稳定的培养环境。
6.细胞的观察和检测:定期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状态,并进行必要的细胞检测,如细胞计数、细胞周期分析等。
7.防止细胞污染: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培养物受到细菌、真菌、支原体等的污染。
使用无菌操作室和经过无菌处理的实验器材。
8.制备细胞冻存物:定期制备细胞冻存物,以备将来使用。
冻存物的制备需要使用适当的冻存液和合适的冷冻保存温度。
9.特殊操作:针对具体实验需求,可能需要进行细胞转染、感染、药物处理等特殊操作。
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实验者需具备丰富的培养经验和相关技能,同时需按照实验室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的准确
性和可重复性。
动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细胞培养是生物学中十分重要的实验技术,可用于各种细胞学、遗传学或生化学的研究。
其中,动植物细胞培养是两大主要领域之一。
本文将对这两种培养细胞类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进行介绍。
一、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培养是利用无菌条件下的细胞生长基质,通过检测和调整培养环境中的养分浓度、温度、pH值、气体成分等因素,使细胞在体外无限制增殖和分化的技术。
因此,准确掌握动物细胞的培养技术是进行多种细胞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一)培养基的配制动物细胞培养的基础是培养基的配制。
一般而言,动物细胞培养基可以分为无血清和含血清的培养基两类。
其中,含血清的培养基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因此被广泛使用。
不过,含有血清组分的培养基不仅具有生物反应性,而且批次差异较大,因此需要进行良好的质量控制。
(二)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常常采用酶溶解技术将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出来,并将其移至培养基中。
其中,组织的分离能力受细胞的外表形态、黏附性等表现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将由細胞附着在培养基上的组织片漂浮在果葡糖溶液中,比起用酶方案更有效。
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基的更换和细胞生长的密度,避免过度生长导致的细胞死亡。
(三)细胞的冻存和解冻细胞的冻存和解冻是进行细胞培养的必须环节。
动物细胞在液氮中冰冻保存时,为保证细胞的完整性及生物活性,需进行冻存液的配置,加数种抗氧化物可提高细胞的存活率。
而在解冻后,应注意细胞的复苏需要时间,因此在解冻后加多种生长因子能够大大提高细胞复苏的效率。
二、植物细胞培养植物细胞培养是将植物细胞通过无性繁殖技术分离、培养在含有营养和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上,使其在人工环境下继续生长和分化的技术。
其应用范围较广,不仅可用于植物的育种、遗传改良及叶绿素合成的研究,同时还被广泛用于研究植物药物、糖果等领域。
(一)培养基的配制植物细胞培养基在元素组成上与动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其中可以添加植物生长素、糖、氨基酸和维生素等物质。
小鼠细胞试验培养步骤小鼠细胞常用的分别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贴块法,一种是消化法,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于分别和培养原代细胞。
一、试验分别和培养步骤1. 小鼠颈椎脱臼处以死刑后,剃除腹胸部的被毛,放入装有75%酒精的烧杯中浸泡5min。
2. 取出小鼠,在无菌环境下打开胸腔,取出心脏组织,注入盛有无菌1×PBS的培养皿中,洗净组织表面的血液。
3. 将清洗干净的心脏组织转入装有75%酒精的培养皿中浸泡15s以杀死大多数的心脏被膜细胞,浸泡完成后赶忙转入装有无菌1×PBS的培养皿中震荡清洗。
4. 清洗完成后,用剪刀镊子搭配除掉自动脉弓和心房组织,仅保管心室部分,再次用1×PBS清洗去除心室内的血液。
5. 将清洗干净的心室组织用剪刀减成1mm3大小左右的碎块,之后用PBS清洗若干次后按下述两种方法之一进行后续操作。
A. 贴块法6. 将清洗好的碎块转入另一培养皿中,用0.25%胰蛋白酶消化液浸泡组织,室温消化3—5 min。
7. 消化完成后,添加数毫升FBS停止消化,之后吸弃液体,加PBS清洗组织块1伺次后,用200 ul吸头将组织块平均接种于T—25培养瓶的培养面上,之后将培养瓶放置于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静置2—4h。
8. 待组织处于略微脱水的状态时,小心添加2ml培养基,添加时注意尽量不要将组织块冲起,要使培养基接触全部的组织块。
9. 之后放入培养箱中连续培养,一般2—4天后成纤维细胞会从组织块四周爬出,待爬出的细胞有较多数量时,可将细胞消化下来,去除组织块,转入另一培养瓶中培养。
B. 消化法6. 将清洗好的碎块转入另一离心管中,加入混合消化液(0.08%胰酶+0.06%Ⅱ型胶原酶)37℃水浴消化8 min后,吸取上层混悬液弃去。
