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下)第六章第三节美洲
- 格式:ppt
- 大小:22.17 MB
- 文档页数:67
第六章第3节美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3.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2.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2.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4.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二)教学难点1.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2.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让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特点。
2.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美洲名称的来历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新课导入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塔,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
教师: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
大家知道这个“新大陆”是哪里吗?学生:美洲。
教师:有谁知道这块新大陆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学生:不知道。
教师:现在我来告诉大家。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
科目地理班级课时备课时间年月日课题第六章第三节美洲(位置、国家、地区)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1、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居民组成和语言。
教材分析学习重点: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及位置。
学习难点:拉丁美洲的范围。
板书设计一、“新大陆”:三、美洲的国家和地区:二、美洲的位置:(总第10课时)【激情导入明确目标】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的考察见闻,写了《海上旅游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作为这个新大陆的名字,这就是“美洲”。
【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一、“新大陆”:美洲是“”的简称。
美洲又被称为“新大陆”,你能说出这是为什么吗?二、美洲的位置:1 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美洲主要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美洲地跨两个半球。
2 五带位置:美洲自北向南依次跨越、、、,没有带。
3 海陆位置:美洲东临,西临,北临,西北隔海峡与亚洲相望,南隔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4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运河,它沟通了洋和洋,这样轮船不必绕道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大大缩短了海上航程。
5 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比较:交通要道所属国家大洲分界线沟通的海洋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三、美洲的国家和地区:1 白令海峡: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分别是:线、线和线。
2 中美地峡:是指以南、以北的狭长陆地。
它是联结南、北美大陆的天然陆桥,又称,该地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多火山地震。
农业是当地重要经济部门,共有巴拿马等7个国家。
(请阅读教材P25“中美地峡”资料。
)3 西印度群岛:呈弧形排列在海与洋之间,其中最大的岛屿是古巴岛。
(请阅读教材P25“西印度群岛”资料。
)4 美洲大陆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其次是。
由于历史原因,两国通行语,加拿大有部分地区讲语。
5 美洲的地理分区:美洲包括和两个地区。
其中:北美地区:包括和两个国家。
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三节美洲1.美洲又被称为新大陆。
2. 美洲的划分:(1)以运河为界: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2)以语言划分: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和拉丁美洲(墨西哥、中美洲(或称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美洲)3.美洲最大的国家加拿大,美、加两国讲英语(加拿大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属发达国家,其余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是巴西,讲葡萄牙语(在拉丁美洲,巴西和一些岛国讲葡萄牙语,其余国家讲西班牙语)。
巴西也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美洲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属黄色人种。
4.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①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②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③国际日期变更线5.6.北美洲和南美洲自然环境的差异:北美洲地形特点:(1)平均海拔较高,地面起伏较大(2)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3)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4)特色地形:冰川作用显著北美洲气候特点:(1)北美洲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热带范围狭小。
南美洲地形特点:(1)西部是年轻高大的山脉——安第斯山脉;(2)安第斯山脉以东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南美洲气候特点:(1)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小,寒带缺失;(2)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3)南美洲是世界最湿润的大洲7.世界第一大岛是格陵兰岛,是除南极洲以外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是五大湖,形成原因是冰川作用。
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流,注入墨西哥湾,世界第四长河,航运价值较高。
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流,注入大西洋,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世界第二长河。
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8.南北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突出特点?想一想,这一分布特点主要与哪个因素有关?在大陆西侧呈狭长形分布;主要原因是西部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美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美洲的基本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
2. 通过作业实践,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3. 通过作业,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全球视野,培养国际视野。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考察:完成一份基础知识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学生对美洲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题目数量约为5-10道。
