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感觉、知觉与视知觉共52页
- 格式:ppt
- 大小:3.48 MB
- 文档页数:52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设计艺术中的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情绪、情感等。
2.视觉重要的特性包括颜色视觉、运动视觉和明度视觉等。
3.现代心理学那么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三类:外受、内受和本受。
4.感觉等级、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了记忆信息加工的三级模式。
5.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穿插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6.设计心理学一般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7.优越欲、同步欲和换购欲是三种主要的现代购置动机。
8.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响倾向。
9.消费者满意度〔CSI〕的英文全写是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10.所谓移情是指将自身置于他人的情绪空间之中,感受别人正感受着的情绪。
11.气质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方面的内容。
12.社会文化广义地讲是人类社会开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13.根据设计的心理学原那么,控制器与显示器应协调一致。
14.产品的个性化造型设计,就是根据消费者个性的差异性设计出代表这种差异性的新款产品。
15.产品设计中运用最多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消费者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
16.增强消费者的广告记忆,一般的心理策略有适当减少广告识记材料的数量、突出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利用形象记忆的优势、设计鲜明特征、合理地重复广告和注意广告重点材料的系列位置。
17.新产品的扩散过程,是指消费者承受新产品,并且不断在消费者总体中展开的过程。
二、选择题〔将符合题意的标准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每题1分共15分〕。
1.错觉是错误的 A 。
A感觉 B 知觉 C 感知 D 经历E投射2.设计艺术中最常使用的错觉现象包括:ABCDEF。
A两可图形 B 形态错觉 C 错觉轮廓D 不可能图形E恒常性造成的错觉F似动和主观颜色3.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要点包括ACDEF 。
设计心理学感觉与知觉讲稿第一篇:设计心理学感觉与知觉讲稿第二讲感觉与知觉(4学时)第一节感觉教学内容:提问导入:1、人的感觉有哪些?(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2、能否把五感感觉同时运用到设计当中?2.1、感觉举例说明感觉是人对外界刺激即时、直接的反映。
区别于知觉。
2.2、阈限1、什么是感觉阈限?感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感受性,引起人们感受性的不仅要有外界的刺激,而且刺激需要达到一定程度。
比如我们感觉不到落在皮肤上的尘埃,看不到远处微弱的灯光,听不到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阈限是使个体产生感觉的刺激水平。
阈限有两种表现形式: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
举个例子,在座的同学对辣的感受性肯定是不一样的,对于有些同学来说,一滴辣椒油就能感觉到辣这个感觉,而对于另外一些同学来说,一勺辣椒油才能感觉到辣。
一滴辣椒油与一勺辣椒油就叫绝对阈限。
一滴就能感觉出来,说明你的感受性很强,感觉的阈限就很低,因为他的感觉很敏感。
一勺才能感觉出来,说明感觉性很差,感觉阈限就高。
如果变化刺激程度,并不是量的任何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的。
只有刺激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引起一个差别感觉。
我们把刚刚能引起感觉变化的事物属性的最小差异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
2、阈限的基本规律——韦伯定律:外界刺激之间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强度比值是恒定的,也就是说,所能觉察的强度的最小差别,和背景强度成正比,标准刺激越强越大,则达到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增量越大。
实验实验的结果是,在A实验中大约68%的人会换一家商店去购买,B实验中大约29%人会愿意换一家商店去购买。
同样都是5元的差价,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实验结果呢?原因很简单,虽然两种实验中购物者实际节省的都是5元,但是在A中,5元相对于价格总额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在B中,5元相对于价格微不足道。
这就是营销学中著名的韦伯定律:购买者对价格的感受与基础价格的水平有关,购买者对价格的感受更多地取决于相对价值,而非绝对价值。
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原理一、感觉与知觉感觉和知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但它们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感觉和知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 是我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人只有通过感觉和知觉, 才有可能逐步认识不依赖于他而存在的客观世界。
心理学中的感觉是指感觉器官, 如眼、耳、鼻、皮肤和舌, 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它是一种最简单而又最为基本的心理过程, 在人的各种活动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活动, 比如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是人了解自身状态和认知客观世界的开端, 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但是纯粹感觉在实际中是很少的, 除了刚出生的婴儿外一般感觉总是和知觉联系在一起的。
知觉指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知觉和感觉一样, 都是当前的客观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 在头脑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形象的反映。
知觉和感觉又是有区别的,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性。
人脑中产生的具体事物的印象总是由各种感觉综合而成的, 没有反映个别属性的感觉, 也就不可能有反映事物整体的知觉, 所以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到事物个别属性越丰富、越精确, 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
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 但绝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而是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有机整体。
例如, 一只苹果放在我们的面前, 它的颜色是红色的, 质感是光滑的, 气味是芳香的, 味道甜滋滋的, 这些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都属于感觉, 而将这些对颜色、质感、气味和味道感觉信息的整合, 可以获得苹果的知觉。
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苹果, 每个苹果的色彩、形状和味道也不尽相同, 我们却可以认识苹果这个概念。
显然, 知觉还包括了大脑的信息加工, 它不是被动地获取外部事件的信息, 而是积级地、主动地、有组织地获取信息可见, 正如阿恩海姆指出的:“被称为‘思维’的认识活动并不是那些比知觉更高级的其他心理能力的特权, 而是知觉本身的基本构成成分。
汇报人:日期:目录•感觉概述•知觉概述•感觉系统•知觉系统•感觉与知觉的异常表现•医学心理学在感觉与知觉中的应用感觉概述01感觉是人体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应,通过感觉可以认识外界事物的个别特征。
02感觉是心理活动的起点,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03感觉是一种基本的心理现象,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基础。
感觉的定义根据刺激来源分为内感受性和外感受性。
内感受性是指机体内部器官受到刺激引起的感觉,如饥饿、饱胀、疼痛等。
外感受性是指机体外部客观事物刺激引起的感觉,如看到颜色、听到声音等。
根据感觉产生的过程分为初级感觉和次级感觉。
初级感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所引起的初级的心理现象,如视觉、听觉、味觉等。
次级感觉是指通过大脑综合分析后产生的较为复杂的感觉,如情绪、思维等。
感觉的分类01感知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感觉可以感知外界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距离、运动等个别属性,为认识外界事物提供基础信息。
02维持机体生存通过感觉可以感知机体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从而调节机体内部环境维持平衡,同时也可以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适应和调整。
03促进大脑发育在婴幼儿时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刺激可以促进大脑神经元的发育和突触的形成,从而促进认知和思维的发展。
感觉的作用知觉概述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受到主观因素和已有知识的影响。
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它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知觉的定义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过程中是否需要使用主观判断,可以将知觉分为感性知觉:又称不随意知觉,是指通过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不需要经过主观判断,就能直接获得对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
例如,看到一个苹果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属性,不需要经过主观判断就能直接感知为一个完整的苹果。
理性知觉:又称随意知觉,是指需要通过主观判断和推理才能获得对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