7. 余下组织加入混合消化液10 ml,37℃水浴震荡消化10 min;吸取上层悬液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适量FBS停止反应;剩余沉淀物再加消化液消化3—5次,直至组织块消化。
第1课时动物细胞培养新课标核心素养1.概述动物细胞培养需要的基本条件。
2.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
3.说出干细胞的分类及作用。
1.生命观念:构建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图,认同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2.社会责任:理性客观地分析干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所产生的效益与风险。
知识点(一)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概念:从动物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
2.条件(1)营养条件①常用培养基的类型:液体培养基。
②成分:糖类、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血清等。
(2)无菌无毒的环境①需要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以及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
②培养液还需要定期更换,以便清除代谢物,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3)温度、pH和渗透压①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温度多以36.5±0.5_℃为宜。
②多数动物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7.2~7.4。
③渗透压也是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环境参数。
(4)气体环境:动物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O2和CO2①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
②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1)动物细胞培养是一个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过程(×)(2)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种类和所需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3)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打开培养瓶盖的方式以获取新陈代谢所必需的O2(×)(4)将动物细胞置于含有95%O2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1.(生命观念)为什么探究动物细胞培养时,要在培养基中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提示:血清和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和生长的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未知的促生长因子等,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2.(科学思维)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控制什么样的气体环境?各自起什么作用?提示:95%空气加5%CO2。
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
动物细胞培养是利用体外培养技术,将动物个体或组织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进行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培养基。
培养基通常是含有营养和生长因子的液体或凝胶,提供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接下来,我们需要从动物体内获取细胞来源。
可以通过组织块分离、器官分离或细胞悬浮液等方式来获得细胞。
然后,将获得的细胞放入培养基中,并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气体环境。
细胞在培养基中生长、分裂并形成细胞集群,逐渐扩增数量。
在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定期检查细胞的形态、增殖速率和细胞密度等指标,以确保细胞的健康状态。
同时,添加适当的血清或生长因子等物质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这些物质可以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和信号,促使细胞进行分裂和增殖。