2. 地图绘制:学生需绘制一张简化的美洲地图,标注出主要国家和城市的位置。
要求地图清晰、标注准确。
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
3. 观察与思考:学生需观察美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并撰写一篇短文。
要求内容真实、逻辑清晰。
4.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美洲国家进行深入了解,并与其他小组分享讨论。
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国际视野。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2. 按时提交作业,字迹工整,图文清晰。
3. 针对作业内容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小组讨论时,确保所有成员都积极参与,共同讨论。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是否按时提交作业,是否独立完成作业,书写是否工整清晰。
2. 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完成情况,考察学生对美洲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地图绘制是否准确,观察与思考是否真实有见地。
4. 团队协作能力: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能否与其他小组进行有效沟通。
五、作业反馈1. 反馈时间: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在两个工作日内给予反馈。
2. 反馈方式:教师将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联系,提供口头和书面的反馈意见。
3. 反馈内容: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帮助学生在下次作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4. 鼓励与支持: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和成绩。
通过本次初中地理课程《美洲》作业设计方案,我们旨在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洲的基本地理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强化他们的区域认知和全球视野。
鸿桥中学“立人课堂”教学模式学案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章节第六章第三节课时1课时主备人:学科组修正人:课题:美洲--位置、地形教研组长签字:教学副校长签字: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认识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记住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2.掌握南北美洲地形的特色二、学习重点:目标1、2三、学习指导:图文结合,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把课本中的信息运用到图中四、学习过程设计:【基础知识】:15分钟,15分1.“新大陆”(1)地理位置:美洲位于半球(东、西),东临洋,西临洋,北临洋,以运河为界分为南北美洲。
(2)白令海峡与“三线”:洋与洋之间的唯一通道;洲与洲的界线、与的国界线、线“三线”穿过。
(3)运河,沟通了洋与洋,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4)中美地峡:以南,以北,联结南、北美大陆的天然“陆桥”(5)西印度群岛:位于海与洋之间。
2. 国家和语言(1)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其次是,两国通用语,是典型的移民国家。
(2)拉丁美洲:以南的美洲地区,通用语和语,因为这两种语言都源于拉丁语,人们通常将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称为拉丁美洲。
3. 南北各异的地形(1)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中部是,东部是。
(2)南美洲:西部为,东部为。
4. 世界第一大岛------ ,是除南极洲以外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湖等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称;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山脉,最大的平原平原。
【达标提升】5分钟、12分1.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丹麦海峡D.白令海峡2.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美国B.巴西C.加拿大D.俄罗斯3.关于北美洲地形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东部为高大山系,西部为高山高原C.中部为平原,地势南高、北低D.地势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由西向东依次是高大山系、平原、高地4.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什么,位于哪里()A.喜马拉雅山、亚洲B.落基山、北美洲C.安第斯山脉、南美洲D.阿尔卑斯山脉、欧洲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令海峡是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B.西印度群岛因位于印度的西边而得名C.中美地峡是联结南、北美大陆的天然陆桥D.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6.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和平原分别是()A.青藏高原、拉普拉塔平原B.圭亚那高原、大平原C.南非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D.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学(教)后反思:我的收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徐州市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美洲》是江苏省徐州市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美洲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美洲各国的发展状况。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等各方面的情况。
本节内容对学生全面了解美洲,提高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美洲地理较为复杂,涉及内容较多,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美洲地理特点,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等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美洲地理特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美洲的自然地理特点、人文地理特点以及美洲各国的发展状况。
2.原因:美洲地理内容较为复杂,涉及范围广泛,学生难以全面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工具,直观展示美洲地理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美洲地图,引导学生关注美洲的地理位置,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课堂讲解:(1)自然地理:介绍美洲的地形、气候、资源等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分析美洲的自然地理特点。
(2)人文地理:讲解美洲的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等,引导学生通过图表分析美洲的人文地理特点。
3.案例分析:以美国为例,分析美洲发达国家的地理特点和发展优势。
第六章第三节美洲一、单项选择题。