最后,根据需要,可以继续对细胞进行传代,即将已经生长和分裂的细胞转移至新的培养皿中。
这样可以使细胞保持活性和增殖能力。
总的来说,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利用合适的培养基,提供适
宜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使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
这为研究细胞的生理、病理和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平台。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技术。
2. 了解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3. 观察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态,了解细胞生长规律。
二、实验原理动物细胞培养是指将动物体内的细胞取出,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的过程。
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
本实验采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通过观察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态,了解细胞生长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青霉素、链霉素、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器、细胞计数板等。
2. 实验仪器:细胞培养箱、倒置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离心机、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接种于无菌培养皿中,放入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2)配制DMEM培养基,加入青霉素、链霉素,混匀后过滤除菌。
2. 细胞传代(1)将培养好的细胞取出,用无菌移液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液,加入无菌离心管中。
(2)以1500r/min的速度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
(3)加入适量的DMEM培养基,混匀后用无菌移液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液,接种于新的无菌培养皿中。
(4)将培养皿放入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3. 细胞计数(1)用细胞计数板对细胞进行计数,计算细胞密度。
(2)根据细胞密度调整细胞传代比例。
4. 观察细胞生长状态(1)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态。
(2)记录细胞形态、细胞密度、细胞周期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胞生长状态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细胞呈长梭形,排列整齐。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密度逐渐增加,细胞体积逐渐增大。
2. 细胞计数结果经过多次传代,细胞密度逐渐增加,细胞计数结果如下:第1代:1.5×10^6个/mL第2代:2.0×10^6个/mL第3代:2.5×10^6个/mL第4代:3.0×10^6个/mL3. 细胞周期分析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发现细胞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包括G1期、S期、G2期和M 期。
实验名称:动物细胞培养与传代一、实验目的1. 熟悉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流程;2. 掌握动物细胞传代技术;3. 学习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了解细胞增殖、衰老等生命现象。
二、实验原理动物细胞培养是指将动物组织或细胞分离出来,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使其生长、繁殖的一种技术。
通过动物细胞培养,可以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细胞增殖、分化等生命现象,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动物细胞传代是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将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加入新鲜培养液,使细胞继续生长、繁殖的过程。
传代次数越多,细胞生长速度越慢,衰老现象越明显。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2. 培养基:DMEM高糖培养基;3. 细胞消化剂:胰蛋白酶;4. 细胞培养瓶、培养皿、移液器、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预处理(1)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从冻存管中取出,37℃水浴箱中解冻;(2)加入适量DMEM高糖培养基,轻轻吹打,使细胞分散均匀;(3)将细胞悬液转移至培养瓶中,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2. 细胞传代(1)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待细胞密度达到80%时,进行传代;(2)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吹打均匀;(3)将消化后的细胞悬液转移至培养皿中,加入适量DMEM高糖培养基,终止消化;(4)收集细胞,用移液器将细胞悬液转移至新的培养瓶中;(5)将细胞悬液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3. 观察细胞形态变化(1)每隔一定时间,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记录细胞增殖、衰老等现象;(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拍照记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胞生长状态在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密度逐渐增加,细胞形态呈扁平状,细胞间连接紧密。
2. 细胞形态变化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细胞衰老现象逐渐明显。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胞出现皱缩、核仁缩小、细胞膜皱褶等衰老现象。
六、实验结论1. 动物细胞培养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可以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细胞增殖、分化等生命现象;2. 动物细胞传代技术是细胞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维持细胞的生长、繁殖;3. 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反映了细胞的增殖、衰老等生命现象。
动物细胞培养总结一.实验准备1.实验器械、器皿的清洗和消毒(1)清洗和包装离心管,2ml,15ml)若干,冻存管若干放进铝饭盒,用牛皮纸包裹,系紧棉绳,用笔在饭盒上和牛皮纸上标记盒内所装物品名称、数量、日期和所属人名称。
蓝枪头两盒,黄枪头白枪头各一盒用牛皮纸包裹,用棉绳扎紧。
取适量蒸馏水于4L玻璃瓶,瓶盖拧松半圈。
过滤器,250ml玻璃瓶,500ml玻璃瓶用自来水毛刷洗涤剂刷洗,蒸馏水润洗,烘干。
过滤器两部分分别包裹,先将瓶口部位用锡纸包裹后,再罩以牛皮纸,再用棉布密包起来,用棉绳扎紧。
玻璃瓶拧下瓶盖,瓶身浸酸。
浸酸时应注意安全,须穿戴耐酸手套和白大褂,注意保护好面部和身体裸露部分,提前备好一盆水在旁以便浸酸结束后清洗耐酸手套,防止走动时酸液滴到地板上不好清洗。
瓶口慢慢沉入液面下,注意缓慢降低瓶身,使液体慢慢浸入瓶内,以免产生气泡溅出酸液,发生危险。
浸酸时器皿要充满酸液,勿留气泡,浸泡过夜。
取出瓶身时,须穿戴耐酸手套和白大褂,注意保护好面部和身体裸露部分,提前备好一盆水在旁,取出后将瓶身放入盆内水中在转移至水池边清洗,以免酸液滴落地板不好清洗。
换水洗几次,待水澄清后开始冲洗,每瓶都用自来水灌满,倒掉,重复15次,再用蒸馏水漂洗5次,去离子水漂洗3次,烘干备用。
(2)消毒灭菌1>全自动高压灭菌锅:插电源,打开开关,检查水位,若水位不足加蒸馏水补足,放入物品,瓶类物体须拧松盖子后放最上面一筐,盖上灭菌锅盖,拧紧盖子至温度显示栏的左上角有一红点亮灯,按start开始升温。
若灭有无菌水或玻璃瓶待降温至常温再打开,打开后立即拧紧,无菌水瓶口封上封口膜。
若没灭瓶类物品,降温至80度左右即可打开灭菌锅,须戴上线手套取出。
2>手提式高压灭菌锅:插电源,打开开关,检查水位,若水位不足加蒸馏水补足,检查设定是否为121度20分钟,放入物品,盖上灭菌锅盖,注意导气管一定插到锅底并不能堵塞,用手对称地拧紧锅盖螺栓,再用扳手继续拧紧。
姓名:XX 系年级:2013级XX班学号:201300XXXXXXX实验题目:动物细胞培养同组者: XXXXX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方法,并对小鼠脾细胞进行原代培养;2.掌握无菌操作的具体过程及无菌操作台的使用;3.学习掌握染色法鉴别细胞的生死状态的原理及方法;4.学习使用血球计数板对细胞总数及活细胞数进行计数,计算细胞存活率;【实验原理】(一).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指从动物体内取出组织或细胞,在体外模拟动物体内的生理坏境,在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的营养条件下,使之生存,生长和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细胞培养的意义:⑴.具有其他生物技术无可比拟的优点;⑵.培养条件易改变和控制,便于单因子分析;⑶.便于人们直接对细胞内结构、细胞生长及发育等过程的观察;⑷.在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及病毒学等)已被广泛应用细胞培养的局限性:(1).在脱离机体复杂环境下,细胞培养条件与躯体环境有一定距离;(2).观察到的结果有时难以正确反映机体内的状况;(3).细胞培养得到的产物少。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有水的质量、无菌环境,最适温度、渗透压、气体条件、最适PH、营养条件和培养基质等。