1.北美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极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草原气候2.下列关于巴拿马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分界线 B.建造在巴拿马国境内C.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D.是世界上开挖最早的人工河3.右边的地形剖面图表示的大洲是()A.亚洲 B.北美洲C.南美洲 D.非洲4.下列大洲中,有“世界人种大熔炉”之称的是()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 D.亚洲读下面四大洲轮廓图,完成5—6题。
5.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大洲是()A.甲B.乙C.丙D.丁6.甲洲国家与丁洲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A.南北差距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经济全球化7.冬季从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能长驱直入影响到墨西哥沿岸,这是因为北美大陆()A.南北跨纬度少 B.东西跨经度少C.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平 D.中部城市、人口稀疏8.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海岸狭长地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因素 D.洋流因素读图,回答9—11题。
9.导致图中①、②两种气候类型成南北狭长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海岸线平直 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 D.地形10.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的地形特点是()A.平原为主 B.高原为主 C.山地为主 D.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11.玉米的原产地是()A.墨西哥 B.巴西 C.美国 D.阿根廷12.世界最长的山脉是:()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喜玛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13.一般来说,要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除了纬度位置,还要说出它的:()A.海陆位置 B.邻国位置 C.大洋位置 D.半球位置14.要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的要素一般包括:()A.冷和热 B.气温和降水 C.气压和风 D.冷热、阴晴15.从全球范围看,人口增长快,粮食不足,解决的办法有()①控制人口数量②科技兴农,提高单产③大规模开垦④进口粮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6.拉丁美洲当地居民原为()A.白种人B.混血种人C.黑种人D.印第安人17.美洲国家中,领土濒临三大洋的是A.美国 B.墨西哥 C.巴西 D.阿根廷18.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三线”穿过的海峡是()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白令海峡 D.黑海海峡19.拉丁美洲是指()A.美国以南的美洲 B.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C.墨西哥以南的美洲 D.南美洲2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是()A.台湾岛 B.马达加斯加岛 C.格陵兰岛 D.加里曼丹岛21.世界最长的山脉是()A.安第斯山脉 B.落基山脉 C.喜马拉雅山 D.阿尔拖卑斯山22.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位于()A.恒流河域 B.密西西比河流域 C.刚果河流域 D.亚马孙河流域23.以下对南、北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形分为南北三大纵列带B.南北美洲的经济发展均衡C.南美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大洲D.北美洲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23.美洲被称为“新大陆”是因为()A.美洲是新出现的大陆 B.以前亚洲、非洲、欧洲人不知道它的存在C.这是该大洲外语的译音 D.以前美洲大陆没有人居住24.北美洲地势的特点是()A.四周高、中间低 B.中间高、四周低C.东西高、中部低 D.南北高、中部低25.南美洲普遍种植的农作物是()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26.北美洲的气候类型以:()A.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B.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C.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27.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A.南美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28.下列关于美洲说法正确的是:()A.美洲又被称为“新大陆”,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为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三部分B.北美洲主要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C.美洲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除美国、巴西属于发达国家外,其余都属于发展中国家D.南美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读图1,完成29-31题。
榆林十中七年级地理“六步教学模式”导学提纲第六章第三节美洲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美洲的地理位置,了解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界限和范围。
2.了解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地形特征,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新大陆”1、两大地理区域:中美地峡:指________以南,_________以北的狭长陆地,又称___________。
西印度群岛:位于加勒比海与____________之间,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岛。
2、两大界线:巴拿马运河:南美洲与_______的界线,沟通了大西洋与________。
白令海峡:亚洲与_____________的界线、俄罗斯与____________的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三线”穿过。
3、居民和语言: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两国通行_______语。
大多为_______种人,从经济发展水平来都属于_______国家。
拉丁美洲指______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通行西班牙语和________语。
知识点二:南北美洲的地形1.北美洲的地形特点:平均海拔________,地势起伏________,地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
(1)西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东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南美洲的地形特点:西部是高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部是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间分布。
知识点三:南北美洲的气候1.北美洲的气候特点(1)北美洲地跨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带,大部分位于_______带。
(2)气候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