细胞培养的方法:1. 原代培养:直接从生物体内获取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体外培养直至第一次传代为止。
2. 传代培养:当培养的细胞增殖达到一定密度之后,则需要再做培养,即将培养的细胞分散后,从一个容器以1:2或其他比例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的扩大培养。
原代细胞培养的方法有:单层细胞培养法和组织块培养法细胞传代培养包括:贴附生长细胞的传代:洗细胞——酶消化——接种——观察悬浮生长细胞的传代:A.直接传代 B.离心传代单层培养细胞的生长过程分为:游离期,吸附期,繁殖期,维持期,衰退期培养细胞的形态分型:A. 贴附型 B.悬浮型(二). 细胞死活鉴定细胞生死状态的鉴别方法主要是化学染色法和荧光染色法。
动物细胞培养基础知识一、细胞培养的概念:细胞培养是用酶消化法将组织碎块分离成单个细胞,用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在体外适宜条件下使细胞生长繁殖,并保留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特性。
细胞培养是20世纪初(1907年,Harrson)才建立的一种研究动物细胞行为的方法。
由于细胞培养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如抗病毒疫苗的生产等,现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精细技术。
许多细胞株、细胞系的培育成功,尤其是以人的肿瘤组织为材料建立的各种细胞系,如Hela细胞系(Gey,1952),可用来进行一系列研究,更加促进了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
二、动物细胞培养的特点动物细胞虽可像微生物细胞一样, 在人工控制条件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大规模培养, 但其细胞结构和培养特性与微生物细胞相比, 有显著差别:①动物细胞比微生物细胞大得多, 无细胞壁, 机械强度低, 对剪切力敏感, 适应环境能力差; ②倍增时间长, 生长缓慢, 易受微生物污染, 培养时须用抗生素; ③培养过程需氧量少④培养过程中细胞相互粘连以集群形式存在; ⑤培养细胞一般繁殖50 代即退化死亡; ⑥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 生产成本高, 但附加值也高。
微生物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差别三、细胞培养所需的条件:1培养液以往多用天然培养液,现多用合成培养液。
合成培养液有多种,如Eagle氏液、RPMI-1640、MEM和199等,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Eagle液主要成分为13种必需氨基酸、8种维生素、糖和无机盐等成分RPMI-1640、199乳汉液还含有其它氨基酸。
不同培养液适用于不同细胞,乳汉液多用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Eagle液主要适用于各种二倍体细胞,是最常用的细胞培养液,RPMI-1640、MEM液主要用于传代细胞的培养。
可根据培养细胞的特殊要求进行添加:抗生素:常用为青霉素(每毫升培养液50~100单位)和链霉素(每毫升培养液50~100微克)。
有机补充物,如丙酮酸钠,谷胺酰氨等。
促细胞分裂因子,如生长因子类的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
动物细胞培养管理制度一、培养基的准备和管理1.1 培养基的准备1.1.1 培养基成分的准备应严格按照配方进行,精确称量各种成分,尽量避免因操作不当或器皿受到污染导致成分比例出错。
1.1.2 培养基成分的保存应在密封、阴凉、干燥、无异味的条件下,避免受到阳光直射和高温影响。
1.1.3 开启新瓶或新袋的培养基前,应先用无菌液体将外包装表面消毒,避免外包装受到污染,然后在洁净无菌的操作台上打开瓶盖,尽量避免让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
1.2 培养基的管理1.2.1 包装好的培养基应有清晰的标签,标注成分、配制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并存放于适当的温度下,避免受到阳光直射和高温影响。
1.2.2 一旦发现培养基外观发生变化,如颜色、透明度等明显异常,应停止使用,并将问题培养基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
1.2.3 使用的培养基应记录每次使用的日期、批号、制备者等信息,以便后期的追踪和管理。
二、细胞的培养和传代2.1 细胞的培养2.1.1 在细胞培养前,应先对工作台、培养箱等培养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保证操作环境的无菌。
2.1.2 培养细胞前,应仔细查看细胞培养饲养瓶或培养皿,检查是否有异物或污染,如有,应立即处理或更换合适的饲养瓶或培养皿。
2.1.3 细胞培养进程中,应定期检查细胞的状态,如细胞的形态、密度、生长速度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
2.2 细胞的传代2.2.1 传代前,应先对饲养瓶或培养皿中的细胞进行观察和计数,掌握细胞的状态和数量,以确定需要传代的细胞数目。
2.2.2 传代操作时,应注意操作的轻柔、迅速和无菌,避免对细胞造成机械性损伤或污染。
2.2.3 传代后,应对培养皿或饲养瓶进行标记,记录传代的日期、次数等信息,以便后期的追踪和管理。
三、细胞的冻存与解冻3.1 细胞的冻存3.1.1 冻存前应检查细胞的状态、数量和培养基的成分是否符合冻存要求,然后进行冻存液的配置和标记,避免出错。
3.1.2 冻存过程中,应确保细胞在冻存容器内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细胞团或细胞沉积现象,影响细胞的存活率。
幻灯片1细胞培养基本技术幻灯片2细胞培养的甚本概念●传代:●细胞在培养器皿中生长一定时间后,被分开接种到新的培养器皿中。
●原代培养●取自体内新鲜组织并置于体外条件下生长的细胞在传代之前称为原代培养。
幻灯片3●细胞培养:使用单个细胞悬液●组织培养:使用组织块(O.5~1立方毫米)或薄片(厚0.2 毫米)●器官培养:使用器官原基或器官的一部分或整个器宫幻灯片4原代培养细胞的生命归宿●原代培养期●传代期●衰退期幻灯片5幻灯片6●有限细胞系,无限细胞系●细胞系 cell line●细胞株 cell strain幻灯片7培养细胞的分类根据形态大致的不同,主要2类:上皮样成纤维细胞样其它,不定型幻灯片8上皮样细胞型名称:仅形态上似体内来源:来源于外胚层,内胚层细胞如:皮肤及其衍生物消化道,乳腺,肺泡上皮性肿瘤形态:类似体内的上皮细胞扁平,不规则多角形,中有圆形核幻灯片9生长特点易相连成片相靠—紧密相连—成薄层—铺石状幻灯片10幻灯片11幻灯片12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名称:凡在培养中形态与成纤维细胞类似的来源:由中胚层间充质组织起源的组织如:真正的成纤维细胞心肌,平滑肌,成骨细胞,血管内皮形态:似体内成纤维细胞的形态胞体梭形或不规则三角形胞质向外伸出2—3个长短不等的突起中有卵圆形核幻灯片13生长特点排列成放射状并不紧靠连成片,常有几个伸长的细胞突起幻灯片14幻灯片15培养细胞的特性●培养细胞的生长方式●贴附生长:●必须贴附于支持物表面才能生长。
见于各种实体瘤细胞●悬浮生长:●于悬浮状态下即可生长,不需要贴附于支持物表面。
见于各种造血系统肿瘤细胞幻灯片16每代贴附生长细胞的生长过程●游离期●贴壁期●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停止期(平台期)幻灯片17●游离期:●细胞接种后在培养液中呈悬浮状态.也称悬浮期。
此时细胞质回缩,胞体呈圆球形。
● 10分钟一4小时幻灯片18●贴壁期:●细胞附着于底物上,游离期结束。
细胞株平均在10分钟一4小时贴壁。
《动物细胞培养》一节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
1.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和技术;
2.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实验方法;
3.掌握培养环境的构筑及细胞活力的维持;
4.能够有效地运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二、教学内容:
1.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及技术;
2.细胞培养实验的基本方法;
3.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操作,如细胞贴壁、细胞活性检测、细胞单克隆及细胞转染;
4.细胞培养环境的构筑及细胞活力的维持;
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研究对象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
1.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及技术;
2.把课堂教学与实验室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动物细胞培养实验的基本操作;
3.采用研讨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四、教学工具和教具:
1.电子屏,多媒体投影仪;
2.动物细胞培养实验用具,如培养皿、贴壁液、培养液、抗生素、营养培养液等;
3.细胞培养实验的实物样本。
五、教学结构:
1.讲授: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及技术;
2.演示:细胞培养实验的基本方法;
3.实践: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
4.研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研究对象的分析。
六、教学评价:
本节课教学的评价主要采用实验报告和实验室实践成果评价的方式,以考核学生掌握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程度,以及学生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的能力。
实验一动物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将动物体内的组织(或器官)取出,模拟动物体内的生理条件,在体外进行培养.使其不断地生长、繁殖,人们借以观察细胞的生长、繁殖、细胞分化以及细胞衰老等过程的生命现象。
细胞培养的突出优点,一是便于研究各种物理、化学等外界因素对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等的影响;二是细胞培养便于人们对细胞内结构(如细胞骨架等)、细胞生长及发育等过程的观察。
因而细胞培养是探索和指示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种简便易行的实验技术,同时我们也不可忽略的另一个因素,那就是它脱离乐生物机体后的—些变化。
细胞培养技术目前已广泛地被应用于生物学的各个领域。
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痛学及病毒学等为此有必要使学生在细胞培养方面得到一些初步的感性知识,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观察体外培养细胞的生长特征,对原代细胞与传代细胞有一个基本概念。
本实验分两次进行.即清洗与消毒和传代细胞的培养与观察。
Ⅰ清洗与灭菌一、实验目的能独立地进行用于细胞培养的各种器皿的清洗与消毒,掌握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和滤过除菌法的操作,了解化学消毒法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清洗与消毒是组织培养实验的第一步,是组织培养中工作量最大,也是最基本的步骤。
体外培养细胞所使用的各种玻璃或塑料器皿对清洁和无菌的要求程度很高。
细胞养不好与清洗不彻底有很大关系。
清洗后的玻璃器皿,不仅要求干净透明,无油迹,而且不能残留任何物质。
如有毒的化学物质,哪怕残留0.1个,也可能影响细胞生长。
灭菌手段的选择十分重要,对不同的物品需采用不同的灭菌方法。
假如选用的方法不对,即使达到了无菌却使被灭菌药品丧失了营养价值、生物学特性或其他使用价值也不行。
以下在每种灭菌步骤中都介绍其使用范围。
三、实验材料、用品材料:无臭氧型紫外灯,微孔滤膜(直径25):孔径为0.22μm,微孔滤膜(直径90):孔径为0.22 μm,过滤器(直径25)。
药品:70%或75%酒精,0.1%新洁尔灭,煤酚皂溶液(来苏儿水),0.5%过氧乙酸,乳酸,37%甲醛,高锰酸钾,NaOH,盐酸,重铬酸钾,浓硫酸(工业),DEPC水[体积分数0.1%的焦炭酸二乙酯(diethylpyroearbonate)]。
仪器:超净台,干燥箱,高压锅,过滤器,过滤泵。
四、实验步骤(一)清洗1.新玻璃器皿的清洗先用自来水刷洗,再浸泡5%稀盐酸以中和玻璃表面的碱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
2.使用过的玻璃器皿的清洗(1)使用过的培养用品应立即浸入清水,避免干涸难洗。
(2)用洗涤剂清洗玻璃器皿,自来水清洗数遍,倒置自然干燥。
(3)浸酸性洗液过夜。
(4)从酸性洗液捞出后自来水冲洗10.15次去除残余酸液,蒸馏水涮洗3次,倒置烘干。
(5)包装(牛皮纸或一般纸)。
(6)高压(15磅20 min)或干热(170℃2 h)灭菌。
(7)贮存备用。
3.胶塞的处理(1)新胶塞应先用清水清洗之后再用0.2%NaOH煮沸lO-20 min。
(2)自来水清洗10次。
(3)再用1%稀盐酸浸泡30 min。
(4)自来水清洗10次,蒸馏水涮洗3次。
晾干,高压灭菌(见(二)消毒与灭菌)。
旧胶塞不必用酸碱处理可直接用洗涤剂煮沸和清洗数次,过蒸馏水,晾干,包装并高压灭菌后,便可使用。
(二)消毒1.物理消毒法(1)紫外线消毒用于消毒空气、操作台面和一些不能用干热、湿热灭菌的培养器皿,如塑料培养皿、培养板等。
这是常使用的消毒方法之一。
(2)干热灭菌主要用于玻璃器皿的灭菌。
将用于细胞培养的器皿放人干燥箱内,加热至160℃,保温90-120 min。
用于RNA提取实验的用品则需180℃,保温5-8 h。
(3)湿热灭菌此方法也称为高压蒸汽灭菌,是最有效的一种灭菌方法。
主要应用范围是布类、橡胶制品(如胶塞)、金属器械、玻璃器皿、某些塑料制品以及加热后不发生沉淀的无机溶液(如Hanks液、PBS、20×SSC等)。
手动高压灭菌锅操作如下:①首先查看高压锅内的水是否充足,放人物品盖好盖。
②加热高压锅。
将放气阀打开,放气5—10 min,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
③待锅内水沸腾后,落下放气阀继续升温升压,玻璃器皿等用15磅(121℃)30 min,胶塞、塑料制品、溶液等可用10磅(115 ℃)20 min。
调节火力大小保持该压力。
④停止加热,待压力自然下降至0再打开放气阀排汽,开盖,取出高压灭菌的物品烘干。
电热自动灭菌锅使用说明(型号:SANYO Autoclave MLS-3020):①放气筒加水至LOW水平线处,将与高压锅相连的导气管插入放气筒里,然后将放气筒归于原位。
②打开高压锅盖,加入蒸馏水至高压锅底的水位线,水位线位于V型凹槽的1/3-2/3处。
③打开电源。
④设定高压温度及时间,高压锅的温度范围为105-121℃,高压灭菌一般采用121℃20—30 min。
⑤把待高压的物品置于高压锅内,顺时针方向将exhaust钮旋至close位置。
⑥关闭高压锅盖,旋至显示屏上左上角的红亮点刚出现为止。
⑦按start钮,开始高压,在温度达80℃时显示器开始显示温度,当温度达到所需的设定温度时,在显示屏的左下角有一长形的指示灯闪亮,直到高压时间结束后指示灯灭,此时蜂鸣器报警一声。
当压力降至0 MPa时,蜂鸣器再报警一声。
温度降至80℃时,蜂鸣器报警10次。
显示屏温度指示消失,此时才可打开锅盖。
⑧关电源,开高压锅盖,取出已灭菌的物品,烘干。
(4)滤过除菌用于培养用液和各种不能高压灭菌的溶液的灭菌。
采用金属滤器和小型的塑料滤器,配上可以更换的微孔滤膜,极大地方便了操作。
滤器型号按直径大小划分。
如过滤量大的培养用液常用较大型号的金属滤器(直径90 mm、100 mm、142 mm……等),配以过滤泵使用。
过滤量较小的液体常用注射器推动的塑料小滤器(直径20 mm、25 mm等)。
滤膜孔径有0.60 μm、0.45 μm、0.35 μm、0.22 μm、0.10μm等,以0.22 μm除菌最为保险,但对于较粘稠难滤过的液体,仍需选用孔径较大的滤膜。
①在过滤器上装上微孔滤膜,孔径为0.22μm。
②用布包好,湿热灭菌后使用。
2.化学消毒法常用的消毒液有如下几种:(1)70%(或75%)酒精:超净台里常备70%酒精棉球(卫生级酒精),用于手和一些金属器械或工作台面的消毒。
(2)0.1%新洁尔灭:主要用于手和前臂的清洗以及工作后超净台面的清洁。
超净台旁应常备盛有0.1%新洁尔灭溶液的容器及纱布。
(3)来苏儿水(煤酚皂溶液):主要用于无菌室桌椅、墙壁、地面的消毒和清洗,以及空气喷撒消毒,特别是污染细胞的消毒处理。
使用浓度请按瓶上说明。
(4)0.5%过氧乙酸:是强效消毒剂,10 min即可将芽孢菌杀死。
用于各种物品的表面消毒,用喷撒和擦拭方式进行。
(5)乳酸蒸气:将乳酸放入坩锅内用酒精灯或电炉加热至沸腾为止。
将门窗紧闭1—3 d。
可将空气中漂浮的微生物杀死。
(6)37%甲醛加高锰酸钾:使用前先紧闭门窗。
将37%甲醛用酒精灯或电炉加热至沸腾后断电或灭火。
用一张纸盛好适量的高锰酸钾,迅速放人已加热好的甲醛中形成蒸气。
1—3 d 后方可达到消毒空气的目的。
3.煮沸消毒急性消毒可用煮沸法,器械等煮沸15 min后使用。
五、注意事项1.清洗玻璃制品时,浸酸之后一定要用自来水冲洗10—15次。
因为残存的洗液对细胞粘附有很大影响。
清洗塑料制品时要用棉花或柔软纱布擦洗。
千万不要用硬毛刷,否则损害塑料表面后细胞不易贴壁。
Tip和Tube一定要用超声清洗处理后逐个清洗。
如没有洗净会影响下一次使用的效果。
2.干热灭菌时,应在白天使用烤箱,并不断观察,以免发生意外。
当温度超过100℃时,不能再打开烤箱门。
器皿烤完后,待温度降至100℃之下才能开烤箱门。
金属器械和橡胶、塑料制品不能使用干热灭菌方法。
.3.高压灭菌后器皿务必晾干或烘干,以防包装纸潮湿发霉。
4.牛血清、大部分培养基、胰酶和一些生物制剂是有机溶液,均不能高压(如TdR,秋水仙素,谷氨酰胺,异硫氰酸胍,MOPS等)。
5.滤过除菌时,滤器在使用前先装好滤膜(有时可在上面加一层定性滤纸),包好,经高压灭菌后才能使用。
滤过酶类制剂时应待滤器温度降至室温下再进行。
过滤时压力不宜过大,压力数字以2为宜。
压力太大时微孔滤膜可能破裂,或使某些微生物变形而通过滤膜。
装滤膜时位置要准确。
另外滤器包装时,螺钉不要拧得太紧,以防高压蒸汽不能进入,待高压灭菌之后,再拧紧使用。
6.使用化学消毒法时,配制75%酒精应用卫生级,不要用化学纯、分析纯和优质纯酒精。
来苏儿水不能用于皮肤消毒,它对皮肤有刺激性。
空气消毒时,所有的物品要事先准备齐全并使消毒者有较方便的退出途径。
因为甲醛或乳酸加热后放出的蒸气对人的角膜和呼吸道上皮有严重的刺激和伤害作用。
六、思考题1.哪些物品适合于高压灭菌,并说明理由。
2.紫外线消毒的适用范围和目的是什么?II、传代细胞培养与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传代细胞的传代方法及操作过程,学习观察体外培养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状况二、实验原理传代培养是指细胞从一个培养瓶以1:2或1:2以上的比例转移,接种到另一培养瓶的培养。
这种培养,第一步也是制备细胞悬液,当细胞长成致密单层时,它很容易被蛋白水解酶和EDTA)所破坏。
所以—般采用胰蛋白酶和EDTA(乙二胺四乙酸盐)的混合物,做为消化液。
细胞培养是一种操作繁琐而又要求十分严谨的实验技术。
要使细胞能在体外长期生长,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供给细胞存活所必需的条件,如适量的水、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及其有关的生长因子、氧气、适宜的温度,注意外环境酸碱度和渗透压的调节。
二是严格控制无菌条件。
三、实验用品1、器材解剖剪、解剖镊、眼科剪(尖头、弯头)、眼科镊(尖头、弯头)、培养皿、量筒、试管、锥形瓶、吸管、橡皮头、培养瓶(小方瓶或中方瓶)等。
上述器材均须彻底清洗、烤干、包装好,9.9xl04Pa(15磅)灭菌30min备用。
此外,还有显微镜、血细胞计数器、血细胞计数板、酒精灯、酒精棉球、碘酒棉球、试管架、标记笔、解剖板等。
2、试剂L磷酸盐缓冲液(PBs)无钙、镁溶液细胞消化液:o.5%胰蛋白酶和o.4%EDTAEMEM液3%谷氨酰胺o.5%台盘蓝染液等3、材料喉癌细胞四、实验方法在做传代细胞培养之前,首先将培养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瓶中细胞是否已长成致密单层,如已长成单层,即可进行细胞的传代培养。
1.营养液配制:EMEM液90%犊牛血清 10%双抗(1万单位/m1) 加至约100单位/m13%谷氛酞胺1m17.4%NaHCO3调pH至6.8—7.02.换液:在酒精灯旁打开瓶塞,倒去瓶中的细胞营养液。
3.消化与分装在上述瓶中加入1mlEDTA溶液,轻轻摇动,将溶液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